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谢提问,我是鄂G游天下,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导入语:秦王嬴政,13岁继承王位,23岁平定嫪毐之乱,24岁除掉奇货可居的权臣吕不韦,独揽大权,31岁开始统一六国的进程,40岁就完成了大一统的千秋功业,被后人尊为祖龙。他能够统一六国,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民心所向

周武王伐纣得胜后分封诸侯建立周朝,周朝主要是靠周礼来维系统治基础,而不是完善的制度,带来的结果就是周天子权威得不到保证,诸侯自治权过大。

诸侯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势力发展互相兼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周朝存在了近800年,天下就纷争了近800年,这800年的时间里没有一年是没有战争的。百姓苦于战乱,憧憬和平,期待统一,这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基础。

二、秦国历代先王积累的实力

秦国因为地处周朝西北地区,远离了斗争漩涡,前期就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环境。

秦穆公在位之时看准形势,把握机会帮助周平王东迁,得以成就秦国的声名,又和强大的晋国结秦晋之好,为秦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家分晋之后率先变法图强的魏国欺凌未变法的秦国,让秦国上下意识到只有变法才有出路。秦孝公重用商鞅,开启变法时代,让秦国取代了魏国的霸主地位。

秦孝公之后的惠文王、武王、昭王、昭襄王都非昏君,在位期间对内对外都有一番作为,为秦国积蓄了强大的实力。

三、秦国的地理位置

秦国居关中之地,和关东诸侯之间有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胜关隘相隔。

南边和楚国有武关、秦岭等险可守。

如此地理位置,给了秦国巩固发展成果的条件。

四、秦始皇的能力

秦始皇少年英雄,吕不韦那样的权臣轻松地就被他给除掉了,要知道汉宣帝可是一直等到霍光去世才独揽大权的。

秦始皇善识人,能用人,内政上重用李斯等法家人物,巩固和发展商鞅变法的成果。军事上重用和提拔能征善战的将领蒙氏兄弟、王氏父子等等。

结语:有基础、有环境、有能力,秦始皇统一六国自是水到渠成。

感谢阅读,敬请您留下宝贵意见,一起探究历史!

最佳贡献者
2

秦始皇是统一华夏的操刀人,是上下数代人中的集大成者,对中华民族国家认知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秦孝公商鞅变法

在秦孝公之前,秦国实力很弱,历史上虽然阔过(秦穆公帮助过晋文公即位,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大部分时间里都比较弱(和燕差不多,比韩稍强),由于没有什么人才,文化落后,被东方诸侯鄙夷。

秦孝公是一代雄主,谥号“孝”,在先秦时期这是一个是非常高的评价。秦孝公启用从东方(卫国)来的卫鞅(即商鞅,因变法功绩被封于“商於”,故后世称之为商鞅)实施深彻的变法。卫鞅是一个法家理想主义的改革家,卫鞅的变法最重要的两点是“耕”与“战”,生产粮食和打仗都能计算功劳,废除落后的奴隶制度,根据功劳的大小,所有平民都有机会得到爵位,从此秦国人踊跃上前线,打仗非常勇猛,号称“秦锐士”,留在后方的人努力耕种,为军队提供粮食。在农耕时代打战主要靠“人”和“粮食”,做好这两点,秦国的国力、战力终于爆发式增长,一跃成为超级强国。

秦惠文王子承父业

秦惠文王是秦孝公的儿子,商鞅变法得罪了一大批老贵族,秦孝公死后,迫于贵族的压力和对新君的威胁,商鞅被车裂。秦惠文王并不是昏君,虽然处死了商鞅,但却选择坚持秦孝公和商鞅的变法,这是商鞅变法成果能够得到延续的关键。

秦惠王时期在形式上完成了一件大事,称王。此前一直是自称“公”,不管是“王”还是“公”,这都是诸侯们对自己的称呼,实际上周天子赐封的正式爵位只是“伯”,然则这时候周天子早已经管不了事情了,看着“燕”、“韩”这样的“小国”纷纷称王,秦和齐甚至一度号称“西帝”、“东帝”,后来见这称号太拉仇恨便取消了。

秦惠文王时期取得了巴蜀之地,从魏国手里抢回了河西之地(地图上黄河有一段南北走向,在那段黄河西侧的地方),河西之地是中原霸权的象征,夺回河西之地标志着秦国已成为第一强国。

秦武王是颗流星

秦惠文王死后,儿子秦武王即位,此人是一个项羽式的人物,崇尚武力,直接就跑去灭了周天子。在洛阳看到了象征九州的九鼎,想举起代表秦的雍州之鼎,哪知被鼎砸到了脚,很快就因流血过多而死。

秦昭襄王大器晚成

秦昭襄王是秦武王的异母弟弟,母亲是大名鼎鼎的宣太后羋八子,就是“娘娘”孙俪出演的《芈月传》中的芈月,在秦昭襄王60岁之前,有40年的时间秦国国政的主导权都在宣太后姐弟手里,直到宣太后即将过世秦昭襄王才正式主政,在秦昭襄王时期有一次决定大国命运的战争,即“长平之战”,对阵的双方主帅是史上第一战神的白起和被后世称为“纸上谈兵”的赵括,当时的秦国和赵国的情势类似于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局势,秦国相当于美国,是实力均衡的超级大国,赵国相当于苏联,军事实力超强的超级大国,秦赵之争的结果也如同美苏争霸,秦国耗死了综合国力不足的赵国,长平之战赵国并不是输在战场上,而是输在后勤补给上,如果当时赵国后方能帮助前线打开一条运输物资的生命线,秦赵之战的结果还很难说。

