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时的人们很简单,为摆脱贫困。为了吃饱肚子,所以才闯关东。

原因是山东地少人多,又总闹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所以才冒死闯关东。

东北地广人稀,物产丰富。虽有酷寒、猛兽,危险重重。山东人为了生存,只好硬着头皮去闯。

也正是勤劳的山东人,给东北带来了生机,推动了东北的农耕文明。对手工业,制造业及商贸业都有了很大的推动。并带来了关内的文明、文化,使东北的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总的还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乃至今日东北还是如此。

最佳贡献者
2

“关东” 是指山海关以东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闯”是指在清政府的禁止之下进行的活动。

闯关东的由来

1644年, 清兵入关后, 就将关东划为禁区, 严禁关内人涉足。关东是清政府的“龙兴之地”, “龙脉” 不可侵犯, 一切都得原封不动地保留着。所以在清朝初年,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的东北人口只占全国的 0.1 %左右 , 平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两个人 。

顺治八年,清政府发布了召垦令:“民人愿出关垦地者, 令山海关造册报部 , 分地居住”。两年后又颁布《辽宁招民开垦条例》, 按招民多寡, 授以大小官职, 并发给移民耕牛、种子、口粮, 鼓励人民出关开垦。

康熙七年, 出于保护满族利益的考虑, 清政府“罢辽东招民授官之例”,又将关外之地列为禁区。以后禁令时紧时松, 遇有灾害年景, 黄河流域诸省百姓往往蜂拥过关, 人数之多, 难以阻挡 。如乾隆八年 大旱灾, 流民增多, 乾隆帝下诏开禁让流民通过。乾隆九年、五十七年也分别有变通放民出关的事例。除了这些年大规模的集中移民外, 平时单身佣工或偷渡性移民也已累积成庞大的数量。由于这些移民都是在封禁条件下进行的 , 所以称之为“闯关东” 。

实际上清政府对移民采取的是默许和容忍的态度的。虽然每隔一段时间强调或重申禁令, 但对移民事实总是采取既往不咎的处理方法, 所谓“严定招垦之禁, 已佃者不得逐, 未垦者不得招”。这就告诉后来者, 移民事实是合法的。至乾隆四十一年, 关东的华北农民总计达100 多万人, 外出谋生和外出逃荒的山东人占据了很大的比例。1860 年, 咸丰帝正式宣布关东地区全面向流 开放, 以山东人为主的流民大量出关, 闯关东从此由变为 “滚滚洪流” 。

闯关东的原因

1、人口增长。明末清初的战乱,社会经济破败凋敝, 人口损伤惨重, 百姓流亡十之六七, 山东“一户之中至有一、二人,十亩之田, 至种一、二亩”。为了巩固统治,清政府采取召集流民, 取消“三饷”、“加派”等措施, 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 人口开始回升。

康熙五十一年 宣布 “盛世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之后 , 清政府赋税的征收与人口数量脱钩, 人口增长摆脱了赋税的束缚 , 大量隐匿人口上登户籍 。雍正元年实行“摊丁入亩”后, 取消了丁赋 , 消除了农民对编户入籍的顾虑, 有利于人口的增长。在乾隆时期,山东人口进入大发展时期,人口增至三千二百余万人。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山东本地不堪重负,很多人只能另找生路。

2、人地矛盾。清朝初年为巩固统治, 清政府鼓励垦荒, 把“州县卫所荒地无主者, 分给流民及官民屯种, 有主无力者给牛耕, 三年起科”。康熙八年实行“更名田”, 耕地面积由顺治十八年的七千四百万亩扩大到康熙二十四年的九千二百万亩 。此时, 山东地区 的宜垦地已基本垦殖完毕 , 但人口仍无节制增长, 现有耕地无法满足人口的需要。此后虽有开垦 , 但大多比较贫瘠, 收成很低。在人口的高压下, 山东地区的土地不负重荷。

3 、土地兼并严重。在商品经济冲击之下, 清朝中期之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1684 年山东巡抚张朋羽指出: “今见山东人民逃亡京畿近地及边外各地甚多, 皆由地方势豪, 侵占良民田产, 无所依靠, 乃至如此”。 郑板桥任潍县令时, 曾作《潍县竹枝词》, 其中有:“绕郭良田万顷赊, 大多归并富豪家” 诗句, 反映的就是这一问题 。

