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羽被东吴的陆逊给忽悠了,放松了警惕,他把镇守荆州的精锐大军调出来攻打曹仁镇守的樊城。东吴的军队偷袭荆州,才有关羽的败走麦城。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刘备在汉中把曹操打败后,自立汉中王。是大封文武群臣,然后派人到许昌,上奏朝廷(其实就是走过程)。朝廷被丞相曹操把持,汉献帝是个傀儡。曹操先看到奏章后大怒说:‘织席贩屦的小儿,也敢称王,我定与他决一死战?’这时司马懿说:‘刘备借东吴的荆州,东吴多次讨要不还!现在主公修书一封给孙权,联合起来一起攻打荆州。’于是曹操派出使者到东吴去了。

孙权接到曹操使者的书信后,说:‘我想讨回荆州有很长时间了’。这时诸葛瑾说:‘曹操在汉中兵败,现在想利用咱们,不能上当啊!’孙权说:‘你意如何?’诸葛瑾说:‘关羽有一女,尚未婚,主公有一儿,我到荆州提亲,如果关公同意,主公和关公联合起来对抗曹操,岂不更好!’孙权同意了,于是派诸葛瑾到荆州提亲。

诸葛瑾到了荆州,和关羽施礼后说明来意。关公大怒说:‘虎女岂能嫁犬子乎!’让人把诸葛瑾给撵走了,诸葛瑾回到东吴,也不敢隐瞒就实话实说了。孙权大怒:‘关公太无礼了,我必除之!’于是把大都督吕蒙召来,商议怎么取荆州之事。吕蒙回到军营后是闷闷不乐,这时陆逊就问怎么了。吕蒙说:‘主公要取荆州,可是关羽率领几万精锐大军镇守,可怎么取呢?’陆逊想了一会,说:‘我有一计,大都督可称病,让我代理大都督之位,关公就会放松了警惕,到时可袭荆州。’

于是东吴放出风声,大都督吕蒙病危。陆逊代替大都督之位,陆逊上任后给关羽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关将军的大名威震华夏,我初出茅庐,还的望上将军多多关照。关羽看后说了句:‘此等小儿不足为虑!’于是把驻军荆州的精锐大军调出一大半来攻打樊城,后北东吴的大军偷袭荆州,荆州丢失后,才有后来的关公败走麦城。




最佳贡献者
2

不止三国时期,任何时期,荆州都不是一个容易守住的地方。荆州处的位置,大概就是今天的湖北地区,号称天下之腹,九省通衢,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前进基地,无论是进攻河南,安徽,湖南,江西,四川,陕西,江苏等等,都必须在荆州囤积大量的兵马钱粮。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可以向各个方向进攻,但是它同时也要面临各个方向的压力,所以这就是一个很尴尬的存在。想守住荆州,必须要有一个接壤的强大的后方根据地才行。当进攻一方的兵力抵达的时候,荆州除了长江汉江,无险可守,只能在平原上跟敌军打消耗战,这就需要后方能源源不断的输送兵力粮草。但是放眼周边,似乎又没有一个很近的富饶的稳固的根据地存在。

看三国志11的地图,江陵算是荆州的核心所在,但是我绝对不会吧防御重点放在江陵,它是寿春,陈留之外的第三大绞肉机城市。新野,江夏,襄阳,柴桑,长沙,武陵永安都可以直接进攻江陵,根本守不住,白给都不能要。如果我的根据地在四川,那么我防御重心是在永安,积蓄够20万人的兵马粮草才可攻打江陵。打下江陵之后一刻不能停息,立马要分兵两路,一路北上占领襄阳,一路南下攻略四郡。这样就只有新野,江夏,柴桑三路的可以来进攻,可以勉强在不破坏经济的情况下进行防守了。

所以,荆州的防御重点不能放在荆州,应该向外延伸,保证荆州的经济不能被破坏,能持续的给防御线输血。否则,一旦被突破大门,江汉平原成了战场,荆州丢失只是时间问题了。

我们现在看一下荆州防御重点:

北方是襄阳,利用汉江和秦岭大别山的余脉的有利地形,直接掐死了陕西,河南的通道。南宋年间襄阳能坚守几十年(跟郭靖黄蓉无关),还打死蒙哥大汗。南方要在岳阳一带,甚至要推进到长沙才行,主要得控制洞庭湖。三藩之乱,康熙就是在这一线死撑住了,耗死了吴三桂。东面,要越过武汉在黄石黄冈一带防御,防止水上进攻。如果准备向东进攻,还要必须占领九江。在西面更简单了,都能看出来是长江峡口——宜昌。刘备带兵打到这里时孙权都急眼了,直接迁都武昌督战。

