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御驾亲征的动机不同;主导者不同;方式不同;过程不同;结果更加不同。所以人们的看法才不同。

宋真宗是在宰相冦准鼓动下,出兵抵抗辽兵,目的是稳定边彊;宋英宗是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王振为显示自己的威风,拿大明国的资本去嘚瑟的。目的是去家乡耀武扬威。

宋三帝真宗是个比较成熟的政治家,再有千古名相冦准随驾,是有准备有部署的统一行动;明六帝朱祁镇是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更要命的是,总指挥是一无是处咋咋呼呼的太监王振。导致的结果是宋军离开汴京后士气越来越高;明军离开北京后一天比一天萎糜。

宋军到了澶州前线取得了军事优势,明军到了大同,王振听崽子们一说瓦喇兵多厉害,一枪没放,扭头往回跑。

宋真宗据守澶州和辽国谈判。明英宗在王振的裹挟下,跑到土木堡全军覆没,自己当了俘虏。

宋辽两国签了个《澶渊之盟》,保持了边境近百年的和平,北宋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瓦喇人押着朱祁镇到处叫关劝降,要没有于谦,大明将就此亡国。

这就是我对两个御驾亲征的看法,这也是历史的真实。

最佳贡献者
2

因为宋真宗和明英宗亲征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带来的影响也完全不同,所以同样是亲征,评价却是完全不同的。

宋真宗亲征虽然没有取的什么战果,而且最终还因为畏惧辽人而在北宋有利的条件下选择花钱免灾,与辽国达成了“澶渊之盟”。但是他亲征后首先是对士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他到达前线后曾亲自登上城墙,极大的鼓舞了士兵的士气。

澶渊之盟在我们现在看来是一种城下之盟,是一种屈辱,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宋辽双方其实是双赢的结果。在澶渊之盟以前,宋辽进行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为此双方付出的人力物力都是极其巨大的。而在签订澶渊之盟以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一直到宋徽宗时期主动撕毁合约与辽开战,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采用宋人打破。

光对北宋来说,和平的局面给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每年30万的岁币不足用兵费用(3000万)的百分之一,北宋以较少的代价换取了难得的和平。而且按照澶渊之盟的规定,宋辽双方还在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在贸易中其实北宋所赚取的钱远远多于岁币,而且北宋还能低价购买辽国的马匹加强军队。

(澶渊之盟)

所以对于北宋来说,宋真宗亲征除了带回来了一份表面上屈辱的合约外,实际上是给北宋带来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反观明英宗亲征,则完全是如儿戏一般。宋真宗亲征是因为辽国大军压境,已经威胁到了北宋东京城的安全,宋真宗是在宰相寇准的逼迫之下才下定决心亲征的。而明英宗亲征则在完全没有到那种万分危急的关头的情况下,就在权宦王振的怂恿下不与大臣商议而草率做出的亲征决定。

好吧,既然已经亲征了,那就做出点成绩来看看吧。可是最终非但没有任何成绩,反而是如同儿戏一般的将几十万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一个完全不懂军事的太监手中,一会儿要改变路线去太监老家看看,一会儿又怕踩了太监老家的庄稼又再次改变路线,最终导致20万大军被瓦剌军包围在土木堡。结果不仅20万大军死伤过半,随行的文武大臣几乎伤亡殆尽,更耻辱的是明英宗自己还被瓦剌抓了俘虏,这种耻辱真的是亘古未有。
(明英宗影视形象)

宋真宗亲征最终为北宋与辽国之间带来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人们自然会称赞。而明英宗亲征则完全是一场儿戏,不仅自己成了敌人的俘虏,而且还险些将大明王朝葬送了,对于明英宗的亲征人们自然没有什么好话。

3

引言

有一句老话是这么说的:“自古风云变幻多,不以成败论英雄”。

可真正的历史却并非如此,虽然偶尔有些人,即便失败也被后人所推崇,但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还是以成败论英雄的。

站在历史之后,重看历史,不管是宋真宗还是明英宗都不能算是英主。但如果仅仅是比较二人御驾亲征这件事,还是有高下之分的。

宋真宗御驾亲征解了北宋的一时之危,明英宗御驾亲征却让大明精锐损失殆尽,军事实力直接开始由盛转衰。

这不同的结果,自然就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态度。

分析

如果想要比较深入的了解人们为什么对二人的御驾亲征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必须要把两人的御驾亲征进行对比。

