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说王振是“明代”最大的罪人,那么这四人的“罪恶”绝不下于王振。

史上最没有意义的政变——夺门

《明史》对“夺门之变”是这样评论的:明代皇位之争,而甚无意义者,夺门是也。

景泰八年(1457)正月十六,文官徐有贞、武将石亨和宦官曹吉祥合谋发动政变,迎出被囚禁于南宫的太上皇朱祁镇。

第二日,朱祁镇再次登基成为皇帝,徐有贞等人因立下“从龙之功”(即帮助某人成为天子的功劳)而得到极高的封赏。

封赏之后还有对前任帝王及朝臣的清算。

复位当天,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官员被捕。后于谦被以谋逆的罪名处以“斩绝”;王文等官员也都被论罪抄家。

二月初一,废重病卧床的景泰帝朱祁钰仍为郕王(在监国前就是郕王),二月十九日,朱祁钰暴薨。

在这次政变中,即使是重新夺取皇位的朱祁镇都不算最大受益人,获利最大的还是一手制造“夺门之变”的四个主谋。

(一)、“虽才不端”的徐有贞

永乐年间,“成祖”(朱棣)曾问百官于解缙(时任内阁首辅),当时解缙对礼部郎中李至刚给出的评语就是“诞而附势、虽才不端”。意思就是说他这个人趋炎附势,虽有才华但人品不好。这个评语我认为同样适用于徐有贞,徐有贞是有才干的,但其品行确实差强人意。

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兵败被俘,明军二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而大军的覆灭意味着北方防务的空虚,蒙古铁骑可以在大明的北疆肆意驰骋,甚至直插大明心脏——北京!北京城危在旦夕。

兵败的消息传至京城后,朝野震动!关于如何应对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危机,朝中大臣分为了三派:

  1. 主战派:主战派的意见很明确,那就是不惜一切也要和瓦剌战斗到底。其中主要人物以于谦为代表。
  2. 主和派:主和派的意见就是既然“上皇(明英宗)被虏”,明军精锐力量“三大营”也都葬送在土木堡,不如遣使向瓦剌求和,先稳住瓦剌,使皇帝平安归来后再求对策。
  3. 主“南迁”派:主“南迁”派也就是主“逃”派,这帮人的看法就是不如迁回南京(南京曾是明朝首都),避免北宋“靖康之耻”(靖康之变发生后,山河沦陷,宋徽、钦二宗及大多皇室被金人俘虏,受尽屈辱)的发生。其中主要人物以徐珵为代表。

这时的徐珵还没有改名徐有贞。宣德八年,徐珵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学习。徐珵是一位全才,对天文、地理、水利,甚至阴阳术数之道都有些研究。

“土木之变”发生前,徐珵就准确推算出这次出征必败;所以在“土木之变”后,徐珵再次夜观天象,得出南迁的结论。经过前一次推算的成功,徐珵此时可谓意得志满,他在朝会上大声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如不南迁,必将国破家亡(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

就在这时,兵部侍郎于谦突然发声打断了他:“言南迁者,可斩也!”

于谦的主战思想得到了礼部尚书胡濙、户部尚书陈循等重臣赞同。在孙太后的支持下,朱祁钰被群臣拥立为皇帝,于谦升任兵部尚书,担当保卫北京的总指挥。主战的路线就这样定了下来,而曾提议南迁的徐珵也就成为贪生怕死的笑柄。

徐珵这个人热衷于功名利禄,但现在什么都没了,因曾提议南迁,他受到百官讥讽,皇帝也始终都不肯批准他的升职报告。徐珵将这一切都归罪给于谦,认为是于谦导致他落入今天的地步。在陈循的建议下,他改名徐有贞,默默等待复出和报仇的机会。

复出的机会来的很快。当时黄河沙湾河段决口已达七年之久,朝廷前后派去多位官员都无法完全平息水患。前文中提过,徐珵这个人是个全才,对治水之道也颇为精通,且他已经改名徐有贞,皇帝(景泰帝)不知他便是当日的徐珵,于是在群臣的推荐下,徐有贞前往黄河治理水患。平息水患后,景泰帝亲自召见他,并封为左副都御史。

(二)、“有勇无德,利欲熏心”的石亨

石亨确实是正统时期的杰出将领,他长期镇守边疆,多次击败瓦剌军队,还向朝廷上书,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比如屯田解决边粮、如何选取优秀军伍人才等。

“保卫北京”时,经于谦推荐,石亨奉命掌管五军大营,并与于谦携手奋战,打退了也先(瓦剌太师)军队,成功保卫了京师安宁。北京保卫战结束后,石亨得到重用。

石亨其实与于谦没有仇怨,两人还是在“京师一战”中共同镇守德胜门的战友,但石亨这个人贪财好利,德行不端。北京一役后,石亨因功而封侯,世袭罔替”。于谦虽然得到皇帝极高的信任和赏赐,官居“少保”,但却没有实际的爵位(明代只有军功才能封爵)。

