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南通果真是古代流放犯人的地方吗?

南通果真是古代流放犯人的地方吗?

2020-09-05 02:01阅读(100)

南通果真是古代流放犯人的地方吗?:据历史记载,南通确实是古代流放犯人的地方之一,但是在封建社会漫长的岁月中,仅仅是在北宋一个朝代有犯人流放至此而已。我

1

据历史记载,南通确实是古代流放犯人的地方之一,但是在封建社会漫长的岁月中,仅仅是在北宋一个朝代有犯人流放至此而已。

我们看电视都知道流放是古代的刑法之一。流放在我国起源很早,并且沿用历史悠久,从远古流放出现,到清末被废除,历经了几千年。犯人的流放地一般为边荒之地。比如说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被流放到新疆伊犁,曾在西安和老婆见面的时候留下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南通作为流放地在历史上只有北宋有记载。

《宋史》有“犯死罪获贷者,多配隶登州沙门岛及通州海门岛,皆有屯兵使者领护。而通州岛中凡两处官煮盐,豪强难制者隶崇明镇,懦弱者隶东州市”的记载。北宋时期通州下辖二县,一个是静海县,一个是海门县。通州海岛隶属通州,应该没有争议,因此,南通在古代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这个说法,是有历史依据的,不过仅限北宋一朝。

2

从多方资料来看,南通确实是古代流放犯人的地方。

古代流放到南通的犯人,大体可分成三种情况:

一、南宋之前的古代战爭中,擒获的敌方俘虏,被押送到南通流放,(注:古南通的胡逗洲四周环水,这种地形非常有利于管理流放犯人。)这些俘虏大部分是鲜卑人、西域人。

二、古代的罪官以及刑事罪犯,被押送到南通流放。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据有关文献披露,古代也有冤、假、错案。有些所谓的罪官,并非贪官、坏官,而是因为主见不同,在宫廷内内斗中失败,所遭至的迫害、冤屈。

例如:清朝的爱国将领林则徐,虽然当年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流放到新疆伊犁,但是百年之后,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在历史学家的笔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光辉形象,永远不可磨灭。

三、明初,朱元璋的军队打败了驻防在南通的一支数万人的蒙古军队。从资料分析,这支蒙古军队应该是忽必烈(成吉思汗)第四个儿子下属的一支部落军队,他们为了保全败军残部以及全体随军家属的性命,接受了明朝军队提出的(就地流放)的全部条件,明朝军队也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管制措施:允许蒙古人从事农牧业、手工业、经商等;为了防止他们逃回蒙古大草原,批准未婚蒙古人与当地青年男女互相通婚,促其扎根南通;只是每年秋后,蒙古人必须按收入比例,向明朝官府缴纳重税而已。

然而这批蒙古人及其后代相当聪明、勤奋,他们不仅与南通原住民相处很好,而且在以后南通的各行各业中,相继出现过优秀人才。到明朝中期,流放定居在南通的蒙古人已经不再受歧视了。

而今,经历数百年的通婚、变迁,南通籍蒙古人及其后代,已经完全与汉人同化,不分彼此。

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确实如此,南通古代就是流放地。

大家也许不知道,古代和今天不同。

今天的沿海因为贸易的原因,通常比较发达。中国最富裕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全部靠海。

但古代不同,恰好相反。

沿海地区通常土地相对贫瘠,很多还是海水覆盖的盐碱地,不能种植粮食。

同时,沿海地区经常受到台风、海啸影响,危险性远远比内陆要大。

而海边最大的优势就是渔业。然而,古代渔业并不发达,远洋渔业几乎没有,渔民多是在近海用小船捕鱼,收获量有限。


古人可不像今天一样喜欢吃海鲜,因为缺乏冷藏海鲜运输的设备。所以,海鲜基本只能就地解决,或者晒干制作成腌制品。

而古人非到万不得已,一般是不会吃咸鱼这种腌制品的。

所以,南通古代不是什么富裕地方,很贫穷,人民多以制盐为生。

然而,他们制作的盐不能自己销售,必须卖给政府,所以收入很少。

宋代正式建立通州,之前唐代的通州,也就是今天南通市区,还是长江中的一个沙洲。

不过南梁时期,通州也就是南通已经存在。

著名的杀人魔王侯景,就是在南通被杀。

当时南通就已经有不少流民,以制盐为业。

但这些流民不是流放的人,而是从北方逃难而来的难民。

从宋朝开始,南通彻底成为流放地。

《宋史》写到“犯死罪获贷者,多配隶登州沙门岛及通州海门岛,皆有屯兵使者领护。而通州岛中凡两处官煮盐,豪强难制者隶崇明镇,懦弱者隶东州市”

