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孝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他一生勤政、宽容、遵礼大臣、体恤民生,励精图治,是一位少有的贤明君主,其年号弘治,史称“弘治中兴”。

最佳贡献者
2

谢!明孝宗,名朱祐樘,明朝第九代皇帝,庙号,孝宗,溢号,敬皇帝,年号,弘治,在位十八年,卒三十六岁。

明孝宗是继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之后明朝又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勤政务实,打击贪腐,重用贤能,问政议政,重视法度,发展经济,使明朝出现了社会繁荣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开创了明朝的"弘治中兴"。

明孝宗还是一个严以律己的皇帝。他宽厚仁慈,勤于政事,不近酒色,带头节俭,尊重司法,深受臣民和历史好评。

明孝宗也是一个对爱情比较专一的皇帝,他一生只宠幸一个女人,从不象其他帝王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还要在外沾花惹草,沉醉于酒色,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情圣。

由于早年经历坎坷,明孝宗从小身板比较弱,加上长时政务压身,使其身体每况愈下,这让他后期产生了强身去病的幻想,也让一些奸侫小人乘机讨好于他,幸亏清醒及时,才使李广等宦官对朝政的祸乱未能得逞。

对明孝宗的评价,历史和后来许多名人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是中国帝王三代以后少有的几个明君贤主之一,对中国历史也曾作过比较大的贡献,只是英年早逝,在让人们为之生命短暂惋惜的同时,也为中国历史过早失去明孝宗朱祐樘而感到无比痛心。

3

明孝宗朱祐樘,宪宗的第三子,大明王朝第九位皇帝。他在皇位执政期间,肃清前朝余弊,恭俭爱民,创立了大明王朝的中兴时代,而他一生仅有一位妻子,同民间最普通的夫妻一样,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传统的历史学家一致恭维他是个好皇帝,既明智又体贴人情,可是翻阅全部历史纪录之后,看不出此人有何值得夸异之处,看来也只不过是一位胆怯而缺乏安全感的年轻人。黄仁宇

史书关于明孝宗朱佑樘的评论很多,评价也很高。说他恭俭有制、勤政爱民,是明代历史上最符合儒家思想的帝王榜样。而孝宗皇帝一生勤政、宽容、遵礼大臣、体恤民生,即位之初就获得了朝野上下大范围的好评和更多赞誉。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看,他确是一位非常稀有的榜样皇帝和君主典范。明孝宗秉性宽善,自出生就得到了最好的皇家系统教育,拥有极好的个人品德素质修养。他极具浓厚的儒学基础,具有与生俱来的文艺天赋,他是一位与时俱进的画家,还有一位器乐演奏专家,更是一位博学的诗人。

明孝宗在帝位期间实施和完善了很多的政治政权规章制度,例如编撰;大明会典,巩固朝臣官吏考察任用标准等细则,实实在在为大明王朝的社会安稳和国民发展做出了持续的贡献。明孝宗亲礼儒臣、用人唯贤,先后破格录用了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王恕、马文升等品德行能兼备人士入朝任职,梳理大明朝政。朱佑樘提倡直言进谏,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等等。孝宗皇帝用实际行动获得了回报,弘治时期,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繁荣景象、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史称弘治中兴。

明孝宗在位期间重视军事,极力维护国家统一。他在位时期,讨伐土鲁番,收复嘉峪关以西的疆土。明军先后三次征讨哈密,大败吐鲁番军,收复了哈密。随即部署哈密商贸,修缮长城,防御蒙古。明孝宗皇帝一生倡议俭朴反对奢靡浪费,而且以身作则,提倡善刑、降低赋税、保障民生等,总之,在孝宗的励精图治之下,大明王朝历代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太平盛世的场景。

明孝宗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遵行一夫一妻制的帝王。孝宗的皇后张氏出身系今河北沧州一普通书香之家,人美丽还聪慧又活泼,很是深得孝宗喜爱。夫妻伉俪情深,每日一同起居,俨然民间普通的恩爱夫妇一般。作为皇帝的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娶了一个妻子,这种在一夫多妻的社会婚姻制度下本就已经很难得的事情,何况他作为一个帝王更是十分难得。

