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要说一下,司马家族控制曹魏大权以后,淮南地区确实出现了三次叛乱,不过这三次叛乱并非都是亲曹势力。

比如这第三次叛乱的主要领导人征东将军诸葛诞曾经协助司马师平定了第二次淮南之变。如果诸葛诞是亲曹势力,显然不可能给司马师充当急先锋,而是借机配合毌丘俭起兵。所以诸葛诞发动第三次叛乱只是为了争权夺利,反对司马家专权而已,对曹魏有多少忠心值得怀疑。

几次大规模反对司马家的叛乱为什么都出在淮南,这和魏国的军事力量分布、政治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

在三国鼎立时期,魏国的军事力量主要集中在洛阳、关中、荆州、淮南和北方边疆这几个地区。其中关中军区主要是针对蜀汉,荆州、淮南是针对吴国,北方边疆是针对胡人,而洛阳是中军所在。

在这几个军区中,洛阳是魏国首都,司马一家既然掌握了曹魏大权,这洛阳自然是重中之重。洛阳所有的兵权都是在司马族人和其亲信手中,这里最不可能发生大规模叛乱。

而关中和荆州都是司马懿长期任职过的地区。他在这两个地方有着不少故旧部属,因此司马家族对这两个地区的军队控制力也比较强。所以这两个地区的主官即使不满司马家,也不会冒险起事。像夏侯霸宁可逃到蜀汉,也不敢起兵叛乱。

相比之下,淮南、北方边疆两个地区和司马家族的关系最薄弱。不过北方边疆面对的敌人是胡人。胡人并不会支持当地军事领导人起兵反司马家族。所以在这里起兵就意味着要同时面对司马家的军队和胡人,显然难度比较大。

而淮南这里为了预防东吴的进攻有大批军队,有起事的资本。南面的东吴必要时也是可以利用的政治力量。实际上后两次淮南之叛吴军也都出兵支援了。相比起来,这里起事成功的几率最大。

所以淮南屡次叛乱,主要还是因为这里的条件最适合叛乱。这里的主官对司马家族不满,就可能铤而走险,多次叛乱也就不奇怪了。

最佳贡献者
2

关于淮南三叛,许多朋友认为:这是拥曹势力对司马家篡魏的反抗。

其实不然。淮南地区的几位反叛者,他们并不算是亲曹反马的人物。淮南三叛,只是失控的地方实力派与意欲控制外军的司马家之间的一次权力游戏。

失控的淮南

淮南,是三国时期战事最激烈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姜维数次北伐,司马懿、邓艾等人在雍凉一代大战。

