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蒙古崛起以后便成了塞北草原的霸主,其他游牧部族在蒙古的光茫笼罩下,已经全部被边缘化了!还有谁能有实力挑战蒙古呢?没有了!就连当年那支曾经碾压蒙古的女真人,也被蒙古打得烟消云散了。

因此,可以说自从蒙古兴起以后,整个西亚和北亚,乃至于东亚,已经完全受到蒙古支配了!蒙古的崛起,既堪称冷兵器时代的奇迹,也堪称游牧部族的最后辉煌!蒙古的爆发力之强,战斗力之彪悍,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也因此,他们才能够横扫亚欧乏敌手,其铁蹄几乎将大半个文明世界踏于足下!而这样的爆发力,就是后来的清朝八旗军也不能与之相比——如果说蒙古铁骑攻夺天下,靠的是实打实的战斗力。那么,清朝夺取中原,则更多的是利用了中原内乱的天赐良机!取巧的成份要更多一些!

然而,任何一个部族如果只恃武力而不修德政,妄图“马上取天下,马上治天下”,就无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魔咒!蒙古也同样如此,尽管他们可以凭借武力碾压漠北诸部,也可以挟其崛起之兵锋,横扫中原占据天下。

但是,当其始终无法真正的吸收,驾驭了中原近2000年的,中原传统统治艺术,利用中原王朝曾经熟练驾驭天下的统治手段,就不可能真正取得中原人的支持,更不可能完全消除中原人的反抗之心!只不过,当蒙元尚具备足够的震慑力,其统治还没有从根子上彻底烂掉时,中原人因实力不济,也只能屈从于其统治。

然而,当蒙元统治的后期,陷入到上层统治集团内讧频生,贪官污吏对百姓施以敲骨吸髓式的盘剥时,整个蒙元的统治基础便已朽烂了。此时的元朝,犹如一座徒有其表的帝国大厦,而其地基已经塌陷!可想而知,如此腐朽不堪的王朝,又哪里还有当年崛起的的锐气与朝气?

因此,此时的元朝已经与中原历史上那些因为腐朽,而被搞乱了统治秩序,搞垮了统治基础的王朝无异,它的统治力量早已由实变虚!所以当红巾起义趁势而起时,衰朽不堪而又内讧不止的元朝,自然便会陷入到左支右绌,乃至于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中!于是,曾经凭借武力而辉煌一时的元朝,除了被迫退出中原以外,已经别无他途可走了!

故而,当朱元璋应势而起,在占稳了江南之后派兵北伐时,元朝的残存势力便随之而土崩瓦解了!于是,徐达等将领,便挟其势如破竹之势,一举将元顺帝逐出了大都,并乘胜收复了脱离中原几百年的幽云之地!

综上所述:元朝之败亡,首先败在过于迷信武力;其次败于始终无法真正融入中原,造成了上下不同心,朝野两张皮的困境;其三则是元朝统治阶级内斗不止,无法形成镇压红巾起义的合力,被起义军将其各个击破!最终,元朝被明朝取代了!

最佳贡献者
2

首先,这个问题看从哪个角度去说,游牧民族政权并没有必亡于其他游牧民族的历史一般规律,但蒙古和一般游牧民族政权却有一个共同规律,就是继承人制度带来的政治不稳定,这个问题贯穿了蒙元社会始终,与汉族所代表的农耕封建政权较为稳定的传承制度,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蒙古在成吉思汗统一之前,社会经济文化落后,军事的扩张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但一时很难改变固有的部落甚至原始政治体制,不同于汉族的嫡系长子继承制,而是原始的幼子继承制,嫡长子一般年长,会受到重点政治教育培养,一般情况下,在继承皇位之前,在先帝子嗣之中,无论年龄威望资历都能达到优势位置,而幼子继承,则有可能是最弱的一个,变成孤儿寡母政治,成了被权臣操弄的良机,在中国历史上任何孤儿寡母政治,都会伴随着外戚,权臣,皇帝大权旁落的局面,而蒙古早期竟然以此为制度,是其政治不稳定的一个重要根源,窝阔台与拖雷之争,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争,和最终蒙古帝国的分裂就是这种子嗣分封制度的写照

再者,蒙古入主中原后,汉化程度较低,一般皇帝都不会汉语,对汉族政治和社会制度,更是缺乏本质的认同和理解,不仅在社会治理和政治上,有大量不成熟不适合中原情况之处,王位继承问题造成的政变贯穿了元代始终,也造成元代享国不满百年,最后亡于汉族农民起义的历史结局。




