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书记载的历史,对于文史爱好者来说,首先应该是做到“虔敬”二字,即对先辈的过往抱着敬畏之心,对史书的作者怀有敬仰之情,如此才可以谈史。对史书如有不敬,我们又从哪儿获悉前世兴衰、汲取人生智慧呢?从戏曲、小说、电视、电影吗?

史书以“二十四史”为正,都是后人整理前朝档案,以资当世,堪称国家大事和文化盛典。所谓正史,嘉会的理解有三:一是“皆拟班、马”(《隋书?经籍志》),为纪传体断代史;二是“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四库全书》),即官方主持编撰或朝廷认可;三是公正不偏颇。笔有千钧,编修人员绝对堪称当世鸿儒,日夜经年地整理府库典藏、公私函件,检视遗物、实地访查,无不字斟句酌。谁敢拿脑袋开玩笑,谁又敢留后世骂名呢?重大事件脉落清晰,重要人物准确有据,其所具有的史源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能传下来的史书,都经过百代以上学者的考验,如果我们不信,那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呢?至于不相信,其实是对专业历史工作者而言的,不相信也是有门槛的。所谓的不相信,其实只是历史学者对某些具体内容的质疑和证非。

《二十四史》3229卷,4700余万字,要做到精熟,非常人所能及。很多学者浸淫特定时代的文献数十年,对相关考古项目的进展也十分了解,因而会发现史书中的自身矛盾、文献之间的相互抵牾,从而对某些内容提出质疑,并择善而从。这不是对史书所记载历史的怀疑,而是对编者在史料处理上的不当所作的纠偏。历史学是材料科学,每种古籍的史料包括笔记小说、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遑论史书了。

判断历史书的某些细节是否真实,就不能预设前提,不仅要弄清相关史料的针头线脑和编者的真实意图,不断获得古人思维,否决自己的主观臆断;还要在类似材料的比较中,找到事实的真相。读史某种程度上就是法官审案,原告、被告、证词、证物摆在桌面上,详加考核真相就会水落石出。由于史料缺乏,可能很多历史永远并没有真相。

读史的过程,其实也是改变自己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把历史文化当金矿,让历史名人为自己钱包服务,以满足自己地方的虚荣心。这不是史书不值得相信,而是利欲熏心而信誉尽失。比如,网上总爱制造“躬耕地”争议。《后汉书》记载,公元前207年正月开始曹操与张绣大战于宛城;而《三国志》可推出正于此年诸葛玄叔侄西投刘表于荆州,前197年诸葛亮于家为刘备献出《隆中对》。作为北魏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的郦道元(驻今泌阳),是货真实价的当时南阳父母官,详细记载了淯水的各种风物,引述了此前各种史料,把诸葛亮隐居地载入汉水今襄阳隆中。南阳武侯祠敕修于元朝,《出师表》中的“躬耕于南阳”指的是南阳郡宛城(今南阳市宛城区)吗?

非要把无争议说成有争议,不就是要通过诽谤史书为自己博出位、捞知名度吗?于是乎攻击东晋史家习凿齿、抹黑襄阳的声音,变着法子充斥网终,事实在否定河南大学朱绍侯教授和郑州大学高敏教授两位史学名宿的有关论著。而观其文,多与史学考证不沾边,通篇主观臆断不着调儿,就一句口号:诸葛亮说了,躬耕于南阳。有历史思维的都知道,南阳武侯祠元前史志无载,诸葛亮“躬耕于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南阳郡邓县隆中”史无二辞。不是史书不可信,而是根本不读史书,唯利是图,在大搞历史造假。

魏征主编的《隋书》秉笔直书,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不阿附唐朝李氏。张廷玉主修的《明史》材料也极为翔实,在难言、隐讳中艰难地寻找着史德与现实的出路。古人修史不乏政治考量,但无不以著史作为实现人生“三不朽”的重要手段。

《增广贤文》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不相信史书记载的历史,谁还相信你?否定历史的人,往往居心叵测。

最佳贡献者
2

中华五千年历史和史书没关系,史书中,也算不出五千年,中华五千年和口号有关系!