石亨对此心中有愧,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功劳高过于谦,为了笼络于谦,石亨特意向皇帝奏请封于谦的儿子于冕为官,结果被于谦义正言辞拒绝。

(谦言:“国家多事,臣子义不得顾私恩。且亨位大将,不闻举一幽隐,拔一行伍微贱,以裨军国,而独荐臣子,于公议得乎?臣于军功,力杜侥幸,决不敢以子滥功。”)

石亨一片好心被当做驴肝肺,于谦反而指责石亨。从此,石亨便恨上了于谦。

(三)、“无德无能”的曹吉祥

曹吉祥是王振的门下,和王振属于一丘之貉。

曹吉祥这个人敛财无度,而且供养门客、暗藏兵甲,早有不臣之心。他曾经甚至问门客冯益:“有没有宦官子弟做皇帝的例子”。而冯益竟然不知廉耻的说:“你的本家。魏武帝就是”。试问曹吉祥如何能与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曹操相提并论。

曹吉祥和于谦的仇怨也很可笑,完全就是因为于谦为人正直,所以曹吉祥嫉恨他。

(四)、“堕落父兄威名”的张軏

张軏的家族可了不得,张軏出自靖难功勋张家,其父为靖难首功——河间王张玉,其兄为一代名将——英国公张辅。

既然出自这样的家庭,张軏的才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张軏曾随宣宗征讨作乱的汉王朱高煦;随成国公朱勇出塞至毡帽山;还以副帅身份讨伐麓川土司思任发。最后累功升任右都督,掌管京营。

张軏是有功劳的,但与其父兄相比还是不值一提。其父张玉自不用说,靖难元勋,拼死保护朱棣而亡;其兄张辅亦是,征战沙场数十年,打下整个安南(越南),其威名使安南人敬之如鬼神。

到了张軏这一代,凭借父兄的威名,才得到朝廷的重用。但他实在是“德不配位”,后被于谦弹劾,因此嫉恨于谦。

夺门之变的过程

介绍完这四个无德之人后,我再简述一下“夺门之变”的过程。

景泰八年(1457)正月,明景帝朱祁钰病重,他召开信任的功臣石亨,命他代替自己行祭祀仪式。石亨见朱祁钰重病缠身,似乎命不久矣的样子后便动了别的心思。

关于这里,我还要插一件事情:“当时京中已有流言,说大学士王文在力劝朱祁钰立襄王朱瞻墡的长子为皇储。”如果王文劝说成功,那他必然是定鼎之臣,从龙首功。而这份功劳是如何都轮不到石亨这种武将的身上的。

于是石亨决心将太上皇朱祁镇请出来复位。他心知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这件大事,于是他找到了曹吉祥、徐有贞、张軏等人商议对策。

这是一个很独特的组合,这个组合几乎包含了当时所有能说得上话的势力,其中有代表内庭的宦官、有代表外廷的文官,还有武人集团和勋戚势力,虽然他们四个不足以代表这四大势力,但这个组合确实够独特。

正月十六日晚,徐有贞、张軏、石亨等借口加强守卫而带兵入宫,他们与早就等候在宫中的曹吉祥会合,一伙人赶到南宫,释放出软禁在南宫七年的朱祁镇。

第二日,在群臣惊愕的目光下,徐有贞宣布:“太上皇复辟了”!

之后发生的事情正如上文所说,朱祁镇对参与夺门的功臣进行了大力的封赏,对前任皇帝和大臣也进行了清算,不过在如何处理于谦的问题上,朱祁镇倒也有过犹豫。

徐有贞等人以“更立东宫,谋迎立襄王子”等罪名将兵部尚书于谦与大学士王文下狱,并向朱祁镇请示以谋反的罪名将二人处以极刑。

但朱祁镇也不算太昏庸,他认为于谦是有功之臣,所以不忍将其杀害。但徐有贞等人清楚,于谦若不死,他们几人将来也不会好过,于是徐有贞又进言:“不杀于谦,复辟之事师出无名”!

此话一句顿时令朱祁镇下定决心。正月二十三日,于谦、王文等大臣被押解至刑场,处以斩刑。

结语

朱祁镇复辟后,这四人都获得了想要的权势。他们四人曾互不相识,因为一个共同的目的——权力,和一个共同的仇人——于谦而走到了一起。趁明景帝病重之机,钻了皇位更迭的空子,硬生生制造出一场夺门政变。

为什么说明代最没有意义的政变就是“夺门”?

