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太平天国为何攻不下长沙?

太平天国为何攻不下长沙?

2020-09-05 23:34阅读(158)

太平天国为何攻不下长沙?:太平军攻长沙之战,双方打得都很不错。此战中,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左宗棠等人都表现得不错;袭击战、伏击战、地道战、攻城:-攻

1

太平军攻长沙之战,双方打得都很不错。

此战中,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左宗棠等人都表现得不错;袭击战、伏击战、地道战、攻城战、撤退战更是打得精彩纷呈。

太平军几次好机会没把握住,加之一些战术尚未殝成熟,最终未能拿下长沙。

防御薄弱的长沙城

当时的长沙城防,非常薄弱。

由于承平日久,长沙城池多年不修,加之1839年的大洪水,城墙已多处坍塌。“草潮门已无门,洞城不能关,城垛全无”。

同时,长沙也正处于人事变动的空档期。

新巡抚张亮基还未到任,已经要被调离的骆秉章虽仍在长沙,但已不便多问军务。由于太平军进犯的风险急剧加大,大清遂临时把正在湖南老家的前湖北巡抚罗绕典帮办湖南军务。

可是,罗绕典初来乍到,做事顾虑颇多。

比如:罗绕典发现南门外有许多高屋民房,这些民房是攻城方的天然掩护,必须拆除。

可是,由于高屋民房的业主非富即贵,在他们的强烈反对下,罗绕典也不敢“强拆”。

长沙城防设施破败,罗绕典不敢完全依赖城墙,遂企图建立外围防线。

可是,当时的长沙的兵力只有“兵3000,勇3000”,欲扩大防御纵深,谈何容易?

阴沟翻船,错失第一次良机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长沙烂城,一攻即破”,湖南天地会的兄弟把消息告诉了洪秀全。

正在桂林城下一筹莫展的洪秀全眼前一亮,遂定计奔袭长沙。

1852年5月,太平军攻占全州后,走水路,沿湘江北上,直扑湖南。

当时,正值夏季,水涨,船速快,而从全州沿河北上,沿途的永州、衡州、长沙均防御薄弱,太平军一旦“跑起来”,将迅速兵临长沙,而当时的长沙很难抵抗。

可是,信心满满的太平军出家门没几步,就阴沟翻船了。

蓑衣渡,江忠源设伏,大败太平军。

太平军损失惨重:冯云山牺牲,太平军被打得“兵不满万”,并损失了所有的船只。

其实,江忠源的伏兵只有千人,而蓑衣渡这种“急转弯”的地形又是非常明显的伏击地形,以太平军兵力之盛,杨秀清用兵之能,如果太平军稍微谨慎一点,不是不可能避免这样的挫折。

阴沟翻船,太平军只得暂时放弃取长沙的念头,从陆路转入湘南,再图发展。

如此,清军得到了宝贵的时间,得以抓紧时间修缮城墙,调动军队。

基本正确却有瑕疵的分兵

进入湘南后,太平军发展势头不错。

洪秀全再次确认了长沙防御薄弱的消息,而郴州地区的天地会众也自告奋勇,愿为向导,洪秀全遂再次起意攻长沙。

洪秀全、杨秀清留在郴州,继续主持扩军事宜,以萧朝贵率3000精锐急袭长沙。

当时,郴州地区的群众踊跃参军,太平军扩军形势非常好。而且,郴、桂地区的矿工,擅长地道、爆破,是非常稀缺的工兵资源。

同时,长沙城防虽依然薄弱,但有不断加强的趋势,太平军要取长沙,就要尽快。

因此,分兵,同时照顾了扩军和袭长沙两个需求,是基本合理的。

可是,分兵的配置,颇有问题。

既然太平军希望袭取长沙,当然是要争取一鼓而破!

长沙城防再破,毕竟也是长沙,3000人,能一鼓而破吗?

萧朝贵的奔袭:精彩绝伦+空门不进,错失第二次良机。

萧朝贵,真的差点做到了!

在太平军攻占郴州后的第三天,萧朝贵即领军出征。

萧朝贵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政治、组织才能。

仅20天时间,太平军即连克永兴、安仁、攸县、醴陵,完成了从郴州到长沙长达600里的长距离奔袭。

而且,萧朝贵在快速进军中,不忘发展队伍,他从所克地区,获取了大量的红药(火药)、粮秣,并吸纳了天地会等武装力量,兵力增加到近万人。

萧朝贵的表演还没有结束!

还记得罗绕典设置的三道防线吗?

萧朝贵的速度太快了。清军设在跳马涧的第一道防线还未完工,萧朝贵即已突破!

罗绕典的第二道防线,在石马铺——金盆岭。

驻扎于此的陕军没有与太平军作战的经验,既未修防御,也未做充分准备。

萧朝贵以轻兵诱敌,以一场速战速决的歼灭战,歼灭了城外清军!

萧朝贵风驰电掣的袭击,很快为自己迎来了一次“打空门”的机会!

由于清军准备不足,当时太平军攻过来时,南门尚未关闭,大门洞开!

可惜,太平军将士居然认错了门···他们把一座高楼认为城门,打了过去,耽误了时间。

一来一去间,门关上了。

空门不进,萧朝贵只得重新组织,转入攻坚。

不久,萧朝贵不幸中弹牺牲,攻城战陷入低潮。

土攻经验不足,错失第三次良机。

萧朝贵死后,洪秀全、杨秀清亲率大军抵达战场。

同样,外围清军也跟了过来。

而大清的新巡抚张亮基终于到了。他和幕僚左宗棠等人缒城而上。

此时,长沙内外,太平军大约3万多,清军大约5万(大部分在城外),太平军以兵力弱的一方围攻长沙,形势已不利。

同时,或许因为萧朝贵突然死去给先头部队指挥系统带来的混乱,太平军主力抵达后未得到充分引导,未抢占要地蔡公坟。

由于未能抢占蔡公坟,太平军只能被局限于城南一带作战,兵力不易展开,对攻城带来了不利影响。

不过,洪秀全、杨秀清并不慌张,他们把以前罗绕典那些未用上的工事拿来用,抵抗外围清军;同时,石达开以一波风骚的跑位,控制橘子洲等地,渡过湘江,为太平军获取粮草、退路。

随后,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地道上!

