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传庭的失败,主要归咎于崇祯大帝。

崇祯十一年(1638年),孙传庭与洪承畴在潼关南原以重兵埋伏,聚歼起义军,打得李自成仅率18骑突围而走。

在当时,陕西境内的义军基本被扑灭,如果再加一把劲,不说能逮住李自成,最起码朝廷也不会像后来那样,失去对时局的掌控。

然而,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崇祯大帝的命令下来了。

崇祯十一年八月,多尔衮率清军从密云突破长城进入关内,由于大帝的瞎指挥(派一个太监去监军),宣大总督卢象升战死,以致京城戒严,再无人能迎战清军。于是大帝紧急从各地抽调精锐进京勤王。而孙传庭和洪承畴都在被征招之列。

对于进京勤王,孙传庭没意见,但是他反对把陕西精锐留在京师。因为他认为如果把陕西精锐留下,用于守卫蓟辽。那么李自成很快就会死灰复燃,之前的努力也全作废了。

秦军不可留也。留则贼势张,无益于边,是代贼撤兵也。

但是,崇祯大帝在杨嗣昌的影响下,对此提议据不理会。他认为闯贼不足为患,朝廷花点钱安抚就好了,清军才是大敌,他要留着中原精锐出关打大仗。



崇祯大帝这一骚操作的结果,就是中原精锐就都留在了蓟辽,起义军余部也因此获得了喘息之机。而孙传庭则因为不满,想引病告休,惹得大帝大骂,不仅被贬为平民,而且还被关进了大牢。

半年后,河南大旱,流民高达百万,李自成见机,从陕西杀向河南,很快就拉起了一支十多万人的部队。孙传庭此前的预言,果然得到了应验。

按道理说,义军死灰复燃,朝廷自然就得精锐去剿。然而,崇祯大帝此时却没兵可派。

为什么呢?因为同一年,皇太极命济尔哈朗和多铎包围锦州,关外告急。崇祯大帝在审时度势后,认为先救锦州要紧。

为此,他令洪承畴为援锦统帅,领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和吴三桂八位总兵及步骑十三万出关,会兵于宁远,解锦州之围。

所以此时,他手上自然也就无兵可派了。

崇祯十四年(1641年),这是明朝历史上非常关键的一年。堪称是转折之年。

在这一年,洪承畴的援锦大军被皇太极打得大败,53783人战死,数万人被俘,13万精锐仅有吴三桂一支保存了下来。

而在中原战场,被抽调了精锐后,明朝的地方部队根本打不过起义军,李自成的人马越打越多,而明朝连续两任三边总督(傅宗龙和汪乔年)则都战败而死。两年前与孙传庭抬杠的杨嗣昌直接因此气死,为他当年的愚蠢买了单。

连续击败明军,起义军在河南、湖北一带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根据地,今非昔比,可谓是鸟枪换炮。而朝廷则失去了对中原的掌控。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李自成第二次围攻开封,崇祯大帝闻之震惊,因为开封要是守不住,义军顺势向北,京城也会受到威胁。而此时关外已经惨败,清军压境,京城已无法再承受两面夹击了。

于是崇祯终于想到了监中的孙传庭,重新启用他,并在不给钱粮的情况下,令他率几千兵马驰援开封。


然而前面已经说了,义军此时鸟枪换炮,早已不是当年的流寇部队。

孙传庭还没到,义军就在朱仙镇之战中歼灭了明军十八万人,左良玉率领明军残部狂逃几百里,军心士气涣散到了极点。所以孙传庭的这次“救火”,必然是凶多吉少。

面对这种危局,孙传庭向崇祯大帝请求,希望大帝能给钱给人,并宽限他一段时间,让他练出精兵后再去迎战李自成。

然而孙传庭的合理建议却遭到了大帝的无端揣摩。大帝就像当年逼洪承畴一样,逼迫孙传庭率编练未成的军队出战,孙被迫无奈之下只好出战,结果在柿园之役被打的惨败。

PS:柿园之役,孙传庭的指挥没问题,明军战败是因为军纪不严。初战击败义军后,食不果腹的新募明军争相抢夺战利品,导致行军队列混乱,被义军顺势反击打败。

之后三个月时间,保定总督杨文岳和平贼将军左良玉又先后在南阳和襄阳被李自成的义军击败,河南战事糜烂到了极点,已无可救药。崇祯大帝对此颇感不满,他又一次逼迫孙传庭出战(因为已经没人了),并严厉训斥了孙传庭的整军备战请求。

