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政治危机为目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大变革,从某种程度改变了北宋的贫困,充实了国家的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垄断,非法渔利的行为进行了打击和限止。变法初期还是取得了初步成功和积极的影响,在这之后由于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变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受到当时和后世的否定态度这也是事实。历史是以成败论英雄,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受到后人的反对和否定,这也再正常不过。

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王安石变法是一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的制度改良,并没有触及到社会的根本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予盾。那么这种变法只是应对政治危及,而不是从发展农业生产,壮大经济实力的角度出发,导致社会混乱,人心涣散,经济潇条,这也是人们予以否定态度的原因之一。

王安石变法是夺取商人、地主、农民之利益归国家财政,把整个社会作为敛财的对象。损害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导致变法的社会基础完全丧失。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不是依靠发展生产而来,而是来源于各方面的豪取巧夺。

王安石变法的操之过急,急功近利,带来了一系列的辣手问题。执法过程的不良运作,造成百姓利益不同程度的损害。对那些地主阶级利益过大的触动,遭到了社会更多的强烈反对。十几项改革同时的全面铺开,是当时社会各阶级从精神上和物质上都难以承受,变法陷入欲速而不达的困境。

一系列变法的实施,很多方面不是抚平百姓,而是扰乱民众。青苗税的上涨,官商代替私商,执行的地方官从中私利,甚至街头巷尾的小商贩也要交税,等等这些,完全违背了变法的初衷。

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大多品质不行,被视为小人,这也是失败的其中之一。这些人在执法的时候只注重法治,并没有德化的一面,因此带来了民间的怨恨。

变法核心人物宋神宗和王安石在后来也没有做到核心一致,宋神宗对待王安石的态度也有所改变,变法停泄不前,王安石被逼迫辞职。还有令王安石意想不到的是变法派的内部也出现了反对派,不以改革大局为重,只是考虑自已的利益,结果闹得四分五裂。

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并不是与王安石的权力之争,而是争论怎样实施改革。保守派人才济济,势为庞大。宋哲宗即位后,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王安石变法失败,新法全部废除。

王安石变法的功绩我们也不可否认,变法的强兵措施,提高了军队士兵素质,加强了军队战斗力。裁兵法建立全国性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对外扭转西北边防长期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

王安石变法,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社会经济也曾有过迅猛的发展,也呈现过百年来不曾有过的繁荣景象。

王安石变法在后世的争论很大,反对和否定态度的更多。历史就是这样,成功者尽说他的丰功伟绩,失败者尽责他的过错之处。其实评说历史人物,我认为尽量总结他们优秀的一面,从中吸取正能量。他们的负面情绪,也应该清楚看到,以提醒世人引以为戒。

最佳贡献者
2

正常啊,有人类存在的地方,都有争议。更何况,王安石要干的事,可是要从那些既得利益者——当时的官绅阶层口中夺食的事情。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你说那些人,尤其是掌了笔杆子的,能不跳脚骂他吗?

一、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北宋立国后,吸取唐及五代的教训,为防止地方割据,便收归行政权、财权、军权,并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维护中央集权。

宋初,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但设官分职尚有定数。自宋真宗时起,朝廷关于官员致仕的诏令日见增多,至宋仁宗时,更是三令五申。同时,由于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这就是冗员。

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初实行“养兵”之策,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同时,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行“更戍法”,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甚至对此某些罪犯的处理,都是编入军中,进一步导致了兵员的臃肿,这就是冗兵。

官员、军队的激增,宋朝高薪养廉的制度,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再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形成了“冗费”。

三冗问题至仁宗时已经成为朝廷的隐患,以致有范仲淹、欧阳修等人主导的“庆历新政”,历经一年,最终失败,但由此引发了宋朝的党争。

宋神宗即位后,大宋王朝虽然表面上一派繁荣,其实内部已经蕴涵着深刻的矛盾和问题。

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兼之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出现了立国以来少有的财政赤字,“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这也是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王安石为了推行他的新法,他首先设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并且开始陆续选拔支持新法的人,并把他们安插到条例司中,从而使之成为议订及推行新法的总枢纽。接着就颂布新法,

新法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富国,主要方法是: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均田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这些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神宗以来的国库空虚问题,但在新法实施的过程中,既得罪了大地主阶层等既得利益者,另一方面,又加重了对农民的盘剥。

这也是王安石变法给人诟病的原因。

二是强兵,主要措施如下:

新兵法。针对“更戍法”造成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倚,把军队固定在某一固定区,置将统领并就地训练。全国分置92将,每将统兵3000人。

