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信被杀的根源,其实不在于他功高盖主,而在于身份发生了变化。刘邦诛杀功臣,跟朱元璋诛杀功臣不一样,朱元璋时代没有封王,专挑冒头的剪除,借派系斗争,将有实力的文臣武将都干掉。

刘邦不是,他要清除的是诸侯王,这些诸侯王本质上是军阀势力。不幸的是,韩信的身份也变成了军阀,这才是他惹上杀身之祸的根源。

刘邦功臣集团的两大势力

刘邦的功臣集团,可以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部分是追随刘邦左右的文臣武将,以丰沛集团为主干;另一部分是异姓诸侯王势力集团。

第一部分功臣是刘邦的团队核心,乡情纽带和亲缘关系是基础,辅以张良陈平等智囊团成员。这部分人员跟随刘邦经历过多次生死考验,忠诚度很高,也是刘邦能在一次次劫难后,重新崛起的基础。

第二部分功臣更像是刘邦的合作伙伴,双方以利益的变化为基准,时而结为联盟,时而又分道扬镳。比如魏王豹曾经是刘邦的合伙人,后来改投项羽;英布原来是项羽的部下,后来改换门庭投靠了刘邦。他们的行为其实只有一个风向标:刘邦和项羽谁能占据上风!

一部分是“家里人”,是坚强的后盾,一部分是“生意伙伴”,利益先导,无所谓忠诚!

刘邦对两大势力的政治考量

很显然,对这两大派势力刘邦是有不同的政治考量的。

首先,以丰沛集团为主干的核心成员们,他们不光是取得天下的基础,也是未来帝国的政治核心。而且这部分功臣,总的来说不会对皇权构成致命威胁。

文臣中,张良急流勇退;陈平不是当领袖的料;萧何有这个能力,但也有自知之明,以自污的方式早早向刘邦表明了态度。

武将中更没几个拿得出手的,曹参大多时间给韩信当副手,周勃、樊哙、灌婴都不是那种最顶级的将领。

更重要的是,丰沛集团内部并不和睦,没有谁能承担核心力量。萧何与曹参有矛盾;樊哙跟刘邦走得近;陈平跟谁都保持距离;连周勃和灌婴这两个后起之秀,都不是铁板一块。

总之,这部分功臣,唯一的核心就是刘邦,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不足具备号召力。即便如此,刘邦还是给他们培养了一个天敌——吕雉!让功臣集团,跟以吕雉为首的外戚相互制衡。

对合作伙伴诸侯王势力,刘邦的态度很清晰——清除!这部分人本来就是合作关系,基础就是利益关系,靠不住。更关键的是,他们都有军权,本质上属于军阀势力。

以卢绾为例,他是刘邦最信赖、最亲密的伙伴,但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竟然也走向刀兵相向。根子在哪里?手上有兵呐,坐在诸侯王的宝座上,想法怎么可能还停留在光腚玩耍的年代?

所以,异姓诸侯王靠不住!其实,后来的事实证明,不光异姓诸侯王靠不住,宗室诸侯王也一样靠不住!有独立的兵权就会滑向军阀的深渊,拉不住!

这就是刘邦坚定地要剪除诸侯王的原因!

韩信角色的转换是其悲剧的根源

本来韩信的身份是刘邦的核心成员,可惜后来发生了转变,变成了诸侯王,这就是韩信必死无疑的原因。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

当年,刘邦兵出汉中,韩信就像他的一把利刃,始终独立在外,替刘邦斩将夺隘,同时为刘邦免费提供训练有素的兵源。

本来这种结构就很微妙,一位高级将领,长期领兵在外,主仆关系就会很微妙。不过刘邦不傻,他在韩信身边安插了钉子,曹参作为韩信的助手,兼监军,始终伴随他左右。

韩信每打下一个地方,刘邦就派人接管,韩信继续瞄准下一个目标。如果按这个节奏走下去,韩信绝对居功至伟,功成身退。变化就出现在齐地!

就在韩信准备攻打齐国时,郦食其跳出来,凭一张嘴就说服田广投降了!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可是韩信在蒯通的蛊惑下,不顾齐王已经投降的事实,对齐国发动了进攻。猝不及防的齐国被韩信拿下了,可是郦食其却做了田广的刀下鬼!

韩信拿下齐地后开始膨胀,要求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虽不情愿,但碍于形势压力,被迫封韩信为齐王。

韩信的转折点就在这次求封齐王,从这时候开始,韩信事实上已经变身军阀,对刘邦的指令,不再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而是玩起了心眼。围攻项羽的总决战,他和彭越借故迟迟不到位,让刘邦又被项羽反咬一口。

刘邦被迫采用张良的计策,跟他俩划定封地,韩信这才姗姗来迟。

韩信功成身退的几个节点

通过上述过程,我们很清晰地发现,韩信在获得齐地前后,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可能是觉得自己的功劳太大,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所以不惜伸手要。

他的谋士蒯通也起了很不好的作用,不是给韩信以正确的引导,而是鼓动他走向军阀之路。如此,韩信硬将自己,从刘邦的核心成员,推向刘邦的合作者。看起来更显贵了,其实已经把自己逼上了死路!