当时有不少明军都投降了义军,而孙传庭在大帝不给钱粮前提下,要自募军费兵马,必然少不了要拿关中士绅开刀,逼他们捐钱捐物。再加上大帝本就不信任孙传庭,所以当关中士绅造谣孙传庭养寇自重后,大帝怕孙传庭不受节制,便下手敕催战,逼得孙传庭无可奈何。

对于大帝的不合理出战命令,兵部侍郎张凤翔屡劝不止,他希望大帝冷静,说孙传庭是唯一的希望,皇上没家当可败了,孙传庭不可再轻动。

孙传庭也飞书京城,言辞恳切的说:李自成靠不纳粮的口号吸引百姓投靠,但他却不恢复生产,就知道抢富户。只要我们坚守不出战,李自成的百万大军用不了五个月,就会断粮。而断粮后,必然是军心涣散。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计守潼关,待他们军心涣散之后,再出击

然而,大帝以钢铁般的意志拒绝了这些凡夫俗子的愚昧之见,坚决逼迫孙传庭送死。

结果,崇祯十六年七月,孙传庭被迫出关与李自成决战。

这一战不用多说,两个字——惨败。最后的四万精锐灭了,孙传庭本人也身死战场。



事后,大帝懊悔不已,但他本人又不愿意承担催战失利的责任。于是他就下了一道非常败人品的圣旨——以“诈死潜逃”为借口,把大军战败的罪名都扣在了孙传庭头上。而大帝这种自欺欺人的态度也很快遭到了报应。

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大军进抵山西,没有一个明朝统兵大将再愿意出战。吴三桂在山海关坐视观望,左良玉在武昌也是坐视观望。没有人愿意为大帝背黑锅。大帝最后殉国时,身边除了一个老太监,再没人了。

最佳贡献者
2

孙传庭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及第,不久出任永城县县令。到了崇祯继位,曾任顺天府丞,后官至陕西巡抚,与洪承畴一起成了明朝对付农民起义军的两支中坚力量。孙传庭最大的功绩是在子午谷的黑水峪抓住闯王高迎祥,并将其押往北京。闯王高迎祥后被崇祯皇帝处死,这是1636年发生的事情。由此导致了:

1、导致农民起义军的内部分裂。原本属于闯王高迎祥一部的张献忠,另立门户,自己单干,建立了大西政权;

2、闯王高迎祥部下李自成收拢残部,成了新一代闯王。

本就兵力不足的明朝,眼见农民起义军受到重创,可以缓一口气,便将镇压的军队调回北京,应对大清军队的进犯。在用兵问题上,孙传庭与时任兵部尚书杨嗣昌发生分歧,《明史 孙传庭传》记载“传庭愠,引病乞休”,反而遭到杨嗣昌弹劾,结果被崇祯贬为庶民,关进监狱。

直至1642年,张献忠破襄阳,杨嗣昌兵败自杀,崇祯皇帝才想起释放孙传庭,命其出任兵部右侍郎兼三边总督。回到根据地陕西的孙传庭,定下了扼守潼关的计策,重新招募军队,厉兵秣马,打造可载火炮的兵车,进可阻挡敌方骑兵,退可形成车阵用以防守;其次开展屯田,积累粮饷。

次年,崇祯提升孙传庭为兵部尚书,督师七省军事,并赐予尚方宝剑。从时间上看,应该是明朝对军在辽东战场的失利,洪承畴投降大清,崇祯在对付农民起义军已不容有失,而加重孙传庭的权重,否则,明朝同时面临两个战场,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主帅的孙传庭比谁都清楚,军队刚招募,战斗力尚待提升,此时只宜坚守潼关,伺机而动。但权重加重,随之而来的是来自崇祯催促的压力。这个也可以理解,崇祯是想尽快结束对农民起义军的用兵,如此抽兵北上,应对大清军队的军事威胁。另外,孙传庭这支军队待在陕西不走,消耗当地粮饷,这个是百姓和当地官员所不愿意看到的,于是便制造出“秦督玩寇”的声音。

两者叠加,孙传庭一咬牙一跺脚,“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岂能再对狱吏乎”。很显然是被逼无奈,同时也知道皇帝的秉性,孙传庭不愿意面对,崇祯将其再次投入监狱的局面。出征前,孙传庭在关帝庙前誓师,希望借关公之力保佑,能增加“知往而返”的概率。

