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孝廉肯定不是一种官职,但是古代被举孝廉了大部分都能当官。古代最重忠孝,孝廉一般都会被推荐当官的。孝廉是一种官方评价,树立典型,就像现在的雷锋、焦裕禄一样。

1.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2.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

西汉,为什么“孝廉”不考试也可以做官?

我来答有奖励

匿名用户

2013-09-25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制度简介 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经选拔,根据品第结果被任命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中央的有关官职。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都能被授与大小不一的官职。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规定应孝廉举者必须年满四十岁;同时又制定了“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这一重要制度,即中央对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从此以后,岁举这一途径就出现了正规的考试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种地方长官的推荐制度,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 师古曰:“孝谓曰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

所以孝廉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当官,但是肯定也有不当官的。



最佳贡献者
2

孝廉不是一种古代官职。

孝廉本意为“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是汉武帝设立的察举制考试用以选拔人才的科目,又称孝廉科,专用以察举孝子廉吏。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诏令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和廉者各一名。孝廉科原为两个科目,即举孝科与察廉科,东汉后因连称而混为一科。孝廉是汉廷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名公巨卿多出之。”

孝廉被举至朝廷后不授实职,先任郎官担任宫廷宿卫,熟悉各类政务,再经选拔才根据品第结果授予相应官职。

明清时期,孝廉被变成对举人的雅称。

3

大家好,我是藏修嘉文,很高兴回答答你的问题。

孝廉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一个察举考试的科目。孝廉是孝敬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根据儒家思想强调以人立身,以孝为本,任官从政以廉为明。因此察举孝廉,被确定选择人才的重要科目。被举荐后没有官职者授予官职,原委小官者升为大官。但被举荐者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儒经的儒生。

汉代举孝廉定为岁举。就是当时各郡每年按规定人数举荐人才送至朝廷,成为汉代选拔官吏或任用升迁的清流正途。

根据儒家思想治国的理论学说中可以看出,在人性和道义之间有种原始的人性逻辑。如果孝顺啊,就不会有抗争的意识,没有抗争的意识就不会有造反的行为。“其人孝悌,好犯者鲜矣”,这是察人的一种方式。

所以举孝廉,对于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稳固江山社稷是既定方略,也验证儒家学说的高度能量,否则也不会影响深远,历经几千岁月,依旧实用。

你也可以理解为孝廉是举人的称呼。这样简单理解也行。

在这里很高兴能遇见你,并有机会来回答你的问题。下次再会。谢谢聆听!


4

孝廉在古代不是一种官职。

孝廉是两汉选官制度察举制中的常科(定期、经常性进行的科目)之一,孝廉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孝子廉吏”。

古人以民有德称孝,吏有德称廉,孝与廉是立身之本和为政之方,将孝廉作为考察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

汉朝以孝治天下,朝廷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两位孝廉之人,东汉光武帝在诏书中明确规定了察举孝廉的四项标准:

“一曰德行高秒,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孝廉重品行,符合以上标准的人即可被称为“孝廉”,其中孝悌和廉公是察举孝廉的最主要的标准。

在举孝廉这一制度的刺激下,读书人竞相讲求孝行、廉洁、社会上逐步形成一种注重名节的风气。

被举的孝廉,多在郎署供职,再由郎升为尚书、侍中、侍御史,或外迁为县令、丞,再迁为刺史、太守。

我们今天考核官员的时候特别注重德、能、勤、绩、廉,“德”字为先,“廉”字收尾,看来古今同理啊!

『品读历史者』

5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孝廉并不是官职,孝廉是汉朝察举制 的主要科目之一。

孝廉是两汉时期选官制度察举制度之一,是“孝子廉吏”的合称。最初实际上是两科,分别是举孝子、举廉吏。但在两汉,孝廉往往连称而混为一科。

孝廉属常科,所谓常科,是指周期性、经常性进行的科目,要求郡国每岁必举,否则以不奉诏论,可见当时朝廷的重视。

东汉光武帝在诏书中明确规定了察举孝廉的四项标准:"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 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涕廉公之行。”

孝廉重品行,符合以上标准的人即可被称为"孝廉",其中孝悌和廉公是察举孝廉的最主要的标准。所举孝廉,大多为从未担任过官职的,但也有少数郡县属吏。

举孝廉后,到中央则多在郎署任职,再由郎逐步升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或者外迁到地方为令、长、丞,再逐步升任太守、刺史等。甚至不少辅弼重臣,都是出身于孝廉。这充分说明孝廉是两汉时期官吏进身的正途,不亚于后世的进士出身。

孝廉之设,始于汉武帝,最初的时候是每郡岁举二人,但因各郡大小不等,人口相差悬殊,多的上百万,小的仅几万。

故规定按人口比例举人,大致是每二十万人岁举一人,不足二十万每两年举一人,不足十万每三年举一人。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针对一些边郡地区,少数民族杂居地区,还另有优待政策。

汉朝时还没有科举制度,朝廷选拔官员是用举孝廉的形式进行的。举孝廉事实上是察举制度的一种,因为汉代推崇儒家的孝道,它规定各地郡守每年要向朝廷推荐孝者、廉者各一人,作为国家人才,后来统称为孝廉。