明孝宗是一个心地宽容,知恩图报的皇帝。明孝宗执政期间在政治上,他铲除奸佞,重用贤臣良将,待臣民宽仁厚德,严管宦官专权,废除旧制苛法。在经济部署上,主张轻徭薄赋,大力兴修水利,力求节俭节约。在军事上,他维护统一,爱护武将,遵循和平政策。虽然朱祐樘一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作为,但却很稳定,从不乱来,他勤于朝政,尊宠大臣,着实为民做了很多惠民政策。这样的皇帝虽然没有声名远扬,但却让自己的臣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幸福安乐,所以说;明孝宗皇帝在大明王朝的历史上绝对是一位称职的好君王。

站在女性的观点追忆历史、了解历史,感受截然不同的一种历史解读情怀。

每天和你分享有价值的历史观点!请你留步给予关注,点赞,点评,转发,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原始动力!爱你们……

4

朱佑樘,生于1470年,即明孝宗。17岁登基,在位18年。年号弘治,大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不近声色,勤于政事,在明朝13位皇帝里应该排前在中间位置。 在位期间有史称“弘治中兴”之说。基本上没有重用宦官。后来宠信宦官李广,但是已经是弘治朝末期,但也立刻改过自新,历代史家对弘治皇帝评价很高,36岁驾崩。值得一提的朱佑樘封建历史上唯一一对一夫一妻的皇帝。

朱佑樘之所以有着巨大的好名声首先在于两点,第一是他爹和他儿子都是昏君,只要他稍微出色一点,就会视为明君圣主,再就是个操守品德高尚 ,也就是说朱佑樘的行为符合传统的儒家价值观念。而就实际而言,朱佑樘真不咋滴。“弘治皇帝愈是谦抑温和,听凭文臣们的摆布,文臣们就愈是称颂他为有道明君。”——黄仁宇《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说的还是比较客气,实际上就是无能。童年坎坷和不幸,造成了朱佑樘性格的软弱。当年生母纪氏偶然被临幸生下了朱佑樘, 由于万贵妃的原因差点死掉,被后宫吃百家饭长到六岁还没有看见过父亲。可以说,幼年的朱佑樘过的很凄惨,至少不快乐。但这也造就登基以后朱佑樘良善的一面。

朱佑樘登基以后,说其消除成化一朝弊政,正本清源。实际上不过是朱佑樘能力不够,放权给内阁而已,但朱佑樘放任张皇后两个弟弟卖官鬻爵。可以说,明朝最跋扈、最缺德的就是这二人,是作恶最多、祸害时间最长的外戚。朱佑樘夫妻恩爱,却纵容了两个混蛋国舅。唯一朱祐樘值得称道就是“宽厚”和“无为”因为他知道,自己能来到这个世界已属难得,又做上皇帝更是幸运。但他的能力又不够,也只有一味地“宽厚”凡事怕麻烦。大有无为而治的意思。但这样却未必治理好这个国家,当朱佑樘驾崩一个月,就遭遇了明朝自土木堡以来最大的败仗,史称“虞台岭之败。边军死伤3千余人,军马6千多匹。国库更是空空。可见所谓的“弘治中兴' 不过是一个虚幻而已。

提及朱元璋、朱棣这两个,都是非常极端的评价,要么是英明之主,要么是残暴之君。但对朱佑樘评价却很不错。这就是他的行为符合“儒家”标准,也就是没有得罪读书人,所以才有个好名声,仅仅是守成而已,根本开创之举。朱佑樘没有大的失误,也没有大的功绩,平庸之主罢了,后世把他评价太高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5

朱佑樘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其幼年遭遇坎坷,他父亲宠爱的万贵妃既是他的仇人也是他的“恩人”,他从小就在万贵妃的淫威下苟且偷生,出头之日,母亲又遭万贵妃的毒手;万贵妃自己不能生育,就明里暗里害死了其他所有的皇子,算是帮朱佑樘铲除了竞争对手,他就毫无悬念的登上了皇位。


朱佑樘从他父亲手里接过来的只是一个破烂不堪的烂摊子,想要整治好就需要花很大的力气,下很大的努力,但他没有放弃。

为了扭转乾坤,朱佑樘只能百倍努力,更加勤奋,他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还加开了午朝,使得君臣能有更大的时间了协商办理政务;这样做似乎还不够,还有些事情处理不完,又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利用早朝、午朝之间的空余时间与群臣切磋治国之道,共商政事,真是分秒必争啊。