起初也证明关帝庙前誓师,还是有效的,接连收复了李自成占领的许多州县。无奈的是,关公保佑持续时间过短,事后看来似乎是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诱敌深入。随着战事的深入,孙传庭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发不出官饷。估计当时崇祯给的6万两“私房钱”早也已用光,由此表现出新招募的兵丁的缺点,军纪很快涣散,军中发生了哗变,虽经过孙传庭的挽回,暂时平息,却也埋下了军心涣散的伏笔。

重压之下,孙传庭只好与李自成速战速决,两军在郏县与襄城之间的地带对垒。很快孙传庭部陷入农民起义军的包围之中,高杰部率部仓皇逃跑。需要特别提一下的是高杰的前任贺人龙,其本是明朝镇压农民起义的一员悍将,被农民起义军称为“贺疯子”;所到之处,起义军望风而逃。正是这么一员悍将,在1642年崇祯皇帝命孙传庭将其逮捕杀害。可见,崇祯自毁长城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有个过程的,他是一段一段,毁掉自己家长城的。

高杰部这边一撤退,本就军心涣散的孙传庭部阵脚大乱,苦心经营的火车营全部灰飞烟灭,精锐损失殆尽。孙传庭收拢残部,退守潼关。李自成乘胜追击,攻破潼关,孙传庭终因寡不敌众,战死沙场。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

3

孙传庭字伯雅,又字白谷,山西代州人。他本是进士出身,由于明末的战乱局面,他投笔从戎,成为一方名将,力挽明朝危局。在崇祯年间,他主要的对手是农民起义军。

他在陕西巡抚任上,编练秦军,并率领他们作战。在和农民军的作战中,他屡次获胜。闯王高迎祥就是被他击败生俘的。在随后的战争中,孙传庭基本剿灭了陕西的农民军,其中的李自成失败后只率领十八骑逃走。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战功卓著的将领,并没有得到崇祯皇帝的信任。在孙传庭和杨嗣昌发生矛盾的时候,崇祯皇帝听信杨嗣昌的谗言,将孙传庭下狱。孙传庭坐牢三年,两耳耳聋。直到李自成进入中原,形势变得不可收拾的时候,崇祯才又把孙传庭放出监狱,再次起用了他。

崇祯十五年,孙传庭接任三边总督。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在陕西整顿军队,积极准备和李自成的军队决战。在此后,孙传庭和李自成发生了两次大的战役。在这两次战役中,孙传庭都给了李自成部沉重打击,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第一次战役是冢头之战,发生在崇祯十五年九月。这个时候,李自成正在经略中原。为了救援开封,孙传庭率领陕西军兵出潼关。李自成联合罗汝才一起西进迎战,双方在郏县会战。

在这一次战役中,孙传庭预先设下三重埋伏,派牛成虎一军佯败诱敌。李自成的部队先到,中了孙传庭的埋伏,被打得被迫东撤。李自成在撤退的时候,沿路抛弃衣甲财物,扰乱明军的队形。

等到了冢头附近,罗汝才率军赶到。李自成和罗汝才趁明军混乱之机,联合反攻。明军大败,孙传庭率领陕西军退回陕西。

第二次战役是孙传庭和李自成最后的决战,战场依然是在郏县,因此被称为郏县之战。这次战役发生在崇祯十六年七月。

在上一次冢头之战失败后,孙传庭认为自己的军队不是大顺军的对手,而且未经训练。所以,孙传庭在陕西坚守不出,一心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以备和李自成决战。

而李自成则吞并了罗汝才的军队,在襄阳建立了政权。他准备下一步夺取关中为业,再东进夺取北京。而崇祯皇帝则急于收复河南,接连下令逼孙传庭出关与李自成决战。

孙传庭本不想出关,可是由于崇祯的严令,孙传庭只得听命。史书记载,(孙)传庭顿足叹曰:“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岂能再对狱吏乎!”

孙传庭在陕西打造了大批“火车”,在车辆上架设火炮火枪。这一次出兵,孙传庭带了两千辆,以之作为军队的核心。李自成得到孙传庭出关的消息,便采取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将军队隐蔽在襄城、郏县之间等待战机。

但是,在这个时候事情出现了变故。李自成杀罗汝才吞并他的军队,原罗汝才的部下里出了叛徒。大顺军的都尉李养纯叛变,向孙传庭泄露了李自成的军机。孙传庭按照李养纯的报告,改变战术,寻找李自成的要害攻击。

在九月八日的战斗中,孙传庭在宝丰、郏县间打败了李自成的军队。接下来,孙传庭不待粮车到达,就急进夺取了宝丰、郏县和唐县。但是,这个时候李自成已经坚壁清野,在襄城严阵以待。

