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能够受到那么多人推荐,但却有很多人说文学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能够受到那么多人推荐,但却有很多人说文学

2020-09-03 11:01阅读(99)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能够受到那么多人推荐,但却有很多人说文学水平一般,为什么?: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不说鲁迅说过,就拿莎士比亚来说,他就

1

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为什么?不说鲁迅说过,就拿莎士比亚来说,他就的确说过“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这句话揭示了阅读的神奇和成果的多元,每一个人看《哈姆雷特》这本书,都有不同的感觉,也就是每一个人读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理解。



拿这句话放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上也是适用的。《平凡的世界》是有那么多人推荐,但也有很多人说文学水平一般,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能说因为是领导推荐的,即使是一本《平安经》,也得让所有人只能跟着叫好,连一句说文学水平一般的话都不能嘀咕。



那么,《平凡的世界》到底好与不好,文学水平高不高呢?



窃以为,《平凡的世界》就像《平凡的世界》这个书名一样,在平凡的世界里,有一本这样的小说,还是很好的,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就是明证。《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至少给了七十年代生人一段不可磨灭的阅读经历和感受,让人们反思已有的生活,选择和珍惜自己的人生道路,很有现实意义。而且,路遥本人写得很辛苦,近乎呕心沥血的地步,最后的成果确实也不错,这也就够了。



但是否就如授奖词中所说,这就足以使这本书以相当重要的地位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史册呢?这恐怕还得由历史来检验。不说建国后的那些红极一时的大部头,就像现在,像题主所说的,已经有很多人说《平凡的世界》文学水平一般了。还是平心而论,《平凡的世界》无论从结构上,还是行文上,说一般,确乎有点低。但要和四大名著等那些已载入文学史册的著作相比,应该说还是多少有些不足的。



比如《红楼梦》。我们说《红楼梦》好,不仅仅是主席读了五遍说它好就是好,而是按“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标准来衡量,它的确也是好的。就连鲁迅,也的确说过下面的这些话。



鲁迅在《集外集拾遗》中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其写作技法,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 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的,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如此等等,诸如此类,鲁迅对《红楼梦》还说过了很多话,就不一一列举了。



即使不管主席、鲁迅是否说过,《红楼梦》到底好不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出《红楼梦》这本书,相信你只要读几页,就会知道它的确文笔好,文采好,就可以断定它是一本文学性读物,至于能否读得下去,那是另一回事了。



总之,如果非要回到题主的问题的话,那就不总之也罢。

2

也简单说几句:

一、情节意淫。

润叶追求少安,晓霞爱上少平。这样的故事金庸都不敢编,八个老婆的韦小宝至少追求阿珂吃过苦头,段誉还单恋王语嫣。在主角光环下,少安少平轻易就得到了富家小姐高干千金的青睐,读者,特别是卑微出身的读者完全可以把自己充分代入,在幻想中满足自己。这差不多和公车小说同样夸张。

二、立意庸俗。

路遥想表达的,是奋斗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小说中,少安成为了优秀农民企业家,少平成为了国企领导,这些全是个人拼命奋斗的结果。但是,事实证明,只凭自己的努力,并不能改变命运。在路遥写这个小说的差不多的时间,有个说法是惩治官倒,打倒腐败,可是,路遥并没有看到这些。

三、缺乏批判。

作为现实主义作品,缺乏对现实的批判,只是一味的讴歌赞美,注定就是金光大道一类的作品。农民连黑面馍都吃不饱,田福军家里随时可以拿出白面馍、猪肉烩粉条,在小说中,看不到对这样现象的深入分析与批判,路遥也从没有思考过如此巨大差异的原因,却只有来自主角内心的真正羡慕。田福堂多年不参加劳动,却家底厚实,钱粮从何而来,根本没有任何交待。

四、眼光肤浅。

下到生产队长,上至副总理,看似篇幅庞大,人物众多,但只是林林总总的把人物和事罗列出来,没有进一步的挖掘和提炼。虽说路遥还做过一年的革委会副主任,但是对官场的理解,基本上是肤浅的。田福军这样的优秀干部,只有通过乔伯年,才能得到提拨,实现抱负,遇到了苗凯,田福军再优秀也只是被挂着。然而为什么会如此?没有了,根本看不到作者对这样现象的进一步描写。再读读刘震云的官场、单位、一地鸡毛,就会发现,两者的认识,根本就不是同一档次。

五、文笔差劲

路遥的语言是平实的,这是个好事,平实的语言可以获得更多的受众。但是平实并不等于是拉杂,而路遥的文字,实在是过于拉杂了。在陕西的作家中,路遥几乎是文字最差劲的一个。作为宏篇巨著,至少随处可以找得到不朽传世的经典片段,但是在平凡的世界中,没有。从出版到现在,有没有被选入教材?同样没有。