3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仅有九十八年的“短命朝代”,这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短暂的朝代因为一些原因被农民推翻。

那为什么元朝是被农民推翻的而不是被其他游牧民族推翻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细细的分析分析:

元朝建立的背景

我们都知道,元朝是忽必烈大帝创立的,在他之前,元朝还有其他的大汉,他们都对蒙古的强大做出了贡献,其中以成吉思汗为主,大力提升了蒙古的军事实力,南征北伐的攻打下了许多地方,这为后世的元朝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271年,蒙古掌权人忽必烈大帝改国号为“大元”,开始从此建立元朝;

1297年,蒙古帝国完全消灭了南宋残余势力,正式统一中国,一个由游牧民族统一的朝代正式拉开序幕。

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大帝是一个十分有头脑的皇帝,他虽算不上是对天下所有民族、人民公平待遇,但他对于汉人的态度相比其他后世子孙来说,相对较好。

因为蒙古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对于其他游牧民族的态度比汉人好上太多了,所以,元朝和其他游牧民族的关系,相对稳定。

而且因为自己是游牧民族的原因,蒙古人深知游牧民族的地盘相比起中原地区来说,是十分恶劣的,中原地大物博,无论是环境还是粮食都不是游牧地区可以相媲美的。

并且当时的蒙古因为十分强大的原因,其他游牧民族不敢来挑衅它,因为他们没有这个实力和充足的粮草。元朝也看不上其他游牧民族的地方,于是元朝把目光放在了中原,其他游牧民族也不会自找苦吃的来和彪悍强大的元朝作对,这也是元朝为何不是被游牧民族推翻的重要原因。

由于游牧文明和中原文明的差异,蒙古人自认为蒙古血脉高贵无比,而汉人血脉非常低下,所以元朝对于汉人的地位、制度、统治都十分的苛刻,这也是元朝为何是被农民推翻的主要原因。

那么元朝统治者究竟是做了什么让汉人忍无可忍的奋起反抗呢?

一、高压政治

元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个朝代,在政治上采取了世袭制度

这个世袭制度和以往的不同,以往的世袭制度是嫡长子世袭父亲的所有,而元朝的世袭制度是如若一个人是农民,那么他的后世子孙也必须是农民,不可改变。

这种政治,完全压制了农民他们,让他们一辈子都只能从事一开始的或者祖先留下的行业,难以改变命运。

除此之外,元朝还有一个残酷的制度———赐田制度。

在古代,田地很多都掌握在朝廷手里,而元朝统治者喜欢赏赐田地。

如果这块田地是朝廷的,那么若统治者将这块田地赏赐给了官吏或者皇亲国戚,就变成了私人的了。

这种做法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农民没有了土地,只能变身为农奴了,对他们的剥削与压迫更深了。

二、制度腐败

元朝本就是游牧民族,他们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因为他们喜欢骑马、拉弓、放牧等等。

当他们成为上位者后,他们的田地多了一些奴隶、下人之后,统治者的通病就出现了,开始变得荒淫无度、腐败无能、滥杀无辜,欺男霸女等等。

他们视生命如草芥,不管百姓朝不保夕的生活,只管自己的贪图享乐,上至皇帝,下至普通蒙古贵族,都是一个样范。

试问,这样的朝代,这样的腐败,这样的政治,怎能让老百姓继续隐忍呢?

三、内部混乱

在元朝存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元朝的皇帝一共换了将近三十个,这意味着什么?每隔三年就有一次皇帝的轮换?

一个国家如果统治阶级不稳定,那么他的统治势必不会长存,因为不同的上位者,他的能力,性格,背后支撑的集团都是不同的,一旦触碰到利益方面,便会变得残忍,血腥。

元朝就是这样,一个皇帝上去了,下一个皇帝就即将诞生,统治集团的利益就会发生冲突,篡位、夺权、战争也纷沓而来。

由于上层贵族的战争,导致了农民阶级变得更加痛苦,他们本就是被压迫的,地位低下的,现在还变得更加混乱了,俗话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保受苦难的农民们忍无可忍的开始起义了,他们不在甘愿受奴役了,他们要开始反抗了。

元朝是游牧民族的朝代,他们拥有着游牧民族的思想,不愿接纳中原文明,那么农民的爆发就是必然的。

人民最是能忍耐的,也最是忍无可忍的。元朝靠它的威名和对游牧民族的了解,抵挡了其他游牧民族的攻击与推翻的可能,但它的残暴执法和高压政治,逼迫了农民阶级起义反抗,推翻这个朝代的存在,建立一个全新的朝代,一个相对安稳的朝代。

4

蒙哥汗死后,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夺得汗位,蒙古帝国陷入了分裂,忽必烈在自己的辖区建立元朝,另外还有东欧的钦察汗国,中亚的察合台汗国,以及西亚的伊尔汗国,诸汗国名义上听命于忽必烈,实际上各自为政。

此时元帝国周围己经没有其他独立的游牧民族了,又如何被游牧民族所灭,元帝国名义上是亚欧大陆的统治者,其国力冠绝亚洲,试问哪个国家能够灭亡它?