一、“五千年”说法的最初来源。

历朝历代,都没什么“四千年”、“五千年”的说法。

在辛亥革命前,孙氏领导的革命党人,宣传的都是“汉族优越论”,并且将“满族”形容成“弱智、低级生物”,如邹容所著《革命军》写到:“诛绝五百万有奇被毛戴角之满洲种,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还命反魄,出十八层地狱”。

五百万满族同胞,是“披毛戴角”的弱智低级生物,还要被“诛绝”。那按照中国惯例,在全面贬低别人的同时,必定要全面抬高自己,于是,就要抬高“汉族的血统”。这批孙氏党人,包括学者,经过详加演算,最终形成两句荡气回肠的话:“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专指汉族的辉煌历史,是为了彰显汉族血统的优越性。而后来的“五族共和”,其实是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等人提出的。

二、“五千年”是计算出来的,不是依据任何史书。

“五千年”是算出来的,依据的,不是史书或正史。

晋朝有个皇甫谧,职业是医生,被誉为“针炙鼻祖”,他还是了不起的“术士”和“史学家”。皇甫谧撰写《帝王世纪》,把华夏文明史,一直演算到伏義氏,伏義氏之后,有女娲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 、赫胥氏、尊卢氏、浑混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等,接着开始有了十一代的炎帝,然后才了黄帝。

按照《帝王世纪》等书的记载黄帝时间,比如,黄帝到晋朝(皇甫谧)有X年,孙氏派学者又推算出皇甫谧到1910年,大致有Y年,那么黄帝到1910年就是(X+Y)年了,这么一算,就有4608年了。

这是一个极其严谨的计算过程,不是史学家计算的,也不是数学家计算的。反正就算出来了,黄帝到1910年,有4608年历史,于是乎,四舍五入,变成响当当的“五千年”了。

三、形成“黄帝历”,1911年就是“黄帝历4609年”。

1911年辛亥革命,孙氏在南京成立政府,在1912年,通电全国,采用三种纪元历法:罗马公元历(1912年)、民国历、黄帝历(4609年)。

北洋政府早期,继续沿用黄帝历,下图中的那些旧钞票,上面都印有黄帝历,特此证明。

后来黄帝历不用了,好像在道教中倒是还在使用,现在的2020年,就是黄帝历4717年吧。

回到问题,依据正史,包括《史记》,是根本算不出“五千年”的,相信正史,那就相信“没五千年历史”了,所以,“读书越多越返动”这句话,还是绝对有道理的。




3

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我是光明左使丶,专注于历史领域的兴趣创作

这个问题是很有难度的,我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平常读的史书也很多,我就说一下我的浅显的认识。

关于史书记载的东西,我采取可信的内容会是八成,不能全信,虽然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来记录历史,而且也有民间的学者进行历史记载, 史书毕竟也是人书写的,属于文史范畴的东西比如就会带着主观因素,带有主观因素就会有理解误差,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再加上不断的新的认识,难免会有对事实有误解和难以理会的地方。

而且在古代,尤其是身在朝中的史官,虽然秉承的原则是实事求是的记录,但是好歹也是在朝中任职,而且伴君如伴虎再加上朝臣政敌搬弄是非,很容易陷入诽谤和栽赃,在一些记录事件的史书里面真实性更强一点,但是在涉及到当朝和历朝历代君主批判性方面的史书,我个人觉得会有很大的规避和委婉的表达,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对前朝记录和描述的越黑暗,更显得本朝的开明和顺天承意,在我印象里,比如史书对隋朝炀帝的摸黑,炀帝虽然是亡国之君,但是也不是像记录的那样一无是处、残暴不仁。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承载着太多的是非功过,我们也不要过分的去探究真实性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大到治国育民,小到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这些留存的史书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者而不鉴之,则后人复哀后人也。

读史是让我们借鉴和学习,然后对照自己的行为进行评定,规范我们的行为,漫游在历史长河中,修身养性,也是一种乐趣,至于那些颇有争议的绯闻和野史,我们大可不必过于纠结,流言止于智者,在潜心研读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的同时,带着自己客观的评断,不要盲目的信任也不要带有阴谋论和腹黑论,历史就是历史,过去了的事情没什么可遗憾的,我们能做好的是当下和将来。




4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但是关注的重点错啦!

不光是历史,只要是人为的东西都有其不确定性的因素。

我们要注意的,不是史书到底能相信与否?而是要看史书能给我们多少参考的价值!这个是要我们后人有一个理性而辩证的看待的。才是史书真正存在的意义!

由此,渊回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我们都知道,中华5000年的历史,有正史也有野史!

