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大体如下:

第一,兵在精而不在多。

这是千古的名言。

有战斗力的部队,1000人可以打败1万人。

无战斗力的部队,10万人也不过1000人,反而会消耗大量给养。

清军入关部队虽然只有约20万,但战斗力都是很强的。

入关时,满洲八旗有310个牛录、蒙古八旗118个牛录、汉军八旗164个牛录。以满洲每个牛录300人、蒙汉每个牛录200人的平均值推算,则总数为14.7万人(满洲八旗约9万人、蒙古八旗约2万人、汉军八旗约3万人)。另外加上天佑兵、天助兵、外藩蒙古兵、朝鲜兵等等,总计约20万人。

以八旗兵为例,可以说是冷兵器时代最强的几支军队。

明军和八旗兵的野战中,几乎没有一场占上风。

后来虽然八旗兵腐败,接替他们的绿营兵战斗力较差,但仍然在满清前期和中期也打过很多战役,从南方的缅甸打到北方的蒙古,胜多负少。

再说,其实20万大军也不算少了。

壬辰倭乱期间,大明军队远征朝鲜,也不过长期保持10万兵力。

明军为了剿灭满清,破釜沉舟的萨尔浒战役中,明军不过8万多人。

而李自成去山海关打吴三桂,其实作战部队也就6到8万人,其余都是民夫。

以满清20万大军的精兵,已经可以在大明内部打赢任何一场战役。


相反,明军则是大明末年的军队,战斗力虚弱,军饷都拿不到,很多干脆就是混口饭吃的流民组成。这些军队兵力再多,形同民兵,其实不能和正规军对抗。

第二,清军入关后飞速壮大。

入关以后,由于崇祯已经死了,大明乱成一锅粥,大量明军来投靠,总数不下几十万人。其实早在入关前,吴三桂的明军投靠满清就有五六万人。

再比如满清大军杀到江南的时候,号称80万大军的左良玉正在和马士英内讧。

见到清军趁虚而入杀过来,左良玉的这些部队全部投降清军,一般认为投降的部队最少也超过20万人。

满清军力一入关就飞速增加,不是区区20万了。


第三,明朝内讧太激烈。

可以说,明朝完全是毁于内讧而不是外寇。

即便是满清20万大军,如果大明没有内讧,满清征服中国可能性很小。

但事实上整个大明内部,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是大规模内讧。

各股农民军、南明各派系军队、地方武装力量割据一方,互相攻杀,一盘散沙。

这就是满清绝佳的机会,可以轻松地各个击破。

如果大明能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集中国力和军力和满清打持久战,满清很有可能连关都进入不了。即便能够入关,也很难站住脚。



况且,满清内部问题也很多,各部落头领有很大权力和自己的部署。一旦满清遭遇持久战,或者遭到很大的失败,内部也很可能会出现内讧,就像以前的突厥、匈奴一样,自我毁灭。

最佳贡献者
2

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饿狼传说”。

入关前,努尔哈赤并没有料到自己和后世子孙可以成功入主中原。这是因为努尔哈赤基于自身实力,通过兼并东北各个部落后,有了一定的实力基础,但是体量依然不够大。

所以,后金最后能成功打败明朝,入主中原,准确地说,他们选择了一种更有“性价比”的战争营销模式。


“性价比”本是商战中常常用到的术语,尤其是小米模式的成功,让性价比更加深入人心。那么战争中的“性价比”该如何理解呢?

战争性价比,我们可以理解为,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争回报。

而努尔哈赤所做的一切都是符合性价比原则的,后世子孙谨遵祖训,如法炮制,持之以恒,把握机会,最终获得成功。

努尔哈赤在关外做了三件事,奠定了战争“性价比”。


1.靠制度降低军事成本,提升战争性价比。努尔哈赤率先创建的八旗制度,成统一三大女真部落的致胜利器。
由于兵民一体,兵员有保障,生产力高,战斗力强,军事成本有效降低。尤其是军事先行,为形成稳固的上层建筑提供了实力基础,

2.靠提升文化提高凝聚力,有效降低分裂风险,形成内部向心力。努尔哈赤创建满文,摆脱民族落后的文化现状。在那个时代,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军事强大和文化崛起,是努尔哈赤能够反叛明朝、篡逆上位的根本保证。

3.编织谎言,成功掩盖政治野心和企图。他发布七大恨,掩盖了自己谋逆篡位的野心,利用关内明朝内乱,天灾人祸的混乱局面,趁机造势,“远交近攻”,扫除障碍。

这三件事让后金内部稳定,尤其是,当明金战争全面爆发后从来没有出现内乱局面。众所周知,“攘外必先安内”,努尔哈赤发动叛乱后,在统一内部方面是可圈可点的。


努尔哈赤制定的八旗奖励制度,让八旗兵战力爆表,把过去习惯于抢掠的“野蛮人”一步步训练成能大硬仗的满洲勇士。尤其是让那些打家劫舍、好勇斗狠的人冲锋陷阵,奖罚分明,用战功一改了过去乌合之众的土匪流氓习气。

皇太极继续贯彻战争性价比模式,赢得了战场主动权,一击而中,战争的天平向他们倾斜了。

如果说,努尔哈赤起初还只是为了另立门户,“单干”,不和明朝玩了,还只是一个叛国者,那么到了皇太极时代,他已经完全洞悉了中原现状,依靠汉臣,运筹帷幄之中,伺机而动,将自己彻底转变为“颠覆者”。