  • 背景的对比

宋真宗御驾亲征的背景是什么,是契丹的侵略之战。大宋与契丹的关系在宋真宗之前,是绝对的死敌。

大宋想要夺回燕云十六州,而契丹更想要大宋的全部地盘。宋真宗景德元年,契丹对大宋发动了全面侵略之战。

两军交锋之后,虽然宋朝军队也有胜仗,但相比之下却是败多胜少,大宋北部边界全线告急。

但反观明英宗,他御驾亲征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虽然说瓦剌也是在搞侵略战争,但更为准确的说,那不过就是犯边之战。瓦剌当时的实力虽然还不错,但与那个时候的明王朝相比是有本质区别的。

瓦剌与明朝的关系,说白了就是癞蛤蟆爬在脚面上,咬不死人,但膈应人。

  • 动机的对比

宋真宗虽然不是英主,但相对而言,算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政治家。北宋告急之后,他虽然也有过畏战、逃避的情绪。但寇准的一番话让他如当头棒喝,坚定了抵抗的决心。

可以说,从动机上看,宋真宗御驾亲征不是为了摆威风,他很清楚御驾亲征的危险之处。毕竟身为皇帝处身前线,很容易受到敌人的攻击。

但他还是去了,他之所以去,不仅仅是因为寇准的一番苦口婆心,更不会是坚信大宋朝能够战胜契丹。他是在知道危机的情况下去的,他的御驾亲征是把维护大宋的责任担在了肩上。

后人再看宋真宗的时候,总会因为他亲征之前的退缩而批判,更会因为宋真宗在澶渊之盟中的妥协而诟病。但他们忽略了一点,宋真宗走出京城,踏上亲征之路那一刻的悲壮。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明英宗。从本质上讲,这是一个善良的人。历史事实如此,在众多的帝王中,他是比较良善、干净的。

他亲政之后,也算是励精图治,虽非英主,但也并非昏君。可有一点,他宠信宦官,权宦当道,由他开始。

而他亲征的动机与根源,也并没有宋真宗那么悲壮。

他之所以亲征,说到底有三点。一是受宦官王振蛊惑;二是相信大明必胜;三是好大喜功的内心冲动。

说白了,他的御驾亲征,是一种不成熟的冲动表现。那一刻的他,失去没有一个政治家该有的判断力。

我们其实可以来看看历代皇帝御驾的动机。

要么是因为国家危机,御驾亲征以鼓舞士气;要么是准备开疆拓土,御驾亲征以彰显国威。

而宋英宗的御驾亲征之时,明王朝只有边关之患,并没有国家之危;他更不是为了开疆拓土,彻底消灭瓦剌。

  • 结果的对比

文章一开始我便引用了《庄子》中的“自古风云多变幻,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历史的的确确并非真的“不以成败论英雄”。

后人之所以对宋真宗和明英宗的御驾亲征有不同态度,还是因为其结果的不同。

宋真宗御驾亲征,从战略意义上来看,解除了大宋当时的危机。虽然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对宋朝而言是屈辱的。

但从经济意义,和未来宋辽的外交关系来看,澶渊之盟在当时还算是一个比较说的过去的结果。

而明英宗就不同了,他的御驾亲征因为情报出现了问题,直接导致了明朝三大营的精锐损失殆尽。五十二名同英宗一起出征的大臣也全部阵亡。

明朝的边防政策转守为攻,而未来的宦官专权,党争不断也皆是由土木堡之变所引起。

结语

御驾亲征,这个词听上去威风八面,但实际上风险与机会并存,甚至说风险远远大于机会。

御驾亲征的结果如果是成功了,那么皇帝的威望自然没得说,可一旦失败,那可能会让整个国家陷入危机当中。

至于说宋真宗和明英宗两个人,为什么都是御驾亲征,却有着相反的评价。

说白了,什么背景和动机那只是很微不足道的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结果。如果明英宗并非是以失败而告终,而是彻底击败瓦剌,又有谁去批判他呢?