当时关羽在荆州时,能控制的只有西部防御,北伐襄阳就是想把北方的大门关上,减轻来自曹魏的压力。但是东方和南方是门户大开,江夏(武汉),夏口,长沙,洞庭这些关键地方都是孙权的,并且部署重兵。一山不容二虎,关羽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只是他在得到成都的支援之前匆忙进攻,给孙权留出了一个时间差。

我是东岳巍巍汶水幽幽,欢迎评论关注!

3

荆州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这一点诸葛亮的隆中对就说的非常清楚,但是在刘表执政时期,荆州还算太平,直到曹操南下争夺荆州之后,此地逐渐成为曹、刘、孙三家的必争之地。

《隆中对》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之后其实没有真正退出荆州,曹操依旧占据着荆州的北部,刘备夺取益州之后,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就将荆州三个郡给了孙权用来缓解孙权对荆州的军事威胁,此时的荆州其实被三方瓜分了。


作为想要从南打到北的割据势力,无论是东吴还是蜀汉,都必须两路夹攻。这也是诸葛亮隆中对所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关羽发动樊城之战正是刘备攻下汉中,进封汉中王的时候,这个时候对于蜀汉而言真的形势一片大好。


关羽对于东吴的态度也不是如演义所说那么轻视东吴孙权,相反的是,关羽做了充足的准备才决定北伐,比如说沿江设置烽火台日夜监视东吴方面的举动,吕蒙偷袭荆州得手最主要的原因是糜芳和傅士仁这两位直接叛变了(“芳、仁使人迎权”),而且关羽部队并未被徐晃击溃,仍有一定实力,这个时候如果糜芳选择死守等到关羽回军,刘封也率军前来支援的话,局势朝那方发展还真不好说,但是很可惜的是,糜芳和刘封这两位刘备的亲属,一个选择投降,一个选择不发兵救援。


荆州失守完全是江东集团瞅准了荆州空虚——关羽大军在外,留守的糜芳还是个二五仔。对于孙权而言,此时夺取荆州成本最小,“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总的来说,守住荆州的可能性当然有,只不过我们不可能要求关羽会有我们上帝视角这般冷静观察局势。最终,荆州还是丢了,天命不在季汉啊。

4

荆楚之地交通便利,控天下水路枢纽,向北可以抵达长安,跟洛阳。南下可以抵达广州,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期相互制衡,没有一家有单独的实力能遏制另外两家,所以荆州不时易主,很难坚守。

5

要回答荆州为何失守,须从诸葛亮的《隆中对》说起:

诸葛亮为刘备所谋的《隆中对》,先求的是三分天下,然后再根据天下形势而动,主动性不够,境界格局自逊一筹,而且实现路径实操性也不强,所以才有六出祁山而屡战屡败,最终惨遭灭国。

诸葛亮为刘备所谋的《隆中对》,还有不少硬伤:既要取荆州,又要结好孙权,本身就有矛盾;既要抢刘表、刘璋等宗室的地盘,又要得仁义之名,也欠些道理;既要分兵守荆州,又要千里夺益州,造成兵力分散。

苏轼他爹苏洵在《权书·项籍》一文中,对卧龙先生之策不以为然。毛主席赞同苏洵的观点,也曾批注道:“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因此,由于宏观战略有误、操作层面不当,荆州失守,实为必然。


6

三国时,为什么荆州守不住?

智勇双全的关羽一生驰骋疆场,胜绩无数,“大意失荆州”让他功败垂成。刘氏集团用尽手段,千方百计搞到手的门户重镇痛失,连锁反应,张飞被暗杀,刘备被气死,导致草创不久的西蜀政权一步步走向颓败。

失荆州,真是关羽大意了吗?为什么荆州守不住?

