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惨烈的甲午战争战场上,清军的陆军参战部队,主要以淮军为主。特别是在关乎战争主动权的入朝战役上,在平壤等地被打得兵败如山倒,叫日军亮着刺刀狂追的,主要都是淮军部队。战场上脚底抹油的叶志超卫汝贵等“名将”们,也都是百分百的淮军嫡系。当湘军投入到甲午战场时,摊上的已是岌岌可危的烂摊。

而比起淮军这些胆气丧尽的丢人表现来,甲午战争爆发前,湘军的仅存骨干们,战意却是十分高涨。绝大多数战将,都是嗷嗷叫着要与日军血拼。

虽然在甲午战争前夜,曾国藩左宗棠等湘军的缔造者们,都早已去世多年。但同是湘军老前辈的刘坤一,开战前就把李鸿章的“调停”幻想骂的狗血淋头,一句“倭人觊觎已深,意欲乘隙而动”,精准洞悉日本图谋。李光久魏光焘等湘军中层将领们,更是纷纷请战。开打的决心十分坚定!

这其中尤其悲情的,当属之前收复新疆的湘军英雄刘锦棠。在甲午战前,他就不停上奏请战,但当他终于接到清王朝召唤时,却已病入膏肓。还在出征路上时,他的健康就彻底垮掉,以至于中风病倒。病榻上的刘锦棠,依然“口中喃喃指述边事”。此情此景,足以羞煞甲午战场上,那些扔下枪撒腿逃跑的清军“名将”们。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士气高涨的湘军,却为何不能再创辉煌,挽救甲午战争的颓势呢?因为参战的湘军部队,实力早已衰退严重。

早在太平天国战争结束时,松了一口气的清王朝,就开始对湘军各支部队拼命裁撤。待到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湘军残存的精锐部队,大多数都在完成收复新疆功业后驻扎西北,稳住清王朝的西北边疆。留在内地的湘军部队呢?拜清王朝多年内部倾轧所赐,湘军各支部队,人员缺编严重,而且连后膛枪都很少,大多数士兵用的,都是落后的“土造”。比起已经拥有半自动步枪和机关枪的淮军来,家底十分惨淡。

这么一支家底惨淡的湘军,投入到甲午战场时,已是甲午战争大厦将倾的时刻。湘军开始奔赴辽东前线时,已是1894年冬天,朝鲜半岛已然尽数丢掉。可怜热血满腔的湘军将士,其实就是去前线“背锅”。更气人的是,明明叫湘军“背锅”,清王朝却还极度刻薄,以《吴愙斋中丞电稿》的原文说,简直是“盼饷未到,盼粮未继,兵单不能调,炮少不能添”。如此坑爹局面,又怎能指望湘军力挽狂澜。

但是,也就是在这“里外全是坑”的糟糕局面下,甲午战争尾声时才开到战场的湘军部队,依然毫无惧色的挺进炮火前沿,以义无反顾的浴血厮杀,令骄横的日军,结结实实尝到了苦头。

比如在甲午战争的“反攻海城”战役里,手持低劣“土造”枪械的湘军,却打出了高素质的战斗表现。迎着日军的炮火覆盖,各支湘军部队瞪红了眼浴血冲杀,虽说因装备火力功亏一篑,却全无先前清军听见枪声就鸟兽散的荒唐场面。惊出一头冷汗的日军,也在《日清战史》里留下服气感叹:“此日中国兵颇为顽强”“忠勇力战”。

而在甲午战争最后一场大规模陆战——辽河中下游战役上,拼红了眼的湘军,更叫日军见识了中国军队的铁血精神。牛庄争夺战上,湘军魏光焘部以劣势兵力血拼日军,凭着手里几位火炮巧妙设伏,给日军来了场漂亮的火力打击,重伤日军大佐佐藤正。沈宝堂陈胜友等部,更在日军的“排枪炸炮”火力下顽强抵抗,几乎杀到全军覆没的境地。