当时明景帝已然重病在身,好像命不久矣的样子,再加上明景帝没有子嗣,这个皇位在很大几率上都会回到朱祁镇这一脉,即使不是由朱祁镇复位,也会由他的儿子朱见深继位。

再说即使按照朱祁钰即位当年与孙太后的约定——由朱祁钰登基为帝,但得立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虽然朱祁钰后来因为贪恋权势,违背了当初的誓言,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但毕竟朱见济早亡,朱祁钰也没有了子嗣。

所以我认为朱祁镇是被八年的幽禁生涯(瓦剌一年、南宫七年)关怕了,所以才会听任徐有贞等人摆布。

据说在夺门前一日,于谦、王文等大臣已拟好折子,准备奏请朱祁钰复立朱见深为太子。可惜折子晚呈上一日,否则也不会发生后来的清洗事件。

为什么我说“夺门四功臣”之罪不下于王振?

虽然“土木之变”给明朝造成极大的损失,但在于谦等有为之臣的努力下,在明景帝的英明领导下,国家正在稳步向上发展。但后来发生的“夺门之变”却又给了大明沉痛一击,以于谦为首的有为大臣因为一些政客的私心而遭受无端罪名致死。土木之变时朝廷本就损失了一批朝廷大臣,在夺门之变后又损失了一批有为大臣。而徐有贞等人在掌权后的肆意敛财、大力安插亲信等行为也使得吏治更加黑暗。这使刚刚有些转机的明朝廷再度陷入低谷。

当然,这四个奸臣的下场也没好到哪里去。

天顺二年(1458),负责处斩于谦等大臣的张軏突然去世,时六十六岁;

天顺二年,徐有贞与石亨、曹吉祥发生内讧,在石、曹二人的构陷下,被关进诏狱,贬为庶民。徐有贞因陷害于谦而遭百官仇视,始终无法得到起用,最后于成化八年郁郁而终,时六十六岁;

天顺四年,在击败徐有贞后,石亨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最后被以谋反的罪名处以极刑;

天顺五年,曹吉祥与嗣子曹钦举兵叛乱,最后兵败被处以极刑。

这四人最后还是得到了该有的惩罚。但最可惜的还是于谦,这位曾经力挽狂澜,保大明再续江山社稷,最后却因小人作乱而惨死。

最后附上于少保诗一首,让我们一同缅怀这位扶大厦于将倾的民族英雄: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最佳贡献者
2

害死民族英雄于谦的四个奸臣分别是张軏、徐有贞、石亨、曹吉祥。

我们逐一来看看他们最后的下场:

太平侯张軏 居然一直到死享太平

过去人们常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虎父无犬子”,但是用在这个张軏身上就反过来了:这是典型的虎父生出来的犬子,英雄老子的混蛋儿子。

张軏的父亲张玉,曾经是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的第一号武将,可惜在东昌之战中,为了救朱棣战死了,先后被朱棣(明成祖)和朱高煦(明仁宗)追封其为荣国公(谥忠显)、河间王(谥忠武)谥忠武。

张玉的继承者,也就是张軏的大哥张辅,更是战功赫赫:征安南,灭亡胡朝,改安南为交阯,后又三次平定交趾叛乱“凡三擒伪王,威镇西南”还参加过朱棣的第三四五次北伐。

七十五岁的张辅随明英宗北征,于土木之变中阵亡,被追封定兴郡王,谥号“忠烈”。

按理说,于谦重挫瓦剌,打败了也先,等于替张軏报了杀兄之仇,可是这个只知道纳贿乱政的不孝子不义弟,却跟也先的手下败将石亨打成一片,成了谋害于谦的幕后黑手。

这个张軏曾经被景泰帝,也就是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处理过。那是景泰二年(朱祁镇还在也先那里当俘虏呢,朱祁钰当了皇帝),张軏因骄淫不道被抓了起来,朱祁钰看在他父兄的面子上,又把他放了,可是张軏不但不感激不杀之恩,还琢磨着怎么拥护朱祁镇复辟,他也好跟着咸鱼翻身。

后来因为积极参与朱祁镇夺门之变,被封了一个两千石的太平侯,然后就更积极地参与到迫害于谦、王文、范广等忠臣良将的“大业”之中。

这个张軏在明英宗复辟第二年就死掉了,还得到了裕国公的封号和勇襄的谥号。

看到这里不禁有些恶意地想:如果他晚死两年,再参加曹吉祥的叛乱,被凌迟处死多好!