其实,三国时期战事最频繁激烈的地方,在淮南。

早年,曹操就曾经四越巢湖,企图在淮南打开局面。

曹丕时期,曹丕三次伐吴,淮南也是重要战场。

228年5月开始,到243年正月,短短14年间,孙权发起了数次对淮南的进攻。

尤其是228年-234年,6年间,孙权几乎每年都来“打卡”。

孙权死后,诸葛恪又是大举进攻淮南。

可以说,无论是规模、频次,淮南战场都远大于大家所熟知的雍凉战场。

由于淮南战事频繁,曹魏在淮南的军力一直很强。

可是,这股力量,却渐渐有些失控。

一开始,淮南军政的负责人,还都是曹仁、夏侯惇、曹休这样的宗室人物。

可是,曹休之后,曹魏宗室后继无人,军政事务渐渐落入“异姓将领”之手。

满宠在淮南9年,王凌在淮南12年,毋丘俭在淮南5年,诸葛诞在淮南13年。

这些将领长期在淮南,影响颇大。

这些人,虽然与曹爽、司马懿都有紧密的关系,但是,他们既不属于曹爽、夏侯玄集团,也不属于司马懿集团。

魏明帝死后,曹爽、司马懿即先后开始加强对淮南的控制。

魏明帝一死,曹爽即调满宠回到洛阳。

同时,曹爽又安插了文钦前往淮南。企图制衡王凌、诸葛诞等人。

因此,淮南地区的实力派,他们在曹家、司马家之间并没有明显立场。无论是曹爽还是司马懿,要想掌握全局,都是要“收拾”这个地区的。

司马家的企图:控制外军

高平陵之乱中,司马家控制了中军。

可是,只有同时控制中外军,司马家才可能彻底控制曹魏。

从司马懿派司马昭坐镇长安开始,司马家开始了“宗族典军”的努力,直到司马炎篡位前,曹魏各大都督全部由司马家宗族把控(这些人正是后来八王之乱的主角)。

既然司马家想要彻底控制各处外军,淮南地区的实力派人物,自然也就成了司马家的眼中钉。

步步逼反、分化瓦解

可是,要收回淮南,却不能操之过急。

淮南实力派们经营多年,不是你随便任命一个新长官就能控制住的。

而淮南地区本身军力就很强大,加之邻近东吴,操之过急,后果严重。

所幸,淮南的各位实力派人物之间,关系很复杂。

满宠与王凌不合;王凌与文钦不合;文钦与诸葛诞不合。

因此,司马家有步骤地,各个击破。

淮南三叛,表面上是此起彼伏,实际上,一切在司马家掌握中。

司马懿抓王凌时,其余各实力派都没有支持王凌。

司马师讨伐毋丘俭、文钦时,诸葛诞甚至配合司马家作战。

与其说淮南三叛是三次地震,倒不如说是一次被司马家人为控制,分解为三次爆发的大地震!

当然,因为淮南军政的特殊性,司马家对此一直十分敏感。

石苞,司马家从底层提拔出来的名将,可谓司马家的亲信。

在淮南时期,也受到诬陷,险些引发出“淮南四叛”。


因此,淮南三叛的本质,是失控的淮南实力派与意欲控制外军的司马家之间的摊牌。至于拥曹,只是淮南实力派们的政治口号而已。

3

清山雅舍,畅谈历史。

前言

要说司马氏篡权后,发生在淮南地区的叛乱,应该是历史上统称的“淮南三叛”。但是淮南三叛要说是亲曹势力发动的其实有些美化的意思,因为三次叛乱的首脑王凌、毌丘俭、诸葛诞都掺杂有个人因素才会叛乱的,并非单纯地就是为了曹魏势力,更多地是为了自身的存亡,下文详谈。至于为何只在淮南地区发生,一方面是有一定的巧合在里面的,因为这三人的叛乱都是有数年的间隔的,而且彼此也没有串联,另一方面非要说个原因,那就应该将理由归结于淮南地区的地理位置上。

第一次淮南叛乱,老资历重臣王凌

自从高平陵之变,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后,王凌便对司马懿起了不满和戒备之心。为什么呢?因为在曹睿驾崩后,大将军曹爽对他是格外的重视和拉拢,任命他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军事。那么王凌凭什么值得曹爽拉拢呢,这就要讲一讲王凌是谁。

△王凌网络形象

王凌是东汉司徒王允的侄子,王允被杀后,逃归乡里。后来被曹操发掘起用,从此开启了他在曹魏建功立业的生涯。蒋济曾评价他是“文武双全,当世无双”,可见王凌之才干出类拔萃。所以到了曹丕继位的时候,王凌官拜散骑常侍,出任兖州刺史,这俨然已经打拼成了一方大员,朝中重臣。

后来与张辽一起在广陵击败孙权,因为功劳进封宜城亭侯、建武将军。之后,王凌又做过扬州刺史、豫州刺史,始终政绩卓著。到了正始初年,他出任征东将军,正始二年,又与孙礼一起大破东吴全琮于芍陂,因功进封南乡侯,再后来升迁为车骑将军。正始九年他代替高柔出任司空,成为三公之一,位极人臣。嘉平元年,他代替蒋济改任太尉,这一年王凌已经77岁了。

看到没,这是一个比司马懿还能活的老家伙,同样也是曹操时期留下的老人,正儿八经的老资历重臣。所以王凌很有分量,方才会有曹爽的极力拉拢。但是曹爽突然被司马懿杀了,王凌心里就嘀咕了,自己会不会有风险,毕竟是曹爽看上的人物,已经有过关联就很难洗清了。老资历的王凌这嘀咕来嘀咕去,就想到了造反另立新君,搞个小朝廷。结果也是他运气不好,造反前,他的主力盟友兖州刺史令狐愚病死了。然后是他拉拢新的兖州刺史不成,反被告密。司马懿有了准备就提前做了收拾王凌的布置,于是王凌在诈骗虎符不成的情况下,无法调动淮南大军,于是只能向率军杀来的司马懿投降。最后司马懿也没有放过他,被灭全族。