对于出身底层身份卑微的人来说,都有一个梦想:得到润叶、晓霞这样女子的爱情,得到田福军这样的权势人物的支持,从而一步登天,改变自己的命运。平凡的世界的价值,大概也就只有这些:可以满足许多人的幻想。这,大概也就是为路遥叫好的人的共同心声吧。

3

《平凡的世界》是我见过的最差的一部长篇,没有之一。作为一个七零后,又在农村长大,在阅读《平凡的世界》之前我是抱有极大的期待的。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读过张贤亮,陆文夫,阿城,阿成,洪峰,池莉,铁凝,余华,苏童,汪曾祺,王蒙,陈忠实等等。对那个年代产生的作家我一直心怀敬意。尤其在我的少年时代,张贤亮简直是我的偶像。

《平凡的世界》在未发表前,听说被多家杂志退稿。而且之后我也了解到《平凡的世界》出版后引起了轰动。从一开始,我对那些杂志编辑是歧视的,我以为这些人搞关系讲人情。直到有一天我看了《平凡的世界》。我想说的是,我开始对这些编辑心怀敬意。在我个人眼里,这是一部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人鼓捣出来的长篇。我试着读完了第一部。我直到读完还以为自己读得是一个故事梗概。这篇小说缺乏细节,缺乏个性化语言,缺乏作为小说的一切要素。它就是一部长篇流水账。

《平凡的世界》更适合那些读故事的人去观看。它里面塑造的人物是平面的。它使用的语言也是极其矫情的,往往读者还没有感动,作者自己在文章里“啊!”个不停。文字粗糙,细节欠缺。

总之,这是一部极其失败的作品。毫无文学价值。

4

简直是放屁!什么是文学性?文笔委婉,词藻华丽就是文学性?高屋建瓴,形而上学,不知所言就是有文学性?看的明白就是没有文学性?晦涩难懂就是有文学性?山沟沟里面的东西就是没有文学性?童话里的世界就是文学性?文学性是谁定义的?是钱定义的,还是情定义的?作者关系不好就是没有文学性?关系好了即使狗屁不通就是高山仰止?

平凡的世界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内容写实,朴素,感情充沛,文笔优美,厚重,发人省醒。作为一部叙事类第三人称伟大作品,平凡的世界出于山沟沟,但并不局限于于山沟沟,世界观很好的通过旁白和人物诉说展现开来。书名平凡,却在平凡中见证不凡。无论是社会进展的描述,还是主人公间的感情,都在平凡中看出伟大。故事链条百转千回,既在情理中,又超脱情理外。玉厚与玉田的关系从开始玉厚把玉田当成话事人和主心骨到承包责任制开始的平起平坐,再到少安砖厂开业的扬眉吐气,本来应该是玉厚性格改变,也就是说本来玉厚可以不再朝九晚五,面朝黄土背朝天,但路老笔下的玉厚仍然是朴素老实能干的农民,只不过话里话外对玉田不再那么相信,这么处理何尝不是平凡见证伟大。少安和妻子及润叶的描写,一开始妻子的精干,朴实到后来分家时的精明,干练。始终不落俗套。润叶前面对于向前都是恨,向前出事立马展现出了一个农民孩子的家庭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走心与向前相处后,慢慢接受了向前的爱情,同时一石二鸟,展现出了润叶与少安的情感定义,他们俩只是从小在一起俩小无猜,私定终身式的爱情,并不是可以经历时间考验的爱情。少安与润叶的感情从不认命,不甘到一句兰花花后的成熟,可以说是壮士断腕,但又何尝不是平凡的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到后来润叶与少安各自有了归属后的相视一笑,决绝中见到了柔情,可以平凡,但绝不妥协,可以妥协,但绝不放弃希望。

少平与晓霞。一段童话式的爱情,高开高走,断崖式的结束,见证了平凡中也可以有凄美,人生的经历可以百转千回,跌宕起伏。但书名平凡,那就可以一直在云端,不食烟火,突然坠落,荡气回肠。而且路老还接住了,并没有任它坠落谷底,少平悲痛过后,依然拼命的从命运中夺取更多东西,若是上天有一丝良知,上天也会感动!

平凡的世界,描写的平凡的生活中平凡的人,但他们走在平凡路上的脚印并不平凡!

