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上的谜案几乎历朝历代都有,并且涵盖了各个领域。不仅有人文、自然、社会、法律等方面,也包括古代皇家的隐秘。

其中,由于历史记载相互矛盾、语焉不详或模糊不清等因素外,更有大量的资料佚失或散落,使得一些事件到了后世,就形成了一桩桩的谜案。

有些所谓的谜案,只是碍于当时的科技落后或认识不足,有些则完全是人为的掩盖造成。历史上的谜案数之不尽,就算挑出一些著名的案例,恐怕也是为数不少。因篇幅所限,只能每个朝代随意聊聊。

一、夏、商、周

夏商周,是中国三个朝代的简称,以夏朝为例,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夏商周时期较为著名的谜案,包括: 三星堆之谜、《山海经》之谜、古地图、甲骨文、文字之谜、九鼎之谜……等等。

九鼎之谜,“九鼎” 最早见于中国古代传说中,夏禹铸九鼎以象征九州,被奉为传国之宝 。比之迄今世界最大的青铜器,现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高1.33米重875公斤的司母戊方鼎还要大。

据《左传》 记载,夏朝初年, 夏王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夏王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 铸造九鼎。 为了使一鼎象征一州,各鼎所刻图形能反映该州的山川名胜,奇异之物画成图册, 然后派工匠按图仿刻于九鼎之上。看九鼎 ,便知当地风俗以避凶就吉。

后来,秦国攻西周时,又将这九鼎全数收入,并将其中一鼎沉于泗水。剩余的八只鼎下落不明,后世虽有各种版本的猜测,可至今仍不见其踪影。

二、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同样有着不少的谜案。如墨家失踪、老子出关、和氏壁下落之谜、十大名剑铸造之谜、西施身世及下落之谜、世界最早的“无人机” 木鹊之谜……等。

木鹊之谜,“木鹊”又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 器。据《墨子鲁问》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这种以竹木为材料制作而成的飞行器,能连续飞行不间断持续飞行72小时,这是现代无人侦察机也无法完成的,古代是如何设计制造的?可惜,这种技术早已失传,既没留下设计图纸,也不见任何的图形。

三、秦朝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这一时期也留下了大量的未解之谜。

如,阿房宫之谜、徐福东渡之谜、焚书坑儒真伪、秦始皇陵、兵马俑之谜、传国玉玺下落……等。

传国玉玺,是秦以来专指皇帝的印。据《独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然则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令天下的良工以蓝田玉制成玉玺,玺钮雕成龙鱼凤鸟的形状,丞相李斯以大篆体书写了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字,刻 于玉玺上,称为“传国玺”。

秦末天下大乱, 汉高祖刘邦领兵率先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把传国玉玺献给了刘邦。有“得宝即得国”之称的玉玺,在历经朝代更迭过程中多次易手。到了元末明初,“传国玉玺” 终失去踪影,其下落不明。

四、汉朝

自刘邦创立汉朝,同样不可避免地为后世留下大量的未解之谜。如,张良死因、窦婴伪造先帝遗沼、汉武帝巫蛊之祸、西汉黄金消失之谜、甘英望海止步、罗马商团到洛阳……等。

西汉黄金消失,秦汉黄金之多令后世十分惊奇, 不过,到了东汉年间,黄金都突然消失,退出流通领域,不仅在商品交换中以物换物,而且以黄金赏赐也极少见。西汉的巨量黄金到底去了哪里?

秦汉时,黄金作为当时流通的主要货币及赏赐、馈赠之物,在历史记载中存有不少的记载。如刘邦统一天下后,命叔孙通定朝仪得赐黄金500斤;吕后死后,遗诏赐各诸侯王黄金各千斤;卫青出击匈奴有功,受赐黄金20万斤,而王莽的藏金更是达到了将近百万斤之多。西汉巨量的黄金在哪?没人知道答案。

四、唐朝

唐朝享国287年,也产生了不少的谜案。著名的如,推背图、武则天无字碑、杨贵妃生死之谜、《兰亭序》真迹下落、五花马……等。

唐代的众多事件中,近年来传得最多的,就是《推背图》的预言。据说,唐太宗曾令袁天罡、李淳风二人合力推演唐朝的命运,由于李淳风推演的太过入神,本是只推算唐朝,结果竟推算到了唐朝之后两千多年的命运。

