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夏朝时期(距今4千多年),有大米粥、粟米粥、菜肉米粥、大米饭、小米饭;烤肉、蔬菜等。

夏朝用陶罐、陶鼎煮粥喝;已经有了蒸笼——甑( zèng ),据《广韵》古史考曰:黄帝始作甑。考古发现,约公元前6000年前后陶甑发源于中原地区,样式有腰隔鬲式甗、无腰隔陶鬲式甗、鼎式甗三种,其上部为甑,下部为鬲,是两者结合的一种蒸食器。甑可以甑大米饭、小米饭等。

▲ 出土的陶甑图片

考古出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很多陶器和粟米,可以证明夏朝时以粟为主,大米较少,麦子可能还不普遍。

那时期的兵民不分,战时当兵,和平时期种地,百姓和士兵应该都以此为食。

二、商朝时期,依然有粟米粥、大米粥、麦子面疙瘩;可能还有与蔬菜、肉块加盐煮成的稠菜米粥;小米饭、大米饭;馒头、烙饼、烙馍等。已经有了青铜鼎,可以炖肉;炙肉、炒菜等。

中国小麦种植有4千多年的历史,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告麦"记载,麦子的吃法,不外乎煮粥,研成粉可以烙馍、烙饼、蒸馒头、煮面疙瘩汤等。

殷朝有了炮烙之法,纣王还因此应用到刑罚上去。麦子面粉加水糅合,经过炮烙,扁平的就成为烙饼,稍厚的就成为了烙馍,在甑上蒸熟就叫做馒头。虽没有确切记载,但根据人文、技艺分析应该是有的。

▲ 出土的陶甑图片

铜鼎中炒菜也可能出现。伊尹就曾以调和五味进谏商汤,并辅助商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伊尹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治理天下,被老子总结为:"治大国若烹小鲜"。“烹”就有炒的意思。

军队士兵不一定能吃上炒菜,但炖肉、烤肉还是应该能吃上的;肉菜米粥、大米粥、小米粥、烙饼、烙馍、大米饭、小米饭、馒头,应该是主食;咸菜饮食调味菜。

三、周朝时期,天子的饮食分为饭、饮、膳、馐、珍、酱六大类。饭即主食,使用稻、黍、稷、梁、麦、苽六谷烹饪。肉类品种明显多起来了,牛、羊、豕、犬、雁(鹅)、鱼六牲。八珍中有“糁”,也就是鲜肉米饼;吃麦饭时,要配上肉干酱羹、鸡羹。所谓麦饭,分析大概就是烙饼、烙馍、或馒头之类的面食。

庄子的著作《庄子·马蹄篇》中,就记载了”烧之剔之,刻之烙之“,这个”烙之“,可能既包含烙肉食,也包含烙饼、烙馍等。

周王室的菜类食谱中,已经有了炒(烹)菜,炙肉、肉脯、腊肉、炖肉、煮肉、豆豉(chi)、肉酱、酱等食品。

那么周朝军队士兵的正常饮食,应该是大米粥、小米粥、菜肉粥;大米饭、小米饭、馒头、烙饼、烙馍等;菜有咸菜、豆豉、肉酱、肉脯、腊肉等。

四、汉朝时期,除上述食品外,明确有了饼”的名称,”溲面而蒸熟之,则为饼“。溲面,有人解释为用水和面后不发酵,就上笼蒸。当我认为,溲面就是发酵过的面,”溲“,是一种气味,意思是说发酵的有了气味,就去蒸熟。还有烤熟的饼;最迟东汉时,有了胡饼,放上芝麻烤熟或烙熟。

最佳贡献者
2

古代打仗吃的东西非常杂,以谷物为主,没吃的了吃野菜野果,断了粮草就吃马、老鼠、牛皮、牛角,实在没吃的了,就互相残杀吃人肉。

士兵背着锅行军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冷兵器时代打仗靠的是体力,吃不饱肯定打不动,那么部队给士卒提供什么食品呢?在汉朝之前,我国主要的农作物是麻、黍、稷、麦、菽,产量最多的是黍子,也就是软米,还有菽,各种豆子。唐朝之前,每个士兵每天能分到一斗军粮。

由于没有压缩食品,运送粮草的队伍是部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车拉人扛,非常庞大。到了休整的地点,埋锅造饭,就是在地上挖个坑,点起火来熬粥喝。不但麻烦,而且烟熏火燎,容易暴露军情。当年孙庞斗智时,孙膑就用了减灶的计谋,他率领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庞涓知道后非常高兴,认为齐军怯懦,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结果率领轻兵锐卒冒然追击,在马陵道中了埋伏。

馒头、油饼都是部队的发明专利?

