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武德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内发动军事政变,诛杀了一母同胞的哥哥隐太子李建成和弟弟巢剌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尉迟敬德不仅全称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在李元吉险些危及李世民性命之时,是尉迟敬德果断出手救了李世民一命并一箭射死了李元吉。在处置完李建成、李元吉之后,又是尉迟敬德带着武器前去唐高祖李渊住处“护驾”,名曰“护驾”,实际上就是以武力胁迫李渊接受既成事实!最终,面对尉迟敬德随时可以杀了自己的窘境,李渊不得不认可了李世民的这场政变,承认了既成事实。不久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继而正式“禅位”,当起了太上皇。自此,贞观之治的大幕正式拉开。



换言之,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不仅功勋卓著,而且还救了李世民一命。否则,恐怕中国的历史都要改写了……事毕,李世民论功行赏,尉迟敬德因功受封吴国公、升任右武侯大将军。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点儿“老本”,贞观初年尉迟敬德开始有些飘飘然、倚老卖老了!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系闹得很僵,将相不和。不得已,李世民于贞观三年将尉迟敬德在放襄州都督,把他支离了朝堂。但是,尉迟敬德并没有就此收敛。贞观六年,尉迟敬德回京赴宴,见有人座次在他前面,便当场发飙:“你们什么功劳?配坐在我老尉迟上座?!”就在这个时候,同为唐王朝开国元勋的宗室任城王李道宗上前说和、向他解释其中原委。谁知尉迟敬德二话不说,冲着李道宗的眼睛就是一拳,尉迟敬德可是“天生神力”,这一拳差点把李道宗给打瞎了……



李道宗不仅是唐王朝的开国元勋,而且还是李世民的堂弟、宗室郡王!正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尉迟敬德此举让李世民非常不悦,随即停止了宴会,并语带双关地对尉迟敬德说:“老尉迟啊,你老板我以前读《汉书》,发现汉高祖的功臣能够善终的很少,心里常常责怪汉高祖翻脸无情。因此,我当了皇帝之后一直在尽力保全功臣,希望他们能够富贵万代。但是,你贞观元年之后不断触犯国法,我这才明白为什么韩信、彭越这些人会不得善终了,这似乎不完全汉高祖的过失……”李世民这话已经说得非常明确了,就差捅破那层窗户纸了。尉迟敬德虽然是一介武夫、却不是愚钝之人,李世民的话他大概其也听明白了,瞬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之后,尉迟敬德变得老实了许多,也不敢再倚老卖老了。贞观十一年,尉迟敬德改封鄂国公。贞观十三年,李世民又一次试探尉迟敬德,对他说:“老尉迟啊,有人举报你谋反,咋回事啊?”尉迟敬德听了心中一咯噔:“咋回事?老板这是要收拾我吗?”于是,豁出去了:“对!我就是谋反了。我跟着老板你出生入死,这一身伤疤就是当初留下的!那会儿我手握重兵时不谋反,现在天下太平了,我谋什么反?您当初用我时咋不怀疑我谋反?现在我没啥用了,怀疑我谋反?!”说着说着,尉迟敬德扒开了衣服,露出了一身伤疤!李世民这才自己打起了圆场:“看你说的,我哪能怀疑你啊,这不是相信你才跟你说的嘛! 你别发火啊。”



事后,尉迟敬德大概其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四年之后,尉迟敬德正式上书要求“退休”。李世民看尉迟敬德如此懂事,非常高兴,于是晋封尉迟敬德开府仪同三司虚衔,让他回家养老。此后,尉迟敬德不问政事,在家炼丹为乐。并且,关门谢客,不与外人来往,自娱自乐,最终让李世民彻底放下了戒心,得以善终。显庆三年,尉迟敬德寿终正寝,享年七十四岁。在其去世之后,唐高宗李治追赠其为司徒、并州大都督,并给予了武臣的最高谥号“忠武”!同时,李治还给予了尉迟敬德陪葬李世民昭陵的待遇,可谓享尽死后哀荣!而这一切都是尉迟敬德以十几年闭门谢客、不问政事换来的!试想,如果尉迟敬德不激流勇退、继续恃功而骄,李世民和李治还能不能容得下他,恐怕真的很难说!长孙无忌、侯君集同样是唐王朝的开国元勋,而且长孙无忌还是李治的亲娘舅,可结局又如何呢?

