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国宋朝,已经开始有许多的火器发明,并运用到军事领域。在《宋史兵制》和《武经总要》中,都记载了火器的使用。大致有爆炸性的武器,火攻性武器和后世枪炮的雏形。

爆炸性武器比较普遍,制造简单。而火攻性武器比较多,有火箭、火球、火蒺藜,比较著名的有“猛火油柜”。根据《武经总要.卷十二守城》记:“猛火油以熟铜为柜,下施四足,上列四卷筒卷,筒上横施一巨筒,皆与柜中相通……放时以杓自沙罗中挹油注柜窍中……注火药于中使然……中人皆糜烂,水不能灭。”

后来还制造出了火枪。在此基础上制造出现代火器的雏形“突火枪。”在射出火焰的同时,发射子弹。

按理说,宋朝的火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应该可以压制金朝。可是并非如此。可悲的是,金朝对火器的关注要远超过宋朝。他们很快就吸收宋朝的先进技术,发展出不输于宋朝的自己的火器。

这里代表性的火器有震天雷。《金史.赤盏合喜列传》中记:“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着甲铁皆透”。

这样,双方在火器的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由于当时的火器还处于开始阶段,宋朝和金朝之间也拉不开距离,所以火器不能决定战场的胜负。

在战场上,金朝的具甲重骑兵统治着战场,宋朝缺乏战马,根本不是金朝骑兵的对手。所以,野战无法取胜的宋朝,难以赢得战争的胜利。

再加上宋朝君臣苟且偷安,根本没有北伐恢复故土的信念。这一切使得朝野上下,死气沉沉,没有一点生气。

而宋朝建国时的“重文轻武,以文抑武”的国策,也使得宋朝军队成为当时最没有进取心的部队。它的将领只能按照上级规定死死的计划作战。这样怎么可能打赢金朝呢?

因此,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单单依靠几件新式武器,而且对方也很快就拥有的武器,是无法左右战争的胜负的。这就是宋朝就算是火器先进,也不是金朝的对手的原因。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和我的文章,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最佳贡献者
2

宋朝有北宋、南宋。

北宋几乎不用火器。南宋火器获得较大发展。领先世界是肯定的,因为别的国家连火药都没有。但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南宋的火器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威力非常有限,对战争结果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管状火器……突火枪。

就是用一根大竹子,装上火药和铁砂。就可以发射了。这是最原始的火门枪。

用竹子做枪管,肯定不坚固。只能装很少的火药,威力当然也小。其作用更多是用巨大的爆炸声吓唬敌人。

南宋还有一种武器叫做梨花枪!名字很好听,威力可不小。它是在长枪前端用铁环固定一支弓箭,箭上绑上火药包,就成了一个窜天猴。临敌的时候,端着长枪、点燃引线,箭发射出去,威力还是很大的。

南宋还有一些火器,主要是类似地雷、水雷这样的东西,但是威力都不大。

总体来讲,南宋的火器还处在非常原始的阶段。

反倒是被认为落后的金国,火器比较先进。

女真族好像很擅长冶金。他们制造的铠甲很坚固。进入中原以后,接触到了火药、火器。也开始研制火器。他们生产了一些金属火器,具体的形制不得而知。但是据说威力不小,曾经在对蒙古的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3

说到宋朝,不同的小伙伴有不同的看法。宋黑们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羸弱的朝代,一个对外战争几乎没有赢过的朝代。宋粉们认为宋朝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朝代,一个经济高度繁荣、文化高度昌盛,科技高度发达的朝代。无论是宋黑还是宋粉,他们说的都是宋朝。宋朝也确实呈现两极化。经济、文化和科技高度繁荣的宋朝却没有把自己的优势转变为军事上的优势。宋朝不过是把自己养成了一只肥大的绵羊。

宋朝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一个高峰,三大发明在宋朝大放异彩。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的繁荣,指南针运用于航海使得远洋航海变成可能,火药的运用更是使得人类进入冷热兵器并用的时代。由于宋朝失去了河西、河套一带,宋朝失去了重要的良马产地,所以宋朝的骑兵部队并不强大。宋朝为了弥补骑兵的不足,大力发展火器。