后来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明宪宗朱见深继位,虽然这位仁兄只知道迷恋老女人万贵妃,但是总还能分清好歹:这个陷害于谦的家伙居然还能得到公爵和谥号,统统革掉……

算卦先生徐有贞 无耻之尤居然想东山再起

按理说徐有贞是一个读书读得很好的家伙,要不然也不能中了进士,还当上了庶吉士(进士的佼佼者,内阁成员的候补者)编修、侍讲。

可是学富五车的徐有贞不好好研究政务,却迷信算命打卦,土木堡失败,明英宗被擒,瓦剌大军即将兵临北京城下,这家伙不去帮助于谦搞好京城防务,居然爬到屋顶上“夜观天象”,并根据“观测结果”提出南迁计划,在朝堂上被骂得狗血淋头之后赶了出去。

于谦成功击退也先,朱祁钰当上了景泰帝,也没有真的歧视这个胆小的算卦先生,反而逐步把他提升为佥都御史、副都御史(正三品)。

这个徐有贞就像所有的奸臣一样,恨不得把知道他老底的人全部干掉,为了抹去“南迁之议”带给他的耻辱(自找的),他成了“夺门之变”的首倡者,并且也是根据“夜观天象,大事必成”给石亨曹吉祥打气。

朱祁镇封了他个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武功伯,一个逃跑主义者,封号居然是“武功”,可见这个明英宗应该叫“昏宗”才对。

徐有贞陷害于谦,是出于他变态而又阴暗的心理:要不是你打退了也先,我那个“南迁之议”不就是光明正确的了吗?

于是徐有贞编造了于谦“欲迎立外藩”的罪名,后来办案的人根本没这回事,徐有贞却拿出了最卑劣的嘴脸:“虽无实迹,意有之”。而朱祁镇说“谦实有功”,不肯杀害,又是这个徐有贞进谗言:“不杀于谦,此举(夺门)无名”。

于是于谦被害。

害死了于谦,这个徐有贞又开始和石亨、曹吉祥狗咬狗。徐有贞咬败了,被充军发配了,也躲过了曹吉祥造反,要不然他不是被曹吉祥顺手干掉,就是加入造反阵营被朱祁镇活剐。只可惜这个徐有贞因祸得福,躲过了一劫。

石亨曹吉祥被朱祁镇干掉后,这个徐有贞居然又跑回来了,还想钻营一个官职,可是朝堂上下都不齿他“意有之”陷害于谦,不但不给他机会,甚至连跟他交往都感到耻辱。

这个“算卦先生”再也算不出自己的出路,还没受到应有的惩罚,就悄无声息地病死了。

大同逃兵石亨 瘐死狱中被抄家

石亨的下场很好,当然这个好是站在咱们的立场上来看的:被抄家,被判处死刑,连侄子、从孙(侄子称从子,侄子的儿子称从孙,不是重孙)都被砍了脑袋。

石亨是个典型的野蛮武夫,既没有政治头脑,也没有忠孝节义。

当年土木堡失败之后,也先大举南侵,在大同把石亨打成了一个光杆儿司令。而于谦并没有追究他全军覆没的责任,反而给了他立功赎罪的机会。

石亨抓住了于谦给他的机会,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了大功,景泰帝朱祁钰先后让他佩镇朔大将军印,赐给他世袭诰券,又加封他为太师,可谓是恩重如山。

可是毫无底线的石亨辜负了于谦和朱祁钰,就在朱祁钰出巡生病,让石亨代替自己祭祀(这是超常的信任与荣宠),可是石亨一看朱祁钰病了,马上翻脸不认人,掉过头来跟张軏、曹吉祥密谋帮助朱祁镇复位,而夺门之变的主力,就是石亨带领的一千亲兵。

石亨摇身变为朱祁镇宠臣之后,不但对曾经对他恩重如山的皇帝不闻不问(朱祁钰还在后宫躺着,没被朱祁镇干掉),而且不遗余力地陷害起老战友于谦来。

石亨伙同其他三人害死于谦之后,飞扬跋扈到了极点,他的弟弟、侄子(石亨好像没有自己的儿子)家人冒功进官者五十余人,他的部下亲戚、狐朋狗友居然有四千多人骗到了官职。这还不算,他还大肆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建造的房子都快赶上皇宫了,弄得朱祁镇十分恼火:我就是这样的货色帮助下拿回的皇位?看见他就心烦!把门的注意了,往后我不叫他,你们别放他进来!

一帮尊敬于谦的正直大臣当然不会放过干掉石亨的大好时机,不停地向朱祁镇告状,于是石亨连同侄子石彪、石彪的儿子石后都被抓了起来,并以谋反罪被判了死刑。

石亨还没等到执行的那一天,就死在了狱中,这里面不排除有心急的正义之士提前下了手。石亨死了,被没被砍脑袋不知道,但是他的侄子和从孙却等到了死刑执行那一天,被拉出去砍了,家也被抄了,石亨这一脉,算是断子绝孙了。

