1

谈及李鸿章,大家的第一印象都会是,他曾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就包括加深中国民族危机的《马关条约》,和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辛丑条约》。正是这些条约的签订,让很多人都误解了李鸿章,把他当做一个卖国贼看待。而李鸿章也一直顶着这个骂名直到今天。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李鸿章并非是一个一无是处之人,相反他还非常的具有才能。带兵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组织新办洋务运动,参与甲午中日战争抗战等无一不展示他对清政府的忠心。



李鸿章对洋务运动兴起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正因为如此,他也时常会受到清廷内部封建顽固派的阻挠,从而不被以慈禧太后为主的封建势力所看好。再加上李鸿章对处理外交事物颇为擅长,所以时常会和各国打交道。一方面可以代表清政府处理很多重大的交涉事件,增强自己外交才能,可另一方面清政府也同时会派他去和列强签订,逼迫中国出让利益的不平等条约。这样一来,李鸿章就名副其实地背上了卖国的骂名。


纵使自己心里十分不愿,可李鸿章却不能够藐视皇权,不服从命令,一面是朝廷对自己下达的命令,另一面是百姓对自己的埋怨,谩骂。不能改变现实的李鸿章,只能选择顺从。所以说,李鸿章并没有拒绝在《辛丑条约》上签名,不过他在条约上签的也并非他的姓名,只是单单的一个"肃"字。很多人都说,这个“肃”其实是李鸿章这三个字纵向拼合而形成的相像的一个字。不管怎样,在签订条约如此郑重的场合,李鸿章没有签自己的名字到底有何用意?


其实,了解过李鸿章的人都应该知道,他曾经被封为爵位一等肃毅伯。而“肃”刚好就是对他名号的称呼,而且这还是清政府赐予他的字,所以,在进行《辛丑条约》签名之时,李鸿章写的是“肃”字,而不是他的名字,这其中当然也蕴含着几分用意。

一,不论是签订《辛丑条约》还是《马关条约》,又或者是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的条约,基本上清廷都会派李鸿章前去协商解决,而这时李鸿章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他自己,而是清政府。那么他选择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名,也是受清政府的命令,这个时候如果签订的是自己的名字,那么它代表的除了清廷就还有他自己。而他自己也是不愿背负这样的骂名,所以就不能在条约上签自己的姓名。刚好“肃”这个字是清政府赐封给他的,把条约上的签名换成这个字就表明他是奉清廷之命所做的如此决定而非自己的本愿。

二,李鸿章每签订一个不平等条约都会收到大家的谩骂与不理解,虽然他也只是奉命行事但再怎么样他都直接参与了清廷的“卖国”行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家认为他的的行为是不可原谅的


百姓本来就对他的所作所为颇有埋怨,如果他签字时再写上自己的名字,那只会更惹得人愤懑,别人也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一切都是李鸿章的错,因为条约上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那时候李鸿章再想反驳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谈判是他,条约上的名字也是他。而他就只能自认倒霉,背下清廷这黑锅。所以他是不会再条约上写自己的姓名的。

不过,不管条约上是不是他的名字,还是会有人借他出气,认为他是卖国贼。其实,李鸿章这个人也挺可怜的,起初并不受朝廷重视,后来情况稍微有点好转却又让他去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而李鸿章除了顺从也没有其他办法。他唯一的心机也就是不想别人把他卖国贼,叛徒那样看待吧!

最佳贡献者
2

这种解读历史细节的问题,很有意思,不妨来答一下。

甲午北洋惨败后,李鸿章的处境很艰难。1898年11月,七十五岁高龄的他被派往山东勘察黄河工程,虽谈不上是朝廷对他的羞辱,但薄惩的意味还是很浓的。

1899年3月底,李鸿章兢兢业业地完成黄河勘察后,回到京城,又被晾晒了八个月。

此后因为维新派在广东利用毗邻香港、澳门的优势频繁开展反清活动,清廷急需有外交经验的重臣前去坐镇弹压,于是这才想到重新启用李鸿章。

李鸿章此去,大有就此凋零在广东的可能,谁知道,风云突变,清廷在1900年又迎来了庚子之难。

1900年6月21日,因为愤怒于各国洋人触碰到了她的权力底线,慈禧公然向十一国宣战。

但如此疯狂,慈禧终归是心中无底的,于是在宣战前后,她多次电召李鸿章进京商议。

然而,面对守旧派秉政造成如此大的乱局,风烛残年的李鸿章深感自己已无力收拾,在他看来,此时前往京城弄不好就将成为乱局的牺牲品,所以他迟迟不愿动身,而是一再主张”先定内乱,再弭外辱“。遗憾的是,慈禧没有采纳她的意见。