伴随着山东地区人口的日益增长, 农业危机的不断加重, 自然灾害频发。从顺治元年 到道光十九年,山东地区共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四千余次, 在天灾人祸的冲击下, “闯关东” 成为广大贫民谋生的一条生路 。

4、自然灾害 。康乾时期长达一百多年的时代里, 不曾出现大的旱灾和涝灾。但是清代咸丰年间波及广西、直隶、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大蝗灾, 历时七年 , 并与大旱相伴随。光绪初年发生于山西、河南、山东 、河北等地的大旱灾, 称为 “丁戊奇荒”, 造成的饿殍就达千万人以上 。

咸丰五年, 由于发大水, 黄河在河南境内的铜瓦厢断堤改道 , 滔滔黄水夺路北流, 结束了南宋以来南流 700 年的历史。黄河的这次改道, 对其下游地区造成了巨大灾难, 尤 以山东受灾最重。原本依仗黄河水源的众多城市、村庄、田地日渐衰落, 改道后的新河道常年泛滥 , 加剧了洪涝灾害和土壤盐碱化, 大批农民因此破产逃荒 。

在天灾人祸的冲击下, 原本就人多地少、 土地兼并严重的山东更是雪上加霜, 大批农民流离失所, 蜂拥“闯关”, 局面已无法控制。黑龙江将军于是奏请朝廷“开关” , 他在奏折中说 :“东三省之开放设治, 遂如弩箭在弦, 有不得不发之势矣。” 在此情形下 , 清廷被迫打开大门, 正式允许流民进入关东 。

闯关东带来了什么

闯关东是一个近 300年的大规模人口迁徙的历史。在天灾人祸的逼迫下 ,无数的山东饥民陆续来到关东荒原这块肥沃而又荒芜的土地上,艰苦谋生 ,团结互助 ,闯出了一 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闯出了关东地区的农业、工商业发展的新天地。闯关东的苦难和奋斗历程形成了东北地区所特有的、长久不息的闯关东精神 ,并被世世代代的关东人继承和发扬。

“闯关东”的壮举 ,孕育出一种悲壮感人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虽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但它所体现出的是人类所共有的进取、创业精神。“闯关东精神”有四个方面 的内涵: 一是敢于和磨难进行抗争 ,无畏于牺牲生命 ,不屈不挠地与天、地、人英勇奋斗的进取精神;二是敢于与人生命运进行抗争,无畏于任何阻力,为实现美好的人生追求 ,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拼搏精神;三是敢于为改变贫穷落后与自身的种种不良品性而进行抗争 ,无畏于任何陈规陋俗的束缚 ,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四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积极倡行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人生准则 ,扶危济困、宽容大度、和睦共处的人文精神。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

闯关东精神中包含着真实的人民生活意识、推动了历史前进和生产的发展的动力、爱国主义情感;闯关东精神是不同民族之间文化融合的产物 ,体现了民族大家庭成员之 间的认同感、归属感 ,是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因此 ,闯关东精神是当代人的精神家园。

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山东移民东北,首先是扩大了东北的耕地面积。20世纪以前,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几乎都是围场和牧场,土地荒芜,人烟稀少。正是由于山东等省移民的奋力开垦,扩大了东北的耕地面积。以黑龙江为例,1862 年至1886年的24年间,全省即开荒75万余垧。

清朝统治者为了防止汉流民取得东北耕地的所有权,乾隆初实行过所谓“京旗屯垦”,企图通过这一活动,叫京中旗人掌握东北边疆耕地的所有权。然而旗人始终视屯垦为畏途,这一政策一直未能奏效。只有山东等省的汉族移民,才是东北广大地区的开垦者。同时,山东移民还为东北广大地区传播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引入了诸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东北地区由于山东等省移民的奋力开发,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生产的粮食不但足供本地之食,而且可以大量外运,成为当时重要产粮基地。