王振余孽曹吉祥 太监造反不成被活剐

曹吉祥是陷害于谦这四大奸贼里面最坏的一个,他之所以陷害于谦,根本原因只有一个:他是土木堡之败的罪魁祸首、死太监王振的门下走狗,当然也是一个死太监。

这个曹吉祥在夺门之变的前后,都是明英宗朱祁镇眼中的红人,之前是因为王振,之后是因为“拥立”。

一个死太监,居然被封为昭武伯,总督三大营,嗣子(有继承权的养子)曹钦,侄子曹铉、曹铎、曹等都当上了都督,嫡系数百上千人也都鸡犬升天(跟石亨冒功滥封情形类似)。

曹吉祥是个纯文盲,所以他推荐文武官员的时候,唯一的标准就是看给了他多少钱,连朱祁镇渐渐也看着这个死太监不顺眼了。

石亨一家被干掉之后,曹吉祥知道自己也蹦哒不几天了,于是居然想造反。

想造反的曹吉祥还让他养子曹钦找人打听:“太监的儿子能当皇帝吗?”

曹钦找到的是一个不懂历史的家伙,这家伙告诉他:“曹操就是呀”。这个不懂历史的家伙据说叫冯益,他不知道曹操没当过皇帝,曹操的老爹曹嵩也不是太监,他爷爷曹腾才是。

反正不管怎么说,曹吉祥造反了,可是造反的曹吉祥居然没跟造反军队在一起,居然留在了皇城休息室,结果像小鸡子一样被抓起来了,他那个养子也兵败跳了井。

镇压曹吉祥造反的主将,叫孙镗,这位仁兄曾经在于谦指挥下参加北京保卫战,差点累死,但也立了功。这下替于谦报仇的机会来了,他追着曹钦的屁股打进曹家,那才叫杀个鸡犬不留,等他从曹家出来的时候,曹家一个喘气的都没有了,什么上至八十下到吃奶,孙将军可不管那事儿:完全干净彻底地消灭了。

既然是造反主谋,还被活捉了,曹吉祥的下场只有一个:凌迟。连他死去的兄弟也从坟里刨出来,再凌迟一遍。

关于曹吉祥凌迟的时候被割了多少刀,有人说三千六百刀,也有人说四千八百刀,反正是大约要剔成骨架的,就是当羊蝎子卖,饭店也会嫌骨头上的肉太少……

3

害死大忠臣、大功臣于谦的奸臣,罪魁是左副都御史兼学士、加兵部尚书徐有贞、忠国公石亨、司礼太监曹吉祥及太平侯张軏等人。

1449年七月,瓦剌(明代对西部蒙古诸部的总称)入犯,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遭遇“土木之变”。瓦剌大军破明军、擒明英宗并进逼京城,京师岌岌可危。朝廷闻到噩耗,上下皆六神无主,乱了方寸。受皇太后懿旨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即后来的明代宗,英宗第)也急得团团转,完全没了主意。关键时刻,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成了朝廷的主心骨。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并有条不紊地安排政务,立新君,退瓦剌,稳定了危殆的局势。郕王即位,尊陷于瓦剌的英宗为太上皇,进于谦为兵部尚书。于谦力挽狂澜,扶危定倾,拯救了大明王朝,可谓是再造大明的大功臣、大忠臣。可惜功臣、忠臣却不见容于小人、奸臣,最终冤死于奸人之手,成为千古冤臣。

1450年八月,太上皇被瓦剌开恩放回京师,代宗安排其居住于南宫,软禁起来。1457年正月十六日夜(一说为十七日),镇朔大将军武清侯石亨、右都督张軏、大宦官曹吉祥利用明代宗重病卧床不起之机,矫称皇太后制,伙同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助明太上皇复辟。太上皇朱祁镇重新登临阔别八年的金銮殿,再次君临天下,又成英宗了。

几个政变功臣加官晋爵、志得意满后,皆将仇恨的目光投向眼中钉于谦,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于是唆使言官弹劾之。英宗认为于谦有功于国,犹豫踌躇而未忍心下狠手,徐有贞蛊惑道:“不杀于谦,此举(指南宫复辟)为无名。”英宗“意遂决”。二十二日,少保、兵部尚书于谦遇害。

忠臣冤死,那么陷害忠臣的那几个奸臣命运又如何呢?

【徐有贞】徐有贞原名徐珵,进士出身,任侍讲(官名,侍从皇帝、皇太子讲授经义)。“土木之变”时英宗被瓦剌俘获,朝中闻讯一片混乱,郕王朱祁钰召集廷臣商议战守之策。平素喜研究天文星象徐珵大言道:“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力主迁都避祸,即放弃京师南逃。兵部侍郎于谦当场斥责道:“言南迁者,可斩也。”否决了南迁,给徐珵来个下不来台。徐珵大为沮丧,不敢再吭声,还被人轰下朝堂。仇恨的种子,徐珵从此算是种下了。