三国时期,有了馒头。诸葛亮征讨孟获,泸水一带瘴气重,士兵饮用河水后很多人生病,当地人说是水中下了蛊,杀死一些“南蛮”俘虏用头颅祭河就可以饮用。诸葛亮觉得太残忍,但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面粉加水捏成人头模样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这就是现在的馒头。这虽然是个传说,但可以看出当时士兵已经有馒头吃。

史书记载,南宋时期战事频繁,军粮补给经常不能及时送到前线 ,士兵饥一顿,饱一顿,影响斗志。于是就有人制作了中间有孔的油饼,用绳子串起来,油炸食品不容易腐败,士兵行军时背在身上,饿了随时可以揪下一个充饥。不过想像一下,每个士兵都背一串油饼行军,这个场景很搞笑。

当地征收粮草

如果是长期战争,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当地征粮,打到哪里,就向哪里的百姓征粮草补充军备;二是部队在当地开垦荒地,像当年红军在南泥湾一样,自给自足。三国时期,曹操接受谋士的建议,在许县一带实行屯田,招募流民垦荒耕作的为民屯,命军队耕战结合的为军屯。不但满足了军需,而且对战争地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起了推动作用。采取当地生产屯粮,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物产,适合种什么,士兵就能吃到什么。

断了粮以人肉为食!

战争环境非常恶劣,部队断粮是经常的事,那么断了粮吃什么?《三国志》记载,袁绍粮草被焚烧后,士兵断了顿,没办法只好采桑葚充饥。袁术称帝失败后成了众矢之的,粮草没了着落,兵卒饥饿难耐,只好下淮河捉河蚌打牙祭。

最惨的是被围困,内无粮草,外无救兵。长平之战时,赵括被白起大兵围困,士卒先是杀马为食,马吃光了,饿得发了疯的士卒就互相残杀,煮人肉为食。

三国时期臧洪率领的部队被曹操围困在东武阳城里,粮食吃光了,老鼠、牛皮、牛角、羊角也都被吃光了,为了鼓舞士气,臧洪杀掉了自己心爱的小妾,煮成肉粥分给众人吃。

战争是残酷的,为了生存,只要能填饱肚子生存下来,士兵什么都会吃。

3

正常情况下,秦汉之前的士兵食物都是小米为主食,汉代之后小麦种植范围扩大,小麦成了古代北方军队最重要的军粮,南方军队主要是大米。明朝之后,花生、玉米、地瓜这些舶来品渐渐广泛种植,成了小麦的陪衬。知道了军粮后,接下来该谈谈怎么吃。战场和家里不一样,家里有时间研究怎么做美食,战场就不一样了,战场充满了太多的危险,大家都很警惕,吃饭速战速决,以小麦和面粉为例,很少有人在战场上和面做馒头啥的,他们直接现场支起锅,倒入清澈河水烧开,把麦粒煮了做成麦饭,戚继光发明的“光饼”更方便了,提前做好饼,用绳子串起来挂脖子上,饿了直接从脖子上扯几个。可是光吃粗粮也不是个事儿呀!至少得吃点蔬菜和肉吧!古代军队在野外还可以捕获野生动物,比如兔子、鸟类、鱼等等改善伙食,有时候,将军突然宰猪羊请全军士兵吃大餐,意味着将要进行大战,这顿饭既是激励士兵又是士兵最后的一顿饭。

4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军队对后勤的重视,在古代行军打仗的时候,粮食对于士兵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士兵们没有吃饱饭,怎么有力气打胜仗。随着朝代的不同,士兵们吃的食物也有所不用,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古代士兵行军打仗中吃的食物分别都是什么?

