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古人一般以日月方位看时间。如日出东方为清晨,日到正午,日落西山为傍晚…
谢谢先生邀请!先生问古人是怎么看时间的?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等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人到六十岁就是一个甲子年,特别是男人,六十岁的男人正当年,无论阅历、经验、学问、认知能力都是最鼎盛时期。
十二时辰【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指太阳刚刚露脸的时候。『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近中午的时候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为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此时夜色已深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更是古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昼夜时辰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阳之地面为昼,背阳地面则为夜;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即相反。
昼夜的划分方法: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早前是指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叫法;俗称就是中国古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夜睡觉的特征;食时、晡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在日出以后,隅中以前,称这段时间为食时;晚饭在日昳【太阳偏西】后,日入以前,称这段时间为晡时;其余八个时间以太阳位置为主要特征来命名。
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达两小时,后来被十二地支计时所替代,其外中国古代还有报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谢谢!祝新年吉安!
诚谢邀请:
立竿见影,来判断时间。天干地支计算时间,如半夜子时日出卯时。
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常智慧,尽管没有现代科技,但对时间同样有着精确的计算方法。
太阳钟
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都和太阳有关。依靠太阳光射影长短的称为圭表,用来测量日中时间、定四季和辨方位;利用太阳投影物体的影子方向来判断时间,称为日晷,用来测量时间。
刻漏
刻漏又称漏刻﹑漏壶。漏壶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类。泄水型刻漏原理: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使浮在漏壶水面上的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
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说专门负责报时辰的更夫。打更相当于现在巡夜的工作。更夫通常两人一组,一人手中拿锣,一人手中拿梆,打更时两人一搭一档,边走边敲,“笃笃———咣咣”。打更人一夜要敲五次,每隔一个时辰敲一次,等敲第五次时俗称五更天,这时鸡也叫了,天也快亮了。在电视剧里面,我们还会发现更夫打更时常说的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鸣锣通知,关好门窗,小心火烛!”;“寒潮来临,关灯关门!”;“早睡早起,锻炼身体!”
(陶寺遗址观象台)
“古人是怎么看时间的?”
别管外国,咱们说中国的。
中国古代,一直到清朝,主流的计时器是“漏壶”。
(汉代漏壶)
“漏壶”,在中国早到什么时候?
《周礼.夏官》说,周朝宫廷专门设立一个官职,叫“挈壶氏”,手下管着三十个人,属于军队编制。《郑注》云:“世主挈壶以为漏。”这是个世袭的官职,所以称“氏”。
《六韬》,据称为太公望所作,其《分兵》曰:“明日战事,漏刻有时。”
“漏壶”,亦称“漏”。《说文》曰:“漏,以铜受水,刻节,昼夜百刻。”
汉太初年间,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
一百刻被十二时辰相除,不可整分。于是,汉哀帝的时候,改成了一日十二时,一百二十刻——一个时辰五刻。
一直到清代,才改为一个时辰四刻。
中国的周代,已经用漏壶计时,当无问题。但开始,这种装置,只能宫廷才有,后来大概逐渐推广到诸侯家里——总之,必须是有权有钱的人家才可能用得上“漏壶”。
再后来,住在“城市”的人家,可以根据官方的“更、鼓、点”来“听”时间。
广大农村的人们,只能看太阳来判断时间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局面,至少延续到清代。
古人还有晚上在蜡烛上划出刻度来计算时间的,道理其实与“漏壶”一样。
不管漏壶还是蜡烛,都不外乎属于计时的工具。
关键在于,古人是如何学会计算时间并如何“校准”时间的。
中国远古的先民,通过对日月星辰的观测,非常智慧地把“空间”和“时间”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古时的人们,首先通过日月交替升起,有了昼夜的概念。
然后,随着日月周而复始的升落,人们又认识到年月和季节的周而复始。
这是最粗旷和最初级的时间概念。
(《尚书.尧典》描绘的北斗)
如何把对时间的认识更深化更精细呢?
