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得弄清两个概念。

什么是天下大同?

尧舜禹时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大同的概念,《礼记·礼运》有详细描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由此可见,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基本特征即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这种状态称为"天下大同"。

那么,尧舜禹时代,能够做到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吗?

尧舜禹是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

他们的时代,生活非常简朴,古书说"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

也就是说,住的是用没有修剪过的茅草芦苇、没有刨光过的椽子盖起来的简陋房子,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块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

生产力低下,吃穿住行都不好,按照自然法则,必然是要争夺不断的。

黄帝与蚩尤之战,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再比如,我们都听过舜的孝顺故事。

说他被尧赏识之后,有了牛羊,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联合父亲瞽叟几次三悉想暗害舜。

但舜都靠机智躲过去了,依然对父母兄弟很好。这是儒家大书特书的仁德。

但是你细品,父母兄弟都来谋财害命的时代,能是天下大同?

禹又如何?

是在父亲治水不成被杀了,戴罪立功出来还债的。三过家门而不入,让妻子成了望夫石。

这算相亲相爱吗?

禹治水有功,笼络了人心,有了实力,才能得到禅让。

那他最后怎么做的呢?

不再禅让了,让儿子建立了夏朝。

反推一下,尧舜的禅让,真的是道德高尚吗?

尧舜禹时代,终究是一个生产力低下的部落奴隶时代!

征服了一个部落,这个部落就全部沦为奴隶。

请注意,是奴隶!

否则夏朝哪里来的那么多奴隶替掌权者耕种?

奴隶制时代,怎么可能天下大同!

儒家借尧舜禹的禅让制来讲仁义道德,本身就是极大欺骗。

最佳贡献者
2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要明白什么叫天下大同。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基本特征即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这种状态称为“世界大同”,此种世界又称“大同世界”。

尧舜禹是古代中国历史中,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尧 舜 禹时期属于原始社会末期

阶级已经产生 ,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随着生产的发展,1、产品百出现了剩余,集体劳动逐渐被个体劳动所取代,2、由此产生了私有制,随之也出现了阶级.氏族中出现了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到了末期,以血缘关系结成度的氏族开始破裂,一些氏族成员脱离自己的氏族,到别处和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杂居,同时氏族也不断接纳知外来人,于是出现了按地域划分的农村公社.

到了这时,原始社会基本上就已经瓦解了,不同阶级之间出现了斗争,随着情况的深化就出现了国家来对人民进行道有效的统治. 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贫富尊卑悬殊拉大,早不是所谓的天下为公了。而与大同社会则距离较大。当然,也不可否认,从帝尧到大禹中间有一定跨度,社会形态也会有较大变化。帝尧之初可能仍具备大同社会的主要特征。

3

尧舜禹时代的大部分事迹都经过儒家思想的编撰和包装,按照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尧舜禹时期不仅不是天下大同,连基本的禅让制度都可能不存在。

人类只会从野蛮走向文明,而不是从文明走向野蛮。在周公确立用周礼治理天下的政策之前,中国社会的政权更替一直是弱肉强食的状态,从黄帝与蚩尤的逐鹿之战,到炎黄部落之间的阪泉之战,再到尧舜禹时代华夏与三苗的战争,都可以看出上古中国,社会发展一直都在遵守丛林法则。

到了尧舜禹时期,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已经走到了尽头,解决温饱问题的华夏部落已经完全进入了私有制社会。社会有了多余的财富,人性的贪婪就开始出现。根据先秦典籍《竹书纪年》的记载,尧舜禹都是通过残酷的武力政变实现权利交接的。虽然《竹书纪年》一直都不被历代史学家所认可,但书中内容的确比《史记》更贴近现实和人性。在这样一个个人私欲很强且崇尚暴力解决的问题的社会,是不可能出现大同的。

社会大同必须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社会财富绝对的充足,第二,人们的品格绝对的高尚,没有一点私心。这两点别说生产力落后的尧舜禹时期达不到,就算到了已经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依旧达不到其中的任何一个标准。所以尧舜禹时期绝对不可能是社会大同。

4

关键看对“大同”的定义如何。

实际上从原始社会到上古传说时代,生产力及其低下,人们的生产效率极低,劳动产品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公有共享,平均分配”的办法。因为只要有一个人多吃多占就会有一个人饿死,而任何一个人饿死都是整个集体的损失,都会降低种族与大自然斗争时的战斗力。

所以上古时期的大同,是基于落后生产力的大同,并不是理想中的美好社会。

5

大同于每个时代都是不同的。

尧舜禹时代,人口少,生产力低,人们一生只为活着,并且繁衍后代,对生活质量要求不高。

生产力低,劳动产品就有限,那是一个我吃了两份就有人一份都吃不到的时代。任何一个人解决不了温饱,在那蛮荒的时代都极其容易死亡,任何一个人的死亡都是部落和人类的损失。一旦集体损失,和自然对抗的本钱就又少了些许,存活就更难。

当时所谓的天下大同只是在生产能力低下的时代,产生的“公有共享,平均分配”制度,算不得真正意义的儒家大同。

6

一定不是。

尧舜禹的时代,是由部落联盟发展到部落国家的阶段。

从禹开始,才实行世袭制,之前是禅让制。

说是禅让制,其实是部落联盟之间共同推举可以平衡各方势力的合适人选。因为那时候各个部落只是比较松散的联盟,也没有特别强大的部落能够左右其他联盟成员。

到了禹,他的部落可能掌握了先进技术(或许与治水有关),渐渐强大起来。他儿子即位,还发动过平乱战争,比如征讨有扈。

历史潮流是不断前进的,怎么可能天下大同之后又陷入纷争乱世呢?

再说,部落时代要比后面面临的生存挑战更大,普通成员可能连肚子都填不饱。

这些部落联盟,也是在血与火的征讨中形成的。

古代一旦有天灾,必定会伴随人祸。这就是因为生存压力,食物短缺。

尧舜禹时代生产力不高,虽然人的寿命较短,但资源一定也不充足,加上治理灾害的水平低,人民面临的生存压力就更可想而知了。

资源的开拓,地利的发掘,都是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进行的。

生存环境一定比后世恶劣。

7

天下大同那是骗人的,是儒家为了标榜圣人才说出的。

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尧舜禹时代每一位帝王的上台都是伴随着残酷的杀戮。远古时代的部族之间的战争远比想象的要残酷,一般都是采取屠杀男性,俘虏女性的方式。后来发现男性是很重要的生产劳动力,因此男性就变成了奴隶。

所以尧舜禹三代在儒家的包装之下变得完美无缺,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血腥而残酷的杀戮历史。

@问答 @论史 @脑洞趣味历史 @谈古论金

8

远古时代尧舜禹其实就是部落刚转化成政府的过渡时期,其实相当小的规模不可与夏商相比更不是秦汉时期的规模,所以没有天下大同的观念更没有国家的概念。其规模跟现在的镇长差不了多少,就是几万人的部落和部落的联盟。没有统一的文字语言风俗习惯,秦朝才开始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等做出规矩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