另外,也有保马法及置军器监等,旨在增加战时的马匹以及武器与衣甲,从而改善军队装备。

三是其他。王安石在推行新法过程中,大力设置“经义局”,修编《(诗)、(书)、(周礼)三经新义》,并且以此作为各地学校的必读教材和科举取士的标准,这样为推行新法作理论上以及组织上的准备。

三、新法的成效

1、财政收入

王安石变法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通过一系列理财新法的实行,国家增加了“青苗钱”、“免役宽剩钱”、“市易息钱”等新的财政收入项目,在发展生产、均平赋税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国库充裕,宋神宗年间,国库积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

2、抑制了大地主阶层的兼并情况

青苗法取代了上等户的高利贷,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方田均税法,限制了官僚和豪绅大地主的隐田漏税行为;市易法使大商人独占的商业利润中的一部分收归国家,打击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垄断;免役法的推行,使农户所受的赋税剥削有所减轻。

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社会经济发展,人民负担减轻,呈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繁荣景象。

3、军事上改变了神宗初年的积弱形象

通过王安石变法,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挥下,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洮、岷等五州,拓地两千余里,受抚羌族三十万帐,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也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

四、对王安石变法否认的原因

1、王安石变法时,在指导思想上,偏重于对国家财富的增加和强兵方面。尽可能获得财源,从而出现了“新法害民”的事件。

据史载:免役法出,百姓都叫苦不迭,连担水、理发、茶贩之类的小买卖,不交免疫钱都不许经营,税务向商贩索要市利钱,税额比本钱还多,乃至有的商人以死相争。

在推行保甲法时,为了逃避供养军队的高额赋税与被抽去当兵的双重威胁,民间发生了不止三、两起自残事件,严重者直至砍下了自己的手臂。1072年,甚至发生了东明县农民一千多人集体进京上访,在王安石住宅前闹事的事。

2、新法的制订和落实有偏差

比如,当时的官府把青苗法利率规定为百分之二十,但下面执行的官员擅自提到百分之三十;政府要抑制私商,官员用更坏的官商代替私商;政府要用交钱代替差役,官员就拼命敛钱等。

3、用人不当

因为王安石变法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而当时的“正直、品质良好”的士子都不支持他。为了新法的执行,王安石手下的骨干,多人品德上有问题的幸进之徒。他最重要的支持者与助手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邓绾、薛向等人个人品质多有问题,有的当时就被视为小人。

甚至出现了为了权利,而内部争斗、倾轧的问题。就比如章惇,在王安石去职期间,就曾对他大肆攻击,抢班夺权。

4、保守派强烈反对

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之争本质上并不是权力之争,而是政策性的争议;并不是要不要改革的争论,而是怎样改革的争论。

保守派人才济济,如司马光、韩维、文彦博、欧阳修、富弼、韩琦、范缜、苏轼等。

连曾经支持“庆历新政”的屠龙者,如欧阳修、富弼、韩琦都站在了反对派的一方。由此可见,反对者的阵营多么强大。

五、我个人看法

最近热播剧《清平乐》一直很火,对宋仁宗的评价也一直趋于好评。但我个人看来,宋朝至神宗时,国库空虚,到了祖宗之法不得不变的程度,宋仁宗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为皇帝,对朝臣过于优容,导致了三冗问题的爆发。

他不是没有看到强盛国力下的严竣点题,却抱着裱糊匠的思想,糊弄一时是一时,也因为他的不够坚持,庆历新政不到一年便失败了。

而王安石变法,从历史角度看来,是必须的,因为宋朝也到了必须变的时候。而他的变法是有利的,也为大宋输了一波血。

只是在新法的制定时过于急进,伤民而强国,为一些正派人士所不喜。天灾之下,有人还作了《流民图》献给神宗,从而导致变法的夭折。

而新法的实施过程中,因形势问题,任用了一批道德上有问题的小人,而这些小人,一方面成为保守派攻击新法的借口,一方面,也为朝廷的党派开创了不好的习惯。成为后世反对派攻击的借口。

我是木子君,记得关注我哦。

3

读宋史常常为之扼腕叹息,宋朝英才辈出,却又向北方俯首称臣,年年输绢纳币。宋仁宗时,从表面上看,社会达到了极度繁盛,而本质上却危机四伏,政府财政匮乏,士兵骄惰散漫,鉴于此,王安石上书神宗,请求变法?