宋朝的火器要比唐朝发达的多,宋朝时候有了专门制造火器的工场,也有专门负责火器制造的管理机构。宋朝也有专门讲述火器制造的书籍。宋朝火器种类也非常多,比如有火箭、震天雷、霹雳炮、突火枪、猛火油柜等。两宋之交发明的突火枪更是被认为是最原始的步枪,已经具备了管形火器的基本特征。宋朝时期,火药由燃烧型逐渐向爆炸型过渡。宋朝军队的火器普及率已经相当高,但是为什么宋朝却打不赢人数更少、更加落后的金朝呢?为了方便解释,我们把宋朝缩小为北宋。

1114年东北的女真族崛起,次年变起兵反辽,建立了金国。1125年,金朝灭掉辽国,1127年打败了北宋,与南宋的对峙中也基本上处于优势地位。金朝是一个渔猎民族建立的国家,民风比较彪悍,老百姓也比较善战。金朝开国和上升期正好是北宋的衰落时期。金朝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而宋朝则出现了明显衰败的迹象。宋朝皇帝昏聩无能,宋朝大臣早已经形成了所谓的支持改革派和反对改革派,两派大臣相互攻讦。北宋已经到了君暗臣奸的地步,朝廷内早就一片乌烟瘴气,朝廷早就已经腐败不堪。此时的金朝则处于上升期,完颜家族各个兄弟也都能征善战。金朝的军队虽然人数较少,但是战斗力却非常强。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国家,对上一个行将就木的国家,战争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金朝是一个由渔猎民族建立的国家,骑兵部队是金朝的优势。宋朝最缺少的正式优秀的骑兵部队。宋朝虽然已经大面积使用火器,但是当时火器的威力还没有达到代替冷兵器成为主要兵种的地步。火器对骑兵绝对优势并不明显。别说宋朝对金朝的火器优势不明显,明朝对清朝的火器优势也不是特别明显。骑兵等于古代的重装部队,对步兵有先天优势。中原王朝对北方少数民族最主要的招数无外乎两种。第一种是引用良马组建精良的骑兵部队以骑兵对骑兵,比如汉武帝。第二种便是依靠长城防线,将少数民族政权抵挡在国门之外。但是宋朝一样没有占到,宋失去了西北良马产地,也失去了长城防线。宋朝没有精锐骑兵,长城防线也残破不堪。所以宋朝在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作战的时候,处于严重的劣势。宋朝不仅打不过金朝,宋朝还打不过西夏和辽国。

秦汉时期,汉人非常具有尚武精神。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汉人的尚武精神慢慢减弱。宋朝时期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宋朝用国家方针实行重文抑武。宋朝开国初年即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开国武将的实权,也不任用功臣后代。宋朝通过科举制度取士,提拔大量文人担任重要官职。中央各级官吏最高长官也都由文官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正副枢密使都是有文官担任。地方的最高长官一般都是文官,知州、知府、通判都有文官担任。宋朝形成了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宋朝时期文官具有较高地位,宋太宗曾经立下过“不杀士大夫”的祖宗之法。我们学习语文时会学习宋朝有许多失意被贬的文人的作品,比如苏轼。其实要是没有“不杀士大夫”的祖宗之法,这些人可能就没有机会写诗词发牢骚了。宋朝武将的地位则要低得多。“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这句话最适用于宋朝。宋朝曾经有位文人业余时间练练弓箭,引得家人非常不满。再比如宋江带着108将征辽国、灭田虎和王庆、剿灭方腊,死了几十位兄弟,最后才封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还不如认真读几本书,考个科举来的实在一点。宋朝武将的地位尚且如此,宋朝士兵的地位就更低了。宋朝统治者宁愿放纵文官贪污腐败,也不愿意武将掌握实权。宋朝宁愿用岁币换取和平,也不提高武将的地位。在这样的社会导向之下,宋朝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宋朝的文化高度繁荣。但是宋人的尚武精神却逐渐被磨灭,越来越多的人才放弃从武,宋朝的武将储备也越来越少,以至于许多武将本身也是文官出身。重文轻武的国策,虽然有效地防止了武将专权,但是也大大削弱了宋军的战斗力,宋军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斗基本上胜少败多。