就连近代日军一直引以为傲的第五师团,也在这场血战里,结结实实尝到了湘军的厉害。在牛庄东面的血战里,湘军武威军与第五师团来了场硬碰硬的厮杀,枪支落后的湘军忍着日军轰击设伏,直到日军迫近才开火,场面“弹丸纷飞如雨”。第五师团大队长今田唯一少佐被击毙。兵力劣势的武威军,杀得第五师团几度增兵,才冲开了东面防线。

接下来的牛庄巷战里,面对日军第五第六两个师团合击的湘军,更是死战不退,把牛庄每一片废墟都当做了战场。直到疯狂的日军在牛庄纵火焚烧,把牛庄烧成一片火海。这些湘军铁汉们,就以这玉石俱焚的方式,履行了护国使命!

谈及甲午战争,后人津津乐道的,常是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清军在前线的一触即溃。多少后人忆起此情此景,都是万千耻辱感涌上心头。但是请莫忘记,在甲午战争的尾声阶段,还有这样一支受尽刁难嘲讽的湘军,却以血战到底的表现,捍卫了近代中国军人的尊严。他们的英雄形象,不应因这场耻辱战败而被抹煞。

只看那甲午尾声,牛庄的熊熊烈火,就知一句“无湘不成军”,绝非戏谑之言,却是多少湘军汉子,以身许国的悲壮!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参考资料《刘坤一遗集》《光绪朝东华录》

最佳贡献者
2

提问并不准确,在甲午战争中担纲清军水陆主力的已非“湘军”,而是李鸿章带出来的“淮军”。从军事统帅、北洋大臣李鸿章,到各层高级指挥,基本都是淮军天下。而纯粹的湘军参与陆上作战,仅有约5000余湘军参加的“牛庄血战”和驻守山海关后路的湘军方有升部,由于清廷过早乞和,方部并没有实际参加战斗。

在后来的全面抗日战争时期,领袖的《论持久战》和白崇禧的“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指导思想并非首创,这一军事思想是由湘军名将刘坤一在甲午战争的中后期提出来的,他深感清军与日军战斗力的巨大差异,已知速战和硬战的不利,决意以持久战拖垮日本。

(刘坤一)


《马关条约》签署后,正在辽南督师的刘坤一上书光绪,强烈建议清廷撕毁条约重新再战,以新的战略思想通过严密防守和持久作战,逼迫日军退兵。可惜,吓破了胆的清廷已经没有了再战的勇气。

整个甲午战争的陆上作战,清军实际使用兵力达10余万人,湘军所占比例很小。由于淮军溃败无能,直到1895年初,清廷才重新起用湘军为抗日主力,授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出关督师。在此之前,曾国藩在击破太平天国后为避免被猜忌,已经将大部湘军裁撤,重新募招的湘军自不可与曾国藩时代的战斗力相比,领兵的大多已是“湘二代”,比如湘军悍将李续宾之子李光久等;况且,已经完全近代化的日本军队也远非人数虽多却是乌合之众的太平军可比。

(曾国藩)

牛庄血战中,由于清军中了日军“佯攻辽阳、实取牛庄”之计,防守牛庄的仅有魏光焘等部3300余人,经李光久抗命增援,也不过5000余人,却要对抗日军二个师团24000余人。湘军在这一战中还是打出了血性的,毙日军今田少佐以下70余人,伤其300余,这在甲午战争中已经是非常大的战绩了,看看其他战役的结果就知道,连日军也认为:“其能久与日军交锋者为武威军,实清军中所罕睹也”,武威军,正是魏光焘湘军各营。

清军在甲午之败,败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而湘军当时的军事现代化水平尚不及淮军,装备更为落后,人马也不占主力,实难扭转乾坤。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彼时的湘军也没有了罗泽南、曾国藩、左宗棠等人所创立的老湘军之血性,名号虽然一样,已经有了质的区别。

