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封建王朝是家天下,科举冒名顶替和科举舞弊一个性质。科举是用来给皇帝选拔官员的。科举舞弊是挖皇帝的墙角。必然不会被皇帝所容忍,所以历史上发生的科举舞弊当事官员没有一个好下场的

顺治“丁酉北闱科场案

顺治十四年(1657)的乡试科场中,正考官曹本荣,副考官宋之绳,同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人或欲结权贵,或贪财纳贿,竟公然在考场内互相翻阅试卷,照事先拟好的名单决定取舍。发榜后,众人不服,考生集体到文庙去哭庙。

顺治查实此事后立即令都察院会审,结果审出同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人受贿属实。顺治龙颜震怒,立即给吏部、都察院等衙门下了一道措辞强硬的御旨:贪赃枉法实乃科场中的最大犯罪,场闱分明是考取国家人才的重要场所,岂能容忍乱臣贼子为所欲为?于是下旨,将相关受贿官员立斩,抄没家产,家属流放

从一管而窥全豹。在古代冒名顶替那可是大罪。下到考试主管,上到一品大员。该杀的杀,罪及家属。和如今可大为不同



最佳贡献者
2

首先能肯定的一点就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是绝不会允许科场发生舞弊事件的。因为对于统治者来说,他们需要将最好的人才纳入自己的官僚体系,用最好的才人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如果科场发生舞弊事件,那么就不能保证最好的人才为朝廷所用,同时舞弊事件也会打击天下读书人考取功名的热情,久而久之,就会有读书人不热衷于功名了。

如果读书人不热衷于功名,那么对于统治者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统治者很多时候并不怕老百姓造反,怕的就是读书人和他们一起造反,有了读书人的帮助,造反才会真正形成规模,才会真正对统治构成威胁,所以历朝历代,一旦发现了舞弊,从来都是严惩不贷的,为的就是保证科举考试的权威。

按照“冒名顶替”来说,古代不存在考上了以后能够冒名顶替的情况。如果要像如今一样在一个人考上大学之后去冒名顶替,首先就要截留对方的录取通知书,也就是不能让中榜的人知道自己中榜了。但是而在古代一旦中榜,名单都会直接张贴出来,中榜的人都会第一时间跑到现场去看中榜情况,所以根本无法阻止对方知道自己是否中榜。

而且就冒名顶替的情况来说,一般都是冒名顶替对方去上了一个不是很好的大学,而古代的中榜,比今天考取北大清华还要难。就拿清代的江南行省来说,其管辖的地域是今天的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这五个省市,三年录取99人,平均一年录取33人。而拿到今天,北大清华在江苏一省的名额就有315人,可以说古代科举的难度比今天考取北大清华要难许多。

今天你听说过考上北大清华被冒名顶替的么?这应该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个地方来说,能考上一个北大清华,是一件非常轰动的事件,就拿我在的县城来说,也已经好几年没一个考上北大清华的了,而能够考上的,也一定是平时学习成绩极为优秀的学生,这点来说这个学生平时的表现大家也都有目共睹。如果哪天一个学渣考上了,然后一个学霸说你冒名顶替了,那么事情就闹得很大了,对于冒名顶替的人来说,他们都希望尽量低调处理,谁想把事情闹大呢?闹大了是很容易露出马脚的,也没人敢冒这么大的名。而且能考上北大清华的都是学霸,他在考试结束以后也肯定对过正确答案,对于自己考多少分心里是清楚的,在放榜的时候一旦发现自己没考上,肯定会找相关部门去复核成绩,这个过程也很容易让冒名顶替的露出马脚。如果放在古代,你去冒名顶替一个进士,这个进士还要去见皇帝,被皇帝发现了那可不是一般的罪,往往要株连九族的。

所以在古代来说,冒名顶替对方去当进士,还没有发生过。

如果非要说“冒名顶替”的话,那么只能是找枪手替考,考上了以后本尊再去当官。比如说唐代就有一个著名的枪手叫温庭筠,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只是恃才傲物,放荡不羁,非常喜欢讽刺当朝权贵,因此他也屡次考不上,主要也是因为得罪的人太多了。温庭筠也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到后来干脆就不以榜上提名为目的,专门为别人当起了枪手。而他当枪手还有个特点,就是没有确定的雇主,在考场上谁离他最近他就帮谁做卷子,考场也一度传闻,谁挨他最近,谁就能取得好成绩。而且温庭筠作弊的手段极其高明,从来没有被抓到过现行,所以他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大,考官也逐渐对他特别关照,严防死守。

