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

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

2020-09-05 13:34阅读(330)

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你如何看待这句话?: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但是教科书却将其扣上“主观唯心

1

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但是教科书却将其扣上“主观唯心主义”的帽子加以批判。

其实我们熟悉的还有一句类似的话,六祖惠能年轻的时候,当时风吹起幡动。于是大家讨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只有惠能不紧不慢说了句“仁者心动”。看,这和阳明心学多么类似!禅宗和心学作为中国思想史上重要流派,怎么能轻率断定为封建迷信呢?

具体来说,是不是风和幡都没动,只有心动?是不是花真的沉寂了,因为人看才鲜艳起来?其实并非没有道理。虽然这个世界存在是客观的,但是这个客观世界也是由我们主观意识所感知的。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当然也有世界,但是这个所谓的“有世界”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感知。

其实,唯物和唯心,更应该视为看问题的两种方法,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主义”。根据唯物主义的说法,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唯心主义则相反的说法。但是物质和意识,第一性和第二性并非是绝对的,而是看以谁为起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从物理学说也是相等的。

所以,阳明心学是一种高超的智慧。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2

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生活活,无穷无尽啊!

3

有一天王阳明和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的一朵花,打着机锋说:

你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难道你的心让这朵花开,这朵花边开;你的心让这朵花谢,这朵花便能谢了么?

王阳明答道: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字面意思是,当你没有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在你的心中是寂然无色的;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在你心中便呈现其原有的颜色来。其实这朵花一直存在于你的心中,不在心外。

有人说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论调”,其实是把哲学和科学弄混了,所谓“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只是马克思提出的一种说法,中国古代的哲学是没有“唯心和唯物之分”的。

冯友兰先生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书本上的哲学并非科学,并不能达到哲学家想要表达的高度”。

哲学理解都是千人千面,如果你片面的理解为“王阳明认为,你没看到花,花就不存在;你看到花,花就存在”的话,那就很难说清你到底是把王阳明当傻子,还是把古人当傻子,还是把自己当傻子了。

王阳明学说认为“心即理”,理在心中,不由物;与其相对的朱子理论认为理在物上,不由心;有人就借此抨击其为唯心主义思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同一部电影,有人觉得超好看,有人觉得超难看,有人觉得一般般,这是为何?

对于这种看上去很玄的话,不要着急下判断,不要排斥,试着去理解,无论你的结论是什么,这都是出自你的“心”,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4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是阳明心学的著名论点,按禅宗的说法,算是一个著名的公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没有发现这朵鲜花的时候,你的内心中并没有这朵花的影像,这朵花实际上在你的内心和视野里是寂灭而不存在的。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才清晰的开在你的内心和视野,它的形状与颜色才变得清晰明白、生动起来。由此可以得知,此花原本在你心中,只是未见时归于寂灭,见到时焕发生机,此花从来不曾独立于你心外。

在我看来,阳明心学算是中华文化的哲学之大成,跟禅宗的“明心见性,直指人心”有同工异曲之妙。比如上面那一段话,其实就是在揭示宇宙物理之真谛。我们一直困惑于一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到底世界为我而生?还是我跟所有人一样只是时空的过客?

这几个问题应该是哲学的终极思考,其实阳明心学的心外无物可以解答这几个问题。世界原本舍我无他,看似纷繁错综的大千世界,关系如网,纠结绵密,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内心缔结的一场梦幻而已。犹如长夜梦中,各种稀奇故事,奇异场景,似曾相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一觉醒来,幻象而已。

人生也如是,你在生命历程中,起伏跌宕,峰顶谷底,莫名悲喜,很多人碌碌一生,费尽终生业力,临了大限一到,两腿一登,南柯一梦而已。人生与梦唯一不同的就是时间的长度而已,或许,你以为的真实人生,不过是梦中之梦而已。说白了,就是人生如梦,都是心境自造的一场幻象。

人死,心灭,万象如风而逝,我若去,世界已灭。心外无物,心死,世界寂灭。关于那个我是谁的哲学终极命题回答起来也就明了多了:我即心,从心来,随心灭,世界因心而生,心与世界因我而灭。

5

王阳明的心学博大精深,没几个人能读懂,只能依我所知浅尝辄止,纯属笑谈。

1 出处:

王阳明弟子所编记录王阳明言论的书《传习录 卷下钱德洪录》一篇:

原文是这样的:

意思:王阳明游历南镇时,有朋友指岩中花树问:“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棵花树,在深山里自开自落,和我心有啥关系?”王阳明回答说:“你没见这棵花时,这花与你的心一样是静寂的,你看这棵花时,这花的颜色才一时鲜艳起来,可见这花不在你心之外啊!”

也就是说,自然界的花皆开在人的心上!

《传习录》是对话体语录,名字出自《论语》“传不习乎”,由王阳明的学生集体编撰,相对于王阳明其他著作的高大上,这本书是有故事的对话,更容易接受!

