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是西汉海昏侯刘贺的墓葬,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2015年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墓园由两座主墓、七座陪葬墓、一座陪葬坑、园墙、门阙、祠堂、厢房等建筑构成,内有完善的道路系统和排水设施。自2011年发掘以来,已出土1万余件(套)珍贵文物,对研究中国汉代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驾崩,享年58岁。定陵是明朝万历皇帝与他妻妾的合葬陵,定陵在内的明朝十三陵,在后来都屡次遭到破坏,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入昌平,地上木构建筑大部分被焚毁。同年清兵入关,陵园再遭破坏。定陵位于今北京市大峪山下,占地面积高达十八多万平方米。因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挖掘打开,导致大量文物毁损,陵墓也遭到了破坏。还有大量的陪葬物品,这些物品若是放在今日,都是价值连城的文物国宝。可惜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郭沫若的团队对明定陵进行了发掘,之后的文革,明定陵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量文物流失毁损,定陵再也恢复不到最初的模样。
从墓葬规模来讲,海昏侯和定陵都比较大,占地面积达到十多万平方米。从等级讲,海昏侯墓是列侯墓,定陵是帝王陵墓,定陵的规格比海昏侯墓要高。从出土文物级别讲,可以说各有千秋,海昏侯墓出土青铜器、玉器、金器文物对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明定陵出土瓷器、玉器、丝织品、金银器等,虽然年代较完,但其工艺代表皇家水平,具有无法替代的艺术工艺价值。从出土文物数量来看,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比定陵出土文物数量多。从文物的保存现状看,海昏侯墓比定陵要好,海昏侯墓因为是最近几年才发现并科学发掘的,在发掘过程中采取了大量文物科学保护技术,所以出土文物保存较好;相反定陵的发掘在建国初期,文物保护技术落后,特别是一批丝织品文物在出土时遇到氧气被风化。文革时期,万历皇帝的尸骨和棺木被毁坏,造成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