  1.上古时期至唐朝:小米。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代军队的饮食都是比较简陋的,仅仅是果腹的水平。而最早的军粮实际上就是煮小米粥,在宋朝以前,军队的饮食主要以吃稠粥为主。不过当时并没有铁锅,用的是陶器,陶器最适合煮粥,只是陶器并不适合炒菜或者烹饪其他美食。

  在夏商周三代,当时军队都是煮小米粥,有时候伙夫会往粥里加入各种野菜、野果、豆类或者一些打猎得来的肉食。一到饭点,行军打仗的士兵就开始架起陶锅熬粥喝。

  从上古时期到唐朝,小米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军粮,其原因其实也很好理解。

  小米起源于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而在唐朝以前,中国的政治和军事中心都在北方,特别是在西北一带,而军粮的选择往往秉持着就近原则,再加上小米非常容易保存,比如唐文献说小米可保存九年,而大米只能保存五年。于是乎,获取方便且容易长期保存的小米就成了古代军队最常见的一种军粮。

  古代行军打仗中,除了小米,还有大米和麦子也都是比较常见的军粮。

  2.宋明军队:干粮。

  在古时候,所谓的干粮,实际上就是馒头和大饼,馒头和大饼是很晚才成为军粮的,因为面粉的加工比较困难,而且古时候的人们也不会发酵技术,所以那时候人们做成的干粮全都是死面。宋明两朝的军队就比较喜欢吃大饼,大饼是汉朝时期才出现的,只是汉朝军队并没有将大饼作为军粮。

  一直到唐宋时期,大饼才慢慢成为军粮。

  唐朝时期,为了对抗突厥、回纥等西北游牧民族,就建立了一支特殊的骑兵部队,而为了减少后勤运输,这支骑兵部队就携带干粮和其他一些食物长途奔袭,万里转战。

  宋朝军队征战时,士兵们往往背负糜饼、杂饼、皱饭、硬块盐和大酱行军。

  发展到明朝,大饼的吃法就有些类似于今天的压缩饼干。当时,明朝士兵为了便于山区林地作战,就将圆饼用炭火烤灸,烤至酥脆咸香后,在圆饼的中间戳一个小孔,然后用绳子串起来,士兵携带起来就很方便。

  3.副食

  不管是小米还是大饼,都属于主食,也就是只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古代行军打仗,除了主食外,也有副食。只是古代军队中的副食实在少得可怜,通常只有大酱和腌菜。

  只有出征前和取得大捷后,士兵才有幸能喝上一碗好酒,吃上几斤好肉。至于行军打仗的过程中,吃的食物都是非常简陋的。

  4.游牧民族的军粮

  游牧民族最主要的军粮是风干肉。一头上百公斤的牛,经风干加工后,就变成了十几二十斤的肉干,士兵携带这一二十斤肉干,就好像是带着一头牛的牛肉出征打仗。

  风干牛肉干所含的蛋白质是普通牛肉的好几倍,一小块就能维持人类生存的需要,所以这一二十斤风干牛肉能吃上好几个月。

  在休息的时候,游牧民族的骑兵还可以用小块肉干煮汤喝,再加上一点奶类食品,整体的营养算是比较丰富和全面的,所以游牧民族的骑兵很少需要后勤运输粮食,也不需要准备大酱和腌菜之类的副食。

  综合来来说,士兵在行军打仗中,吃的食物都比较简陋,但填饱肚子还是没啥问题的。

5

古人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

古代打仗行军的士兵消耗巨大体力,粮食就是更如此。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军队军队作战就是重中之重。如果出现了缺粮的问题那么就算士兵再精锐也会崩崩溃。那么在古代行军时吃着什么?

