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密从投奔李渊的那一天起,就已经离死亡不远了,李渊迟早都要除掉李密,究其根本,不过是李渊忌惮李密,而李密也不甘于人下。

李渊不会放一颗定时炸弹在自己身边,但他也不会无缘无故就杀掉李密,那样的话,一定会寒了山东豪杰的心,也会让很多起义军不敢再投靠他。所以李密适时的造反了。

洛阳一战中很多瓦岗军战士或者被俘虏、或者投诚,成了王世充的部下,但这些人后来渐渐不愿意跟随王世充,618年年底,李渊派李密去黎阳招抚这些旧部,同去的还有李密的忠实追随者王伯当。但是当李密一行到达桃林县的时候,李渊突然又让李密返回。李密不干了,他要造反,他已经憋屈很久了。李密说造反就造反,迅速占领了桃林县,抢了一批物资,继续往东走,然后遇到了盛彦师的埋伏部队,李密被斩首,王伯当也被杀。李渊终于解决掉了造反的李密。

李渊除掉李密要比当初李密杀掉翟让高明多了,当初李密为夺权杀掉翟让,致使瓦岗军内部分裂,之后的李密似乎就开始走下坡路,直到李密与王世充的洛阳一战,瓦岗军中的豪杰被俘虏的被俘虏,主动投诚王世充的投了诚,李密几乎成了孤家寡人,这才去投靠李渊。而李渊表面对李密的到来很重视,等李密真到了,立马又是另一种对待方式,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逼着李密造反,然后杀掉他。那么,李渊为何处心积虑要除掉李密呢?

在当时,李密虽然投靠了李渊,但是,李密这个人的影响力远在李渊之上。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可以说是隋末起义军中势力最大的一支,也是与隋军对抗最久的一支。吸引了大部分隋军的注意力。很多起义军的领袖也愿意归顺李密,相比较而言,李渊的义旗在最开始要不起眼的多。在李密很强大的时候,还曾写信和李渊结盟,欲共同灭隋,只是李渊老谋深算,想利用李密吸引隋军,而坐收渔翁之利,于是回信奉承了李密,大体意思是说自己五十多了,没有力量改变乱局,只有李密您有这个能力,倘若将来能让亿万百姓安宁,我一定归附老弟,若能再次分封唐城,就再好不过了。

从这里可见李渊对李密是很忌惮的,而同样怀有这种忌惮的人还有很多。李渊一旦得势,不可能容许李密这样的人存在。反观李密,他也没把李渊放在心上,觉得他成不了气候,至少是在自己之下。在这乱世中,两个人本质里都不甘于人下,都想做老大。

所以即便李密最终不得不投靠李渊,但还是觉得自己应该受到重用,在他看来,他曾有百万之众,如今失势投靠李渊,李渊若能诚心待他,他必奉献自己的忠心。何为诚心呢?李密认为自己还是有影响力的,和汉光武帝时期的窦融有的一比,自己一旦投靠了李渊,山东的很多部将就会归顺李渊,所以李渊怎么也会给他个三公做做。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李渊让他做了个光禄卿(掌管皇室膳食,从三品),这和李密的预期可不是差了一点半点。而且很多官员公然向李密索贿。偏偏李渊面上还极为推崇李密,甚至让自己的表妹嫁给李密,见了面就称呼李密为老弟。

李密很憋屈,活得很窝囊,今昔对比让他越来越想造反。然后李渊给了他机会,让他率本部去黎阳招抚旧部,找机会灭掉王世充。等到李密走到了桃林县,李渊又突然让他返回,终于积压在李密心中的怒火彻底爆发,他造反了,然后被李渊除掉了。

最佳贡献者
2

武德元年十月,李密兵败之后,率残部投降李渊。十二月,李渊派李密、王伯当率领本部人马前往黎阳,招集旧部,迎战王世充。途中,行军总管盛彦师率军在桃林伏击,李密和王伯当被杀,时年三十七岁。