文学性并不意外这避免朴实,文学性并不意外着避免厚重,与其云端飘来飘去毫无建树,不如一步一个脚印走出自己的风格。山药蛋派也是一个文学大派,而其中的人并不缺乏大师,国士。

5

马云说过,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路遥。18岁时我再度高考失利,应聘了五六个工作都没人要,只能去当送杂志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否则我现在还在踩三轮车呢。



路遥的作品不仅改变了马云的命运,也改变了潘石屹的命运。

潘石屹非常喜欢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而且读了七遍。

“我做生意失败一次就读,我失恋一次就读,我算了一下,我人生最低落的时候,给我精神力量的就是《平凡的世界》。人在最低潮的时候,看孙少安、孙少平怎么过日子的,你比较的话,比他们好多了,马上就有力量。”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我国新时期以来为数不多的畅销书和长销书,被读者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平凡的世界》在青年读者中尤其是大学生中有着非常大的魅力,正像潘石屹所说:“路遥的文字总能给予我力量,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在逆境中努力寻求生存。每当我遇到问题的时候,一看路遥的书就觉得豁然开朗。”



在文学理论界,有个“路遥现象”。路遥在读者中赢得很高声誉并引发了空前阅读热情的作家,却在批评界和文学研究界长期评价不高,甚至一度不被放到文学史中去讨论。路遥在读者眼里很热,在文学理论家眼里不屑一顾。

路遥是以柳青的《创业史》为模仿对象,走的是现实主义道路。可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繁荣的时代,流行的是“朦胧诗”、“实验小说”、“寻根文学”,是意识流是现代派,是文学形式的突破和创新。莫言就是以魔幻现实主义走上文坛的,路遥的作品在理论界看来太俗套。



《当代》杂志编辑周昌义回忆当年为何退稿《平凡的世界》,周昌义感觉慢、啰嗦,故事一点悬念也没有,一点意外也没有,全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人们需要读新思想、新观念、新形式、新手法,可是《平凡之路世界》却没有。

结果是,周昌义以《当代》积稿太多为由退稿。

周昌义之后,作家出版社一位编辑来陕西看稿以后直接把稿子退给路遥,说这部作品不适应时代潮流,属于老一套“恋土派”。

1987年1月,《花城》和《小说评论》编辑部在京共同主办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座谈会,路遥基本上被理论界否定,认为比起《人生》甚至是一次倒退。

是广播改变了这部小说的命运。

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编辑叶咏梅力荐,1988年3月27日,《平凡的世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续广播”节目中开始长达130天的播出。



作品一播出引起轰动,并产生了强烈共鸣。小说的广播听众达3亿之多,听众来信居上个世纪80年代同类节目之最。

是亿万读者把路遥推到茅盾文学奖的领奖台上的。理论界不得不重新审视路遥,1991年,路遥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对于理论界藐视,路遥坚持说:“生活和题材决定了我应采用的表现手法。我这部作品不是写给一些专家看的,而是写给广大的普通读者看的。作品发表后可能受到冷遇,但没有关系。红火一时的不一定能耐久,我希望它能经得起历史的审视。”



从文学专业角度来说,《平凡的世界》肯定不是一流的。但是《平凡的世界》有自己的魅力,为什么那么多读者喜欢读呢?

共鸣,强烈的共鸣,尤其是平民出身的读者,更是感同身受。书中表达了人人共有的情感,在逆境中向上努力的勇气。一个年轻人无论如何卑微,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有比这更激动人心的吗?

日本学者安本实认为,路遥一生创作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就是一个农村的知识青年,如何转换为非农身份,在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社会里奋斗。

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真切理解,一个平民的奋斗是多么的艰难和残酷。



《平凡的世界》告诉人们,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是奋斗来的,你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一个年轻人的上进心。

《平凡的世界》的世界不但激发人的激情,而且能抚慰弱者的灵魂。

这个世界成功者永远是少数,失败者是多数,路遥歌颂的是平凡。

路遥曾说: “我们习惯被王者震撼,为英雄眼泪,却忘了我们每个人都归于平凡,归于平凡的世界。”

这就是路遥区别与其他作家的个性。

贾平凹在《怀念路遥》一文中提到: “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贾平凹的结论是:“在陕西,有两个人会长久,那就是石鲁和路遥。”

6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读路遥《平凡的世界》系列问答。

从路遥《平凡的世界》的第一部问世开始,这个争论到现在都没有停止过。

除了陕西籍文化界人士给予了这部书极高的评价之外,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都对这部书避而不谈,敬而远之。

更有文学史专家在编著文学史时,对于路遥,基本都是之谈他的《人生》,而对《平凡的世界》要不只字不提,要不一笔带过。

这就与这部书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而这个文学史上极度尴尬现象的出现,真的是因为我们普通读者的文化欣赏水平太低了吗?