4

宋真宗北伐和明英宗北伐最大的相同点,是他们俩都御驾亲征了。最大的区别,那是宋真宗破财消灾,而明英宗被敌人给抓了。

宋真宗花点钱就签订了维持百年和平的条约,明英宗不仅打了败仗,而且自己还成为了俘虏,差点把明朝北方江山给搞丢了,那在历史上的评价,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宋真宗是在寇准的逼迫下,才选择御驾亲征。

  • 1、宋真宗本身就胆小懦弱。

宋真宗赵恒,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儿子,他生性就比较懦弱,跟他大伯和老爸完全不同。赵匡胤打下北宋江山,赵光义多次北伐,可惜到了宋真宗这里,一切都变味道了。

毕竟当年赵光义雍熙北伐的时候,是以惨败而告终。当年人家辽国是孤儿寡母当政,就已经拥有了如此气魄,更别说现在小皇帝也长大了不少。

可是此时辽国大兵压境,直逼宋朝都城汴梁而来。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处理不好,那就是亡国之祸,为此宋真宗一度想要难逃。

在摸清楚了皇帝什么胆量之后,一帮大臣上表认为,应该迁都。有人说要迁都南京,有人说要迁都成都,总之不能在汴梁呆着了。

  • 2、寇准这帮主战派,定格了宋真宗亲征。

寇准是个耿直的男人,他得知有人要迁都,立刻表示,如果有人要迁都,那就要宰了这帮提出建议的人。他认为只要迁都,那么人心动摇,宋王朝麻烦可就大了。

为此寇准为了打赢这场仗,便建议宋真宗御驾亲征。他认为只有皇帝到了前线,那么将士们才能受到激励,最终可以击败对手。

无奈之下宋真宗只好听从建议,御驾亲征。这一战,双方互有胜负,宋真宗总是要逃避,希望早点撤退,每次都是寇准在他身边给他鼓励打气。

与其说宋真宗在御驾亲征,倒不如说这一仗的成败关键,都在寇准一个人身上。宋真宗甚至已经想好了立太子以保全赵家江山,可见宋真宗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

  • 3、澶渊之盟的签订打造了宋辽百年和平。

辽国没想到宋军也如此强悍,双方打了很长时间,根本就分不出个胜负来,互有死伤,却互不相让。

当宋真宗进入澶渊城的时候,各路宋军得知皇帝来了,全都欢呼雀跃了起来。士兵们信心百倍,那么这一战就有希望了。

利用曰:“晋人以地畀契丹,周人取之,我朝不知也。若岁求金帛以佐军,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请,利用不敢以闻。”其政事舍人高正始遽前曰:“我引众以来,图复故地。若止得金帛归,则愧吾国人矣。”利用曰:“子盍为契丹熟计,使契丹用子言,恐连兵结衅,不得而息,非国利也。”契丹度不可屈,和议遂定,利用奉约书以归。擢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赐第京师。契丹遣使来聘,遂命利用迎劳之。---《宋史》

萧太后看局势有点不太明朗,索性就打算与宋真宗议和。谈判之前,宋真宗表示给百万钱都没问题,可是寇准却私底下跟曹利用,最多只能给30万两,否则你脑袋要搬家。

曹利用带着这两个人的态度,前去与辽国商定盟约,在他的据理力争之下,岁币果然维持在了30万两,宋真宗得知以后,高兴的像个孩子,毕竟打一次仗花费是3000万两,这给宋朝省了一百年的军费。

此外,宋辽边境也开发了不少交易城镇,以方便两国之间的经商贸易,这有助于后来的民族融合和经济发展。

明英宗御驾亲征,是在宦官的怂恿下。

  • 1、明英宗初生牛犊不怕虎,王振为私心怂恿。

明英宗朱祁镇小时候曾经御驾亲征过一次,不过那个时候三杨和老太后都还在,能管得住明英宗,所以他那次出征就是闹着玩的。

等到瓦剌人的大军南下以后,明英宗再次有了御驾亲征的想法,理由是自己有御驾亲征的经验。这次面对的对手是完全不一样的,瓦剌人兵强马壮,也先更是杰出的领袖。

明英宗身边的太监王振,为了讨好皇帝,举双手赞成御驾亲征的事情。当时王振权倾朝野,深得明英宗信任,朝中不少官员都是王振提拔上来的亲信,他们也都帮着说话。

由此可见,这次御驾亲征,是明英宗身边那帮馋臣做出的决定,而那些正直的大臣们,却坚决表示反对。

  • 2、明英宗被俘虏,成为瓦剌人要挟明朝的工具。

明英宗带着5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征。结果也先设下埋伏,双方混战过后,明朝大军乱作一团,被杀的就有三分之一之多。