最佳贡献者
2

作为建立李世民帝国的功臣,或者说历朝历代的功臣,其实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功成身退,明哲保身,要不然难以善终,尉迟恭晚年十几年不出门也是为了自保,要不然他也不会得以善终。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让我为你仔细分析一下吧。


一、尉迟恭的功绩

关于尉迟恭的功绩,其余都不用说,单说一个玄武门之变足矣。在玄武门之变中,可以说尉迟恭是李世民的救命恩人,当时形势危急,李世民落马被李元吉试图勒死,要不是尉迟恭及时赶到,估计李世民已经一命呜呼,后来的皇帝就成了李元吉。

正是尉迟恭的及时,才让李世民活下来,并且随后尉迟恭提着李元吉与李建成的人头冲上城楼,给李建成人马薛万彻、冯立等看清楚自己老大已经死了,该干嘛干嘛去。

这是其二,其三就是尉迟恭还带着兵器与人马去控制住李渊,并且逼迫李渊交出兵权,这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步,要是没有李渊交出的兵权,玄武门之变就会彻底成为一次造反,结果可想而知。

仅仅玄武门之变,尉迟恭就立下这么多的大功,在李世民登基成为皇帝后,也没有亏待尉迟恭,他因功受封吴国公、升任右武侯大将军,已经相当不错了。

后来李世民经常睡不着觉,尉迟恭还和秦叔宝去专门站在门外守护李世民,从而还成了我们如今过年的门神,也算是得到相应的收获吧。

尉迟恭是一个武将,论谋略不如房玄龄、杜如晦,可是他在李世民时期的地位,相当不一般,这就导致有时候尉迟恭也会功高自傲,倚老卖老。


二、惹怒李世民

尉迟恭最开始是在贞观三年犯毛病,他仗着自己救过李世民,不把任何人放眼里,就连长孙无忌这个李世民的大舅子,他也得罪,两个人闹得不可开交,李世民左右为难,没办法只有把尉迟恭调离朝堂,去到襄州当了都督。

尉迟恭并没有收敛,而是变本加厉,在贞观六年他从襄州赶去长安参加的一场宴会上,彻底激怒李世民。当时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尉迟恭去到宴会因为自己坐席位置滞后了一点,他就觉得是看不起自己,从而大吵大闹,李道宗上前劝说他几句,尉迟恭直接一拳打到李道宗眼睛上,差点把眼睛打瞎。

这样明摆着就是不给李世民面子,李世民十分生气将宴会取消,并且拉着尉迟恭开始讲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我以前一直觉得刘邦杀死功臣韩信的行为不好,可是现在通过你们这些功臣的言行举止,让我觉得其实刘邦杀死韩信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尉迟恭再笨,这么明显的话还是能听懂,他吓出一身冷汗,最后离开长安回到襄州,尉迟恭开始反省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李世民也在纠结这个尉迟恭到底该不该杀,最后决定对尉迟恭来一个试探。

这天,李世民把尉迟恭叫到身边,跟尉迟恭说自己有一个小女儿,想要许配给尉迟恭。尉迟恭当时已经55岁,李世民41岁,李世民女儿基本就可以叫尉迟恭爷爷了,尉迟恭心里明白李世民的意思,毕竟回家反思几天也想通了。

尉迟恭马上表示配不上公主,而且自己家中还有糟糠之妻,怎能抛弃呢?说完,尉迟恭继续向李世民提出申请回家养老的请求。李世民觉得尉迟恭应该是想通了,就放过他一马,同时答应他的要求,让他回家养老。

从此以后,尉迟恭醉心与炼丹玩耍,再不过问朝中之事,最终得以善终,显庆三年,尉迟恭寿终正寝,享年七十四岁。


在他去世之后,唐高宗李治追赠其为司徒、并州大都督,并给予了武臣的最高谥号“忠武”,同时,李治还给予了尉迟恭陪葬李世民昭陵的待遇,也算对得起尉迟恭的一生。


结语

尉迟恭晚年十几年不出门,无疑就是对自己进行明哲保身的方式而已,这个做法很理智,也很值得学习,一个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才能够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3