朱祁钰即位,十分信赖倚重于谦,任用官员多由于谦决定。徐珵嘱托于谦门客游说,请求任国子祭酒(国子监长官)。于谦还真为徐珵向代宗求官了。然代宗还记恨他提议南迁的事,故而拒绝授其官。徐珵不知于谦已经向圣上举荐了他,见未能如愿,便误以为是于谦从中作梗,阻挡了自己的官路,故对于谦恨之入骨。因自己徐珵的名字太臭,影响自己的仕途,故更名徐有贞。

徐有贞因夺门之变功著,当即便被英宗命以原官兼学士,入内阁参与机务,加兵部尚书。然好景不长,六月,徐有贞遭石亨排挤下狱,旋释放;七月再次下狱,旋被罢官流放于金齿。二年后,石亨因罪下狱死,徐有贞得释,归还乡里。但徐有贞为政之心不死,仍希望圣上重新召回朝廷重用,再列朝班。然希望终落空,徐有贞遂死了东山再起的心思,放浪山水间十余年。1472年死去,年六十六岁。徐有贞虽得牢狱之灾,罢官流放,但毕竟老死于家,闹个善终。徐有贞善绘山水,有《武功集》。

【石亨】石亨因功进封忠国公。说起来,于谦本是石亨的贵人、伯乐,是于谦荐举石亨入京掌五军大营,进右都督,封武清伯。瓦剌兵临京城时,石亨积极协助于谦退敌,立有大功,进封武清侯,并与于谦结下了战斗友谊。然石亨恃功骄纵,“辄为谦所裁抑”,石虎由此甚是怨恨刚正无私的于谦,故而蓄意加害之。

南宫复辟大功臣石亨自此恃功骄横,数兴大狱,尽揽大权,预朝政,大有权倾朝野之势。久之,连英宗都有些忍受不了了。1459年,石亨侄子定远侯石彪密谋镇守大同,以与石亨表里握兵权,内外为援。英宗觉其诈而起疑,遂将石彪下狱,将石亨罢官闲居。次年春,石亨又因侄孙石后等不轨,被下诏狱,坐谋叛律斩,籍没其家资。一个月后,石亨瘐死(囚犯在监狱中因受刑或饥寒而致病或致死),其下场挺惨。

【曹吉祥】曹吉祥因政变之功迁司礼太监,总督三大营;嗣子(过继的侄子)曹钦擢都督同知,封昭武伯。曹吉祥得势后,多养门客,广结朝臣,权势与石亨相埒(等同),时称“曹、石”。石亨出事被治罪,曹吉祥内心极不自安,渐生反心,家藏兵甲,日犒达官,多结死党,准备谋逆。1461年七月,曹吉祥与嗣子曹钦于京城内谋反,发动兵变,事败被擒。曹家灭族,曹吉祥被磔(古代分裂肢体的酷刑,即车裂)于市,在闹市上被五马分尸了,落得个比石亨更惨的下场。

【张軏】张軏因政变复辟之功进爵太平侯。张軏出身显赫,其父张玉是明成祖朱棣心腹爱将,“靖难之役”的大功臣。东昌之战(1400年腊月)时,张玉为救陷于阵中东燕王朱棣而突入敌阵力战,格杀数十人,身受重伤而殁于阵。朱棣称帝,追赠张玉荣国公,谥“忠显”;明仁宗时加封河间王。大哥张辅亦是了得,是位能征惯战的统帅,率军征服安南(今越南),因功封英国公,进太师,是朝廷顶级重臣,不幸的是,随英宗征瓦剌,于土木之变中遇难,追封定兴王。之所以介绍张軏的家世,是说明这位功臣兼烈士之子、弟肯定不会有事,即便有事,也会大事化小的。

张軏为张玉第三子。他恨于谦,是因身为都督的他曾率军征伐南方起事的苗人失律,为刚正的于谦所弹劾,故而与内侍曹吉祥等皆素恨于谦,“于谦、王文、范广之死,軏有力焉。”张軏因功进爵后,纳贿乱政,其骄横跋扈程度仅次于石亨,然却平安无事。1458年,张軏故去,赠裕国公,谥“勇襄”,善终且死后哀荣。

于谦德才兼备,志向高远,怀报国之志,负经世之才,勇于用事,敢于担当,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社稷,厥功至伟。虽遭群小陷害而蒙冤屈死,然其忠心义烈,可与日月争辉,天地共存。诚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4

明朝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后,瓦剌骑兵长驱直入,直抵北京城下。面对危局,兵部尚书于谦挺身而出,指挥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挽救了大明王朝。可是八年后,于谦却被五花大绑,推上了西市,最终落得抄家斩首的下场。于谦的人生结局堪称悲惨,那么迫害他的奸臣们是什么下场呢?