袁天罡及时反应过来,推了李淳风的背说“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至于,这部《推背图》里到底蕴藏了什么秘密,现今仍莫衷一是,越说越神奇。

五、宋朝

宋朝也有着众多的谜案,如,斧声烛影、柔福帝姬身份、郭皇后暴卒、朱唐交奏案、穆桂英佘太君身世、《清明上河图》真迹、《雪景寒林图》真伪;

“拐子马”之谜、霹雳炮火器、农民起义首领李顺下落之谜、欧阳修“艳词”案、《辨奸论》作者之谜……等等。

六、元朝

元朝最大的的迷案,无疑是成吉思汗陵墓的具体位置。关于成吉汗陵墓,不仅国内的考古专家一筹莫展,就连国外的专家参与其中,也是无功而返。

《元史》中,仅有二十四字的记载,“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啥老徒之行宫。葬起辇谷”。正是这段话,又引起更多的猜测。

七、明朝

明朝自不必多说,胡惟庸案、蓝田、梃击案、红丸案、建文帝下落、郑和七下西洋目的、壬寅宫变、《永乐大典》去向、《水浒传》《西游记》作者存疑;天启大爆炸、蒙汗药为何物、戚继光杀子、锦衣卫、崇祯自缢……等等。

八、清朝

清朝比之历代也是不遑多让,如,李自成生死之谜、顺治出家、太后下嫁、雍正继位、乾隆身世、乌拉那拉氏断发之谜、香妃之谜、刺马案、太平天国财宝、景陵失火之谜、光绪及珍妃之死、慈禧身世……等等。

最佳贡献者
2

浩瀚宇宙,时空无穷,从我们人类诞生以来,就产生了无数的奇闻轶事,古往今来,人们对于天地乃至自身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来太多人类未知的无法解释的谜案,有待我们一起去探索揭秘,今天我就具体总结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谜团,仅供大家参考

一,古墓中的长明灯之谜,月黑风高夜,古墓的墓道里突然亮起来几盏灯,是不是有些诡异,这样的场景历史上却是实实在在的发生过的,据《隋唐嘉话》《十叶野闻》等笔记中记载:江宁县有晋长明灯,岁久,火色青而不热,隋文帝平陈,已讶其古,至今犹存。《史记》中司马迁曾记载,“(秦始皇陵)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着久之”国外关于长明灯的记载更多:公元1400年,人们对古罗马王子派勒斯的墓室进行发掘时,一盏长明灯仍在燃烧。学者经过简单推算,发现古灯竟然燃烧了两千余年。一些人想要尝试着熄灭古灯,结果发现无论是风吹还是水淹都无法让古灯熄灭,只有将灯碗中的液体抽掉后,火苗才会自动熄灭,实在是颇是诡异。

二,老子失踪之谜,老子:名李耳,号老聃,道家尊称太上老君,道家创始人,孔子之师,晚年所做《道德经》流传千古,内容博大精深,纵贯千古,尤其是那句“治大国如烹小鲜”,历来为能人治世之经典,然而,在函谷关留下一篇《道德经》之后,他就骑着青牛,一路向西,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从此再无一丝关于老子的记载

三,秦兵马俑一起出土的青铜宝剑,它们在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时仍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经研究人员测试表明,其表面含有一层约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惊动了世界,因为铬盐氧化金属的处理方法最早是1937年在德国发明的,而我们的老祖宗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四,秦始皇12铜人之谜,首先,秦始皇铸造12铜人的动机本身就是一个谜团,历来众说纷纭,有说加强统治,稳固帝位的,也有说为了大秦江山能够传承万世而铸造的,其次12铜人的去向成迷,史书上只记载过一次搬运,就是汉初从咸阳将其搬运至长安,从此之后再无记载,庞大无比的12铜人就此淹没在了茫茫的历史浪潮中

五,鬼谷子之谜,鬼谷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却又神秘莫测的人,没有之一,因为,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出生,什么时候死的,明明在山中修道,与世隔绝,却又培养出许许多多对历史进程有些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如苏秦、张仪、王翦、李牧、孙膑、吕不韦等等,他是著名的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在文学史上与孔子,孟子,庄子齐名,就这样一个人物,浑身上下都充满着迷雾,明明千百年来的人们都在学着他的思想,理论,却又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揭开他本身的面纱

好了,今天总结的这几个谜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我也期待着有朝一日这些历史谜案能够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3