第二次叛乱,毌丘俭的报恩行动

第二次叛乱发生在司马师掌权时期,那时司马懿已经过世。这次事件的起因是曹魏重臣夏侯玄和李丰谋划取代司马师首辅的位置,事情泄露,被司马师都杀了。这下可把时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的毌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给吓着了。为何?因为毌丘俭平素就和夏侯玄、李丰交好,这很容易受到司马师的猜忌,而文钦则是曹爽的同乡,并且关系亲近,这就更是要被司马师打压的对象了。所以二人一拍即合,干脆起兵反叛,也算是报答当年魏明帝的恩情了。所以说毌丘俭还算是亲曹势力,但难免也有为自己一搏的心思。司马师闻听后调集各路大军亲征,稳扎稳打,最后毌丘俭寡不敌众,兵败被杀,文钦则逃到了东吴。二次叛乱宣告失败。

第三次叛乱,希图自保的诸葛诞

第三次叛乱发生在司马昭掌权时期,这时司马师已经去世了。说起诸葛诞,他还参加过围剿毌丘俭的战役,那以后便迁任征东大将军执掌扬州。这时候他也惊恐了起来,不为别的,自己也和夏侯玄等人交好,更是曹爽提拔起来的,亲眼目睹王凌和毌丘俭都被废了,他对自己的未来很是悲观。于是便勾连东吴,举兵造反。他这一次算是三次叛乱中,准备最充足的了。死士也养好了,东吴也派正式的援军了,可惜还是老模式,司马昭率26万大军,打得依然是稳健扎实,丝毫没有破绽,结果诸葛诞和东吴的联军还是战败了。而诸葛诞也被军士杀死。

△诸葛诞网络形象

叛乱频繁的淮南

那么淮南地区为何会屡次发生叛乱呢。我觉得应该与地理位置不无关系。淮南处于曹魏和东吴的交战区,在三国后期这里属于交兵的第一战场。所以,相必曹魏在这里投入的资源较多,而且扬州都督通常都是假节,其权利使用相对较为自由。而且边境地区,可以串联东吴以为退路。所以,这就是淮南地区的统帅敢于起兵的依仗吧。

但是这三次反叛的首脑之间并无关联,都是各有各的恐慌和烦恼,说是为曹魏倒也不能说没有,只是如果他们自身不受猜忌的情况下,相必他们也不会只是为了曹魏就铤而走险的。

结语

司马氏篡权后,淮南地区的叛乱频繁与其地理位置有关,便于叛乱者促成叛乱条件和设计退路。也许在其他地区也有因亲近曹魏而被猜忌的人,只是他们不具备有利条件,相必是敢想却不敢真的造反罢了。

4

司马氏篡权以后,其实对于曹氏一族和夏侯氏一族来讲,能够掌控的地区少的可怜。

怎么讲呢?曹魏政权主要的实力体现在军队上面。曹氏宗族和夏侯氏他所拥有的主要的实力就是在军队里面曹操手底下的八标,就是夏侯家和曹家的八位优秀的军事将领,几乎掌握着曹操手底下将近于70%左右的军队,如此数量庞大的军队一直掌握在曹氏和夏侯氏一族的手里面,所以就是为什么曹操愿意放权,军队都在我手里我说了算,其他的人根本没办法去多嘴。

司马懿他主要经营的地区就是关中地区,由于诸葛亮北伐,所以司马懿一直待在关中地区抵抗蜀国进攻,整个关中地区几乎都是司马懿的天下,你比如说郭怀就是司马懿的心腹。

至于说在这之后曹魏政权也确实想要遏制一下司马懿的。军事的影响力,因此派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待在关中地区,帮助司马懿削弱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力,这个人就是夏侯霸。

当然在这之后司马懿做掉了曹爽和夏侯霸以后,整个曹氏政权大部分的军队都掌握在了司马懿的手里面。司马懿此时掌握的军队以关中地区的军队其余多,当然荆州地区也确实存在着司马懿的影响,为什么在空城计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面编造出来的一个桥段,而此时,司马懿在干什么?在荆州造船!当时司马懿在装疯卖傻的时候,曹爽的一个清醒就是去担任荆州刺史。后来这个人联通曹爽一起被司马懿给做掉,所以荆州地区基本上也轮到了司马懿一个人说了算,所以魏国三大军事防区,关中地区荆州地区以及淮南地区,其中两个就已经落到了司马懿的手里面,这两个地区的军队司马懿说一不二。

所以就只剩下来一个地区,这个地区就是淮南,淮南在哪里?临近合肥,(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大家看一下地图的话,就会发现合肥往北就是淮南。淮南这个地方原先是元素的地盘,这个地方很富怎么讲呢?当初元素能够坐18路诸侯的粮草官跟这个地区的物产丰富有很大的关系。

