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王朝的末代王后是法拉赫·巴列维,她是国王礼萨·巴列维的第三任王后。那么,身为末代王后的她又有着怎么样结局呢?
(法拉赫·巴列维旧照)
1938年,法拉赫出身于伊朗一个贵族家庭,她的祖父做过沙皇驻伊朗大使,父亲是一名军官,母亲也出身显贵。
法拉赫是家中的独女,从小就很得父亲疼爱。可惜在她9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
在父亲走后,家境一度陷入窘境。为了节省开支,法拉赫不得不随母亲寄住在亲戚家中。
尽管如此,法拉赫还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957年,在国内完成学业后的法拉赫,被送到法国继续进修建筑学。
在法拉赫即将毕业那一年,伊朗国王巴列维出访法国。
法拉赫作为留学生代表,在伊朗驻法国领事馆晋见了巴列维国王。
此时,巴列维国王才和第二任王后索拉亚离婚不久。
说起来,巴列维国王对索拉亚并非没有感情,遗憾的是索拉亚迟迟没有生育,这让国民忧心忡忡。以至管理国王日常的“贤人委员会”不得不以宪法的名义对巴列维国王施压,让他离婚再娶。
由于不能修改宪法,巴列维国王最终只得妥协,并通过电台,发布了他和索拉亚离婚的事实。
当21岁的法拉赫站在巴列维国王面前时,她那优雅的谈吐和高贵的仪态深深打动了巴列维国王。
(身披婚纱的法拉赫与巴列维国王)
在巴列维国王的追求下,两人很快就决定了终身,并于同年12月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世纪婚礼”。
婚后,法拉赫先后生下二男二女,为巴列维解除了没有子嗣的危机,同时也巩固了她在王室中的地位。
最让巴列维高兴的是,法拉赫不仅是一位好妻子,还是一位志同道合的好伴侣。
巴列维由于从小就在欧洲国家接受西方教育,因此他对西方的教育和制度等都非常推崇。
当时的伊朗贫困落后,文盲是民众中的大多数,权力和财富只掌握在教士集团和贵族手中。大多数人生活在底层,饥饿和疾病让他们的人数大为减少。
在巴列维看来,伊朗之所以一直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和国教伊斯兰教不无关系。再加上英美国家支持伊朗实现君主立宪制,因此巴列维凭着这层关系,决定大力改革,推进伊朗现代化发展的进度。
巴列维在土地、制度、医疗、教育及妇女权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巴列维的努力下,穷人得到了土地,工业也不再归国家所有。由于教育和医疗都得到了扩充,有机会受教育的人增多,贫困的农村也实现了免费医疗,许多病人也得到了康复。
此外,女性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
在这之前,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伊朗女性一直屈居于男权之下,她们的穿着和行为都受到了极大的约束。
就连王室中的王后和公主们也不得不遵守伊斯兰教的规定,不能抛头露面。
(法拉赫与巴列维国王)
不过,漂亮的法拉赫完全不用受到伊斯兰教的教规约束,她不仅和巴列维国王出现在各种外交场合中,而且她还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及公众事务等。尤其在妇女权利和文化发展上,法拉赫更是不遗余力。
在法拉赫的鼓励下,伊朗妇女们由于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仅有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她们还大胆地脱去了长袍和面纱,穿起了超短裙和比基尼。
最让伊朗妇女们高兴的是,她们不仅拥有选举权,还得到了参政的机会。
妇女们因此更加爱戴巴列维国王,同时对身为王后的法拉赫赞颂不已。
对于法拉赫的表现,巴列维国王引以为荣。于是在1967年10月,他为法拉赫举行了盛大的加冕仪式。
自此,法拉赫成为伊朗帝国第一位受到正式加冕的王后。
同时,巴列维国王还发出声明表示,一旦国王意外去世,在王储未满21岁前,将由王后代为摄政。
这样一来,法拉赫的权力仅次于巴列维国王,这在历史上又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法拉赫所拥有的无上权力自然让教士集团大为不满。
所以,当他们看到巴列维的改革出现了种种矛盾后,便联合贵族及大地主们,煽动民众爆发了推翻巴列维国王的伊斯兰革命。
面对民众的愤怒,巴列维国王和法拉赫只得匆匆逃离伊朗,走上了逃亡道路。
然而,曾经和巴列维国王握手言欢的那些国家却出于政治目的,不肯收留他们。
(巴列维国王的全家福)
这样一来,巴列维国王和法拉赫只能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这种种的凄凉让本就身患癌症的巴列维国王病情进一步恶化。由于没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仅在流亡一年后,巴列维国王便病逝于埃及。
巴列维国王去世后,法拉赫勇敢地带着4个孩子继续行走在流亡的道路上。
法拉赫的勇敢打动了美国总统里根,在他的邀请下,法拉赫和4个孩子才得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安顿下来。
由于在逃亡时,法拉赫并没有把很多财物带在身边,所以当她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后,面对拮据的困境,她不得不变卖不多的珠宝,以应付她和孩子们的生活问题。
昔日的王后转眼就成了平民,并且常常要为生活开支而操心不已,说起来实在让人悲哀。不过,身份的转变和生活的困苦,并没有打倒法拉赫。
1985年,在把儿女们都操持长大成人后,法拉赫决定到法国定居。
对此,她对儿女们说,除了伊朗,法国就是她最为熟悉的国家了。
在那之后,法拉赫每年都会定期飞到美国,来看望孩子们。
不幸的是,2001年,法拉赫的小女儿莱拉因为不堪忍受思乡之苦,再加上多年流亡在外,让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不堪重负的她最终在伦敦的一家酒店自尽而死。
莱拉的离去,让法拉赫悲痛不已。
然而没等法拉赫从悲痛中走出来,最让法拉赫骄傲的次子阿里·礼萨又被人发现死在了波士顿的家中。
原来和莱拉一样,阿里·礼萨也一直饱受抑郁症的折磨。自从他最爱的妹妹莱拉离世后,他一方面对国家的不幸感到疑惑和痛苦,一方面又因先后失去父亲和妹妹,悲伤到难以自拔,种种的折磨让他最终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打击几乎要了法拉赫的命。
不过,法拉赫想到巴列维国王的骨灰还没能回到伊朗,她就坚强地挺了过来。
如今,法拉赫在外流亡已经40余年,她想让巴列维国王魂归故里的愿望依然没能得到实现。
但愿,在法拉赫有生之年,能重回故土,并把巴列维的骨灰带回去。
(参考史料:《永恒的爱:我和巴列维的风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