因成鼎足之势的蜀、魏、吴三个大集团地理位置的分布,使荆州成为三个政权战略搅攘的中心。荆州处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它西控巴蜀,北接襄汉,襟带江湖,臂指吴粤,是中原沟通岭南的要冲,为咽喉要塞,占据天时地利。得荆州便可虎视群雄,把其他利益集团屏蔽于关外。这时期,顶级的“文韬武略”的心思、心智、心机、心计都汇集于荆州。荆州的草丛中,时刻上演鹬蚌相争和螳螂捕蝉的阵势。

赤壁之战,把当时的三个集团都拉扯了进去。“损失最小获益最大”的是刘备集团,“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落得个东吴出兵出力却“赔了夫人又折兵”,这自然引起其他各方的极度不满。好在刘备有文能安邦的诸葛亮,武能定国的关云长。此二人,文韬武略,珠联璧合,放眼世界无论纵向搜索还是横向比较都是出类拔萃的。如此,谁敢染指荆州?刘备放心地在前线争抢地皮。

但刘备在前方战事不利,抢地皮和守门户都重要,诸葛亮调往前线,协助刘备开疆拓土。守护荆州的任务唯有关羽,诸葛亮在印绶交接仪式上问关羽:“将军用什么手段和措施来保住这么重要的关隘呢?”关羽说:“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相信在场的人都会大吃一惊。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战术方案,作为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帅,怎么能动辄生死?你以为这是“桃园结义”吗?诸葛亮闻听“死”字,心想收回绶印,但话已出口,不便返回。他忙问:“倘曹操引兵来犯,当如之何?倘曹操、孙权联合齐起兵来侵,如之奈何?”关羽答:“如曹操引兵来,以力拒之。如曹、孙齐起兵来,分兵拒之。”诸葛亮告诫:“若如此,荆州危矣!八个字,将军牢记,可保守荆州——北拒曹操,东和孙权。”

但是,诸葛亮走后,荆州在关羽手中丢失了。战略上,他没有认真贯彻军师的安排;战术上,其中的用人不当、骄傲轻敌、分散作战,都归咎于关羽的“大意”。刘备闻听荆州痛失、关羽遇害后,哭倒于地,半响方醒。诸葛亮说:“关公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

然而,这场败局之责全是关羽的吗?

在军事部署的全局上,为何在接替荆州的上庸,偏偏安排了刘封、孟达二人。孟达事主不忠,刘封和关羽有罅隙。这件事,刘备诸葛亮皆知,刘备登上汉中王王位之后,欲立后嗣,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推托说:“此家事也,问关、张可矣。”刘备遂征求关羽的意见,关羽以“螟蛉之子不可僭立”为由而拒刘封。关羽在荆州战争失利,急求刘封、孟达出兵支援,并欲从上庸后撤。刘封、孟达不仅没有派兵救援,反而紧闭关门,关羽眼睁睁地被拒之关外,回不了自己的大本营。

魏、吴同时向荆州出兵,从前期准备,到大军调动,再到兴师动众,烽火狼烟早在荆州燃起,西蜀为何就没有一点举动,没有一兵一卒的援助?直至关羽被俘、被斩,在魏安葬,西蜀都没有反应。当时欲黑吃黑的魏、吴的军事家、外交家、间谍们往来频繁,互通情报。西蜀为何就没有一点察觉呢?蜀道难,信息真就这么闭塞吗?政府的一大帮谋事们在忙什么呢?都忙碌着让刘备称帝称孤当孤家寡人呢!

关羽自恃艺冠群雄,常持轻敌傲视之态,此乃为将之大忌。而赵云武艺精绝,性格沉着稳健;魏延刚而猛,治军严密。同时,原本聪敏谨慎的诸葛亮被撤走,再没有智且刚的劝谏军监,重要岗位管理人员的安排是否轻率?诸葛亮运筹帷幄,布局设阵及其缜密,难道这一次恰恰是智者千虑中的一失?当他在印绶交接仪式上,听到关羽在保卫荆州的策略上毁灭性的错误思路时,为何没有坚持原则呢?诸葛亮再聪明,也有他的不足之处,所谓人无完人也。

对于关羽在荆州的失败,毛泽东说:“羽是愚蠢的,可悲的。”邓小平说:“诸葛亮用人是讲手段的,但对关羽就非常迁就甚至不讲原则,助长了关羽的骄傲情绪,故后来铸成大错。”

7

荆州乃天下之中,处于四战之地,又无险可守,所以难守。

第一个守荆州的,是荆州牧刘表。

后来关羽镇守荆州,吕蒙白衣度江,关羽大意失荆州。

刘琮和刘备丢失荆州,都没有认真做好防守,一个将荆州拱手让人,一个是大将大意失荆州。两者丢失荆州的过程,令人惋惜。

综上,荆楚之地交通便利,控天下水路枢纽,向北可以抵达长安与洛阳,南下可以抵达广州,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期相互制衡,没有一家有单独的实力能遏制另外两家,所以荆州不时易主,很难坚守。