宋朝为了防止武将专权,还实行军事制度改革。宋朝皇帝将禁军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和殿前司,也就是我们说得三衙,三衙相互牵制,改变了过去由禁军将领一人统率的局面。宋太祖解除了禁军最高将领的兵权,同时确立枢密院掌管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览兵权的体制。三衙虽然有统兵之权,但是军队调遣却归枢密院执掌,三衙和枢密院相互制约。宋朝实行守内虚外、内重外轻的方针,把地方部队的精锐士兵选入中央禁军,地方则只留一些老弱病残充任厢军和乡兵。为了防止武将宋朝实行更戍法。军队会定期调动、换防,将领不随之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军队调动之后,朝廷临时任命统兵的将军,结果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这样军队和将领之间难以产生感情,也难以形成隶属关系。虽然有利于防止武将专权,但是却极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一旦战争发生,将军不了解士兵,士兵也不了解将军,容易造成指挥不灵,调度不畅。

宋太祖曾经说:“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所以宋代实行募兵制,尤其是饥荒之年的时候宋朝便会大规模募兵。结果宋朝的军队人数直线上升,宋仁宗年间人数已经达到一百多万。但是宋朝招募军队的时候,却不加筛选,把一些地痞无赖也召入军队。宋朝军队非常多,但是军队平时训练却非常差。宋朝军队平时疏于训练,虽然军队人数众多、武器先进,却是一群乌合之众,毫无战斗力可言。宋朝在和西夏的战争中基本上都已以多败少。宋和金联合灭辽的,十五万宋军简直就是没有战斗,连被金军击溃的辽军都打不过。正是在灭辽之战中,金军看到了宋军的虚弱才下定决心灭宋。金军占领北宋都城开封的时候,总兵力也就是五万左右。结果几十万宋军都没能保住都城,发生了靖康之变。

宋军战斗力弱的原因主要是宋朝的治国理念和治军理念出现了偏差。宋朝时期的火器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宋军的火器并不能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宋朝军队战斗力弱,除了有自身原因之外,还有和周边实力强大有一定关系。宋朝时期,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一个接一个崛起。宋朝面对边境问题比起其他朝代更加严重。宋朝是打不过辽国,但是当时能打得过辽国的国家也没有几个。辽国的一个贵族带着几千残军,就打败了西域各国建立了西辽。宋朝也打不过蒙古,但是整个亚欧大陆也只有宋朝可以阻挡蒙古人四十多年。

4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严格来说不要说10世纪的宋朝。就算是差不多1000年后,19世纪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佬的火枪相当弓箭也没有太大优势。

当时英国人的火枪还是燧发火枪,虽然有射程的优势,但射速很慢,阴雨大风天气难以使用。

著名的三元里抗英,就是因为大雨,英军士兵被一群拿着农具的广州乡民打跑了,因为枪械不能射击了。

相反,弓箭虽然射程近,但射速高,高手可以发射连珠箭,而且不受各种天气影响。

为什么白人刚到美国,经常被印第安人用弓箭杀得团灭,就是因为火枪面对弓箭优势并不大。

如果说英国人的火枪尚且如此,宋代的火器就更别说了。

宋代火器主要是火铳、火箭和爆炸物。

爆炸物不谈,黑火药的,你算算能够有多大威力。

火箭不能精确打击目标,必须齐射才行,主要用于水战或者守城。

至于火铳,都是发射霰弹,射速慢,射程最多二三十米,复杂天气不能用。

这玩意如果遇到弓箭,立即就被血洗,只能欺负没有远程武器的敌人。

所以,宋代火器水平太低,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打个比方,金军骑兵冲锋过来,宋军在野战依靠火器根本就顶不住,单方面被屠杀。

当然,也不是说火器就完全没用。

比如宋军在水战里面火器,经常重创金军。

而且,守城战中,火器也是比较有用的。比如火铳发射霰弹,在守城中也有很大的威力。

就比如爆炸物,从城头扔下去,也能炸的攻城敌军起飞狗跳。

但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火枪配合火炮,则对冷兵器有巨大的优势。

这就不是宋朝可以搞定的。

5

宋朝火器研发遥遥领先于世界的这个说辞,虽然准确,但是在实际作战中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其他国家都没有,宋朝在军事压力下研发的还处于火器初创期,吓人足够,威力却不是很大。在北宋时期的火药枪,只是作为助燃剂烧毁城门。到了南宋时,虽然频繁的战争推动了火器的研发,如到蒙宋战争后期,南宋的突火枪和火铳也能列装一线部队,可是依然存在威力不足、战法不精、器材不良的问题。最后,由于连年战争,南宋政府的财政已经无力支撑大量铸造火器,因而最终在蒙古人的快马弯刀败下阵来。

(宋军的神器——床弩)