眼见局势越来越失控,李鸿章绝望了,他预料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两宫必会西逃,不久果然让他言中了。

这时候的李鸿章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很复杂。

他既想继续效忠清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又不愿看到清廷乱命祸及东南半壁江山。

所以他最终采取了两步走来应对。一方面,他接受了盛宣怀的建议,领导主持了东南互保;但在保住东南半壁江山的同时,他并没有放弃北上收拾乱局的念头。

1900年7月,接到清廷重新任命他为直隶总督的上谕后,李鸿章最终还是踏上了北上的屈辱惨途。

临行前,他与幕僚的一番对话很能反映他的心境。

广东署南海县知县裴景富问他:”万一都城不守,公入京如何办法?“

李鸿章说:”必有三大问题,剿拳匪以示威,纠首祸以泄忿,先以此要我而后索兵费赔款,势所必至也。“

裴景富又问,这次会赔款多少?

李鸿章说:”我不能预料,惟有极力磋磨,展缓年分,尚不知作得到否?“

说到这,李鸿章泪流满面地最后感慨:”我能活几年,当一日和尚撞一日钟,钟不鸣了,和尚亦死了。“

到了京城后,八国联军的条件果然一一被他料中。

到了签订《辛丑条约》时,李鸿章的心情是十分悲愤且很复杂的。几年前,签订《马关条约》,他是北洋海军的最高统帅,惨败,被迫签卖国条约,因为是主要负责人,他无法不认这个帐。

但这次庚子之变,他觉得自己毫无责任,纯粹就是背黑锅,因此他不愿把骂名背的那么触目惊心。

因为有这样一个心态,最终在《辛丑条约》上签字的时候,他接受了幕僚于式枚的建议,没有直接用”李鸿章“三个字签押,而是用了清廷赐他”肃毅伯“这个爵位的头一个字,也就是”肃“字。

用一个”肃“字签押,李鸿章是想极力去表明一点,这是清廷在卖国,而非他李鸿章在卖国,签押时的他不代表、不属于他自己,只代表、只属于这个昏庸的朝廷、无奈的时代。

但即便如此,即便最终在屈辱卖国条约上留下的是不那么刺眼的一个”肃“字,但经过异常艰难而漫长的谈判后,李鸿章还是被压垮了。

1901年9月7日,签押完毕,10月30日,他便胃血管破裂,夜咯半盂黑血,在屈辱中死掉了。

一个”肃“字,其实很悲凉!

3

什么玄机也没有,那个字只是李鸿章自己的“画押”罢了。

不只是在《辛丑条约》上,李鸿章写了一个“肃”字。在《马关条约》、《中日修好条规》、《中俄密约》等等条约上,李鸿章也是写了这个字。下面,我来列举几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看几个李中堂签的条约。

(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俄密约》)

这个“肃”字,就是李鸿章个人“画押”字。

古代官员在吏部外放之前,都会在吏部留下一个“签名”。这个签名就是以后文件往来辨别真伪的“防伪”!这个字可以使本人名字,也可以自己随便写一个字。哪怕是自己“画个图”也行,只要不嫌麻烦就行。

李中堂在户部留的可能就是这个“肃”字。据说,这个肃字是用“李鸿章”三个字拼出来的。我不动书法,实在不知签名字是怎么“画”出来的。不过,现在很多人的签名都很潦草,跟画符一样。

当然,也有人说这个“肃”是源自于李鸿章封爵“肃毅伯”的第一个字。这个解释也可以成立。因为,李鸿章的“肃毅伯”是在 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后。刚好从这一年以后,李鸿章把自己“画押”字改成了“肃”。

