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殡殓

据《流寇志》、《国榷》记载: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二十二日,太监在煤山发现了崇祯皇帝的遗体。太监们奉命用门板抬下尸体,与周后的尸体一起停放在东华门外茶巷的芦席棚内;之后不久,太监奉命买了两口柳木棺材,以土块当枕头,安放帝后尸体。旁边有两个和尚念经,四五个太监守卫。

文武大臣中前往哭临先帝的不过二三十人,不少昔日信誓旦旦效忠皇上的大臣,此时摇身一变,扬鞭策马而过,对帝后的灵柩根本不屑一顾。在这一点上他们反不如李自成。李自成虽然造反,却能冷静地遵循传统礼仪、人情世故,下令改殡大行帝后,为先帝的梓宫刷上红漆,为周后的梓宫刷上黑漆,并为思宗换上翼善冠、衮玉及渗金靴,为周后换袍带。一切殡殓事宜都按照帝后的规格进行。

安葬

顺天府府尹奉李自成集团之命赶赴昌平州,筹划安葬帝后梓宫事宜,拨夫造圹。帝后梓宫于四月初三日发引,初四草草掩埋于田贵妃坟内。据说发引那天,只有太子、二王前往东华门送行,百官无一执绋者。李自成集团让昌平州出钱安葬崇祯,但昌平州没有经费。

当时的顺天府昌平州署吏目事、省祭官赵一桂联络了10位当地士绅聚资将崇祯皇帝安葬。这10个人到底是谁,几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后来,在昌平小营村发现一块“明守备王政行墓碑”,记载了墓主人王政行为十人之一。其余9人为:刘汝朴、王汝朴、白绅、徐魁、李某某、邓科、赵永健、刘应元、杨道。刘汝朴、王政行二人在《光绪昌平州志》中有传,余者不详。

《肃松录》、《日下旧闻考》中提到了赵一桂写了一篇《为开圹捐葬崇祯先帝及周皇后共归田妃陵寝事》,为后世留下了关于崇祯帝安葬经过的宝贵记录。明史专家樊树志先生所著《崇祯传》中也引用了此文。特为读者朋友们转录如下:

……卑职于崇祯十七年正月署州捕,遭际都城陷没,故主缢崩。至三月二十五日,顺天府伪官李纸票:“为开圹事,仰昌平州官吏即动官银雇夫,速开田妃圹,安葬崇祯先帝及周皇后梓宫。四月初三日发引,初四日下葬,毋违时刻,未便。”

彼时州库如洗,监葬官礼部主事许作梅因葬主限迫,亦再三踌躇。卑职与好义之士孙繁祉、白绅、刘汝朴、王政行等十人,共捐钱三百四十千,雇夫启闭。其圹中隧道长十三丈五尺,阔一丈,深三丈五尺。督修四昼夜,至初四日寅时,始见圹宫石门。用拐钉钥匙推开头层石门入内,享殿三间,陈设祭器,中有石香案,两边列五色绸缎,侍从宫人生前所用器物衣服俱在大红箱内盛贮。中悬万年灯三盏。殿之东间石寝床一座,铺设栽绒毡,上迭被褥龙枕等物。又开二层石门入内,通长大殿九间,石床长如前式,高一尺五寸,阔一丈。田妃棺椁即居其上。

初四日申时,候故主灵到,即停于祭棚内,陈猪羊金银纸扎祭品,同众举哀祭奠下葬。卑职亲领夫役入圹宫内,即将田妃移于石床之右,次将周后安于石床之左,后请崇祯先帝之棺居于正中。田妃葬于无事之时,棺椁俱备,监葬官与卑职见故主有棺无梆,遂将田妃之椁移而用之。三棺之前各设香案祭品毕,卑职亲手将万年灯点起,遂将二座石门关闭。当时掩土未平,尚未立塚。

至初六日,率捐葬乡耆等祭奠,号泣逾时方止。卑职差人传附近西山口地方拨夫百名,各备掀掘筐担,舁土筑完。卑职同生员孙繁祉亦捐资五两,买砖修筑周围塚墙,高五尺有奇……

清初著名学者朱彝尊为赵一桂这篇文章写了一则按语,不仅证实了它的真实可信,还补充了一些细节:

“思陵葬日,仁和(杭州)龚光禄佳育流寓昌平。地宫例书某帝之陵,合以石块,奉安梓宫之前。时仓卒不及砻石,以砖代之,钤之以铁,乃光禄(龚佳育)所书也。光禄尝为予言:圹始开,入石门,地甚湿,其中衣被等物多黝黑,被止一面是锦绣,余皆以布。长明灯油仅二三寸,缸底皆水。其金银器皆以铅铜充之,当时中官破冒,良可憾也!”

最佳贡献者
2

比起煤山上慨然自尽的悲怆,更见证崇祯帝一生失败程度的,就是他被葬入明十三陵的过程。

因为,就是在北京城沦陷,崇祯帝悲情自尽后,那些崇祯帝生前无比信任倚重的明朝“精英”们,就纷纷露出了丑陋嘴脸。先是崇祯帝自尽的当天,即公历1644年4月25日,崇祯年间位高权重的襄城伯李国桢,就颠颠在城门口迎接李自成大军入城。崇祯的掌印太监王德化,更抱着宫中印玺跑到李自成身边邀宠。两天以后,京城的留守官员们,更集体跑到午门听用。这些崇祯生前无比信任的“精英”们,没一个在乎崇祯死活。

当然,他们不在乎,李自成不能不在乎,杀进北京城后,就不惜重金撒网找崇祯下落,终于在两天以后,找到了煤山上崇祯帝赤脚自缢的尸骸,还有“勿伤百姓一人”的遗言。场面之凄然,叫李自成等农民军高层们,也是忍不住嗟叹了几声。

但是,当嗟叹后的李自成,把崇祯帝的尸体挂在东华门示众时,更丑陋的场面又发生了:那些目睹此景象的官员们,除了少数人哭拜外,绝大多数官员,竟然都是装看不见似的冷眼而过。崇祯生前亲自选拔的状元周钟,这位成日标榜“忠孝”的复社才俊,竟公然朝着崇祯尸首翻白眼,然后就满脸讨好的去拍李自成的马屁。其无耻丑态,正如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的一声怒斥:尚何面目偷息于天地之间!