到了后来就干脆让他一个人坐一个位子,一圈考官围着他,即便如此也没有阻止他当枪手。有一次考试的时候,主考官知道温庭筠的名气,干脆就摆了张桌子让温庭筠坐自己对面,目不转睛盯着温庭筠。温庭筠见考官如此重视他,便很快就交卷离开了,考官也长舒了一口气。但是第二天就传开了,说温庭筠竟然在考官眼皮子底下替8个考生做了卷子。别人问温庭筠是怎么做到的,温庭筠不屑地说,考官监考太严,结果只帮了8个人。

当然,在古代来说,要找一个枪手替考,比今天冒名顶替去上学的难度要大了太多了。在今天一个高中的老师都可以做到让自己的子女冒名顶替别人去上学,而在古代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首先枪手的水准就非常高,(毕竟古代科考难度比今天上北大清华还要难)这种人的佣金就不会低。其次还要能够买通考官以及相关的各种关系,无钱无权的人,或是一般的小人物是根本做不到的,难度比今天顶替上学要大了太多,不是一个级别的。

3

看情况,没发现没事,发现就是重罪。

清朝咸丰八年发生了一场科举舞弊案,因为那一年是戊午年,所以这个舞弊案也被称为戊午科场案。

当年有个考生叫罗鸿禩,才学浅薄,为了能够考取功名,就重金贿赂当时的主考官柏葰的家人靳祥,请他暗作手脚。借整理考卷的机会,靳祥从正榜中取出一卷和罗鸿禩的考卷对调,于是罗鸿禩就从副榜变成了正榜。

按照清制,考取正榜的考卷要接受复审,当时称为“磨勘”。罗鸿禩的考卷文理极不通顺,磨勘官见此,向御史孟传金透露此事,孟御史尽忠职守,听到后立即上奏。咸丰帝闻及此事,怒不可遏,立刻派宦官取罗卷,由天子亲自复审,咸丰帝亦觉确实不合理。

柏葰遂和靳祥、罗鸿禩等人一同被判死刑,于次年被斩于菜市口,为史上死于科场案职位最高的官员,一品大员。





另一件是湖南乡试舞弊案。

嘉庆三年,湖南乡试,宁乡县考生傅晋贤出了1200两银子,买通了两名书吏——樊顺成与罗文秀,意图舞弊。由于樊、罗两人只是书吏,没有阅卷资格,二人就以偷梁换柱的办法将们将傅的卷子与当地才子彭峨卷子互换。

不久发榜,彭峨意外落榜,傅晋贤反而高中解元,岳麓书院院长罗典觉得事有蹊跷,找到湖南巡抚当面质问,要求检出彭峨落卷与傅晋贤卷核对笔迹。比对之下,果然有问题,湖南巡抚不敢怠慢,当即召集彭、傅两人当堂复试。结果不言自明。

湖南巡抚不敢懈怠,上奏嘉庆。不久刑部查明原委,涉案傅晋贤、樊顺成、罗文秀三人全部处死。此案中,三人家属并未株连,已是格外开恩。

4

可能会被斩首示众,也可能被游街坐牢,还可能被流放。

功名利禄都会瞬间化为乌有,几代之内,可能都不会有资格进入官场。

5

最近一段时间,高考冒名顶替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舆论,民众们纷纷对高考公平性表示怀疑。这还罢了,关键是背后的人被揪出来以后,很多人对其处理结果表示不满意,觉得太轻了。要是换成古代社会,那就不一样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古代发生这样的“冒名顶替”事件,结果会怎么样?

说起来,古代这种情况不叫冒名顶替,而叫科场舞弊。这应该算是两码事,古代王朝对科场舞弊那是处理非常严格,轻则流放,重则处斩,无论是哪一个结果都不是很好。

知道为什么这么严格吗?因为科举关系到国家大事,选才任能那可是为皇帝做的,如果选一些无才无能的人进入官场,那国家不就完了?