(文|勇战王聊历史)

4

在传统的看法中,李鸿章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历史罪人,他卖国,和列强们签订了无数的卖国条约。

不过在比较新潮的看法中,人们对李鸿章却有着不同解读,在不少人看来,签订那么多条约的主要责任不在李鸿章,而是在慈禧的身上。

正是因为得到了慈禧的指使,李鸿章才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里,签订下了那么多屈辱的条约。

从实际上来说,他只是一个帮慈禧背上了黑锅的背锅侠。

个人对李鸿章并无好感

不过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他以及他身上有着再如何多的苦衷,仅从一件事情来说,我个人对他就产生不了好感。

在阿古柏侵吞我们边疆省份的时候,大清的朝堂上对此事形成了两股意见完全不同的势力。

其中一股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他觉得以清帝国国力的残破,应该全神贯注地把所有精力投入在海防上,不该继续花费力气在当时一度被人们认为鸟不拉屎的边疆上。

而另一派是以左宗棠为首的边防派,在他看来,海防固然重要,但是边疆之地却也是绝对不能割舍的一大重要部分,因此他觉得,应该出兵阻击阿古柏,收回我们的边疆省份。

最终,左宗棠的坚持收获了结果,朝廷同意了他的想法,然后由胡雪岩为他筹钱,出兵收回了我们的边疆省份。

仅从这一件事情来说,我个人对李鸿章是产生不了好感的,无论当时的历史背景处在何等的境地中,都丝毫改变不了我在这方面的看法。

李鸿章签署的那个字是他自己的花押

而接下来,我们回归正题,讲一下李鸿章在辛丑条约签名时仅写一个字的原因。

真实的历史状况与提问中所说到的事情是有误差的,李鸿章并不是不愿意在辛丑条约上签名,他签署了那么多条约,早已经变成了一个熟练的老油条,又怎么可能会为所谓的家国情怀拒绝在条约上签字呢?

实际上他所写的那个字名称叫做花押,意义等同于现如今人们所使用的个性签名,在辛丑条约的签署中,左边的字就是李鸿章的个性签名花押,而右边的字则就是清朝庆亲王的个性签名花押。

这所谓的个性签名并不一定是本人的名字,而是古人们通过自己喜好为自己所设计出来的特殊字型。

花押一般比较龙飞凤舞,其他人很难以模仿,具有高度的自我性,是古人辨别签名是否真假的重要凭证。

普遍认为花押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在南北朝之后的各个年代都均有深远的流传,后来到了元朝时期,花押开始变成了一种现象级的文化,被所有文人都接受使用了起来。

在一般的时候,人们会把自己的花押雕刻在印章中,盖印的时候使用,同时如果有什么重要的签字,人们也会通过毛笔书写的方式写上自己的花押。

花押在古代的普遍性

除了辛丑条约之外,李鸿章在签署朝堂公文以及和外国列强们签署文件时,都是以花押形式来签署的。

而不仅是他,古代许多官员签署公文时都是直接签署自己的花押,而不是签署自己的名字。

除了我们古代,日本因为受到我们文化影响的深重,他们古代也习惯使用花押来签署文件。

在清朝和日本签署马关条约的时候,李鸿章和他的儿子李经方签署文件使用的是花押,日本的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以及另一位日本大臣签署文件使用的也是花押,可见,花押在日本也是有着巨大市场的。

所以说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所写的字是他的花押,这个提问是有一定误区的,这个字并没有暗藏什么心机,而是暗藏了一个我们现如今很少了解得到的古代文化现象。

5

题主你想的太多了,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写的不是“肃”字,而是他的花押。不仅在《辛丑条约》上李鸿章签名用的是花押,他在其他条约和日常文件中,也都是签这个花押的。

李鸿章在《马关条约》签的也是这个花押

所谓花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签名方式。在古代签署文件或者书信结尾处,一般都需要签名。这个签名因为经常写,到后来就会很熟练,书写方式接近草书。但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写习惯,所以这个签名又和普通的草书不同,会出现各种变体,因人而异,各不相同。