秦昭襄王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长平之战后秦国并没有接着攻打赵国,而是缓了一缓,这一缓给了赵国做好准备并联络其他5国的时间,等到秦国攻打赵国首都邯郸时机会已经不是很好,“信陵君窃符救赵”,最终秦国失败,损失惨重,失去了短时间内统一六国的机会。

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存在感薄弱。

这两位一个在位三年,一个在位不到一年,“享国之日浅,国无事”。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

从秦惠文王之后秦国就已经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缺的是一个真正指挥完成统一的君主。于是,秦王嬴政来了,嬴政在赵国邯郸长大,即位时还只是个13岁的少年,国事由“相父”吕不韦主导。从秦昭襄王后期到嬴政21岁亲政这段时期是秦国国力恢复的时期,休养生息,修建水渠,增加粮食产量,增加人口。

嬴政21岁到29岁这段时期,秦国在做统一六国的战争准备,挑选将领,打造兵器,训练军队。

从嬴政29岁开始,耗时9年便统一了六国。

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秦国的策略是先弱后强,先近后远,避免同时开战。

灭韩国

秦始皇首先选择的攻击目标为韩国。因为韩国的实力在六国中最弱,但地理位置却是秦国统一道路的最大障碍。但是,韩国还没有到不堪一击的地步。秦军屡次进攻韩国,均被韩国击退。在用主力进攻韩国的同时,秦对韩采取扶植亲秦势力以逐步肢解的策略。前231年,韩国南阳郡“假守”(即代理郡守)腾,向秦献出他所管辖的属地。腾被秦王政任命为内史,后又派他率军进攻韩国。腾对韩国了如指掌,所以进展顺利,于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俘获韩王安,韩国灭亡。

灭赵国

公元前229年,秦利用赵国发生大地震和大灾荒的机会,又派王翦领兵攻赵。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双方相持了一年。在紧要关头,秦国使出杀手锏—离间计。

王翦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要他散布李牧、司马尚企图谋反的流言。赵王轻信谣言,派赵葱和颜聚替代李牧。李牧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据不让出兵权,赵王竟暗地派人逮捕李牧并处死了他,同时还杀掉了司马尚。杀死李牧,无疑为秦军亡赵扫清了道路。此后,秦军如入无人之境,攻城略地,痛击赵军。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军攻破邯郸,这座名城落入秦国之手。不久,出逃的赵王迁被迫献出赵国的地图降秦。赵国实际上灭亡了。但是公子嘉却带着一伙人逃到代郡(河北蔚县),自立为王。后秦军在公元前222年灭燕国之后将其俘虏。至此,秦统一了北方。

灭魏国

公元前231年,魏景湣王迫于秦国的强大威力,主动向秦献出丽邑,以求缓兵。此时,秦王嬴政正调集兵力准备向赵国发起总攻,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献地。这使得魏国又维持了数年残局。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就在秦军主力南下攻楚之时,秦王政派出年轻将领王贲,率军围攻魏都大梁(河南开封)。魏军紧闭城门,坚守不出。由于大梁城防经过多年修建,异常坚固,秦军强攻不下。王贲想出了水攻的办法。秦军大批士卒被安排去挖掘渠道,将黄河、鸿沟的水引来,灌注到大梁。三个月后,大梁的城墙壁垒全被浸坍,魏王假只得投降。魏国灭亡了。

灭楚国

南方大国楚国,疆域辽阔,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号称拥有甲士百万。但是,楚国的内政一直不振,总是贵族争权夺利,这种状况到战国末期尤为严重。公元前228年,楚幽王死,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幽王的同母弟犹,即位为哀王,但仅两个多月,就被异母兄负刍的门徒杀掉了。负刍成为楚王。楚王室更加分崩离析。就在楚国发生内乱的时候,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不失时机地从北方伐燕前线抽调秦军,南下攻楚,连续夺得楚国10余个城池。公元前224年,秦国与楚国的决战就要开始了。秦王政先派年轻将领李信率20万秦军攻楚,被楚军击败。后又派大将王翦率60万秦军攻楚。王翦入楚境后,并未马上发动攻势。他总结了李信轻敌冒进的教训,采取屯兵练武,坚壁不出,麻痹敌人,以逸待劳的战略。这样,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秦军对楚地的情况基本适应,士气高昂,体力充沛。同时,被调来抗击秦军的楚国部队,斗志渐渐松懈,加上粮草不足,准备东归。楚军一撤,王翦就抓住时机下令全军出击。秦军一举打垮了楚军的主力,并长驱直入,挺入内地,杀死楚军统帅项燕。接着,秦军攻占楚都寿春(安徽寿县),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时为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刚在南方灭楚的大军,又乘胜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于是,长江流域全部并入秦的版图。