正史的定义比较模糊,一般是指用纪传体或者编年体等,其他正规编撰体例做成的史书。

正史的特点是:

  • 通常由下一个朝代修订。
  • 一般由官方编写。

由于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虽然编撰史书的人秉着学术公正的态度,可能会比较客观。但是也很难排除,其中夹杂着一些统治者的思想和意志在里面。这样就影响了史书的真实性!然而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史记》、《二十四史》等都属于正史。

野史是相对于正史而言的。“野”就“野”在,它可能记录一些正事,不敢记录的东西。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参考价值!

但是,就其野史的特点而言。野史一般具有如下的特点:

  • 民间编撰。
  • 史料的来源,一些传闻,甚至是神话。

也还是由于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一些失败者或者反对当权者,可能就会借用野史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所以其真实性,也是非常非常值得我们判断的。

2.历史真相的难以还原性。

就像前面说的,不只是历史,很多东西我们都很难判断其真实性。

渊回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回去回忆我们头几天做过的一些事情,很可能都还回想不到。

更别说经历了数千年风雨的历史。想要知道其真相,肯定是难上加难的。

但是,历史真相的难以确定性,并不是代表着我们没办法去认识历史。

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非常多的信息史料,来给出某段历史一个相对准确的评价。

3.那么如何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呢?

渊回这里给出的建议是,广泛的搜集资料,做出一个综合辩证的,尽量客观的判断。

我们不仅要看正史,我们也要看野史,甚至还要对编撰史书的那些人做一个非常深入的了解。只要我们能掌握的信息足够充足,渊回相信会给出历史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正确的评价。

深渊静水,回流勇进。我是李渊回,为保卫传统文化而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真有帮助的话,欢迎点赞,收藏,转发。让这篇有限的文字发挥无限的作用,去帮助更多的人吧!李渊回,合十!

5

信疑一半


史书是古人留给今人宝贵的财富,因为古籍的记载,使得我们中华文明一脉相传,生生不息。


但因为环境不同,时代久远,古今意识形态迥异,导致了先人不可能完整的把有些史实写的很清楚,完整。一些官书,意识形态太强烈,一些私书,又不太客观,所以读史书时,我们要有客观的判断,不可同日而语。



不信的原因:“层累的古史”


在两千年的封建统治时期,文人们都把科举当成目标,对于“五经”更是奉为圭臬,坚信不疑,但随着中国的近代化,人们渐渐对这些封建产物起了疑心,其中最有名的学者就是—顾颉刚


他提出了“古史是层累造成的”,意思就是越远古的历史,其中的人物便越放越大,神话色彩太浓厚,一些传说在人们口里相传,可信度不高。


例如,孟姜女哭长城的例子,他认为,孟姜女哭长城纯属虚构。因为山海关所存的长城是秦朝以后建立的,而秦始皇所建的长城距山海关北数百里。历史上虽有过哭倒长城的记载,但是发生的事件却比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早得多。因此孟姜女跟秦始皇八竿子打不着。

历史上哭倒长城的其实另有其人,但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和演变,变化得如此大足以看出,一段史实是根据历史时势和民间风俗不断演变的。这就使得一些史籍的可信度极大的降低了。


相信的理由:“二重证据法”


在发现甲骨文时,中国古学届掀起滔天巨浪,无数学者耗巨资收购被当作“药材”的甲骨,其中一位学者—王国维,为中国史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在学习甲骨文字时,也不断的在印证着考古文物。因为一片文献,史籍可能会造假,例如“李鸿章传”,然而出土文物摆在那里,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文物是不会撒谎的,读史籍的同时,用出土文物进行佐证,就叫“二重证据法”。



例如:距今8000年的磁山文化,出土了很多石器,有带足磨盘,,石铲等等,充分证明了那个时候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农业。


距今4000年的龙山文化,就发现了大量的防御性城堡的出现,说明上古时期,氏族,部落为了争夺资源,真的有频繁战争的出现。

《史记》:“习用干戈,以征不享”。

黄帝的传说反映了,远古氏族为争夺财富的争斗情况。


大汶口文明,出土过“夫妻合葬”的墓穴,这很不可思议,因为在史前母系氏族,一个女性是拥有很多男人的,生下来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但是夫妻合葬,家庭合葬充分表明了因为生产力的提高,男人的优势渐渐大于女人,至此母系氏族的衰落,父系氏族的崛起。到后来男尊女卑的社会习俗。