这还不止哦!刚才也说了,针对当事人,也就是科场舞弊的人,其下场要么就是流放,要么就是斩首。其次就是另外一些人,这些人是什么人呢?帮助他舞弊的人,比如担保他科举的人,即使担保人不知道他舞弊,可同样逃不了,轻则革除功名,重则被流放。

还有此次的主考官和副考官,也同样逃不了,因为科场舞弊是在你的考场发生的,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自然和你有关,所以说罪责是免不了的,如果上头有人求情,罪责可以小一点,如果没有,那就要看皇帝心情了。总之下场好不了。

不过古代这种科场舞弊发生的机率很小,因为没有人敢冒风险帮助他人舞弊,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乌纱帽,甚至是自己的项上人头,所以没人敢担风险。有是有,但是很少。

6

汉昭帝始元五年,一名男子“冒称”自己是已故卫太子刘据,结果被腰斩。这件事在《汉书》中所占的篇幅很小,可背后的意义却令人深思。

男子叫张延年,以占卜为生。卫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后逃到了湖县,他手下的人曾找张延年占卜过(替刘据占卜),最重要的是这个张延年和刘据还有几分相似。可能是得知了汉武帝早已赦免了刘据的罪行,他就想借此良机享受一把荣华富贵。于是他自称卫太子来到了长安城的北门,说明来意后等待结果。


(刘据剧照)

张延年的举措吸引了数万长安市民来围观,即便是朝中丞相、御史、二千石等高官都不知所措。这可不是件小事,如果来者真是曾经的卫太子,那对于当时的汉昭帝,对于权倾一时的霍光都是巨大的打击。好在这时的京兆尹隽不疑站了出来,他“义正言辞”地说:“卫太子得罪过先帝(汉武帝),就算逃走了没有死,现在来了也是带罪之人。”于是就将张延年下狱,最终经过审讯判处了腰斩之刑。


(汉武帝剧照)

以上就是假冒卫太子事件的全过程。看似是很正常的处理,却有以下两个疑点。

一、群臣为什么不敢指认“假刘据”


“巫蛊之祸”发生于汉武帝的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当时刘据已经37周岁了。“假太子”事件发生在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此时刘据应该是46周岁。一个成年男子的相貌在这个年龄段里不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况且刘据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与朝中大臣非常熟悉。当时的长安城北门来了很多高官,甚至还有位列三公的丞相,他们怎么会不记得刘据的样子呢?

《汉书·隽不疑传》的记载是:“莫敢发言。”这是在犹豫,他们多半已经发现来者确实很像曾经的太子。可为什么谁也不说话呢?这是一个“站队”的问题。

当时的汉昭帝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霍光总揽大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果来者真是卫太子,那可是汉武帝的嫡出之子,就算真要重新拿回皇位也是有理有据。可霍光同意吗?现在真要是站在“假太子”这一方,一旦霍光有所行动,他们的结局多半不会好,所以一众高官谁也不敢先说一句话就在于此。


(霍光剧照)

二、隽不疑的说辞很耐人寻味

隽不疑在收捕张延年时说的话语有点意味深长。他非常聪明地回避了太子身份真假的问题,只是说太子曾经犯过错。这样一来,他收捕张延年就合理合法。因为下狱的目的是为了把事情彻底搞清楚,并没说他不是真太子或是要杀他。至于怎么搞清楚那得由更高级别的人来定夺,也就是要听霍光的意思。


(汉朝罪犯剧照)

果不出所料,霍光对隽不疑的做法很满意,甚至还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汉书·隽不疑传》

其实这已经不是隽不疑第一次“帮助”霍光了。在汉昭帝刚即位不久,齐孝王的孙子刘泽就因为霍光专权而谋反,第一个发现并且平定刘泽叛乱的人就是隽不疑,当时他还只是青州刺史。这件事以后,霍光就把他提升为京兆尹。

事情到这里已经很清楚了,张延年是不是刘据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能影响汉昭帝的皇位,更不能影响霍光的权力。


(汉昭帝剧照)