8

三国时期的荆州是东汉十三州之一,其传统地理范围是指北到河南南阳,南到广东广西北部,东到湖北黄石、咸宁以及湖南长沙一带,西到贵州东部一小部分地区以湖北恩施一带,包括今天的河南省南部、湖北省全部、湖南省全部、贵州省东部、广东和广西北部。

三国时期的荆州地理范围其实是很大的,相当于今天的2.5个省,而且其位置处于整个天下的正中间偏下的位置,以长江为荆州境内最重要的航道,将荆州分为长江以北和长江以南,荆州大部分人口、经济重心均在长江以北。

荆州城(江陵城)

从中原地区攻打荆州,必走的路线就是从南阳盆地南下,先到襄樊地区,再渡过汉水,穿过荆山,就到达江汉平原,这里就是荆州腹地,一马平川,接着南下就到达南郡的治所江陵城,也就是今天湖北省的荆州市,这里也是荆州的核心地区。

荆州的长江以南部分,相对来说,人口、经济都不如北方,况且三国时期政治重心也在长江以北,荆州的南边是交州,北边是司隶州,东边是扬州,西边是益州。

北方政权想要统一天下,荆州就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只要攻下荆州,统一南方才有可能,这从三国时期曹操从北方南下攻打荆州的路线就能看出,曹操是从宛城(南阳)南下,先攻打襄樊,再南下占据了江陵城,然后沿着长江顺江向东发动赤壁之战,曹操的路线是没错,错的是战略和时机不对。

东汉十三州

所以荆州是一块四通八达的地方,北方南下江汉平原,一定要走荆州,益州与扬州的商业往来,也必须走荆州,荆州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九省通衢,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那么荆州如果一意防守,能不能守得住呢?

这得两说,如果只是防守,是一定能守得住的,比如刘表

刘表主政荆州的时期,是天下最乱的时期,北方中原大地不断地发生战乱,大的势力不断地兼并小势力,割据势力开始越来越少,地盘越来越向少数大势力集中,但是刘表镇守的荆州从来没有被攻破。

刘表主政的荆州

刘表镇守荆州期间,外来威胁主要来自四个方向,北方是曹操的势力想要向荆州渗透,刘表起初是用张绣驻守宛城防御曹操,张绣投降曹操后,刘表又用刘备防守北境,至少在刘表去世之前,曹操的势力从来没有染指荆州,相反,刘表还指派刘备数次攻入曹操的势力范围,刘表守住了荆州北境

南方是交州,对于交州,刘表是主动南侵,以向外扩张的方式来确保荆州的安危,刘表南侵荆州的行动产生了政治效应,直到刘表病逝,荆州的南方也没有外敌入侵,当然交州实力太弱小也是一个原因,刘表守住了荆州南境

西边是益州,刘表与刘璋多次发生边境战争,但是刘璋从来没有攻破刘表的防守打进荆州,相反,刘表还策动了刘璋的部下甘宁造反,甘宁造反失败后逃到了荆州,后来又辗转到了江东孙权那里,这样看起来,刘表的能力比刘璋强了一些,刘表也因此守住了荆州西境

刘备在荆州北部的新野为刘表镇守

东边是扬州,刘表与孙策及孙权在荆州最东边的江夏郡多次发动大战,公元199年,孙策率军攻打江夏郡,当时刘表手下的江夏郡守是黄祖,这个人也是孙策和孙权的杀父仇人,孙策虽然大败黄祖,但没能攻入江夏郡。

孙策去世后,孙权更是三征黄祖,前后用了5年五年时间,终于斩杀了黄祖,吞并了江夏郡长江以南的地盘,但没能继续前进,曹操就南征荆州了,紧接着赤壁之战就爆发了,按理说起来,孙权虽然攻占了江夏郡的部分地盘,但是前后花费了5年时间,才得到这么一块,可见攻打荆州难度有多大,当然,刘表晚年病重,已经无法指挥与孙权江夏争夺战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刘表只是有限地守住了荆州东境

从刘表守荆州的18年来看,他算是成功守住了荆州,由此可见,荆州并非守不住,就看你会不会守,如何守。

赤壁之战后的荆州势力划分图

赤壁之战后,荆州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曹操在赤壁大败,紧接着孙刘联军攻打荆州核心地区南郡,历时一年的南郡之战以曹仁的主动撤退结束,南郡之战之所以历时一年,很大原因就是南郡比较难打,因为南郡治所江陵城是一座坚城。