当时的人们一定发现,答案只能到天空去寻找。
作为古中国的“天文观测者”们,最方便的观测对象,是晴朗时候的北部天区。
于是,人们确定了北部天区的“中心点”,即“北天极”。在“北天极”很近处,有 常显不隐的“北斗”星。
人们发现,每个晚上,都在围绕“北天极”有规律的旋转,由此可以确定夜间时间的早晚。
人们还发现,北斗的“斗杓”,在一年间,也会围绕“北天极”有规律地旋转,根据斗杓的指向,可以掌握季节转换的时间。
再进一步,人们又通过一些星宿的运行位置,掌握了夏至东至、春分秋分的时间。
(距今5300年“河洛古国”用贝壳组成的北斗)
这就是中国古人通过观测“北斗”逐渐建立的最早的时间系统。
距今6500年的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时代45号墓中,发现了远古先民用蚌壳堆塑的北斗图形。距今5300年的“河洛古国”中,同样发现了以贝壳摆塑的北斗图形。
《尚书.尧典》中,强调了“北斗”和“四仲星”的重要。
竺可桢、李约瑟等一大批中外学者就此做过深入研究,无不感叹中国古代先民通过天文观测探求时空融合的成就。
古人对白天时间的精确化,是通过对太阳的观测实现的。
太阳耀眼,无法直接用肉眼观测。古人的方法是“立表测影”。
最原始的“表”,其实就是直立在平地上的杆子,即所谓“立竿见影”。
但在古代,这个杆子,有专门的名称,叫“髀(bi)”。
汉代的《周髀算经》曰:“周髀,长八尺。髀者,股也。髀者,表也。”
这是说,“髀”的原意,是人的腿骨;但也用作测量日影的“表”。
唯一的解释,是古时的人们,曾经以自己的身体测量太阳的影子。
甲骨文中,有“昃(ze)”字,是“太阳下人影之斜”的象形。这也证明了古人曾以人的身体,测量阳光变化。
“立表测影”,可以通过日影变换,确定白天的时间,特别是确定“日中”的时间。
但意义还不仅只在于此。
“立表测影”,也可以通过日影的长短,测出夏至和冬至的日期。并据此,再测出秋分和春分的日期。
进一步说,“立表测影”,对于深入认识空间,也具有重要意义。比如,面积和方位的测量、确认等等,这在西周,就已经被用于宫舍的建设。
(《淮南子》所述立表测影方法)
西汉的《淮南子》,记载了以“立表测影”准确测定方向的方法,其科学性叹为观止。
中国最早的子午线,也是通过“立表测影”测定的。南朝祖冲之的儿子祖暅(geng),总结了这方面的操作方法和理论,非常了不得。
不过,对于古代的黎民百姓,对时间的把握,只能靠“土法子”。于是才有了“日上三竿”、“一袋烟的功夫”、“半晌”、“天擦黑儿”等等说法。
在现代呢,我们想要知道时间是很容易的事情,手表啊,手机啊,电脑啊都可以准确的告诉我们时间,但是在古代呢,古人们是怎么知道时间的呢,有那么以下几种方法:
太阳
看太阳可以说是最简单也是最原始的知道时间的方式了,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时候人们的劳作规律也就是根据太阳而来的,太阳初升,就该起床了,日中,就是中午了,日落,就该歇息了。但是看太阳的话只能粗略的判断时间,我们总不能说太阳从初升到日中的一半的时候去干啥干啥吧,所以我们需要更准确的时间。
日冕
于是就衍生出了日冕这个工具,用石头雕一个带刻度的圆盘,刻上不同的时辰,中间树一个木棍,太阳照射木棍的影子到哪儿了,就是几点了。
圭表
除了日冕之外,还有一种是可以利用太阳的影子来判断时间的,那就是圭表了,日冕是利用太阳影子的方向来看时机,而圭表则是利用太阳影子的长度来判断时间的。
如果说利用太阳来看时机是属于天文学原理的话,那么在晚上或者没有太阳的日子里,应该通过什么来计时呢?