历史上迷案很多,清代就有四大迷案,第一顺治出家之谜,顺治到底是驾崩了还是出家了一直争论不清。第二太后下嫁,孝庄太后是否真的下嫁多尔衮。第三雍正之死,雍正到底是被吕四娘刺杀还是正常死亡。第四偷龙转凤,乾隆身世之谜,乾隆到底是雍正的儿子,还是雍正用女儿偷偷换了海宁陈家的儿子。这四大迷一直成了清代四大迷案,在小说影视作品中经常展现。当然历史上还有其他迷案,如秦始皇身世之谜,秦始皇到底是秦庄襄王之子还是吕不韦之子,宋代赵匡胤传位之谜,赵匡胤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而不传位给儿子,还有明代建文帝朱允文失踪之谜等等,总之很多这里也就不一一叙说了。










4

历史上有很多谜案,我就重点盘点一下南京保卫团两千余人集体失踪案 。

这个迷案发生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2月初的南京保卫战。当时国民党集中了20万军队布防在南京市周围,以便准备进行保卫首都南京城的防御战。在这场战役中,中日双方争战特别激烈,我军损失惨重。

其中远道赶来助战的川军某师损失尤为严重。 该师有一个团因担任阵地侧翼之对敌警戒任务,着重防御京杭国道之敌军可能突如其来的穿插分割,因此这个团一直未直接参战。当警戒任务失利后,为保存有生力量,该团决定实行部队转移。

全团2000多人急行军,向绵延数十里,森林茂密的南京东南方的青龙山地区撤退。然而奇怪的是,部队进入青龙山地区后,就再也没见着出来了。 全团2000多人非常不幸的无一遗漏,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后来有人推测这支部队是不是分散突围出去了。

然而仔细分析当时日军的战役态势和兵力布暑后,就没有突围出去的可能,因为当时围攻南京的日军总指挥就是发动南京大屠杀的陆军大将松井石根。他早早的就着手筹划对南京的包围战役。

攻陷上海后,松井石根在没有报请统帅部最后批准的情况下,就令上海源遣军和第十军,乘中国军队溃败之机,分多路向南京追击,因此对围攻南京计划是非常周密,意图把南京围得水泄不通,日军采取的是撒大网大迂回包围战术。

在1937年12月1日,日军就出动了2个师团从上海以南的杭州湾登陆,沿路经嘉兴,湖州,广德,芜湖一路包抄中国防御部队的大后方,仅10天,这支日军一部就与沿无锡,镇江,句容一线围追而来的日军在南京东南部汤山镇连接了起来,从而达成了日军大撒网,大包围之状,形成了三面对南京围攻收缩的态势。

当时,中国守军只有邓龙光所指挥的93军一部趁日军尚未合围之际,幸运的从山间大道大胆地穿插突围了出来。此外就再也没有任何一支成建制的中国守军能够冲出日军密不透风的包围圈了。走进青龙山地区这支2000多人的部队如果突围出去,国民党军队应该有一星半点消息。

但是1939年国民党军总部在统计作战情况时,就发现这一全团部队不知下落的离奇事件。最后,军部只好将这支部队列为集体失踪案件。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军总部曾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这件迷案进行专项调查,可是查来查去,竟毫无所获,最后不了了之。
全团2000多人马犹如神话般消失,就连当年日军也感到十分蹊跷,因为日军攻陷南京后统计战果时,独独缺少了中国守军一个整团2000多人未被歼灭或者生俘,而要设想跳出日军的2道密封圈,却总是不得其解。

5

雍正死亡之谜--雍正是死于仇杀,还是私生活糜烂,还是被宫女勒死??



有人说雍正帝是被吕四娘造反致死的,这种说法出自《清宫遗闻》,在民间流传最广。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孙女,因文字监被杀全家,除了吕四娘逃脱。为替父报仇,她拜师学艺,后来乔庄入宫,乘机砍掉雍正的头。这个传说流传两百多年。


后来1981年,考古工作者发觉秦陵地宫还没打开,便放弃。但传说地宫其实是打开的。雍正帝有尸身无尸首。学者冯尔康认为这只是野史,没有任何一句。吕留良一案,吕留良全家都被看管,又如何会逃脱吕四娘一人。此外,当时督办此事的是李卫,他善于抓捕盗贼,即使吕四娘逃脱了,也有能力抓捕。此外李卫为吕留良提过匾额,吕案发生后,他为了不被皇帝怀疑,更尽力办案了,所以这种说法并不可信。