最后还是京城的百姓看不过去,在东华门集体痛哭,请求农民军给崇祯帝料理后事。李自成这才以一副薄皮棺材的“恩典”,派挑夫把崇祯帝尸骨抬到昌平安葬。可生前勤于国事的崇祯帝,连自己陵墓都没修,只能挖开田贵妃的墓凑合一下。由于农民军“拨款”有限,居然连挖墓的工钱都不够。以至于民夫们都差点撂挑子走人。好在当地士绅们凑了点钱,才算把崇祯帝埋了进去。否则这位至今拉够同情的亡国之君,很可能就被弃尸荒野。

也只是因为这番操办,原先的“明十二陵”,就变成了今天的“明十三陵”。而在这场大明亡国之君的祭奠过程里,先前的明朝大小官员们,大多也是能躲就躲。少数不要脸的,更是不忘了泼脏水,比如崇祯生前极度信任的内阁大学士魏藻德,就跑到农民军面前,破口大骂崇祯帝“无道”。其义正辞严的模样,敢冲崇祯尸骸翻白眼的周钟见了,都要自叹不如!

如此丑陋表演,连见惯征战杀伐的农民军军官们,都忍不住犯恶心。抢先卖身投靠农民军的那帮“精英”们,比如襄城伯李国桢这类勋贵,各个都被抄家灭门,财产全被农民军收缴。至于大骂崇祯“无道”的魏藻德呢?不但被农民军下牢狱拷打,而且连农民军大将刘宗敏,都逮住他一顿耳刮子:崇祯帝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你竟然说他无道?

崇祯帝大概想不到,最后还是他恨之入骨的农民军们,用这种方式给他“报仇”。

虽说这让人嗟叹的景象,也叫崇祯帝受够同情。但话说回来,那么多吃里扒外的大明“精英”,哪一个不是“慧眼识金”的崇祯帝亲自挑选的?用人眼光差到这一步,国家怎能不被他折腾到灭亡!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3

明朝皇帝的陵寝比较特殊,在明朝之前,其他王朝的皇帝死后都是统一葬入同一个皇家园寝,然而明朝却开了一朝帝王多处埋葬的先例。明朝的皇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凤阳的明朝祖陵,一是位于南京紫金山的明太祖陵,再就是位于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然而在这些皇帝的陵寝之中,最为特殊的,便是埋葬着崇祯皇帝的思陵,为什么说它特殊呢?因为这原本并不是一座皇帝陵寝,二是一座妃子的园寝,那么堂堂大明皇帝为何被葬入妃子园寝呢?这就要从崇祯之死说起了。


崇祯之死

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农民军经过多年征战,终于攻破了明帝国的都城北京。得知京城被攻破的消息后,崇祯皇帝踉踉跄跄的跑到后宫之中,在逼迫周皇后自尽后,崇祯皇帝又来到袁贵妃的寝宫,逼其自尽。在逼死了皇后和嫔妃之后,崇祯皇帝手持佩剑,来到了公主居住的寝宫,泪流满面的崇祯皇帝先是一刀砍断了长平公主的手臂,随后又砍死了小女儿昭仁公主,面对公主的苦苦哀求,崇祯皇帝只说了一句:“汝奈何生于帝王家!”


听着外面农民军攻入内廷的叫嚷声后,崇祯皇帝仓皇的跑到景山之上,万念俱灰的崇祯皇帝站在景山之上,看着农民军攻入内宫的惨状,久久没有说话。随后,明崇祯皇帝来到了景山一棵歪脖子树上,用一尺白绫,结束了自己的人生,也结束了一个腐朽的王朝。而此时跟在崇祯皇帝身边的,竟然只有一个贴身宦官王承恩。大明王朝,这个曾经遭受了多次宦官作乱的王朝,最终竟然由一个忠心的宦官陪葬。


崇祯皇帝死了,一个立志要使大明中兴却最终没能力挽狂澜的皇帝,最终以这样悲壮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十七年内忧外患的皇帝生涯。

葬入妃陵:

崇祯皇帝死后不久,其遗体被李自成军发现,李自成在通过宦官确认死者确实为崇祯皇帝之后,决定将崇祯皇帝入葬。李自成命人用两扇门板将崇祯皇帝及周皇后的尸体停在东华门侧,装入柳木棺内,搭盖了临时灵棚。几天后,李自成听从了谋士的劝告,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棺椁重新改殡,以红漆棺殡帝,黝漆棺殡周后。崇祯帝头戴翼善冠,身着衮玉渗金袍,周后亦依制加袍带。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遗体被李自成拉倒东华门外示众,闻讯赶来哭祭的明朝大臣据说有三十多人。李自成此举,实际上是为了笼络明朝遗臣的人心,使其能够为新生的大顺王朝效力。


通常皇帝生前便会为自己百年之后选择万年吉地,但是崇祯在位十七年,内忧外患频起,焦头烂额的崇祯皇帝根本没有心思也没有精力为自己修建陵寝,因此直到崇祯皇帝死时,都没有兴建陵寝。那么李自成将崇祯皇帝葬在了哪里呢?答案就是妃子的园寝之中,也就是崇祯皇帝的田贵妃的园寝之中。


田贵妃名为田秀英,她是崇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田贵妃在崇祯十五年去世,死后被崇祯皇帝以皇贵妃之礼厚葬。崇祯皇帝死时,因为无处可葬,因此李自成决定将崇祯帝后葬入之前埋葬田贵妃的园寝之中。李自成命人打开已经去世了两年多的田贵妃的坟墓,将崇祯皇帝和周皇后一同葬入,皇帝和皇后死后葬入妃子园寝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次。田贵妃的园寝因为葬入了崇祯帝后,因此也升格成了帝王陵寝,并被改称为思陵。


清朝厚葬:

李自成兵败后,清军在吴三桂的引领下顺利进入山海关,随后,南下的清军逐渐占领了南方主要地区。顺治元年,清廷将都城从盛京迁入北京,自称为崇祯帝后报仇的清朝君臣在入主中原后,为了笼络人心,安抚汉族知识分子为清廷效力,因此决定将草草安葬的崇祯皇帝重新厚葬。由于思陵原本为皇贵妃园寝,因此地面建筑狭小有限,因此顺治皇帝下旨,将思陵的地面建筑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同时还增加了碑亭一座,顺治皇帝还将崇祯皇帝原本定为怀宗的庙号进行了更改,追谥其为庄烈愍皇帝。清廷还为崇祯皇帝和周皇后重新发丧,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乾隆年间,由于思陵损毁严重,清廷分别于乾隆十年和乾隆五十年对思陵进行了两次修缮。乾隆五十年的修缮,也是葬有崇祯皇帝的陵寝的最后一次修缮。清朝灭亡后,由于战乱及土匪盗掘,思陵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埋葬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田贵妃的地下墓室曾两次被盗掘,而地面建筑很多也被拆毁盗运。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思陵的地面建筑已所剩无几,只剩下了坟冢、楼殿遗址、石雕五供、碑石作为珍贵文物保存下来。

4



崇祯十七年的元旦,这是崇祯皇帝的最后一年,这就是在这一天,李自成在西安僭越称王,建国大顺,国号永昌,并且在坐上了宝座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冲着北京城就杀来了。一路之上摧枯拉朽,只有极少数的城市进行了艰苦的抵抗,大多数城市如大水崩沙,农民军还没来就开城等着封赏了。李自成的皇帝之路已经进入到后方紧吃的地步,闯军的脚板有多快,进攻的速度有多快,截止到三月一日,除了大同宣府这两座重镇之外的西北部国土已经全部陷落。

自从二月份开始,前线的败报不停地传入北京,崇祯皇帝就深刻的认识到,大明王朝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于是从二月份开始,崇祯皇帝也比以往更加努力上班,他几乎每天都要召对,不光是大朝会,私下的平台也常常和大臣商量对策。

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西北前线几乎是空的,前线没有任何一支能够抵挡李自成大军的军队,唯一有可能阻挡的军队还顶在宁远,那是大明东北方向的最后一道屏障,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用,不然,两面夹攻,灭亡的更快。似乎为今之计只有一条了,南迁,大明疆土几百州,干嘛非要死守北京城。那么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吗?有,还真不少,根据《明史·后妃传》则记载,崇祯的皇后周氏提过这样的建议:“周后尝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问之,遂不语,盖意在南迁也。”这话的意思是说,周后看着皇帝因为流寇闹得太凶很着急就提醒道:我南方还有一个家。”皇帝问这话啥意思?

皇后没说什么,但是夫妻两人应该都清楚,这话是提醒崇祯应当考虑南迁。但是周皇后这话毕竟说的隐晦,因为后宫不好插手朝廷的事。但是这事还是走漏了风声,天启皇帝的皇后,崇祯帝的寡嫂张皇后听说了这事,她就找到周皇后问了一句这话:“宗庙陵寝在此,迁安往?”这话的意思清晰明了,你们两口子要是跑了,祖宗的宗庙社稷啥都不管了?这在宋明理学盛行的年代里是个十分严重的大帽子,崇祯皇帝可担不起,若是直接承认就等于承认自己是背弃祖宗,数典忘祖。于是这件事儿只好罢了。

而在崇祯十七年的正月初三,新近上任的左中允李明睿到德政殿觐见皇帝,为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他在客套之后就切入了正题,并且要求皇帝让内侍都下去,李明睿张嘴就是爆炸的话:皇上,生死存亡的时刻到了,贼寇马上逼近京城,南迁吧?随后崇祯帝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但是李明睿的诚恳最终让崇祯帝同意了他的看法。不过崇祯最后说了这话:“此事重大,尔且密之,切不可轻洩,洩则罪坐汝。”

这件事在崇祯看来实在重大,张皇后的大帽子扣得他实在没什么好办法。不过事儿总得扳,君臣之间就迁都的各种大事儿开始讨论,甚至护送军队,资金、路线等问题都一一谋划好了。半个月之后,李明睿认为时机成熟,就在朝臣大集时提出了奏折,希望皇帝能够撤离北京南迁。

这话刚一说完就立刻引起了一片吵闹,大臣们尤其是言官们纷纷打了鸡血,内阁大学士陈演、魏藻德带头反对,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激烈谏阻,全是冠冕堂皇的高调,还有言官激动的痛哭流涕,仿佛崇祯帝要是南迁比要了他的命还难受。甚至有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人心的言论。崇祯帝一看,这不行,反弹太大只好暂时作罢。

崇祯帝虽然心里赞同李邦华的建议,但是背弃祖宗大帽子砸下来却没法说话。怕是光时亨认为自己就是明朝般的寇准了,但是崇祯可不是宋真宗,大明朝也没有大宋几十年在北线上锻造出来的铁血禁军,实在是搞错了码头。不过,骂完了人的光时亨感觉自己很气顺,他认为自己纠正了歪风邪气。

到了第二天,崇祯皇帝对南迁一事正式发表了讲话:祖宗辛苦百战,定鼎于此土,若贼至而去,朕平日何以责乡绅士民之城守者?何以谢先经失事诸臣之得罪者?且朕一人独去,如宗庙社稷何?如十二陵寝何?如京师百万生灵何?逆贼虽披猖,腾以天地祖宗之灵,诸先生夹辅之力,或者不至此。如事不可知,国君死社稷,义之正也。朕志决矣!

在发表讲话之前的夜里,恐怕崇祯帝想的比谁都明白,他知道,指着这群大臣说出来南迁的话已经完全不可能了,并且作为皇帝,他说了这话也一定会有一大票人站出来指责他,到那时他就是背弃祖宗,贪生怕死的逃跑皇帝,就是丢弃大好河山的罪人。崇祯皇帝一生自视甚高,清高孤傲,是绝对不会愿意背负这个名声的,这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悲哀。

而在朝臣来看,他们大多是北方的氏族,他们的身家性命田产土地,一切的一切全都在北方,若是再有南渡之事,就得要寄人篱下了,就算是改朝换代了他们也有办法保住手里的房子、条子、宅子和女子,他们只是换个主子罢了。并且到了晚明,整个朝堂的风气,整个士大夫群体的风气已十分败坏,他们乐于善于说一切大话,漂亮话,空话,并且喜欢给别人扣大帽子,不管是大臣还是皇帝都没有关系,因为只有他们才是道统,才是政治正确,而在具体的事物上,他们虚伪,可耻,玩忽职守或者干脆是庸碌无为和坐以待毙,而碌碌无为的人更大的特点还喜欢给别人下绊子。这也是崇祯皇帝那句“文臣人人可杀”的来历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崇祯为什么不南迁呢?