灭燕国

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王喜惶惶不可终日,眼见秦国扫平三晋,就要向自己杀来,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最终想出了孤注一掷的暗杀行动,即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时值公元前227年。刺杀行动最终失败,但是秦王政差一点死于荆轲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幸免于难。后来,燕王喜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燕王喜逃到辽东以后,秦军主力就调往南线进攻楚国。公元前222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灭齐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王政命令王贲挥戈南下,攻打东方六国中的最后一个:齐国。从春秋到战国中期,齐是山东诸国中比较强大的一个。但是,公元前284年燕、赵、韩、魏、楚五国攻齐,尤其是燕将乐毅横扫齐国,令齐国差点亡国。之后,齐国一直没有复强。而且,此时的齐王建是个无能之辈。母亲健在时,他依赖母亲;母亲临终前,他还死皮赖脸地要母亲写下可以辅佐他的大臣的名字。

公元前249年(齐王建十六年),刚毅不屈的君王后逝世,后胜任宰相。秦国迅速展开收买内应的活动,向后胜馈赠大量的黄金、玉器。后胜得了秦国的好处,就派出大批宾客相继赴秦。秦国又对他们大肆贿赂,送给金钱、珍宝,让他们回齐国充当内应。这批人从秦国回来后,就积极地制造亲秦的舆论。他们说齐王建应西去朝秦,以表归顺,又说齐秦是姻亲,根本不用备战抗秦,也不要帮助三晋、燕、楚攻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王贲南下伐齐,几乎就没有遇到过什么抵抗。王贲率军长驱直入,来到临淄,齐王建与后胜马上向秦投降。齐国灭亡。 至此,秦国走完了削平群雄、统一六国的最后一程。

功在千秋

秦始皇对东南、岭南、西南以及北方等边远地区的开拓,在这辽阔的疆域里,在一个国家政权的管理下,生活着各族人民,形成为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大国,这不论是在中国史还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极为巨大而深远的意义。秦皇朝名播遐迩,以致“秦人”很早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古代印度梵文称中国为“支那”,希腊地理家托勒密的《地理书》有“秦尼”国。直到今天欧洲人仍称中国为China。这一些,都是由“秦”字读音转变而来的。

统一文字、度量衡堪称千古大手笔。文化上的统一比军事上的统一更加有意义,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土地分裂,诸侯割据的情况,但是在文化上却一直是统一状态,即使外族入侵也会被同化,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汉承秦制”,秦虽二世而亡,但“大一统”、“郡县制”、“法律”、“文字”、“货币”这些都留存了下来,可以说是2000年封建帝制的开创者,直到近代西方文明传入之前主要都是用的秦的一套体制,只是在不断循环和改进。

总结

华夏分分合合,中国的大统一是必然,当然也是秦国人几代人努力的结果,若不是秦始皇可能统一会晚,但不会迟。所以我对始皇评价是七分功三分过。

3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秦始皇之所以能够通过兼并战争的过程,完成其统一全中国的历史任务,主要由于下列四个因素。

一、人民的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由于兼并战争的胜负,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政治上比较进步的秦国能够完成其统一全中国的历史任务。

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是由各国国力的大小来决定胜负的,而一国国力的大小,是和它的经济、政治因素分不开的。因为这时各国军队的主要成分已是农民,战争的胜负不仅决定于交战国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力量,其关键还在于人心的向背。

如果一个政治上比较进步的国家同一个政治腐败剥削残酷的国家进行战争,是会得到人民的支持而赢得战争的反之将会激起人民的反抗而导致失败。


楚国自从楚悼王时吴起被杀害以后,执政带兵的始终不出昭、景、屈三大贵族,政治很腐败,压迫和剥削很残酷楚怀王时,“大臣父兄好伤贤以为资,厚赋敛诸百姓”,楚怀王也很“见疾于民”,全国陷入“食贵于玉,薪贵于桂”的境地(《战国策?楚策三》)。

秦将白起指出,他之所以能够攻下楚国都城鄢郢周围广大地区是由于楚顷襄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群臣之间又是“相妒以功,谄谀用事”,弄得“良臣疏斥,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人民在战场上“各有教心,莫有斗志”《战国策》。

《淮南子·主术篇》说:“顷襄王好色,不便风议,而民多昏乱,其积至于昭奇之难。”(高注:“昭奇,楚大夫也”)说明顷襄王时楚国由于政治腐败而激起人民作“乱”,逐渐扩大发展成为“昭奇之难”。这个“昭奇之难”的具体情况,由于史料缺乏,已不清楚,看来是对楚国贵族的一次沉重打击。这时楚国国内“盗贼公行而弗能禁也”。

在战国时代七大强国中,领土以楚为最大,兵额以楚为最多,武器以楚国铸造的最为锋利,楚国的资源也很丰富,山泽的出产很多,手工业生产也很发达。楚国原来是比较强大的国家,曾两次被推为纵长,主持合纵攻秦事宜。

后来秦灭楚,用兵最多,遇到的阻力也大,战国晚期的纵横家常常以楚和秦相提并论,认为“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而且楚国曾不断地向南扩张其领土,融合了南方各族的文化,不断地向南扩大华夏文化的影响。