结论

假冒卫太子事件最终以张延年被腰斩结束。至于案件“侦破”的过程,那不过是廷尉份内的工作。汉武帝以后的酷吏对这种编织罪状、“以假乱真”的事情实在是驾轻技熟。

7

古代所谓冒名顶替事件指三类。一是冒充官员到异地上任。二是冒充考生参加科举考试。三是冒领考生成绩。事实上,这三类事件根本无法发生。

先谈官员,古代官员到异地任职需要三样东西,一是委任文书,二是身份证明,三是手持符节。其中身份证明会详细记载赴任官员的年龄、身高、面貌特征、签字笔迹,且一式三份,在任命衙门和吏部备有副档,缺一不可。官员到任第一天,要依例与前任签字交接印信,等于是既验人也验笔迹!手持符节接古称鱼符,官员和吏部各持一半,根本无法伪造。另外,官员上任还要由上一级衙门官吏陪同(如同今天领导干部到新单位上任,需组织部派干部陪送一样),陪同官吏与任职地往往很熟悉,不敢也不可能送一个假官员上任。

再谈考生,古代对参加科举的考生籍贯有严格规定,除面貌、身高及签字外,还需如实填写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且一式多份,考生本人、学政、府县衙门甚至礼部都有备份。最要命的是,考生们相互熟悉,且共同在泮宫(学校)学习,一有冒充,首先会被同学检举。即使同学不检举,每次考中后,都要依例再填一次新表(相当于现在的任职表),并与原档对比,等于验了一次笔迹和履历。另外,当时有一种“报房“职业,专门给考生通报考试成绩,以收取赏钱,俗称"打报锣”。无论考生居得多么偏远,报房里的人都会第一时间敲锣打鼓上门报喜,绝不会搞错,更不会让人冒领通知书。看过《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一章的朋友对此一定会有深刻印象!我们可以重温报房上门向范进报喜一章。

话说范进考完后,回到家中,母亲已饿了一天。要他卖鸡去买米。

范进慌忙抱了鸡,走出门去。才去不到两个时候,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将来。那三个人下了马,把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声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母亲不知是甚事,吓得躲在屋里;听见中了,方敢伸出头来,说道:“诸位请坐,小儿方才出去了。”

那些报录人道:“原来是老太太。”大家簇拥着要喜钱。正在吵闹,又是几匹马,二报、三报到了,挤了一屋的人,茅草棚地下都坐满了。邻居都来了,挤着看。老太太没奈何,只得央及一个邻居去寻他儿子。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进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

邻居见他不理,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鸡。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范进道:“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

邻居见他不信,劈手把鸡夺了,掼在地下,一把拉了回来。报录人见了道:“好了,新贵人回来了。”正要拥着他说话,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范进是个穷秀才,一旦考中,马上有人上门报喜,怎么会被顶替。基于此,古代基本没有发生冒名顶替赴任赴考或冒领成绩之事。《女附马》中冯素贞代夫中举,《西游记》中唐僧父亲陈光蕊外派知州被水匪刘洪杀害并冒充18年的事,只是戏剧小说中的故事,不可能发生。

当然科举舞弊的事难免,但主要是抄题加分,但处罚极重。比如鲁迅祖父周福清为儿子周伯宜(鲁迅之父)考举人,花一万两白银贿赂考官殷如璋,事情败露后,周福清判斩监候(死缓);周伯宜不仅做不了举人,还被革去原有秀才功名;殷如璋反戈一击,不受贿赂,躲过一劫,否则也难逃法网。

8

西游记里,唐僧父亲就被顶替了。当然这是戏说,历史上也有过这种事,有兴趣可以去找找。

但是如果被发现,是会被杀头的。特别是科举舞弊,株连九族也可能。

9

古代发生冒名顶替事件,轻者坐牢,重者要被行邢得,不过也有例外。

1.如李卫当官中的李卫,冒名顶替钦差,最后也没被杀头,而是被康熙委任了县令,后来雍正上台以后,李卫更是被雍正皇帝提拔到两江总督得位置,可谓说冒名挺替中的另类。

2.最著名的花木兰,替父从军。也是冒名顶替,最后皇帝看她孝心可嘉,又军事能力强悍,也被封为了将军。后来更是被后人称为孝心典范,民族英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