首先对陵墓的保护,就是明朝的皇陵大多都在北京,如果南迁逃跑,那么陵墓可能会遭到破坏,这个罪名崇祯不想背,同时明朝时候修建了秦桧跪像,对南宋的苟安,崇祯肯定不想重蹈赵构的覆辙,背负骂名,所以崇祯就践行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组训,誓死也没离开北京。

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崇祯帝怎么也想不到区区李自成能够打进北京城,当年皇太极对于城墙坚固的紫禁城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待勤王之师赶到,自然就击退叛军,可是崇祯没想到鼠疫的流行让军队都没有丝毫的战斗力,京城竟然被李自成一下打了下来,仓皇之际恐怕想逃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

崇祯帝爱面子,因为从崇祯继位以来,我们就可以看出他非常想做一个好的帝王,可是他缺乏做一个好皇帝的实力,因为阉党当政的时候,崇祯帝假装不问世事,防止被打击,也让他在政治上没有多少头脑,一朝竟然换了大批的重臣,真是充分的行使了皇帝的人事任命权力。

经过以上分析,虽然到了崇祯手中局势不够好,可是也没到必须灭亡的地步,所以虽然说明朝实亡于万历,可是崇祯帝也是难辞其咎!

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崇祯帝没有南迁,并且以身殉国死在了北京城,而那些卫道士们则是大部分第一时间里就去拜贺新的主子李自成,比如恬不知耻的魏藻德,投降跑得比谁都快,不过他挨了李自成的鞭子,最后死得很惨;比如光时亨,他的腿脚也很麻利投降了李自成,不过最终他又跑到了南明弘光政权,弘光皇帝没放过他,把他宰了。

在历代的亡国之君中,明朝的崇祯皇帝下场最是凄凉,当李自成攻进北京时,崇祯要太监敲勤王的大钟,却无人回应,朝中大臣早已作鸟兽散。他仓皇逃出宫,陪着他的只有一名太监。在万念俱灰,走投无路下,崇祯最后在煤山的一棵槐树上吊,自杀殉国。他在自杀前所写的遗诏里说:“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

1644年,明崇祯17年,猴年。猴年确实闹腾。这年3月,已经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的农民起义军在闯王李自成的率领下,一路朝北京进发,势如破竹。而在山海关外,多尔衮率领的10万满洲铁骑,正虎视眈眈,在与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对峙中,眺望北京作壁上观。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惊天闹剧正在北中国的大舞台上开演。

崇祯17年3月17日,李自成的大顺军对北京完成合围。北京城与外界的联系完全隔断。曾对吴三桂进京勤王抱有幻想的崇祯皇帝绝望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起义军会来得这样快。崇祯皇帝急得甚至面对大臣哭泣。

18日晚上,崇祯宠信的太监曹化淳将彰义门打开,李自成的军队已来到紫禁城的金水河畔。崇祯帝知道,留给他的时间已不多了。他和起义军之间十几年角逐已经有了胜负。崇祯开始安排后事,他派人将三个儿子分别送到外戚周家和田家,然后要周皇后自尽,随后把15岁的公主找来,崇祯叹息说:“汝何生在朕家!”说完,左手以袖掩面,右手持剑砍杀,但因手颤而未砍死,被人背出宫去。

随后,崇祯又杀了几名亲近的妃嫔。然后,叫王承恩陪他饮了几杯酒,带了几十名手持斧头的太监,骑马出东华门,转向安定门。但此时门已封固,不能打开。天快亮时,走投无路的崇祯只得又回到乾清宫,敲钟召集大臣议事,大臣没有一个来的。完全绝望了的崇祯最后带着王承恩离开紫禁城,来到煤山(今景山),在一棵老槐树下自缢而死,死时身着蓝衣右脚穿一只红鞋,左脚光着,衣上用指血写了几行字,指责大臣们误国,才落得这样的下场。王承恩也陪主子一起吊死。

李自成进入皇宫后,尚不知崇祯已死。在宫中搜查,没有找到,以为逃匿民间。于是下令,交出崇祯皇帝者赏万两黄金。后来,才发现崇祯已吊死在煤山。

“好心”李自成,决定安葬没人搭理的崇祯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李自成与崇祯是死敌,怎么会想到给这位皇帝下葬呢?估计也是实在看不下去了。

李自成进京后,崇祯和周皇后的尸体被装进很简陋的两口棺材,临时放在东华门的门后面。明朝故臣皆从此经过,却无人有戚容——这些所谓的读书人都在忙着为新朝劝进,根本顾不得故主。倒是有几百个投降的运粮者和武臣经过时为之痛哭。据说李自成后来为崇祯搭建灵棚,明朝故臣真正来哭祭的也不过三十人而已,所谓道德沦丧,于此可见。李自成与太子朱慈烺见面时,朱慈烺请求他安葬父亲,李自成应允了,还给崇祯和皇后各换了一口较好的棺材。

但崇祯本没有葬地,如何安葬呢?不知是谁想到,崇祯的礼妃田氏两年前去世,葬于十三陵,干脆,把皇帝葬在那里吧。

田妃,是原扬州千总田弘遇的女儿,少时便入信王府,为朱由检侧妃,以多才多艺,深受宠爱,《旧京遗事》记其“善大书,能鼓琴,圣心钟爱。”朱由检继承帝位后,封其为礼妃,于崇祯十五年去世,她入殓于崇祯十七年一月,墓址便是今天的思陵。思陵前那一套小五供,便是她的墓上旧物。

明朝的皇帝正常情况下应该埋在天寿山,历史上只有迁都北京前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和后来被哥哥发动夺门之变抢了皇位的景泰帝朱祁钰没有埋在这里,都有特殊原因。而且帝陵的风水要求很高,今天去十三陵,会发现崇祯以外的明朝皇帝陵寝,每一座都独占一处背山面水的佳地,彼此互不干扰,但合起来,又如同一个完整的和谐院落,错落分布在山水之间。而天寿山内这样具有独立性的佳地,到崇祯时已经被他的前辈皇帝占尽了。今天的思陵位置很特别,在天寿山山口旁的平原上,看起来仿佛这座“皇帝公馆”的门房。