楚怀王还曾兼并越国。但是楚怀王、楚顷襄王在同中原各国的战争中却不断失利,失去了很多土地。被韩魏夺去宛、叶以北地,被宋夺去淮北地,被秦先后夺去汉中、上庸,甚至国都郢也被攻占,洞庭湖四周以及巫郡黔中郡都先后被秦攻取最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很显然,楚国贵族的腐朽暴虐及国内的分裂和素乱,便利了秦国在兼并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

二、秦在兼并战争中推行了符合人民愿望的政策

秦在兼并战争中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胜利而占据东方六国土地,由于推行了比较符合当地人民愿望的一些政策。

原来山东六国,齐国最强大,同秦国势均力敌,在战国中期曾和秦国对峙了相当长的时间。齐国在合纵连横的战争中也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和领导地位,在对魏、楚、秦燕等大国的战争中也曾多次取得胜利,声势曾经烜赫一时,但是齐国始终没有能够兼并得大块土地。



公元前三一四年,齐宣王趁燕国发生内乱的机会,大举攻燕,五十天就把燕国攻下了,这说明齐国力量的雄厚。但是齐国在攻占燕国的过程中,行动非常残暴,“杀其父兄,系累(用绳索缚着牵着)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使得燕国人民“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孟子·梁惠王下篇》),因此就纷纷起来反抗,即所谓“燕人畔”《孟子·公孙丑下篇》)。这样,就迫使齐国不得不退兵,没有能够达到其兼并的目的。

荀况曾对当时兼并战争的成功条件有所议论。他说:“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他认为兼并战争是容易取得胜利的,只是在胜利后要巩固起来是困难的。他曾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例如齐湣王兼并了宋国,因为不能“凝”,被魏夺去了;燕国兼并了齐国,因为不能“凝”,被田单复国了;韩的上党郡地方几百里为赵所取得后不能“凝”,被秦夺去了。

他又下了这样的结论:“故能并之而不能凝,则必夺;不能并之,又不能凝其有则必亡。能凝之,则必能并之矣。”他认为“凝”是争取兼并成功的主要条件,又认为“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则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



他主张一方面对士要“凝”,“凝”的方法是维持其统治的秩序,即用所谓礼;一方面对人民要“凝”,“凝”的方法是要改善政治,使人民能够由于“政平”而“安”下来(《荀子·议兵篇》),从这里,我们了解到这时兼并战争的最后胜负,人民群众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因而兼并的能否成功,与各国在进行其兼并过程中所推行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为什么山东六国兼并了土地都“凝”不起来,而秦国在兼并土地后能“凝“得起来呢?这是由于秦国在进行兼并战争中推行了比较符合于人民愿望的政策。秦国在兼并战争中所推行的政策,主要有两点:

1.在兼并战争中,把那些被判罪的“罪人”赦免了,迁到了新得的土地上去,以补充这些地方农业劳动力的不足。公元前二八六年秦在取得魏的安邑后,公元前二八二年秦在攻取得赵二城(当即蔺、祁二城)后,都曾“救罪人迁之”。公元前二八零年秦派司马错攻楚,也“敖罪人迁之南阳”。公元前二七九年秦在攻取楚的鄙、邓等城后,也“救罪人迁之”。公元前二七三年,秦建立南阳郡,又使“免臣迁居之”(《史记·秦本纪》)。

这样,把“罪人”放免为平民,并且把他们迁移到缺乏农业劳动力的地方去从事耕作,这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及安定当地人民生活,有着积极作用,因而是符合于人民群众的愿望的。

2.攻取了某些大城之后,把城中的旧贵族和大商人驱逐出去。

公元前三二五年秦在攻取魏的陕(今河南三门峡西)后曾“出其人与魏”《史记秦本纪》。公元前三一四年秦在攻取魏的曲沃后,就“尽出其人”(《史记·樗里子列传》)。公元前二八六年秦在取得安邑后,一方面“赦罪人迁之”,一方面又“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史记·秦本纪》)。

这时兼并战争的目的在于夺取土地、夺取农民和夺取租税,这些所“出”的城里“人”,决非农民,而是难于治理的旧贵族及大商人。陕是过去虢国的旧都,安邑是魏的旧都,残余的贵族势力还存在,在这些大城市中大工商业者也比较多。



这些旧贵族“其俗刚武,上气力”,爱好“游侠通奸”;大商人依仗财势,“商贾为利”,使秦的执政者感到“难制御”。我们看西汉初期由冶铁而成巨富的“豪强之家”,几乎没有一家不是战国后期被秦流放出来的。

蜀地临邛的卓氏,其祖先本是赵人,本来在赵已“用铁冶富”,秦破赵时被迁到临邛。在临邛冶铸“富埒卓氏的程郑,原先也是“山东迁虏”。南阳宛地的孔氏,其祖先本是魏人,本来在魏“用冶铁为业”,秦伐魏时被迁到南阳(《史记·货殖列传》。

秦国在进行兼并战争时,不断从山东六国的旧都或大城市中流放旧贵族和工商业者,推行的就是法家的强本弱末的政策。

当时法家的强本弱末政策,是符合于历史发展的要求的。所谓本是指农,实质上就是小农经济。所谓末是指工商,因为工商业者特别是大工商业者,不仅是农民的剥削者,也是小农经济的侵蚀者。

大工商业者掌握着冶铁煮盐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部门,他们剥削农民,大量兼并土地,会使农民纷纷破产流亡,影响到国家赋税、徭役、兵役的来源影响到小农经济的发展。