其次,山东移民东北,推动了东北地区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文化事业的发展。随着东北农业的发展,随之有山东等省人经营商业。山东移民涌入东北,改变清初仍旧存在的落后的商业贸易习惯,物物交换为货币交易所替代,鲁商遍及东北,建立起各类商店和各业商会,东北贸易繁盛之地,如营口、大连、安东、长春、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城市商号、商铺多为山东人所开,山东商帮控制各该城市商会,并有地域特点,如沈阳、佳木斯等;林业开发,如伐木、采参、金矿、金砂开采多为山东移民所为。东北发达的商业和纵横交错的铁路建筑,无不浸透着山东移民的血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山东移民对东北三省的开发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三,山东移民东北,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我国中原汉族自辽、金、元、清以来,侵入者大都来自满州和蒙古,使汉族不能向北发展而向南移动。自满清以来,复封禁满洲与蒙古,汉人仍不能向北发展。自清朝末期至民国,关内汉人才大规模向东北迁移。移民带去的先进农业技术在少数民族中传播,东北少数民族在居住、饮食、衣服、婚嫁、丧葬、宗教、器用等方面无不受关内汉人移民的影响,并且两者在交流融合中产生出新的关东文化;所以,山东移民于东北,这对汉族向北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汉民族与东北各少数民族的融合。

第四,山东移民东北,促使东北三省与全国人口的分布趋于合理。东北三省自古以来地广人稀,1910年东北三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公理仅23人。由于自清末以来山东数以千万计移民的移入,改变了这一状况。到1949年,东北三省人口密度即达54人,这同全国1953年人口密度60.5人相差无几。由此可以看出山东移民东北对于促进我国人口合理分布的重要意义。

第五,山东移民东北,增强了东北的边防力量。移民对边疆的开发,对于保卫和巩固边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移民填补边疆空白地带,首先筑成了一道抵御外来侵略的边墙,开发促进经济发展,使国防力量得以加强,移民增加促使新的行政建置的建立,国家控制力得到强化。

自清末以来,东北三省逐渐成为日俄帝国主义角逐之地。山东移民的输入,不仅维持了当地的发展,而且增强了东北的边防力量,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俄国侵略者的入侵,在抗日战争中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抗日战争中,山东移民与东北人民联手抗战,抵御外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结

“闯关东”是一种文化行为,山东向东北移民,是“乡土单元”的扩张,也是在某种困境中的乡邻对乡土血脉的某种保持手段。这种文化对于移民地与移民原籍地之间的经济的互通和交流起到了一种“文化润滑”作用。

此种“润滑”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日常生活中趣味的点缀,而是两地间保持长期互通关系的重要保障。山东应当把目前已经发展起来的“闯关东”文化热继续发扬开来,从研究“乡土单元”的扩张入手,研究和开发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诸多文化现象,充分发挥标志性文化的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

文化在不同的时空之中产生对社会不同的张力。当今中国人自身应仔细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作用 ,不能简单地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适应西方现代文明的原则方法 ,而是应 该充分研究和发挥源于本土的闯关东精神等文化张力的功能和作用 ,在理论上和实践形式上实现闯关东精神文化张力的创新和应用。

3

当时山东太穷,为了生存下才去闯关东。在东北随便开荒种地就可以活下去,所以一转百大量山东人都去闯关东,当时死在途中的人也很多。山东人给东北带来了什么?辽菜其实就是鲁菜传承,当时东北并没有菜系,是山东人发展了鲁菜创立了辽菜发展至今。

4

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著名的人口大迁徙,其中最著名的两次大迁徙之间虽在时间上相距五百多年,却有着割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上这两次大迁徙,一次是发生在明洪武初年开始的山西以晋城、洪洞等地区向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将近百年的人口大迁徙; 一次就是中国近代史发生的史诗级的"闯关东"。

我的祖藉是山东章丘朱家峪,在家谱上记载,洪武元年(1368年),我的先祖自山西来到山东朱家峪,建造舍院,开垦荒田,并在舍院门前植槐纪念。宣统三年,我曾祖太爷爷背着药石行里从朱家峪出发,加入了浩浩荡荡的闯关东大军。我的家族历史的变迁,就是较为经典的中国社会两次人口大迁徙的缩影,极具代表性,就是说,无数的家族参与到了这两次相隔五百年的人口大迁徙运动中。

那么,山东人为什么要离乡背井去寒冷陌生的关东地区呢?为什么闯关东比较集中地爆发在二十世纪初叶呢?