后来为了能够对付孙权,曹操将合肥地区打造成一个军事堡垒,但是这个军事堡垒是需要鼓起的,所以又把合肥望北的一大片地区圈起来,作为他的青州兵驻扎的地方。

这个地方可以说是整个曹魏政权的军事重地。尤其是青州兵在这个地方已经经营多年,虽然曹丕后来选择将青州兵给解散了,但是曹魏政权在这个地方的政治影响力根深蒂固,司马懿这一辈子都在不停的增加自己在军队里面的影响力,可一直没有把手伸到的地方,就是淮南地区,可以说以淮南地区为核心的一大片地区,司马懿都没有办法把手伸进去,这也就造成了接下来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司马懿篡权以后,其他地方司马懿都能够把反对的声音给压下去,可是在这个地方司马懿不能够一手遮天,所以对于司马懿换权这件事情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最后引起了各种各样的反叛,其中这三次叛乱就是比较大的三次。

当然对于司马家族来讲,这个地区的叛乱那是一件小事儿,怎么讲呢?华南地区面对的是东吴,天天你来我往你争我夺,双方之间结下的是血海深仇,不可能让所有的人直接投奔东吴的,而且他们背叛曹魏政权最重要一个原因是司马氏篡权,所以从骨子上来讲,他们是不会去选择投降东吴来联合东吴一起对曹魏政权发难,仅仅涉及到内部争夺权力的问题的话,司马家族永远都占据着上风口,为什么天子在他们的手里他们又不向曹爽那么傻,把天子给让出去。

可以三次叛乱看起来惊心动魄,闹得沸沸扬,可对于司马家族来讲稳得一匹,而且还被司马家族当做定期处理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的一种手段。

5

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想过,首先简单说一下淮南三叛。

249年高平陵之变之后,司马懿干掉曹爽,魏国的双核变成了单核。历史上的权臣要不篡位要不灭族,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司马懿在这个时候想不反也不行了。

251年另一个权臣王凌立曹彪为帝,司马懿前去平叛。王凌投降,在押解回洛阳的路上自杀,这是淮南一叛。

顺便说一句,这个王凌是当年巧施连环计的王允的侄子。

255年毌丘俭、文钦起兵反对司马师,司马师亲自出征,带领诸葛诞等人平叛。这一仗是最动摇国本的叛乱,司马师死在回师的路上,曹髦险些获得权力。这是淮南二叛。

毌丘是复姓,guan,四声。

257年,平定了淮南二叛的诸葛诞叛变,投降吴国,吴国排除之前投降的文钦过来帮忙。司马昭带皇帝太后过来平叛,诸葛诞杀掉文钦,城破被杀,这是淮南三叛。

司马家代魏如同高手下棋,步步为营,都是团结大多数去对抗一小撮,而且往往这次自己这边的人变成了下次对方那边的。

为什么都是在淮南。主要原因要看魏国的国防布置。

魏国分东部战区和西部战区,西部是司马懿的大本营,无论是郭淮还是王昶,都是司马懿的铁杆,他的势力渗透的很深。而东部战区对抗孙权,实际上的战略安排并不是特别的重要,司马家的手没那么长,自然是终于魏国的人。

而且,其实,淮南三叛并不都是忠于魏国的人去对抗司马家,比如一叛的王凌,他和司马懿一样是个权臣,是双方的权利分配分歧产生的斗争;而三叛诸葛诞,更是个脑子不正常的人,真正忠于魏国而且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就是二叛的毌丘俭和文钦。就是他们俩也有不同,毌丘俭是纯臣,文钦是军阀。

至于毌丘俭文钦为什么起兵,是因为司马师254年杀掉国丈、皇后、还有自己的哥们夏侯玄,废掉了皇帝曹芳。

6

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和司马师、司马昭父子掌握了曹魏大权,不过忠于曹魏的力量并不甘心于大权旁落,一连发动了多次反对司马氏的抗争,尤其是251年到258年淮南一连发动了三起规模较大的反对司马氏的军事叛乱,这就是三国后期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淮南三叛。

或许有人奇怪,曹魏有几个重兵集结的战区,那为何其他战区风平浪静,唯独淮南连续起兵反对司马氏?这个其实是有原因的。

曹魏有几条大的战区防线,分别是西线、南线、东线和北线,其中西线负责对蜀汉作战,南线和东线负责对东吴作战,北线主要是防范北方游牧民族重要性稍低,西线、南线和东线都是曹魏重兵集结的战区,其对应的雍凉军团、荆襄军团和淮南军团是曹魏主要的军事力量。

