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边庭雪飞舞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文出自好基友边庭雪飞舞,也在头条,喜欢可以搜索关注一下。
一
在中国,鬼的观念极为古老,可以追溯到原始先民的时代,它源于原始人对梦境与死亡的粗浅认知。
死去的亲人出现在活人的梦境,古人本能地认为亲人灵魂并未消亡,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便是鬼魂所在的世界,而梦境就是两个世界沟通来往的桥梁。
灵魂不灭的原始观念在地球上各大古文明中都极为常见,最为著名的当属埃及的木乃伊。古埃及法老死后,尸体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然后制成木乃伊,他们相信总有一天法老会重回人间,继续他的统治。
中国也有类似的做法。
古人认为玉有辟邪和防腐的功能,王公贵族死后,要在嘴里含玉,身上佩玉,到了汉代甚至发展出工艺复杂精美的金缕玉衣。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辛追夫人尸体,历经二千多年岁月,出土时候依然保持了相当高的含水量,面目栩栩如生。
二
在中国,考古学与民族学的诸多材料也能证实灵魂不灭的古老观念是很早便存在的,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一种专门用于陪葬的陶瓮,上面专门留有小孔,供死者的灵魂出入。
现代社会某些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这一古老丧葬习俗,比如我国云南永宁的普米族,就认为人死之后,鬼魂依旧在人间活动,而遗骨或者尸体就是暂时停留的驿站,所以他们在装死去亲人骨灰的陶罐或者布袋上要留有小孔,方便鬼魂出入。
中国原始灵魂观念在进入奴隶社会阶段后出现分化,一部分演变为对死而复生的执著追求,另一部分演化为庄重虔诚的祖先崇拜。
三
殷商时期人们崇敬鬼神,巫风盛行,本质上还是出于对祖先的崇敬与信任,认为死去的人可以看到在世者看不到的未来,从而可以提前预测祸福,从而确保生活生产一帆风顺,战事百战百胜。
王室成员一生最为重视的事情,就是祭祀祖先,甲骨文中留下了大量的记录。
春秋时期,人们认为人死之后,鬼魂会归于地下黄泉。
关于黄泉的来历,古籍《淮南子》做了生动的假想和阐述:正土之气也,御乎埃天,埃天五百岁生缺,缺五百岁生黄埃,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黄金千岁生黄龙,黄龙入藏生黄泉,黄泉之埃上为黄云,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黄海。
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中央正土之气升上天空形成黄色的云气,这种云气过了五百年便化为黄石,黄石过了五百年化为黄汞,黄汞五百年化为黄金,黄金一千年变出黄龙,黄龙藏入地下便造出了黄泉,黄泉的雾气蒸发上天便成为黄云,阴阳二气相互接触形成雷鸣,猛烈地撞击形成闪电,高处的运气向低处靠拢,便形成雨水,雨水降落大地集中于大小河道,河道汇合到中央的黄海。
这段话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循环转化现象的仔细观察与深刻认知,虽然某些细节之处仍带有神话色彩。
而人死之后,灵魂归于黄泉,应该是古老土葬习俗的思维再现。
战国时期,灵魂观念进一步发展丰富,诞生出后世“三魂七魄”的雏形,即“魂”与“魄”共生于人体的观念。
人生之后,魂归九天,魄入幽冥。用某些特定的仪式与手段,可以将离开人体的魂重新召回,使死人复生。这便是至今仍在广大农村地区流行的“招魂”。楚国贵族屈原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写下许多不朽诗篇,在《招魂》一篇中,就发出过“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讬些”的呐喊。
进入汉代,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讲究死后入土为安,土葬形式得以大规模的普及,加之中央集权空前发达,老百姓生是王朝的人,死后也是王朝的鬼,照样受约束,与此相应的鬼魂去向也进一步发生变化。
这个时期流行死后鬼魂汇集到泰山的观念,泰山府君被人间帝王赋予管理鬼魂的职责,这便是历史上所谓的“泰山治鬼”。
这种思想历经魏晋南北朝,一直持续到唐代。
唐代中后期,受佛教东传的影响,泰山府君渐渐不敌西方阎罗王,只得将治鬼大权拱手相让。
死后鬼魂通通归阎罗王管辖的说法,自唐末定型之后,一直流传到今天。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有不同意见也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