举孝廉可以说是汉代在继承战国及秦朝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摸索出来的一套人才选拔方式。汉武帝时,鉴于郎官制度的人才选择面过窄和早期察举制的不定时,采用董仲舒的建议设置了举孝廉制度。

孝廉举至中央后,并不礼记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作为皇帝的侍从。其目的一方面在于考察其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使之熟悉行政事务。孝廉在宫里待几年后,一般便能被任命到地方上做官或者留在中央任职。

举孝廉后来成为汉代人才选拔的最重要途径,“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西汉的举孝廉比较严格,被举者如被发现不合标准,举者要承担责任,被贬秩、免官。

但到东汉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孝廉名额基本被各郡里的大门第之家所垄断,举孝廉制度名存实亡,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魏晋之际,九品中正制代替了举孝廉,但明清时期的举人仍俗称孝廉。

6

孝廉并不是一种官职,但是它和官职有直接的联系,那就是如果被举孝廉,那么就能当官了!在遥远的两汉时期,还没有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科举制度。既然汉朝没有科举,那么汉朝如何选拔官员呢?

一共有两种,一种就是察举制,题中所说的孝廉就是察举制的科目之一,所谓的孝就是“孝顺父母”,所谓的廉就是“办事廉正”,其实最开始孝廉是两个科目,最开始汉武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就是举孝一人,举廉一人,但是两汉常常将孝廉连称,慢慢的就混成了一科。

除了孝廉以外,察举制的科目还有茂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直言极谏、孝弟力田、明经、明法等等。又因为汉代奉行以孝治国,且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家又强调为人立身以孝为本,任官从政以廉为方,所以察举孝廉就被确定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科目,也是汉代察举制最有代表性的科目。

(汉武帝画像)

汉代举孝廉定为岁举,也就是说各郡每年按照规定举荐人才,送至朝廷,这是汉代选拔官吏的和任用升迁的清流正途。但是孝廉举荐到中央后并不会立即授予实职,而是先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也就是说进一步考察这个人的能力。最后经过选拔,按照考察结果的不同被任命不同的官职。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最后都能被授予官职,只是大小不一。自汉武帝之后,一直到东汉,上至名公巨卿,下至地方官吏,有很多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的政治影响非常大。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能被推举为孝廉呢?按照规定,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曰德行高妙,志洁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通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


这么多条看起来要求非常严格,但是实际做起来却发现它的衡量标准是模糊的,一旦吏治腐败,这个就很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比如说到了东汉中期以后,考核松弛,察举不实,所以这个在当时很多人为了通过孝廉这一途径进入仕途,往往会弄虚作假,矫伪饰行,以获取孝廉的美名,甚至还有的会做出一些在我们现在看来非常奇怪的举动以博取美名。

比如说东汉名臣陈蕃做安乐太守时,郡内有一个人名叫赵宣。这个赵宣的父亲去世了,他把他的父亲埋葬了以后,自己住在墓道中,服丧长达二十多年,这个在我们现在看来可能简直不可思议,但是在当时赵宣却因为他的“孝”而在州郡而名声大振。因此,地方官就把他推荐给了太守陈蕃,结果陈蕃一调查,发现他的五个儿子都是在服丧期间出生的。陈蕃当即大怒,还把他下狱治罪了。


(陈蕃像)

像赵宣这种的在当时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很多人都是徒有其名、虚有其表,以至于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一首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正因为这个很容易被人为把持操控或者弄虚作假,所以后来隋唐时期出现了相对公平的科举制度!

除了察举制以外,还有一种是征辟制,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来当顾问或者委任一些政事。公府、州郡辟除指的是那些高官自己任用一些属吏的制度,比如说电视剧《军事联盟》中曹操就一直想征辟司马懿担任自己的幕僚。

7

孝廉原意是孝子廉吏的意思,不是官职。是汉朝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要有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汉武帝以后,迄于东汉,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被举孝廉后的任用升迁情况,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

察举孝廉,为岁举,即郡国每一年都要向中央推荐人才,并有人数的限定。

汉武帝以后,察举一途成为入仕的正途,举孝廉亦成为一种政治待遇和权力。但鉴于各郡国人口多少不同而名额相同造成的不公平,故至东汉和帝永元之际,又改以人口为标准,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汉和帝对于边郡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另订优宽之制。在永元十三年下诏,对于幽州、并州、凉州的边郡地区,人口满十万每年即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五万以下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两汉的察举与考试是相辅而行、相互为用的。察举加考试,是汉代选官制度中的两个重要步骤。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要经过考试,而后才能量才录用。

郡国岁举的孝廉,到京师之后,要依其科目与被举人的学艺不同,由公府分别加以考试。孝廉考试的内容是“诸生试家法(指所学某一经学大师的经说),文吏课笺奏”。复试制度为东汉左雄所创立。