在政治上,朱佑樘敢于否定前朝的不合理政策,铲除奸佞在人事安排上来了一次大换血,重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值贤良,严惩贪官,废除苛法,使得宦官、东厂、锦衣卫以及有实权的大臣都不敢乱权专政,而大臣们有不拘礼节,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痛陈时弊,对弘治帝兴利除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经济方面积极采取轻徭薄赋政策来体恤民生,减轻农民负担,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繁荣经济,这些都极大的缓和了社会矛盾和危机,他自己带头节俭,缩减皇宫开支,不大兴土木,在他执政期间,不但没有增加百姓负担,而国家税赋收入反而大大增加,人口也迅速增长,出现一派繁荣景象。


在人形品德方面朱佑樘更是楷模,他一生就只有一个老婆,使他能免除后宫的烦恼,能有更多的精力投身到治国理政上。


纵观弘治一朝,既无权臣、宦官及后宫的专权有极少出现弊端,《明史》评价朱佑樘:恭俭有制,亲政爱民。他力挽危局,清宁朝序,为中兴明主,其功绩不亚于太祖、成祖,在个人品德方面更胜于太祖、成祖。甚至能与汉文帝、宋仁宗相提并论。


朱佑樘确实是一个明君,他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举措有利于国家、朝廷的发展,但这一切都是他维护皇权的一种方式,他毕竟是守成皇帝,只能对之前的所有政策进行修改、完善,并没有什么开创性的成就。

6

感谢邀请。

明孝宗朱佑樘,年号弘治。他出身坎坷,六岁之前是黑户,能在万贵妃的淫威下出生就是一个奇迹。最后虽和宪宗皇帝父子相认,可亲生母亲纪氏却在不久之后暴病而亡,多亏奶奶周太后的庇佑,未来的一代明君才得以长大成人。

孝宗皇帝继位后,大刀阔斧的进行了人事安排和政策调整,革除和劝退了当时号称“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职务,大胆启用刘健、李东阳、谢迁、王恕、马文升等实干型人才,驱逐、处死了前朝靠佛道混入宫内的奸佞小人,对于身边的太监及锦衣卫也严加管控,使得朝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宽松、和谐氛围。

孝宗本人也是一个很有亲和力、很敬业的皇帝。虽然身体不太好,但是他很勤政,每天都坚持批阅奏章到很晚,从不让太监插手。对待大臣也很宽厚平和,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未对大臣们进行廷杖。他这种礼贤下士的态度让朝中大臣获得了相当高的满足感,这也是后来“大礼仪”之争中为什么朝臣们坚持要让嘉靖帝认孝宗为爸爸的最重要原因-他们不想让这个好皇帝绝嗣。

孝宗还是一个好老公。他是帝国制度以来唯一一个将一夫一妻制度进行到底的皇帝,没有其他后妃。他老婆张皇后似乎也不是一个蛮横泼辣的妒妇,所以应该是夫妻二人感情太好,以至于皇帝大人不需要其他女人来填补自己的感情空白。

孝宗皇帝在位十八年,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兢兢业业的治理下,明朝出现了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弘治中兴”。在我看来,他的人格魅力和执政水平都属于皇帝这一群体中的佼佼者,只是身体太差,死时年仅35岁。

7

要评价明朝第9位皇帝孝宗朱祐樘,可以用“三无”来形容,朱祐樘一生是无妃子、无嗜好、无亲信的三无皇帝,他在位18年国家是个无专政、无战争、无弊政的“太平盛世”,在明朝皇帝里面可以称之为贤主,悲剧的是朱祐樘天生体弱,经常生病,36岁那年又偶感风寒,太监张瑜并未让太医诊治,只是询问后就像往常一样熬药送服,谁知朱祐樘吃后吐血不止,没几天就一命呜呼了,后来一查开错药了,此事处死、发配官员数十人。

图为明孝宗朱祐樘画像。

朱祐樘从小目睹了父亲朱见深和万贵妃的恩爱之情,6岁时又经历了母亲因宫斗被万贵妃害死的事件,可能在婚姻上有恐惧,为避免宫斗党政,他登基后在民间选贤德的平民女子为秀女,后来选中了国子监待业学生张峦的女儿张氏,进宫考察几番后直接立为皇后是年17岁,从此朱祐樘只爱张皇后,从一而终,在帝王之家真正做到了一夫一妻制,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嘉靖皇帝时,贵为太皇太后的张皇后失去了所有依靠,晚年凄凉。