太平军的工程兵还真不是盖的,很快,连续组织了3次地道攻势。他们炸开了口子,使太平军获得了极佳的破城机会。

可是,此时太平军虽有了工程兵队伍,但土攻组织的经验不足。

他们在完成爆破,炸开口子后,往往只是一窝蜂往狭窄的突破口里涌,其他方向都没有进攻。

如此,清军得以集中力量于狭窄的口子与太平军作战,击退太平军。

与此同时,左宗棠的谋略,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1、左宗棠在风水堪舆、阴阳地势方面颇有研究。

他在各个方位放置水缸,并召集城中盲人(听力好),“听”地道,以提前判断、破坏太平军的地道,降低太平军的穴地效率。

2、急智。

当太平军爆破成功后,左宗棠颁令:“市民只要朝口子扔一块砖头,不管砸没砸着人,都有重赏”!

因此,突破口的太平军往往遭到清军反击,市民砖头双重攻击,很难得手。

如此,太平军三次土攻全部失败!

转移

前有坚城难克,后有清军陆续增强,太平军被迫转移。

太平军使人诈降,诈称太平军已经挖地道到了天心阁,引起清军紧张。

随后,就在清军将领将注意力集中于排查城内地道时,太平军顺利转移。

直到太平军转移后数日,清军才恍然大悟!

如此,在最后阶段,太平军以他们出色的谋略,在数万清军眼皮底下顺利“消失”了。


总的来说,长沙之战,太平军不乏亮点。

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都表现出了卓越的军政才能和谋略。

从入湖南时的兵不满万到围攻长沙81日,这本身就表明了当时太平军的勃勃生机。

可是,太平军在战略、战术上仍有许多不成熟之处。

分兵袭长沙,本无可厚非,但只分兵3000,颇有轻敌之嫌。

向导使用制度未健全。这使太平军未能抓住南门未关的机遇破城,后又未抢占蔡公坟,使攻城受限。

土攻经验不足。这使太平军虽然3次完成爆破,但均无法破城。

后来太平军吸取了部分教训。杨秀清整理了完善、细致的向导制度,而太平军的土攻战术也在不断总结、学习中进一步成熟,在后来打武昌、南京时均立下奇功。

同样,对面的长沙守军,也表现出独特的霸蛮气质;而左宗棠等人也因其谋略、担当,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

以湖南为基地的清军,与太平军之间,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拉力赛!

2

太平天国的起义背景,是在清政府积弱之时的揭竿而起,攻打长沙城虽然初战告捷,但是萧朝贵壮烈牺牲

太平天国从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兵开始,就一路摧枯拉朽,连连攻克600多座城池,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19世纪中叶的清政府积弱以久,内忧外患,整个社会已经出于末世征象,鸦片战争爆发后,更是在国外列强的威逼下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这种大环境下,近代意义重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洪秀全对着天,对着地,对着白云发誓要起义,同时他扣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加入这次轰轰烈烈的造反运动中来。

1852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的第12年,悠悠岁月已经过去十几年,太平天国总指挥——天王洪秀全,率领太平天国勇士们,从广西一直突围北上,一路杀入湖南,整个过程惊天动地,杀声震天。在短短两个多月,太平天国军众如烈火燎原,一路把腐朽给烧灼死去,永明、道州、江华、嘉禾等州县,尽入囊中。太平天国军勇在前面厮杀,清政府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一直在后面围追堵截,但是太平天国军师出有名,后来加入他们队伍的人猛增数万,本来这样的局面,怎么也算得上绝对优势,天时地利人和。

清政府以为他们会经过衡州北上,于是准备在湘南一带将他们一网打尽。但是洪秀全并没有如他们所愿,而是直接攻打了长沙。西王萧朝贵奉洪秀全之命,带领1000余名太平军勇士奔袭长沙。在长沙城南的石马铺,开启了为期3个月的长沙之战的帷幕。

这次战役初战告捷,开端很好,绝对是高开收益,激战半日,就破营七八里,毙敌900余人,阵斩敌将两名,算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击破城外守军,天平天国乘胜占领西湖桥和金鸡桥,占据制高点炮轰长沙城,虽然太平天国军士甚猛,但是毕竟人单力薄,守城的清兵甚多,集中兵力抵抗,一时也是僵持不下,清兵死守城门,做殊死抵抗,见久攻不下,萧朝贵身先士卒,举旗督战,不幸被炮弹打中,负伤牺牲。阵前牺牲主帅,人心必然跨掉,所以这萧朝贵的死,也让人心涣散。主帅已亡,清军副将邓绍良部趁机从湘潭开到长沙城外,像一把匕首插入太平天国军勇的背后。腹背受敌,攻城不利。

遭遇清政府的反抗,派重兵增援长沙,左宗棠临危受命,坐镇长沙

长沙城被太平军攻击,清政府焦急万分,立刻增援,派去的人已经到了四五万之多,这会要拼白刃战,估计都打不过,更何况政府军的武器装备不会比太平军差,这浩浩荡荡的军众,心理上都会有压倒之势,更何况真正的战斗了。

清政府进入长沙的时候,其军事力量已经加强,清政府也并不是一块软豆腐,等清政府的主力奔赴长沙的时候,萧朝贵已经牺牲,群龙无首,其战斗力已经大大削弱,再加上太平天国的主力军尚不在长沙城,攻城的只是一个小分队而已。