滴漏
我们一直说计时计时,但是你知道吗,传说中计时是一个人名,他是黄帝的臣子,他观测岩洞中的落水滴石,测算出时间,依次原理,以容器蓄水,下面钻一孔,寻找规律,研究15年终大成,研究出了滴漏器皿,而这个器具也就被称之为滴漏。这个是第一个摆脱天文现象的计时工具了。
五轮沙漏
沙漏又称“沙钟”,是通过一种容器到另一种容器来计时,和滴漏类似,主要是因为在北方水容易结冰,所以用了沙子做替代,最出名的沙漏应该是五轮沙漏了,这个沙漏还有整点报时的功能,由两个小人来敲鼓报时。
此外呢,像太阳,滴漏等等都是属于长期的计时方式,我们还需要短时间的计时方法,有哪些呢?
燃烧
现在的人常说,请再给我一首歌的时间,在古代呢,人们常说,请再给我一炷香的时间,古时候,人们还常用香来计时,比如,喝茶喝一炷香,吃饭吃两炷香,看书看三炷香等等,同样的方法还有蜡烛钟,看蜡烛燃烧到什么刻度,可以判断过了多久了。
当然,再到后期的话,技术又有了新的进步,可以制作更复杂的器具了,利用机械传动来计时,例如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等,我记得南京紫金山上有台浑天仪,而故宫的珍宝馆就有一台水运仪象台,当然,这些用来计时是附带的功能,主要功能有其他的……
前两篇讲了古人计算年份的纪年法和年月日的历法。那在一天之中,古人又是如何看时间的呢?
在钟表还没有普及前,古人是通过钟鼓楼来知晓时间的。早在汉朝,我国就有了钟鼓楼报时制度。早期的钟鼓楼设在皇宫内,只为皇家服务。唐朝的钟鼓楼,早晨敲钟报时,晚上敲鼓报时,“晨钟暮鼓”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唐朝长安城实行夜禁制度,晚上不许出来瞎逛了。所以主要街道上都设立了街鼓,跟随着钟鼓楼报时,以便全城都能知道夜禁的开始。暮鼓敲完,所有人都不许出来上主街了,否则就会挨揍。所以如果你穿越回唐朝,一定要赶在白天,否则你小命不保。这不是危言耸听,唐朝真的有因为喝醉酒犯夜禁而被杖杀的例子。
如果穿越回了宋朝,就不用担心了,因为宋朝没有夜禁。宋代的城市生活空前繁荣,宋人多是夜猫子。夜猫子们夜晚也需要知道春宵几何,所以晚上也得报时。宋代夜晚负责报时工作的,一般是寺院的僧人,他们拿着铁牌子或木鱼沿街报时。古人将夜晚分为五更,每更一报时,所以报时又叫“打更”。这些僧人在天亮时还要兼职天气预报员,顺便报一下当天的天气,非常贴心。
元明清三朝,不光都城设立钟鼓楼,其他大城市也有钟鼓楼。今天西安的钟鼓楼,很多人以为是盛唐时留下的,其实那是明朝时建造的。
那钟鼓楼又是如何测算出时间的呢?古人最早通过观测太阳来测时的,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发明了测时仪器“日晷”,利用太阳照出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来测算时间。古人把时间称为光阴,所谓一寸光阴原意就是日晷上一寸影子的意思。日晷把一昼夜划分为12个时辰,一个时辰是两小时。日晷最小的刻度合今天15分钟,所以古人管15分钟叫一刻或一刻钟。在古代,一天是12个时辰,一个时辰是八刻钟。
△日晷附图一
△铜壶滴漏(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附图二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附图三
日晷在阴天和晚上就没用了,所以古人又发明了不受天气影响的计时器——漏刻。漏刻是往铜壶里装入一定量的水,让它慢慢漏出,通过漏出水的量来确定时间,又叫“铜壶滴漏”。早期的漏刻有一个严重缺陷,由于水位高低不同导致的压力差,会出现“水位高时漏得快,水位低时漏得慢”的现象,这样计算的时间就会有较大误差。到了东汉,科学家张衡改进了漏刻,将其设计成二级漏壶,即增加一个漏壶,让水的高度变小,流得更匀速,减小了时间计算的误差。后世沿用了这种方法,在宋元时期还出现了更为精确的四级漏壶。
