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都说算了,吴三桂却仍要残忍地杀死永历帝是怎么回事?:感谢作者邀请。吴三桂处死南明永历皇帝,加封平西亲王。顺治元年(1644年)降清,吴三桂投降清朝,并
感谢作者邀请。
顺治元年(1644年)降清,吴三桂投降清朝,并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被封为平西王,随后引八旗铁骑入关南下,横扫长江以南半壁江山。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进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而南明朝廷的最后一位皇帝。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永历帝于昆明,南明灭亡。同年,吴三桂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吴三桂原为明朝辽东将领,自降清以来,屡次受到官职升迁与爵位封赏,但是每次封赏都几乎是以对南明作战的功勋而取得,而在手刃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之后,吴三桂也到达了权势的最高峰,不仅自己封疆裂土,自己的儿子吴应熊也成为了额驸,吴家显赫一时。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皇帝朱由榔逃到缅甸曼德勒,被缅王收留。后来吴三桂攻入缅甸国王于康熙元年,即1662年1月22日,将永历帝献给吴三桂,明朝皇统彻底灭亡;1662年6月1日,永历帝父子及眷属25人在昆明篦子坡遭弓弦勒死,终年40岁。
此时的康熙皇帝刚刚登基,并且仅仅只有八岁,朝中一切事务由四大辅政大臣——索尼、鳌拜、苏克沙哈和遏必隆协同处理,所以此时的康熙对于杀不杀永历皇帝的事情,根本不会表态。
历史上的朝代更替,亡国之君和前朝统治家族能得到善终的,是屈指可数,除了秦始皇留下了六国的贵族,也就只有曹丕称帝后保全了汉献帝了,但是在取代前朝统治者之前,还是要象征性的效仿尧舜,做一下禅让的。
但是清朝取代明朝的情况又是非常特殊的,正统的明朝并不是由满清灭掉的,而是由李自成所灭,吴三桂投降满清,引清兵入关攻打李自成的理由也就是为崇祯报仇,这个时候只有除掉了所有的明朝朱姓皇室,才能让清朝对于明朝统治的继承具备传承性和正统性,所以永历皇帝是必须要死的,不管是被吴三桂杀死也好,还是真的能被押解回京也罢,终究摆脱不了亡国之君既定的命运。
但是,对于吴三桂而言,由他亲手处死永历皇帝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是吴三桂为了向朝廷表示自己同明朝断绝关系的决心。
纵观中国古代史,异姓的王爷一直就受到皇家统治者的忌惮,特别是手中握有兵权的异姓王,更是皇帝的心腹大患。不同于其他三位异姓王,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以及靖南王耿精忠,吴三桂是最晚的投降的,甚至可以说是“被迫”投降的,而吴三桂在投降前后也一再坚持,投降只是为了给崇祯报仇,并且也是打着给崇祯报仇的旗号引清兵入关,这样不得不让统治者怀疑吴三桂对于满清朝廷的忠心。
而吴三桂诛杀永历皇帝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示,自己同明朝的断绝了联系,对于大清是忠心耿耿,也让朝廷看到自己的忠心,进而能让朝廷放心,保住自己的爵位和荣华富贵,即便不考虑这些,自己的儿子都在北京当人质,也是要为自己的后代着想一下。
其次,吴三桂这么做必然背上“叛徒”的骂名,而这也是朝廷所希望看到的。
在传统的忠孝观念的影响下,汉族地区的百姓和士大夫阶层虽然表面上屈服于吴三桂的影响力,但是在内心,对于吴三桂“背主求荣”的行为必然是非常鄙视,诛杀永历皇帝,也让吴三桂彻彻底底的背上了“叛徒”“汉奸”的骂名。这样吴三桂将彻底失去南方民众的人心,也将自己放在了传统文化的对立面,即便吴三桂真的有二心,也不会得到支持,这一点也让清朝对于吴三桂放心了很多。而这也成为了吴三桂想朝廷纳的“投名状”。
再次,吴三桂杀掉永历皇帝,恰恰是朝廷所想要看到的,也算是朝廷“借刀杀人”。
如果是永历皇帝被押解北京,且不说千里迢迢,路上恐遭到意外而功亏一篑,更为重要的是,即便用永历皇帝到了北京,反而成为了清廷的一块“烫手山芋”,在“华夷之辨”和“朱明血统”面前,不管怎么处理,都会引起动荡。
而吴三桂率先动手,在昆明就将永历皇帝处死,可以说是帮助朝廷解决了一个大的难题,不仅除掉了南明朝廷最后的皇帝,铲除了南明皇室血脉,更为重要的是,并不是由满清朝廷自己动手,不会激发民族矛盾,也让自己统治的传承性和合法性不会受到影响,所以必将是对吴三桂非常的满意。
你认为康熙是真的想算了吗?