饶是太平天国军被围困,但是其英勇善战的品质尚存,也没有让清政府轻易消灭,毕竟当时他们所占有的地理位置有极大的优势,是长沙城的制高点。

洪秀全和杨秀清闻知长沙告急,紧急驰援长沙城,进入长沙城,与原部队汇合,开始了战斗,清军溃败。在情急之中,广西都督向荣启动旧存5000斤大炮,自天心阁上发动炮轰,太平军一时失去掩护。清军在长沙城顽固抵抗。后因增援部队不断集结,太平军腹背受敌,只能退回营帐。

翼王石达开西渡湘江,战争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河西战场还没有打下来,东岸的长沙城南太平军继续发动进攻。这时战神左宗棠出现了。

左宗棠在太平天国围攻长沙城时,临危受命,投入到保卫大清的江山的阵营里。他建从长沙富商黄冕、贺瑗、孙鼎臣、欧阳兆熊手中筹措白银12万两,用以安定军心,城墙缺口时,他急中生智,令用石块填缺口,并规定凡向缺口抛石一块赏钱一千文。顿时石块从各处飞来,砸死砸伤太平军无数。在金钱的利诱下,谁能不尽心尽力,虽然计谋不算高端,但是却非常有效果。

太平天国的军士们攻打长沙城已经费劲心力,整整81天,既不能把清政府消灭了,也不能攻城,太平军觉得这样是空耗时间,所以决定放弃对长沙的攻击,转而撤出长沙城,一路北上,轰轰烈烈的长沙之战就此结束,历史上太平天国军攻打长沙就没有成功过,还曾遭遇到了曾国藩这个战神。

之所以久攻不下长沙城,一是有湘军顽强抵抗,二是长沙城不是太平军的主力战场,如果一味拖延时间,只会对自己更加不利

不管是北上的长沙之战,还是西征入湘打长沙,仿佛长沙就是太平军的魔咒,就从来没让他们顺意过。

那么为什么太平天国一到长沙就折戟而归呢?一是湘军集团在当地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并且是维护封建王朝的坚实堡垒,左宗棠、曾国藩等等当时可以算得上“经邦济世”之材。

从长沙之战来看,腹背受敌,久攻不下,主帅阵亡,这或许都是表面现象,究其原因,其实洪秀全并没有把长沙作为主战场,如果攻不下长沙城,久而恋战,对于后来的战争会延长时间,也不利于他北上。最终的目的并不是在长沙立足,如果仅仅纠结于长沙之战,双方损失都不会减少,这是利弊权衡下的选择。

加上清政府对长沙投入的兵力和财力来看,如果洪秀全一味恋战长沙,主力一定受损,撤出长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长沙难打毋庸置疑,但是比起建立王朝这么大的事,长沙也不会作为最终的战场。

太平天国作为清朝的一支起义军,就像一记重锤打击在腐朽王朝的头顶,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的传说还一直流传着。

3

道光二十二年7月24日这一天,中国签下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份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让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800万两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鸦片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产亏空,不断地增加赋税。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均每年流出的白银足足有1000万两,再加上国外的工业产品大量流入中国,原来的家庭生产手工业成本高,价格也高,这就让很多农民和手工业破产了,内忧外患酿成了道光末年,从广西开始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因为湖南是广西的邻居,所以变成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初期和清军激战的战场。

咸丰二年也就是公元1852年的4月份,太平军从广西攻入湖南,一路是势不可挡,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太平军就拿下了湖南的道州、永明、江华、嘉禾、桂阳,郴州等等各州县,不仅摆脱了清军的围追堵截,而且队伍是越打越大,人是越来越多,这一路上都是讲参加太平军的老百姓。

这会清朝关军战斗力啊实在是太差,清军这边的将领就分析,太平军这帮乌合之众肯定会经过衡阳,一路向北,咱们就调集大军在衡阳和郴州一带南北夹击,把太平贼军一举消灭在湖南。可是太平军也不傻,他们发现清军举动之后,立刻决定趁着清军调兵遣将的时候,省城防备空虚攻打长沙……

这一年的七月份,太平军西王萧朝贵带着1000多人拿下来,攸县、醴陵,奔袭长沙,并且在7月27号打到了长沙城南的石马铺,展开了三个月的长沙之战。在萧朝贵趁着清军还没站稳脚跟,第二天再次发动突袭,激战了半天,太平军破营七八里,斩杀清军900多人,还杀掉了清军总兵和副将,太平军占领了长沙城外的黄土岭,金盆岭和妙高峰等各处要塞。黄土岭这个地方的地势比较高,在清朝末年是战略要地。那会儿的妙高峰也比现在要高一些,它是被日本的侵略军投下的炮弹硬生生地炸矮的,因为日本人从1938年到1944年,4次疯狂的进攻长沙,有三次被挡在了长沙城外,妙高峰就是当年长沙城南的主战场,有很多誓死捍卫长沙的官兵就战死在妙高峰!

当太平军占领妙高峰这些要塞的时候,驻守在长沙城的清军还傻乎乎的以为太平军准备攻打衡阳呢。

刚刚打进湖南的太平军那是来势汹汹,新任巡抚张亮基还在从常德来长沙的路上,所以长沙城的防御是帮办大臣罗绕典和鲍起豹负责的,这两位官员,不能说不用心,但是防御太仓促,太平军攻势很猛,在击破了城外的清军之后,太平军占领了近城各处,控制了坚固的民房和制高点,开始炮轰长沙城。这会的长沙城上空枪炮火箭如密雨流行轰声如雷,震动数十里。

城里的清军实在没办法,干脆把善化县城隍庙里的定湘王神像抬到了城楼里,想借助神力保佑长沙城,还别说这招真管用,但是跟神像没关系,主要是因为太平军的兵力太少,长沙毕竟是湖南省会城市,很难展开四面围攻,战局久攻不下。西王萧朝贵身先士卒,这一不留神被炮弹击中,重伤身亡,所以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的遗体就安葬在靠近妙高峰下的老龙潭,后来被清军挖出来给毁了。