刘备向孙权借来了南郡之后,刘备的势力占领了荆州五郡,后经湘水划界,刘备的地盘只剩下三个郡,这个时期的荆州都不能算一个完整的荆州,尽管如此,如果关羽只是防守的话,荆州还是守得住的,关键是关羽没有防守,而是主动进攻,发动襄樊之战。

关羽失荆州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关羽是进攻,发动襄樊之战,以攻代守,虽然把战线前移了,但也带来了后方空虚的问题。

二是孙权偷袭荆州,这是关羽失荆州最重要的原因,盟友的背叛与欺骗,让关羽及蜀汉永远地失去荆州。

关羽襄樊之战荆州局势图

如果关羽只是守,相信以关羽的能力和水平,不令孙权攻不下来荆州,就算曹操来了,也不一定能攻下荆州,所以四通八达的荆州尽管交通方便,但并不是说荆州守不住,诸葛亮说荆州是用武之国,是指荆州是北伐最好的地方,有益州不能比的地理优势,因为从荆州北上是一马平川的中原,洛阳、许都都离荆州不远。

最后有一点要说明,荆州最重要的防守其实是襄樊,只要襄樊在荆州手中,北方中原政权是很难攻进荆州的,可以参考蒙古攻宋战役,那一场襄樊之战,蒙古人打了六年,才打下襄樊,才能挺进江汉平原的荆州腹地。如果襄樊有失,北方中原政权的铁蹄就会源源不断地从南阳盆地进入江汉平原,那个时候即使荆州势力再强大,也无法抵挡,也守不住,由此可见,关羽守荆州的难度其实是很大的,只有三个郡而已,既要面对北方曹魏威胁,又要防备东边的孙权偷袭。

9

荆州问题的实质是,自从孙权改变战略谋取荆州以后,刘备军在荆州就陷入了同时与曹操、孙权为敌的境地。即使是刘表荆州,想要同时北拒曹军铁骑,东阻孙吴水军也几乎不可能,更遑论门户洞开、被瓜分后残存的刘备荆州。

荆州的凋敝、孙权的野心,刘备的高级幕僚们对此心知肚明。

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

荆州主簿殷观进曰:“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

亮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操之强,东惮孙权之逼,内虑孙夫人兴变于肘腋之下。

立计曰:“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昔先(主)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

所以问题来了,连刘备本人亲镇南郡都有朝不保夕之虞, 关羽一支偏军又如何能够做到稳坐泰山?

所以这事是无解的。与其认死理争这一城一地之得失,不如制定好策略逐步交割,拖延时间,充分利用孙权。就算荆州是大本营又怎么样,留座空城给孙权,孙权能奈他何?

10

大家好,我是九井塘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荆州是汉朝十三刺史部之一,古称江陵,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湖北省中南部,因毗连荆山而得名。《三国演义》共有120回,其中有72回就与荆州有关。曹操、刘备、孙权为了争夺荆州的控制权,尔虞我诈,波谲云诡,三国时,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

荆州在三国时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古代有关中、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巴蜀四大经济区,控制这些区域,相当于掌握了天下。荆州东挽江汉,西枕巴蜀,南瞰东南,北接中原,是连接四大经济区的枢纽。

荆州和襄阳境内的荆襄大道和南襄隘道,是古代南北走向的重要官道。荆襄大道往东北越“义阳三关”,可威胁豫州,往东南走随枣走廊,直趋沔口,这是吴国攻楚的线路。而南襄隘道进入南阳盆地后,东指洛阳,西经蓝武道可抵关中蓝田。

荆州还控扼长江和汉江水路交通。沿长江逆流而上,能直捣巴蜀,顺流而下,可进袭东南,并且隔江南瞰湖广。溯汉江而上,经襄阳,东入唐白河,抵南阳,西趋汉江,至汉中。

可见,荆州的区位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其实,曹操、刘备和孙权对荆州早有觊觎之心。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评价:“此地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鲁肃也认为:“此地水流顺北,外带汉江,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双方对荆州的价值达成了高度一致。

正因为三国都看到了荆州的战略价值,所以魏、吴、蜀三国都渴望得到荆州,谁夺得荆州就会遭遇其余两国的围攻。因此荆州又是最守不住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