回过头来,假如韩信重新选择,能不能做到功成身退呢?有几个关键点,踩准了,也许有可能。

第一个节点,无端攻齐:这个阶段,假如韩信心态平和,停止攻齐,按刘邦的指示,留部分人马守齐地,将剩余人马给刘邦带回去,老老实实回到刘邦身边,等他的下一步指示。

第二个节点,求封齐王:这是最大的败笔,聪明的人不但不应该求封,反而应该取得齐地后,尽快将军权和行政权交给接任者,回到刘邦身边。其实,拥有军权的人,离皇帝越远越威胁。

第三个节点,围攻项羽:这个阶段的表现,韩信几乎跟刘邦撕破脸,赤裸裸地讨价还价。表面上他拒绝了蒯通的意见,其实内心还存在当军阀的愿望。这个行为,让他走到了悬崖边缘。

第四个节点,改封楚王:这期间,韩信其实极度危险了,他依然不自知,竟然私藏钟离眜。到这时候,刘邦已经在想办法抓他小辫子,他却还惹是生非,自寻死路。

错过这四个节点,韩信等于已经被判死刑!陈豨事件只是泼在他头上的污水,没有这件事,还会有其它事件加在他头上!

综上所说,韩信之所以被诛杀,大局上是刘邦出于清除诸侯王的政治需要,主观上,韩信个人心理的不满足,不自知,导致自己越来越被动。进而把自己逼上了死路,其实跟所谓的功高盖主没有多大关系。

最佳贡献者
2

韩信是国士无双,不世出,功高震主的名将,是军事界谋功派代表人物,为西汉王朝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从现存资料看韩信年轻,政治能力一般。杰出军事能力,赫赫战功,身居高位没有相匹配的政治能力是很难做到功成身退的。

韩信跟随刘邦要做到功成身退应该不当齐王和楚王。楚汉之争,刘邦为了战胜项羽,分封8个异姓王,战胜项羽以后,取消异性王可能是刘邦奋斗目标,因为异姓王独立性强,对汉王朝有威胁,尤其军事将领韩信、彭越、英布汉初三大名将当异姓王威胁更大。韩信的齐王还含有要挟刘邦成份,韩信还是后加入刘邦集团的,时间短,以前资历也一般,言行不注意收敛,再加上韩信性格,很难做到功成身退。

韩信跟随刘邦要做到功成身退应有只想做事不想做官思想,建立功勋同时把职位和权力看低,甚至降低放弃一定职位和权力,注意自己的言行才有可能功成身退。

秦国王翦和唐朝郭子仪做到了功成身退,他俩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3

在刘邦成就大业后,韩信是做不到功成身退的,不论是就韩信自身条件而言,还是对于刘邦的猜忌而言,所以韩信怎么做,他只会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死。为什么这么说呢?

1、“能力”是韩信的硬伤,别人抢不走,偷不到。

有能力的人,大多都是有野心的,如吕不韦,司马昭。所以君主喜欢有能力的人,却又痛恨有能力的人。特别在和平时期,能人就显得更是碍眼了,正常功成身退有三种方式,一走了之的,如“范蠡”。称病归隐的,如“张良”。

随意自污名声的,如“萧何”。但这些方法,韩信都不合适啊,一走了之,刘邦天涯海角也会给他逮回来,万一落入敌军怎么办?称病归隐,万一和叛军接洽上怎么办?自污,军事上的成就(还定三秦,灭魏破代,东进攻齐等等)再怎么抹黑,依然在那里。

这些方式都行不通,何况韩信根本不是甘于平凡的人。他在最得意的时候,逼着刘邦封他为齐王,在被贬淮阴侯的时候轻视樊哙。他的骄傲与抱负不允许他轻易弃功名利禄而去。

2、“年龄”是韩信不能改变的事实。年轻不是他的错,但既年轻又有能力就危险了。

韩信功成名就的时候太年轻了,他死的时候才35岁,这时候的刘邦60,萧何61,吕后45,张良54。试问刘邦死了,他的后人中有几个是韩信的对手。

所以,不论是刘邦还是吕雉都要把危险扼杀在摇篮中。刘邦不可能那么早处置韩信,不然对于功臣来说,信任何在。所以刽子手只能是吕后了,所以韩信最后死在了女人手上。

3、“猜忌”是刘邦心里剪不断的弦,他与韩信的关系是玄之又玄。

其实,半路投靠的韩信和刘邦的其他兄弟有很大区别的,他是外来户,没有自己的势力,于刘邦来说,他就是打仗的工具。信任是不那么容易形成的,甚至在设坛拜将时就已经留了后手。