有位作家曾经说:就算给我50元看一页,我也是看不下去的。

当初审核《平凡的世界》的《当代》杂志社编辑周昌义的那句:还没来得及感动,都已经读不下去了,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

后来作家出版社的编辑也退稿了,接着路遥几乎找遍了所有当时有影响力的杂志社,无一例外的都放弃了这部书。

就算后来这部书被《花城》杂志社刊发了,当时杂志社还信心满满的为这部书开了一个“专题研讨会”,结果却大大的泼了路遥一身的冷水。

甚至有专家,读了这部书,还简直不敢相信这会是《人生》的作者写的新书。

所以在大部分的专家学者面前,这部书基本上就是《人生》的延续,甚至还远远不如《人生》。

如果不是有叶咏梅的赏识,达成了这部书在中央广播电台的“长篇连播”,那么《平凡的世界》或许早就被淹没在茫茫的书海之中了。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宣传平台再加上如此接地气的作品,那完全可以造成“万人空巷”的效果。

于是从此之后,这部书就彻底的火了。

听过书的,看过书的,都开始向周围的朋友亲人推荐,由于这部书通俗易懂,所以读者群也十分的广泛,基本上只要是识字的人都看得懂。

普通人看书,主要就是看故事情节,谁又会去特别在意这书的文学水平,写作水平呢?

而专家学者们却特别注重这个,所以才会有这样不眠不休的争论。

当然结果肯定是谁也无法说服谁。

如果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平凡的世界》确实也有很多的局限性,比如说:

这部书过于片面的强调了只有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这部书还一直秉承的“门当户对”,“男主外女主内”以及“城市和农村不可调和的矛盾”等等……

这样往深了看,其实也非常容易发现这部书的局限性还是很明显的。

但是我们普通读者又不太在乎这些,大家在乎的只有一条,那就是这部书是否好看。

好看的标准也很简单,那就是是否容易读懂,是否有美好的爱情,是否有真实感,是否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等等……

而这些《平凡的世界》恰恰都有。

所以,如果还有人问《平凡的世界》的文学水平怎么样,我的回答就是:还好,一般。

但是如果有人要问《平凡的世界》好不好看,值不值得推荐,我的回答是:好看,特别好看,值得推荐。

因为这部书的价值其实不在于“文学水平”,而是在于它的“真实感”。

7

路遥文学,在中国的文坛上,我可以讲是一棵不朽的长青树。

威然屹立,敦厚朴实的黄土坡上歌唱,山旮旯里吶喊,信天游里对唱……

唱出了一个古朴厚实的地地到到陕北农民的生活。以朴实的语言,精谌的陕北民谣,地方特色的方言,等文学修辞之描,为人类留下了一部罕世之作。

<平凡的世界﹥随无精妙的词汇,但用普通的语言,把人物,事件,环境……构画的活灵活现,诩诩如生,让人身临其境,犹如进入了角色之中……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一个作者而言,你写的再好,被世人恭微了不得。

但是,还有那些人说三道四,品头论足,把你驳得一无事处。这也许,是时代发展的规律吧!




8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f01ae4020f423b575add19e7b7402434\

9

首先,敢于触及现实的作家,古往今来不多,就是有些伟大作家,明明写的现实,由于形格势禁,也只得遮遮掩掩。

路遥是秉笔直书,而且写的是平凡的世界,平凡人的世界。

其次,史诗性的作品,古往今来不多,我们可以从《平凡的世界》里看见形象生动的历史——很难思考描写的一段历史。作品的时间跨度从1975年初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这十年间我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

其三,长篇较中短篇难写,要求作者付出更多。为了写《平凡的世界》,路遥长期在条件艰苦的煤矿没日没夜的创作,缺衣少食,他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生命,查资料查到手指出血,累得吐血,结果连领奖的钱也没有,以致于戏骂道,“狗日的文学”,这样的作家,不会浅薄。

我历来认为,“从来文章血写成”。

不仅内容会是血,写作的过程也会是血。

其四,文学价值,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当许多红极一时的作品不再被人提起的时候,《平凡的世界》却并没有过时,不仅电视剧热播,在网络还是一个讨论的热点。

说明路遥志趣,不在一时的热闹,是苦心孤诣志在高远。

其五,一些编辑、专家评价文学,以新奇先锋为先进,这是一种失误,现在是后现代,竟然又可以回归写实,所以写实并不落伍。

其六,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路遥朴实的语言自有其朴实之美与个性。

什么是文学性?莫衷一是。

我比较赞成文学性即文学作品的审美性这一说法,这里的审美,包含审丑,审丑也就是衬托美。

那么,文学水平就是用各种文学体裁创造美的能力吧,无论思辩、批判、赞美,都是在创造美歌颂美,路遥塑造、歌颂了历史动荡里的人性之美。


10

我不指那一部作品,首先按我的看法来说,言语词句越是看似平淡无奇的作品,越值得推荐!道法的最高境界就是平常!还主要是她的寓意和寄托,必须通俗!并且越通俗,越能扣人心弦,这是文学大众化必具的要素!不知师友以为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