此外还有若干猛将被杀,明英宗本人,居然还被瓦剌人给俘虏了,这可真是旷古奇闻。曹操多次亲犯险境,都安然无恙,没想到明英宗一出征就被人活捉了。

寇见不行,退围。速传令台营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复围,四面击之,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营中,积叠如山。幸而胡人贪得利,不专于杀,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骡马亦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尽为胡人所得,满载而还。自古胡人得中国之利未有盛于此举者,胡人亦自谓出于望外,况乘舆为其所获,其偶然哉?---《天顺日录》

瓦剌人知道抓了个大货色,那是真的开心啊,立刻抓着明英宗去勒索明朝。明朝的皇帝都被他们抓了,那还不是要什么有什么吗?

为此瓦剌人当然是想要明朝割地赔款,明英宗的这次失误,几乎断送了大明王朝的江山。要不是明朝内部处理得当,至少北方半壁江山是没有了。

  • 3、于谦对此事处理恰当,保住了大明。

皇帝被抓了,朝臣们都乱成了一团。有人表示要花大价钱赎人,有人甚至提出迁都的想法,把北方留给瓦剌人。

可是于谦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他认为迁都就是亡国的征兆。而且大明朝在北京才经历了四代皇帝,这就迁都未免有些草率了。

为此于谦和太后商量了一番,决定将郕王朱祁钰推上皇位。只要新皇帝不是朱祁镇的儿子,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朱祁钰上台以后,明朝自然是不再受瓦剌人的威胁,因为他们抓的不再是明朝的皇帝,而是太上皇,这样问题就不大了。

瓦剌人见怎么威胁都不起作用,索性就把明英宗给放回去了,与其留在这里吃闲饭,不如送回去让他们内斗,也先的水平也不简单。

总结:两个皇帝都不适合御驾亲征。

说实话这俩皇帝,都不是什么将帅之才,御驾亲征的水平那都是骗骗人的。宋真宗过去纯粹是被逼的,而明英宗是因为贪玩。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俩皇帝没什么分别,都不是什么出色的军事人才。不过造成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宋真宗保证了宋辽百年无大战,而明英宗差点就把明朝给搞灭亡了。不过他们都很幸运,因为都有正直的大臣帮他们,宋真宗有寇准,明英宗有于谦,这才保证了王朝的延续。

参考资料:

《宋史》

《明史》

5

很简单,一句话:唯结果论!

明英宗失败了,而宋真宗成功了。

历史本来就很残酷,吹捧胜利者,贬低失败者。

简单梳理一下

宋真宗的澶渊之盟

景德元年(1004年)秋,辽承天太后萧绰、辽圣宗耶律隆绪为了报被北宋两次北伐收复幽云十六州之仇,亲自率领20万大军南下,攻克了数座河北重镇,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

如果让辽军渡过黄河,很快就会抵达北宋都城东京(汴梁)。

如此一来,靖康之耻恐怕要提前一百多年上演了。

警报一夜五传东京,大宋君臣慌作一团。宋真宗询问大臣意见。

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签署枢密院事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

任宰相寇准厉声反对说:“出这种主意的人应当斩首!”他说:“如果放弃汴京南逃,势必动摇人心,敌人会乘虚而入,国家就难以保全了;如果皇上亲自出征,士气必定大振,就一定能击退敌军。”

在主战派寇准的催促之下,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御驾亲征。

半路上,宋真宗想打退堂鼓。

寇准急切的说道“如今敌军逼近,情况危急,我们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河北我军正日夜盼望陛下驾到,进军将使我河北诸军的士气壮大百倍。后退则将使军心涣散,百姓失望。敌人趁机进攻。陛下恐怕连金陵也保不住了。”

