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军经受的训练来说,拼刺刀是他们非常乐意的。无论是面对小米步枪的中国军队还是飞机坦克的美国佬,如果一次“万岁冲锋”不能解决,那就再来一次。
二战中日本帝国军队(IJA)的训练目标,简单来说并不是要训练出合格的士兵,而是要精神上用军国主义填充,肉体上用艰苦训练磨砺的,完全强化过的狂热战士。
“信仰就是力量,”这正是旧日本军的信条。他们不断被教育要无条件忠于天皇,将自己视为古代武士的现代转世。拼刺刀这种白刃战更容易彰显军人的勇武,也得到了主管部门的一贯重视。
负责日军训练的是军事训练总监办公室(OIGMA)。这个部门为日军的所有训练工作提供集中监督,也提供战术培训。日军的战术习惯和思路大多都是由该部门制定的训练计划形成,刺刀肉搏便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正在接受军事训练的日本高校学生,1935年)
长久历史渊源:
鉴于封建时代提倡“一骑讨”和白兵搏斗,武士思维在旧传统留存严重的日本军队里非常普遍。加之日本内战西南战争里,西乡隆盛所在的萨摩军由于枪炮不足,大量组织“拔刀队”,用武士刀肉搏突袭装备火枪的政府军。取得不小战果,也给政府军施加了巨大心理压力。以至于这种无奈之下的肉搏战术在日军里大获市场,并且在后来的日俄战争里演变为“肉弹战术”(白兵肉弹)。即像子弹射出那般勇猛冲锋。结果,乃木的第三军在俄国人的马克辛重机枪面前尸横遍野,一个师团15000人在5天时间内消耗为仅剩不到1千人。
尽管伤亡如此惨重,日军却并没有放弃肉搏战术。反而以一种精神原子弹的方式融入到日军的正式日常训练当中。
(日俄战争,日军崇尚的正面攻击法遭到重创)
日军征兵与肉搏战训练。
从1873年日本奉行征兵制取代武士阶层以后,普通日本人开始大量加入军队。
以1937年为例,100名日军士兵中间,我们可以看到31个来自乡村的农民,30个工厂里的工人,15个白领,大约7,8个政府公务员,5个老师,3个渔民,2个矿工,以及几个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他们至少都完成了小学六年级教育,能写会读。甚至还能在其中找到4,5个大学生。让人更惊讶的是,他们中还有15人能看懂英文。
这就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重点投资教育的结果,这些士兵70%来自穷人家庭。加入军队意味着他们脱离了赤贫,可以吃上白米饭,不用在乡村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30年代日军征兵体检照片,可见日军普遍身高不高,但体格健壮)
(同时期我国军队的身体状况,大部分人都挣扎在温饱线上)
征兵时,应募者必须至少1.5米高,胸围至少为身高的一半,体重高于92斤,还不能完全秃顶......看似不高的要求在当时日本乃至亚洲已经相当苛刻。众多年轻人里只有大约40%能通征兵时10多分钟的身体检查。这样选出的士兵就已经算全亚洲军队当时的最高标准了。
在加入军队前,高于75%的日本青少年早在8岁开始就参加了名目众多的军事和准军事训练。他们每周会至少有2小时时间花在学校的军事训练上,每年还会参加4到6天的军事演习。有关军事的培训已经成为日本学生日常课程的一部分。他们进入军队以后不会对这种新的集体生活感到任何不适应。
指挥官会时常对新兵训话,还会写信告诉新兵家人,指挥官将成为这些年轻人的代理父亲,直到他们返回家园为止。实际上通过信件监控,每个新兵和他们家庭的可靠性在通信之时已经做了严格的审查工作。
在身体训练之前,精神方面的训练已经开始,日本士兵被教育不应该过分关注外表(3,4天刮一次胡须),禁止张贴海报,每封邮件必须审核,只期待简单的食物(其实伙食已经不错了),使用价格低廉的避孕套(这条很奇怪),每月一次例行的全面体检(相当优越)。
正式的日军步兵训练是一个逐渐强化精神和身体的过程,在侵华战争和之前,这会持续1整年之久,日美开战后缩短到3个月。一年艰苦训练培训出的当然是历练老手,3个月便只能产出菜鸟肉鸡了。无论时间长短,刺刀拼杀会伴随着新兵的整个历程。
新兵入伍的第1到5个月,士兵会进行初步的全面训练。他们刚入伍就会接触到肉搏战,包括最基础的刺刀刺杀和瞄准射击项目,然后是小队配合训练。
第2个月,新兵们会做为期5天的野外拉练,以适应寒冷天气和培养吃苦耐劳意识。
第6到7个月,新兵们需要继续刺刀和射击训练。每天行军32公里,野外作业,连排行动都加入到日程中。
第8个月,新兵们早已习惯的刺刀训练仍旧是日常项目,射击枪法也天天有份。每天行军增加到40公里。像生火取水游泳等等野外生存技能都是必须科目。新兵们还会加入到连营等较大集体单位的配合中。
第10和11个月,快要完成训练的新兵们还会继续已经烂熟的刺刀刺杀和射击枪法。他们现在可以加入营团级的配合练习,以及大型的秋季演习。不仅日本平民,天皇也会亲自例行校阅这些新一批产出的帝国士兵。
除了肉搏战,日军步兵训练还有其他三点也非常突出:精神训练,长距离行军,夜战。事无巨细的诸多条款被记录在《步兵操典》上,派发到每个士兵手中,让日军得到了广泛的引导和利用。大量的文化和军国主义灌输更甚于德国的武装党卫军,更让日本士兵相信自己是天生优势的士兵,并且教导了他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
在经过整整一年的严酷训练之后,我们可以想象日军的肉搏战能力为何如此之强。而我国当时正处在军阀混战末期,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各地山大王,往往只重士兵数量,忽视士兵训练。交战的结果只能说是预料之中。
(日本海军在做相扑运动,据统计,大约有15-20%的日军有相扑柔道等搏击功底)
实战效果。
我国民众的抵抗决心从来不容忽视,1937年1941年,日本在中国战场有18万5千人死亡,这些缺口和即将来到的太平洋战场急需补充。日军的训练时间日益缩短,效果也大打折扣。
根据老战士们回忆,抗战初期时,往往3个以上的我军战士才能对付一个落单的鬼子。日军在刺刀搏斗中,拨拉刺挑,战术动作非常迅猛。这是长期日常训练导致的下意识反应结果。我军如果用刺刀硬拼会落在下风,红缨枪和大刀有时反而会相对较好。
(惨烈的长城抗战油画)
我国国家档案馆还有资料证明,日军在侵华期间多次把普通村民和市民当作刺杀练习对象。这样变态的练习造就了熟练的刺杀技术,也造就了扭曲的心态。到战争后期,新进入中国战场的日军身体底子差,训练浅薄,和我国战士肉搏也占不到任何便宜了。
在太平洋战场上,英军美军初期也吃了日军万岁冲锋的亏。在及时调整战术后,日军的刺刀冲锋一次次撞在美军枪口上,终于体会到了火力制胜的另一种战术。
(1942年泰纳鲁河口之战,日军一木支队采用肉弹冲锋突击美军。结果美军死35人,日军死800人以上,挑起七七事变的祸首一木清直自杀)
其实,坦克等机械化部队在二战中的广泛运用,以及地空协同的攻击模式诞生,早已在向世人说明,人类的战争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所谓刺刀战术,肉弹冲锋,不过是沉渣泛起的一时之举罢了。
(谢谢观赏,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其他文章账号下可见)
参考资料:IJA Man Power and Training/World War II: Japanese Army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