变法内容有四项,一,青苗法,二,农田水利法,三,兵役法,四,方田均税法。此法一出,朝廷内外舆论沸腾,以司马光为首的,众多位高权重的大臣纷纷发难。



从王安石变法开始一直到清代末期,他一直背负着滚滚骂名,大家一直对他持否定态度,很多人认为,宋朝的衰弱,王安石是罪魁祸首,他真的是千古罪人吗?

流俗的言论,往往蒙蔽了真相,王安石实际上是一位少有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他一直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王安石的政治蓝图,很有眼光,很厉害,领先世界近千余年。他的青苗法,是农村信用社的雏形,哪一家春耕没有钱,可以向政府借贷,丰收后,以利息和本金的形式偿还。这本来是惠农政策,却让有些急于搞政绩,贪得无厌的混蛋,以此为借口,强迫不需要的人家去借贷,搞的民怨沸腾,经是好的,却让人念歪了。

兵役法,就是组建政府的专业军队,不管你是权贵还是平民,都有责任服兵役,不愿参加的,可以缴纳一定的兵役费。这样,军队职业化,可以提高战斗力。方田均税法,是重新丈量土地,划分土地等级,根基土地的多少和好坏来确定缴税的数量。你看,麻烦来了,影响了多数人的利益。世家大族没有上报的土地,农民开垦的荒地都要上税了。这才引起了民怨的沸腾。如果朝廷能上下一心,坚决执行,宋朝或许能改变积贫积弱的命运。



其二,王安石慷慨激昂,襟怀坦荡,满怀抱负,以天下为己任,拥有第一流的人格。

宋朝考中进士之后,先在地方任职,考核过关后,再到朝廷任馆职,主要在图书馆等地工作,然后,才能进入中央的核心机构。王安石曾三次拒绝到朝廷任馆职,与哪些投机钻营的人相比,显得更为可贵。

史书记载,王安石潜心学问,不修边幅,不在意饮食,和人一起吃饭,有人发现,他仅仅只吃离自己近的菜。作为一国之宰相,不讲奢华,晚年寓居金陵,生活简朴,他也感到自己的改革不太成功,最后,郁郁而终。

结束语:秦国先后用商鞅,和李斯之术,而富国强兵,尽管李斯和商鞅的下场都很惨。而整个宋朝是病态的,王安石提出了蓝图,正人君子反对,又被一批小人利用,无奈,神宗和他拼尽气力,仍无济于事。后来,司马光上台,竟然尽废新法,让人大跌眼镜。苏轼站出来公开辩论,反对废除兵役法,怎能司马光太倔强,苏轼只好背地里骂司马牛了。司马光若不是书呆子,能变通一下,该多好。是你死我活的党祸害了整个宋朝吗?

4

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的,是地主士绅,即当时的社会精英,因为改革,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和大清雍正皇帝的改革一样,雍正一直担着“读书人”对他的骂名,不过,雍正是皇帝,谁人能拿他何!

5

变法前

变化前期王安石树敌太多,神宗在变法前咨询过相关人士看看他们怎么评价王安石:

  • 神宗首先问的是副宰相曾公亮

“安石文才与学识俱佳,而且德行纯粹,应该大用。屡召不应,应该是身体不太好,不过也有可能是先帝用人之诚没有充分表达,陛下宜用恳切言辞召用他,这样他应该会来的。”(仁宗、英宗召用王安石时,王安石总是称病)

  • 神宗又问及吏部侍郎吴奎

“王安石是个典型的书生,做事迂腐,而且固执己见,绝非辅相之才。如果他被重用,肯定会做出大家无法接受的事情,造成朝政混乱,不可收拾。”

  • 神宗问韩琦

“王安石做个翰林学士绰绰有余,处宰辅之地则器量不足。”


从这些可以看出:

王安石还没有被重用,就已树立一批潜在的政敌,这王安石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王安石太有个性了,他对人、对事都要求完美,不能容忍含混状态。

  • 他坚持独立思考,绝不肯苟同他人意见;他一言一行都要本着自己内心的标准来实行,不肯因他人而违心,甚至不肯因形势的需要而稍作退让;

  • 他认准了什么事,就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绝不顾及别人的反对,他的性格太强太硬,他的思维方式太极端。

这样,王安石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制造了大批反对者,这些人反感的就是他那耿介的气质。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代文豪苏轼的父亲苏洵,他瞧不起王安石,在背地里经常称王安石大奸似忠,大伪似信。这个说法在官场中颇有市场。