害死于谦的奸臣主要有四个人,他们身份可不简单,既是“夺门之变”的功臣,也可以说是明英宗的大恩人。这四个人分别是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司设监太监曹吉祥、左都御史杨善。他们在夺门之变后,力主除掉于谦,甚至向明英宗说道:“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

武清侯石亨——谋逆被斩

石亨(?-1460年),陕西渭南南志道里(今渭南市临渭区官路镇)人。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剌,颇有战功。后于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辟,得以权倾朝野。

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朱祁镇不能忍受,罢其职,得罪瘐死狱中,尽诛其党羽。后又以家属不轨,下诏狱,坐谋叛律斩,没其家资。

上图:石亨

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寿终正寝

徐有贞(1407~1472年),初名徐珵,字元玉,号天全,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祝允明外祖父。明朝中期宰臣。

宣德八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官至左都御史。因谋划明英宗复位,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后诬告杀害于谦、王文等功臣,独揽大权。徐有贞独掌大权后,与石亨、曹吉祥展开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明争暗斗,相互倾轧。因与石亨、曹吉祥交恶,出任广东参政。后为石亨等诬陷,诏徙金齿(今云南保山)为民。石亨败亡,得以放归。成化初年,复官无望,遂浪迹山水间。书法古雅雄健,山水清劲不凡,撰有《武功集》。成化八年去世,年六十五。

上图:徐有贞

司设监太监曹吉祥——谋逆处死

曹吉祥(?-1461年),永平滦州人。明代权宦。曾隶属于王振门下,参与出征兀良哈。1452年,参与分管京营,累官至司设监太监。后来又与大将石亨等密谋,率兵迎明英宗复辟。天顺初年,奉命总督三大营。1461年,曹吉祥的嗣子曹钦举兵叛乱,曹吉祥被英宗设计逮捕,事后被磔刑处死。

上图:曹吉祥

左都御史杨善

杨善(1384-1458年),字思敬,京师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区)人。明朝中期大臣。

杨善为人圆滑,善于雄辩。永乐元年(1403年),任鸿胪寺序班,进右寺丞。明仁宗即位,擢鸿胪寺卿。正统年间,擢为礼部左侍郎,明代宗派使瓦剌迎接明英宗归国。

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杨善参预谋划英宗复位,封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封兴济伯,赐世券,掌左军都督府事,兼礼部尚书,寻改守正文臣。天顺二年(1458年)卒,终年七十五,赠兴济侯,谥号忠敏。

在明朝长达276年的国祚中,于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于谦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智慧,保住了明朝政权。于谦的死亡其实是皇权争夺的牺牲品。

5

前言:明朝在瓦剌骑兵直逼京师时,兵部尚书官职的于谦临危解难指挥了京师保卫战,然后几年后于谦被西市斩首。而杀于谦的理由只有三个字“欲另立”。大功臣被斩首,下场如此,我们看看是谁的功劳。

害死于谦的这几个人都是夺门事件的有功之人,分别是武清侯叫石亨的、左都御史叫徐友珍的、太监曹继祥、左都御史杨善。在事变结束后,他们极力要求除掉曾经力挽狂澜的余谦,甚至对明朝复辟的英宗皇帝说:“不把余谦杀了,这个夺门之变就是师出无名的。”


那他们几个人的下场究竟如何?

徐友珍是文臣。事变结束之后,与石亨,曹继祥等人发生了意见的不和,互相批评诽谤。最终,徐友珍没有赢过曹继祥,失去了官职和头衔,之后被流放出去当农民。石亨去世后,徐友珍得以回到家乡。明朝宪宗登基后,他“重获地位,安居乐业”。成华8年,六十六岁的徐友珍去世。

杨善是个学渣,当时考试没有考中。他参加了一场守城战役,鉴于他对城市的贡献,得以进入官场。杨善是官场上的老狐狸。他靠讨好权贵而得到提升。景泰皇帝登基后,杨善作为使者前往瓦拉。他舌战群雄,能说会道,甚至把明英宗顺利的迎接回来。杨善也参与了夺门事件,因此被任命为礼部的尚书一职。天顺2年秋天逝世,享年75岁。

石亨是明朝的一位强将。他“擅长骑马和射击,能使用大刀,每次战斗都能破坏摧毁敌人”。他因战功卓著而成为明朝的将军。北京保卫战期间,石亨率军奋战5天,击退瓦拉骑兵。他是当时最有功绩的将军。然而,石亨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景泰8年冬天,他发现景泰皇帝病得很重,于是与徐友珍、曹继祥等人联手,发动了夺门事变

明朝英宗皇帝重登大宝之后,石亨被加封忠国公,权力太大便开始膨胀,之后排除异己,导致皇帝非常不满,天顺4年冬天,石亨被皇帝打入天牢,罪名是谋反,等待他的就是斩首的结局,最后病死狱中。