这一片的长沙城,突然遭到太平军袭击,清朝当局非常震惊,急忙调集各路兵马增援。到那年的八月底,长沙城内的清军已经有四五万人了,文武大员有帮办大臣一位,巡抚两个,提督四个,总兵八个,还有副将等十几位,这么多将帅聚在一个城里面确实少见,清军的防御力量大大增加了。

太平天国这边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在郴州得知长沙受挫,8月10号率全军奔袭长沙,22号先锋就到了,当天就和原来的攻城部队会合,对长沙发动了猛烈进攻。几千名太平军兵分几路直逼长沙城外,并且从东面抄后路对清军守将进行反击。情急之下,清军提督向容冒险启用了旧存的5000斤大炮,从天心阁发炮,轰毁了近城的民房,这就等于让太平军失去了掩护,不能在逼城进攻了。

8月28号,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率本部也赶到了,太平军兵分三路攻打城南,清军也分三路抵抗,这会儿的长沙城是漫天炮火,一片焦土,战斗非常激烈,幸亏清军的增援及时赶到。太平军战败之后,退回营地。就在这个时候,清军加强了城外东南的一个布防,从天心阁一直到新开铺这一带扎营。正前方向容和各营将士深挖战壕,准备接下来的鏖战。

太平军方面的几万人马屯扎在长沙城南是背水而战,三面受敌,所以洪秀全,杨秀清觉的得改变一下战略方案,分兵西渡先占领河西,作为进攻长沙和继续转进的阵地。九月初五这一天,翼王石达开率领数千名太平军从朱张渡、南湖港、猴子石渡过湘江,占领了水陆洲,就是咱们现在的橘子洲。然后又进占龙回潭、岳麓山这一带,直接搭造浮桥,把这两岸连成一块。而此时的清军只顾着坚守城池,实在没想到太平军会转战河西,所以急忙派兵渡江,但是遭受到了石达开部队的顽强抵抗,十次进攻都被打退了。

9月18号,向荣亲率3000人攻上了水陆洲,可是埋伏在洲上树林里的太平军又设计勾引清军,向荣中埋伏了,手下的将士们是丢盔弃甲,非常狼狈地逃回去。与此同时,河东的太平军继续发起了进攻。从九月中旬到十月中旬,太平军在城南魁星楼和金鸡桥一带挖了十几条地道,里面填满了火药,先后在魁星楼悦城和天后宫发起了三次爆破,直接把城墙炸了一个五丈到七丈的缺口,这一下从缺口处是大举杀入长沙城。

此时的长沙城是全城沸腾,一片混乱,百姓、将士四处分散,人心惶惶,很多清军将士干脆放弃抵抗,脱掉军装混入百姓堆里从北门逃跑。但清军江忠源等督兵在城里是拼死抵抗,迅速把城墙的缺口给堵住了。当时还在巡抚张亮基府里当幕僚的左宗棠想了一招,他筹集饷银十二万两,让人家用石块堵住城墙缺口,他说,只要谁抛石一块,赏钱一千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正是因为左宗棠这一招才稳固了城防,要不然,太平军攻入城内,会有多少长沙百姓死于非命啊!

10月19号,太平军攻打长沙已经81天了,此时的太平军既不能歼灭城外的敌人,也不能合围破城,而清朝援军却不断地赶过来,太平军的形势非常被动。这时洪秀全改变计划,决定撤出长沙。之后太平军接连攻占了宁乡,益阳,岳阳,杀入武昌。

长沙城,由此成为太平军入湘征战以来唯一一座没被攻破的城池。

4

长沙战役是太平军北上过程中的一场重大战役,起先只是由西王萧朝贵带领一支偏师乘湖南腹地清军防御薄弱,企图直取长沙,但由于刚开始进攻长沙的太平军兵力过于单薄,攻城过程中损失了西王萧朝贵,使长沙的攻势停滞了下来,随后清军不断调集重兵增援长沙,加固了长沙的城防。

之后太平军主力也陆续赶往了长沙,与清军展开了多次交战,经过近3个月的激战,最终天平军领导层认为不必在长沙继续与清军消耗,便撤围北上,长沙战役就此结束。

长沙战役的背景

公元1852年6月,太平军主力在广西全州突围之后,在蓑衣渡遭遇清军伏击,损失惨重,也失去了南王冯云山。

之后洪秀全、杨秀清带领太平军进入湖南,接连攻下了道州、永明、嘉禾、桂阳、郴州等州县,一时震动湖南。

清军听闻太平军全力进入湖南,便集中主力在衡阳、郴州一带企图阻止太平军的继续北上,至此太平军主力在衡阳、郴州一带与清军对峙。

当时杨秀清得知湖南腹地清军防御空虚,便派出萧朝贵带领林凤翔、李开芳领兵1000多人北上进攻长沙,由此拉开了长沙战役的序幕。

长沙战役前期

9月11日,萧朝贵带兵到达长沙,首先他们攻占了石马铺,之后攻占了黄土岭、妙高峰,将清军逼入了长沙城内。在援军陆续赶到长沙之后,兵力达到4000人,萧朝贵连日攻城7天,此时长沙的守军大约有1万人左右,萧朝贵部与清军兵力相差过于悬殊,始终没能拿下长沙城。

在9月12日萧朝贵在妙高峰亲自督战,不幸被炮弹集中重伤不治身亡。由此太平军向长沙城第一阶段的进攻结束,初期攻城受挫。

▲萧朝贵战死对于太平天国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

长沙战役中后期

到了10月初,清军各路大军援救长沙,兵力达到了四五万人左右,包括清廷大员向荣、江忠源等人此时也齐聚长沙。集结了重兵的清军随即对城外的太平军展开了反攻,太平军虽然人数处于劣势,仍然死守阵地,打退了清军的多次进攻。

在得知萧朝贵战死的消息后,洪秀全和杨秀清于9月24日带领太平军主力离开郴州,于10月5日抵达长沙,随即对长沙城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接连大败清军,将清军逼入长沙城内。