孙传庭前进不能,而且粮道被李自成的骑兵切断,陷入了绝境。双方在对峙五日后,明军因为无粮,在撤退中全军崩溃。李自成的军队一日一夜追击四百多里,明军死亡四万多人。最终,这一次战役以孙传庭部大败而告终。

孙传庭和李自成的两次战役都是先胜后败。尤其是在最后的决战中,孙传庭在初期的大胜后,遭受惨败更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孙传庭的失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战役准备不足。孙传庭出兵都是不自愿的,这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军队未加训练,准备不足。这样的军队,在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下,去和优势的敌人作战是没有胜算的。

二是作战形势不利。在出兵之前,罗汝才的降将就向孙传庭提议,不要出关。这是因为战区赤地千里,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粮食储备。如果孙传庭不出兵的话,李自成也只能出兵关中,这样攻守异势,情况会好得多。如果孙传庭出关,那么他就要在无粮区作战,后勤压力很难解决。

三是孙传庭在初战告捷之后,心生骄意。孙传庭在刚出关的时候,作战指挥还是慎重的。在手下的奋战下,尤其是罗汝才的旧部的协助下,他意外的获得了李自成部的机密。这使得他初战告捷,取得了优势。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孙传庭没有冷静的考虑战局,当时依然是客地作战,形势不利。孙传庭却孤军冒进,不顾自身的粮车未到。结果在对方的坚壁清野之下,进退两难。最终因为无粮,撤退时被敌所乘,全军崩溃。

结语:

孙传庭的军队是明朝在关中的最后一个主力兵团。但是,崇祯皇帝却根本不顾实际情况,强行的将它投入了战场。在具有决战性质的郏县之战中,孙传庭先胜后败,全军覆没。

孙传庭在这次战役前后,本有一定的胜机。但是,上有崇祯的威逼,下有秦中士绅的抱怨,下有不利的战场形势。孙传庭虽然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也未能挽回败局。明史评价说,(孙传庭)“存亡之际,所系岂不重哉!”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4

孙传庭的人马,没有十万,也不全是精兵。数量和质量上都没有优势,打不过李自成加罗汝才义军是正常的。

5

孙传庭是明朝末期唯一一支精锐的部队了,当时崇祯皇帝命令孙传廷出关与李自成进行决战的时候,就有大臣告诉他,这已经是大明朝最后一副家当了,一定要小心地使用,可惜崇祯皇帝刚愎自用,最终把这个家当也给毁掉了。



当时大明朝事实上只有三支还算能打的军队,北边的就是吴三桂统帅的关宁铁骑,在陕西是孙传庭统说的西北金兵,再一个就是南方左良玉统帅的军队。而左良玉的军队只是名义上打着大明朝的旗号,事实上和土匪没有多大区别,明朝也很难指挥的动这支军队。



孙传庭也知道当时自己的处境,如果冒险出关作战,在平原上和战斗力更强的农民军进行野战,恐怕是凶多吉少。但是随着农民军实力的强大,崇祯皇帝无法忍受这一切,尤其是李自成杀了很多明朝的宗室亲王,同时又打下襄阳之后,改名为襄京在此称王。这更是触动了崇祯皇帝心中那根敏感的弦,所以他不顾一切强烈要求大明朝最后一支精锐军队,也就是孙传庭所率的西北精兵,去剿灭农民军。



孙传庭最终承受不了来自皇帝的压力,不得不率领大军东出潼关前去剿灭农民军。而李自成现在的实力相当的强大,所以最终孙传庭的军队后勤保障又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导致士兵吃不饱饭,在与农民军作战过程中屡战屡败,最后孙传庭全军覆没,大明王朝至此也气数已尽了。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6

李自成攻占襄阳后,乘势分兵攻取河南、湖广大部地区。这时力量对比已发生根本变化,义军进取中原的目的已实现,遂建立政权,准备推翻明朝。崇祯十六年四月,义军拥护李自成做新顺王,改襄阳为襄京。崇祯十六年夏,李自成在襄京召开军事会议,商讨进军推翻明王朝的作战方针。他主张先取关中,然后攻略三边,再下山西,向河北,如此进战退守,万无一失。李自成进军关中,首先消灭孙传庭部,然后进京,以免受到孙传庭部的侧翼威胁。