另外朱祐樘跟张皇后常年住在乾清宫,同吃同睡,两人不用宫女照顾,全靠张皇后服侍朱祐樘,这对恩爱的小夫妻也成了天下的模范夫妻。因没有在女人身上耗费精力,朱祐樘也一心扑在工作上,他在位时勤于政事、崇尚节俭,惩治妄权太监,任用贤良之臣,不仅重视经筵侍讲,朝廷议政必参加,所以朱祐樘所在的时期被称为明朝少有的“弘治中兴”。

图为明泰陵,朱祐樘与张皇后合葬墓。

朱祐樘虽然宽厚仁慈,其中也透露了他优柔寡断的缺点,他在位时重修了《大明律》,废除了一些残酷刑罚,删改了很多条令,用刑也非常宽松,朱祐樘时期宗氏贵族圈田占地情况很严重,朱祐樘都置之不理,闹到自己跟前了就和和稀泥,1505年自己生病,松散的管理导致太监敢私自开药,结果一命呜呼。

8

说到皇帝,无疑是坐拥三宫六院、妃嫔无数,但历史上真的就有这样一位皇帝——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夫一妻制,他便是明孝宗朱祐樘。他在位期间,后宫只有张皇后一人,不封妃嫔,也不纳宫女,只和张皇后过着如同寻常百姓家伉俪情深的日子,直到最后皇陵中,也只葬着他们夫妻二人,真可谓是“一生一代一双人”。

要知道在古代,如果皇帝没有妃嫔来壮大后宫、延续血脉,也是不合礼制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事情?

首先,朱祐樘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客观评价,他幼年坎坷,当皇上之后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只不过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大的政绩,但是受儒家思想颇深,宽厚仁慈,执政期间算是比较稳定,而且其人品深受人们赞誉。

因此,他可以称得上一位好皇帝。从朱祐樘坎坷的童年经历看,他的母亲纪氏身份低微,在跋扈的万贵妃的欺压追杀之下,艰难生存,吃百家饭长到六岁,实属不易。而在其成为皇太子之后,纪氏立即暴亡,这显然是万贵妃的迫害。朱祐樘从幼时便见识到后宫的争斗的可怕,并且三番几次差点因此而丧命,这留给孝宗的阴影很大。

他也由此深知后宫女人之间的较量负面影响之大。因此,也许在这个年轻皇帝看来,一夫一妻,和合相处,生活倒更自在,也省了很多麻烦,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奉献给国家,这很符合孝宗所崇尚的儒家思想。

虽然有资料记载,是因为孝宗主张以孝治天下,为先帝守孝三年而耽误了选淑女,但是这毕竟是可控因素。再看看张皇后,史料记载其性格活泼,而这刚好在在性格上和孝宗形成互补,而且夫妻二人少时又是患难之交,除了每天的朝夕相处,张皇后肯定是有特点能吸引到孝宗,才能使皇帝在这段感情中投入自己的心和全部。

如果不是这样,如何做到不厌烦,民间夫妻之间尚会有不和,何况本该可以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人的皇帝,但是直到两人生了三个孩子,即便是死同穴,孝宗的后宫也只有张皇后一人。所以这样看来,张皇后也肯定有自己的魅力或者能力。

甚至于很有意思的是,她的活泼也影响了孝宗,考古研究发现,世界上第一把牙刷是由朱祐樘于1498年发明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短硬的猪鬃插进一支骨制手把上。是不是和现在的牙刷很像呢?

皇帝只有一个皇后而无妃嫔,这是历朝历代从未有过的传奇,也是明孝宗和张皇后的爱情故事。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一国皇帝,一夫一妻,其实是有点“任性”的了,在古代,皇嗣很重要,甚至和国运相连,尤其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

孝宗由于高强度的工作,36岁时就驾崩,长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是二人唯一长大成人的儿子,次子朱厚炜和女儿太康公主又早夭,因此顺位继承人只有朱厚照了,而史书上对这位个性极强的皇帝评价并不高,所以说来他们这种一夫一妻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后继之人的可选择范围相对缩小。

而间接后果便是朱厚照死后无子,只能推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为新帝,新帝赡养其生母而慢慢 冷淡张太后,张太后最终一病不起,晚景凄凉。