3

您这个命题本身就一堆错误。

首先太平军并非湘军独家所消灭:以1864年即天京陷落那年的战事论,湘军主力8万人全部在天京周边,而当面太平军只有几千人,是以多攻少;牵制当时最强大太平军两个重兵集团——苏福省部和陈得才部的,前者是李鸿章淮军/戈登常胜军,后者是僧格林沁部/豫军张曜部/皖军英翰部,围攻聚集在湖州-广德一带另一个太平军有力残部杨辅清-黄文金-刘官芳部的,是左宗棠系楚军,围攻在江西、福建一带活动的太平军李世贤、汪海洋、陆顺德部的,是楚军和沈葆桢等的地方部队,以及福建绿营林文察部等,不仅如此,天京攻破后曾国藩出于自保考虑解散了大部分湘军,只留下大约16000人的少许部队,后来他负责剿捻时一度重组了少数湘军,如鲍超部,但随着自己剿捻失利和其它原因,大多很快重新遣散,在剿灭太平军南北余部战斗中力量不足的湘军只能扮演龙套,南方太平军是左宗棠部和地方军剿灭,湘军帮了倒忙(鲍超“霆营”在主帅不在营时哗变加入太平军,给围剿添了很多麻烦),北方太平军与捻军合股后分东捻、西捻,分别是李鸿章淮军和左宗棠楚军剿灭,湘军除鲍超部在尹隆河战役中有出色表现(还因此得罪人愤而辞职解散了)外基本上是酱油众,哪里来的“能击败百万太平军的湘军”?

然后在说甲午战争。

北洋海军不用说,纯属淮军底子,主帅丁汝昌是淮军出身的前太平军降将;陆军最初入朝的聂士成、卫汝贵、叶志超都是淮军,左宝贵是山东人,江南大营绿营出身;日军渡过鸭绿江后,清方迎战的将领依克唐阿、宋庆等是八旗或绿营出身,守旅顺口的徐邦道是淮军,守威海卫的戴宗骞绥、巩字两军也是淮军,湘军在整个甲午战争中仅由刘坤一、吴大澂等率领的 5700人参战(魏光焘武威军六营三哨3300人,李光久老湘军五营二哨2400人),且表现大多数时候十分凄惨(可参看黄遵宪讽刺吴大澂的《度辽将军歌》)。以湘军在甲午战争中这区区5700人的占比,也只能是个打酱油的小配角。

除了实力不足外,甲午战争时的日军中枢团结,指挥体系完整,战争准备充分,基本不存在内部掣肘,军队则实现了近代化,组建起类似欧洲的方块制军队编制,团以上作战单位建立了完整的司令部、参谋部和近代化后勤体系,已经成为一支真正的近代化军队,而清军除北洋舰队近代化程度较高外,陆军不过是一支装备了洋枪洋炮的勇营部队,仍然沿用古老的营-哨-队编制,营以上编制松散,基层单位“队”统一装备同样的武器,没有近代化的参谋机制,而是靠传统的幕僚出谋划策,就陆军而言,这是两支武器装备相似、但军事体系存在“代差”的军队在作战,当大东沟海战失败,清方丧失制海权后,整个战争的惨败已是几乎没有悬念的事,军事思想、编制和当时清方主力——淮军陆军在一个层面,武器装备甚至不如淮军,人数只有区区5000多的湘军,又能有什么作为?

4

有理想的军队,是无坚不摧的!这是中国近代战争史的铁律!

为什么湘军都是文官带兵?

很简单,湘军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粮饷!

曾国藩,胡林翼等文官可以给将士们挣得功名,挣到官位,即使是普通士兵,战后也能分到丰厚战利品,于是就跟着他们干!

等我钱赚够了,我才不给你卖命!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最实在!于是,曾国藩60年代让湘军功臣解甲归田,很顺利。

70年代的陕甘回乱和收复新疆,80年代的中法战争,都是湘军的衍生品——新湘军和淮军干的。

不管是李鸿章的淮军,还是左宗棠的新湘军,战前第一件事,就是回老家湖南招兵买马!这一茬一茬的湘军淮军,根本都是一次性军队啊!