崇祯最初肯定也是不想做门房的,于是着大臣在京郊寻找新的墓址。也可能是巧合,花了很多工夫,最后找到的墓址竟然是后来清东陵所在的马兰峪。然而此时明王朝已经危如累卵,崇祯哪还顾得上这个,因此他活着的时候,一直没有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寝。

崇祯葬得非常寒酸。当时无论大顺的重臣还是明朝的降官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崇祯的葬礼最后竟落到了昌平州吏目赵一桂身上。更糟糕的是当时战乱正酣,府库如洗,根本没有这笔预算。最终,赵一桂向周围的铺户商人募捐,才得到233两银子。

明代葬制,帝后妃嫔下葬后要用大石填塞墓道。于是请了一个名叫杨文的工头,负责打开田妃的墓道以便帝后棺木进入,并事后封闭,便花掉了两百两。不要嫌多,这绝对是良心价钱。明代葬制,帝后妃嫔下葬后要用大石填塞墓道以免盗墓者利用其进入陵寝。田妃的墓道长十三丈五尺,宽一丈,深三丈五尺,重新打开工作量很大,杨文等不分昼夜,用了四天才打开墓道,这笔银子花得很值。

然而,只剩三十多两银子了。赵一桂竟还能把葬礼办得风光,有灵棚,有祭品,连礼部官员的招待费也没有忘记。其账目如下:

“搭盖薄棚三间、小棚两间,用银四两五钱;纸铺买纸用银一两八钱;猪户买猪用银四两五钱;羊户买汤羊二只,用银一两六钱;攒盒铺买素供二桌,用银一两;饭铺买面及大米饭,用银一两;犒赏夫役,用银二两四钱;打造开启玄宫石门用的拐钉钥匙及石匠开门,用银五钱;伺候送柩员役酒饭等,用银五两五钱;细连绳用银四钱;木匠工价用银四钱;打扫灵棚人夫用银二钱五分;顺天府来人饭钱用银一两一钱。”

这时,监葬官下令把崇祯放在中间,周皇后放在左边,田妃放到右边,然后举行了祭拜。下葬后,在场人等看到崇祯太过凄惨,不禁落泪,集体现场捐资五两银子,给崇祯的陵寝包了一圈砖。有人会说,田妃毕竟是皇妃,她的墓里总有些好东西吧?

也不是如此。参加葬礼的人有记载,田妃的墓——也就是后来的思陵呈工字型,前面一横放置长明灯铜缸一对,有一些田妃生前的衣物被褥随葬,还有一些元宝等祭品。通过相当一竖的通道,便到达五进宽的墓室,这里只有田妃的棺木放在高台之上。

当时主持的官员下令将田妃换到右边,把皇帝放在中间,皇后放在左边,然后举行了祭拜——这里还有一个花絮。李自成给崇祯找了一口棺材,但是有棺无椁,也就是说没有外棺。

在场的监葬官觉得这样实在不像话,但又没钱买椁,灵机一动,便下令将田妃从她的椁中倒出来,仅留内棺,将田妃的椁盖在了崇祯的棺材上。田妃在宫中便与皇后不合,如今被皇帝带着皇后占了自己的房子,连外套都夺去,真不知道众人走后,皇帝如何平息自己的家务。

而据时人记载,田妃的墓中,随葬品也十分简陋。锦被只有一面用绸缎,另一面用布代替。应该用金银的祭品都是铜铅充当,连长明灯的灯油都只有几分厚,以下都是水。这是经手人贪污所致,还是崇祯末年财政破产,无力置办,就不得而知了。

清初文人,朱彝憐编有《日下旧闻》一书在谈到田贵妃墓时有这样几句话:“思陵(指朱由检)下葬那天,仁和龚佳育(曾任光录寺正卿)正流寓昌平,地宫照例要写某皇帝之陵,合以石板,奉安在皇帝棺椁之前。当时非常仑促来不及磨石,就用砖代替上面钤之以铁,是龚佳育书写。龚佳育和我说过:(田贵妃墓)圹始开时,(按:田贵妃灵柩下葬于崇桢十七年(1644)正月,与此次墓圹再开相距仅二个多月),进入石门,地很湿,其中衣、被等物大多变黑,只一床被子是锦绣的,其佘都是布的。“长明灯”(按即是万年灯)的油仅有二三寸,缸底都是水。金银器皿都用铅铜充数。这是当时经办太监偷工减料造的假,真令人遗憾。

而崇祯的陵墓后来之所以被扩建为今天的规模,与他在清朝帝王中的“知己”——顺治有关。顺治为政前期多尔衮摄政,后期则为情所困。或许因为当皇帝也当得不顺心,顺治来到崇祯的陵上,见到这个倒霉同行的陵墓,惨然不乐,潸然泪下。据清初李清的《三垣笔记》记载,甚至顺治曾在崇祯墓前哭诉:“大哥大哥,我与若皆有君无臣。”清朝的皇帝管明朝皇帝叫大哥,这可能有些夸张,但顺治同情崇祯大体无错。在这位“知己”推动下,崇祯的陵墓在顺治年间得以整建,增加了明楼,稜恩殿,稜恩门,石五供等,从一丘荒冢变得有些帝王陵的气象了。

按说,这是件好事,但崇祯未必喜欢,因为修陵的过程十分堵心。顺治下令修缮崇祯陵时,指令三名崇祯宫中旧宦负责。这三人却借口资金不足,始终不肯动工。后经崇祯身边的原司礼监太监曹化淳上奏催促,顺治批示“如再延诿,定行重治”,三人才开始工作。修陵缺钱,曹化淳等百般设法,甚至动员降清的文武大员出资捐输,才筹得数千两银子。要知道明清其他皇帝修陵寝,最低也要百万两银子。而这次修陵,最让人别扭的是那一套新摆放上来的石五供(石瓶、石祭台、石香炉等五种祭器)。皇帝墓前的五供有固定的样式和尺寸,而崇祯这一套祭器偏偏与众不同。首先,其体量比其他帝陵的五供要大得多;其次,其规格造型十分独特。以中间的香炉为例,别的皇陵造型是一只三足熏香炉,带须弥座,而思陵的却是一只大鼎,而且上面还有精美的饕餮纹饰。

这饕餮纹用在皇陵的礼器上有些古怪。饕餮是上古传说中的怪兽,贪吃以至于身体都没有了,只剩一张巨口。其纹样多见于商周时代的鼎鼐等青铜器,由于这种青铜器也是食器,放在其上倒也合理。后世则多用其表达招财进宝的意味。只是,一个皇帝的礼器上放这个,难道是讽刺皇帝贪得无厌吗?