这个海门岛,就是靠近今天南通市区的地方,当时仍然是一个长江沙洲。

由于偏僻,无法种地,甚至难以逃脱,这里成为最好的流放地。

然而,南通作为流放地仅限于北宋时期。

南宋开始,南通已经靠近金国前线,不可能作为流放地了。

4

现在经济发达的南通,在古代果真是流放之地吗

南通是江苏的一个重要的城市,本身靠着长江,并且隔海边也非常的近,在全中国最富的长江三角洲之内,所以经济相当的发达,在江苏的经济也是仅次于苏锡常和南京之后。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南通远远没有现在的地位。

那时候的南通是一个非常荒凉的地方,并且是一个流放犯人的地方。在北宋的时候,当时的名字叫做通州,这里的地理环境是在当时人们看来是相当的恶劣。因为古人和现代的人是不同的,当时人们是不愿意住在海边的,海边的土地一般都比较的贫瘠,产生不了多少的农作物,而当时宋朝最富有的地方是中原,也就是河南,宋朝的都城开封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现在经济发展与以前不同,所以靠海的城市一般都比较的富有。但是以前的时候,人们可不愿意靠海居住,因为在海边一般都有比较大的风沙,并且日晒雨淋的。而且每年都有台风台风过处,以古代的那点技术根本就扛不住。也许人们说在海边有沙滩好啊,但那那是现代,古代人并不喜欢沙滩,而且江苏的海边一般都是一些盐碱地,别说没有沙滩,就连普通的农作物都无法耕种。

当然有人说在海边可以吃海鲜,毕竟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海边可以打到很多鱼类鲜虾之类的。但是古代的人们并没有现在这么喜欢吃海鲜,而且那个时候的渔业并没有现在的技术,所以能打到的非常有限,而且当时出海打鱼由于船小,只能在近海,所以产量和品种都非常有限。而且出海打鱼有着各种莫测的威胁,古代一般情况下都是生活不下去的人才会冒险出去打鱼。当时把犯人流放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又因为土地的原有,无法耕种土地,而且地处偏僻,所以很难逃脱,可谓是一个天然的流放犯人的好地方。有人说在海边可以晒盐卖盐,古代盐价确实高,但是都被朝廷给垄断了,个人是无法私自卖盐的,否则就是杀头的大罪。

当然时代不一样了,今天的南通早已经不是千年之前的南通。长江三角洲也成了中国最富有的地方,人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5

不要以一概全认为罪犯流放。我家家谱记载老祖一族就是明末清初移民而来。

6

南通的通州、如东、启东,海门、古代在汉朝以前还是汪洋大海中的沙洲,南北朝时间沙洲开始相连,有人定居,设盐场,唐朝时期已形成规模设镇,海门、启东、如东、通州东北还是海面,只有崇川区形成大陆,五代时候通州如东形成陆地,海门启东在明末清初时期形成陆地。

据记载,北宋时期吕四附近的沙洲上有个监狱,关押朝廷罪犯,目前还没考证。


7

中国古代主要有三个流放犯人的地方,南方岭南地区、西北边疆、东北宁古塔。

『』南方岭南地区

南方岭南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及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虽然这些地区现在很富裕、很发达,但在古代,属尚未开发的“蛮荒烟瘴之地”。

(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流放到潮州的途中写下脍炙人口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说:“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倒霉透顶的宋朝大文豪苏轼则多次被流放到岭南一带,最远到了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


(苏轼)

『』西北边彊

西北边疆与北方游牧民族接壤,自然环境极为恶劣,是统治者喜欢流放犯人的“天堂”。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曾会流放到这里。林则徐与妻子道别时,写下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名句,传唱至今,留传千古。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被流放。)

『』东北宁古塔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经常在发怒时说:“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就这一句话,就会令所有人生无可恋、万念俱灰……

宁古塔的具体位置在今天黑龙江牡丹江市海林市。在清朝,那里是千里冰封、寸草不生。流放到这里,便是最严厉的惩罚了。

曾经在宁古塔改造过的官员方拱乾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在宁古塔,犯人全家都要给镇守边疆的军人当奴隶,男的做牛做马,女的则被披甲军人肆意凌辱。他们的后代,生子生女代代为奴、世世为娼。

所以,只要听到“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他们宁愿杀死妻女,然后自杀,也不愿去那里活受罪!