李渊杀死李密,公开的理由是李密谋反,其实绝不是这么简单,在李渊看来,李密是非死不可的。

李密这个人,出身高贵,胸有大志,有勇有谋,而且心狠,各方面其实比李渊更优秀。这些方面,前面的朋友已经说得不少,于左补充下面几点:

第一,李密虽然暂时落败,但他的许多部将,比如单雄信、王伯当、李勣都还在,而且对李密忠心耿耿。最重要的一点:李密的队伍有瓦岗寨的基因,更接近普通大众,更接地气,在草莽中间更有号召力,这是李渊不具备的。

第二,李密不是甘居人下之下,早晚是个大问题。他曾经写信给李渊,称其为兄,要与他结盟,自己充当盟主,可见他的志向和对李渊的看法。

第三,当时民间有许多歌谣流传,比如:“东海十八子,八井唤三军”“桃李子,洪水绕杨山”“江南杨柳树,江北李花荣。杨柳飞绵何处去,李花结果自然成”等等,广泛流传,显然是有心之人精心设计的,指向非常明显,其目的,就是为李渊造势,让百姓相信必然有一位“李”姓的天子。

但天下姓李的人太多了,比如自称“河西大凉王”的李轨,比如有勇有谋的李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最危险的敌手,是李渊必须除掉的人物。

3

李渊没想除掉李密,是李密不甘久居人下,被李渊的手下斩杀。

1、李密是隋末英雄,如同三国时期的刘备

李密学识渊博,志向远大,隋朝丞相杨素曾评价李密说:“吾观李密识度,汝等不及!”枭雄王世充曾说:“李密天资明决,为龙为蛇,不可测也!”

李密是贵族出身,学识渊博,文武双全,志向远大,常救世济民为己任,其曾祖父为西魏八柱国之一,父亲是隋朝的上柱国。他的故事流传至今,成语“牛角挂书”就是来源于李密,形容一个人非常刻苦读书。

李密年轻的时候在隋朝担当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可是隋炀帝不喜欢李密,李密辞官隐居,发奋读书。

隐居期间受到越国公杨素赏识,与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交往密切,后跟随杨玄感一起反隋。

杨玄感反隋失败,李密投奔瓦岗军的翟让,为翟让献计献策,壮大了瓦岗军的势力。

2、跟随翟让反隋,屡获战功,取代翟让,成为瓦岗军首领

李密投奔翟让后,跟随翟让的瓦岗军反隋,率领军队攻下兴洛仓,开仓赈民,获得大量民心,之后击败越王杨侗,声望倍增,翟让推举李密为瓦岗军首领,李密在巩县自封魏公,建立政权,年号永平。

李密成为魏公后,与翟让发生矛盾,产生内讧,李密诛杀翟让,收编翟让势力,统一瓦岗军,可是瓦岗军整体势力受损。

3、起兵攻打洛阳王世充,兵败投降李渊,欲叛唐东山再起,中伏身亡。

李密率领瓦岗军攻打控制洛阳的王世充,交战失利,率领残部投奔李唐。

李渊非常重视李密来投,将自己的表妹嫁给李密,封李密为邢国公,以兄弟互称。

李密不甘心久居人下,如同三国时期的刘备,不想在曹操帐下,借收降旧部之名,试图脱离李渊控制,另图大业,李密没有刘备那样幸运,刘备逃往徐州后,自立门户,可是李密的行动被李渊的手下察觉,李渊部将盛彦师设伏,将李密、王伯当等人诛杀。

综上所述:李密是乱世的英雄,欲图大业,李渊也非常赏识李密,可是毕竟李密实力有限,又不甘心臣服李渊,因此招致杀身之祸。

4

李密的曾祖父李弼和李渊的祖父李虎都是风光无限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八柱国之一,都是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大国公。由他们形成的八柱国门阀和后世子孙世族势力盛极一世,地位显赫。不仅缔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君主专制王朝,而且垄断了当时的政治权力,此集团中人"入则为相,出则为将,不仅相互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相互争伐甚至篡位夺权的实力。