韩信的副将是曹参和夏侯婴等人,这些从小和刘邦一起长大的兄弟,所以理所应当的,有了后来“三夺兵权”的光荣事迹。这种介于爱才惜才却又畏才惧才的心理,过于微妙,不能让刘邦心安。

小总结

开国功臣不得善终,或是能力太强,名声太旺,或是势力太强,功高震主。统治者为了自身家族的利益,都会选择除之而后快,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朱元璋为了给孙子立威几乎杀了所有功臣。功成身退,能做到的人不多。

我是妙趣看历史,图片来自网络。

4

韩信如何做到功成身退,事实上刘邦已经强行安排好了,安安心心老老实实做个淮阴侯就好了。刘邦在陈县以骗术抓住了韩信之后,把他带到了洛阳,又带到了长安,为的就是放在眼皮底下好看着。韩信确实也平安又过了六七年。只是这个时候韩信与刘邦吕后的关系相当脆弱,韩信要想继续过下去,他还得继续低调下去才行。

还有一个时间点对韩信来说也比较敏感,就是刘邦临死的时候,碰巧刘邦猜忌又大爆发,很可能就因为放心不下韩信要把他一起带走。如果过了这一坎,到了吕后临朝,吕后将会忙作应对刘氏宗室又忙着提拔吕氏,小小一个淮阴侯又不在朝中居职,常常会忘了他也不一定,保险起见,他还得向陈平与周勃学一学如何与吕后相处。


5

中央集权,必然剪除拥兵自重者,就算当时不剪除,也必然对后来的局面带来影响。都知道刘秀不杀功臣,但后来就只能被‘挟天子以令诸侯’!杨坚也不杀功臣,后来就被臣取而代之。秦始皇不杀功臣,被‘指鹿为马’。赵匡胤是唯一一个光夺兵权,不杀功臣的,后来被莫名其妙的干掉了!而且宋的皇帝,一个比一个软,一代比一代弱,真正掌握权柄的恰恰是权臣!试问历史上还哪个朝代,国未灭,皇帝先被抓起了???真正最好的就是唐朝李靖了,出将入相,但也到死都被李世民监视着。韩信最好的结局,就是和张良一样,把吕后贡起来,不然就算一个没有兵权的韩信,吕后也是不放心的……。

6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与萧何、张良一起并称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一起并称三大名将。这样一个战功赫赫人,结果刘邦还是要了他的命,哪他能不能做到功成身退?像萧何、张良一样?答案应该是:可以做到功成身退,因为刘邦在史书中评价还是比较豪爽大方的,对待功臣也没有那么狠。根据历史就浅析一下吧:

第一、韩信发兵帮助刘邦打败项羽不久,刘邦趁着平定鲁国的机会,突然"还至定陶,驰入齐王(韩信)壁,夺其军"。就突然袭击夺走了韩信的兵权,然后借口"义帝无后,齐王韩信习楚风俗"让他到下邳当楚王。

这样的事情此前就有过一次,刘邦佯称汉使,飞骑驰入军营,趁韩信和赵王张耳还在睡觉,在他们的卧室内夺走兵符,调兵遣将,让韩信和张耳大惊失色。这时候韩信就应当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老板有何用意了,可是他没有!

第二、就在韩信当楚王的第二年,刘邦伪称天子巡狩,出游云梦,从洛阳来到陈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在诸侯郊迎的道旁,突然袭击秘密抓了韩信,理由是有人告他谋反。

当然了,不是事实,颇具军事才能的韩信一开始就没有反,也不想反,他总以为刘邦对他是有恩情的,他要报恩,不管以哪种方式,刘邦都能接受!他错了,刘邦是谁?皇权的统治者,他再豁达,也绝不允许挑战皇权。其实刘邦也不相信他会反,却也不愿意放过这个收拾韩信的机会,于是把他绑在车上带回洛阳。一到洛阳,就宣布大赦天下,也趁此机会把韩信"赦免"了,只不过降为淮阴侯,也不让到封地了,留于朝中。

这些都说明,刘邦并没有下定决心要杀他,韩信要做的就是思考自己的将来了,或蹈光隐晦,谨慎做人,或者交出兵权,告老还乡,总之不能让刘邦感到他的存在是对皇权的威胁,方能功成身退。

图片来源于网络,告知立删

7

一、表忠心

刘邦本来就是一个大老粗,西汉的天下就是在像韩信这样的人的帮助下取得的。刘邦得了天下后杀害功臣,绝对不是因为他犯了病,而是他想搞中央集权统治。韩信等人不过是刘邦政治野心的牺牲品。所以,韩信要想活命,就得向刘邦表忠心。主动辞官,而不是要官。