到后来有些人为了追求书写方便和彰显个人特色,会故意把签名写的和普通字不一样,甚至可能和自己的名字也没什么直接的联系,其实有点类似现在流行的个性签名或者个人标签,这种签名也叫花押。花押早在晋朝就已经出现,后来则日益普及。

花押因为没有一定规律,细节和书写顺序只有本人知道,所以复杂的花押难以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也达成了防伪的目的。当然,也有比较个性的人花押很简单,比如宋徽宗赵佶的花押笔画不多,其看上去有点像“天”字,有点像“下”字。

宋徽宗赵佶的签名

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写的就是花押,这个花押看着像一个“肃”字,但是其实并非“肃”,具体含义也只有李鸿章本人知道。实际上在《辛丑条约》不仅李鸿章签的是花押,庆亲王奕劻的签名也是一个花押,仅有一个字。

所以没有必要对李鸿章这个签名做过多的解读,这仅仅是李鸿章的签字而已。

《辛丑条约》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的签名

6

李鸿章这个人,我还是很认可的,他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顶了太多的骂名,甚至被戴上了第一卖国贼、第一汉奸的破帽子。从史料上来看,晚清时期签订的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都是他出面签订的。

图:1896年6月,李鸿章出访德国,向俾斯麦请教强国之道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鸿章的名声越来越坏。

但李鸿章不失为一个中兴名臣,在后世,评价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李鸿章赫然在列。而他和其他三位名臣不同的是,李鸿章不在乎自己的名声。

不是不在乎,是不能在乎,大清王朝都被打成什么样了,打不过人家,就要服软,服软不是一种怂,而是能够的得到一些喘息的空间。

统治时期这一段短暂的喘息时间内,大量的能臣涌现出来,开始进行洋务运动,清朝的国力稍稍恢复了一些,对内平定了阿古柏叛乱,收复新疆;对外建立一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海军舰队,一度让清政府回光返照。

图:左宗棠领兵击溃浩罕汗国,然而,大清好景不长

被称为洋务运动的三十年,中国土地上种下近代化工业的种子,一直影响到民国时期。但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不敌日本,这场失败,让清政府三十年的心血付之东流,也让许多能臣创造出来的兴盛幻想破灭。

这场失败,是多方面原因的,其根本原因,不是战士们无能,不是装备不先进,更不是洋务运动本身错误,而是土壤已经烂了,所以根植于土壤的花草,自然就会枯萎,即使偶然绽放,也经不起一阵狂风。

图:原隶属于北洋舰队、有东亚第一坚舰之称的“镇远号”被日军虏获后,运往大连旅顺整修

这时候的李鸿章已经72岁,都可以退休在家抱孙子,却还要飘洋过海,签订一个让人臭骂的条约。这不是李鸿章想要看到的结果,他只能通过谈判,挽回一些损失和颜面,他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有人在看到马关条约的原文时,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细节,那就是李鸿章的签字,只有一个字,开始有了很多猜想。但这些猜想,其实都没啥用处。

图:1900年9月1日,英国报道标题为《李鸿章最近的肖像》

这一个字,只是一种画押,在古时候用作公文的一种符号,可以代表本人的意愿,也就是说,看到了画押,就意味着本人同意公文的内容,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签字形式,只是一种公式化的法律流程,并没有有太多的其他含义。

何况,在当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一些细节上做手脚,来免除一些骂名,或者在执行条约时,可以扯皮、不认账。

这种小聪明式的把戏,在外交上是一种大忌,尤其是在敌强我弱,没有足够能力战胜对手的时候,这种小聪明,产生的破坏力,将是所有人无法承受的。

图:1900年6月23日,英国关于中国皇室的报道标题为《清朝的危机:光绪,现在清朝皇帝只是个孩子》

所以说,从心里来说,李鸿章绝对是不愿意签订这个合约,如果他有办法(事实上,他也尝试了一些办法,甚至包括苦肉计,但结果只是少赔了一些银子罢了),他一定会尝试做一些有利于中国的一些改变。但他只能尽力,如果实在是无法改变现实,李鸿章所能做的,只有不要这张老脸,顶着骂名,让清王朝再苟延残喘些年罢了。