因此为了维护小农经济需要采取强本弱末政策。秦国在兼并战争中推行了这些政策客观上符合于历史发展的要求。秦的“四世有胜”,的确如荀子所说的“非幸也数也”,是符合于历史发展的的。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建成统一国家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建成一个统一国家。战国后期由于商业和交通的发展各个地区在经济上的依赖和联系已比较密切。据战国末年李斯《谏逐客书》中所提到的各地输入秦国的贵重特产,有昆山(昆仑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夜光之壁、犀象之器、太阿之剑、纤离之马、骏良宝马、翠凤之旗、灵鼍之鼓、江南金锡、西蜀丹青、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等。

据《吕氏春秋·本味篇》所载各地著名的食物,美味的鱼有洞庭之鲮、东海之?,美味的蔬菜有阳华(湖泊名,在今陕西华阴东南)之芸、云梦之芹、具区(即今太湖)之菁。美味的水果有江浦之橘、云梦之柚等。都足以说明当时各个地区物产的交流已比较广泛。

同时,由于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人民和四方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大为加强。《吕氏春秋》讲到南可以到达“交趾、孙朴之国”,“羽人裸民之处”(《求人篇》);还说“百越之际”,“缚娄、阳禹、驩兜之国多无君”(《恃君览》)还讲到“北至令正之国,夏海之穷”。



说明这时已和丁令(今贝加尔湖以西)发生密切联系了。《吕氏春秋》又讲到“北至大夏,南至北户”(《为欲篇》),秦始皇琅邪台石刻也说:“南尽北户”,“北过大夏”,大夏当即夏海,或称北海,即今贝加尔湖。至于西方的交通,已经到达昆仑山,苏厉给赵王的信已把“昆仑之玉”和“代马”、“胡狗”合称三宝”(《史记·赵世家》)。

战国时代著作的《逸周书·王会篇》所讲各族向周成王贡献的故事,讲到稷慎(即肃慎)献大麈(大鹿的一种),匈奴献狡,东胡献黄罴(熊的一种),路人(即骆越)献大竹。这反映了当时各族人民政治上和经济上密切联系的情况。

战国末年由于商业和交通的发展,各个地区各个部族在经济上的依赖和联系已比较密切,已是“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王制篇》),这就需要全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四、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统一

因为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统一,使得政治上比较进步的秦国得以完成其统一大业。战国时代,在大规模的残酷的兼并战争中,农民遭受了被杀害、被掠夺和破产流亡的深重苦难。

当时服役士兵需自备衣服和费用。当时就有人说过:经过一场大战所有战死者的丧葬费和伤员的医药费,所有车马武器的损失,“十年之田而不偿也”(《战国策·齐策五》)。据说韩魏两国在秦国的进攻下,“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父子老弱,系虏相随于路”。战争的灾害既如此严重,因而农民对诸侯割据的铲除非常关心,他们要求经济上政治上较好的国家能取得统一全中国的胜利。



战国时代,各大国割据称雄,对于水利的治理,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例如齐和赵、魏以黄河为界,赵、魏地势高,齐国地势低,河水常常泛滥,因而齐国在沿黄河二十五里处筑了堤防,从此河水泛滥,“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于是赵魏也在沿黄河二十五里处筑了堤防。在黄河两岸五十里间,河水时来时去。有时好久没有水灾,农民也就逐渐建筑房屋聚成村落,忽而大水来时又遭漂没(《汉书·沟渔志》)。

这种情况带给了人民生死的威胁。同时各国筑堤,只顾自己的利益,遇到天旱就争夺水利,甚至有意阻塞别国的水利,妨碍别国的农业生产。例如“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战国策·东周策》)。遇到大水也就放水到邻国,即《孟子》所谓“以邻国为壑”(《告子下篇》)。

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有的国家往往不顾人民的死活,决河堤放出大水,用来进攻敌国。公元前三五八年楚国伐魏,就曾决黄河水来灌长坦(《竹书纪年》)。公元前二二五年秦将王贲攻灭魏国时包围了魏都大梁,也曾引黄河大沟的水来灌大梁,大梁城浸水三个月,城墙坍坏魏君不得不降。又如赵国在对外作战中,曾多次决黄河堤造成了连年不断的大水灾。从公元前三三二年到前二七二年的六十年间,黄河曾三度为灾,漳水也曾三度为灾,两次徙移水道,人民生命财产所遭受的损失是极其严重的。

而且,这时各国由于防御上的需要,曾纷纷把边境上河流的堤防连接起来,扩建成为长城,又到处设立关塞,勒索贿赂,征收苛税阻碍了必需的商品的流通。这些人为的灾难和障碍,也只有铲除割据才能加以消除或减少。因而出于统一管理水利、防治水灾的需要,人民群众也迫切地要求统一。

战国时代,秦、赵燕三国以北已有强大的游牧部族,如林胡、楼烦、东胡、匈奴等其中以匈奴最为强大。这些游部族的侵扰,对于边境地区农业的损害是很大的。因而,这时已迫切需要加强边防。例如赵国因为一度用别人代替李牧防守北边,因此在匈奴每一次侵扰时,出战常失利,损失很多,以致“边不得田畜,李牧防守北边时,曾精选骑兵一万三千人,勇士五万人,射士十万人,使得“匈奴不敢近边城”(《史记·李牧列传》),约计李牧全军当在二十万人以上。