据说是经过了反复考察才终于弄清原委的。原来,崇祯思陵的石五供,其式样并非是给皇帝所用,而是给太监所用。

三位明朝旧宦奉命修陵时,他们一定面临着两难的抉择——如果不好好修,别人会在背后指责他们没良心,这对还要在清廷为新主子做事的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好的评价;而如果好好修,别人又会说他们心怀前朝,一旦有风吹草动很容易被拉出来秋后算账。

最终,老奸巨猾的他们还真给自己找到了一个解决困境的办法,那就是把崇祯陵修成了这个样子—你要说我心怀前朝,那是不对的,你没有见到我们根本没按皇帝的规格给崇祯修陵吗?我们给他放的五供都是和太监一样的;但你要说我没良心,也不对,你们没有看到我们给皇上修的五供个儿都特别大吗?当然你要说他们首鼠两端、居心叵测,他们也很容易回答:把陵修成这样,是我们没文化,不懂啊,别跟我们这些没文化的人一般见识。

你不得不佩服这些官员在乱世中生存的本领。

庙谥号

崇祯十七年五月初六日,多尔衮以李明睿为礼部侍郎,负责大行皇帝的谥号祭葬事宜,李拟上先帝谥号端皇帝,庙号怀宗,并议改葬梓宫,后因已葬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贵妃园,不必改葬,改田贵妃园为思陵。

顺治十六年十一月,以“兴朝谥前代之君,礼不称,数不称宗”为由,去怀宗庙号,改谥庄烈愍皇帝,清代史书多简称为明愍帝。

思陵神主题为:大明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当为清代所加谥号的全谥。

另有书作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或果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改庙号钦宗等,又有作庙号烈宗或敬宗,谥号正皇帝。

南明安宗之大臣张慎言初议崇祯帝之庙谥号为烈宗敏皇帝,顾锡畴议庙号乾宗或正宗。但不被采用。最终在崇祯十七年六月定先帝谥号为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弘光元年二月丙子改是上庙号毅宗。唐王谥为威宗。


2017年4月8日的《北京青年报》消息——《十三陵被盗案告破,石烛台被追回》,内容是去年有贼光顾了明崇祯帝的思陵,盗走石烛台(蜡扦)一对,经警方努力,日前该案已经告破,犯罪嫌疑人被控制,赃物追回云云。读过之后忍不住感慨万分——这贼得多没文化,才会去盗崇祯的陵啊。做盗墓贼,也得有文化,也得学历史,否则,连鬼吹灯的活计也干不好。

估计盗贼听到这话会感到不顺耳。但偷盗崇祯陵,肯定是没文化的体现。对没有文化的人来说,直观上崇祯的思陵虽然面积不似长陵、定陵那般宏大,但很容易认为这陵的主人可能比较富有。这是因为按照明代传统,帝王陵的宝顶前方会放置所谓的石五供,即石祭台和配属的一个石香炉、两个石花瓶、两个石烛台。明十三陵,有十二个陵都是一套石五供,独独崇祯陵的前面,却一前一后摆了两套。尤其是大的那一副体量宏巨,比其他皇帝的规格要大一号。人家摆一个他摆俩,这种作风,在今天会被认为是炫富,吸引盗贼的目光情有可原。确切地说,这次被盗的,便是那套大石五供中的两件。被盗“石五供”,其式样竟是给太监所用连这种不伦不类的供品都偷,我们只能说,这贼,也太没文化了,寒碜啊。

总之,崇祯的墓,就是如此凄凉景象。然而,就是这样的墓,居然仍然会成为盗墓贼的目标。思陵,是十三陵唯一曾经被盗的皇陵。

谣言“害人”,传说崇祯尸身有个金头

谁会来盗这样一个没有“油水”的皇陵呢?为什么?

根据十三陵管理处的胡汉生老师所述,思陵是十三陵中唯一被盗过的陵寝,盗案发生在抗日战争前的民国初期,作案人是当地的土匪。针对这位倒霉的帝王,盗墓还不仅发生过一次,至今在思陵的宝顶下方还能找到当年盗洞的痕迹。

对思陵情有独钟,分析盗墓贼的心理,倒也有几分逻辑。

第一,思陵地处十三陵外围,在此处盗墓受到的干扰较少。这次思陵的石雕被盗,未必没有这个因素。十三陵的陵区里是驻扎有武警的,且有较严密的监控保护系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抓到的盗墓贼已超过百人。据说曾有贼试图盗明武宗的康陵,盗洞刚打下去,还没碰到墓室的瓦券便被瓮中捉鳖。有意思的是管理处人员问这“坐井观天”的贼来此何干,对方竟坚决地说是“练功”,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方位吸收日精月华……这样的抵赖当然不会有什么效果,而此类事情多了,让犯罪分子对深入陵区盗墓产生了畏怯,盯上在位置和防卫上都比较边缘的思陵,也就不奇怪了。

第二,古代的信息不够对称,因此经常会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谣言在民间流传,并因此被盗墓贼当作史实,引发贪心。崇祯死于国难,故此有人传说李闯将其斩首杀害,臣民收葬他时制作了一个“金头”以全其尸——有些盗墓贼就是冲着这个“金头”去的。

人家皇帝是上吊而死好不好?那时崇祯自缢的歪脖树尚在,只需到景山看看就会明白这个传说多么不靠谱。然而,有的土匪大约一辈子也不会进一次北京,也没机会接触电视、网络甚至广播,你让他怎么去分辨真伪呢?所以,土匪也要求真相啊。

反正,经过这样一通折腾,据最后封堵盗洞时人们检视所见,崇祯墓中仅剩一口铜缸遗存,估计是失望的窃贼把能搬得动的东西统统搬走了。

就算搬空了,恐怕也卖不了几个钱吧,葬皇上总共才花了二百多两银子,根本就没有随葬品的。

5

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崇祯帝之死

势如破竹的李自成部节节胜利,顺利包围北京。而此时的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再也没有像于谦那样忠贞能干的臣子能扶大厦于将倾。京师危急,城破只是时间问题。眼看大明将灭,崇祯开始安排后事,他先将太子及二王送往外戚之处,又令周皇后与袁贵妃自缢。崇祯帝又砍死了自己的两个公主并数位嫔妃,并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可是却无一人前来,崇祯万念俱灰,带着贴身太监王承恩走向景山(煤山)。