《淮南子》记载,“妇人不辟男子于路者,拂于四达之衢”。

良渚文明中大量新疆和田玉的发掘,佐证了史前人类的活动范围很广,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的文化起源绝不仅局限于中原,而真的是遍满天下。

通过一一的佐证,王国维先生认为《史记》中的大部记载,可靠并可信。在现今学术界,考古学已经利于重于泰山的地位,我们活在当下,不仅要读古书也要读“今学”,很多现代历史书,出自学界泰斗,有很大的权威。


同时读史书,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充足的判断力,客观的看待每一个史料,中华文明永远璀璨于世。

6

对于史书记载的历史是否可以相信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解答的。尤其是上溯到五千年的历史。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史书记载的历史基本可信,但具体历史要做具体分析:


01、从时间轴来看,年代较远的的历史,可信度相对低一点;年代越近的历史可信度越高。比如,先秦时期时期的史料记载和秦以后史料记载翔实度就完全不一样。


02、一些大的人物事迹、大事件发生的史载可信,比如朝代更迭,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万里长城等;一些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可能有出入,比如西施以美女身份迷乱吴王夫差事情,本身应是有这么一回事,但具体前前后后事情的过程就不一定是那么一回事。


03、涉及发明创造的史籍记载可信,如:蔡伦发明造纸术;张仲景著作《伤寒论》以及北魏的《齐民要术》、明朝的《天工开物》


04、带有政治色彩的史料记载有水分,特别是封建社会家天下时代,历史是统治阶级写的历史,“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出现一些歪曲历史事实不可避免。即使像太史公那样态度严谨认真,有实录精神,有时对人评价也难免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总之,作为史官来说,实录是职责所在。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一些误差在所难免。


对我们后人来说。先人留下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并科学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至今日,历史毕竟历史,无所谓相信不相信,不管史籍记载翔实度如何,知古鉴今,无论国家和个人,从历史兴替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有益养分,过好今天,发展明天,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7

是否相信史书记载,我的看法是:历史记载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

历史不可重现,只有靠诸多文献资料的只言片语来推测,不相信文献就没办法追溯历史,所以不能全盘否定。

在研究历史过程中,通常会将多方史料记载进行对比,包括且不限于书籍类记载,还有考古文献可以做佐证,从而得到一个比较中肯的答案,并以此为依据,向上或向下延伸历史发展演变的趋势,从而逐渐完善历史场景。

如果遇到冲突,文献之间有矛盾怎么办?该相信哪一个?通常是以正史为主,野史辅助,如果有考古文献最好。另外,还可以联系历史时代发展的前因后果来推测。

比如对秦始皇的描述,史书大多给予残酷无道负面评价。实际上,结合秦朝前后的历史,可以想象,那个时候要想实现一统天下会是怎么霸主,也只有这样的霸主才能完成从诸侯分封制到中央集权郡县制的改革,并实现文字、度量等统一规范。有局限性,也不能忽略积极意义。

每个人,每件事,都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生存发展。所以,除了可以参考历史文献记载,还可以用整体的宏观时代发展背景去推测。

总的来说,就是用辩证统一的方法看待历史文献记载。通俗来讲,就是要用时代背景去把握有一段历史,并使用多种文献相互印证,最终达到还原历史场景的目的,不能保证完全吻合,至少可以实现最大程度追溯到历史真相。

8

中华五千年历史靠史书记载,你们相信史书记载的历史吗?为什么?

开始我们都是小白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是完全相信史书记载的,看了很多的历史书后,就会比较客观的看待历史,不会完全相信,但是我们必须尊重先贤们对历史的记载,因为没有他们对历史的记录,我们对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就会一无所知。

一、为什么开始对史书是完全相信的的原因

一个人对历史的认识是逐步的,不会一下子对历史就突然融会贯通,除非你是神童。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所以凡是历史书上怎么写的就完全认为历史事件就是这么发生的。就像秦始皇,开始就一直认为秦始皇是个暴君;三国时期的曹操,开始就一直认为曹操是汉朝末年的大奸贼······这些历史人物,对我们来说,历史书上说什么就是什么,绝不会认为这些历史人物还有其他优秀的一面。所以,越是在知识匮乏的年纪,越是对历史书的任何记载都深信不疑,估计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这样吧。

二、为什么看了很多历史书后,就不会完全相信史载了。

随着阅览的历史书籍越来越多,以及不同的人对同一历史事件和同一历史人物的不同看法,慢慢地就激发出了我们自己的思考,原来同一件历史事件和同一个历史人物不同的人看法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问题,把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一个历史人物要放在那个时代背景中,综合地看待问题。