秦、燕两国的边防军比赵可能少些,各有十多万人合计三国约用五十万人的大军防御边境,足见匈奴压力之大。当时赵、燕等国的边防军,战斗力是比较强的。赵武灵王曾经“北破林胡、楼烦”;燕将秦开也曾“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史记·匈奴列传》);赵将李牧也曾大破匈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史记·李牧列传》)。

但是,燕赵等国往往把边防军投入兼并战争中,这样就削弱了边防的力量给游牧部族以可乘的机会,在秦兼并六国时,匈奴已乘机向南移动,占领了河套一带的草原。这时就很需要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能够建成,以便集中力量,加强北方的边防,保卫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华夏族先进的生产事业。

的确,人民群众在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完成统一六国的历史任务,首先就是由于国家的统一符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4

看到这个问题,我突然联想到马云。秦国和某宝差不多,所以打败了其他国家。这里有个小故事,作为证据:

1975年睡虎地秦简里的两封家书。两名秦国战士,给家里写信,居然是要钱和夏天的衣服。

现在看来,士兵为国出征,不是应该国家负责吃穿吗?即使现在出差,也是公司给报销。怎么秦国打仗,还要士兵自备钱和衣服?




秦国的老百姓为什么要出去打仗呢?

答案是,秦始皇提供了一个类似现在某宝一样的网络平台。每个士兵都是这个平台上的商家。出去作战,就有机会得到功名爵位,享受优厚待遇。所以,秦国士兵听到要打仗,无不欢呼雀跃。要赚钱了,谁不高兴?

既然打仗就是让你赚钱,你怎么还好意思跟国家拿钱?这样,秦国就被塑造成了一部巨大的战争机器。

再看山东六国,还是保持着百姓是士人的附庸,士人是诸侯的附庸。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效率低下。

军事强国的秦国,一扫六国,也就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国家?原因就在于体制的改变。其他原因也包括:占住边角、找准机会、逐个击破。这就不展开说了。


重点是第二个问题,秦始皇为什么能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也可以用四个词:推倒重建、连根拔起、强力推广、硬性实施。

1、推倒重建

秦国是军事强国。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全民皆兵。所以,在征服六国之后,一路上六国所有传统的建制都推倒。像当初攻城灭国一样的推倒。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干净利落。

就如同,把旧房子推倒重建,总比修缮旧房子更快捷高效一样。

所以,秦朝是在一个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全新国家。而非经过改良后的旧国家。

2、连根拔起

秦国不仅把六国原有的建制都推倒,还把阻碍新建制的旧贵族、旧豪强,也分批次的全部押解到秦国的首都咸阳,被监视起来。

有个著名的例子,中国有一个姓氏叫做“第五”。排在百家姓的最后一句“第五姓终”,是三个姓氏——第五、姓、终。

这个第五姓,便是齐国王族后裔,本姓田。也是在押解之前,将齐国王族分成八批,其中的第五批便被改为姓第五。如今,第五这个姓氏的聚集地,还在当年秦国的首都咸阳附近。

而且,把六国贵族迁往咸阳这样的政策,还是每隔几年就执行一次。基本上,地方上谁豪横,就办谁。所以,谁也别想冒头。这样地方上没有了强权,也就没有了对于新制度的阻碍。


3、强力推广

当六国贵族、富户被迁走,空下来的职位、权威,被秦国的自己人填充下来。秦国本来就是郡县制,郡县中的主官都是由秦国的小吏升迁上来的。而不同于后来以士人或读书人为官。

吏的执行力很强,精通法律条文,政策条款。这样也就利于将原本的秦国的行政制度,推广到全国。

为什么说是强力推广呢?因为各地需要填充的官实在太多了,所以,造成了只有各地的主官是秦国人,下面的吏员都是本地人。例如,萧何曹参是沛县当地人做吏员,而沛县县令却是外派的秦国人。等于是空降了一个领导。所以,这样的推广看似把执行者都铺开到了地方,却并不接地气。只能算是强推。

4、硬性实施

有强推,就有硬性实施。一切按条文办,严格执行。没有转圜余地。陈胜吴广、刘邦,无非是押解犯人去渔阳、咸阳做苦工。早一天晚一天,又有什么?却像军令一样,失期法当斩。普通法令也被当做军令执行。还是军事强国的作风。


总结一下就是,先把六国所有建制推到,在废墟上建新国家,然后把以前的主人都赶走,自己人进去填充位置。但新主人面对旧仆人,言语不通,执行不力,只能以强力办法执行。

结果,军事主义强国的秦国,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终于激起民愤,烽烟四起。

5

秦始皇能统一天下,依赖于秦国的办事效率与组织能力。

当时,其他六国仍是大王和公卿共同执政,哪怕一些国家出现郡县制度,仍是很小一部分。这就是说,地方上贵族的话语权要大于大王。

秦国同其他国家交战,秦王一句话,地方立马征兵,短时间就拉起一支数万、数十万的军队。

其他国家的大王要征兵,首先得同地方贵族打招呼,贵族负责招兵。秦国同其他国家之间差距不仅仅是效率,还有君王的威望。

制度上中央同地方的关系,好比人类大脑和四肢的关系——大脑支配和管理四肢。大家可是试想下,若四肢不听大脑的指挥,我们会陷入什么样的境地?