临死之前,崇祯对身边的人说:

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看着越来越近的叛军,崇祯寻了棵歪脖子树,自缢身亡,被人发现的时候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个红鞋,年仅三十三岁,而身边仅有王承恩一人陪同。在崇祯被发现之时,在袍服上大书了这样一段话: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哭祭帝后

两天以后,一群太监在煤山上发现了崇祯的尸身,农民军下令用门板将崇祯抬下山,与周皇后的尸体一起放在东华门(紫禁城东门)处示众。后来又令太监买了两口柳木做的棺材,安放帝后尸身。那些明朝的臣子自东华门过竟然无一人有戚容,而都在忙着为新王朝奔波。

后来李自成亲自下令在此处设灵棚,让大明的臣子前去哭祭,以尽人臣之礼。可是却没有想到,明朝的那些所谓忠臣竟然大都选择睥睨过之,对帝后不屑一顾,生怕李自成因此降罪,只有不到三十个人前去哭拜

先前被崇祯帝安排好的太子朱慈烺在逃的路上被李自成抓获,却并不治太子的罪。太子代表明宗室向李自成提了四点要求,李自成答应了三条,朱慈烺则归顺李自成。这四条是:

“不可惊我祖宗陵寝”,“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及“不可杀戮我百姓”,降官尽是不忠不义之辈,应尽杀之。

李自成答应了前三条要求,并封其为宋王。可是在归葬帝后的时候才发现崇祯竟无处可葬,崇祯生前并没有为自己修建陵墓。李自成还算有情义,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为崇祯夫妇换上帝后的入殓服装,并用帝后规格入殓

史上最简的帝王安葬仪式——二百四十两的经费

发引日,只有太子并二王送行,百官竟无一人到场。因为崇祯无处可葬,于是选择将崇祯帝后葬入崇祯宠妃田氏的陵寝中,但是李自成并未拨款,而责令顺天府昌平州出钱安葬帝后。可是昌平州也没有钱,多次向朝廷要钱,可是回的批复始终是“着该州各铺户捐挪应用,事完再议”。

昌平州无奈,只得向富商大户募捐,昌平州的士绅十余人共聚资350千文(约合银233.6两),作为崇祯皇帝的入葬经费。

而这二百余两白银就这样打发了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具体用法如下:

其中,雇夫头杨文包揽开挖、掩埋隧道,用银200两;搭盖薄棚三间、小棚两间,用银四两五钱;从纸铺买纸用银一两八钱;从猪户买猪用银四两五钱;从羊户买汤羊二只,用银一两六钱;从攒盒铺买素供二桌,用银一两;从饭铺买面及大米饭,用银一两;犒赏夫役,用银二两四钱;
打造开启玄宫石门用的拐钉钥匙及石匠开门,用银五钱;伺候送柩员役酒饭等,用银五两五钱;买细连绳用银四钱;木匠工价用银四钱;打扫灵棚人夫用银二钱五分;顺天府来人饭钱用银一两一钱

以身死社稷的崇祯帝就这样葬入了他贵妃的寝宫,而李自成的起义也像一场闹剧一样草草收场

以上。

6

崇祯帝是在清军占领北京后由清廷葬于十三陵思陵。

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崇祯帝于煤山自缢身亡,尸身被农民军示众。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帝与皇后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后来清朝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葬于十三陵思陵。”

崇祯帝死后庙号怀宗,后改毅宗、思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崇祯帝毕竟是个亡国之君,死后挺惨的。

三月十九日,崇祯帝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衣衫不整,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上吊死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三月二十一日崇祯帝尸体被发现,大顺军将崇祯帝与周皇后的尸棺移出宫禁,在东华门示众,“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余皆睥睨过之。”

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帝与皇后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

后来清朝统治者为了收买人心,将崇祯帝按照皇帝的规格发丧葬于十三陵思陵。

7

公元1644年3月,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崇祯自缢的原因是李自成的大顺军攻陷了北京,为了保存皇室的体面,崇祯在煤山一棵槐树上以自杀的方式殉国,这也体现了明成祖当时提出的遗训:天子守国门。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为何最后还能葬于明十三陵?

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到处搜寻崇祯的踪迹,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以为崇祯逃出了京城,但没想到却得到了崇祯自缢于煤山的消息!于是李自成命人将崇祯的尸首收殓入棺,置于东华门,让明朝的官员吊唁,但明朝的百官无人敢来吊唁,只有襄城伯李国桢前去哭悼。

李自成感慨其忠义秉性,对其劝降。李国桢说到:“让我投降可以,但必须要善待皇帝遗体,并且以天子礼仪下葬。”李自成一一应允。只不过崇祯帝生前并没有预建陵寝,李自成下令购买一具棺材,将崇祯皇帝的遗体抬到东华门入殓,百姓经过,泣不成声。李自成下令,以皇家的规格,把崇祯安葬在昌平天寿山脚下的明朝诸陵中,因为来不及建新陵,于是把田贵妃的陵寝挖开一个洞,直接把崇祯皇帝的棺材塞进去。

当地百姓凑了二百多两银子,把崇祯葬了,十分寒酸,后来,大家又凑了些银子,给崇祯的墓周围砌了一圈砖,崇祯这才算在思陵“住”下了。后来,顺治皇帝来十三陵,看到崇祯的墓,非常感慨,心想要不是你,哪能有我们的今天啊?!你在里头好好安息,我要厚葬你,于是命人重新修建了思陵。

8

据《流寇志》、《国榷》记载: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二十二日,太监在煤山发现了崇祯皇帝的遗体。太监们奉命用门板抬下尸体,与周后的尸体一起停放在东华门外茶巷的芦席棚内;之后不久,太监奉命买了两口柳木棺材,以土块当枕头,安放帝后尸体。旁边有两个和尚念经,四五个太监守卫。