想想看康熙四十七年,康熙是怎么对付已是75岁高龄的崇祯第五子朱慈焕的。他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朱之父子不可宥”的难以置信的“莫须有”罪名将他处死。朱慈焕本来对康熙没有任何的威胁,且也根本没有想造反的心思,毕竟他已是75岁高龄,半截身体已是入了黄土的人,造反又有何意呢?再加上此时清朝对于天下到底统治已是十分稳定,他对于康熙就更没有威胁,可是此时康熙却依然是以“未尝无谋反之心”的借口将他杀死。
如此,你认为这样慎之又慎的康熙,你认为他会放过永历帝这位“反清复明”的精神支柱吗?留他一日,清朝就会乱一日,康熙怎可这么愚蠢呢?所以康熙绝对不可能会下这种愚蠢的命令。
当然实际上在正史中的确没有康熙向吴三桂下达不杀永历帝的命令,仅仅只是在野史中偶尔出现过这样的记载。但是实际上这野史的记载也是不可信的。
要知道,永历帝被杀时,是在康熙二年,此时康熙并未亲政,他根本没有权力去发布这样的诏令,当时朝政大权都掌握在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这四位辅政大臣,而以他们的尿性是绝对不可能会发布这样的诏令,他们恨不得汉人都被杀光,怎可能还会下诏留汉人的天子一命呢?
再者,即使是他们跟吴三桂下过要饶永历帝一命,这诏书也绝非是真正想留永历一命的诏令,而只是为了试探吴三桂对于清朝的忠心。毕竟吴三桂始终是汉人,而且是明朝的降将,此时他又贵为平西大将军,掌控着清朝近半的兵力,万一他有反心,清朝可是很危险的。
所以他们下这道诏书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为了试探吴三桂,只要吴三桂遵循诏书的内容饶过永历帝,那吴三桂就离死不远。反之若是吴三桂违反诏书的内容,执意要杀掉永历帝,清朝对于吴三桂就会少了提防之心,毕竟亲自杀掉永历帝,就等于成为整个天下那些忠于明朝的汉人的敌人,吴三桂再无反清的机会,他只能是跟清朝一条路走到黑了。
如此,即使假设清朝真的下诏要饶过永历帝,永历帝也是必死无疑的,因为吴三桂清楚这份诏书的意思到底是何在。这其实就是在逼吴三桂做出抉择,是跟着清朝,还是跟着明朝,而此时吴三桂也知道该如何抉择,那就是杀掉永历帝,跟着清朝,继续做他的亲王,继续享受着这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同时假设清朝真的下诏要饶过永历帝,可能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意图,那就是向治下的汉族百姓宣示自己的仁爱,无非就是想说“你看,我对你们的皇帝多好,都没舍得杀他,连他我都下诏不杀,你们我就更不会了,我一定会会如同对待满人一样对你们汉人的”。这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稳固清朝的江山,降低治下汉人对于清朝的抵触心思。
当然无论怎么解释,康熙下诏要饶过永历帝,这件事绝对不存在的,所以千万别再胡乱传。
康熙其实没有你们想的那么仁义,他无论怎么圣明,始终都是一个满人的皇帝,这个身份就注定他在执政的过程中要更偏向于满人,因为满人才是他统治天下的根基,而对于汉人他虽提倡满汉平等,但是一旦汉人有什么异动,他势必就会斩尽杀绝,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永历帝朱由榔,南明最后一任皇帝,端桂王朱常瀛长子,他被拥立为皇帝之前,明朝的抗清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弘光、隆武、绍武等南明政权在清军的围追堵截、穷追猛打下先后覆灭。朱由榔于隆武二年(1646年)在广东肇庆被拥立为皇帝,依靠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坚持在西南一隅抗击清朝,永历政权最盛时期,曾直接控制了滇、黔、桂湘诸省,但在抗清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永历政权发生内部分裂,永历十一年(1657年)秦王孙可望率部倒戈向清,并引清军入四川、贵州。