第一种:主食

我国古代是一个农耕民族,主要食物来源都是以植物种子为主。人们就其分成五谷杂粮。

五谷”分别是麦、稷、黍、菽、麻, 杂粮则是高粱、谷子、荞麦以及各种豆类的作物。所以在我国古代行军打仗的时候,就是这五谷杂粮。

第二种:配菜

这种情况不好说,一般军队在行军会携带大量腌菜坛子装着各种腌菜。

这种腌菜主要是为军队提供调味的配菜和盐类的补充,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必须要吃盐的,不然就会浑身无力,失去战斗力。

所以在打战的时候,士兵能够吃到足够的盐,对于军队战斗力的强弱是至关重要的。

但凡事都有例外如果条件差的话就有一种替代品:粗布,将粗布浸在醋里,拿出晾干再浸入醋里,反复几次后即可。

等缺乏盐时,就将其放入锅中煮,但味道难吃但比没有强。

第三种肉食

这是比较少的,行军中会携带些腌肉与活着的动物对军队进行肉食补充,但吃肉情况不多,只有打赢仗后才会有机会享受。

我国像这样的情况一直到二战时期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经济搞上来了,再加上我军有自立更生的优良传统,军队食物供给才渐渐得到改善。


6

五谷杂粮熬粥、酒、胡饼、锅盔、肉干、酱等,肉干、酱一般只有军官吃得上。苦难时期挖野菜、吃树皮树叶、甚至人肉也是军粮;

古语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部队粮食供应充足,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喝酒吃肉,比如说在战前或战。在战前,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史记》鸿门宴中的一段,当项羽准备攻打刘邦时说了这么一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还有就是秦军每战之前都要大量饮酒,以鼓舞士气,打胜之后就会喝庆功酒;

如果部队粮食供应不上,就只能吃野菜等东西充饥了。《三国志》中就有没有粮食吃的时候,袁绍的部队在河北吃桑椹,袁术的部队在淮南吃河蚌的记载。再没东西吃的时候,要么吃人,要么就自动瓦解。

7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重要后勤,士兵口粮对一场战争的胜负具有很大的影响。随着食物品种的发现与种植技术的发展,行军口粮种类也一直在更新、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士兵们对于军粮的爱恨交织的矛盾心理。

要知道,军粮一定要容易携带,不易腐坏,简单易食,还要量大管饱——这样味道一定好不了,能快速补充士兵的体力,有力量快速作战。而且,随着历史发展,士兵们的口粮也一直变迁。

要理清古代士兵的口粮变迁,我们首先要弄清一个问题:

中国饮食结构变迁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艺五种”,说明在黄帝时期,就出现了黍、稷、菽、麦、稻五谷,并且“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谯周·《古史考》)。

到了夏商周时期,出现了五菜、五畜、五果、五味等,还进一步丰富了粮食作物与蔬菜,出现了“粱”、“菰米”、“芥”、“蔓青”、芹菜等食物。

春秋战国时期,肉类被限制在统治者食用,周天子甚至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礼记·王制》),以至于孟子专门提出“七十可以食肉矣”。这应该是统治者被称为“肉食者”的来历了。

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出现了南北方的饮食差异,北方——基本上就是中原地区了,以黍、麦为主食,吃羊、猪肉;南方以稻为主食,吃鱼肉。当然,北方也有吃鱼的,比如范蠡就写了一部《养鱼经》。

到了秦汉时期,国家开始了大一统,各种产业如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等大力发展。吃的上面也更讲究了。在这时候,出现了面食,也就是面粉做的食物。当然,这时候面食都是上层人士吃的东西,普通老百姓可能连肚子都吃不饱。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主食基本上没有变化,只不过是食品原料增多了、食品种类增多了,馒头、面条、饺子、馄饨、月饼、油条等等开始出现。

到了明代,中国饮食结构有所变化。嘉靖年间起,北方开始开垦水田,栽种水稻,大米成为主食之一;南方也引进了小麦。

而且,嘉靖年间,去麦加朝圣的回教徒带回了从南美洲传出的玉米,并在此之后慢慢推广,直至明朝末期,成为人们主食之一。

另外,红薯也在明朝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慢慢从南方扩散到北方,也成为了人们主食之一。