也有人认为雍正帝夜生活比较丰富,朝廷《承政院日记》中说 雍正沉吟女色,自腰以下不能运动很久。学者金恒源认为雍正贪恋女色,称他称帝13年,基本众叛亲离,孤家寡人,在坐稳皇帝位后,有点空闲,便开始欢愉后宫,毫无节制,因此身体渐渐萎靡不适。



还有人说雍正是被宫女和太监勒死的。学者认为子虚乌有。与这个类似的是明朝嘉靖帝身上的真实事件。因为嘉靖帝和雍正的庙号都是 :世宗。 因此可能民间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雍正死因不好说,因为他深藏不露,出手狠毒,让人畏惧的复杂性格和诡异的做事风格,因此人们并不喜欢他,他死后人们衍生出各种不得善终的死因说法。而其本人死因却疑点重重,尚待别人破解。



6

历史上迷案有很多,如果一一细说下去都能写出一本书来,在这给你说几个比较著名的迷案。

曹操身世之谜

根据史书记载曹操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后代,但是据历史传闻曹操之父曹嵩本是夏侯氏,为曹氏所抱养之子。所以曹操集团的夏侯惇、夏侯渊都与曹操都算是亲族关系。

可是随着曹操墓被发掘出来,根据现代科学家利用科学技术,对比曹操与夏侯氏的DNA发现曹操本人和夏侯氏毫无任何血缘关系。

而现代人就开始怀疑是不是曹操本来就是曹参的血亲后代,于是再度拿曹操的DNA与曹参的DNA相验证,但是曹操与曹参也没有任何血亲关系,所以曹操的身世成迷。

据当年袁绍讨伐曹操的檄文来看,袁绍说曹操之父曹嵩本是街边一乞儿,被宦官曹腾领养为子嗣,并冒充是从夏侯氏所抱养之子。

后世在探讨这篇檄文时,都认为这是袁绍刻意贬低曹操出身而对曹操进行的人身攻击,但是根据现代科学验证结果来看,袁绍说的话很有可能就是真相,否则为何曹操的DNA与夏侯氏以及曹氏都不存在血亲关系。

这么来看曹操具体身世如何恐怕他自己和他父亲曹嵩都说不清楚。

徐福东渡之谜

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派遣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东渡出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而徐福东渡从此也成为历史迷案。

徐福东渡到了哪里?徐福从何处出海东渡?这都是徐福东渡留给的历史谜团。

很多人都认为徐福东渡到了日本,并在日本半岛扎根生存,是现代日本人的祖先,而日本方面也比较认可徐福东渡到了日本,繁衍出日本七姓,并且日本人还在多地建立徐福公园纪念徐福。

可是包括日本在内,中国与日本两个国家都拿不出确切证据证明徐福到了日本,所以徐福东渡究竟去了哪里成了历史谜团。

连徐福东渡的出海口现在都成谜团,有部分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是从河北沧州黄骅港出海,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徐福东渡是从河北秦皇岛港出海,而秦皇岛更是因为秦始皇巡幸东送徐福出海直接把城市名字改成以秦始皇名号命名。

但是究竟是从沧州出海还是从秦皇岛出海到现在依旧是历史谜团。

建文帝生死之谜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太子朱标早逝,所以他在死后执意传位给了朱标长子皇长孙朱允炆,而朱允炆即位后急于削藩,给那些本来就不服他的叔叔找到借口,他的四叔燕王朱棣趁势发动靖难之役。

最终朱棣靖难之役成功攻克南京,朱棣篡位成功成为后世的明成祖永乐大帝,而朱允炆却下落不明。

关于朱允炆下落问题,历史上有认为他是被朱棣所杀,但是朱棣不想担着弑君罪名,所以故意假称建文帝下落不明,还假惺惺派人四处寻找;第二种说法认为建文帝在南京城破时自焚身亡;第三种说法认为建文帝趁乱逃出南京,隐姓埋名,游历东南亚各国。

不管哪种说法都没有确切证据,所以建文帝生死下落至今成为迷案。

明朝泰昌帝红丸案

泰昌帝朱常洛是万历帝的儿子,是木匠皇帝天启帝和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的父亲,泰昌帝登基之初一扫万历时期弊政,本要有一番大作为,但是登基第十天却突然身体抱病虚弱,登基一个月后泰昌帝就去世了。