孙可望降清使抗清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清军通过孙可望使得黔滇虚实尽为清军所知,永历十二年(1658年)清军三路大军攻入贵州、云南,次年永历帝在晋王李定国的保护下从昆明仓皇出逃,随着清军步步逼近,永历帝又一路从永昌(今云南保山)退到腾越(今云南腾冲),再从腾越退到明朝的藩属国缅甸境内,缅王莽达收留了永历帝一行人,在逃亡的过程中,永历帝与晋王李定国走散,至此沦为异邦寄客,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吴三桂率领清军继续穷追不舍,打败缅军进入缅甸境内,同时,缅国发生内乱,缅王莽达之弟白莽乘机发动政变,杀死莽达自立为王,永历十五年(1661年)8月12日,在清朝的大军压迫下,缅王白莽出其不意发动“咒水之难”,杀尽永历帝的侍从近臣数百人,最后一任黔国公沐天波也殉国而死,次年,永历帝被缅军送予吴三桂。1662年6月1日,永历帝父子及眷属25人在昆明篦子坡金蝉寺遭弓弦勒死,终年40岁,明朝至此彻底灭亡。
吴三桂作为前明旧臣,永历帝虽然深陷泥潭,但好歹也是堂堂大明天子,吴三桂不顾君臣大义绞杀永历帝父子,实属大逆之罪。那么吴三桂为什么会在不经朝廷的指示下就直接在昆明迅速下手杀害永历帝父子呢?笔者分析存在两种可能:
一:清朝朝廷授意吴三桂就地处死永历帝父子
吴三桂挂帅进入云南追逼永历帝,清朝对他可谓是非常信任,但是,杀害前明皇帝永历帝父子,则很有可能是以索尼、鳌拜为代表的辅政四大臣做出的决定,借吴三桂之手处死永历帝父子,让吴三桂背上投清灭明的千古骂名,可以让他放下心理包袱,彻底的为清朝效命。永历帝父子最终难逃一死,在北京死在昆明死都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而借吴三桂之手处死永历帝父子,则可使清朝避免背上杀害前朝皇帝的骂名。
二:擅自做主,杀害永历帝父子向清朝表明忠心
这个理由并非不能成立,在杀害永历帝父子前,吴三桂应该揣摩到清政府会在北京处死永历帝,吴三桂为免长路迢迢有人劫车,索性直接就在昆明动手。而次年吴三桂就因此大功被清廷晋封为平西王,执掌滇、黔两省大权。杀害永历帝父子,是吴三桂向清朝表明忠心的最好机会,所以,他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十几年后,吴三桂故技重演,扯起大旗反清复明,对着永历帝的牌位痛哭流涕,但是天下人的眼睛又岂会被他虚假的表演所蒙蔽 ,“多行不义必自毙”,吴三桂这个政治投机分子,最终也是自己把自己搞死了。
清军入关后,南明政权偏安于一隅。永历皇帝朱由榔是南明的最后一位皇帝,适逢乱世,他的帝王生涯可以说十分凄惨。
顺治十三年,除云贵的永历政权和郑成功仍旧抗清之外,清朝基本已经完成了对大陆的统一。因此,清朝若想实现全国统一,必须对盘踞在云南的永历政权进行征伐。顺治十四年清廷派遣吴三桂进军云贵地区。历经两年的战争,至顺治十六年,吴三桂攻克云南,并对永历帝穷追不舍。永历帝携文武百官逃亡南下。二月,在土司沐天波的帮助下,永历帝进入缅甸,开始了流亡缅甸的生涯。
清廷为斩草除根,于是命吴三桂镇守云南,并密令其剿除永历帝。吴三桂在平定云南局势之后,开始进攻缅甸,擒拿永历皇帝。因吴三桂与缅甸国王勾结,所以缅甸国王对永历政权进行威逼和屠杀。当时的永历皇帝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最终被吴三桂擒拿。