此前,孙传庭由于坚决反对杨嗣昌的十面罗网,被关入天牢3年,两耳俱聋。崇祯实在感到无人可用,才放他出来带兵。孙传庭以为农民军还是以前那一小股,来到黄河北堤,看见李成围围开封军队已达40余万,痛感国事被杨嗣昌败坏如此,上疏崇祯多给他兵员和粮草。崇祯也火了,只让他单枪匹马去陕西当巡抚,自行募兵筹粮。孙传庭到陕西后,在关中征粮、抽丁,并造战车三万辆,整顿旧部官兵十万余人,又募兵十余万人,共二十余万,都调集到西安附近。由于军需紧迫,横征暴敛,按田编派,百姓也不免增加负担,以致孙传庭的措施,引起陕西地主士大夫的反对。

孙传庭知道自己部下多招募的新兵,不利速战;又看到义军在粮草供应上存在着困难,不利于持久战,所以他主张扼守潼关,坐困义军。但是朝中言官纷纷攻击孙传庭。特别是明朝面临崩溃前夕,财政困竭,不能久待,企图速胜。崇祯一面升孙传庭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兼督河南、四川、山西、湖广、贵州及江南北军务;一面派监军催战。崇祯高估了自己的力量并低估了义军的力量,将自己最后一支王牌军孤注一掷。

孙传庭不敢坚持自己固守的成见,遂于是年八月,率军二十余万出关。这是明朝对李自成起义军采取的最后一次主动进玫。九月开战,李自成采取诱敌深入,匿其精锐,避其主力,打其虚弱,向后撤退。同时,李自成安排李养纯投降孙传庭,泄露义军老营,让孙传庭首战告捷使其大意轻敌,然后,李自成派出许多谍者,伪装难民,向明军说义军俱怕孙传庭,闻名惊溃。

孙传庭轻信谍者所言,率军穷追,把义军的有计划退却,当作他的胜利。实际上,此时,孙传庭已深入义军的口袋阵,被义军所控制了。官草粮食不继,又兼天雨泥浮,运输困难,士马饥疲。孙传庭还军就粮,李自成一面派精兵北上,迂回包抄,切断明军粮道;一面派精骑急夜袭孙传庭主力,明将白广恩的先头部队,不战而逃,骑兵相继崩溃,战事堵塞道路,官军不易奔窜,被义军精骑追杀,死伤无数。孙传庭率残众北奔,由孟津渡河,转入潼关,收散卒得四万人。李自成乘势追击,不给明军喘息之机,十月,乘胜攻潼关,崇祯再次催他出战,孙传庭知道,胜亦死,败亦死,只好出潼关,用陷战的方法自杀。

7

孙传庭就是再能打仗,他也不可能赢。人与人打架,其实打的就是票子,谁票子多就可以多打两拳,反正赔得起。

同样的道理,打仗也是一样,拼的就是手里有没有钱,有没有粮草。有钱了士兵们才愿意跟着你干,有粮草了士兵们才会有斗志,战马才会有精神。

可惜这些条件,孙传庭的兵马具备吗?并不具备。当时崇祯穷的都要把龙内裤给当掉了,哪里还有钱支援孙传庭的10万大军呢?

01崇祯没钱打仗,只能敦促孙传庭速速进军。

这是一支孤立无援的大军,也是大明王朝能够抵挡李自成的最后一支精锐。可以说镇守潼关的孙传庭,内心非常复杂。

二十一日,师次陕州,檄河南诸军渡河进剿。九月八日,师次汝州,伪都尉四天王李养纯降。养纯言贼虚实:诸贼老营在唐县,伪将吏屯宝丰,自成精锐尽聚于襄城。遂破贼宝丰,斩伪州牧陈可新等。遂捣唐县,破之,杀家口殆尽,贼满营哭。转战至郏县,遂擒伪果毅将军谢君友,斫贼坐纛,尾自成几获。---《明史》

肚子又在咕噜咕噜叫了,今天已经两顿饭没得吃了。此前崇祯皇帝已经多次下达了催战的圣旨,道理大家都懂,只是肚子饿了谁也顶不住啊。

李自成带领大军横冲直撞,随意屠杀老朱家的王爷,这让崇祯非常恼火。何况李自成还自己建立了一个地方政权,已经打算称王了。

  1. 崇祯皇帝忍无可忍,所以才会催促孙传庭决战。其实杀宗室、自立为王,都是崇祯皇帝的借口,真实的原因是,崇祯皇帝兜里没钱了。
  2. 孙传庭原地待命一天,那就多一天兵变的风险。与其等到兵变,还不如速战速决。有人就问了孙传庭手里10万人马,难道就能就地取材,在当地抢掠一些作为补充吗?
  3. 还真不行,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中原地区,已经是一片狼藉。饿死的老百姓到处都是,不想饿死的,全都参加了李自成的大军。别说抢粮食,能够抢到树皮都要谢天谢地了。

没有钱打什么仗呢?在这种情况下,孙传庭只能硬着头皮跟李自成交战。这是毫无准备的一场大战,既没有足够的粮饷,又没有精心部署。

孙传庭战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李自成不是高迎祥。他手里已经有足够的兵马对抗明朝大军,而且走到哪儿抢到哪儿,可谓是兵多粮足。这个时候又以逸待劳等着孙传庭。

孙传庭的死,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潼关被李自成攻破。最难以攻克的关隘被攻克以后,大明王朝哪里还有希望呢?