尉迟恭。是李世民手下最能打的战将之一。虎背熊腰,武艺高强,曾随李世民东征西讨,浴血拚杀。为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玄武门事变中,忠于李世民,率兵斩杀李建成两兄弟,并带着武器去威胁唐高祖李渊,吓得李渊后来不得不让位给李世民,是唐太宗的心腹爱将。

后来李世民夜里怕鬼,他又与秦琼去守门,结果又混了个千古流传的门神。据说铁匠也把他奉为保护神。

有一次,李世民心情不错,就在宫中举行个宴会,让王公大臣们欢聚一堂,乐呵乐呵。可是尉迟恭喝多了闹事,失手把李世民的堂弟李道宗给打了个乌眼青,结果好好的宴会,给弄得不欢而散。

过后,李世民找他谈话。对尉迟恭说,你知道汉高祖刘邦在建国后,为什么对手下功臣是砍的砍,杀的杀吗?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我终于明白了,也不都是刘邦的错。希望你能好自为之,要不悔之晚矣!

尉迟恭鲁莽忠厚,但是并不傻,马上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后来,打仗的事都基本上让李靖、徐世勣给承包了,很少用到尉迟恭了,所以上表李世民,提前退休了。

回到家以后,尉迟恭铭记着李世民的忠告。在家炼丹筑亭,自娱自乐,很少与外人接触,再也没有惹是生非。安安稳稳的过着晚年。七十四岁善终。唐高宗为此停朝三天,并令在京的五品以上官员,全部前去吊唁。给了他极高的荣誉。

4

尉迟恭(585~658),字敬德,唐朝开国元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相传尉迟恭本是山西朔州一打铁汉子,力大无比,后因战乱无生意可做,于是为自己锻造了一对镔铁“乾坤鞭”。

他把“坤”鞭留给了妻儿,以便日后相认,自己拿着“乾”鞭投了义军刘武周。

尉迟恭跟随刘武周反隋,当时秦王李世民也跟随父亲李渊反隋。李家父子要“灭隋兴唐”,其他义军各怀目的,李家父子势必和义军发生了利益冲突。

在平灭刘武周的战斗中,尉迟恭被秦琼“三鞭换两锏”收降。

(三鞭换两锏)

尉迟恭归降李世民后屡立奇功,比如在御花园勇救李世民。

当时李世民被单雄信步步紧逼,要看就要结果李世民的性命,尉迟恭在远处看到这一幕,飞身上前,一鞭把单雄信打下马,李世民转危为安。

再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恭一马当先,他关闭城门,把太子的援军关在了城外,这就为李世民干掉太子和李元吉争取了时间。

尉迟恭随后亲手勒死了李元吉,在最后时刻,逼迫唐高祖李渊退位,政变成功后,李世民登基即位。

讲真尉迟恭有“从龙之功”,加上后来东击突厥、征高句丽立下了盖世奇功,被太宗赐吴国公爵位,领右武侯大将军头衔,一时风光无两,此时他的地位和成就甩秦琼十八条街。

(秦琼和尉迟恭)

然而,就在尉迟恭功成名就后,到了晚年竟然有十几年不敢出头露面,一直躲在家中夹着尾巴做人,这不符合尉迟恭的性格。

原来尉迟恭在50岁时闯了大祸,被太宗李世民一顿好尅,差一点脑袋搬家,可把尉迟恭吓尿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在宫中设宴,座上客都是一些开国元勋和皇亲国戚,当然尉迟恭也在邀请之列。

也许宫中内务部的官员一时疏忽,把尉迟恭的座位安排在了第二排,之前尉迟恭的座位一般都设在第一排。

宫中宴席的座位都是按照功劳大小排列,其实这就是面子问题,无论是在第1排和第2排,不都一样吃饭喝酒吗?

(尉迟恭)

但此时尉迟恭虚荣心膨胀,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不由火冒三丈,指着坐在他上席的那个人破口大骂:“你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功劳,竟然坐在我的上席?”

这时坐在他下位的任道王李道宗过来劝架,并给他解释,尉迟恭把火气撒在了他身上:“谁的裤裆破了把你丫漏了出来,屎壳郎钻到煤堆里,不动显不着你!”