蒙古人不善治国,又不会收陇人心,将人口最多的汉人划为第三等与第四等,又不开科举,不吸收汉族精英进入统治阶层,其统治必不长久。

恰逢元顺帝时,黄河泛滥,水旱蝗疫,轮流上演,致民不聊生,流民四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于是,元朝变北元,北元变鞑靼。

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

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5

这个问题是两个层面。一是蒙古强大时期的其他部族情况,蒙元时期的其他草原部族基本都被收编了,蒙古民族的正式形成是在铁木真以后,蒙古本来也是许多部落整合而成,所谓东南西北几大块全是蒙古部落,但这些部落的习俗也并非完全一样,好比西蒙古的瓦剌几大部和传统漠北蒙古就不大一样,后来更加突厥化,也包括所谓鞑靼部,也和传统蒙古有一些差异,东蒙古与女真、高丽混居,后来是漠南蒙古的一大迁徙地。所以蒙古强大是世界性的,已经没有其他草原部族可以与之抗衡,他们基本不可能被其他部族吞并和融合了。所以后面满清崛起都要依靠和结盟蒙古,而不是完全占据蒙古地盘,满蒙联姻是一项清朝基本国策。但是,其中基本不包括瓦剌也就是卫拉特蒙古,也就是土尔扈特、准噶尔等。

第二个层面是元朝被消灭了吗?根本没有,元朝是退出中原,中原地区兵力看起来基本被清除,可事实上并没有被消灭,连元顺帝也仅仅是退走了而已,还带着传国玉玺、太子、皇后等等一家人走的很潇洒,只不过身边没太多兵力罢了,感觉比较孤零零。

而明朝建立还是仰仗许多蒙古兵力,例如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都依靠蒙古骑兵,朵颜卫等都是蒙古漠南兵力,明朝对蒙古的防范和安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大事情,几乎伴随明朝两百多年。蒙古势力小么?根本不小,可以说非常强大,只不过不是传统的黄金家族而已,是其他部落称霸,但还是蒙古族。尤其后期瓦剌四大部,影响明末清初长达百多年的历史,涉及和硕特南下青海西藏,准噶尔在西北碾压天山南北,土尔扈特远走沙俄。一直到乾隆中期,瓦剌的风云时代才算结束,关系为什么设立驻藏大臣,与几大大喇嘛的恩怨,设立伊犁将军和改土归流等等许多方面的大事,蒙古对元明清边疆蒙回藏地方历史的影响几乎是一等一的重要

6

这个问题问的好!

古代蒙古人所建的汗国,确实只有元朝亡于农民起义。而蒙古人建立的四大汗国,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大部分都亡于内战和外族入侵。

先不谈元朝,除了元朝之外,蒙古人在中亚、西亚和东欧建立的汗国最终都被当地居民所同化,蒙古人接受了当地人的语言、习俗和宗教,这些行为也使这些蒙古征服者的统治被冠以合法性。当这些蒙古统治者没有被同化之前,无论是中亚、西亚还是东欧,都曾爆发过反抗蒙古大汗的农民起义。

可是随着蒙古贵族被当地人同化,被统治的居民已经认可了这些蒙古贵族,他们便很少掀起反抗蒙古统治者的起义,而元朝的蒙古统治者则没有被当地人同化,或者说同化的程度不深,不像四大汗国的蒙古贵族那样彻底,这也是元朝最终亡于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

7

蒙古帝国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扩张范围最广的帝国,其建立的疆土从太平洋西岸延伸到地中海,南从波斯湾北至西伯利亚,鼎盛时期的面积达到了三千多万平方公里。