司马懿208年才加入曹操丞相幕府,219年由丞相府主薄升任太子中庶子,正式佐助曹丕;曹丕登基后司马懿先后出任尚书、督军、御史中丞、侍中、尚书右仆射等职,虽然受到曹丕的重用,但是除了领兵镇守许昌之外,司马懿手中并没有什么兵权。

曹操和曹丕父子对司马懿还是有所防范的,《晋书》记载曹操临终前曾交代过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从曹丕对司马懿的使用上来看,曹丕对司马懿还是抱有一定戒心的。

不过两个人的意外去世给了司马懿掌握兵权的机会,这两个人一个是掌握南线军权的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另外一个就是魏文帝曹丕:226年夏侯尚和曹丕先后去世,面对来自东吴和蜀汉的军事压力,继位的魏明帝曹叡无人可用只能以司马懿为骠骑将军督荆、豫二州诸军事,自此司马懿开始真正掌握了兵权。

这里有必要多说一句,曹魏兵权历来掌握在曹氏和夏侯氏之手,外姓大将掌握兵权的不多,即使有也会受到掣肘,那为何夏侯尚一死,曹氏和夏侯氏就无人接替夏侯尚的位置呢?怪不了别人,要怪就怪曹丕自己,曹丕对宗室尤其是自己兄弟打压过甚,使得宗室后继乏人,这才导致曹叡不得不把南线兵权交到司马懿手上。

曹叡时期,掌控西线雍凉兵权的是大将军曹真,掌握东线淮南兵权的是大司马曹休,掌握南线荆襄豫兵权的是司马懿,231年曹真去世后司马懿转为都督雍凉诸军事,负责和北伐的诸葛亮作战,234年诸葛亮去世西线战事降温之后,司马懿又远征辽东公孙渊直到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

由此可见司马懿曾负责过南线和西线战区,都督过荆豫诸军事,也都督过雍凉诸军事,就是没有负责过东线战区,也没有都督过淮南军事,所以司马懿在军中的根基其实只限于雍凉军团和荆襄军团,至于淮南军团他压根插不上手,也轮不到他说话。

东线淮南军团的军事主帅是征东(大)将军或镇东将军,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前的几任主帅分别是曹休、满宠、王凌,其中曹休是宗室,满宠的资历比司马懿还深,王凌忠于曹魏和曹氏关系很好,其后的毌丘俭和诸葛诞“皆魏之忠臣也”。

其余战区和重兵集团遍布司马氏亲信,唯独东线淮南军团司马氏一直无法掌控,淮南军团一直由忠于曹魏的大将掌控,出兵反对司马氏也就不足为奇了。

7

题主虽然看似问了一个问题,但实际上问的是两个问题,一是曹家为何会人心尽失,让司马家摘了桃子?二是为何在政变之中,军官们都倒向了司马家?如果我们想解答这两个答案,其实需要分别从历史的纵向和横向来分析这一历史怪状。

从横向角度而言,无非是曹丕打压宗亲,而曹爽强行作死所导致的一切,关于这一点,许多答主已经答得十分详尽,我便不再赘述。在此,我主要从纵向角度阐述其中缘由。

首先,从历史的纵向来看,曹魏政权得位不正,何时能说魏国得到过人心?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们都十分强调只有得到民心,才能得到天下,这个道理或许在乱世之中颇为适用,但是在古代盛世之中,恐怕此“民心”非彼“民心”。特别是在从东汉开始到唐朝灭亡的这近千年的时间里面,恐怕统治者们真正想得到的人心是“士族阶层”的人心,而非百姓的民心。

或许在大多数人看来,封建时期地位最尊崇的莫过于皇室,但实际上士族才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真正贵族,而这一历史现象最早出现于东汉王朝。自王莽篡汉以后,刘氏皇族势微,汉光武帝刘秀为了振兴汉室,所以他只能借助地主豪强的势力来坐稳江山。而相应的,他也要在政治上赋予这些乡绅们一定权力。

这些乡绅豪强们的后人开始凭借刘秀赋予的机会走上政治舞台,并为家族在朝中谋篇布局,互结姻亲,最终形成了商人、地主、官僚三位一体的士族阶层,且就此延续下来,势力愈发庞大,以至皇权都难以压制他们的权力。