湘军淮军的“一次性特征”表现在甲午战争中,是毁灭性的!

与老前辈曾国藩和左宗棠不同,李鸿章很会经营个人实力,喜欢的将领,贴心的部下,他会用一辈子!

于是,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自知无法胜任,主动辞职。而留洋回来的刘步蟾等人,因为不是淮军旧部,升迁无望,只能吸鸦片麻醉自己。

半岛淮军统帅叶志超,自知不能胜任,多次要求回老家,李鸿章多次拒绝。而袁世凯年纪轻轻当了10年半岛的太上皇,居然因为是河南人不是安徽人被雪藏。

李鸿章还振振有词“我不用你们这几个废物乡党,我还用外省的白眼狼啊!”

然而就是李鸿章任用私人,把已经报废的一次性军队再次拉上战场,甲午战争注定了只能一溃千里一败涂地!

李鸿章不停说,我们淮军十年没有换枪换炮了!

政敌们说,你们安徽人十年没有换人了!一半嫉妒恨,一半地域黑!

当兵发财的湘军和淮军,很难做到保家卫国!

后来的袁世凯,招兵买马方面做到了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但理想依旧只是当官发财而已!

袁世凯死后,很明显的,三支军队很有力量,冯玉祥,王占元孙传芳,吴佩孚。

尤其是冯玉祥,让全体将士用水龙头受洗礼,建设基督军队,比其他北洋军阀有理想。

然而,这些军队,更有理想的国民革命军面前,都是土鸡瓦狗。10万革命军,面对百万北洋军,半年之内占领整个南方。

同等军备的国民革命军,也许面对甲午战争的日军,才有一战之力!

也就是说,甲午年,我们的军事落后日本30年!

甲午战争中的日军,是有理想的现代化军队。

日本人的信仰是天皇!

1853年,美国黑船来袭,天皇说:“我们日本应该跪舔美国,跪舔整个欧洲!”于是日本人开启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明治维新后,日本就有了脱亚入欧的强国计划。这就是理想的力量!

甲午战争,日本有必胜的信念!

看日本如何筹集军费——

天皇绝食,于是全民节俭买军舰!

大量男人远赴巴西当奴工,汇款回国买军舰!

大量女人下南洋卖淫,汇款回国买军舰!

黄埔军校的对联,最能说明清末以来我国军队外战大都失败的原因——

升官发财请走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升官发财为理想,贪生怕死为特征的湘军淮军,面对信仰天皇强国理想的日本,只有死路一条!

这些淳朴的农家子弟,也就欺负一下信仰崩溃的烧炭党人了!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丹水秋风!

5

首先击败太平军,不仅仅是湘军的功劳。在江浙歼灭李秀成主力军团的是李鸿章的淮军,消灭李世贤主力军团的是左宗棠湘军。

歼灭陈玉成主力军团的是,湘军鲍超和多隆阿八旗军联手的战绩。从西北回师的太平军最后主力军团陈得才军团20万大军,是僧格林沁消灭的。曾国藩湘军主要是攻克了安庆和天京,湘军只是消灭太平军的清军一部分力量,并不是百万太平军,都是湘军消灭的。

而且在甲午战争战场上,湘军也不是主力军。甲午战争主力是淮军,东北练军,山东新兵,河南练军(毅军50多个营),以及一部分湘军。清军的失败是整个体系的失败,而不是某一个部队可以挽救的。

首先将领都没有接受过完整近代军事教育,比如,聂士成以武童生身份投效庐州绿营,左宝贵出身江南绿营,叶志超乃淮军旧部。他们的近代军事知识,就是在镇压太平军的时候,从洋枪队哪里学到了一些过时的欧洲线式战术。