即使在火器的研发、战法研究都已经比较精熟的近代,英国人在南非、阿富汗都曾经遭遇到全军覆没的惨重战事。那时的铸造工艺的进步已经使得枪械的稳定性、精准性都已经有很大改善了,而且还有威力巨大的火炮助阵,最终仍然不敌那些手持弓箭刀枪棍棒的土著人。战争胜负关联的因素太多了,武器装备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国土面积、人口、资源、战争意志等都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直到二战末期,德国仍然研发出来了众多黑科技,比如喷气式战斗机、虎式坦克、导弹等等,可是苏联依然凭借着众多的雅克飞机、T34、火箭筒等造价低廉的武器,凭借数量优势压垮了德国的抵抗意志。

回到宋朝与金国的战争过程中,宋军虽然已经下意识地装备了一些火器,实际上在火器被发明之初的唐朝末年就被用在了战争中,但是宋军的火器更多是传递信息、制造噪声等用途,而非是战阵厮杀。铸铁工艺的不过关,使得宋军火器的稳定性太差,往往就是一个一次性消耗品。最让蒙古人惊奇的是宋军使用的信号枪,蒙古人没有见过,就称赞那是“神鸟天降”,但是仅此而已。这就是《功夫》里的一句台词: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在美剧《马可波罗》里曾经描述了宋军利用火器守城的襄阳之战的场景。当城墙被蒙古人的投石机砸坍时,贾似道不慌不忙地派出了最后的精锐部队——火器营,而且还使用了明初沐英研发的三段击战术,结果只是几轮齐射后,蒙古骑兵就已经杀到,火器营丝毫没有近身防卫,甚至连步兵铠甲都没装备,当时就被突破了阵营,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明军的火器水平超过宋军)

明军的火器装备程度远高于宋军,在一些火器营中,三眼铳甚至列装率发到60%,而且经过戚继光等名将的调教,明军还发展出了战车营等阵法。可是即使是这样,后金八旗也一样能够轻易突破明军火器阵营,从而导致后期明军不敢再与后金野战。

文明社会虽然发明了火药,也想到了把火药用在战争中,但是因为时代限制,文明社会的材料科学、铸造工资等都没有配套发展,从而使得火器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还不能完全取代冷兵器。直到马克沁机枪问世,文明社会的工业系统集成能力获得大幅度进展,依靠工业社会的文明代差,才将综合国力的差距形成了战斗力的代差,冷兵器逐渐退出战争舞台,直到成为军事礼器。

宋朝对金国战争的失利,是一系列复杂的因素造成的。如腐败问题严重制约了宋军战斗意志,那些在太行山附近抵抗金人的宋军士兵,每天只能吃黑豆裹腹,他们又怎么能够为那一把黑豆拼命呢?像唐朝的泾原兵变,就是因为士兵们要开赴中原战场平叛了,可是皇帝却还不舍得花钱给士兵们吃顿好的。结果,这些士兵出了城越想越憋屈,索性造皇帝的反,把二帝四王之乱推向了顶峰。

宋朝君臣实行的重文轻武的政策,以及宋朝为维护社会稳定大量招收社会闲散人员当兵,还有军队中喝兵血的传统,使得宋朝士兵的战斗意志很弱。金人战战兢兢地穿过了太行山区,惊出了一身冷汗,却还没有发现宋军的影子。金人就觉得奇怪,责问在军营里做俘虏的宋使:“你们不是说有80万禁军吗?他们在哪里?”宋使倒是很硬气,说:“他们都在天子脚下,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专等你们自投罗网。”金人尝试渡过黄河,对岸有数万宋军扎营防守。金人眼看强渡不成,就在晚上绑起了一只羊来蹬鼓,“砰、砰、砰”地响了一夜。第二天一看,河对岸的宋军早就跑的一个不剩了。

(战斗意志是冷兵器时代的决胜因素)

宋军士兵不愿意给那些喝兵血、剥削他们的人卖命,甚至他们对宋朝社会也感受不到温暖。宋朝军人缺少社会地位,都要在脸上刻字,防止逃跑。普通平民百姓看到脸上有刺字的人,也是一脸的嫌弃。这搞得让忽必烈都觉得不可思议:”战士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他们?”当时就取消了脸上刺字的传统做法。

所以,当金人南下时,很多宋军士兵没有选择拼死抵抗,反而到了各地占山为王,逃出了兵营,做起了逍遥自在的山大王。金人后来招降纳叛,收降了不少这样的土匪,充做傀儡军。到了南宋时期,因为金人倒行逆施,终于引发了严重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反而退居其次,南宋军民在中兴四将的带领下,重新打造了一支风格、战术、兵源都与北宋完全不一样的军队,这才在秦岭—淮河一线稳住了战线,并一度反推逆袭。

所以,宋军打不过金军的主要问题不在于火器,而是制度,以及在制度影响下的军人的战斗意志。

6

谢谢邀请啊!