文武大臣中前往哭临先帝的不过二三十人,不少昔日信誓旦旦效忠皇上的大臣,此时摇身一变,扬鞭策马而过,对帝后的灵柩根本不屑一顾。在这一点上他们反不如李自成。李自成虽然造反,却能冷静地遵循传统礼仪、人情世故,下令改殡大行帝后,为先帝的梓宫刷上红漆,为周后的梓宫刷上黑漆,并为思宗换上翼善冠、衮玉及渗金靴,为周后换袍带。一切殡殓事宜都按照帝后的规格进行。

安葬

顺天府府尹奉李自成集团之命赶赴昌平州,筹划安葬帝后梓宫事宜,拨夫造圹。帝后梓宫于四月初三日发引,初四草草掩埋于田贵妃坟内。据说发引那天,只有太子、二王前往东华门送行,百官无一执绋者。李自成集团让昌平州出钱安葬崇祯,但昌平州没有经费。

当时的顺天府昌平州署吏目事、省祭官赵一桂联络了10位当地士绅聚资将崇祯皇帝安葬。这10个人到底是谁,几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后来,在昌平小营村发现一块“明守备王政行墓碑”,记载了墓主人王政行为十人之一。其余9人为:刘汝朴、王汝朴、白绅、徐魁、李某某、邓科、赵永健、刘应元、杨道。刘汝朴、王政行二人在《光绪昌平州志》中有传,余者不详。

《肃松录》、《日下旧闻考》中提到了赵一桂写了一篇《为开圹捐葬崇祯先帝及周皇后共归田妃陵寝事》,为后世留下了关于崇祯帝安葬经过的宝贵记录。明史专家樊树志先生所著《崇祯传》中也引用了此文。特为读者朋友们转录如下:

……卑职于崇祯十七年正月署州捕,遭际都城陷没,故主缢崩。至三月二十五日,顺天府伪官李纸票:“为开圹事,仰昌平州官吏即动官银雇夫,速开田妃圹,安葬崇祯先帝及周皇后梓宫。四月初三日发引,初四日下葬,毋违时刻,未便。”

彼时州库如洗,监葬官礼部主事许作梅因葬主限迫,亦再三踌躇。卑职与好义之士孙繁祉、白绅、刘汝朴、王政行等十人,共捐钱三百四十千,雇夫启闭。其圹中隧道长十三丈五尺,阔一丈,深三丈五尺。督修四昼夜,至初四日寅时,始见圹宫石门。用拐钉钥匙推开头层石门入内,享殿三间,陈设祭器,中有石香案,两边列五色绸缎,侍从宫人生前所用器物衣服俱在大红箱内盛贮。中悬万年灯三盏。殿之东间石寝床一座,铺设栽绒毡,上迭被褥龙枕等物。又开二层石门入内,通长大殿九间,石床长如前式,高一尺五寸,阔一丈。田妃棺椁即居其上。

初四日申时,候故主灵到,即停于祭棚内,陈猪羊金银纸扎祭品,同众举哀祭奠下葬。卑职亲领夫役入圹宫内,即将田妃移于石床之右,次将周后安于石床之左,后请崇祯先帝之棺居于正中。田妃葬于无事之时,棺椁俱备,监葬官与卑职见故主有棺无梆,遂将田妃之椁移而用之。三棺之前各设香案祭品毕,卑职亲手将万年灯点起,遂将二座石门关闭。当时掩土未平,尚未立塚。

至初六日,率捐葬乡耆等祭奠,号泣逾时方止。卑职差人传附近西山口地方拨夫百名,各备掀掘筐担,舁土筑完。卑职同生员孙繁祉亦捐资五两,买砖修筑周围塚墙,高五尺有奇……

清初著名学者朱彝尊为赵一桂这篇文章写了一则按语,不仅证实了它的真实可信,还补充了一些细节:

“思陵葬日,仁和(杭州)龚光禄佳育流寓昌平。地宫例书某帝之陵,合以石块,奉安梓宫之前。时仓卒不及砻石,以砖代之,钤之以铁,乃光禄(龚佳育)所书也。光禄尝为予言:圹始开,入石门,地甚湿,其中衣被等物多黝黑,被止一面是锦绣,余皆以布。长明灯油仅二三寸,缸底皆水。其金银器皆以铅铜充之,当时中官破冒,良可憾也!”

9

史书记载崇祯帝自缢身亡后,被人发现的时候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个红鞋,年仅三十三岁,而身边仅有王承恩一人陪同。在崇祯被发现之时,在袍服上大书了这样一段话: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两天以后,一群太监在煤山上发现了崇祯的尸身,农民军下令用门板将崇祯抬下山,与周皇后的尸体一起放在东华门(紫禁城东门)处示众。后来又令太监买了两口柳木做的棺材,安放帝后尸身。那些明朝的臣子自东华门过竟然无一人有戚容,而都在忙着为新王朝奔波。

后来李自成亲自下令在此处设灵棚,让大明的臣子前去哭祭,以尽人臣之礼。可是却没有想到,明朝的那些所谓忠臣竟然大都选择睥睨过之,对帝后不屑一顾,生怕李自成因此降罪,只有不到三十个人前去哭拜

先前被崇祯帝安排好的太子朱慈烺在逃的路上被李自成抓获,却并不治太子的罪。太子代表明宗室向李自成提了四点要求,李自成答应了三条,朱慈烺则归顺李自成。这四条是

“不可惊我祖宗陵寝”,“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及“不可杀戮我百姓”,降官尽是不忠不义之辈,应尽杀之,

李自成答应了前三条要求,并封其为宋王。可是在归葬帝后的时候才发现崇祯竟无处可葬,崇祯生前并没有为自己修建陵墓。李自成还算有情义,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为崇祯夫妇换上帝后的入殓服装,并用帝后规格入殓。

后来是有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帝与皇后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后来清朝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葬于十三陵思陵。”

10

北京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部的天寿山,明崇祯皇帝之前已有十二陵。1642年,崇祯皇帝的妃子田氏病逝,被葬于天寿山西麓。1644年崇祯帝吊死煤山,昌平百姓掘开田妃之墓将他及皇后葬于其中,天寿山此后被称为十三陵。这事在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的《说天寿山》说得很清楚。

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到崇祯皇帝为止,共经历了十四帝,其中十三帝葬于十三陵,只有景泰帝葬于京西玉泉山北麓。景泰帝朱祁钰是“土木事变”时被于谦扶上皇位的皇帝,后来其兄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将他废为郕王,并命人毁掉了他生前在天寿山修建的寿陵,他死后就被葬于玉泉山。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