而泰昌帝急于病好,服下了鸿胪寺丞李可灼贡献的红丸丹药之后身体突然好转,随后几天服用完第二枚红丸后却突然去世。泰昌帝的去世引起了当时政局动荡,党争不断,当时就有人认为这牵扯到万历时期的国本之争等问题,认为谋害泰昌帝主谋涉及到万历帝的宠妃郑贵妃。

泰昌帝之死使得本就动荡不安的明朝党争更加强烈,似乎没人去关心这位皇帝本质究竟是如何而死,朝廷内大多官员更多的是为了追责,通过追责打击异党政敌而已。

牵扯到泰昌帝之死的首辅方从哲、红丸贡献者李可灼、乱给泰昌帝吃药的崔文升、甚至大有弑君嫌疑的郑贵妃最终都没受到太大追究,皇帝之死这件事却草草了之,所以这其中牵扯到的复杂关系和迷团让后世人多为不解。

而泰昌帝所服用的红丸究竟是什么药物也没人能说的清,有学者认为红丸就是春药,并没有治病功效,而泰昌帝之所以服下第一枚后神清气爽,全在于春药刺激下提升了他的精力;还有人认为红丸是道家的铅制丹药,治好了就是神丹妙药,治不好就是病重难救。

总之对于红丸的说法众说纷纭,近四百年来后世人设想了种种答案,但是也没有一条能令人非常信服,所以红丸案由此成为历史迷案之一。

历史上这些迷案有很多,还有像李自成生下之谜、杨贵妃生死之谜等等,如果一一列举那恐怕一本书都说不清,所以列举这三例比较有名的迷案以供参考。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7

历史一大迷案——永乐大典正本的下落

《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由翰林院大学士解缙担任总纂修,历时六年编修完成,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宫中失火,奉天门及三大殿均被焚毁,收藏在南京文渊阁的《永乐大典》正本差点毁于大火。嘉靖皇帝十分喜爱《永乐大典》,文渊阁的火灾着实让嘉靖皇帝怕了,因此令人抄写一本副本,耗时六年。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完工。至此,《永乐大典》就有了两本——正本和副本。

副本的下落·副本流传到清朝后,并没有得到统治者重视,直到雍正时期,《永乐大典》副本才被移交到翰林院,但乾隆年间,为修四库全书,销毁、篡改了很多古籍,幸好乾隆十分喜欢《永乐大典》,不忍将其销毁,但又不能大肆宣扬,于是《大典》便被雪藏于深宫。后来清朝日趋衰败,官吏乘机盗窃,《大典》逐渐流失损坏。但《永乐大典》最大的厄运,还是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两次侵入北京,侵略者大肆焚烧劫掠,许多宝贵的文物丧失殆尽,《永乐大典》也同样遭到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所余寥寥无几,言之令人痛心。剩下的约400册零本被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机构收藏。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逐渐找回仅存的残卷,但为时已晚,现存在我国的残卷,已不足全书的百分之三。但依旧有着巨大的历史参考价值。

正本下落·上面有提到,嘉靖年间抄写了《永乐大典》副本,自此之后,有关《大典》正本的记载就很少了,直至今日,也没有关于正本的消息,只有三个关于正本下落的猜想。

1·毁于明末战火。《大典》副本出世后,正本便被嘉靖皇帝归还于南京娶了,一并毁于明末乱战。

2·毁于嘉庆乾清宫大火。但此说法存在着矛盾,雍正年间有个学者名叫全祖望,他猜测永乐正本应该还在乾清宫中,希望能用正本来配补遗失的副本。清末的缪荃孙也执相同看法,并且明确说,正本是在嘉庆年间乾清宫大火中被焚毁了。可是嘉庆之前的乾隆皇帝,都曾寻找过正本,但没有收获,当时的官臣们也从来没有见过正本。

3·殉葬。这也是很多学者最为赞成的说法。上面有说过,嘉靖皇帝十分喜爱《永乐大典》,从嘉靖皇帝下葬时间和副本成书时间来看,再结合正本突然失踪的情况。很大学者猜测,《永乐大典》正本极有可能殉葬在嘉靖皇帝的陵墓——永陵中去了。

现技术原因,永陵无法打开,《永乐大典》正本到底在不在陵中,任何人都不知道,是个巨大的谜团。但如果有幸以后打开了永陵,发现正本不在此,可能这部千古第一百科全书,就真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里面所记载古代的社会、知识、人文等,再也无从得知。