7

一度被世人痛喊卖国贼的李鸿章,近年来很多人开始为其平反。作为清末四大名臣之一,公平来说,李鸿章确实为大清朝的延续做了最大的努力。在四大名臣的努力之下,大清王朝又苟延残喘了半个世纪。当时的大清朝,李鸿章是唯一一个可以跟西方列强周旋的人。但是生逢乱世,没有人可以为自己的命运做决定,李鸿章原本可以熬过生命的最后时光,成一代名臣。但是老天似乎要让他接受更多的磨难,在他死前的前几个月,大清王朝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八国联军侵华之下,作为当时的实际国家领导人,慈禧仓皇出逃,最后面对列强步步紧逼,慈禧只好割地赔款了事。

当时,在挑选签订条约的人选之时,大清王朝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遍观整个大清朝堂,唯有当时已经风烛残年的李鸿章可以担此大任。最后,即便李鸿章有着一万个不情愿,也不能违抗皇命,只好硬着头皮去上。早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李鸿章就被人指责作战不力。当时的陆军叶志超还没开打就跑,海军的丁汝昌对于海军丝毫不熟练,加上北洋舰队全数阵亡。很多人就将失败的原因归于李鸿章的指挥不力了。

当时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时,李鸿章还被日本一个刺客差点击中要害而亡。多日的劳累和压力,早已使得李鸿章不堪重负,加上当时已经接近80岁的高龄,李鸿章那时就已经生命垂危,据后来的在李鸿章身边的工作人员记忆,那些天李鸿章经常吐血而不吃饭。他只想早点结束谈判签订条约,使得百姓脱离苦海。在签订《辛丑条约》之时,77岁高龄的李鸿章一度老泪纵横。最终在条约上写下了一个“肃”字。那么李鸿章为何要签这个字呢?

原来,李鸿章曾经受清廷赐封,叫做“肃毅伯”。原因很简单,假如李鸿章签的是“李鸿章”三个字,或者写上“大清特使李鸿章”,那自己将晚节不保,大清朝也会颜面尽失。李鸿章用这一个字保留了国家的最后尊严,对于李鸿章来说,这无疑是人生中最耻辱的时候,不管他签什么字,都注定他要承受这段屈辱和骂名。回到国以后,李鸿章就因为身体原因而去世,对于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说,在这国家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刻,他该承受着多么大的压力呢。

8

清末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列强攻破京师,慈禧和光绪匆忙西逃,留下庆亲王奕劻、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人与列强谈判。最终奕劻和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列强签订了这份辛丑条约,那么为什么李鸿章在签约时只写一个“肃”字代替签名呢?

李鸿章是按条约规定画押,而不是签名

长久以来许多人误以为李鸿章是因为拒绝签订辛丑条约,才故意不在签约时写上全名,但事实并非如此。

平心而论,李鸿章确实是不愿意和列强签订这份辛丑条约的,毕竟签订这么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会遗臭万年的。

但慈禧一纸命令让奕劻、李鸿章作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谈判,他二人再怎样也只能硬着头皮去谈判、签约的。从签约后李鸿章立马吐血病重并且在两个月后病逝来看,签订辛丑条约对他的打击太大了。

所以李鸿章打心里是不愿意签订这份条约的,这点倒是事实,但是李鸿章签约时以一个“肃”字代替签名则并非因为他的抵触情绪。

那么李鸿章为什么不以全名签名,而是写一个“肃”字代替签名呢?

原因就在辛丑条约的内容中,也只有看过辛丑条约的内容才能明白李鸿章为什么以一个“肃”字签名。

原来在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明确要求各国全权大臣画押,而不是签名。签名是如今的做法,而当时的做法是画押,两者的作用都是表示对文件内容的认可,只是形式不一样而已。

那么李鸿章为什么以“肃”字画押,这得从花押说起。

所谓的花押可以理解为花样签名,它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画押可以是几个字的拼凑,也可以是文字与图形的结合。以李鸿章的花押“肃”字为例来说明,认真观察的话这个“肃”字其实是“李”、“鸿”、“章”三个字的合体,李鸿章将这三个字拼凑成“肃”字的形状。