寇准的一番话,让宋真宗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继续前进。

宋真宗一行人渡河进入澶州城,远近各路宋军见到皇帝黄龙大旗,都欢呼跳跃,高呼“万岁”。

宋真宗在寇准的要求下,踏上澶州上城墙鼓舞士气,全体宋军士气大振,坚定了与辽军决一死战的决心。

再加上宋军在澶州前线以伏弩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一作萧挞览),辽军士气大挫。

辽军进退失据,提出议和。宋真宗表示同意。

辽宋使者经过一再讨价还价,签订了《澶渊之盟》,条约如下: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宋为兄,宋尊萧太后为叔母,后世仍以世侄论,使者定期互访。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今河北徐水)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隍城。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即岁币)。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于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不管怎么样,宋真宗虽然签订了赔款条约,但起码让辽军撤退,保全了国土,而且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辽宋在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也算是功德一件。

从这点上来说,宋真宗是值得称赞的。

反观明英宗,就该大批特批了。

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七月,也先召集诸部兵分四路大举进攻明朝边境

太监王振此蛊惑明英宗御驾亲征,但遭到了朝中有识之士的反对。

但明英宗好大喜功,在不知瓦剌军队主力方向的情况下,诏令迅速集结军队,出兵讨伐也先。

打仗将就知己知彼,明英宗在不知彼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就为战败埋下了伏笔。

虽然名义上明英宗是御驾亲征,但实际军务大事皆由监军太监王振决定。王振根本不懂军事,明军将领处处受王振的节制,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指挥作战,致使明军一开始就一败再败。

明朝大军自北京西行,大军出发之后,前线接连不断的传来战败的消息,导致明军士气低落,在加上风雨交加,粮食匮乏,士兵饥疲交加,多有倒毙,僵尸满路。

就这样五十万明军(实际上只有二十万)踏上了死亡之路。

瓦剌得知明军的情况后,故意示弱,采取诱敌深入之策。

后来形势越来越恶劣,明英宗和王振才害怕了,只要撤退。

王振为了显示自己衣锦还乡,让大军从自己家乡蔚州(今河北蔚县)经过,行四十里后,他有担心大军过境时损坏庄稼,又急令军队回到宣府,绕了一大圈,拖延了许多时间。此时瓦剌骑兵已经追了上来。

英宗一行抵达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东南),离怀来城仅二十里。如果加把劲,一口气进入怀来县城,那么也先的蒙古骑兵对大军守护的城市不可奈何。

但王振以自己的千余辆辎重车还未到达,下令就地宿营。

瓦剌大军追上明军,将明英宗等人困在土木堡。水源被切断,陷于死地,军心动荡。也先趁明军不备,发动总攻,明军大败。明英宗被俘,王振被明将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许多大臣战死。

历史上称之为土木之变。

大胜的也先,携明英宗继续东进,围攻北京。幸好于谦等大臣下令全体军民坚决抵抗,才将也先击败,否则就造成了明朝版的“靖康之变”!


结果很明显,宋真宗御驾亲征成功了,这种勤政实在占据了优势,而且明白了敌人的助攻防线的基础上的,可以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相反明英宗则是根本不知道也先的进攻方向,而且亲征大军都是临时拼凑的,住持军事的王振只是个大太监,根本不懂军事,这场仗一开始就已经输了。

后世赞扬宋真宗,嘲讽明英宗,也就不足为奇了。

6

1449年,明朝正值国力鼎盛,贤臣良将齐聚,兵员精良,明英宗受到宦官王振蛊惑,一心想要效仿圣君御驾亲征,打击外族,好让自己的英明流传万古,所以集结了五十万大军,加上曹鼎张辅等能臣骁将讨伐瓦剌,结果却让瓦剌在土木堡大败,损兵折将个,就连自己这个皇帝都成了俘虏,可笑可悲。