10月11日,太平军主力对长沙城展开了猛烈的攻城战,接连激战到10月15日未能攻克长沙。此时郴州方向的清廷部队也赶到了长沙,洪秀全、杨秀清对清军追兵发动了进攻但未能成功。

两次重大进攻均遭失利,此时在长沙城南的太平军遭遇了腹背由郴州方向赶来的清军追兵、长沙西南和长沙城南方向清军的堵截,三面受敌,形势比较危机。于是便由石达开于10月17日带兵西渡湘江,占领江中洲岛,进而攻占河西岳麓山大片区域,将东西连成一片,打破了清军的围堵。

眼见太平军在河西地区站稳脚跟,向荣又气又急,于10月30日亲率3000士兵奔袭太平军水陆要地,结果中了太平军埋伏,向荣仅以身免。此后长沙城内清军再也不敢出战。

在石达开占据河西之际,10月下旬到11月底,太平军连续对长沙展开了多次进攻。在攻城战中,太平军采用了挖地道的穴地攻城术,即将地道挖到城墙边埋上炸药,将长沙城南魁星楼和金鸡桥一带的城墙炸塌数处,太平军从缺口涌入城内,经过清军拼死抵抗被击退。当时左宗棠也在长沙城中,他为湖南巡抚张亮基担任幕僚,经过他的出谋划策,清军迅速从城中富商筹集大量银饷,稳定了军心。当城墙被太平军炸塌后,他急中生智规定向缺口抛一块石头赏钱一千文,顿时石块从各处飞到了缺口处,城墙上的清军用石块砸向太平军,造成太平军死伤无数。

▲长沙战役后期太平军攻城形势

撤围北上

此时太平军已在长沙激战81天,既不能歼灭城外的清军,也不能攻下城池,清军援军也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如果长期在此作战,则有全军被包围歼灭的风险。

鉴于当时太平军的战略目标是沿江东进,专取金陵的方阵,太平军利用暴雨天气,乘着夜色由龙回潭、金牛岭撤出了长沙城外,往北而去。

所以综合来说,当时太平军确实攻不下长沙。前期来说,虽然由西王萧朝贵带兵进攻长沙,但当时也是一支偏师,清军主力在衡阳和郴州一线力图阻挡太平军进入湖南,对于太平军的战略目标来说,他们要经湖南去往湖北,然后沿长江一路东进进入南京。萧朝贵一开始的目标是乘着清军空虚进攻长沙,如果能拿下最好,拿不下的话也能吸引清军主力从衡阳、郴州一线回撤,这样太平军主力就能顺利进入湖南。

只是在战役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就是西王萧朝贵战死在长沙城,由此引发了太平军主力抵达长沙城展开了更为猛烈的攻城战。经过数日的攻城确实当时攻不下长沙城,为了避免主力被清军包围,也为了实现进去南京的战略目标,太平军最终撤围北上。

5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曾于1852年与1854年两次攻打长沙,结果都损兵折将无功而返,反到成全了湖南在中国近代军界中“无湘不成军”的美名。

那么太平天国为何攻不下长沙?方城不妨来分析一下。

太平天国第一次攻打长沙

1852年6月,太平军在广西全州突破清军的包围转进湖南,先后攻下了道州、永明、郴州等州县,人数发展到数万人。

此时清廷惊慌失措,慌忙调集多路大军,聚集在衡州、郴州一带,试图对太平军进行南北夹击,将太平军消灭在湘南一带。

太平天国主持军务大事的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识破了清军的阴谋诡计,决定由萧朝贵亲率林凤祥、李开芳两员悍将及1千余名精锐偷袭兵力空虚的省城长沙。

西王萧清贵不愧为太平军一员有勇有谋的大将,他避实就虚,绕过由清军重兵把守的衡阳,于9月11日率军摸到了长沙南面,一举攻破了刚刚调防到长沙城南,还在连声嚷嚷着吃不惯湖南糙米,要吃油泼面的西安镇绿营兵七座营垒,打了陕西冷娃一个冷不防,斩杀9百余人。

长沙城外措手不及的清军,纷纷退到城内据城防守,坚守不出。只可惜此时太平军兵力不足,在扫除了长沙城外清军据点,占领了制高点后,只有4千余人的太平军(内含大量新兵),除了要分兵防守各处关防要隘,只能集中兵力猛攻长沙城南门。

清廷新任湖南提督鲍起豹素有威名,率军死战不退,太平军连攻十日不克。此时一路追剿太平军的广西提督向荣,率救兵赶到了长沙。用当年长沙城防御吴三桂时遗留下来红衣大炮,猛轰妙峰山上的太平军指挥阵地,结果萧朝贵身负重伤,不久不治而亡。

接到恶讯的洪秀全、杨秀清率太平军从郴州倾巢而出,誓为萧朝贵报仇雪恨。

而此时长沙城内清军也是越聚越多,人数达到了六、七万人。长沙城上、城下杀声震天,两军打的是不可开交。相持不下之时,烧炭工出身的东王杨秀清心生一计,他利用湘南投奔过来的哥老会里的矿工,采用挖地道,坑道爆破的方式,接连几次轰塌了长沙城墙,眼望大功告成。

谁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刚刚随湖南巡抚张亮基缒城而入长沙城的左崇棠,横空出世。他一面利用自己长沙城里的人脉,接连募集到大批现款,一面运用自己的经世致用之学,指挥清军掩埋太平军开挖的地道,堵塞城缺。危机时刻,左崇棠居然喊出凡是向城墙缺口扔石块拒敌的军民,每扔一石,奖励一千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太平军几次巧篑一溃,损失惨重。