地方势力如同四肢,只不过这些“四肢”有着自己的想法,有着自己的利益关系,中央想要指挥,便不会同大脑控制四肢一般简捷便利。

秦国战胜六国,是制度上的胜利——先进的中央集权制取代贵族制度。

6

1.秦国国比较强大,地理位置比较好,有函谷关,潼关挡住了其它国家的进攻,也就是说我有盾牌,别人打不了我,我可以打别人。2.秦国几代国君都比较勤政,一心想让秦国强大,到秦始皇赢政时,他更各个国君中的佼佼者,知仁善用,手下有无数贤臣良将。3.秦国修筑了举世嘱目的都江郾和郑国渠,使四川关中地区沃野千里,粮食产量大大提升,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4.反观其它六国,国君不是昏庸就是资质平平无所做为,即使有能臣猛将也被打压疏远,且六国之间还是矛盾丛丛,起不到真正的联合。所以最后被秦国各个击破。

7

因为在嬴政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干的文臣武将,文臣有谋士李斯和尉缭,武将则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贲。

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诸侯割剧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推动历史发展,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②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

③ 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开创了幅员辽阔的秦帝国,促进了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与繁荣,巩固国家统一,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

秦朝疆土面积400万平方公里左右,划分为40多个郡,直接管辖1000多个县。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使得中国的版图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接着由于开拓南越,使中国的版图包括了两广,以至扩张到今天越南北部一带。秦朝没有采用分封制,而是采用郡县制,最初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后来增至四十六个。部分郡大体位置如下图:参见秦朝行政区划。辽东郡、九原郡、云中郡、辽西郡、上郡、太原郡、巨鹿郡、胶东郡、邯郸郡、琅琊郡、北地郡、东海郡、陇西郡、咸阳、南阳郡、汉中郡、九江郡、会稽郡、南郡、衡山郡、蜀郡、巴郡、黔中郡、长沙郡、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右北平郡、渔阳郡、广阳郡、上谷郡、代郡、雁门郡、常山郡、济北郡、临淄郡、河东郡、河内郡、东郡、薛郡、三川郡、砀郡、颖川郡、陈郡、泗水郡。

8

要知道秦始皇为什么能横扫六阖实现建立大一统国家,就需要了解下秦帝国崛起的原因。

秦人祖先是游牧和狩猎部落,因护驾周天子有功,被封土立国为秦,世代与西北少数民族为了争夺有限的土地进行了几百年的战争,好几任国君也因战争而战死沙场。因封地与东方六国相比较为贫瘠和偏远,也因此被东方六国蔑称为“秦夷”。当秦国传位到秦孝公的时候,这位国君年方二十二,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看到东方六国的富庶和相继称霸当上霸主,也就有了改变秦国贫穷的现况的动力。于是在公元前359年任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开始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1.开阡陌废井田。其中心思想就是把整个秦国变成一个大农场,为以后发动的兼并的战争做好了必要的粮草准备和支撑; 2.奖励军功。中心思想是收回旧贵族所以爵位并取消特权。下层的民众想要过上好日子光宗耀祖,只要在战场上立功,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爵位,无论原来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有军功都可以获得贵族的爵位和特权。爵位的高低取决于杀敌的多少,如作战时杀一甲士,凭首级可赐爵一级并可获良田一顷,宅九亩。杀两个敌人,凭两个首级可当百石之官。杀敌国三十三个,凭其首级可当屯长。杀敌2000到8000个,可任大将。如果打仗没有杀死一个敌人,就要处死为首的屯长和百将。所以看了秦始皇兵马俑就知道为什么排在军阵前列的士兵是没有穿铠甲的,赤膊上阵。试想在战争开始时,秦国士兵会不顾一切直奔对方首级杀去,士兵们看到的不是首级,而是高官厚禄,这样的士兵岂能不令东方六国胆寒。3.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郡县制的推行不仅强化了中央集权,也是中国官僚制度的根本。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毛泽东曾说过“百代都行秦政法”。可见这一制度的深远影响。正是这种备耕军战的思想,商鞅把秦国彻底改造成为战争机器。试想,以东方六国的力量,如何能抵挡这样的战争机器的冲击。加上张仪苏秦的“合纵联横”策略,破坏了六国之间的团结,给秦国创造了各个击破的条件,所以秦始皇横扫六阖能所向披靡,实现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一统的伟大壮举。

9

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中国?原因:

1. 经过秦始皇先辈们几代的努力,秦国已经成为战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尤其是商鞅变法以后延续的改革。这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

2. 在战略上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分化了其他国家的力量,为统一中国采取了最有效的战略手段;

3. 秦始皇个人的能力以及善于用人和秦国一贯不拒贤才的传统,为秦国积累了大量的人才;

