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史海讲经人,我爱回答。因为反不反抗结局都是一样,与其如此,不如就不反抗了。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这几个方面分析下,思想上,庙堂上及皇位的传承上。
1、皇位的传承
由于我们读者是上帝视角,所以我们在读《史记》时当时知道那道叫扶苏自尽的诏书是假的,但扶苏不知道呀,所以他最多只是能怀疑,但他却没有的证据,也没时间去求证。
而且关于皇位的传承秦始皇生前根本就没有明确,所以会造成扶苏自己对于诏书真伪判断不准确。还有就是关于皇位的传承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说法,一是秦始皇其实是要传位给扶苏,但后来随着《赵正书》的出土,里面却记载着与《史记》截然不同的说法,《赵正书》里记载着是李斯等在秦始皇病重时冒死劝秦始皇立胡亥为接班人,所以如果此种说法为真的话,那么下诏叫扶苏自尽那扶苏就真的是一点反抗的理由都没有了。
2、从思想上看
再从扶苏的思想上来看,扶苏为什么会被秦始皇叫去和蒙恬守关,不就是因为看扶苏不顺眼么。因为父子两人有思想上有着相当的对立。秦始皇治国那完全是法家的作派,你看丞相李斯那就是法家的代表呀。
但秦始皇却给扶苏找了个大儒做老师,毕竟秦始皇考虑的更为长远,也知道如果治国一直是法家的做法肯定不行,但建国初期,六国的势力又还没完全消灭,虽然国家是统一了,但还有相当的势力潜伏了下来,所以要加强国家的统治必须用铁血的手段。
但从长远看,这样的高压势必会引起天下的反弹(陈胜吴广的起义就是证明),所以秦始皇也希望扶苏能学习儒家的思想,以秦始皇的意思应该是想扶苏将法家与儒家的思家兼容并蓄,但没想到扶苏学习儒家思想一下子就儒化了,言必称子,这对于秦始皇来说是始料不及的,所以秦始皇将他打发到蒙恬那里去,就是想让他反醒,但没想到这一去就两人再无见面之时。
《论语·八佾》中的“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董仲舒提出“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既然扶苏师从大儒,那他怎么理解“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呢,我们可能不得而知,但从他依诏自尽来看,应该是走了董仲舒说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路子了。所以从思想上来看扶苏也是不可能的抗的。
3、从庙堂势力格局看
最后从庙堂的势力格局来看,即使扶苏反抗那也是不可能会成功的。我们前面说了扶苏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但我们看下当时庙堂上的几个关键人物,丞相李斯,典型的法家人物,肯定是不会和扶苏站一边的。抛开思想上的分岐来说,对李斯而言,如果扶苏上位了,李斯的地位肯定会不如现在呀,而且赵高在劝李斯时也说的很明白,说如果扶苏上位了,那么丞相这一位置肯定就会是蒙恬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李斯为什么要帮扶苏呢?
再说秦始皇眼前的一号红人赵高,赵高可是胡亥的老师呀,你想赵高会帮谁,用脚趾头想也能明白呀。扶苏环顾了一周发现就只有蒙氏兄弟跟自己亲近些,但要上位光靠这两兄弟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与其反抗不成落得个不尊遗诏的名声还不如就这样自尽。
所以不管是从皇位的传承上还是思想上以及庙堂的势力上来看都不足以支撑扶苏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