经过81天的激战,太平军无计可施。面对从四面八方赶来增援的清军,洪、杨两位首领不得不下令全线撤军,转进湖北,太平军第一围攻长沙以失败而告终

太平军第二攻打长沙

1854年初,已占据南京的太平军,为巩固天京,发起了西征战役,试图占据皖赣,进逼湘鄂。

进入江西一路的太平军进展顺利,不久既抵达江西与湖南的边界。遂既太平军石祥祯(石达开堂弟)、林绍璋两将,兵分二路攻入湖南。先后攻陷岳州、湘阴、宁乡,试图先扫清长沙外围,然后北南夹攻长沙。

已在湘编练湘勇,整顿军备二年的曾国藩,在咸丰帝的一再催促和责备下,率领湘军水陆两师,1万7千余人,前往岳州迎击太平军。

石、林二将因为敌众我寡,引兵退往湖北蒲圻去搬援军。曾国藩不知太平军虚实,也不敢跨境追击。

几天后搬来援军的太平军对湘军发起了主动攻击,两军激战于羊祠牌,太平接连击败湘军四营,重新占据了岳州。曾国藩率军来救也被太平军击败,湘军溃不成军,太平军乘胜追击,兵锋直逼长沙。

形势危机的曾国藩急忙向塔齐布、胡林翼求救,在湘潭城下林绍璋率军与塔齐布军展开激战。结果林绍璋被塔齐布打败,无奈之下,太平军由靖港、澧陵撒往江西。

一心为湘军挽回颜面的曾国藩,率水师40船,兵勇8百名,前往靖港追击撤退中的太平军,被太平军打的大败,幸得及时赶来的塔齐布击败了追击曾国藩的太平军。

由于曾国藩早先在湖南全境严厉打击各种会党活动,湖南境内各种反清势力基本被肃清。再加上曾国藩严苟的保甲制,连坐法,太平军在湖南得不到民众的支持,无法补充兵源,人单势孤,不得不全线退回江西,太平军第二次攻打长沙又遭失败。

后记:

首次率领湘军出战太平军的曾国藩,在经历了靖港惨败后,一度羞愧万分,在撤退途中投水自尽,结果被部下救起。

撒回长沙的曾国藩痛定思痛,对溃逃的湘勇,一经查实不再招用。并严格挑选,另募新勇。一切从实战出发,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强度。

他本人严守“兵不在多而在精”的古训,要求湘军人人遵守早起早食的营规,磨练意志品质。经过数月的整军训练,曾国藩所统率的湘军面貌焕然一新,有了与太平军叫板的实力。

1854年7月,湘军倾巢而出。首攻被太平军占领的岳州,斩杀太平军大将曾天养,连克太平军十三座营垒,一举肃清湖南全境的太平军残余。然后曾国藩率领湘军挥师北上攻打被太平军占领的武昌,湘军由此开始跨出湖南与太平军主动作战。

6

自永安突围后,太平军攻打省城桂林33天不克,又在全州蓑衣渡遭遇埋伏,数千精锐被歼,数百艘船只被夺,南王冯云山毙命,太平天国遭逢前所未有之惨败。天王洪秀全弃舟登岸,从陆路进入湖南,随即攻占道州进行休整,获得喘息之机。

太平军在道州休整50余日后,攻占郴州、江华等地,湖南三合会、天地会成员纷纷来投,兵员得到迅速补充,扩军至5万余人。1852年8月下旬,在永安身负重伤的西王萧朝贵伤势渐愈,率领一支不到两千人精锐自郴州出发,经安仁、永兴、攸县等地向省城长沙发动进攻。

当时清军在湘江水陆要冲衡州设防,却没有想到太平军会绕道奔袭长沙,城内守军仅有两千余人,防守空虚,湖南巡抚骆秉章因湖南战事失利被朝廷撤职留任,新任巡抚张亮基尚未到任,长沙城内群龙无首,形势十分危急。城内上至官府,下至民间,根本不知太平军即将杀到,个个悠然自得,城门大开。

太平军抄间道行军十余日,在长沙城南的石马铺击溃两千毫无防备的陕西援军,总兵福诚和副将尹培立被杀,余部四散而逃,有小股溃兵逃入长沙城,城内方知太平军已杀至城外,慌忙关闭城门,四处求援。

1852年9月11日,萧朝贵抵达长沙城下,率先占领南门制高点妙高峰及附近民房,架设火炮和安放炸药,向南门发动攻势,幸亏长沙城高墙坚,太平军人数也较少,双方势均力敌,渐成胶着之势。

9月17日,太平军再度向南门发起进攻,萧朝贵身穿官袍、鲜衣怒马,亲自指挥战斗,被清军在城头发现,心知必是敌酋,因而集中火力攻击,一颗炮子正中其左胸,西王八千岁就此魂归天国,太平军阵脚大乱,收兵回营,派人向郴州送信,报告长沙战事及西王殒命的消息。

洪秀全、杨秀清接报后大惊失色,急率全军北上,10月初抵达长沙城下。清军利用这段时间调兵遣将,包括太平军的老对手向荣、张国梁、创造蓑衣渡大捷的江忠源等先后赶到长沙,各省援湘部队陆续抵达,新任巡抚张亮基、前湖北巡抚罗绕典、骆秉章及幕僚左宗棠等人也齐集城内,太平军丧失了攻陷长沙的绝佳机会。

杨秀清指挥太平军向长沙各门发动数次进攻,均遭遇清军顽强抵抗,收效甚微。于是杨秀清派翼王石达开强渡湘江,开辟河西战场,分化清军守城力量;同时令土营隐蔽于魁星楼、金鸡桥一带的民房内开挖地道,安放炸药,意图采用穴地攻城的方式攻陷长沙。

江忠源占据城东南蔡公坟高地,挖濠筑垒,抵挡太平军的进攻;向荣占据城内天心阁,居高临下,炮火猛轰,使太平军无法推进。太平军用穴地攻城炸毁城墙四处,均被誓死不退的清军堵住缺口,始终未能杀入城内。左宗棠发明“瓮听法”,即在城墙根处埋设巨大的水瓮,让听力极佳的盲人坐于瓮内,辨别太平军挖掘地道的方位,然后派人按地道方位向下挖掘,挖通后灌入狗血、粪便等污秽之物,使太平军土营将士损失惨重。