那么为何如此强大的帝国会败在农民起义呢,历史上也被称作是红巾军起义,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红巾军起义,红巾军起义是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颍州。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1368年,元朝被以红巾军起义为主的农民起义成功推翻,元惠宗妥欢帖睦尔率领着王族和中央政府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地--蒙古高原。控制土地的成功归功于从成吉思汗(1162~1227)开始的近似于疯狂的扩张,使得蒙古帝国幅员辽阔,而蒙古帝国之元朝的版图只算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元朝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国名义上的大汗,对于蒙古各大汗国和部落享有一定程度的宗主权。元朝的灭亡,使蒙古帝国失去了元朝的领土,而蒙古帝国依然存在。 元惠宗是历任皇帝中接触中原文化较深的一位,1370年5月23日,在沙拉木伦河畔的应昌去世。 元惠宗长子爱猷识里达腊(即昭宗)即帝位,他将元朝政权又维持了八年,并厉兵秣马盼望着有朝一日收复失地位。然而,他非但没有机会实现这一愿望,还面临着深入到蒙古地区的明朝军队的攻击。 1372年,徐达率军攻向哈拉和林,这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大本营,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战争十分激烈。战线过长,后援不继,明军受阻于土拉河畔。 1378年,昭宗去世,其弟(一说其子)脱古思帖木儿(即益宗)继位,这位第三任北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领土已经缩小到蒙古帝国最初兴起时的规模。 1388年,一支10万人的明军在大将蓝玉的率领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贝尔湖南岸大败元朝大将益宗的军队,元朝诸王、平章以下官员三千多人及军士七万馀人被俘,益宗逃走后被其部将缢杀。 这次的失败使黄金家族--忽必烈系的大元政权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自立。 1402年,坤帖木儿汗被部下鬼力赤杀死,元朝彻底灭亡。

其实在这次红巾军起义之前已有灭亡的征兆,也可以说是强大的蒙古帝国崩塌的起点,就是在钓鱼城与四川农民的一战,同时也可以说是蒙古帝国亡于四川农民之手,之所以说大蒙古国亡于四川农民之手,是因为大蒙古国大统一的最后一位皇帝蒙哥在征伐南宋的过程中,殒命四川钓鱼城。

此后大蒙古国在中原、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领地元朝、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都在实质上分别独立。

大蒙古国也是从此开始耗于内战,也当然失去了统一的军事部署和配合,最终没能彻底吞下欧洲。

而直接导致大蒙古国分裂和西征失去后续力量的钓鱼城之战,正是南宋将领余玠率领四川合州军民对大蒙古国作出的有力抗争。临危受命的余玠具有相当丰富的军事经验,他在南宋朝廷主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将合州和附近的石照县治所都迁入城中,利用钓鱼城易守难攻的地形打出了这场漂亮的保卫战。最终使得强到令人发指的蒙古帝国逐渐走向灭亡!

我的回答如果能帮到你,请点赞加关注,谢谢??!




8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都城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是中国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

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元朝时期,蒙古统治者变本加厉向汉人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民族压迫十分严重,汉人被掠夺更为常见。将各民族分为不同等级,残酷剥削汉族群众,人民揭竿而起,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

蒙古统治阶级内部却在为争权夺利而互相征战,因此加速了元朝的衰落。至正十年(1350年),元政府下令变更钞法,铸造“至正通宝”钱,并大量发行新“中统元宝交钞”,但导致物价迅速上涨。

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决定在5月率教众发动起事,但事泄,韩山童被捕杀,于是刘福通带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杀出重围,指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打出“复宋”旗号,以红巾为标志,其后郭子兴等人也纷纷加入。彭和尚亦在湖北扶助徐寿辉起义。至此揭开了大元灭亡的序幕。

至正十四年(1354年),脱脱率军围攻高邮起义军张士诚部,被朝中弹劾,功亏一篑。

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继承了病逝的郭子兴的地位,并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攻占了江南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在北方察罕帖木儿(李察罕)和李思齐等元军将领则开始对北方红巾军展开反攻。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北方红巾军在安丰之役中败给新兴并降蒙的张士诚,刘福通战死,韩林儿南下投奔朱元璋,随后被杀。

9

大蒙古国成立后,不断发动对外战争扩张其疆域。1218年,蒙古灭西辽。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花剌子模,[11]一直进攻到东欧的伏尔加河流域,于1225年东归。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对西夏的远征中去世。 [12]成吉思汗去世后,第三子窝阔台继位。1234年,蒙古联合南宋彻底灭金。1241年,西征的蒙古军队一度逼近东欧腹地。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忽必烈远征西南,灭大理。