清代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了解了这些,我们也就弄清了军队士兵主要吃些什么。

古代士兵主要口粮

总的来说,秦汉之前,北方以小米、麦子为主食,南方以稻米为主食,做法大多就是煮与蒸;秦汉时期,粮食种植面积扩大,出现了面食,但这只是上层社会的食物;到了明朝,才有了玉米、红薯的引进与种植。

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麦子一直以来都是产量低,还要煮成麦饭吃,很不好吃,自然不能当做军粮主食了。黍(小米)产量高,味道不错,还耐储存。比如,《农书》就记载:“五谷之中,唯黍耐陈,可历远年。”所以,唐代之前,黍(小米)一直是军粮的主角,以至于汉朝的“输黍于边”体系一直被学者研究。

唐代之后,经济大力发展,种植技术也有很大发展,稻米、麦子种植慢慢扩散到全国,这才逐渐成为军粮的主角。

值得一提的是,《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蒙古军队作战时会赶着一群牲畜作为食物。他们还携带一种脱水的粉末状奶制品和风干牛肉条作为副食。

古代军队副食

古代士兵们要么熬煮小米,要么用小麦粉做成烧饼,要么蒸煮大米作为主食,但蔬菜就没有那么种类丰富了,新鲜的肉也是不可能的。

为了保证易保存、易携带、易食用,菜类、肉类一定会处理好携带。一般有两种,一是各种大酱,二是腌制过的菜类肉类。

酱的制作在中国历史悠久。张岱的《夜航船》中就记载“成汤作醢”,这里的“醢”,就是肉酱。到了周朝,周天子食用的酱“百有二十瓮之多”。秦朝《传食律》中就记载,根据职务高低不同,对官差的配给是“半斗粺米,四分之一升酱”或者“一斗稗米,半升酱”。

腌制过的蔬菜肉类也是很好理解的,比如鼎鼎有名的“金华火腿”,传说就是宋代抗金名将宗泽凯旋时,沿途百姓争相送给将士猪腿,因路途遥远,不易保存,乡亲们就撒上盐做成了火腿。“火腿”这个名字据说还是康王赵构赐名的。

古代军队发明的美食

古代士兵并不都是喝粥吃腌菜的,我们现在吃的许多食物,都和古代军队有些渊源。

馒头就不必说了,宋代高承载《事物纪原·酒醴饮食·馒头》中就提到诸葛亮发明馒头的故事,只不过那时候的馒头是有肉馅的,现在应该称之为肉包子。

锅盔据说也和诸葛亮有关系,但也有地方传说和周文王有关系,比如文王锅盔(岐山锅盔)就在西北地区很出名。当然,传说中都提到锅盔是作为兵士的军粮发明的。

光饼在福州地区很出名,据记载是戚继光下令烤制一种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在兵士身上当干粮。

踅面,念作二声xue,也写作旋面。当地传说,韩信打仗时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发明了踅面。这种面在制作时就已经快熟了,吃的时候在开水锅里捞煮一下就可以了。

古代军队缺粮时吃什么

我们以上谈到的都是后勤充足时,士兵可以吃到的食物。若是缺粮少米,杀马吃肉是轻的,中国历史上也有吃人肉的。

唐朝安史之乱睢阳之战时,张巡坚守睢阳十月之久,士兵们从每日分到一勺米,到吃树皮草根,再到饥饿至死。张巡只好杀其爱妾,煮熟犒赏将士。后来又杀了睢阳城的老弱妇孺,史载“凡食三万口”。虽然韩愈辩解是吃的死去的叛军的肉,但坚守睢阳的将士们确实吃了人。

后记

古代士兵吃什么,这关系到一场战争的胜败,比如曹操就是烧了袁绍的粮仓,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古代士兵吃什么,也受到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限制,要不然士兵们吃了千多年的小米饭,直到唐宋才能完全吃上稻米和面粉。

古代士兵吃什么,总是比不上和平时候吃的时候。只希望后世再少些战争,军队罐头再有营养,也不如大锅里炒出来的饭菜好吃。

8

干粮基本上都是大饼,在行军宿营的时候会烧火做饭,蔬菜基本上别想了,能有咸菜噶哒就不错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