第一,山海关外的东北地区,是清政府统治者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即所谓的龙脉所在,除政府行为外,严禁人口私自向关外迁徙,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放松管制,才有了零星的客商往来,但还要通关报备办理有出有回的相关手续,直到十九世纪末,关禁取消,这是闯关东的先决条件。

第二,山东土地贫脊,人口稠密,十九世纪未期兵连祸结,地方治安十分脆弱,百姓命如草芥虫蚁,土地非涝即旱薄收甚至绝收,寻找生存出路是许许多多山东百姓的必须选择。

第三,早期到达东北的的山东人不断的传回好消息,说东北土地肥沃,自由开垦,如同人间天堂。

自十九世纪末至甲午战争后,形成了大规模闯关东高潮,大量的人口聚集在烟台海岸,等待乘船跨过海峡,绝大多数则沿渤海岸边向西绕过海湾奔赴山海关,最高潮时,千里漫长的水边山间,沃野松林,到处都是闯关东的人群。

几十年间迁徙到东北的人民,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生活技巧,也带来了市场的繁荣,通过辛勤的劳动,大多数闯关东的山东人在生活上有了天翻地覆地改变,当然,同时期也有大量的河北山西等地百姓来到东北,同是移民,文化的交融和宽容,奠定了关东人性格的基本架构,豪爽直率也成了东北人的标配,事实上,东北的发展和人居风俗的许多特征,都深深地打上山东人的烙印。

几乎是一代甚至两代山东人,是吟唱着血泪的悲歌一路蜿蜒向北,闯进大关东,用他们的生命演绎了一次大迁徙的历史。

5

19世纪时,黄河下游水旱频仍,饿殍遍野,此时东北却有大片肥沃土地闲置,开始使中原地区的农民涌起闯关东的浪潮,尤其是丁戊奇荒时期,大批灾民涌入朝廷也默许,从此闯关东成为社会上生活困难者寻求出路的广泛认知。

闯关东的移民源地主要是现在山西、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几省,其中山东和河北最多。而闯关东路线有两条:一为陆路,从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等长城各关口出关,进入辽沈;二为海路,从山东半岛乘船到辽东半岛,例如由烟台到大连只需一夜时间。闯关东后的移民在东北多做垦荒、打猎贸易、淘金、放山(进山挖人参)等以谋生。

山东谚云“死逼梁山下关东”,“闯关东”是仅次于为盗为匪的无奈选择。上梁山和“闯关东”相提并论,是因为二者有相似之处:有饭吃,有风险。

6

山东原来人多地少很穷,而东北地广人口稀少,为谋生而去东北。他们为东北的开发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辽宁人的祖先百分之三十的是山东人,吉林省百分之六十是山东移民的后人,黑龙江则佔到百分之七十往上是山东移民。而改革开放后好多山东移民都返回山东去了。山东省这地方人口就足增长快,我认识的三个家庭並关係不错,每家都八个孩子都是六男两女,在我老家都没见过和听到过这么能生孩子的家庭,其实山东人在全国各地也不少。

7

是本地经过了长期的人口增加,不能做到人人有土地种的情况,所以山东人为了谋生,便出现了闯关东这个说法。

8

我是醒尸,一具醒着的躯壳,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我的爷爷,就是跟着老一辈的人从山东闯关东过来的,小的时候,我经常听说道闯关东的事情。

前些年超火的电视剧《闯关东》生动的讲述了一家人闯关东的经历,我和我曾经听到的故事,有着很多想象之处。

关东,指的是“山海关”以东,就是现在所说的东三省,听老人说,那个年代山东人口众多,灾害猖獗,很多人都吃不上饭,有很多去东北的人带回来消息说,这边有大片的土地没人种,土地肥沃,森林里还有很多的资源,所以,很多在山东已经无法存活的人,举家迁往了关东。

其实说的很简单,但是一路上很艰辛,我有个朋友的爷爷,推着一个独轮的小车,带着全家,从山东肥城走到了辽宁营口,那时候没有像样的道路,可以想象,这样的行程,是多么的困难。

其实,除了山东人闯关东,河北,安徽,河南,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来到了关东,虽然大家原生活习惯,语言不尽相同,但是在新的家园里,大家都很团结,“因人而聚,因聚成居”各地不同的人给寂静的东北大地,带来了更多的生机,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在一段时间磨合过后,形成了现在东北很多的特色,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山东的习俗。