李鸿章为什么将自己的名字三字拼凑成“肃”字呢?这点不难理解,李鸿章曾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有功被清廷封为肃毅伯,李鸿章将花押设计成“肃”字,应当就是因为肃毅伯的缘故。

所以准确说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并不是签名而是画押,李鸿章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条约规定签约人要画押,而不是因为李鸿章拒绝签约的缘故。

9

谈不上什么心机,只是满满的心酸。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过一句话:“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

李鸿章此人,奸雄乎?豪杰乎?不过一奸臣耳。

虽然他自称满清的“裱糊匠”,为了满清也确实算得上呕心沥血,也有很多人对他赞誉有加,可是,想到顾炎武的“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我也想问问李合肥,误国与误天下奚辩?

李鸿章为了一家一姓之国,误了百家百姓之天下。

更何况,他这个“裱糊匠”给满清补好了窟窿了吗?

没有!经了他的手,不仅没有补好满清的窟窿,反而越补越多,因为他用的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这能补得好吗?

所以,也别夸李合肥怎么怎么厉害,怎么怎么力挽狂澜,他没这个本事,他只是清政府为了跪舔洋人而推出来的一个奴才罢了。

他在军事上学了曾国藩的几分本事,在政治上则完全沦为慈禧的“玩物”,只知道迎合慈禧,这样的人当官是没有原则的,或者说他唯一的原则是当好慈禧的“玩物”这个角色,然后趁机捞捞好处。

真让你说他为中国干了什么好事,你可能还真说不出来。

实际上,他也只服从于慈禧的命令,慈禧让他干什么,他干什么,所以梁启超也禁不住问了一句,你李鸿章身处千年未有之变局,又手揽重权,为什么不想想怎么改变?

李鸿章不想,他心里只有他的老佛爷。

所以,多数人对他的印象是签,签,签!签什么?签卖国条约。

他签的条约多到后来洋人一让清政府签什么条约,便指名道姓的让他代表清政府去签,真真是签出了名,签出了专业度和信誉度,简直成了清政府的“老字号签约专业户”。

1900年,是满清,是慈禧和李鸿章,也是中国极为重要的一年。

慈禧突然闹热,想借“拳匪”的手去教训教训洋人,向11国宣战,结果把自己和满清给坑了,也坑了中国。

当时的李鸿章虽然远在广东,却也收到了清廷发来的诏书,但是他却一反常态地回了一句:“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这当然不是李鸿章的真心,是他被东南的督抚给裹挟了。

当时,东南督抚一则不相信满清能够打得过洋人,二则为了保证自己的地盘不被破坏,因为他们所办的实业几乎全在东南,战事一起,利益链肯定崩溃,所以在盛宣怀的牵线下,他们和洋人达成了所谓的“东南互保”。

李鸿章在签了《马关条约》后,被骂得狗血淋头,慈禧也不得不忍痛割爱,一番操作后将他送到了远离清廷中枢的广东。

李鸿章远在广东,孤立一人,他能拿东南这么多督抚怎么办?他只能被他们所裹挟,所以违心地给他亲爱的老佛爷回了句:“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然后,默默叹气流泪。

等到老佛爷仓皇出逃,一纸诏令送到李鸿章的手里,他一看,心里便骤然一紧,不由担心起来他的老佛爷,于是立即北上——赶紧找洋人和谈,让老佛爷尽快回紫禁城享受权力和生活!

一个半截身体入土的老男人,听到了一个同样半截身体入土的老女人的召唤,突然爆发出来一股“舍我其谁”的气势。

他难道不知道他这一去,可能又是一次“马关”吗?他知道,可是他仍然要去。

李鸿章的外交之术说起来很简单——服软和给好处,只是,他能够将“合纵连横”联合起来使用。

所以,对于《辛丑条约》的磋商,他自然也用了这一招,扯虎皮扯了三个月。

只是,满清该给列强的钱还是要给,该划的使馆区还是要划......

最后,条约谈成了,双方也还算满意,不管李鸿章满不满意,总之慈禧是满意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只要讨好了洋人,她便又可以回到紫禁城里继续作威作福了,至于赔多少,怎么赔,她可不会管。

李鸿章在心里叹了口气,哆哆嗦嗦地在条约上签字,但是,他没有签自己的名字,却只“抠门”地写了一个字——肃!