纵观整个东汉的政治环境,都十分讲究家族背景出身,这些士族吸着百姓的血液,将大量税收纳入自己的腰包,再来压制皇权,而这才是东汉末年大乱的根本缘故。

在东汉末年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里,其实按曹操的出身他是很难得到这些士族权贵们的人心,纵然他是一个权阉的义子,但仍是不被这些士族放在眼中。当时东汉政权的政治支持力量主要来自于最庞大的两个士族所组成的政治集团——汝南集团和颍川集团。所以纵然强如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但都难以能和四世三公世家的袁绍做比较,因为袁绍背后站着的正是汝南集团。在这个十分看出身的时代,我们也便不难理解为何刘备坚持他刘皇叔的身份,因为只有这个身份,才能让他跻身上流社会。

那么曹操既然没有如袁绍的世家出身,也没有刘备的皇族身份,那么为何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人买账,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得到了天下人的民心呢?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荀彧。

荀彧虽是曹操的谋臣,但绝非谋臣那么简单,因为他出身东汉的另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颍川集团,他还是颍川士族中的代表人物。曹操正是凭借他的名望,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让人们相信他是真心为了兴复汉室。毕竟就算大家不相信他,难道不该相信荀彧吗?

也正因为有了荀彧和汉献帝这两张牌,曹操才得到了从颍川士族出来的郭嘉、陈群、司马懿等能臣谋士们的相助,奠定了魏国的江山基础。毕竟打江山靠武将,但守江山最终还是靠文臣。

然而,虽说早期荀彧和他的势力给曹操莫大的帮助,但是到了后来,他的存在却给曹操带来了许多不便。再加上曹操又打败袁绍,并凭借荀彧得到了汝南集团的支持,所以汝颖集团的存在和合流,给了曹操莫大的压力,危及了曹氏政权的稳定。所以曹操为了避免文官坐大,他十分重用曹氏宗亲为武将,还一度唯才是举,不问德行来提拔许多寒门子弟,以利用军队势力和这些新的士族来对抗颍川士族。

熟悉历史的人们都知道,曹操基本上做了一切称帝前的必要步骤。可是当曹操离称帝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他却停下了称帝的步伐,给后人留下了莫大的疑问。实际上,虽然曹操称魏王以后,荀彧已经死了,但是汝颖集团却把控了朝堂之上几乎一切要职,如果曹操要称帝,那么势必要得到汝颖集团的支持。

可是曹操所代表的“寒门法家”和汝颖士族所代表的“士族儒家”本身就是矛盾的存在,一旦曹操称帝,则代表东汉不复存在。东汉所代表的政治体制乃是以士族为根基,而曹操一旦坐实帝位,那么势必这位草根皇帝会有一番大的革新,这是世家大族们都不愿看到的景象。所以所谓的“生食汉禄,死为汉臣”并非完全是士族们的遮羞布,能够在曹操时期的魏国说出这番话必是有一定的真情实感。

可是曹丕当上魏王以后,曹氏宗亲因为曹操重用缘故,变得十分骄纵,此时朝堂之上的矛盾从曹家和汝颖集团士族的矛盾,转为了曹丕和宗室皇权之争的矛盾。所以曹丕上来二话不说,一顿骚操作,搞得曹氏家族在军中的影响力迅速下降。而曹操早先唯才是举的政策在此时也成了弊端,因为军队里非曹氏的、又有能力的将军们有些节操问题,对曹氏王族并没有表面那般忠义。

但是曹丕也正因如此,得到了士族们的好感。另外,曹丕十分重视如陈群等大臣,甚至对陈群所提的九品中正的雏形也给与认可,自然得到了世家大族们的鼎立支持,他也因此得到了文人们的认可,以完成他父亲未竟的事业,成功当上了皇帝。

然而,实际上士族们却对这个政权并没有什么感情,毕竟魏国的出现是士族和曹丕互相妥协的结果。曹操也未曾料到,姜还是老的辣,如果他按照曹操一样不要刨自己宗室根基,或许魏国不会被司马篡魏。但历史终究是历史,当司马懿政变时,和他站在同一利益阵线的大臣们自然漠视着一切的发生





8

三国,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其前中期英雄辈出为这个本就风涌云起添上了绚丽的一笔,但这反而黯淡了三国后期的精彩,后期的人物例如:邓艾,钟会,姜维等等都是新一辈比较出名的名将,当然,这都是雍凉地区的事情了,而魏国与东吴接壤的地区――淮南,也曾有过一群亲曹党名士反抗过司马氏族,虽然看似蚍蜉撼树却让人不得不生出另一个疑问:为什么只有淮南会起兵反抗司马氏族?

