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卫青的长平侯的含金量非常高的,是标准的军功。

以兵至高阙,出河南地,道陇西,捕首虏数千,畜数十万,走白羊王,楼烦王。创办朔方郡。以三千八百户封卫青为长平侯。卫青获得首级二千三百级。

卫青的长平侯固定下来,之后得了军功是加封土地,他的名号不变。

不久,卫青又以三千七百十一级,获得加封三千户。现在称其为“已封为列侯”。即长平侯名号不变。

元朔五年,卫青以军功从车骑将军升为大将军。加封六千户。他的三个儿子,被汉武帝封在幼儿时,分别是宜春侯,阴安侯 ,发干侯。各得一千三百户。

二,卫青一开始就是长平侯。

长平侯应该是“列侯”中的一个称呼。所谓的“列侯”,就是有许多的侯不分前后大小的称呼。与现在经常说的列位,同列的意思一样。

廉颇说他不想和蔺相如一起处于同一级位置就有这样的记述:

蔺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所以说,列侯,就是许多诸侯的合称。

秦始皇巡游喜欢刻碑,在碑上就把列侯与诸侯的具体名号刻在一起 比如琅琊石刻的末尾一句:

列侯武成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

诸如此类,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三,司马迁说过,卫青霍去病能成这么大的功劳,也是他们自己有才能,并不是靠裙带关系得到的封侯。

这一点,也就是他们都长平侯和冠军侯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成色一等。至于卫青的三个儿子的一千三户封的侯,那叫荫封,是老子出力,儿享福的体现,更是皇帝对大功臣的抚慰。要不然,汉武帝那么抠门的皇帝,会给卫青那么多的赏赐?如果不是军功和打下的土地摆在那儿,汉武帝连一根毛也不会给。

这又想起“李广难封”的李广将军来,李广将军出了大力,就是得不了首级,或者是没有把首级给收集起来,失去了封侯的机会。

汉武帝封了卫青一次,再封他的儿子们一次,三次加封卫青。总计全家四侯得一万五千七百户,仅仅高于冠军侯霍去病的一万五千一百户。这样比较而言 霍去病的冠军侯的含金量比卫青一家四侯的含金量要高一点。

最佳贡献者
2

卫青长平侯的含金量绝对的高。

并且,卫青的封侯,更是不同于其他人,他是一门四侯!在整个汉朝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

我们来详细看看,卫青的长平侯含金量究竟高到什么地步!

卫青的第一次封侯

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汉武大帝发兵四路北伐匈奴: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各自领军万骑,北攻匈奴。

马邑之谋与匈奴翻脸之后,这是汉帝国的骑兵首秀。不过,不幸的是,这次首秀打的有点点……丢人!

李广全军覆没,本人被俘(后逃脱);公孙敖大败,八千将士战死;公孙贺未遇敌军,草原几日游之后班师;唯一可点可圈的,就是卫青这一路了!

卫青运气好,未遇匈奴主力,得以直插匈奴腹地,占领匈奴祭祖圣地茏城,缴获匈奴祭天金人,斩首……数百!

嗯,没写错,是斩首数百,这就是汉军首秀、损失一万八千骑之后的全部战果了。

但这并不妨碍彘儿大帝宣布胜利:毕竟开战了,毕竟捣毁了祭祖圣地,毕竟缴获了祭天金人,毕竟还杀了他们几百人!

卫青封关内侯!

关内侯的食邑一般都是三百户,卫青的关内侯食邑多少,《史记》没告诉我们,估计和后来相比实在太少了,司马公懒得说。

卫青第二次封侯

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率军三万,出云中,攻略匈奴河南地(今黄河几字湾内),建朔方郡,彻底解除匈奴对长安的威胁,逆转了匈奴与汉帝国之间的战略态势。

卫青封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后来武帝论功,以卫青功高,又加邑三千户。

元朔五年(前124年),卫青率军三万,大破匈奴右贤王部,断匈奴一臂。武帝使使者持大将军印,于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

论功,加邑六千户!至此,卫青长平侯食邑一万二千八百户!名副其实的万户侯!

别急,武帝的赏赐还没完!

封卫青长子卫伉宜春侯,次子不疑阴安侯,三子登发干侯。

一门四侯,且全是列侯!

你说卫青的长平侯含金量高不高!

为什么两次封侯?

这就要说到秦汉时期的军功爵位制度。

秦汉时期爵位分为20个等级,关内侯、彻侯分别是十九等和二十等,都是高级爵位,且都算是封侯。

卫青第一次封侯是封的关内侯,第二次是封的列侯(彻侯避武帝刘彻的讳,改称列侯),虽然都是侯,爵位不同,等级也不同,当然要二次封了!

3

卫青可以说功非常大,面对一代雄主,而善终己不易,从一个骑奴到三公卫青是凭战功升上来的并没取巧也没背景,两次封侯只能说明卫青是个非常会做事做人的智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