宋朝确实是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火器。

宋仁宗在宝元三年(公元1040年)命天章阁曾公亮等人编纂,于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成书的军事类书籍《武经总要》,详细记载了北宋火药类武器。此书中共记载火毬类火器六种,为烟球、毒药烟球、火毬、引火毬、蒺藜火毬、霹雳火球。

但是,这种工业化之前的科学技术,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极具复制性。

比如,火药的三种主要成分:硝石、木炭和硫磺。发现这三个东西组合到一起,能燃烧和爆炸,这是很难。也就是,发明火药是件非常困难和需要运气的事情。但你要知道配方后,把这个几个东西组合到一起,就很容易了。即,仿制火药很容易,并没有多大难度。

因此,只要能得到火药的配方,那么制造火药便成为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例如历史上的火药在唐代末年被普遍用于军事后,最迟在北宋末期,其配方就流传到了北方的辽朝,后来火药的配方被金国所掌握并将其用于战争,最终经蒙古人之手传播到了整个西方世界。

而当女真人开始接触火药之后,也很快把火药运用在战场上。根据南宋的记录。在蕲州保卫战中女真人就用铁火炮攻城,“每一炮继以一铁火炮,其声大如霹雳”、根据记载“其形如匏状而口小,用生铁铸成,厚有二寸”、一宋兵“被金人以铁火炮所伤,头自面霹碎,不见一半”。从原文描述来看这更是铁炸弹,通过投石机发射出去的。虽然当时火药威力难以做到可以炸城墙的程度,但是半个头颅被崩碎,威力也不差了。

所以,在工业化之前,你的科技就算领先世界,也很快就会被人学走抄袭,然后你就失去了优势……

7

感谢邀请。

宋朝所谓的火器,不过是前期的震天雷以及南宋的突火枪。
震天雷其实就是一种投掷武器,点燃引信之后由士兵投掷出去,投掷的距离由士兵的臂力决定,战术上用途很小,只能在近距离才能派上用场。突火枪就是一种用竹竿
作为枪管的原始火器,设成不远,对于枪管本身也有影响,你也可以理解为炮仗。

但是,在金属管火器出现之前,这些原始火器作用都非常有限,战术上不灵活,局限性非常大。比如,震天雷往往只能依托防御工事的时候才能发挥出作用;而突火枪由于火药尚未成熟再加上竹筒短的原因,射程不远,只能在近距离发挥作用,而且由于装填复杂,只能用一次,因为重步兵以及重骑兵只要挺一轮就冲上去了。
尤其是重骑兵的墙式冲锋,对于缺乏组织纪律性以及战斗力低的步兵来说
可以说是噩梦,历史上宋军最惧怕的就是重骑兵冲锋,经常被重骑兵打的不敢野战,只敢守城。

这也和两宋军事退化有关,两宋打击军事贵族的基本国策以及剥夺武将军权、文官管理军事的手段,导致北宋武德严重退化,而且赵二两次虎头蛇尾北伐彻底葬送了五代留下的军事精英,军事严重退化。举个例子,五代时期的省长经常通过重骑兵冲锋的方式打垮对手,到了北宋就很难再见到重骑兵冲锋,反而变成了步兵结成工事被动防御。

当然,北宋不是没有过重骑兵冲锋,但是都是依赖外族的武装才能完成。
与此同时,北宋由于过于依赖工事,步兵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远射兵种的比例占了极大的组成部分,负责肉搏的重步兵比例持续降低。唐朝时期重步兵结成长矛方阵可以克制骑兵冲锋,甚至反杀骑兵。这个局面在北宋基本没有出现过,因为重步兵的比例的渺小,使得重步兵很难结成纵身比较大的方阵,因而根本无力抵挡重骑兵的冲锋。

一旦敌方重骑兵突破了宋军的工事,宋军步兵就只有等着挨宰的份,因为远射的弓箭很难能穿透重骑兵以及重步兵的重甲,只有对付无甲的轻骑兵和轻步兵的时候才好用。所以,你也可以理解为何宋军只敢守城,不敢野战了。