02崇祯对潼关的重要性估计不足,直接导致大明灭亡。

崇祯皇帝不懂军事,但是他懂瞎指挥。北京城距离西安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至少整个山西都是天然屏障。

自成空壁蹑我,一日夜,官兵狂奔四百里,至于孟津,死者四万余,失亡兵器辎重数十万。传庭单骑渡垣曲,由阌乡济。贼获督师坐纛,乘胜破潼关,大败官军。传庭与监军副使乔迁高跃马大呼而殁于阵,广恩降贼。传庭尸竟不可得。传庭死,关以内无坚城矣。---《明史》

这里有驻军的城池也有十多个,在崇祯皇帝眼里,潼关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他才会瞎指挥让孙传庭出来迎战李自成。

坚守潼关,是当时明朝最恰当的做法,因为潼关失守,距离北京城失守也就不远了。粮饷短缺,崇祯应该想各种办法去补充,而不是督促决战。

  1. 这让我想起了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在长平相抗衡三年有余。廉颇作为主将,多次试探性进攻,都被秦国击败。所以三年来赵国毫发无损。
  2. 可是赵孝成王觉得自己熬不住了,所以换下了廉颇,督促赵括速战速决。结果导致了赵国45万大军全军覆没。
  3. 其实赵国熬不住的同时,秦国也熬不住了,大家都缺少粮饷。秦昭襄王却能够想尽一切办法供应粮草,可赵孝成王却一味地想要速战速决。

同样的道理,这个时候两军相持是最恰当的做法,因为李自成根本没有把握打下潼关。至少强攻之下,损失会很惨重。

而孙传庭只要不出击,10万大军镇守潼关,怎么可能会输呢?这是崇祯皇帝战略指导上的失误,直接导致了北京城无险可守。

山西境内那些城池确实是有驻军,可是城池坚硬程度,远不能跟潼关相提并论。李自成打下潼关以后,整兵渡过黄河,山西境内守将,几乎都是望风而降。

03孙传庭为何被称为大明最后的希望?

明史里面对孙传庭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认为他的死,直接标志着大明王朝的灭亡。那么果真是如此吗?

当时崇祯皇帝可以调动的集团军队在明面上有三路,一路是辽东的吴三桂,一路是荆襄的左良玉,还有一路则是孙传庭手里的军队。

事实上山海关的吴三桂是不能动的,他那五万关宁铁骑虽然战斗力强,却需要抵抗满清的进攻。而左良玉的大军号称六十万之多,却不听从崇祯的调遣,俨然是占山为王了。

流贼蔓延中原,所恃以御贼者独秦兵耳。傅宗龙、孙传庭远近相望,倚以办贼。汪乔年、杨文岳奋力以当贼锋,而终于溃偾。此殆有天焉,非其才之不任也。传庭败死,贼遂入关,势以愈炽。存亡之际,所系岂不重哉!---《明史》

崇祯皇帝能够调动的大军只有孙传庭手里的10万人马了。此外那些零散的人马根本无法撑场面。

所以说孙传庭是大明唯一的希望,这件事一点也不假。可是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件事,为什么满清写的历史会如此标榜孙传庭。

满清不喜欢岳飞,所以武圣人换成了关羽。同样的道理,着重宣传孙传庭是有道理的,和宣传袁崇焕一样,为了告诉大家,崇祯皇帝是个糊涂蛋。

很显然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我们谁都认为崇祯是个糊涂蛋。袁崇焕这样保家卫国的将领能杀吗?孙传庭这种大明最后的希望,怎么可以不认可呢?

孙传庭死了以后,崇祯皇帝非但没有给予肯定,反而认为孙传庭是假死,偷偷逃跑了。这件事又成了崇祯身上的重大污点。

只要孙传庭的形象越光辉,那么崇祯的形象就越污浊。如果谁都怀念前朝的皇帝,那顺治入关岂不是白搭了?