比如秦始皇,他也有完全统一中国,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功劳;曹操也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是曹魏政权的缔造者等等所以不能相信历史的一家之言,因为历史都是人写的,难免掺杂个人的情绪、好恶和看法等,所以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最后结论:

虽然历史记载五花八门,但是我们从纵观和横观两方面来看待历史,就会剥丝抽茧,慢慢看出历史的真相来,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先贤们对历史的书写,是他们给我们后世留下了非常珍贵的资料,尤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和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负责编纂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历史学上的两颗璀璨明珠,它们必将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闪光,长存不朽!

9

总体来看,史书记载基本是依据历史事实的,但也有删改,还有一些春秋笔法的写作,靠后来人揣摩。综合来看,基本是可信的。原因如下:

历朝历代都有史官,即时记录当朝的大事记,后来的史官根据这些记载编写史书。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史官可能在夏朝,《吕氏春秋》里就有“夏桀荒淫无道,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进行劝谏,无效,即弃而奔商”的记录,但因至今未发现夏朝的文字记载,所以本文只说可能。而商代甲骨文中有“作册”、“史”等文字,据文字学家研究推测,应为当时的史官。周代就有明确记载的史官,《周礼》中明确记载了周王室设五史。先秦时代设左右史,《礼记》中说“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汉代设太史令,司马迁父子就先后任此职,此外还设女史,专门记载起居。以后历朝历代均设史官,只是官职名称有所差别,比如魏晋南北朝的著书郎、修撰等。这些史官一方面是编纂前朝的史书,二是记录当朝的大事件。为以后编纂史书提供可靠的史实资料。

前朝的史书都有当朝来编纂,不利于本朝的史实可能会篡改。


司马迁著作《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这应该是一部划时代的史书,它不仅理清了中华民族传承的历史,更难能可贵的是记录了本朝的历史,这在后世是不多见的。史书往往是记录前朝的史实,比如《汉书》也称《前汉书》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纂,记录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新朝四年的历史;《晋书》由唐代人房玄龄著,《隋书》由唐代魏征编著,五代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编著了《旧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编纂了《新唐书》,元代脱脱编著《宋史》,明代宋濂、王袆主编了《元史》,清代张廷玉主持编写了《明史》。史书之所以是史书,就是过去的事,那只有后来人整理编著,当朝为前朝写史,几乎成为定式。

但是,当朝的建立往往是在推翻前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如隋亡后建立唐,明亡后建立的清,两者曾是较长时间内属于敌对关系。虽史家都称自已秉承客观公正的态度为前朝编史,但作为有感情的人,不可能没有政治取向。同时,还需要过得了当朝统治者审核的关。所以,本文作者的观点是,对于断代史来说,前期半部分的真实性要大于后半部分。因为只有前朝没落、甚至向非人性化滑落,才能为当朝政权的合理性找到借口。因此,前朝史书中一些不利于本朝事件可能会得到篡改。

与本朝价值观不符的事实可能会删改


历史也是为当时的统治阶层服务的,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印证自已统治的法理正统性,或者道德的正当性,往往引用历史事实来证明,用历史人物或者事件作为榜样。比如尧、舜、禹时代,按照司马迁或者儒家的观点,是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而先于司马迁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竹书纪年》则记载几乎反倒相反的事实。至于谁是谁非,我们只能凭个人情感去理解了。包括成书于唐代的《隋书》,成书于清代的《明史》,为了证明本朝存在的正统性,往往对前朝的事实朝廷否定或者改编来达到自身的目的。

与出土文物相佐证


历史记载与出土文物相互佐证,是认定历史事实的重要方法。历史记载往往具有较为详尽的过程,而出土文物又是不会因人改变的,所以,二者结合研究就成为还原历史事实的重要方式,也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做法。

因此,史书记载的事实绝大部分应该是比较可信的,但也不可全信,如果有历史记载又有文物佐证,那就是可认定的历史事实

10

这是一个有趣的回答,,历史本来就是增是姓,比如秦朝的万里长城,这也是历史记载,汉朝的司马迁史记,北魏孝文帝修建的洛阳龙门石窑,同样是活历史,西安的兵马俑,开封的清明上河图,凡有北京的故宫,商朝的甲骨文,都是鲜合的历史,并不是书本的计载,都是万古流淌的历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