2 关键在于“心外无物”的理解。

“天下无心外之物”:是王阳明提出的理论“心外无物”,他是针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而言的,朱熹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定理,接近物观察物才能获得真知,而王阳明有一段时间迷上了这句话。于是乎,“格竹七日”,观察院中的竹子,不吃不喝,纹丝不动,结果都生病了都一无所获,他便质疑起“格物致知”,提出“心外无物”与“致良知”的学说。

“心外无物”:这种说法最早源于宋代的陆九渊提出的“心即理也”,王阳明在他基础上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人的主观之外是不存在任何外物的。

显然是强烈的个人唯心主义认识论。然而,这只是表面的东西,王阳明解释说:“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

心主宰万事万物,物是客观的存在,而心判别物的真美善,仁义理,物离心失去意义,心离物失去真知。客观的事物如果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

所以,天地万物存在的形态,是以心感应判别作为载体!

王阳明承认客观事物存在,但只有被人认知,物才有存在的意义,强调心的意志作用于外物。

“情人眼里出西施”,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了。

“致良知”,最早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之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致,到达,收获。良知,就是人的道德意识,感知外物能促使人的内心获取真知。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人都具备的,无需借助外物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作用于外物的过程。认识自己的心灵,通过向在的自我认知,将心中的真理推广到外部事物。因而是良知与致知的合而为一的过程,也就是知行合一。

周月亮著《王阳明大传》这样解释:“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

所以,自觉意识与实践活动的共同作用,才能获得真理,真理再指导实践!

王阳明强调人的良知,是人获取真理所必须的,能促使人都能成圣贤。

“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还强调知与行的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是心外无物的延伸!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论,将主客观作用结合起来,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著名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著名学者杜维明这样评价:“‘知行合一’,就是要创造人与社会的和谐...致良知,就是要创造人与自身的和谐...近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3 “花与汝同体”这句话的理解。

“未见花时,花与汝心同寂;见花时,花与汝心一时明白。”

这句话很有意思,“心不动则物不动,万物于我何干!心不变则物不变,万变又奈我何!”颇有点自我为王的狂妄与洒脱!

这句话,形象的比喻,是为了说明心与物之间的关系。王阳明强调心外无物,并非单纯唯心主义,而是强调人的内心对于外物的认知作用,也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

心感受到花的开放,花才是美丽的。物存在的意义,在于心的认知!

很容易想起佛家的“幡动,风动,还是心在动”的故事,然而,与王阳明的“心动”是有区别的,佛家讲究的是心定悟道的功夫与精神,而王阳明强调的是人的认知力,更注重人的行动力。

王阳明不信佛,他看不惯和尚一本正经敲钟念佛,心里还挂着个人欲望的伪装,他质疑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他是知行合一的践行者,想什么做什么,文武皆能,既有谋略,又有行动,曾经在35天的短时间内一举歼灭宁王的叛乱,达到仕途的巅峰。

真正有影响的还是他的“阳明学说”,至今甚至以后,还在闪烁着光芒,梁启超评价其“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

1529年,王阳明病逝于归乡途中,留下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6

王阳明,也就是初中历史书上学过的大名鼎鼎的王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精通儒释道,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有很高的哲学修养。王阳明一生更是颇有传奇色彩,守仁格竹,龙场悟道,文韬武略都有,是历史上一个奇人。

王阳明的哲学造诣很高。

你未看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暂时抛掉那些所谓的唯物论唯心论之类的范畴。就可以感受到:一草一木皆是至理。

你没有看这朵花时,人和花都是寂静的沉默的,没有存在感,当你看到此花时,花的颜色香味你的眼神面容,便一起明朗夺目了。当你看向花时,花和你的生命好像活了起来。

无端觉得这句话很美,蕴含大道。

这世上或许有大道三千,人世种种,繁华或零落,总要有人看到才会有意义。

就好像最近沸沸扬扬的杭州女子失踪案,你不关注时,任何事情都与自己没有关系,你不会为此唏嘘为此揪心为此愤恨,你可以照常该吃吃该喝喝该玩就玩,照常认识很多朋友,照常工作生活。

但你关注了之后,案子会变得鲜活,事件会变得清晰,你也会变得情绪化,会跟着事情发展或唏嘘不已或感慨万千。你会跟人讨论,不由自主分析,最后总结一下人生,甚至提醒自己要有一个善于发现的眼睛不要被身边的人蒙蔽,提醒自己远离那些阴暗深沉的人。

一切都存在着,但是一切会因为你的目光所致而变得不同。

其实生活中很多这样的情况。

在你不知道的角落,花儿在默默盛开着,草在默默长着,钢琴躺在架子上,窗帘被风微微吹起,炎热的夏季里长鸣的蝉,小桥下的流水潺潺,水中的鱼儿游来游去,它们都是静默的,安然的在这个世界都角角落落,但是当你看向它们关注它们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一切那么美好。