8

孝廉不是一种官职,而是一种官员选拔制度

历史口袋为你作答。

在古代,一开始官职都由贵族把控,下层的寒门子弟即使有才华也得不到重用,慢慢的这个问题越发明显,为了给寒门子弟一个机会,也为了得到品行好的官员,才有了由下而上推举人才的官员选拔制度——察举制。举孝廉便是察举制的主要考核科目之一。

察举制和科举制不同,科举制是通过才学选拔人才,而察举制是通过品行选拔人才,但不管怎样,还是给了下层人一个机会,也是唯一的机会。

察举制由汉朝推行,当时很多名公巨卿都是举孝廉出身,这个制度在当时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但是察举制弊病太多,一开始是想选拔品行好的人才入朝为官,不论出身是否高贵,这样就可以多多为百姓造福,但是后来这个制度被很多人钻了空子。

察举制再次被贵族把控,举孝廉是由官员推举,所谓官官相护,很多人都推举贵族子弟,还因此贪污受贿,培植自己的势力,百姓毫无话语权,那些推举上来的人参差不齐,到后来,根本都不是有真正品行的的,反而是一些品行恶劣不堪的贵族子弟,察举制彻底崩坏。

当时有古人曾这样评价察举制: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这是何其讽刺的事情,只要有权有势,根本不需要品行好就可以通过察举制做官,世家大族任人唯亲,打压人才,最终察举制失去了意义,被科举制所取代。

9

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是为孝廉。

要说这个孝廉,首先我们要来看一下一种选官制度,那就是两汉的察举制度

察举制度萌芽于汉高祖刘邦时期,汉文帝时正式提出,汉武帝时期最终成型,它是一种由下而上的人才选拔制度,是整个两汉时期都在使用的人才选拔制度。

西汉时灭掉暴秦成立的新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虽然在政治上基本沿袭了秦朝的体制,但是在人才选拔方面,汉朝做出了新的尝试,那就是察举制度。

察举制,是由地方来推举贤能之人到中央,中央加以考核并且委任官职的选才制度。通过过察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不仅要有贤能的能力还得要品格高尚,它的前期的确给汉王朝选拔了很多贤良之人,但是后期随着考核标准松弛,出现了很多冒名之人,成为社会的笑话。

举孝廉之察举制度

  • 察举制度的由来

建立天下一统江山的刘邦,本身对于儒家文人很是看不起,可是这个国家管理不可能就靠他自己来管,所以需要选拔人才呀。于是,在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诏求贤,要求各郡国推举贤能之人,开始了察举制度的先河。

到了惠帝和吕后执政的时候,下诏“孝弟力田”,开始有察举制度的科目。

而察举制度的初步成型,这已经到了西汉文帝时期。汉文帝下诏全国各地推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到中央,并且定下了“举策、等第”两科考试。

到了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

  • 以孝廉为晋升的文人,到后来却成了笑话。

说完察举制度,我们接着来看看孝廉。

汉武帝时期完备的察举制度如何考试选拔人才呢?那就是地方推举,中央考核。那地方推举也不可能随便推举吧,总有点标准才能推举人才吧?那便是孝廉科了。孝廉本来是两科分开,到了汉武帝时期合成一科,取“孝子廉吏”的意思。

孝廉

那怎么操作呢?孝廉先是由地方考察,一个人如果是在家对父母孝顺备至或者任官清廉至极,那么地方官员就可以把这个人推举到中央,中央一般会任命为郎官,就是预备干部的意思。再加以考核,然后视情况选派外地或者任职中央官职。举孝廉的备选人一般是当地的儒生或者官僚阶层,这也是董仲舒独昌儒学所带来的影响。

察举制度所产生的孝廉是一种被选人才,一般都会被委任官职,所以前期也的确为汉朝甄选了很多人才。后期由于考核力度不够加上门阀官僚制度的把控,察举制度名存实亡,举孝廉出来的孝廉也都是投机取巧之辈,成为当时的笑话,而孝廉后来也渐渐成为秀才的雅称。

汉中期嘲讽孝廉的歌谣

结语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度曾经给寒门子弟提供了一条入仕途的道路,早期推举的孝廉也都是名副其实的孝顺廉洁之人,也得到中央的委任,为国家建设发挥作用。后期因为国家掌控不力,察举制被官僚门阀控制,成为门阀发展的新工具,至于孝廉,估计也只有他们本人才知道他们是否孝廉了。

10

孝廉不是官职,是一种身份。

原是两汉时期察举制的一个科目,顾名思义是孝顺、廉政。通过这个科目考核的人就有做官的资格。

汉以前的官员都是贵族,是一代代世袭下来的。汉代时改变了这个形式,采用察举制,要求在郡、县两级行政区域内举荐符合要求的人才,国家录用,给予官职。但因为魏晋以前读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花钱花力气,导致能读书的都是门阀,他们彼此把控朝局,互相推举,使得察举制名存实亡,这也造成了门阀士族的进一步扩大,与对立的寒族成为两个阶层。

到了隋代,改变了国家录用人才的方式,推行科举制,真正打破了士族对官吏的垄断。

因为孝廉是两汉时期对通过察举的人才的称呼,所以明清时也用之称呼举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