唯一取得战果的是强渡湘江的翼王石达开,他抢收湘江西岸的阳湖晚稻作为军粮,解决了太平军的粮食问题,又在战略要地回龙潭筑垒,给围攻长沙的太平军留下了撤退道路。河西战场的失利引起了巡抚张亮基的关注,派向荣、王家栋率部前去攻取湘江中的水陆洲要地,结果中了石达开的埋伏,几乎全军覆没,仅向荣和王家栋仰仗马好,逃得性命。

与此同时,杨秀清依然指挥太平军向长沙发起进攻,但攻势却大为缓和。洪秀全谎称在药王庙发现“传国玉玺”,正儿八经地称起了“万岁”,并派人记录言行,修起了《起居注》,实际上却是在为大军撤退做好准备。

1852年11月30日,太平军在倾盆大雨的夜色掩护下撤退,安全渡过湘江,与石达开合军。太平军血战长沙81天,付出西王萧朝贵战死,数千将士阵亡的惨痛代价后,最终放弃攻占长沙的计划,转而向宁乡、益阳、岳州方向进军。

太平军未能攻克长沙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蓑衣渡惨败,重挫了太平军的锋芒毕露

江忠源在蓑衣渡设下埋伏,致使太平军数千精锐被歼,士气大衰,众多广西老兄弟产生了回家的念头。虽然在道州休整期间,杨秀清假借“天父”之口力排众议,确立了“直杀金陵,据为根本,后遣将四出,分扰南北,即不成事,黄河以南,可为我有”的战略决策,但蓑衣渡惨败给太平天国上下所造成的心理阴影却不容忽视。

由此推断,太平军并非一定要攻占长沙,只是在收到长沙防守空虚的情报后,派萧朝贵试图夺城的一次试探。只不过由于西王战死城下,洪秀全、杨秀清被迫孤注一掷,率军围城,苦战数月,终无成效,最终才无奈撤围。

二、决策失误,陷入进退两难之境

萧朝贵率两千精锐抄间道奔袭长沙,原本只是一次军事试探,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成想,西王身先士卒,亲临前线,竟被清军一炮打死,一下子打乱了太平军的全盘部署。洪秀全、杨秀清匆忙率军前来攻城,清军也大体完成防守部署,形成旗鼓相当之势,使战役陷入胶着状态,这是太平军在战略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如果太平军当时能多派人马奔袭长沙,或者全军而动,长沙定然万难保全。如果不是萧朝贵战死长沙,太平军或许在奔袭长沙失利后,绕道北上,亦未可知。总之,长沙并不是太平军的必攻目标,而之所以血战81天之久,是由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三、清军防守得当,举措合宜

长沙是湖南省城,虽多年未经战火,起初有些手足无措之外,整体的防御机制还是较为完备的。古代封疆大吏有守土之责,丧城失地是杀头大罪,因此在短暂的慌乱过后,湖南官场上下很快镇定下来,齐心抵御贼寇。面对城高池深的长沙城,萧朝贵也无良策,只能徒劳无功的向南门发炮轰击,却不料被清军的炮子击中而一命呜呼。

趁太平军群龙无首之机,清朝各路援军纷纷抵达长沙,当洪、杨围城之时,清军激增至三万余人,还有两万人马正在开赴长沙的途中。城防布署上,清军占据了城东南的蔡公坟、天心阁,城外也驻扎了大量人马,以太平军的兵力无法将长沙城完全合围。

随着清军各路人马的陆续抵达,太平军不仅无法攻陷长沙,反而有可能陷入外围援湘清军的反包围,因此不得不分兵强渡湘江,开辟河西战场,这既是为了分化清军,也是为了给自己留条退路。简而言之,当清朝各路援军抵达长沙时,太平军便已失去了攻陷长沙的可能。

太平军围攻长沙,有一部分也可说是两股意志的较量:一股是儒家传统道德的履践,另一股则是满怀信心与天父相接。——史景迁《太平天国》

长沙围城历时之久,战况之惨烈被认为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的大战之一,仅次于安庆血战、天京之围和宝庆会战。这场儒家传统道德与天父天兄思想的意志之争,最终以代表儒家传统道德的长沙守军胜利而告终!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

长沙:两挫太平军的堡垒,湘军集团兴起之源【原创】


第一次攻打长沙:太平军准备不足

1852年5月,太平军进入湖南,西王萧朝贵充任先锋冲在最前面,拿下了郴州之后,萧朝贵部继续前进,攻拔了永兴、安仁、攸县、茶陵与醴陵。太平军打得的是运动奔袭战,讲究兵贵神速,速战速决,当时,萧朝贵部不过2000多人(后来增补了新兵,约4000人)。

9月中旬,萧朝贵部逼近长沙,首先是在郊外的石马铺(清军在长沙外围的最后一道防线),击溃了一支部署陕西军,然后乘胜来到长沙城的南门外。

萧朝贵认为长沙易破,所以立足未稳,在一天之后就仓促发起了攻城,他的部队还没到齐,以1000多人(真正用来攻城的)的兵力攻打一个省会城市,近百万人口的城市,本身就是以卵击石。

长沙清军其实也没做什么准备,即便如此,也是六倍(一说为6000人)于太平军,依托地理,拿过来吴三桂时期的红衣大炮猛烈开火,太平军就够呛。

萧朝贵亲临一线指挥,结果被炮火击中受了重伤,回营之后就宣告不治。西王萧朝贵殒命时年仅32岁,他是太平军里最骁勇善战的猛将,林凤祥、李开芳、老将曾天养、黄文金(“五虎将”)都要次之,萧朝贵之死是太平天国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

萧朝贵战死后近一个月,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等才率领着主力大约12万增援到位,但长沙城里的清军也增援到位了,有和春、江忠源、左宗棠等一批名将在做防守,再加上从广西来的向荣部也追至了,所以,太平军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机会的。