肃是什么?是慈禧给他封的爵位,肃毅伯。

他为什么要用这个“肃”在条约上签字?是偷懒?是想掩盖自己的真实姓名?

实际上,李鸿章很清楚地知道他在条约上签字意味着什么,他有不是什么雏儿,条约签了那么多,心里当然有数,签个“肃”字也掩盖不了他李鸿章签卖国条约的事。

但是,他只能用“掩耳盗铃”这么烂的招来诉说自己的心酸,当了一生的“裱糊匠”,东补西补,补的心力交瘁,能不心酸吗?

同时,这个“肃”是慈禧给他的,他知道《辛丑条约》将会成为自己的终点,所以这又何尝不是在告诉慈禧,他李鸿章一生忠于慈禧!

他求的是什么?慈禧能够在他死后念点他的好,不要把黑锅全甩给他。皇帝身边咬人的狗难得善终,更不用说身后名了,可是,签卖国条约又如何?

不知是慈禧看明白了李鸿章的用意还是怎么,在他死后,慈禧果然给了他一个“文忠”的谥号。

一个“肃”字,换来了一个“忠”字,是忠,也是终,写尽了肃杀凄凉之意。

10

首先李鸿章并没有拒绝在这个条约上签字,上面就写了一个“肃”字,但这个不能代表这是他不愿意签字。签字的时候,正值他重病将逝的时候,心情复杂,却未必有什么心机。



首先说这个所谓的“肃”字吧,其实大清的许多官员都曾经签订过不平等条约,他们在签字的时候,都是写了一些难以辨识的字,具体是名字还是别的名号,这个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有人说,他死前写下的这个“肃”字,是他“肃毅侯”的肃字,所以写这个就代表了他本人。被封为肃毅侯的人,确实只有一个李鸿章,这个封号是1864年得到的,而他出任外交大臣,和外国列强负责谈判签字,则是从1871年开始的,这个说法从时间上来看,是非常合理的。

受封侯爵是极其荣耀的事情,而在古代,在叫别人的时候,直呼名讳是非常没礼貌的事情,所以即便是村夫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都会起一些名号,比如李自成当年就是继承了一个闯王的名头,虽然土气,但是别人在和他打招呼的时候,就不会为如何称呼他而感到困惑了。对于那些名人就更是如此了,他们不但有诸多名号,还会为自己刻印,平时有什么作品,就会往上面盖章,或者签名也是自己的名号,而不是直接写名字。

而且李鸿章在《越南条约》上,就曾经用自己的名字签过,如下图:



这是在1885年时候签的,名字签得端端正正,可见他如果是要写自己的名字,那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虽说是辱国之条约,但毕竟是正式的东西,写草书不合适。所以他最后写下的肃字,应该就代表着他的侯爵。

李鸿章在签订大部分条约的时候,都用了肃字,但是肃字却是代表他一生荣耀的侯爵,那他把这个字签在条约上,是显示自己的牛逼吗?显然不是,也许真的就是很多人猜测的那样,签订条约是不光彩的事情,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名字,他是不想往上面写的,而只写一个肃字,不写全肃毅侯,这就更加保全了自己的名声。当然谁都知道这个是他写的,这其实就是在逃避自己的本心,骗自己的把戏而已。

《辛丑条约》一旦签订,后果会有多严重,他作为大清实际的操盘者,是最清楚不过,但是不签就会面临敌国入侵,所以他不得不再次低头,再次签订如此辱国之约。而此时的他,早已患病,多年来一直签订各种条约,这与他当年矢志救亡中国的愿望,简直是背道而驰,所以他的身体状况极差。在签订完条约之后不久,他就大口吐血,肠胃彻底崩坏,可见此事他刺激很大。

所以,在签订这个条约的时候,李鸿章已经是一个快死之人,他一生愿望没能实现,到底都要签下如此辱国的东西,要说他此时的心情,有悲愤,有羞愧,但是更多的应该是绝望。事实上经过他补救的大清,签订的条约一次比一次严重,就在他死后不久,大清也亡国了,也许他在最后签字的时候,已经料到了这个结局。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