毕业于天津陆军军官学校1000名学员,只能当教练,不能进入军队野战部队担任军官。清军的理论火力是日军的10倍到20倍,还是停留在洋枪队带来的线列战术。在战场上他们呆板地排成整齐线列,然后在拉栓步枪的火力下一排一排地倒下,而采用新式陆军操典的日军则更多选择俯卧射击。

其炮兵仍旧属于步兵编制,战前临时播发到各炮位,就不用说炮兵集火射击了,起码落后日本炮兵三代。清军本身没有预备役制度和战场救护制度,编制更加落后,只有营级编制,而日军是野战师团编制。这一切都导致清军很难在甲午战争击败20万日本陆军,即便主力全是湘军,最后也是惨败的下场,因为湘军的战斗力并不超过,毅军,淮军和东北练军这些部队。

6

首先,湘军是武装强盗的雇佣军,曾国藩为了发挥其湘军的最大的实力,采取支持腐败和抢劫的方法。变相支持湘军的强奸女人,连幼女都不放过,还有湘军抢劫都是明抢,连农民家的柴火都不放过。还有当时的文人与封建地主关系密切,最主要的是晚清政府是个腐败和卖国维系的政府。在人民干再多的坏事,都可以嫁祸太平天国。即使做了坏事,回家也是荣誉。而日本是外国人。杀日本人没有多少可供抢劫的资金。因为日本人的钱都在日本四岛。还有日本人无恶不作。已经把能抢都抢光了。旅顺大屠杀。就把整个辽东都已经抢劫过了。而且,清政府卖国,即使胜利。根本不能获利。从中法战争是清朝不败而败,所有的功臣没有获得任何奖赏。大量的士兵破产。太平天国湘军大量富裕却是赌博连连。

第二,太平天国与日本的实力不可比。太平天国仅仅在今天南京建立了政权。没有全国动员能力。没有海军和陆军。连军工厂都没有。枪是国外购买的。或者是武器手工匠人临时生产的,质量极差。经济上只有江南地区的经济。而且太平天国内乱不断。后期根本没有凝聚力。日本动员全国,兵工厂制造了大批。资金有大量外国顶级资本家资金支持。援助和贷款不断。还有天皇亲自饿肚子来示范。日本公主卖淫捐款。日本留学生的数量与质量远超同时代的清朝留学生。皇族和贵族比比皆是。日本在当时的间谍实力不是太平天国能够比的。在甲午之前,日本间谍连西藏都去了。

第三,外国列强的支持。太平天国禁止鸦片,晚清政府是黑暗无比的,宁赠友邦,不予家奴。晚清政府甚至鼓励人们吸毒才使得列强支持晚清政府。不要忘了洋务运动就是因为晚清政府鼓励人民吸毒换来的。洋务运动培养了大量的汉奸。日本霸占中国,使得西方列强掠夺中国更加方便。最主要的是西方列强一定希望分裂中国。日本可是最大的支持者。所以,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是获得整个西方世界的支持。没有西方支持。湘军就是吸毒成瘾的病人。

7

笔者很喜欢太平天国历史,试做回答。提问者对历史缺乏理解,击败太平军的主力是湘军没错,但是甲午战争中被日军打败的不是湘军,曾国藩这时候早就去世了,主要是淮军,确切的说就是北洋水师。

对手实力不同。太平军天京内讧以后,出色将领就剩李秀成和陈玉成,天王洪秀全不问朝政,《资政新篇》纯属纸上谈兵。太平军基本上枪支弹药全靠走私,湘军一大群人帮助它,有淮军,左军,外国人组建的常胜军,各种围剿,湘军不赢才怪。

日本准备时间很久。日本人发动甲午战争事蓄谋已久的,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也就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日本国民那时候简直是举国动员侵略中国。

计策失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李鸿章试图以夷制夷,耽误时间,打仗的时候爱惜北洋舰队,自己舰队,出力不足。且北洋舰队的实力比不过日本的舰队,慈禧挪用海军军费,武器装备很久没有更新了。

西方态度。太平军的时候,清方可以“借师助剿”,西方开始中立,后来支持清政府。而甲午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喜欢文章,请关注“重说中国历史”,谢谢!