比如吃这方面,煎饼,大葱……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吃食,我是八零后,小时候奶奶就特别喜欢吃这些食物,只是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对这些传统食物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对于东北大地,影响确实很大的。

时间在流逝,历史的车轮没有停歇下来,当年的闯关东,现在正在以一个相反的方向在进行着,东三省经济的没落,让原本属于这片黑土地的人,逐渐的走了出去,走到了更远的地方。

其实,无论是闯关东那个特殊时代背景,还是现在全世界都畅通的年代,勤劳的人们还在继续的进行的迁徙,之前,我们闯的是关东,现在,世界各地,都有国人的影子,这也是一种闯,目的,其实是和当年闯关东时候的目的是一样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9

山东人之所以去东北有三点原因

一是东北虽然苦寒,但是地广人稀。那时候人们背井离乡就是为了一口饭,能吃饱就行,南方江浙地区(安徽、两湖、江西山多,耕地少)自古属于鱼米之乡、富庶之地,但是人也多啊。

二是山东和东北都属于属于北方,江浙地区属于南方,语言、文化、气候,跟北方大不相同,所以山东人选择了东北。

三是去东北可以走水路,烟台直接到辽宁。在那个时代,交通不便,吃不饱、穿不暖,陆路还有土匪、恶霸,走海路安全点。

至于山东人给东北带去了什么,我感觉应该是生机吧,还有农耕的文化、技术。东北去的不多,不敢妄下推论。[捂脸]


10

关东,即山海关外的东北三省地区。大清入主中原以后,自知本民族(满族)人少力薄,对统治华夏大地信心不足。所以把自己的“龙兴之地”__关东,封禁锁闭,不许关内人迁往关外。以备自己一旦在关内立不住脚,好有一个退身之地,所以,关外或称关东一直保持在原始形态,它的林业矿产资源始终保持处女地状况。

大清国末期,国力江河日下、国运芨芨可危,天灾人祸不断。清政府锁闭关外的能力日渐衰落,临近东北的直隶、热河、山西、山东,不断有受灾失地的农民逃往关外碰运气,而东北肥沃的无主荒地、丰富的林产矿产,轻而易举地吸纳并养肥了这些个人。消息传回关内,大量的灾民跃跃欲试,一发而不可收。其实闯关东的不仅是山东人,直隶、山西、热河,也有大量的无业流民涌入东北地区。为什么山东人闯关东如此显著呢?因为山东地处华东地区,北接直隶(河北),南连江苏,山东又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一旦遭受天灾,整村整乡的灾民扶老携幼拖家带口,浩浩荡荡涌向关外,不仅声势浩大,而且影响深远。这和直隶、山西,小股漫流有本质的不同。但以闯关东的人数,和持续时间而论,山东人雄冠首位无庸置疑!

大量的山东人入境,不可避免地将山东人的民间风俗和生活习惯带到了东北。山东人以直率、豪爽、热情、仗义著称于世。一起逃难来到关东的山东人,本来就是乡里乡亲或是沾亲带故,他们彼此互助,团结对外的风气一代一代延续下来。大量的新生力量来到东北,一扫关外荒凉、闭塞的面貌。除了大片的荒地被开发成良田,煤矿、金矿、林业、木材等行业蒸蒸日上,商业贸易也相伴相生地发达起来。

说了半天,为什么山东人要闯关东呢?因为山东是地少人多的农业大省,一遇天灾和战乱,省内的城市根本吸纳不了广大的失地农民。手艺人、做工的人可以南下上海。只会种田徒有一身力气的农民只得选择北上,北上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海路,从烟台乘船直达大连,然后沿辽东半岛北上。另一条是陆路,从山东进直隶一路逃荒,有合适的地方就落脚扎营。没有合适的地方就出山海关沿辽西走廊一直朝北……

其实大部分山东人闯关东也不是有具体规划的,闯关东是大目标,一路走来,天津、唐山、秦皇岛,也有不少原本是想去关外的山东人因机缘巧合而落地生根了。

数以万计的山东人给东北黑土地带来了农业、林业、矿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更带来了民族大融合,使汉、满、蒙、鄂伦春、朝鲜各族人民像兄弟般,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