李密出身将门,文武双全,志向远大,善于运筹,专心学习,礼贤下士,收养门客。后来在杨广征伐高丽时,策划杨玄感起兵造反,后失败被抓,在押解途中凿墙逃跑,投奔了农民起义将领翟让,在起义军中出谋划策,多次打败隋军。李密的势力逐渐壮大,后听说翟让要夺他权力,借机杀死翟让,成为瓦岗军首领。曾经挫败宇文化及,在与王世充交战失败后投降李渊。

李密归降李渊后,认为自己功劳很大可以做宰相,可以割地封王,但李渊仅封李密为上柱国,光禄卿,赐爵邢国公,这让李密很失望。认为朝廷给他的待遇与他的愿望不符,于是便决定率众叛唐,自立为王。

李密过陕州时,遭遇盛彦师伏兵袭击,被斩身亡。这也是李渊杀他的主要原因吧。原因有多种,可斩杀李密的条件只有一样,是他的反复无常,导致了他的自取灭亡。就当时在李密归降李渊前的势力并不比李渊差,李密有兵众百万,山东大片地区都属他管辖,而且手下将领单雄信,徐世勣,程咬金,秦叔宝,罗士信,王伯当等将军非常多。结果手下将军都归降大唐了,自己又起兵反叛,不亡才怪。

5

谢邀。李渊为何杀李密,最大的原因就是李密是瓦岗寨的老大,李密又具有枭雄之资,这就注定了李密的悲剧。



三国时期,孙权接到曹操劝降的书信后,犹疑不决,而张昭为首的重臣都十分赞成。但是鲁肃对孙权说,我们都可以投降曹操,但主公你却万万不可以。因为我们投降了曹操,富贵官位什么的都可以保住,运气好的话还能够升官。但你就不同了,你投降很难有好果子吃,运气不好的话就有可能性命不保。



李密的状况和孙权比较类似,作为瓦岗这一独立势力的老大,其地位是李渊所忌讳的,如果李密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满足于现状的话,也许还可以得以善终。但是当李密看到原先的手下秦琼、程咬金、魏征、李勣等都得到了重用,很多人升官发财,地位甚至高过了李密这个曾经的主公,这令李密大为不满。后来李密就秘密联络旧部,准备东山再起。



这就超越了李渊的底线,而李渊在李密投降后一直派人暗中严密的监视着李密。当得知李密准备再图大事的时候,李渊自然就动了杀心,李密最后自然就逃脱不了被杀的命运。

6

魏国公可不是一般人,背景雄厚,有领导才能,又有不少能人相助,李渊怎能容得了他,杀了他再收编他手下人材,更是一石二鸟之计,太化算了。事实证明,他手下那些人,为李唐打下江山出力不少,所以李密注定会被除掉。

7

李密既然选择归顺了李渊,李渊为何一定要除掉李密?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李密其人的情况

李密,瓦岗寨的义军领袖是后来的事,先说说他的家庭状况、个人性格和成长路线图。

家庭状况:李密是隋朝上柱国、蒲山公李宽之子,家门也算名重一时。成长环境不错。

个人性格:李密从小志向远大(也是被杀的关键因素,有点过于远大了,想当皇帝,

密也不甘于人下)、仗义疏财、广交朋友、收养门客、喜欢看兵书。

成长路线图:贵族出生——起兵反隋——杨玄感起事,李密成为其心腹智囊——杨玄感起事2个月兵败,李密被杨广全国追杀——李密投奔了郝孝德,郝孝德不鸟他——投奔王薄,王薄不重用他——跑到一个山村改名刘智远当老师,被村民告密有逃跑了——投靠妹夫、雍丘县令丘君明。丘君明不愿意留他,送他去秀才那里——投奔王季才,娶了人家女儿——蜜月中,丘君明的堂侄丘怀义向到朝廷告密,恰好不在家逃脱了抓捕,知识王秀才和丘君明被灭门——到了瓦岗,取得了大当家翟让的赏识——认为翟让过于狭隘,准备取而代之——经过努力,翟让让位给李密——扩大队伍,与杨广对干——看不上李渊——李密瓦岗军起义可以说是隋末起义军中势力最大的一支,但是也开始走了下坡路——李密与王世充的洛阳一战失败李密成了孤家寡人,投靠李渊——不满意李渊安排——造反被杀。