8

太平军后期的战斗力很低,跟明治维新后的日军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首先说明一点,甲午战争时清廷参战的主力是淮军,当年曾国藩攻克天京后就把湘军主力给解散了。但淮军和湘军的性质差不多,也可以拿来替换去比较。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一场非常重要的事件,这场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却彻底地改变了晚清的历史走向,为日后汉人掌权以及辛亥革命打下了基础。

太平军在刚刚兴起之初,其战斗力还是非常凶悍的,打得八旗和绿营是哭爹喊娘,以至于清廷不得不启用地方团练。

不过随着战争的进行,以及太平天国的内讧,当年那帮作战凶猛,信仰坚定的“老广西”都渐渐打光了。而太平军在招募新兵的时候也没有太严格的选拔制度,什么社会二流子都能进,这一点跟湘军相比差之甚远。人家曾国藩招兵就非常苛刻,地痞混混之流一概不予录用。而且湘军都是由乡党组成,大家都是亲戚朋友,因此凝聚力非常高,在战场上抛弃战友擅离职守的情况极少发生,高素质兵源帮助湘军愈战愈勇。

到了战争后期,经常是几万湘军追着十几万太平军打。在天京保卫战中,李秀成率领20万太平军愣是没打退曾国荃的5万湘军。而在天京城破之时,城内的太平军战士尚有10万,这个兵力与湘军基本相当,但结果还是被KO。(后期的太平军战斗力真的不行)

实事求是的讲,太平军仍旧是一支传统的农民军,特别是后期太平军简直就是一个流动收容所,里面什么人都有,都是来混饭吃的,其训练水平和战斗意志可想而知,很难和军纪严明的湘军对抗。

但是话又说回来,湘军和淮军难道就是现代军队吗?

显然不是!

湘军和淮军同样是两支封建军队,这种军队打打农民军还可以,但要是真的碰上现代军队,那就歇了。而甲午战争时的日军正是一支现代军队,其单兵素质,战斗纪律,战斗意志都远胜于湘淮两军。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平壤之战时,淮军和日军的兵力基本相当,武器也基本一致,而淮军还有坚固地平壤城墙做依托,明显是战友优势。(甲午战争时期的淮军)

而当时日军的水平也很一般,其战法就是猛冲,无脑式猛冲,这种冲锋式作战方式一直持续到日俄战争时代。日本所谓的军神乃木希典就特别喜欢这种霸气冲锋,而现在我们管这种作战方式叫“千里送人头”。(甲午战争时期的日军)

日军的狂热冲锋肯定是杠不过淮军的子弹,几轮冲锋下来日军被打得是七荤八素,遭受重创。可就在日军束手无策之际,淮军突然撤出了平壤城,这让日本人都蒙了,幸福来得太突然了!随后日军便伏击了撤退的淮军,取得了平壤之战的胜利。

那么淮军为何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突然撤退呢?

因为子弹用光了。

其实淮军在战前准备的弹药还是比较充足的,但是由于训练不到位,淮军士兵的射击精度贼差劲,使用子弹也没有节制,完全就是用弹雨压制日军的数次冲锋。如此一来淮军的弹药消耗飞快,仅一天时间,七十多万发子弹就几乎打光了。

假设淮军有免费续杯的子弹,那么即便把全国男子都填进去,日本人也拿不下平壤城。但子弹毕竟是有限的,于是在子弹告罄之前淮军只得仓皇撤离。

当然,现代军队的定义不只是训练,其综合保障体系也涵盖其中。要知道在甲午战争时淮军的粮食都需要自筹,朝廷是不管的。至于弹药和军饷也差不多,都是由地方分摊,这很容易出现扯皮的情况,极大地影响军队战斗力。

试想这样一支军队怎么可能是日军的对手?