4. 同时秦始皇为统一中国,个人的励精图治和付出也是不能忽略的。

5.至于秦始皇的“残暴”之名,更多的或则基本上是后世或者说后朝为标榜自身的正统和道义有意的夸大其统治的残暴。

秦始皇修建的宫殿,与其说是为自身享受,不如说是为安置六国的贵族而建造的。即使是秦始皇兵马俑也不能完全的说明其是为秦始皇建造所有。秦长城的修建从根本上维护了北方边境的安定,也为以后的朝代的人民创造了极大的安宁。孟姜女哭长城也纯属戏曲家的虚构,而国家级工程的修建在现代也不免个人的牺牲。至于其他的残暴统治,除了野史的虚构以外就算有,又有多少,而看看后来的明君们,有时动不动就灭族。对秦始皇的统治谈不上残暴,更与荒淫无关。

二、影响:

秦始皇留给中国的是延续几千年同一的文化,这是中国发展延续几千年而不分裂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没有文字统一等文化措施的改革,中国也会分裂为若干个不同文化,不同文字的英国、法国、德国,就如现在的朝韩、日本。

秦始皇留给中国的是一套科学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这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这在制度上保证了中国的统一。

秦始皇对度量衡等统一措施的实施,是中国在经济上统一起来,并融合为一个整体,这是中国统一的经济和物质基础,这也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地区的融合发展。

和以上的功绩比较起来,即使是在地理上对中国真正的统一这样的功绩都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而这却也是前无古人的功绩。

因为有了秦始皇的“统一”,汉代才得以一统发展并使中国从此成型。

至于后代的所有帝皇加起来的功绩也不及秦始皇的一个小小的零头。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和之后的改革中所付出的个人的努力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下。没有其个人的努力和相当的魄力,怎么可能统一中国;没有极大的智慧,怎么可能做出这么完美的统一措施和改革。

如今的人们更多的是只记住了他的所谓的残暴,却不知道他真正的伟大之处。

公元前230~前221年的秦统一六国之战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从公元前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国家。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为什么能成功?有三个方面

一是政治方面: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其中包含三层意思:①皇帝称号的由来(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及为何称“始皇帝”(见注释);②皇帝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③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自秦开始至清末,延续了二千一百多年。

2、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①中央设“三公”“九卿”(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三公”的名称、职责;“九卿”及分掌的事务)。②地方实行郡县制(让学生理解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意义在于打破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同时要了解郡、县、乡、里这些机构的职责)。

③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第三,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①秦律制定的基础是秦国自商鞅以来的律令。②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影响了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教师让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对秦律的介绍及教材引文《史记·秦始皇本纪》节录)。

二是 经济方面。教材介绍了四项措施:

1、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2、统一度量衡;

3、统一货币;第四,统一车轨、驰道。教师在讲述“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时,要指出: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地主阶级统治的经济基础。

封建政权保护土地私有制,有利于社会生产的组织,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从而巩固其统治。同时,也加重了人民的地租、赋税负担。小字部分关于秦朝依户籍征发赋税与徭役,可让学生自己阅读,不必讲解。

讲“统一度量衡”时,可让学生看《铜权》图,指出“权”就是秤锤。在介绍统一度量衡的情况后,指出它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交往和发展。讲到“统一货币”时,可让学生看《秦半两钱》图,指出圆形方孔钱的形制,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只是重量、大小不一。

货币的统一,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资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讲到“统一车轨、驰道”时,教师可介绍秦修筑驰道的情况,指出秦朝1尺相当于今25cm,6尺等于1。5m。“车同轨” 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三是 文化方面:教材介绍了三点措施及其作用。

1、书同文。即统一文字。教师应指出,小篆是当时的官方文字,民间则使用更加简易的隶书。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秦统一文字后,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定型,影响深远。

2、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关于焚书坑儒的情况,初中已学过,教师启发学生回忆即可。在分析其作用时,一方面要肯定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要强调实行这种文化专制主义,毁灭大批文化典籍,极大地摧残了文化。

3、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就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法令)和教师的资格(官吏,当时设有专门担任教师的官吏)。秦朝只许官府办学,又规定了统一学习的内容,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10

从春秋到战国,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近600年的时间里,中原一片混乱。百姓安居少,战乱多,相聚少,分离多,富甲少,饿殍多,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公元前579年,公元前546年,晋楚两次弭兵,大国累了,小国也累了,百姓更累了,他们强烈的需要和平,需要统一,需要一个强大的统治者,收天地恢恢,放万家生灵。

从春秋到战国,秦国间或出现了精明强干的统治者。秦武公、秦德公,初见秦制,秦穆公位列五霸,秦景公,推进中原,秦孝公,重用商鞅,嬴政,开大一统。秦朝的成功不是嬴政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几代人的铺垫,其中,即使有人做不到什么英君之列,也沦落不到什么愚蠢冒进之流。从西垂小国,从蛮荒之地,秦国一步步的崛起了。

苏洵在《六国论》里面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在日削月割里,智力孤危,日日惶惶,秦人从日削月割中,收买谋臣,补充奇才,日益壮大。噫吁哉!噫吁哉!

此外,秦始皇的个人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灭六国,驱匈奴,征百越,文字一,度量衡一,车轨一,兴皇帝制,建中央集权…以此种种,可以想见,秦始皇在文治武功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帝王之才。

军事上,秦制给了下层军官加官进爵的机会,贵族政治话语权实在少的可怜。文化上,秦国人生于西垂,魁梧有力,士兵身体素质良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