总结:孙传庭很重要,但是潼关更重要。

明朝与大顺之间的博弈,靠一两个人是无法改变战局的。孙传庭的确厉害,甚至击败了前任闯王高迎祥。可是他无法扭转大明朝失败的局面。

相比较孙传庭,潼关对大明朝更加重要。其实不管是谁镇守潼关,只要守住了潼关,也就是守住了大明江山。

这就好比荆州对刘备集团来说,比关羽更加重要一样。死一个孙传庭真的不算什么,可是要命的是孙传庭战死,顺带着把潼关也给丢了。

参考资料:《明史》

8

没有完善的后勤系统,士兵拿什么去打仗,又怎么能去拼命。

孙传庭明末最后一位名将,明朝最后的顶梁之柱,自孙传庭战死以后,明朝基本上就已经事名存实亡了,朝廷没有可以调集的军队,只剩下崇祯皇帝在北京城等死了。

事实上,当时明朝其实是有三只军队的,但是能够算得上事崇祯家底的军队却只有孙传庭,其他的如左良玉,土匪军而已,成不了大气候。至于吴三桂的关宁铁骑,那是他自己的荣华富贵的保证,自然不会听从崇祯的调遣,况且当时还有关外的清朝虎视眈眈。

孙传庭战死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完善的后勤系统。

崇祯在听到李自成称帝以后,就显得急不可耐,强令孙传庭出关进攻李自成,事实上,以孙传庭的才能手握十万大军,大哥农民军也是打得赢的,然而偏偏就是在打的正激烈的时候,后方传来消息说,粮草后勤供应不上来。

于是孙传庭下令撤军,然而偏偏是祸不单行,在后勤粮草告急以后的回军途中,又碰上了农民军。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孙传庭的军队面临着危机,无心征战,最后大败而归,孙传庭也死在乱军之中。

崇祯就是这样把他最后一支家底送上了杀场的,之后的明帝国也彻底的失去了可以翻身的希望了。

9

谢谢问答的邀请,我是浮沉的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孙传庭在《明史》中有所谓:“传庭死而明亡矣。”的说法。孙传庭是明朝后期最后一支可以与李自成相抗衡的军队,当时的兵部侍郎张凤翔也曾向崇祯皇帝进言:“孙传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将,皇上只有此一付家当,不可轻动。”但是崇祯皇帝执意要求孙传庭出陕西与李自成决战,最终全军覆没,孙传庭也战死沙场,这支所谓的大明精锐战斗力究竟如何呢?

在明朝崇祯皇帝在位时期,明朝内忧外患越来越严重,关外的后金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而关内的农民军则如同打不死的小强,遍地开花。1640年之后,明朝军队与农民军的作战越来越艰难,李自成的农民军在河南弄的风生水起,接连打败了明军进行的数次大规模围剿行动。
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孙传庭统帅的明军先胜后败,由于后勤补给十分困难,在柿园之役中被李自成击败,军队损失惨重。此战孙传庭所部的明军惨败而归说明明朝军队的战斗力是十分糟糕的,为了抢夺战利品而被李自成反败为胜,战场纪律非常差,这样的军队算是精锐吗?

到了崇祯十六年(1643年)三月,李自成的势力越来越大,改襄阳为襄京,自称为“新顺王”。这个称王的动作惹恼了敏感的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不顾一切要求陕西的孙传庭出关去打李自成,显然崇祯是忘记了上次惨败的教训了。

孙传庭自然是自己有几斤几两,不愿意出关主动与李自成作战,但是孙传庭最终还是扛不住来自崇祯的压力,八月亲率白广恩、高杰等部10万人出师潼关。孙传庭的明军经过一年多的休整,实力有所提升,为此李自成的农民军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把主力部队部署在郏县以南的地区。
表面上孙传庭的明军节节胜利,不断收复失地,八月上旬占领洛阳,九月八日攻占汝州。当由于河南境内赤地千里,缺少粮草,不能就地补给粮草,使得明军的后勤补给再次出现问题。九月十四日,官军和农民军主力在李自成预定的战场郏县进行激战,农民军很快就不敌明军的攻击,李自成本人也差点被擒。看起来明朝即将获得全面的胜利,但明军的粮草此时却已经耗尽,孙传庭不得不下令退兵。在撤退的过程中,李自成的农民军又在汝州和明军遭遇,这时的明军吃不饱饭,导致士气大跌,一战就死亡四万余人,损失兵器辎重无数。

孙传庭这次惨败真的是元气大伤,明朝的陕西形势岌岌可危,同年十月,李自成大军攻破潼关,孙传庭军全军覆没。
下面总结一下孙传庭失败的三点原因:一、明军由于长途跋涉,士兵疲惫不堪。二、孙传庭本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李自成的计谋,一味的冒进导致己方军队出现断粮的情况。三、崇祯皇帝要求孙传庭出关作战,使明军无险可守,在野战中损失了大量宝贵的军力。

10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我是老泰迪】


导语:

明末,起义者揭竿而起,农民军克星孙传庭临危受命,带着大明精锐却打不赢起义军李自成,为何?这崇祯皇帝是第一大推手!第二大推手便是“粮草”惹的祸,各位看官且往下看!