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擒拿之后,便成为了清朝的鱼肉,任其宰杀。而事实是,永历皇帝死于吴三桂之手,那么清朝当时是否有赦免永历帝的史实?吴三桂是否痛下决心杀死永历皇帝呢?这些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永历帝死于1662年,也就是康熙皇帝登基不久,还是幼孩,所以一切政令主要是由四大辅臣和文武百官协商所做出的决定,实质是代表的整个清廷的意见。
然而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清廷要求吴三桂赐死永历皇帝的命令。一种可能是清廷意欲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所以曾下令将永历帝杀死,但为青史留名,史书多将这一命令隐讳不录;第二种可能便是当时全国大局已定,清廷为笼络人心,打算放过永历皇帝一条性命。
不管清廷是何种态度,最终的结果是吴三桂否决了爱星阿将永历皇帝献俘北京的建议,而是奏请朝廷直接在云南当地处死永历皇帝。吴三桂主张处死永历帝原因如下:
第一,害怕献俘北京途中永历帝脱逃。
吴三桂擒获永历帝可以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当时清朝的局势尚不稳定,反清势力尚未完全平息。云南距京城遥远,献俘北京不能确保万无一失。
第二,吴三桂将擒获永历帝视为不世之功。
此次擒获永历帝,虽然从军事上而言,意义不大,但却具有着清朝获得正统地位的这一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所以清廷十分重视,在得知永历被擒后,清廷进行了祭天活动,可以说清廷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吴三桂早在清军入关之时,便投降了清朝,并在清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清廷也是对其大加恩赏。如果此次将永历帝处死,吴三桂则将获得不世之功,所以吴三桂十分重视永历帝的生死问题。
第三,吴三桂内心已经脱离了明朝。
吴三桂最初投降清朝,可能是迫于不敌李自成的农民军,尚有借清军之力,打败对手的想法。而且当时还曾与多尔衮谈判划江而治。而在十几年的清朝指挥下南征北伐的过程中,清廷对其恩赏有加,在吴三桂的内心里,自己利益已经往往超过了明朝江山。所以明朝的情结在他的心里也一点点瓦解。
在吴三桂计擒永历帝之时,永历帝曾发文声讨吴三桂,骂他背叛。尽管如此,在永历帝被擒获以后,吴三桂仍然厚待永历帝。在面见永历帝时,也行的是君臣之礼,而且永历帝斥责他之后,他也曾汗流浃背,面如死灰。可以说在吴三桂的内心里,还保留着对于明朝君主的礼遇。
但此后并未再面见过永历帝,实际上也是自己与明朝君主做了一个了断。明朝灭亡乃是大势所趋,况且自己不可能放弃荣华富贵去尝试一次不可能的赌博。所以他选择了将永历帝杀死,以杜绝后患,实际上也是斩断了自己的后路。
第四,消除清朝猜疑。
吴三桂的前半生曾是明朝的大将,虽然投靠清朝,因其出身特殊,难免受到清朝猜疑。因此为获得清朝的信任,吴三桂主动上疏请朝廷赐死永历帝,以表忠心。不仅如此,在得到清朝就地正法的谕旨之后,吴三桂直接奏请将永历帝斩首。实际上,在对待前朝君主之时,为博取名声,收拢人心,统治者大多将其软禁,或者赐死之时全其身首,但吴三桂却出乎意料,选择了将永历帝斩首的刑罚。实际上也就是为了向清朝表示自己与明朝恩断义绝,向清朝表忠心罢了。最终在其他满洲将领的劝说下,还是免去了永历帝身首异处的刑罚。永历帝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在永历帝的生死问题上,吴三桂通过全面考虑还是决定将其除掉,不仅是为绝后患,更是断了自己的后路,给自己的选择做更好的心理建设和准备。
杀死永历帝是吴三桂身上永远不可能洗掉的污点。这也是后来他起兵反清而响应的人很少的原因。
有人说,为什么康熙都说算了,吴三桂却仍要残忍地杀死永历帝呢,对他什么好处呢?