古代犯人或是曾经的达官显贵被流放之后,往往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8

崇明也是,犯人去掏盐工。强制盐场劳工!

9

提起南通,就会想到江苏的高考,可以说南通是江苏省内最牛气的高考大市。而江苏省内的高中生第一次了解南通,估计也是通过这个途径了解,因为每当高考前的模拟试卷、联考等等,必有一份考卷来自南通市。

此外南通市也是江苏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它的地理位置靠着长江,并且离海边也非常的近。它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之内,所以经济相当的发达。不可否认,现在南通的经济文化欣欣向荣,一切都在高速发展。

然而在古代的时候,它却远远没有现在的地位。因为封建社会劳动力低下,这里十分贫瘠,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古代流放犯人的地方。

南通,古称通州

南通在古代也称通州,建制于五代十国末期,当然在此之前也已经有人生存。现如今的南通城区一带,唐朝初年还在长江口的海里,是一个沙洲,经过专家考证叫胡逗洲。所以说南通是长江泥沙冲刷堆积出来的,唐代以前只是海中大小不等的沙洲,后来才慢慢连接起来。

据《太平寰宇记》在记载:胡豆洲在县东南二百三十八里海中,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五里,上多流人,煮盐为业。

《太平寰宇记》,是北宋初期一部著名的地理总志,当中的内容几乎都注明出处,给后人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所以该书中记载的风土人情基本上都算是客观公正,而关于通州的记载,简单来说就是说,在胡逗洲这块地方,有很多流人,以煮盐为生。

当然这里的流人应该只是指流民或者可以称之为难民,可能这个名词是受写作人的主观因素考量。因为这里的地理环境是在当时人们看来是相当的恶劣。

需要指出的是,古人和现代的人的生活方式及生存观念不一致,现代靠海边的城市有港口,基本上靠海的城市经济水平都比较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比内陆好了不知一丁半点。但在古代,人们是不愿意住在海边的,海边的土地一般都比较的贫瘠,产生不了多少的农作物,同时因为在海边,一般都有比较大的风沙,雨水也不少,每年还会有台风肆虐的困扰,这在人力为主的封建社会根本就无法常驻。

所以久而久之,通州就变成了人们心中最不想去的地方,来到这里的人估计也就是社会最底层的逃难的人,也就是流人。

南通,流放罪犯的地方

通州,在正史明确记载被官方作为流放地的只有北宋一朝。而被流放的人也是五花八门,有宋初边城守将张昭允、有皇室服装管家李美、有做过宋仁宗时期宰相的王随、有跟书东坡起名的文学家黄庭坚的岳父进士孙觉等等,所以不管文臣武将都有流放到通州的记录。

据《宋史》记载:有犯死罪获贷者,多配隶登州沙门岛及通州海门岛,皆有屯兵使者领护。

此外通州海岛据学者考证,应该就是靠近通州的长江口的沙洲。在北宋时期通州下辖二县,一个是静海县,一个是海门县。通州海岛隶属通州,因此,南通在古代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这个说法,是有历史依据的。

南通人的组成

既然南通是一个流放犯人的地方,那南通人到底都从哪里来的?上文提到,南通这块地方在古代,是长江泥沙冲刷堆积出来的,所以早期的南通人绝大多数是移民构成。有古代江南人和淮扬人,还有部分发配服刑的囚徒和避祸的逃犯。有一个最好的佐证,就是南通存在多种方言却,外地人初到南通后,往往被南通方言搞得摸不着头脑,甚至一个地区就有三种以上方言,确实很难听得懂。

此外网上说,南通人中还有部分是蒙古族人的后裔,这点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只能说确实如此。

据《南通市志》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元人之后元善受招抚,以保姓定居通州,是有据可查的蒙古族后裔;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闻知蒙族讳元善文韬武略、才华出众,因而心中十分喜爱,于是传书招抚,赐姓保、封天官。现在在南通古城“六桥”内,就有六条巷子以其姓为巷名,显然南通保家不是一般人家,保氏家族是一个特殊家族。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岁月中,南通的确是流放犯人的地方之一。但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现如今南通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祖国越来越强大的一个缩影。

10

南通在过去确实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南通一难通,地理上僻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