古代还有种更简便的计时工具——燃香。所谓“一炷香的工夫”就是这么来的。古代有专门用来计时的燃香,称为“更香”,更的原意即时间的刻度。更香用燃烧速度均匀的木料制成,有的更香上还嵌有金属珠,燃烧到固定时间时金属珠会掉落,用以提醒时间。宋代时,这种更香随着宋代的商船远行海外,其准确程度让外国人叹为观止。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评价更香说:“吾人从未见其有大差误,此发明可代自鸣钟。”的确,在那个西洋钟表价值连城的年月里,更香的价格的确更亲民,更接地气。明朝时,一盘更香只需3文钱,可用一昼夜。
燃香计时是佛教传入我国后才有的。还有很多时间量词也与佛教有关。比如一弹指,合今天7.2秒;还有一瞬,合0.36秒;最快的是一念,合今天0.018秒。“就在这一瞬间,才发现,失去了你的容颜”——0.36秒就会失去,的确是太快了。
明朝中叶后,西洋钟表作为礼物和商品进入中国。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自鸣钟送给万历皇帝,钟表进入中国古代宫廷。到了清朝,上层贵族和官方已经普遍使用钟表作为计时工具了。
看天色,日影,沙漏等,
古人计算时间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比如咱们看到许多电视剧中在形容时间上都曾提到“一炷香”的工夫”,可见,以燃香来计时是古人最常用的计时方法之一。
据说,这个概念起源于僧人打坐,这种计时方法很方便,不受白天黑夜的限制,而且香制作方法简单,携带方便,还能营造气氛。古时的香多为手工制作,但并不是可以随便做的,也有一定的标准,一炷香燃尽约为半个时辰,即现在的一小时。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还常见到古人喜欢说一袋烟的工夫、一杯茶的工夫,它们所指的时间一袋烟大约5~10分钟,一杯茶大约15~20分钟,这些计算时间的方法所表示的都是约数。
另外在周代时,漏壶计时器已问世。仪器上面是一个漏水壶,下置盛水箱,插着竹箭,箭杆上刻有时辰刻度。因漏壶中的水定量均匀地往下滴漏,水箱中水位逐渐升高,水面所对的刻度就表示着时间。我们现在所说的“铜壶滴漏”就是这种计时工具。
汉代的日晷,隋代的钟车、漏车、鼓车,唐代的“水运浑天铜仪”都是可以移动的报时器。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所制“大明殿灯漏”更为复杂,自动化程度更高。
到清朝时,西方以发条为动力的机械钟表制造法传入中国,原来的计时工具就相继被取代了。
【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更多历史趣闻请关注“丝路说”】
刚开始是白天是以日出日落,晚上月升月降来算时间,以太阳所在位置来估量时间段,后来引用十二个时辰来划分。
用公鸡叫算时间也只是大概数,无法作依据,这公鸡有时心血来潮,半夜鸡叫也会乱了时间。
也有用点香算时间,但若风大下雨淋湿自然无法准确,香的质地和燃速也不同,人们常说的“一柱香时间”大概也是半个时辰,约1小时,那么用滴水方式来算时间也缺乏准确性,毕竟水流大小不同。
还是现在的手表,手机算时间最准,但这都是古人在实际生活中慢慢摸索出来的结果,当然这个过程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