7

宋真宗亲征时,年龄36岁。

明英宗亲征时,年龄22岁。

36岁的宋真宗,在政治上已经成熟。

22岁的明英宗,在政治上还是个白痴。

36岁的宋真宗,在朝廷内有威望。

22岁的明英宗,信任宦官,痛失人望。

36岁的宋真宗,亲征后士气大振。

22岁的明英宗,亲征后士气衰糜。

36岁的宋真宗,亲征后取得大胜。

22岁的明英宗,亲征后成为俘虏。

8

虽同样是御架亲征但两位君王性质大不同,宋真宗是为抵御辽国、保卫疆土、守护社稷百姓安危,他御驾亲征达到了鼓舞军心士气。而明英宗是受奸宦王振怂恿亲征强敌瓦剌首领也先,盲目轻敌,不仅兵败被俘受辱,还害死了三十万大明将士及一批忠臣良将性命。所以后世有些人人对他们两位同样御驾亲征的君王说法不一。

9

历史上御驾亲征的皇帝不少,但被臣子逼着亲征的不多,这其中,宋真宗(998~1022年)大概算个典型。

  1004年,辽国再次对宋发难,20万大军气势汹汹挥戈南下,前锋直抵澶州(今河南濮阳)威逼东京(开封)。这势头把大宋天子真宗皇帝吓得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问问朝中大臣吧,这些都是个顶个的高智商精英。新任宰相寇准是强硬的主战派,而副宰相王钦若和枢密院直学士陈尧叟却是逃跑派。不过同为逃跑派的王、陈二人给真宗献上的逃跑路线却大相径庭,江南人王钦若力主逃往金陵(今南京),而四川老乡陈尧叟则撺掇真宗去成都避难。

  听谁的好呢?还得听宰相的,人家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正宗的二当家。真宗带着疑问询问寇准。寇准的回答干脆利落:“要我说,出这些馊主意的人都该杀头!要想转危为安只有出战一条路,而且陛下一定要御驾亲征。”继而慷慨陈词,从正反两面理论了一番坚决抗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真宗被寇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感染,终于激出了点男子汉的血性——干!为了江山社稷,朕就豁出去亲征一回。

  别以为宋真宗真想和契丹人拼命,他是一时冲动才答应了寇准。真到了上前线的关口,一听辽军如何如何了得,立马下起软蛋:“寇爱卿,亲征这游戏不好耍哈,大伙都说往南跑安全,我看这仗咱不如就免了吧?”任凭寇准如何鼓动上劲,真宗就是畏葸不前——死活不肯过黄河。总不能就这么不进不退耗着吧,寇准心里清楚,不把天子推到阵前,这仗想赢,门儿都没有。他步出行营,打算另外想辙。一出门赶巧碰到高级将领高琼,寇准心说何不利用这个武人帮帮自己,遂冲高琼说:“高将军,您多年受国家恩惠,今日该如何报答?”

  高琼一时也闹不清寇准这话什么意思,脱口答道:“俺是军人,甘愿以死报效国家!”

  “那好,跟我来!”寇准一把拉住高琼返回行营,对真宗说:“陛下,您如果认为我说得不对,何不问问高将军?”高琼这才缓过神来,他素知寇准意图,随口附和道:“寇宰相所言极是。”

  这边真宗还没反应过来,寇准抢过话茬说:“陛下,机不可失,请您即刻起驾。”不等真宗发话就示意卫士把真宗的“皇家一号”专车推来——上吧您,生生把真宗给逼了进去。

  遭“绑架”的宋真宗被寇准等簇拥着稀里糊涂渡过黄河,三转两转就坐到了澶州北城门的门楼上,黄龙大旗也竖在城头迎风招展。这下好了,远近的宋军将士见神圣的天子亲临阵前和他们做肩并肩的战友,顿时来了精气神,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山呼声一浪盖过一浪,声闻数十里。

  宋军阵地的动静弄得辽军摸不着头脑,末了一打听,始知大宋天子御驾亲征。这个消息让辽军立马没了斗志,因为他们清楚,天子亲自督战,手下的兵没有不玩命的,这仗如果开打,能有辽军的好?遂只好罢兵与宋军议和。于是,就有了历史上那个著名的“澶渊之盟”。




10

因为这两者与传统的御驾亲征不同,一个是目的不纯,一个是能力不足。

宋真宗是能力不足,根本不懂兵法,还非要参与进来,最后搞得一塌糊涂,订下耻辱的澶渊之盟。

明英宗是目的不纯,单纯的想玩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非他本意,他为了娱乐,还封自己一个大将军的官职,滑天下之大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