太监曹继祥。因为他对皇宫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他在夺门事件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之后,曹继祥得到了很多奖励。然而,随着徐友珍、石亨的倒下,曹继祥也感到了危险。他一个太监也发动了政变。然而,终究是结局凄惨的,叛变结束后。天顺5年,曹继祥被凌迟。

害死忠良,最后结局下场,也不过如此,正所谓天道轮回。

6

害死明朝中期民族英雄、一代忠臣于谦的四位奸臣分别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杨善,他们四位中两位因谋逆被杀石亨和曹吉祥,两位却得以善终徐有贞和杨善。

7

二个病死,算是得以善终。另外两个,一个凌迟处死;一个谋反被被杀。

8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朝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谦就此陨落。害死于谦的四个奸臣也是拥立英宗的四个人分别是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司设监太监曹吉祥、左都御史杨善。

先说石亨,本来是正统朝名将,多次击败瓦剌,土木堡之变后,也先大举进攻大同,石亨和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等大战于阳和口,宋、朱二人阵亡,他单骑一人跑回,降官募兵,立功赎罪。回朝之后,经于谦举荐掌管五军大营,晋升为右都督,北京保卫战时,把守最为重要的德胜门,与也先军激战。他先埋伏兵卒,诱其深入,杀之甚多。瓦剌攻不下,又猛攻西直门,围住守将孙镗,石享奉命解救、激战五日后,也先败逃,石亨因功而封侯。后参加英宗夺门之变,成功之后,居功自傲,骄横跋扈,英宗朱祁镇不能忍受,罢其职,得罪瘐死狱中,尽诛其党羽。后又以家属不轨,下诏狱,坐谋叛律斩,没其家资。

徐有贞,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土木堡之变爆发后曾建议南迁,遭到朝野内外的一致谴责。景泰年间担任佥都御史,到山东治理黄河水患,因功升任副都御史。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病重,徐有贞与石亨、曹吉祥等人策划发动夺门之变,拥戴明英宗复辟,被拜为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封武功伯。他谗杀于谦、王文,又与石亨、曹吉祥争权,结果被构陷罪名,贬为广东参政,后又流徙云南金齿卫。石亨败亡后被放归。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徐有贞郁郁而终,时年六十六岁。

曹吉祥,隶属于王振门下,参与出征兀良哈。1452年,参与分管京营,累官至司设监太监。后来又与大将石亨等密谋,率兵迎明英宗复辟。天顺初年,奉命总督三大营。1461年,曹吉祥的嗣子曹钦举兵叛乱,曹吉祥被英宗设计逮捕,事后被磔刑处死。

杨善,因参预谋划英宗复位,封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封兴济伯,赐世券,掌左军都督府事,兼礼部尚书,寻改守正文臣。天顺二年(1458年)卒,终年七十五,赠兴济侯,谥号忠敏。

9

土木堡之变8年后,朱祁镇复辟成功。将朱祁钰推上皇位的兵部尚书于谦却被推上了西市,落得了个人头落地。

迫害于谦的四位奸臣们是什么下场呢?

害死于谦的奸臣都参与了夺门之变。分别是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左都御史杨善。

在夺门之变中,徐有贞充当军师的角色,指挥调动有方,最终让明英宗再度登上皇位。明英宗就让徐有贞升入内阁,后来晋封为兵部尚书,又加封武功伯。徐有贞后来与石亨、曹吉祥等人发生矛盾。最后徐有贞被石亨陷害,丢官去职,被流放为民。

杨善也参加了夺门之变,因此被封为礼部尚书、兴济伯。天顺二年,杨善病死,终年七十五岁。

石亨是一员武将,为人骄横跋扈,干预朝政,排斥异己,后引起明英宗的不满。天顺四年正月,石亨被下狱,准备以谋反的罪名,将其处死。二月,石亨死于狱中。

太监曹吉祥后来发动政变。叛乱最终被平定。天顺五年,曹吉祥被押赴西市,凌迟处死。




10

挟持明英宗的瓦刺军兵临京城。兵部尚书于谦率军保卫京城,挽救了明朝,成为民族英雄。但英雄悲惨,竟被四个奸臣害死。四个奸臣是:武清侯、武将石亭,左副都御史曹吉祥,司设监太监徐有贞,左都御史杨善。这四人在京城保卫战都有功劳,英宗复辟后,徐有贞加封为兵部尚书。他和石享、杨善发生矛盾,勾心斗角,斗不过,被削职为民,流放到边远的金齿。石享死后,逃回老家,算是善终。英宗加封石享为忠国公。石享是个贪婪的野心家,把大批家人亲戚冒名升官。他专横跋扈,干预朝政,企图谋反,被捕入狱,死在狱中。曹吉祥竟然和死党发动政变。政变被平定后,曹吉祥被押赴刑场,凌迟处死。杨善是害死于谦的主谋之一,平庸无能的英宗竟然没有处理他。杨善75岁病死,真是善终。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