变法中

一颁布一道法,立即招来了一片反对声。当然核心原因是 执行影响到了既得利益者或者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变法中存在漏洞)


变法后

  • 天灾

从熙宁六年七月起,河北路、京西路、京东路、河东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等广大地区,十月不雨。大河小溪都干得见底,草木枯黄了,大片大片的土地龟裂开来,让人看了触目惊心。秋收、冬种、春播都被耽误了,许多地方还闹起了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把大地上仅存的一点绿色掠去。在灾害严重的地方,树叶被吃光了,树皮被吃光了,草根也被吃光了。人们开始成批成批地饿死、逃亡。一批批衣衫褴褛的人盲目地在中原一带流亡。

遇到了大的灾难, 使得神宗以为自己得罪了天(变法导致得罪了天)

他不明白自己孜孜求治,八年如一日,为什么落得个国计民生并无太大起色,现在却又天下大乱起来的结果。


  • 人祸

郑侠 他利用自己的特长,在家中做了一幅《流民图》

这卷郑侠苦心构思的画图,生动地描绘了这场大灾的景象:面无血色的人民、干裂的田野、焦枯的禾苗。在画图的中央,是一个人市,一个瘦弱的儿童头上插着草标,抱着大人的腿哭着不肯离去,其情其景让人落泪……

生长在深宫里的神宗,哪里见过这样的情景!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朕治理的天下吗?朕天天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就得了这样的结果吗?这就是朕日夜祈求的中兴景象吗?

史书上记载,看了《流民图》之后,神宗“反复观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


不久新法暂停,王安石被罢相,反对变法的大臣上台。


总结:

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王安石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68岁。中国历史上一位大名鼎鼎的变法宰相,一位满腹经纶、才思睿智的博学文臣,一位性情豪迈、卓尔不群的士人,就这么永远地去了。

在王安石身后长达千载的岁月中,人们对他的褒贬毁誉,莫衷一是。不管怎样,一个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王安石,在中国历史上曾写下令后人永远争论不已的一页。然而,争议本身就意味着价值。

6

否定“王安石变法”,相当于进一步否定你现在的生活,这是不可取的。

首先,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变法?

变法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做重大的变革。

2、王安石是谁?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官至相位,“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不仅仅体现了王安石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不畏奸邪的决心,更是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现在,王安石是谁,是什么样的人,大概清楚了。

3、什么是王安石变法?

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①富国之法。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

②强兵之法。保甲法,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

③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维才用人

这一系列下来,是不是和现代社会很相像?就拿“取士之法,维才用人”来说,意思是“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使许多低级官员得到发挥才干的机会。”这一点,现代社会都没法做的很好。

搞清楚以上几个问题,基本可以得出结论:“王安石变法很超前,相对来说已经非常现代化了”。这是变法失败的最大原因。

王安石变法触动了阶级利益,更危及到了“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人的思想。就像清朝统治者,不愿接受西洋的先进教学和武器一样。

王安石变法时期的大地主,官员,百姓,都不愿意接受新鲜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害怕。在大多数人思想呆滞的情况下,全面变法,是绝对行不通的。

虽然变法失败,但是不能否定变法的正确性。就像之前说的,王安石变法就是一个超前的现代化社会。如果否定,那岂不是在进一步否定现在?

不断的否定,只能是鼠目寸光,以至于故步自封,结果是落后挨打。教训都有过了,就看能不能吸取教训。

7

最近在写北宋的剧本,所以一直在研究北宋的史料,说两句吧。

1,先说改革,为什么历朝总会出现改革,这是因为封建体制决定的,首先是土地私有化制度,承平一段时间后,就一定会出现土地兼并,继而税收减少,慢慢造成民间贫富差距过大,朝廷国库减少,而和平时间久了官僚队伍还变大,庞大的权力集团必然利益相互纠缠,效率低下腐败丛生……弊端积累到一个临界点之后,社会开始动荡,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输的局面。所以,重新洗牌成了社会所有阶层的共识,于是改朝换代产生了……很多有识之士(王安石,张居正等)便会提早看到了问题所在,于是便希望以改革的方式将“改朝换代”扼杀掉。所以历代改革都是解决“土地,吏治,国库”这三大问题。

2,说说改革的失败根源,第一便是改革的时间节点往往在社会还没到“大家都输”的程度,所以,既得利益者并不认可需要改革,而改革的三大要素又都是以牺牲“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为主,这些既得利益者又同时是社会权势掌控者,他们要干倒改革派太容易了,这是失败的表面原因。深层原因是改革是一种修正,不是颠覆,修正意味着要大量妥协,并且不允许触及当下体制基础,所以都在治标。……甚至往深了说,整个封建时代的改朝换代不过是换了皇姓,体制都是一样的,一样是不治本。改朝换代不过是更激烈的改革而已。