太平军经过一番准备,然后展开了进攻,选了好几个突破口,四次尝试用挖地道放炸药的方法,但突击队被清军堵在城外,根本打不进去,连城墙都无法逾越。洪秀全只得乘着夜雨撤围。渡湘江北上益阳,去攻打岳州。

第二次攻打长沙:太平军实力不济

1854年初,太平天国西征军在大将石祥祯(国宗)、林绍璋(时任春官又副丞相)的指挥下再次进攻长沙,但这一次他们遇到了未来的宿敌——湘军,被挡在外围,甚至不能靠近长沙的城墙。

水路:太平军在靖港大破湘军水师,急得湘军统帅曾国藩欲投水自杀。但是,太平军在陆路:在湘潭的作战,太平军遭受重大失败,林绍璋被击溃,猛将曾天养先胜后败,因失误而战死,很可惜。

胜利也都因此化为乌有,西征入湘的太平军只得再次撤围长沙。



长沙,两次挫败太平军的进攻,成为清廷抵御太平天国西扩的重要堡垒,在这些争夺中,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也逐渐地被清朝统治者所认可,成为当时一股新兴崛起的力量。

8

太平军自广西起义后发展并不顺利为打开局面选择转道进入湖南,在湖南一路北伐的过程中军队的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作为先锋官的西王萧朝贵为立下奇功决定突袭长沙,然而因部队实力有限最终没有成功,此后太平军曾数次逼近长沙但都没能破城。

西王萧朝贵不仅偷袭长沙失败而且意外殒命

1852年8月西王萧朝贵带领林凤祥李开芳等千余人离开太平军大本营郴州直奔长沙,由于太平军进展迅速在9月初就逼近了长沙外围。西王萧朝贵趁长沙外围的清军和浏阳乡勇准备不足就率先发起进攻,清军惨败太平军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和火药,浏阳乡勇见太平军大胜四散而逃,溃军逃到长沙城内,太平军顺利进抵长沙城下。

此时的长沙城内有赶往赴任的云贵总督罗绕典及湖南原任巡抚骆秉章和新任巡抚张亮基,此三人积极组织湖南乡勇广筑营垒抵抗太平军的进攻。太平军顺势拿下长沙城外的制高点妙高峰并用火炮炮轰内城,但由于太平军实力单薄始终未能破城。

9月12日在妙高峰指挥战斗的西王萧朝贵不幸被清军炮弹击中,最终不治身亡,年仅32岁。

为保长沙城清军四面来援,太平军久攻不下

咸丰帝得知长沙被太平军围困后,迅速调集周围的部队驰援长沙,9月下旬清军兵力达到了五万之众实力远在太平军之上。10月初太平军主力在洪秀全和杨秀清的带领下到达了长沙,在回合了长沙城外的太平军后向长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和春、江忠源部被太平军击败,江忠源还险些因坠马而死,清军向荣部用大炮猛轰太平军驻地才挡住了太平军。

由于清军援兵的不断赶来,太平军两次围攻长沙均失败了。此时自郴州尾追的清军张国梁部也到达了长沙外围,为了围歼太平军主力,清军开始扎营结垒深掘战壕围困太平军。此时的太平军形势变得异常被动,杨秀清审时度势开始放弃长沙准备北上直取武昌,就这样持续了81天的长沙之战结束了。

此次长沙战役需要总结的地方很多,在西王萧朝贵奔袭长沙站稳脚跟的情况下,洪秀全及杨秀清主力还在郴州未能及时跟进是战略上的重大失误。而西王萧朝贵的战死不仅让太平军损失了一位先锋奇才,还使得杨秀清集团不受约束逐渐一家独大,最终导致天京事变的发生

9

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也是湖南巡抚的驻扎地,太平军拿下此地就可以窥武汉西南等地,正因为其重要性,满清和太平军双方对此地都付出了极大心血


坦白来说,太平天国对于长沙的战略是可行的,但是执行方面是有问题的

西王萧朝贵面对满清湖广总督率领清军主力奔衡州而来的时候,决定越过衡州,“假数千兵力,倍道袭致(长沙)”,想要以3000人的部队攻克长沙,这种做法虽然有其合理性,毕竟当时的湖南巡抚骆秉章正在卸职的关键,对于长沙的防务十分敷衍,而且萧朝贵制定的路现上,即永兴和安仁一线清军力量薄弱,若是急行军,这600里的路程数日间便可攻下。



可惜太平军在战斗中过于傲气,萧朝贵兵力本就不多,还分兵一半驻守永兴,攻打长沙的军队实际上只有一千人,而且萧朝贵在永兴停了五天,在悠县停了五天,这给了满清军队反应时间,那么这十天太平军在干嘛?原来是看见这些地方富裕,在征集粮草,其实奇兵突袭本就是打时间差,浪费时间无异于贻误战机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10

一、骄兵必败!

太平天国的西王萧朝贵认为,“长沙烂城,一攻即破”,“惟以长沙为易与,心轻之”。

正因为这种心态,萧朝贵仅率不足3000轻骑出动,又分据永兴,实际北上的仅有1000余人,约占当时太平军能战总兵力的1/10。

这点兵连城都围不起来,在怎么打?结果只能把进攻的重点放在长沙城的西南方向。结果守城军队就可以通过灵活机动性做到有效防守。

二、攻城战变为奇袭战

另外当时打长沙其实属于一场奇袭战,但这奇袭战奇本身就具有危险性,特别是对于攻城来说,一旦陷入僵持状态,对本来就准备不充分的太平军来说,情况会变得十分危险。

三、对地形考察不明

攻打长沙竟没带向导,竟没派兵把手战略要地蔡公坟。结果清军援兵赶到后将其占领,至此就将太平军隔绝与城南一地。曾国藩的机要幕僚赵烈文就认为:“长沙不陷,实赖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