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惨烈的甲午战争战场上,清军的陆军参战部队,主要以淮军为主。特别是在关乎战争主动权的入朝战役上,在平壤等地被打得兵败如山倒,叫日军亮着刺刀狂追的,主要都是淮军部队。战场上脚底抹油的叶志超卫汝贵等“名将”们,也都是百分百的淮军嫡系。当湘军投入到甲午战场时,摊上的已是岌岌可危的烂摊。
而比起淮军这些胆气丧尽的丢人表现来,甲午战争爆发前,湘军的仅存骨干们,战意却是十分高涨。绝大多数战将,都是嗷嗷叫着要与日军血拼。虽然在甲午战争前夜,曾国藩左宗棠等湘军的缔造者们,都早已去世多年。但同是湘军老前辈的刘坤一,开战前就把李鸿章的“调停”幻想骂的狗血淋头,一句“倭人觊觎已深,意欲乘隙而动”,精准洞悉日本图谋。李光久魏光焘等湘军中层将领们,更是纷纷请战。开打的决心十分坚定!
这其中尤其悲情的,当属之前收复新疆的湘军英雄刘锦棠。在甲午战前,他就不停上奏请战,但当他终于接到清王朝召唤时,却已病入膏肓。还在出征路上时,他的健康就彻底垮掉,以至于中风病倒。病榻上的刘锦棠,依然“口中喃喃指述边事”。此情此景,足以羞煞甲午战场上,那些扔下枪撒腿逃跑的清军“名将”们。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士气高涨的湘军,却为何不能再创辉煌,挽救甲午战争的颓势呢?因为参战的湘军部队,实力早已衰退严重。早在太平天国战争结束时,松了一口气的清王朝,就开始对湘军各支部队拼命裁撤。待到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湘军残存的精锐部队,大多数都在完成收复新疆功业后驻扎西北,稳住清王朝的西北边疆。留在内地的湘军部队呢?拜清王朝多年内部倾轧所赐,湘军各支部队,人员缺编严重,而且连后膛枪都很少,大多数士兵用的,都是落后的“土造”。比起已经拥有半自动步枪和机关枪的淮军来,家底十分惨淡。
这么一支家底惨淡的湘军,投入到甲午战场时,已是甲午战争大厦将倾的时刻。湘军开始奔赴辽东前线时,已是1894年冬天,朝鲜半岛已然尽数丢掉。可怜热血满腔的湘军将士,其实就是去前线“背锅”。更气人的是,明明叫湘军“背锅”,清王朝却还极度刻薄,以《吴愙斋中丞电稿》的原文说,简直是“盼饷未到,盼粮未继,兵单不能调,炮少不能添”。如此坑爹局面,又怎能指望湘军力挽狂澜。
但是,也就是在这“里外全是坑”的糟糕局面下,甲午战争尾声时才开到战场的湘军部队,依然毫无惧色的挺进炮火前沿,以义无反顾的浴血厮杀,令骄横的日军,结结实实尝到了苦头。
比如在甲午战争的“反攻海城”战役里,手持低劣“土造”枪械的湘军,却打出了高素质的战斗表现。迎着日军的炮火覆盖,各支湘军部队瞪红了眼浴血冲杀,虽说因装备火力功亏一篑,却全无先前清军听见枪声就鸟兽散的荒唐场面。惊出一头冷汗的日军,也在《日清战史》里留下服气感叹:“此日中国兵颇为顽强”“忠勇力战”。
而在甲午战争最后一场大规模陆战——辽河中下游战役上,拼红了眼的湘军,更叫日军见识了中国军队的铁血精神。牛庄争夺战上,湘军魏光焘部以劣势兵力血拼日军,凭着手里几位火炮巧妙设伏,给日军来了场漂亮的火力打击,重伤日军大佐佐藤正。沈宝堂陈胜友等部,更在日军的“排枪炸炮”火力下顽强抵抗,几乎杀到全军覆没的境地。
就连近代日军一直引以为傲的第五师团,也在这场血战里,结结实实尝到了湘军的厉害。在牛庄东面的血战里,湘军武威军与第五师团来了场硬碰硬的厮杀,枪支落后的湘军忍着日军轰击设伏,直到日军迫近才开火,场面“弹丸纷飞如雨”。第五师团大队长今田唯一少佐被击毙。兵力劣势的武威军,杀得第五师团几度增兵,才冲开了东面防线。
接下来的牛庄巷战里,面对日军第五第六两个师团合击的湘军,更是死战不退,把牛庄每一片废墟都当做了战场。直到疯狂的日军在牛庄纵火焚烧,把牛庄烧成一片火海。这些湘军铁汉们,就以这玉石俱焚的方式,履行了护国使命!
谈及甲午战争,后人津津乐道的,常是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清军在前线的一触即溃。多少后人忆起此情此景,都是万千耻辱感涌上心头。但是请莫忘记,在甲午战争的尾声阶段,还有这样一支受尽刁难嘲讽的湘军,却以血战到底的表现,捍卫了近代中国军人的尊严。他们的英雄形象,不应因这场耻辱战败而被抹煞。只看那甲午尾声,牛庄的熊熊烈火,就知一句“无湘不成军”,绝非戏谑之言,却是多少湘军汉子,以身许国的悲壮!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参考资料《刘坤一遗集》《光绪朝东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