9

明孝宗是明朝历史上一个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皇帝。

在明英宗朱祁镇去世之后,著名的明宪宗上台,这是一位明朝历史上相对昏庸的皇帝。自己宠信万贵妃,同时开设西厂。在成化时期,明朝的政治局面只能用乌烟瘴气来形容。

在万贵妃去世不久,明宪宗朱见深也随之而去。随后,明孝宗朱佑樘上台,他结束了成化朝群魔乱舞的局面,明朝重新出现了勃勃生机。

但是明孝宗在位的时间太短,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明朝的颓势。而且自己的接班人,明武宗朱厚照又是一个不合格的皇帝,明朝的衰败逐步加重。从正德、嘉靖两朝,明朝各方面的弊端逐步恶化。如果明孝宗是一位长寿的皇帝,明朝的局面会好的多。



10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宪宗皇帝朱见深的第三个儿子,因之前宪宗的皇长子、次子均已夭折,所以朱祐樘的出世对于皇室绵延子嗣而言,是一件大喜事。但他的出生过程,却几乎比现代宫斗剧里杜撰出的情节还要惊险、诡谲。

明宪宗一生痴迷一位本是其祖母身边的宫女出身的万贵妃,这位“貌雄身巨、类男子”的女人为什么能使得宪宗皇帝专宠无二,这在当时就是朝廷内外议论纷纷的热门话题。据说,宪宗的母亲曾问过皇帝本人:“彼有何美,乃承恩多?”,宪宗答道:“彼抚摩,吾安之,不在貌也”。。。。这位万贵妃不但善于掌握皇帝心思,更生性妒忌、霸道,依仗皇帝宠信,居然不许其他妃嫔靠近皇帝,弄得皇帝与别的女人只能偷偷幽会,而一旦有怀孕者,万贵妃必指使宦官下药令其堕胎,这正是宪宗皇帝子嗣稀少的主要原因。(其中柏贵妃所生皇次子的暴薨,万贵妃一伙就脱不了干系)。朱祐樘的生母姓纪,地位低贱,只是内库中管理书籍的宫女,被宪宗偶遇,问答之下,甚合心意,遂幸之有孕。万贵妃耳目众多,曾派人查问,纪宫女以腹胀病搪塞过去,等到生下孩子,在看门管事张敏和居住在附近的废后吴皇后照顾下,得以逐渐长大,而这一切宪宗皇帝竟然一无所知。直到朱祐樘六岁时,在张敏的提示下,宪宗皇帝方知自己还有子嗣在世,大喜,册立为太子,终顺利承嗣大统,即明孝宗。

在传统史学著作中,明孝宗皇帝得到了较多的赞誉,其在位期间的年号弘治,也被誉为明代中兴的时期,例如南炳文先生就曾对明孝宗皇帝在历史上的表现归纳为几大优点:1.在用人上能斥逐奸邪、任用贤能。罢黜了其父在位时,阿谀万贵妃,尸位素餐的内阁首辅的万安一伙。提拔了正直敢言的刘健、谢迁、李东阳等阁臣,及有文武全才的马文升、刘大夏等能臣。2.在处理朝政中,能广开言路、虚心纳谏。3.比起其父要勤于政事,除了惯例的早朝外,增加了午朝,便于大臣有紧急事物上奏。4.重视节俭。5.对宦官的权势进行了抑制,对宦官衙门加强了监督。6.体恤民间疾苦,多次减免灾区稅粮。7.在位期间少有对外战争和农民起义,给了社会一段难得的安定时期。。。。

但是,近年来学术界对明孝宗朱祐樘的历史地位有了新的解读,例如西北师范大学田澍先生在其著作中,就抨击了明孝宗在“一心守成”的号召下,其实是抱残守缺、懒政怠事的本质。明孝宗继位以来,虽然在具体用人上有所更替,但在体制改革上却始终畏缩不前,阁臣李东阳、御史彭程、兵部给事中吴世忠都曾对宪宗朝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抨击,希望改变,但明孝宗充耳不闻,对于后面两人更以“暴扬先帝过,立下锦衣卫”。对于兵部尚书刘大夏以各地镇守太监往往贪赃枉法,要求彻查罢黜时,孝宗不以为然,面对这位心腹大臣再三恳切时,孝宗终于亮出了自己的见解:“曾有人说今天下应该裁革此官(镇守太监),熟思之,自祖宗以来,设置已久,势难遽革”。

可以说,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期间,缓和了其父时期渐趋激化的社会矛盾,给了社会大众以修养生息的一段时期,是一个不错的守成之君。但是他几乎没有触动任何体制上的弊端,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这也是怠政的一种,从而为其子明武宗时期明代社会内部矛盾的空前爆发、及其后嘉靖、隆万大改革运动,打下了伏笔。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