所以,这也是很多历史爱好者戏谑两宋为挫送的原因。

全文完

8

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

其一,宋朝军队的重文轻武政策

决议战争的是人,而不是单纯兵器,宋朝的军队制度存在问题,由于太祖皇帝的重文轻武政策,宋军将不识兵,兵不知将,战斗力不强,而且宋朝皇室不思不知变革变化,如领导人多成善于深宫大院,社会阅历少,短少自己见地,胆量才智不行

其二,当时世界的火器都不先进

火器是个好东西,它的杀伤力要远远超过靠弓弦激发的弩机或者说弓箭,毕竟人家也算是自然的威力,火药的力量可不是普通人可以抗衡的,但是宋朝的时候火器才刚刚发展,很不成熟。比如火铳吧,这种家伙虽然威力惊人,射程远,但是装药速度慢,很难形成持续性的大规模有效打击,而金人军队以骑兵为主,因此很容易突破宋军的防线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9

当时的火器就是竹子做的突火枪,射程和威力都十分有限,并不比弓弩厉害,甚至还有较大差距,更何况再好的武器交给宋朝那种制度,也怕是很难打赢金朝。

10

宋朝火器遥遥领先世界,这是事实,但是——没有用!当时火器还处于很原始的阶段,威力很差,主要用于守城,基本不能用于野战。这种“技术领先”其实无法对战争造成决定性影响。

简单说一下北宋晚期的火器,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以燃烧性火器为主,爆炸火器和管状火器并没有诞生。


北宋的火器有火箭、火药鞭箭、蒺藜火球、霹雳火球、毒药烟球、铁嘴火鹞、竹火鹞等等,基本上都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质,掺杂一些发烟物质或毒药。实际上,北宋年间的火药武器杀伤力是很差的,一般只能用于焚烧敌人防御工事或粮草物资等,对人马则是起到惊扰、阻碍的作用。

一般来说,北宋的火器以弓箭、抛石器投送为主,或者以人力投掷,或者绑在长枪、竹竿上喷射。靖康年间的汴京保卫战,宋军就使用过投石机抛射“霹雳砲”,一般认为这是燃烧性的霹雳火球,而不是爆炸物。南宋和金朝出现的震天雷,才是真正的爆炸火器。

从这些历史证据来看,北宋末年对付金兵的,也只有这些用于守城的燃烧性火器。虽然样式新颖,但杀伤性并不会比石头、擂木、金汁砲、猛火油更大,野战更是还谈不上好用。所以,在金兵看来,只是攻城时候遭遇了一些麻烦而已,还达不到影响战场胜负的作用。

火器杀伤力大幅度提高,这个变化发生在南宋和金朝的战争中,在后来蒙金战争、蒙宋战争中发挥了更巨大作用。这时候,管状火器和爆炸火器都出现了,比如突火枪、飞火枪、震天雷、铁火砲等等。

蒙古军围攻金国首都汴京,遭到金军震天雷的大量杀伤,“砲起火发,其声如雷……火点着铁甲皆透”。

归德之战,残败的金军用飞火枪突袭蒙古军营,数百名金兵“持火枪突入,北军不能支,即大溃,溺水死者凡三千五百余人”。

静江之战(西方宣称英国人培根发明火药的那一年),静江(桂林)城池陷落后,宋将娄钤率250名宋军凭火器死守月城,蒙古军猛攻十余日仍不下。随后,宋军环绕一个大火砲,点燃后集体殉国,巨大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城皆崩,烟气涨天,外兵多惊死者……”

可见在南宋以后,火器才真正能够在战场上发挥足够的威力,进而有决定战争胜负的能力。

另一方面,金国灭亡北宋后,北方生产火药原料(包括硝石、硫黄)的产地,以及火器生产作坊都被金国获得。所以,金国的火器技术水平是和南宋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的,而且也在不断创新,从而在蒙金战争中大放异彩。所以,南宋更说不上“凭火器优势打败金军”这种说法了。

甚至于,在火器应用方面,宋军还大大不如金军。宋军往往只善于用火器守城,而金军却善于用火器野战,甚至对蒙古军都取得了几次以少胜多的战斗。明朝似乎也有类似情况,明军火器水平大大优于后金,但依然在野战中被打得一败涂地。这也说明,火器的装备水平与军队的战斗能力,有时候并不相称。(作者:陶慕剑)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