8

我来分享一个

历史上最像穿越者的皇帝,男版“叶轻眉”————王莽

王莽生于汉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是当时最显贵的家族。不同于家族其他人的生活侈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王莽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行为检点,作风严谨。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对外招贤纳士,这样的王莽,简直就是当时的道德楷模,别人家的孩子。

王莽24岁入中枢开始做官,办事认真,对人更加恭敬;30岁,王莽被封为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38岁,王莽出任大司马,权倾天下。王莽有野心,但他的野心在他担任大司马之时,还未显露。甚至,他的儿子王获杀死家奴,王莽不仅仅严厉责罚了他,还逼亲儿子王获自杀......

后来,汉哀帝早亡,皇权旁落,上下官员,京城百姓都认为王莽是最有能力拯救朝廷的人,一度被称为“周公再世”,于是王莽趁机窃取了大权,建立了新朝。而关于王莽,很多人都说王莽是穿越者,我们看看有什么“证据 ”是说王莽是穿越者的。

1、公元9年1月15日,王莽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权位,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当皇帝的先河。王莽代汉建新,国号“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看到“新”,看到“建国”,我实在是一不小心就想到了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王莽的国号就是“新”,史称新朝,年号“始建国”。

2、土地国有,平均分配。王莽将天下的土地全部改名为王田,然后将王田全部收为国有,然后再进行统一分配。而私人不准买卖土地,而那些地主豪强也必须交出自己的土地。这点就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土地兼并,从而大大的稳定王权。再看看咱们新中国时期的土地改革制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同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废除奴隶制度。王莽认为人人平等,限制奴隶买卖。

4、重视科技和教育。教育是决定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王莽很重视教育工作,重视到什么程度呢?据《汉书·王莽传》说,王莽在京城为学者、太学生盖了1万间房子,建了不少研究所。凡是对古典文献有所专长的,都召到京师做研究,前后来了千把人,每天讨论儒家学问。王莽还十分鼓励科学试验和发明创造,史学家公认在这王莽时期,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而王莽发明的是游标卡尺,意图统一全国的度量,从塬理、性能、用途看,这个游标卡尺同现代的游标卡尺十分相似,比西方早了1700年 。

还有,王莽曾得知有位巧匠能制作一种飞行器,这种飞行器是用大鸟的羽毛做成的翅膀,然后装在人身上,可飞行数百步。王莽立即召见他,并亲自观看了他的表演,还拿出公款立项支持他的飞行实验。与我们今天飞机的发明极度相似。

5、资源集中管理。社会主义制度怎么可以少了国有企业呢?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王莽又颁布“六管之令”,对酒,盐,铁,山泽,铸钱等由政府专项管制,不准私人开采生产。

6、发明短裙。我们都知道,在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很低,一般都不能抛头露面的,尤其在穿着方面,都是十分保守的,如果出门都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就连肌肤都不能露出来的。可是王莽不一样,在后宫里,他会让自己的妃子穿短裙,这和当时的礼教相冲突的,裙不过膝,可以说今天的潮流,在那个时期已经有了,是王莽发明了短裙,由此很多人就怀疑他的真实身份!

(两千年前王莽发明的短裙)

7、杀刘秀。学习了后面的历史都知道,王莽的“新朝”只维持了短短15年,后被一个叫刘秀的人推翻了,刘秀即汉光武帝,延续了汉朝,史称东汉,王莽就像是翻书之人,知道自己穿越回去之后有个天敌叫刘秀,所以称帝之后迫不及待就去杀叫刘秀的人,而王莽一生中遇到了两个刘秀,第一个刘秀本名叫做刘歆,后来听一算命的说将来会有一个叫刘秀的人会成为皇帝,他也想发皇帝梦,于是把名字改成了刘秀。结果王莽把这个“刘秀”杀了,真正的刘秀会在后来在昆阳之战取得了胜利。

可能是因为王莽的思想太超前了,在那个时代还是不被接纳,新朝仅仅持续了15年,不过不得不说,王莽确实是一个敢想敢做的,思想超前的传奇皇帝。

9

历史上有许多事情只有部分,没有确切的结果。杨贵妃到底是死于马嵬坡还是去了日本呢?