蒙古军队的对外战争中将大量敢于反抗的地区破城之后人口被屠杀和奴役。众多民族受到了残酷而不公正的民族压迫,难以计数的人口和财产在战火和随后的瘟疫、饥荒及自然灾害中损失,对战火涂炭地区而言也是少有的黑暗时期。 由于在国内实行残暴通知,导致人民财产和生命不受到保证,在大元帝国维持不到百年,元帝国内部争斗严重,民不聊生,导致开始元末民族起义,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10

元末农民起义的爆发至正四年(1344)五月,黄河暴溢,北决白茅堤、金堤(今河南兰考东北)。沿河州郡先遇水灾,又遭旱灾、瘟疫,灾区人民死者过半。黄河决堤后,冲坏山东盐场,严重影响元朝政府的国库收入。十一年四月,顺帝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发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等十三路十五万民工及庐州(今安徽合肥)等十八翼两万军队,开凿两百八十里新河道,使黄河东去,合淮河人海,时紧工迫,官吏乘机舞弊,人民痛苦更深。十年底,顺帝又决定变更钞法,滥发纸币,造成物价飞腾。“开河”和“变钞”促使元末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 原因有元朝的残暴统治 、课税繁重、不平等 的民族观、黄河泛滥等等。

元 末吏治腐败,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20倍,大批蒙古贵族抢占土地,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而中原连年灾荒,更使得百姓破产流亡,无计为生。

当时,黄河泛滥,给沿河中下游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元代把人民分为四等,而汉人是最低等的“南人”,地位十分低下。

元末农民起义有哪些?

至正十一年五月初,韩山童、刘福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蓑、韩咬儿等,聚众三千人于颍州颍上(今安徽颍上),杀黑牛白马,誓告天地,准备起义。刘福通等宣称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福通自称南宋名将刘光世后代,当辅之。山童发布文告,称:“蕴玉玺于海东,取精兵于日本贫极江南,富称塞北。”又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战旗,表示推翻元朝,恢复大宋的决心。不幸谋泄,遭到地方官镇压,韩山童被捕牺牲,其妻杨氏、子韩林儿逃到武安(今江苏徐州)。刘福通等仓促起兵,于五月初三一举攻克颍州(今安徽阜阳)。起义军头裹红巾为标志,故称红巾军起义军多为白莲教徒,烧香拜佛,故又称香军。红巾军占领颍州后,元廷遣枢密院同知赫厮、秃赤率阿速军及各路汉军前往镇压,被击败,接着,红巾军占领亳州(今安徽亳州)、项城(今河南项城南)、朱皋(今河南固始北)。九月,克汝宁府,又克息州(今河南息县)、光州(今河南潢川),众至十万。江淮各地纷纷起兵响应。

元朝是我国古代史中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定都于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元朝历史从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始,到洪武元年(1368年)秋朱元璋北伐攻陷大都为止,前后共计98年。

那么元朝为什么那么快灭亡呢?第一点,是元朝统治者发动了很多战争,打仗就会耗费时间,耗费兵力,耗费物资。在元朝的98年历史之中,没有战争的仅仅只占22年。建立元朝时,他们要灭西辽、西夏、金国、吐蕃、大理等国,灭南宋。建立元朝,大一统之后他们又要对内镇压起义、对外侵略扩张。虽然元朝仗打的不错,但是常年的战争没有人吃的消,故而这个朝代变得虚弱。第二点是元朝中期政权动荡。短短的七十年间,元朝的帝王世系中就出现过十位皇帝。这就给了起义军可乘之机。第三点,皇帝昏庸,特别是元朝的末代皇帝元顺帝,史载其“怠于政事,荒于游宴”,他沉迷娱乐不理朝政,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元朝灭亡更重要的还有一个经济上的原因。关于经济方面,一方面出于战争的考虑,元王朝一直执行高赋税政策,税收非常严苛,以至于负担不起赋税的百姓,只能去借高利贷交税,百姓备受压迫,民不聊生。从元太祖忽必烈到元顺帝的至正年间,这短短70年里,元朝的盐税增加了20倍,茶税增加了240倍,商业税增加了10倍。另一方面,元朝的财政收支很少。在元朝的大部分时间里,海外贸易都十分发达,带来了不错的财政收入。但是元朝中期以后,大量日本倭寇窜犯东南沿海,沿海海路遭到阻遏。为抵制倭寇,禁海令出现了,但禁海的结果,就是市舶司的收入锐减。

一个朝代的灭亡,逃不开经济的衰败、统治阶级内部的腐败,导致百姓备受压迫,民不聊生,最终百姓只能揭竿而起,推翻统治这个过程。到元代中后期,这些弊病都出现了,那么内忧外患,最终元朝只在历史上存在了98年。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