为什么李渊要杀李密

有个不知道真假的故事,话说早年曾在宫中担任禁军。李密那天当班,杨广恰好从他身边经过,忽然停在他面前,看了他一眼,然后就告诉宇文述:“刚才左翼卫队中有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我发现他的眼神异于常人,最好不要让他担任侍卫。”杨广看出李密这人志向远大,不甘于人之下。

以至于后来李渊试探性地给李密写了一封信。李密回信说,我与兄虽不是同支,却是李姓同宗。我知道自己实力不够,只是承蒙四海英雄厚爱,推为盟主,希望你能从旁辅助,让我们同心协力,执子婴(杨侑)于咸阳,杀商辛(杨广)于牧野,岂不是好事一桩?

李渊认为李密这人自我膨胀,以老大自居,为此,李渊动辄就夸李密,李密对李渊印象大好,实际上,他们玩政治起来,李密要比李渊差上十万八千里。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待李密失败后投奔李渊,认为李渊最差也得给他封个大官当当吧。可惜了,他想多了。得到了一个管光禄卿(掌管皇室膳食,从三品),一个管饭的。他很生气,不管李渊动辄称呼老弟,李渊的表妹嫁给李密。

但是最终还是把李密逼反(是逼他反),然后杀掉了。为什么呢?三个原因:

一是山不容二虎。

大唐帝国成立前,CEO只能保留一个,李密作为曾经的筹备委员会的大BOSS,势力大,还有一定的号召作用,不干掉他,李渊这位BOSS就成不了唯一的CEO。

二是傻子可操纵性强。

因为李密的政治能力较李渊弱,李渊杀李密就当是练手的。从所有的操作手法上,似乎李密一直在李渊的掌控中,示弱、示好,又不给高管,又派遣外出找回,一个正常人都会被搞出神经病,更何况一个有着远大梦想的李密。

三是李密太狂妄自大,犯了忌讳。

李密自恃智略功名,看不起李渊,毕竟李渊的战功不足,气场不够,但是李密对李世民非常钦佩,私下说,秦王真是霸气,没有这样的人物,李渊怎么能平定祸乱呢!这是犯了忌讳的话语,相信会传到李渊耳朵中。从来不会有帝王希望身边的人都觉得儿子比自己强的,自己一点权威都没有,儿子舍不得杀,只能杀有这感觉的人。

胡适说过,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一段历史孰是孰非,也不好定论,只能从史料中得到个人判断,所谓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以史为鉴以史为镜。

-END-

8

  李密做为瓦岗寨首领极盛之时拥兵三十万,但在邙山一战中李密败给了王世充。在这种形势下李密投靠了李渊,但是后来又叛唐被盛宴师斩杀。

  李渊并没有一定要除掉李密,李密的死主要还是和他自身有关系。李密投靠李渊之后得不到重用心存不满,又不甘居于别人之下反唐被杀。

邙山战败之后李密迫于形势投靠了李渊,但是到了李唐之后李密却并没有得到重用,相比较之前李密大为不满。虽然李密败了但是他的手下徐世勣、张善等人还有兵马城池。于是李密产生了叛唐在建基业的想法,于是上书李密愿意亲自去招降旧部,李渊此时也正有此意于是同意了。