3,上面两条充分说明了王安石作为改革家一定会失败的原因,一个失败者肯定不会有人说他的好话。王安石是一个孤独的英雄,我个人极其喜欢和仰慕他,有很多史书说他器量狭小,用的人又多是小人,这话大错,想想看,同朝的所谓“大人们”,司马光苏轼曾巩这些风流人士,谁支持过王安石?他们只会吟风弄月,谁有王安石的家国抱负,谁又如王安石一般为了政治理想在地方试验几十年?而王安石得势的时候,不过将他们流放出京城,不要来捣乱而已。

史书是司马光写的,他这么讨厌王安石,评价他的时候都小心翼翼赞美几句,可见王安石私德有多好。他变法用了一群小人,是因为朝中只有小人可用,北宋这些大名鼎鼎的文学家们,除了喝酒吹牛,谁肯去脚踏实地做行政工作?用小人之材,实在是王安石无奈之举。而最后变法之失败,除了根源上的必败以外,保守派强大势力在地方上故意作梗也是最要原因,甚至可以说,司马光为代表的“清流恶势力”实在误国殃民。

4,王安石名列八大家,可他的一生专注并不在文学上,而是改革报国,胸怀天下,这才是士大夫最崇高的事业,八大家里仅此一人而已。先天下之忧而忧,惟王安石践行至终。最后要说一下,王安石所实行的变法理论,在后世一直被采用而成效极大,如张居正和雍正的改革都采纳了王安石的主张。

8

王安石变法侵犯了保守势力的政治、经济利益,变法的一些措施超前了,不被人理解。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国强兵”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通过一系列理财新法的实行,国家增加了“青苗钱”、“免役宽剩钱”、“市易息钱”等新的财政收入项目,在发展生产、均平赋税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国库充裕,宋神宗年间国库积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彻底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

新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青苗法取代了上等户的高利贷,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方田均税法限制了官僚和豪绅大地主的隐田漏税行为,市易法使大商人独占的商业利润中的一部分收归国家,打击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垄断免役法的推行使农户所受的赋税剥削有所减轻,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社会经济发展,人民负担减轻,呈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繁荣景象。

改变“积贫积弱”的现象是王安石变法的总方针,富国强兵是变法的总目的。通过“强兵之法”的推行,积弱局面得以缓解,北宋国力有所增强。保甲法的推行,加强了农村的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并节省了大量训练费用;裁兵法提高了 军队士兵素质;裁兵法提高军队士兵素质,将兵法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保马法使马匹的质量和数量大大提高,同时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军器监法增加了武器的生产量,质量也有所改善。

变法的强兵措施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挥下,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洮、岷等五州,拓地两千余里,受抚羌族三十万帐,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也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

但变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一些弊端和不足,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在变法的指导思想上,王安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财政税收,如均输法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强制进行收购、运销,以此手段来积累国家财富,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变法导致国富民贫,而这于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去重敛、宽农民、国用可足、民财不匮”是大相径庭的,而且新法实行也过于急进。

变法在当时也引起了扰民、损民的后果。史称,免役法出,百姓都叫苦不迭,连担水、理发、茶贩之类的小买卖,不交免疫钱都不许经营,税务向商贩索要市利钱,税额比本钱还多,乃至有的商人以死相争。保甲法推行时,为了逃避供养军队的高额赋税与被抽去当兵的双重威胁,民间发生了不止三、两起自残事件,严重者直至砍下了自己的手臂。1072年,甚至发生了东明县农民一千多人集体进京上访,在王安石住宅前闹事的事。

9

你咋看还能改变历史么!!

1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煕宁变法大抵是涉及经济、军事、教育三方面

的内容,总体来讲,施行的多项措施都有利于

改善北宋的政治经济局面,但是问题同样也存

在,主要是出在青苗法、免役法与市易法身上

青苗法:神宗煕宁二年,朝廷实行青苗

法,青苗法针对“兼并之家"趁农民青黄

不接时发放高利贷,从中盘剥的状况,

由各县政府每年分夏秋两次贷款或粮食

给农村主户(自耕农),按户等高低规定

借贷数额,半年后加利息二分(20%)归

还,其出发点是企图以政府偏高利贷抵

制民间高利贷。

免疫法:又称“募役法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