关于永历帝之死,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在吴三桂抓住永历后,和吴三桂一起的满将军定西将军爱星阿提出将永历皇帝押送至北京献俘,由朝廷进行处理。
但是吴三桂为确立自己的功劳,就力主将永历皇帝就地处决。于是他们就自己的意见,以奏折的形式上书朝廷,四个月之后,朝廷批复:仁皇帝命恩免献俘,着将永历帝正法。于是,吴三桂便亲自动手,用弓弦勒死了永历帝。
第二种说法是,吴三桂等人认为从云南至北京,路途遥远,在当时,反清复明的部队很多,很容易在路上发生意外,比如说被人劫走之类,建议就地处决,最后得到清廷的批准。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是在云南处死永历帝,当时吴三桂建议斩首,但清将爱星阿说,永历尝为中国之君,今若斩首,未必太惨,仍当赐自尽,始为得体。
意思就是说,永历怎么说也是我中国的皇帝,如果将他以斩首的形式杀死,太过残酷,建议其自尽。
而当时的安南将军卓罗也说,一死而已,彼亦曾为君,全其首领可也。
意思是说:永历也曾经当过皇帝,还是给他留个全尸吧。
总之,非我族类,一个是满将军,一个是安南的将军,都曾经为永历求过情。只有当过明朝的将军,受过明朝恩惠的吴三佳,想要将其斩首,最后妥协,将永历帝及他的儿子用弓弦勒死。
这时,永历帝的儿子才12岁,临死前依然毫不畏惧,大骂吴三桂:你这个贼子,明朝有负于你吗,我父子有负于你吗?你为何苦苦相逼?
这是发生在1662年六月,也就是康熙元年,在这一年,年仅八岁的康熙登基为帝,不过由于年龄太小,当时的国事由辅政大臣索尼、鳌拜、苏克沙哈和遏必隆协同处理。一直到十五岁,康熙才亲政,所以在这件大事上,年仅八岁的康熙也不会有发言权。更不会说算了的。
永历皇帝虽说没有实权,只是南明的一个傀儡皇帝,但作为朱家人,其象征意义很大的。永历帝活着,那些反清复明的人就有一个旗帜,整个南方还会有起义,清朝的统治就不会稳定。
这也是哪怕到了康熙四十七年,发生朱三太子案。据《清实录》记载,被怀疑为朱三的王士元自称“崇祯第四子”(即朱慈炤)。最终不管真假,依然被康熙处死的原因。
吴三桂早期是山海关守将,在崇祯皇帝被李自成围困北京时,救援不及,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他欲投降李自成,亲率所部进京谒见新皇帝李自成,途中又听闻大顺军在北京捉拿大批勋贵高官,拷掠追银,他父亲吴襄也在其中。而更刺激他的是,他的爱妾陈圆圆也被抢走了。相传吴三桂当时勃然大怒,厉声喊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当即挥师第二次返回山海关,降而复叛,上演了一幕绝世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为清廷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马之功。
但是作为一个降将,崇祯皇帝待他不薄,所以他怎么做,满清都不会太相信他。但当时,入主中原之后,主要的大仗又离不开吴三桂,对这种情况,吴三桂也是门清。
所以,他为了保全自己的荣华富贵,也为了向满清证明自己的忠心,就亲手勒死了永历帝,也算给满清纳了一道投名状。
只可惜吴三桂哪怕被封为平西王,依然得不到满清的信任,而作为大一统中国的满清不可能一直忍受有云南藩这样的国中之国的存在,最终还是决定削藩。