尉迟恭压不住火气,挥拳打在了李道宗的脸上。

尉迟恭就忘了自己是打铁出身,他觉得没用多大力气,可李道宗受不了了,这一拳差点把李道宗的眼珠子打飞。

“差点儿成了独眼龙”,这下子李道宗不干了,马上找到李世民哭诉,李世民和李道宗是同族兄弟。

换言之李道宗是皇亲国戚。

(李世民)

李世民一听事情经过,李道宗是劝架的,却被尉迟恭胖揍了一顿,这还了得,尉迟恭太无法无天了!

“来人,把尉迟恭给我带上来”。李世明怒道。

尉迟恭方知闯了祸,自己一时火起,没考虑后果,现在说啥也晚了,皇上是杀是剐随便吧。

李世民看到尉迟恭,叹了一声气说:“我原本认为汉高祖杀韩信和彭越等功臣是冷酷无情,到现在才明白是逼不得已,这些功臣居功自傲目无法纪,不能怪高祖。”

几句话吓坏了尉迟恭,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一个劲得说自己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李世民看他诚心认错,于是挥挥手放他走了。

(尉迟恭)

从此以后,尉迟恭生怕再犯错误,干脆闭门谢客,待在家里开始研究长生不老术,每天炼丹嗑药忙得不亦乐乎,不知不觉十几年过去了。

文/秉烛读春秋

5

尉迟恭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最大助力,在新旧《唐书》都记载了,当李世民在射杀李建成后,被李元吉追的跌落马下,眼看就在被射杀时,尉迟恭出手保住了李世民,并弄死了李元吉。而东宫副护军薛万彻发现已经来不及后,竟然转移目标,带着东宫和齐王府的两千多人去攻击力量薄弱的秦王府,尉迟恭又在这紧急关头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来瓦解了东宫的斗志,解了秦王府之围。

虽然弄死了两兄弟,但李世民还不能放松,因为在宫中还有一个老爹李渊。他又不方便带着兵去把李渊解决掉,所以派尉迟恭“侍卫高祖”。于是尉迟恭穿上一身亮丽的铠甲,手持长槊,一步步地踏到李渊的小船上,并且成功的让李渊说出那句:“善!此吾之夙心也”。于是李世民再假惺惺跑来吸着老爹的乳头痛哭不已,好像他是最受委屈的那位。

于是,在论功行赏时,李世民认为:“敬德(尉迟恭字)与长孙无忌为第一,各赐绢万匹,齐王府财币器物,封其全邸,尽赐敬德。”显然李世民认为尉迟恭的功劳更高长孙无忌,官拜他为太子左卫率,并将齐王府的东西都赏给了他。

武德九年八月,李渊自称太上皇,李世民登基称帝,尉迟恭被任命为右武侯大将军,赐爵位吴国公,食邑1300户。正好当时突厥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趁着新皇登基,准备干唐朝一票。于是尉迟恭被任命为泾州道行军总管,率军与突厥交战,并斩首一千,大获全胜。

这时候的尉迟恭真是风光无限,他救过李世民的命,救过秦王府上下,还带兵干翻过唐朝大敌突厥。这时候的尉迟恭真是居功自傲,他在朝堂上挑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一干大臣的毛病,他喋喋不休的将曾经的功劳挂在嘴边,他……

殊不知李世民已经从马上打天下转变成马下治天下了,他说过:“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简单说虽然自己是武功定天下的,但终究要文德治天下,武将在太平盛世已经没用了。

可惜尉迟恭脑子还没转过来,他在一次宴会上又惹祸了。那是贞观六年,因为当时李世民治理的国家一片兴盛,所以在庆善宫大摆宴席,文武大臣都到了,尉迟恭也在其中。尉迟恭这时候脑子又不清醒了,他看那些座位排在他上面的那些文官,心里就窝火啊,仗着酒劲骂道:“汝何功,坐我上?”此时坐在他下首的是任城王李道宗,他和尉迟恭交情不错,怕他闹事就忙拉着他劝说。

谁知尉迟恭此时情绪已经失控,他一拳头就锤在了李道宗的脸上,差点把他一只眼给废了。此时这么一闹,宴会也开不下去了,李世民拂袖而去。等到尉迟恭酒醒之后才知道自己闯祸了,于是赶紧找李世民请罪。

李世民便跟尉迟恭说,我阅读史书时,便觉得刘邦手下的功臣保住性命的不多,也感觉太残酷了,所以我当了皇帝后,便决心要摒弃刘邦的这些做法,甘愿和你们共享富贵,让你们子孙后代继承爵位生活无忧,可是看你今天这般胡来,才隐约明白韩信为什么会身死族灭。功是功,过是过,决不能因为有功就无法无天。你自己应该反省检点,别到时候后悔!