9

上面这个问题在逻辑上似乎有问题——湘军能够击败百万太平军和击败日军之间,并无因果关系。个人认为,湘军输在几个“气”。

一是“过气”。湘军灭太平军是1864年,甲午战争是1894年,整整30年了,湘军已经不是当年的湘军,已经“过气”了。甲午战争时,淮军无论在武器装备还是兵员素质上都比湘军高,尚且在水陆两个战场完败。“过气”的湘军上去之后,更是输得一塌糊涂,比淮军表现还要差。

二是“暮气”。曾国藩还没彻底消灭太平军时,就发现湘军有了暮气,这也是他让李鸿章新建淮军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上,一支军队超过30年没打过仗,一直处于和平时期,就常常产生暮气,而且积重难返,而湘军到甲午战争时已经超过30年。

三是“土气”。曾国藩当年挑选士兵,坚决不要城市兵 ,而要那种“脚上有泥、手上有茧”的农村兵,换句话说他喜欢“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兵。这就导致湘军很土,单兵素质和能力不高,面对日军尤其如此。

有句话叫做“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就是这个道理。

10

太平军其实就是农民组成的匪徒,一没文化,二没常识,三没纪律,他们之所以能够一路凯歌,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清王朝的军队已经腐朽到拉不开弓的程度了,入关时杀气腾腾的满清八旗已经堕落为了纨绔子弟,养马溜鸟,圈地包妓,基本上连马背都上不去了,然后又不信任汉军汉人,处处提防,处处掣肘,清王朝的国防基本上就是一扇已经腐朽到家的木门,随便谁上去踢一脚就能摧枯拉朽地倒掉。所以拿着长矛饱食终日的一群八旗兵面对拿着锄头已经饿疯了揭竿而起的农民和矿工,谁输谁赢还说不定。


第二,打江山和治江山是有很大差别的。打江山需要的只是一股气,当年清军入关的时候就是一小股势力,把劲使到一个点上,摧枯拉朽地撞垮了一整个系统完善,还有备份的大明王朝。而治江山需要的是文化,制度,人才,保持生产发展,社会稳定。治江山的成本是比打江山高很多的。蒙古人能够很容易打下半个世界,但是争权持续的时间不长,因为打很简单,到一个地方像蝗虫一样杀光抢光就行了,但是要好好把一个地方发展起来,却不是这么简单。太平天国,其实就是一群蝗虫,走到一个地方,就疯狂抢掠,供自己不切实际的理想,和那一群所谓的王享用。其实对老百姓,比起腐朽的清王朝来说,太平天国时更大的劫难。


太平军是汉人匪徒组成的部队,而湘军是为专门应对太平军而诞生的汉军。汉人管理,汉人筹措军费,汉人上战场,两者唯一的不同就是,太平军没文化,湘军有文化。到了后期,湘军文化凝聚力越来越强,而太平军还努力把最有文化的杨秀清弄死。所以结果也就高下立判了。


而后来的日军,是明治维新的产物,不但很好地继承了传统东方文化,还吸收了西方文化,不但有文化,还主动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拉开了整个一代的代差。日军对后来的湘军,淮军,北洋,完全是降维打击。你一群用封建文化礼教组织起来的农民,和接受过西方军事教育,训练有素的杀人机器比起来,就是羔羊。


甲午清军——


甲午日军——



中国地大物博,照理说日军进来了,真的要是全民统一抗战,打持久战,日本人耗也会被耗死。无奈就无奈在清王朝太腐朽,他们为了自己统治的稳固,不惜割地赔款,也时刻担忧内部有人揭竿而起,推翻自己的腐朽统治。对于这样的上层,下层再努力,再不怕死,也没有什么用,十个李鸿章,十支北洋舰队,也是摆设。


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需要说一下的事,湘军在平过太平军以后,随着曾国藩的隐退,也就土崩瓦解了,分化出来的淮军发展为后来李鸿章的北洋,技术上是在往现代化军队上走,但是根基还是一支汉人的私人武装,以一支封建私人武装去对抗一支西式现代化军队,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