(韩信剧照)

二、交兵权

韩信善于用兵,善于打仗,这不假。但韩信却不善于察人。刘邦是什么人,吕后是什么人,萧何又是什么人,韩信根本就没想透过。西汉建立后,韩信的思想还停留在之前,他还是用旧思想解决新问题,焉能不死?!韩信如想活,首先就得主动向刘邦示弱,主动交出兵权。



三、远小人

韩信之死,一方面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一方面也是小人所害。萧何是何人也?韩信从一开始就没看明白过。他只是稀里糊涂地跟着萧何,被他利用。最后,等自己没了利用价值。就只能剩下被抛弃的命运。

历史从来不是假设,历史从来不可能假设。韩信在军事上无人能敌,但在政治上却是个彻头彻尾的侏儒。韩信性格的缺陷,决定了他的命运。韩信之死,乃时也运也悲也!

8

我认为无论韩信怎么做也无法做到功成身退,韩信的死是必然的。

首先,韩信比刘邦年轻而且身体好,刘邦打败项羽后其实身体就不行了,这时候刘邦想的是如何让汉室江山能顺利传承下去。而韩信等就必然成了绊脚石,而韩信的性格还是桀骜不驯,几乎没人喜欢他,而刘邦很清楚自己儿子的能力,很清楚自己死后韩信无人能制衡,所以在除韩信的问题上,刘邦和吕后是一致的。

而韩信由于性格的原因,即使兵权被解除也是毫不服软,这只能加速死亡。

即使韩信服软,刘邦也不会放心他,毕竟韩信比他年轻。其实当时天下已定韩信不可能有反意了,但只要韩信活着刘邦就不会放心的,所以韩信结局早就定了。

假设韩信情商如果高些,及时收敛点,学习秦时名将王翦的做法或许可以保命,比如向刘邦大量讨赏,打败项羽后主动教出兵权,不过问朝政,多买田地多娶几个小老婆,彻底放下以此向刘邦吕后表明心迹,这么做也可能保命。

但韩信不是王翦,所以韩信必死。

9

夺兵权,在刘邦刚统一天下,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干掉他,取而代之,是韩信的唯一出路!

10

刘邦建立汉朝后,初期为了奖赏功臣,大封过异姓王,这些异姓王中,韩信不论功绩、实力,均为第一,实际上韩信就是这些实封异姓王的代表,本人又是当世第一名将,所以被猜忌是必然的,但要说刘邦十分不喜韩信,也不对,与项羽争天下的几年大战中,韩信堪称神队友,在战场上的表现,韩信从没让刘邦失望过,这样一个好用的人,在刘邦立国之初,很鸡肋,将韩信封了异姓王,算是践行了诺言,但一位战无不胜的大将,常年统兵在外,远离视线,哪个皇帝也不放心,所以,使个手段弄到身边,给个侯爵位养着,算临时安置了,说不定啥时候用得着再看,这大约就是刘邦当时的心态,其实两人的关系从来都没紧张过,韩信毕竟是经刘邦铁杆班底萧何发掘,亲自面试,然后解衣衣之,以食推之,亲拜为大将军的人,韩信从行为来说,也没辜负过刘邦,刘邦建汉,以王爵酬之,这时候,韩信应该是真没想过反叛,但之后的折腾,及至把韩信留在身边,这点情份所剩不多了,多多益善的典故就出自韩信被拘的那几年,和刘邦说话,用对比贬下刘邦,又用善用将捧刘邦收尾,有怨,也在学着把自己摆在臣子的位置,韩信其实真没想过要造刘邦的反,年轻时寻明主建功立业,功成后封妻荫子衣锦还乡,就是韩信一生的追求。

韩信其实想善终,也不难,做为武将,他除了武力值,其他都太完美,军中有威望,又不怎么贪财好色,身体也还挺健康(韩信应该比刘邦小几岁),正常情况刘邦死时,他还能活好些年,刘邦如果死了,后代没人镇得住,这就是问题了,可惜韩信没想明白,自污的事不干,把柄也没给君王留几个,这些都不做,弄个自残也行啊(摔个马瘸条腿什么的),不自残,过几年快活日子(沉迷酒色)也好啊!敖到匈奴南下,刘邦白登之围,第一个想起的必定是他了,刘邦晚年回乡做大风歌,最后一句,听着是颇多有悔意的。对于君王防范的对象而言,还用得着的地方,就是最好的活着的理由。

后世军神级名将,得善终者无出李靖,郭子仪,这两位的晚年做风,就是他们那个级别人物的范本,韩信可惜做了反面案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