奸人所害

孙传庭熟读兵法,靠进士起家,大大小小的仗打过无数,镇压起义军那是一顶一的好手,可惜的是,孙传庭性子刚,锋芒毕露不懂得收敛,这朝中自然有嫉妒他的人。这不,很快就有人在崇祯帝面前说他闲话,诬陷他装病崇祯帝也是个容易被人误导的皇帝,没来得及调查清楚,大手一挥就将孙传庭打入了大牢,此时的孙传庭心里:苦啊

民间起义军本因克星孙传庭而没什么声势,这下可好,大明内讧,李自成是笑得合不拢嘴,这崇祯帝真是帮了我李自成一大忙;李自成赶紧趁着孙传庭被打入大牢的空隙招兵买马,练兵屯粮,很快便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民间造反力量。

五千精兵足矣

在孙传庭入狱期间,崇祯帝可谓是带着明军屡战屡败,直接就是带着明军送死嗷!很快大明国力一天不如一天;此时的崇祯帝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突然又想起了孙传庭,这孙传庭曾经打得李自成喘不过气,而目前民间造反军中声势最大的就是李自成,我何不放出孙传庭,让他继续为大明效劳?

没多久,孙传庭被放了出来,孙传庭也是不了解民间情况,当他听说敌军是曾经手下败将李自成时,毫不犹豫地说:“五千精兵足矣”,崇祯帝听后以为抱了个大腿(救星),大喜!

傻眼

可是当孙传庭上任时,他却发现李自成早已不是当年的武装力量了,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孙传庭是傻了眼,于是请求崇祯多给兵,多给粮,崇祯帝一看:“啥玩意,说好的五千足矣呢?”崇祯帝大火,令人告知:“粮草和士兵你自己招募吧!”

孙传庭气啊!但也没办法,不得不自己招兵买马,不得不亲自拉赞助;本来也没啥,你崇祯帝不给兵,不给粮,我自己弄,但是问题又来了!孙传庭认为敌军的粮草不够,主张坐镇潼关,广开屯田,困住敌军,准备打一场持久战;但是朝中又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孙传庭故意按兵不动!”“孙传庭不敢打!”崇祯结合着“内忧外患”“朝政不支”再次陷入了误导,遂派人催战

不得不战

而孙传庭呢?手里招募的人马虽多,但是都是些新兵蛋子,上阵杀敌无异于前去送死,所以此时的孙传庭正在练兵。

但这皇权在上,孙传庭不敢不从啊!于是孙传庭开始了与李自成的大战,前期啊,这孙传庭打得李自成落花流水,朝中一片叫好,可是到后期,孙传庭屡战屡败(还是新兵蛋子,财政惹的祸);此时的崇祯帝不晓得休养生息,拼了命催战,朝中又开始出现了异议,大臣上书:“皇帝您千万不要这么冲动啊!这是大明朝最后的家当了!”可崇祯帝已经杀红了眼,不听劝,执意催战;孙传庭心里明白此一战是最后一战,也一定是自己的死战,但是呢!皇帝在催战,皇命不可违啊!

孙传庭最终硬着头皮上了战场,汝州之战,孙传庭深处腹地,当年大旱,粮草不足,士气低迷,孙传庭最终死在了曾经的“手下败将”李自成之手。

结语:

很多人都曾在网上发出过疑问:“倘若白起在,大明是否有一线生机?”“倘若三国名将都在明朝,崇祯帝是否能稳坐江山?”;老泰迪认为给他崇祯一千个白起,明朝还是要灭亡,这是历史必然性事件,武将打得再好都没用;崇祯的问题不在于没有武将,他的问题在于容易被人误导,性子急(不考虑实情,接二连三催促速战),明末财政不支,啥意思?孙传庭军队粮草跟不上!

“传庭亡,大明亡!”,就这么点家底也被崇祯败光了!能说什么?真是该!

【看历史,长知识,欢迎关注@老泰迪讲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