而吴三桂无奈之下动手,起兵反清,但由于其杀死了永历帝这个黑点,也得不到中原汉人的信任。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同年秋病逝。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在吴三桂抓到永历皇帝的时候,那个时候康熙刚刚登基,可以说那个时候康熙未亲政,真正掌权的是四大辅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可以说那个时候康熙没有自主权也就不太可能对处理永历帝事情上有什么决定。
但是,有人提出不需要康熙亲自动手啊,因为,那个时候四大辅臣和孝庄都是有可能下令处死永历皇帝的,因为,毕竟拥立皇帝是前朝之君有很大影响力,如果留着永历皇帝必然会影响清廷的政权稳固。
因为,处死永历皇帝对清廷好处确实太多,第一天下反清势力缺少了一个真正的领导人,因为,他在怎么说他也大明王朝的正统继承人,可以说他的存在对于清廷绝对是个大威胁,因此他一旦死了那么这些人就很难对清廷有很大的危害。
处死永历帝事情上我们不得不说到吴三桂,因为吴三桂是前明大将,会表忠心他也会杀死永历皇帝,因为,那个时候清廷是全方位的绞杀朱明皇族,因此,吴三桂作为一个已经投降清廷十数年的原明大将他处死永历皇帝是他给清廷表忠心最好的办法。
我们知道全国大规模的反清势力给消灭后,清廷为了安稳人心就把原来朱明皇族的远枝养了起来,证明自己至少在处理前朝皇族上自己的宽厚,而如果吴三桂留下永历皇帝,那基本上立马就会引起清廷的怀疑,可以说他的情况是很危险的。
清廷并没有个吴三桂明确指示到底杀还是不杀永历皇帝,因此谨慎小心的吴三桂左思右想后为了保证自己的势力他选择为清廷背下这个弑君恶名。
还有一方面就是吴三桂抓到永历帝,并没有在乱军中处死他,而是把他留下了下来,听候清廷发落,虽然,他想把处理永历皇帝事情推给清廷,但是清廷并没有接下这个事情,看出来这个事情上面吴三桂已经触犯清廷大忌,因为,这个事情足够要清廷认为吴三桂是在跟他们要价 ,他到底要什么是高官厚禄还是半壁江山,前者毕竟好说,后者清廷肯定不会答应的,因此,吴三桂和清廷的猜忌因为在处理永历皇帝事情上产生了。
其实,还有个问题就是吴三桂想学习前明沐英一样可以世代掌管云贵地区,而这个时候沐家在云贵地区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初来云贵的他必须立威那就是杀死永历皇帝向云贵地区官民示威,因为, 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他立足云贵地区。
我们知道吴三桂从山海关开始投降清廷后,一直不余余力的绞杀朱明皇族,因此,他怕大明王朝会东山再起那个时候他肯定第一个会给他们算账,因此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出现,吴三桂决定杀了永历皇帝,保证自己心安。
可以看出来吴三桂一方面对大局,还有一方面他有一定的私心,所以说综上所述永历皇帝必死。
在1644年的一片石大战之际,吴三桂先降李自成背叛大明,后又降清背叛李自成,从此踏上了剿灭李自成、剿灭南明残余势力的征程。吴三桂与洪承畴、祖大寿一起攻打南明,对曾经誓死孝忠的主子赶尽杀绝,斩草除根,怎一个“狠”字了得!
对于永历帝来说,怎么着也是曾经的主子和同朝故人,吴三桂杀死永历帝的决心为何如此之大?而且,康熙帝为了照顾吴三桂曾经是前朝重臣的特殊身份,也在诏书中说:“若势有不可,慎勿强,务斟酌而行。”
那康熙帝希望不希望永历帝死?虽然明朝已亡,但是朱氏子孙一直没有放弃光复的努力,民间仍有百姓怀念前朝时代,所以,明朝残余在江南建立了南明政权。只可惜这个势单力薄的小朝廷在危机之下也改变不了窝里斗的老毛病。整天忙于窝里斗,被清军追的东躲西藏,不得已逃到荒蛮的缅甸才算保住一条命。
虽然永历帝这个人微不足道,但是他皇族正统的身份,使得各地反清复明的民间组织有了可以奉为正统的对象。只有永历帝彻底消失,才标志着朱明王朝彻底灭亡,满清的统治才有正统性和合法性。
吴三桂为何处死永历帝?