李世民这一番语重心长又严厉警告的话,彻底让尉迟恭清醒了,他再牛也不敢顶撞李世民啊,于是从此之后夹着尾巴做人,再也不敢吆五喝六。此时他才发现,他的老战友们可就聪明太多了,李靖上朝都老老实实的,之后更是被诬告一次后闭门不出,秦琼也是用疾病缠身来不问政事,再一看自己之前干的那些事,忽然被自己蠢哭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

“敬德晚年闲居,修饬池台,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交通宾客,凡十六年,年七十四,以病终,朝廷恩礼甚厚。”

可以说尉迟恭虽然开窍的晚,但总归开窍了,最终得以病终。其实这也是李世民,看在当年一起造反的情面上提点了尉迟恭,虽然还用要把公主嫁给尉迟恭的把戏试探他,但毕竟是给了他机会。

6

这要从一件小事说起。

第一件事情发生在贞观六年,李世民在皇宫里摆酒宴宴请大臣,当时的尉迟敬德恰好也再,但他看到有人座次排在他的前边,尉迟敬德十分不开心,他跑过去问坐在他前面的人,说:“你有什么功劳,座次能够派在我的前面。”眼看一场争斗就要发生,当时在场的唐朝宗亲任城王李道宗在,于是跑上上去劝说尉迟敬德,这一劝使得尉迟敬德更加起火,他一拳打在李道宗的眼睛上,差点把李道宗的眼睛打瞎,这件事让当时还在宴会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十分的不开心,他停止了宴会。他对尉迟敬德说了一番话,话是这么说的:我以前读《汉书》的时候,(《汉书》就是班固写的史书),总是觉得汉高祖大肆屠杀功臣的行为很不对,所以我登基以来一直想让你们这些功臣能够富贵终生,但是你居功自傲,不断触犯国法。我现在才知道韩信和彭越为什么被汉高祖杀害了。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奖赏与处罚。分外的恩惠,不能给得太多,要严格要求自己,别做后悔不及的事。尉迟敬德听完李世民的话以后没有说话,但是心里却感到害怕。

尉迟敬德此人原来只是一个降将,但是投降李世民以后跟随李世民东征西战,一直对于李世民忠心耿耿,可以说是李世民的一把尖刀。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一开始显得有些优柔寡断,是尉迟敬德坚定了他的信心,也是他在玄武门门前杀死齐王李元吉,又是他冲入宫中,威胁到李渊。可以说玄武门之变的第一工程就是尉迟敬德,但是尉迟敬德这个有点居功自傲的苗头,在我前面说的贞观六年的宴会里被李世民敲打之后,他就有点害怕,在政治上从此出现的很少,晚年则是直接笃信仙方,经常修炼道家,吃仙丹。

7

尉迟恭其实是个非常精明的政治家,只是被演义和电视剧给玩坏了。



尉迟恭从单雄信手里救过李世民的命,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了第一功,因此比较骄狂,看谁都不顺眼,还把李道宗的一只眼差点打瞎。李世民于是警告他说,我的恩赐是有定量的,不会无限给予。我经常读史书,总觉得汉高祖杀死那么多开国功臣太不地道了。但是从你的身上我知道刘邦做的很有道理。我希望你好自为之。



尉迟恭于是夹紧了尾巴,躲在家里炼丹熬药,十九年不与外界交接,一口气活到李治继位。

李世民晚年猜忌刻深,李靖和李積都被敲打过,候君集被灭了满门,魏征被掘了坟墓,李君羡无非叫了个红娘子的小名,就被李世民干掉了。



如果尉迟恭不是十九年闭门不出,估计他的下场不会比候君集更好。

8

李世民可以成功的发动玄武门之变,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他就是尉迟恭。尉迟恭武功高强,皮肤黝黑,长相彪悍,性格直率鲁莽,对李世民忠心不二,深得李世民喜欢。在李世民在打江山时,尉迟恭就一直跟随李世民,对他忠心耿耿,尉迟恭也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同时,更是在李建成暗杀李世民之际,拍马赶到,救下李世民一命,故此李世民更加信任尉迟恭,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恭也全力支持。