第一个原因:淮南官吏与曹氏的关系

淮南共“叛乱”了三次,第一次是王凌叛乱,与反对司马氏族没有关系,故不细说。第二次是毌丘俭叛乱,毌丘俭著名功绩无非是多次平定过辽东,看似武将的他其实出仕于文官,毌丘俭先开始因为知识渊博,才思敏捷被魏明帝曹叡选拔为文学掾,后又平步青云做到了扬州都督、镇东将军,可谓是受尽了曹家的恩惠。

淮南第三叛便是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诸葛诞也先是做了个吏部郎,后在东兴之战中立了功被封为扬州刺史,但是在毌丘俭叛乱的时候他并没有参加。言归正传,他为什么会骑兵帮助曹家?因为诸葛诞先开始被曹叡所厌恶,罢了官,后来曹芳与曹爽帮他复了位,也算是受过曹家的恩惠,且毌丘俭在叛乱时也联络了诸葛诞请求参加,虽然拒绝了但终归是扯上了关系,除此之外还有诸如:诸葛诞是著名名士等等次要原因。

另外像文钦这些参加叛乱的将领都受过曹家的提拔,所以由此可得出淮南地区和曹氏关系最亲密。

第二个原因:东吴暗箱操作

东吴作为曹魏的死对头一直是伺机北伐,例如孙权曾数次攻打合肥,但均以失败告终,甚至以十万大军被张辽的八百军队击败,落下个“孙十万”的名头,后来又有诸葛恪北伐但也失败了,所以明面打不下,东吴就选择暗箱操作,例如在诸葛诞叛乱时东吴就以大军支援,并且在毌丘俭叛乱失败后还接纳了一批降将,所以说淮南能够叛乱和东吴离不开关系。

第三个原因:司马氏已经把控了其它地区

首先是雍凉地区(雍州、凉州)这个两个地区与蜀国接壤,镇守在这里的是郭淮,但255年,也就是毌丘俭起兵那一年,郭淮病死,接替他的是司马党的陈泰、司马望、夏侯玄等等人物,就算是后面伐蜀的大军也都是司马党的人(钟会是不是后异议,但邓艾一定是)

接着是辽东地区,自司马懿平定公孙渊以后便大开杀戒,将幽州四郡青年诛杀,树立了威望,让割据辽东几十年地公孙氏就此归顺并畏惧“曹魏”(其实是司马氏)的存在

最后便是关中,关中不用说了,司马懿是士族出生,门生故吏遍布而且和关中名士钟繇等人有交情,所以这也不成问题了。

最后一看,就只有淮南不在司马氏控制范围之内,并且又受过曹家恩惠,那么叛乱就是理所应当的了。

综上所述,司马氏为篡权做足了准备,缺始终未拿下淮南,而淮南的叛乱让司马氏名正言顺地整个东线,从政治意义上看,这也为司马氏的篡位奠定了基础

9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曹氏政变。说起来,这场政变其实是非常容易的。司马懿当时在手中并没有什么兵马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他暗中培养的三千死士,就取得了成功。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当年,曹操不是以人才众多著称吗?而且曹操的部下,一向对曹操都忠心耿耿。虽然曹操挟持汉献帝,是一种“奸臣”的表现。但是,那些有才干同时有节操的人,依然并没有背弃曹操,而是一心一意拥戴曹操。由此也可以看出,曹操的手下,对曹操是非常忠心的。

既然曹操的手下那么忠诚于曹操,难道他们就看着江山落入司马懿的手中,而坐视不管吗?

这个问题,初看起来确实是这样的。但是细细一分析,我们又会发现,这其中其实有很多客观的现实。怎么理解呢?

其一,高平陵政变只是朝臣争斗。

事实上,当时很多人并没有看清楚历史走向。并没有认识到,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政变,是司马家族向曹氏家族夺权的冲锋号。而只是觉得,这是司马懿和曹爽这两个朝臣之间的争斗。

而且,当时很多人,实际上是很同情司马懿的。因为司马懿有才干,能打仗,为曹氏家族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却受到曹爽的迫害。曹爽把司马懿架空,让他提早退休回去休息,这一点确实让人很同情他。

如果曹爽仅仅是迫害司马懿倒也罢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曹爽却还迫害其他人。曹爽在朝廷中搞独裁,让他的几兄弟把持朝政,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这一点,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曹氏宗亲,都是很不满的。因而,支持曹爽的就很少了。