吴三桂连年征战,早就想如何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安度晚年。稳住康熙帝,对自己不起杀心才是最主要的目标。吴三桂做为降臣、做为外臣,虽然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并没有得到年轻有为的康熙帝的信任,只有做出更加让康熙帝钦佩的事情来,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而永历帝就成了吴三桂翻身的绝好机会,所以吴三桂宁可顶着遗臭万年的骂名也要杀死永历帝。
1662年6月1日,永历父子及其眷属25人在昆明篦子坡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终年40岁。
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永历帝被吴三桂命人用弓弦勒死于云南昆明,享年40岁。而那一年康熙才刚即位,还不过是个八九岁的孩子。当时,满清政权实际上是掌握在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这四位辅政大臣的手中。因此,所谓的“康熙说放过永历帝”一说,完全是不成立的。
其实,我们只需要稍加分析都能知道,作为南明的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可是反清复明势力最重要的一面政治旗帜。对于满清来说,永历帝的威胁可是比朱三太子的威胁要大得多。所以,清朝统治者说要放过永历帝,这是不可能的。
但问题是,当初李自成灭亡明朝后,满清可是打着为大明报仇的旗号入关的。只不过入主中原后,就转而要消灭南明势力,统一天下。而顺治在位时期,实际上清朝对关内的统治还不怎么牢固。一方面,南明势力还没完全被消灭;另一方面,由于清初的一系列暴政,满汉之间的矛盾很尖锐。
于是,如何处置永历帝,实际上就是摆在满清统治者面前的一项大难题了。如果不杀永历帝,而是厚待他,那么有利的是能彰显清廷当局的仁德,有利于争取汉人的民心;但不利的一面也很大,因为永历帝毕竟是反清复明的政治旗帜,如果不杀他,那么反清复明运动是难以消停的。而如果直接降旨处死永历帝及其家眷,那么又可能激起汉人更大的不满。
所以,清朝当局最理想的解决方式,其实应该是自己不出面干掉永历帝,而是暗示汉奸去做这件事。如此一来,既能除掉祸害,又能将汉人的愤怒转向别处。于是,最理想的人,当然就是吴三桂了。
而吴三桂出身官宦世家,他的政治素养,自然是在线的。因此,对于永历帝的处置,他自然也是心领神会。再说,如果吴三桂在满清降旨前就处死永历帝,这样就能向满清主子们表忠心,进而打消朝廷对自己的疑心和顾虑,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吴三桂杀害永历帝是不需要经过清朝同意的,更不应该等清朝同意,而是应该主动的干这件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吴三桂也算是一代枭雄,在17世纪的东亚战场中也算是一个风流人物。对于满清而言,没有吴三桂,八旗入关没那么容易;对于李自成而言,如果李自成成功招安了吴三桂,中华大地未来百年的主宰是谁还未可知,不管如何,吴三桂还是投降了大清,成为了满清三个异性王爵之一。
吴三桂投降大清后,便开始不遗余力对于南明军队,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就是被他所杀。至于为何吴三桂要在康熙帝不发命令的情况下杀死永历帝,其实原因很简单
领导者总是会这样,名义上让下级斟酌行事,实际上是看他怎样干事,会不会有私心。与其冒这个险,不如杀掉一笔勾销,虽说可能会见怪就事不力,却是表了忠心和明廷划清界限,两者间差别大了。
小编以为吴三桂的目的应该是借助清兵的力量入主中华,说白了进可乘机称帝,退可为开国功臣。万一往后有时机称帝的话,必定是以保护汉人驱赶满人为号令,藏着个在汉人中号召力比自己强的明朝帝裔在世上,难道往后还要奉他为主吗?相比之下肯定是杀掉好了。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康熙说算了?
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听到的野史,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
满清对明朝的反叛,是不同于其他的朝代更迭的,以异族入主中原,他们深深的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侥幸成功之后,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明朝皇室的赶尽杀绝、
从清兵入关开始到康熙年间,对明朝皇室后裔的追杀延续了几十年才算落幕
康熙此人,名为圣君,其实肚量是十分狭小的,比如康熙朝的包衣名将周培公,比如对他家祖孙三代忠心耿耿的鳌拜,都没有个好下场,而永历皇帝是什么人,在哪个时候,他可是代表着明朝的一面大旗,永历皇帝不死,康熙睡觉都不安稳,而整个中国的反清势力也会继续存在,所以对康熙来说,永历皇帝是必须死的
吴三桂自从放清兵入关,其身份其实并不高,在一票满清八旗高官的眼里,不过是个汉人而已,而且当时的局势,满清已经差不多坐稳的江山,吴三桂最担心的应该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无论吴三桂多么忠心,对满清朝廷来说,他都是汉人,是活不久的)所以他要想尽办法表示自己的忠心,而擒获永历皇帝,无疑是表示自己最大忠心的机会。
看看,我连汉人的皇帝都绞死了,我还不忠心么?
于是两人你情我愿,永历皇帝最终被绞死,对于康熙和吴三桂来说,都是好事,并不存在什么康熙说算了这件事情。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