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率领将士将李建成和李元吉团团围住,同时将他们二人杀死,就这样为李世民解决了心腹大患。随后尉迟恭又带领着将士去见李渊,虽然尉迟恭不能对李渊怎么样,但是以当时的形势来看,明显是要逼李渊退位。

李渊之所以退位,一是李世民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大唐的半壁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二是太子李建成和三子李元吉已死,李世民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子的不二人选。三是李世民手下猛将如云,李渊年事已高,无法与李世民抗衡。

据野史记载,李世民登基后,经常夜不能眠,可能是因为在玄武门之变中兄弟死在自己手上让他心虚,所以李世民很担心一到晚上睡觉会有鬼缠身。后来这个问题还是尉迟恭给他解决的,尉迟恭当时率领众人守卫在李世民的寝宫外面,让李世民可以安心睡觉,而李世民因为有尉迟恭把守,也能安下心来。这件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所以在春节的贴对联时,很多人都在大门上贴尉迟恭的门神画像。

所以李世民和尉迟恭之间的君臣关系是非常亲厚的,当李世民坐稳皇位之后,他的精力只要集中在坐江山上,手下武将难有用武之地,君臣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不如前。有一次,李世民在宫中举办宴会,尉迟恭自然也在场,尉迟恭很喜欢喝酒,没想到喝了一些酒之后他的性情就变得十分暴躁,居然还将李世民的堂弟给揍了。

尉迟恭惹了这么大的一件麻烦事,李世民没有理由放任他不管,所以李世民马上就将尉迟恭叫到跟前,对尉迟恭严加训诫,大意是李世民终于理解为什么过去很多开国皇帝都会杀功臣,不是因为真的想要让他们死,而是功臣自己在作死。

事后尉迟恭反省了自己的言行,也明白李世民那番话的用意,提出告老还乡。尉迟恭回乡后深入简出,基本上不出门,因为担心由于自己的张扬可能招来横祸,倒不如在田园间安度晚年,调整心态以后,尉迟恭活到在七十四岁时才离世,李世民得知尉迟恭过世的消息时十分难过,不仅加以追封,悲痛过度至三日没上早朝,可见尉迟恭在李世民心目中是有着一席之地的。

9

尉迟恭这个人不知道大家对他了解的有多少呢?那么由我带领大家了解下这位在唐朝时期有名的将军,尉迟恭是朔州善阳人,年少时以打铁为业,但是在隋炀帝末年的时候因为杨广的昏庸,导致社会各地纷纷起义,尉迟恭也参加到了其中,在最初的时候反王刘五周知道尉迟恭这个人作战英勇,就把他收入麾下。

李渊建唐

太原起兵的唐国公李渊建唐后,在初期社会是比较混乱的,因为各地的反王都没有被平息,这个时候李渊派出他的儿子李世民,去平息当时的这些各路反王,但是李世民打到刘五周的时候,因为尉迟恭的英勇作战,很久都不能攻下尉迟恭坚守的城池,但是如果李世民想要把尉迟恭守着的这座城困死的话完全是可以的。

忠心无二

但是李世民却没有这样做,因为李世民是一位民主,特别的爱惜人才,他不想就这样无辜的让一位如此英勇的将领折于此次,最后李世民采用计策,对尉迟恭几擒几纵,终于使得尉迟恭彻底的臣服于李世民的手下,从此之后随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无数的汗马功劳。

自负其功

在李世民登上皇位以后,封其为鄂国公,首先在一个国家当中肯定会有形形色色的人物,由于尉迟恭性情憨直,居功自傲,见到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常常当面讥讽他们,议论其长短,有时甚至在宫廷之上厉言争辩,于是和这些人的关系逐渐恶化,自那以后尉迟恭就很少出现在朝堂上,而且也很少出门了,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10

前车之鉴,比比皆是。为了家族利益,尉迟得自保。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