杨贵妃,名杨玉环,天生丽质,擅长歌舞,精通音律。于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参加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的婚礼,被咸宜公主的胞弟寿王李瑁一见钟情,寿王李瑁将此事禀报于他的母亲武惠妃后,武惠妃请求唐玄宗赐婚,将杨玉环下诏册立为寿王妃。而婚后,寿王对杨玉环也是如珠如宝,夫妻二人恩爱万分。

不幸的是,开元二十五年,武惠妃逝世,武惠妃生前是唐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唐玄宗从此郁郁寡欢,后宫佳丽三千,都入不了他的眼。某天,他心情不佳,正好遇见貌美如花的杨玉环在跳舞,瞬间眼前一亮,惊为天人。

当得知杨玉环是他的儿媳时,他也无法放下心中的喜欢,但是下纸让儿媳入宫为妃又欠妥,于是唐玄宗便想出一个办法,他以为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下旨让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

这时候,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没有了王妃,为了弥补儿子寿王,唐玄宗就给他另册立了寿王妃,时隔几年后,唐玄宗下旨册立杨玉环为贵妃,自此,杨玉环开启了“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皇帝独宠后宫生活。

杨家也因为杨玉环得宠而得势,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跟杨贵妃,士兵们都认为杨贵妃是祸国妖妃,安史之乱是因为杨贵妃而起的,不杀杨贵妃难以安慰军心、难振士气,包围唐玄宗。唐玄宗无耐,不得已之下,赐死了杨贵妃。

也有传言说当初唐玄宗不忍赐死杨贵妃,偷偷将她转移走,杨贵妃最后去了日本。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后半部分就有关于杨贵妃去了日本后的生活描写。而在日本不仅有杨贵妃的坟墓,还有杨贵妃的塑像。现今的日本沿海边有一个叫做"久津"的村子,以"杨贵妃之乡"而闻名。这里村民们相信一个故事,当年杨贵妃在马嵬坡兵变的时候,找了一名侍女代替她去死,而她则在遣唐使的帮助下,乘船去了日本。

10

蒙古国的第二位皇帝,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斡歌歹之死,一直是一个谜案!

公元1227年8月25日,一代天骄、草原战神,在亚欧大陆上空舞动了几十年之久的"上帝之鞭"----成吉思汗,因病去世。

公元1228年夏,在客鲁涟河畔,成吉思汗三子斡歌歹被推举为蒙古国第二代大汗。

▽斡歌歹称汗

公元1231年,斡歌歹汗遵照成吉思汗"联宋灭金"的方略,亲率大军讨伐金国。

征途中,斡歌歹汗忽患重病,口舌失言。召巫师占卜后,许以金银、牲畜、人命而问卜,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更重。

巫师又向神问道: "许以亲人之命可以吗?",斡歌歹立即睁开眼,索水饮下,问怎么回事?巫师尽告之。

此时,四弟托雷正在身旁守护,听后主动要求喝下盛满咒语的法水,走出帐篷外,昏厥而亡。

随后,斡歌歹身体变好转,继续征讨,于1234年灭金。

公元1241年,斡歌歹汗在继位13个年头突然驾崩了,留下了一桩谜案。

关于他的死因,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斡歌歹是饮酒过度而死。

△斡歌歹嗜酒如命

斡歌歹一直认为:“这人世一半是为了享乐,一半是为了英名。当你放松时,你自己的束缚就放松,而当你约束时,你自己就受到束缚。”

灭金之后,斡歌歹指派朝中的大将率师征伐,自己则不愿再受亲征之苦。

斡歌歹不断酗酒和亲近妖娆美姬中打开欢乐的地毯,并踏上了纵欲的道路。

斡歌歹本人嗜酒如命,每饮必彻夜不休。

公元1242年11月,隆冬降至,斡歌歹出猎,骑射五日之后,在行帐中观看歌舞,畅饮美酒。

那天斡歌歹兴致很高,纵情豪饮至深夜才散。第二天发现时已中风不能言语,不久便死于行殿之中。

第二种:斡歌歹是被拖雷的妻子毒死的。

拖雷的妻子唉鲁和帖尼,对拖雷之死一直怀恨在心,她觉得是斡歌歹假借巫师之手毒死了拖雷。

所以她利用自己的外甥的上酒人身份,以毒攻毒,以牙还牙,毒死了斡歌歹。

▽斡歌歹像

到底历史的真面目是怎样的?

蒙古的第二个皇帝斡歌歹到底是怎么死的?

就让这个历史谜案,

随风而逝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