其二,高平陵政变得到了太后的支持。

当时的皇帝曹芳只是个小皇帝。按照古代王朝社会的规矩。当皇帝年幼的时候,一般都是由太后代为摄政。

当时的太后是郭太后。郭太后没有为曹叡生下儿子,她也是在曹叡病重的时候才晋封的。曹芳只是曹叡的养子,并不是郭太后的亲儿子。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郭太后其实对曹芳并没有很深的感情,当然也不会去思考司马懿夺权的意义。另外,曹爽执政的时候,不仅仅霸占了其他朝臣的权力,也褫夺了郭太后的权力,这让郭太后很不满。当司马懿联系她,向她诉苦,以此发动政变的时候,她可以说是感同身受,很快就同意了司马懿的行动。(当然了,由于当时司马睿已经控制了朝廷,她就算不同意,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郭太后当时应该算是最好权力统治者,既然郭太后也不反对,其他人又怎么会反对呢?

其三,曹操的老部下基本上都已经凋零。

曹操的手下确实人才济济。但是,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这些人才基本上都已经凋零。留下来的,大都是官二代官三代或者皇二代皇三代。他们从小就在温室中长大,也没有经过艰苦的磨练,能有什么本领,向司马懿发起冲击呢。

曹爽实际上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真是曹操的养子。说起来,曹真算是皇二代(官二代)。不过曹真还算不错,有一定的能力。曹爽则是典型的皇三代,眼光和能力都有限,因而才会在高平陵政变中一败涂地。

相对来说,曹爽还算是皇三代中能力不错的。否则的话,曹叡也不会选他为辅政大臣。能力不错的曹爽已经是这个样子,可想而知,其他皇三代官三代就更加糟糕了。

其四,司马懿迅速打击了曹操老部下的后代。

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在杀掉曹爽的同时,还迅速打击了曹操老部下中的那些二代、三代。比如曹羲、曹训、桓范、邓飏、何晏、毕轨、丁谧、李胜等等。

此后,司马懿又通过王陵事件,打击了王陵、令狐愚,逼死夏侯玄,而夏侯霸逃奔蜀国。

再后来,司马懿把曹操老部下的后代及宗室后代全部抓起来,拘禁在邺城。

可以说,司马懿是一步一步杀过来的。等到曹操的老部下及宗室发现他是想夺取曹氏皇位的时候,已经手中无兵无权,为时已晚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魏略》)








10

曹魏建立后,为应对蜀汉和东吴长期的军事威胁,分别在西部雍凉地区和东部淮南地区,布置了两大军事要塞。

西部雍凉地区的军事集团是司马家族长期经营过,对司马家家族印象比较好,加上在高平陵之变后,原本驻扎雍凉的曹魏宗亲将领夏侯霸和夏侯玄,一个逃亡,一个被免职,随后统领雍凉的均是亲司马系的将领,比如郭淮、孙礼、陈泰,所以西部地区,几乎没有亲曹魏的势力。

而东部淮南地区的军事集团就不一样了,司马家族在淮南地区的影响力较小,难以接入到淮南军事集团当中,因此淮南才连续爆发了三次反对司马家族专权的叛乱。

第一次是因为司马懿屠杀曹爽一党,引起曹魏旧臣的不满,其中同为四朝元老,时任太尉的王凌举兵讨伐司马懿,而此时,司马懿专权还没有那么明显,支持王凌的并不多,因此王凌看难以获胜,就投降自杀了,死前到贾逵庙前大呼:贾逵,只有你知道我王凌是大魏忠臣。这也说明了,当时王凌讨伐司马懿是被认为是对曹魏的叛乱。

第二次是因为司马师把皇帝曹芳废了,引起了曹魏旧臣的不满,镇东将军毌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一个是军事集团首领,一个是地方封疆大吏,这次叛乱影响很大,虽然最终司马师镇压下去了,但是司马师自己也伤重病逝了。

第三次是因为司马师病逝后,司马昭野心更大,司马昭派贾逵去试探亲为大臣的对司马家族的态度,其中试探对象之一就是时任征东将军的诸葛诞,诸葛诞和曹爽夏侯玄原来关系很好,后来归顺了司马师,但司马师时候,司马昭并不信任诸葛诞,于是派贾充去试探诸葛诞,贾充问“你觉得曹魏如果把政权禅让给司马家如何?”,结果诸葛诞把贾充一顿痛骂,贾充于是向司马昭汇报诸葛诞比较亲魏,诸葛诞最后在司马昭的排挤打压下举兵反抗,最后粮尽战死。虽然如此,诸葛诞一般被认为是投机派,并不是纯亲魏派。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