  李密能够把一个不出名的小山寨发展成为威胁朝廷的一方割据政权,也证明了李密是一个极具才华的人。李渊虽然知道有放虎归山的风险但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宽容大度和自己的用人不疑还是让李密去招降旧部。但李密的一个手下张宝德认为此行李密必反,就向李渊密奏此事。李渊想了下就后悔了,于是下旨让李密回来,李密看到这突然的旨意也是怀疑李渊的用心,于是攻陷了桃林县想要会和他的旧部张善相,却不想还没到达就被盛宴师斩杀。

  李密如果不反叛的话我想李渊是不太会杀掉他的,毕竟李密的威望还在,对于招降李密旧部有很好的优势。其实在李密兵败还是有机会东山在起的。当时和李密一起投奔的还有王伯当、魏征等人和两万兵马,而徐世勣也驻守黎阳。但是李密猜忌徐世勣,认为当初杀翟让的时候伤了他,他怀恨在心,没有去投奔。其实徐世勣还是很尊敬李密的,在李密时候更是以君臣之礼安葬于他,很多老朋友都来吊唁,有的甚至悲伤大吐血。

  时李勣为黎阳总管,高祖以勣旧经事密,遣使报其反状。勣表请收葬,诏许之。高祖归其尸,勣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大具威仪,三军皆缟素,葬于黎阳山南五里。故人哭之,多有欧血者。

9

说到底还是怕了李密。

李密能力出众,文武双全。在成为瓦岗军首领之后,他多次打败隋军,隋军的主力几乎都是他率领的瓦岗军打败的。在他的领导下瓦岗军逐渐壮大,后来更是打败了宇文化及,杀退王世充,建立了西魏政权,威震华夏。

当时的李密有多厉害呢?当时全国各地的反王都奉他为盟主,可谓名气相当的大。这么厉害的一个人物李渊能不顾忌,能不害怕么?

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投降李渊后,还打算叛唐自立,这么一个有野心、有能力的人,李渊怎么可能会放过他呢?当然授意杀死了呢!

其实李渊除掉李密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的影响力太大了,尤其是对原瓦岗军投降李唐的将士来说,就拿李勣来说,在其死后更是以皇帝礼仪把李密埋了,要知道李密可是从来没有称过帝的,只是称魏公,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在将士心中的地位。所以说李密不能留,威胁太大,而他叛变自立,刚好给了一个杀他的理由。

李渊除掉李密,终究还是怕了这个能力出众的对手罢了!

10

瓦岗寨主李密原本带领瓦岗兄弟红红火火,势力极大,然而,因为李密为人多疑,不能容人,导致众叛亲离,再加上他刚腹自用,我行我素,最终被枭雄王世充打败。

走投无路下,李密最终选择了投降唐朝。李渊虽然热情接纳了他,但只给了他一个从三品的光禄卿,这让李密大为失望和灰心。


李密是个有雄心和野心的人,他的终极目标是皇帝,兵败王世充后,他的理想调整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结果李渊接纳他的同时,也处处提防他。因此,李密投奔李渊后,官不大而且没有自由权,这让曾经统领百万之众的堂堂瓦岗军领袖现在却成了御膳房大总管,身份的落差让李密大为不满。


想看长此一往将在"沉默中灭亡",李密心生"单飞"的想法,梦想能再铸辉煌。但李密的一举一动又怎能逃得出李渊的火眼精金,他的小算盘尽在李渊的掌控之中,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除去这个"定时炸弹"。为此,李渊主动给李密"下套"。武德二年年底,李渊派李密去黎阳安抚他的老部下。

李密觉得是挣脱束缚趁机叛逃的绝佳机会,于是主动联系以前的老部下,梦回瓦岗。结果就在"叛逃"去投靠襄城的旧部将张善相的途中时,唐高祖李渊开始亮剑,他令熊州刺史史万宝半路堵截李密。结果史万宝的部将盛彦师来于险地设伏,可怜的李密叛逃部队被"一窝端",李密本人也死于乱箭之中,一代枭雄就此灰飞烟灭。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