闭上眼睛,放飞心灵,你能看到更多更大的世界。鲜花朵朵随风摇曳,风铃叮叮咚咚,雀儿在树梢鸣叫……

你感受万物时,万物与你一起明白起来。

7

本来开篇借用佛家经典《坛经》的风动、幡动和仁者心动的例子,往下文翻看了一下,发现有同感的大有人在,哈哈,有缘。不能借用同一个实例,那就从道家的角度来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道家说阴阳,讲道法自然,讲无为,讲静、讲止、讲动……地为阴,天为阳,天地交融,阴阳相融,有了世间,有了万物。在道家思想里,万物都可以被分为阴阳,且,阴阳有强弱,有交融,还可以转换……

阴阳的道理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的理解起来就难了。就说王阳明的这句话,花为阴,人是阳,阴阳未交之前,也就是人没看到花之前,阴阳是相互隔绝的,是独立的,此时的人和花是各自静止、没有生机的;阴阳相交才有千变万化,才有万物,当人见到花的那一刻,也是阴阳相会的一刻,一切都生动起来,花悦人,人赏花,这便有了色彩、味道,甚至风格、故事……

自古以来的文人喜欢以花草喻人,喻事,喻物,喻性。陶渊明爱菊,菊象征隐士,暗喻不够世俗;周敦颐爱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苏轼、屈原、王羲之等爱兰,因为兰为君子,不与世争……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么多的花草,在未遇到”人“之前它们也只是孤独的生长,哪有什么品德可言。可一旦与人相遇,就生出了这么的故事。这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吗?

中国说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同样的道理用于王阳明的这句话。当然,这里的花,并不单单指的是花,王阳明的花是一种象征,象征与人相关的一切,只有在人与花相遇的那一刹那开始,相互之间才有意义。

再美的花朵,从未见过,没听说过,那就是不存在的,反之,没有遇见“心”的花草万物,也是孤寂的,默默来,默默走……

王阳明说,“心即理也”,这是一个化学反应,这是一个阴阳运动的描述,只有心与物相遇,才能发生反应,才会有后来。正如那句“知行合一”的警示言,“合一”才可成,花人相遇,阴阳相交,然后有了现在的人间。

8

混淆了概念,其实是不太容易讨论的。

9

通俗一点说就是:你不在意的东西!再美,在你心里也是一坨翔,你真欣赏一个东西,一坨翔你也能看出一朵花。

也就是说,一切的东西,你的心里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就如同某一个人,你无视他,不管他是达官贵人还是土豪劣绅,他都不关你的事,爱咋咋的。而你真正在意的那个人,就算他是个平常人,你也觉得,哇撒,太厉害了。

换句鸡汤文就是,心态决定世界。你孤独无助的时候,看什么都是黑暗的,你春光灿烂的时候,世界是充满阳光的。所以,每个人心里有一个世界,心外有一个世界。心里的世界决定心外的世界。

所以,我们老是说要有正能量,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澄净我们心里的那个世界,这样,你身边的世界才会跟着明亮起来!

如果你内心对什么都不关心,什么都不在意,什么都觉得无力,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和你一样阴暗。而我们主动去欣赏外界的事物,接受它们,了解它们,发现他们的美,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着各种色彩!

10

有一天王阳明和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的一朵花,打着机锋说:

你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难道你的心让这朵花开,这朵花边开;你的心让这朵花谢,这朵花便能谢了么?

王阳明答道: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字面意思是,当你没有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在你的心中是寂然无色的;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在你心中便呈现其原有的颜色来。其实这朵花一直存在于你的心中,不在心外。

其实王阳明先生并不知道心是什么,他大谈心即理,但他不知道自己的心之存在,他不知道自己的心是感受,不是思维,是思维之后的寂然,王阳明的心寂然忧桑。

花儿独自开放,王阳明去看它或者不看它 ,花儿独自绽放 。

你不看花,你就会在思维中想起花,那是你脑海中的花,当你想起脑海中的花,那是一朵怎样的花,它的芬芳是如何的,它在哪里开放,那时,你在哪里见到了它,那时是怎样的时节,那时,是怎样的天色……在你的脑海里有一连串的回忆 ,有的人会在脑海中出现花的画面,有的人会听到花开的声音 ,有的人会在脑海里似乎闻到了花的香味,有的脑海里浮现出一首花的诗词……

在你未见到花儿前,你的脑海中充满了对花儿的想象,那过去的花儿,成为经验,在你的脑海中,成为回忆,而你脑海中出现了那朵花,你的心怎么了,你的心感受到了什么……?

所以在王阳明未见这朵花前,这朵花是寂然无声,寂然无色的存在,但王阳明见到这朵花,他已经无法真正地见到眼前的花了,因为他的脑海中有着另一朵花,也许是去年夏天的那朵花儿,他看着眼前的花,王阳明以他对于花的经验和想象,觉得花的颜色明亮起来了,是他的想象让花儿色彩明亮了起来,想象只发生在脑海里,王阳明的头脑里有另一朵花,他以另一朵花比较着这一朵花,他想像花儿色彩明亮,因为王阳明比较了他同样想象的那朵寂然的花……

因为他的心寂然,他的心充满了感伤和期待,于是他看着这朵花,想象它色彩鲜艳了起来,因为王阳明的心寂然忧伤……

王阳明错过了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