当李自成的大顺军攻下北京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关外皇太极那里,他大为震惊,预感到一个强大对手对自己正在逼宫。

他进退两难。


从没见过李自成的皇太极,对这个明朝的搅局者,如雷贯耳,对其发展势头十分之忌惮,以至于如鲠在喉。尽管此时的洪承畴等汉臣都认为,已经到了入关的极佳时刻,但他依然有所顾忌。这完全是处于对对手不了解的一种本能的惶恐之中。

一方面,他了解自身实力,军力有限;另一方面,如果闯军战力超过自己,那么,别说入主中原,能不能保住东北这一亩三分地都很难说。他从明朝对辽东用兵的势头判断,如果明朝其他搅局者胜出,无论是谁都对自己不利。“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是谁都懂的。

为了探明闯军的意图和实力,他派人联络李自成,向他示好,千方百计表明自己,并没有独占中原的想法,希望和他能够一起打败明朝,平分天下。

从目前解密的档案看,这封洋洋洒洒的信,信里信外都透露出皇太极对自身的不自信和投石探路之意图。

然而,历史在这里转了一个弯。如果这封信能及时顺利送到李自成手里,必然改变他对关外局势的关注,制定相应的策略。

比如,在对待关外清军态度上,要么交好,以时间换空间,从而在他和吴三桂交战中,不至于被清军偷袭。要么,和清军缔结某种联盟,顺水推舟,同样可以探明清军意图。

但这封信只是送到了李自成的边关,因为战场局势混乱,信没有送出来,而让皇太极的希望落空,对李自成的战略决策也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所以,从皇太极给李自成的一封信就暴露出他对入主中原的犹豫和忌惮。直到吴三桂派人联络他,表明归降之意,并当即“剃发易服”表示了决心后,皇太极这才相信了他。

随后,皇太极在太庙举行誓师大会,号称二十万大军,实际是15万精锐。包括,6万精锐骑兵,祖大寿和耿精忠带来的一万炮营和八万步兵。不仅如此,为清军提供后勤保障的马夫、辎重人员、兵器修理工匠、包衣奴才等杂役人员不下十万。

当吴三桂五万关宁军在一片石被大顺军六万重创而势单力孤、难以招架之时,以逸待劳的八旗军趁势掩杀,利用骑兵的冲击把精疲力尽的大顺军打得落花流水,混乱中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大将刘宗敏也因伤,落荒而逃。

至此,清军一路顺风顺水,成功入关。

明朝降臣降将,为清军开路,可谓,轻车熟路,带路党,让混乱的中原无可抵挡。

前有洪承畴降清,后有吴三桂献关,表面看是明朝文臣武将竞相唯清廷马首是瞻。

实际上,当清军入关后已经占据了上风,形成了“乌云压城”一边倒的单边优势。其势头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势不可挡。

这也助长了降清者“借力打力”,仗势欺人,如入无人之境。难怪很多人感慨,被清军追着吊打的明军,投降后,像打了鸡血一样,战力爆表,有如神助。正是军力一边倒的优势,让八旗军上下团结,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会投降明军?!反而,越来越多的前明地主豪绅们争先恐后归降。

谁也不曾想到,归降清廷者竟然达百万之众,局势难以控制,一步步向满清方面发展靠拢,最终占据上风。这时候,你还说,清军只有20万吗?

明军最终成了运输大队,为满清提供了足够的人力和物力保障。这仗还怎么打?


而后,虽有南明无数忠臣良将奋起抗争,但内部混乱,缺乏统一号令,你争我夺,被清军逐个击破,最终归于失败。

此刻,我的耳边想起了雷军那句著名的问候语,“ARE YOU OK?”~“ARE YOU OK?”,当明朝被“风吹雨打花飘零”而千疮百孔之际,满清却靠着自己的雕虫小技,一个金刚钻把瓷器硬是钻出了一个孔,而这个孔却要了明朝的命!

狼来了!还有带路的!还有仗势欺人的!

一个文明的中原经受了一场血雨腥风的疯狂洗礼,搅和得那是一个翻天覆地。从此,野蛮代替了文明,愚昧驾驭了进步,麻木、落后、野蛮奴役着这个国家。

这个时间是三百年!今天,有的人辫子还没有剪掉,甘心当跪族,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好吗?

鲁迅说,站起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这才是民族精神的回归!

3

答 | 獬执事

人口数量真不是个事。明朝末年那上亿人口里,有多少“听从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精兵?如果只是一群毫无战斗力的百姓,那是砍也不够砍的;如果再滋生出一些内乱,那众多的人口不但不是优势,反而是劣势了。

很不幸,明朝末年的庞大人口真的不是反抗侵略的利器,而是朝廷巨大的包袱。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党争频繁、厂卫专政、连年征战、朝廷腐败、白银通缩甚至是小冰河期引发的天灾……但林林总总的理由中有一点不可回避,那便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了动乱。

明朝灭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的动因是饥荒。或许真的是天数易变,崇祯朝赶上了长达七十年的冰河期,粮食大幅减产,瘟疫横行,饥荒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口基数不大,或许国家还有能力通过改革以减缓天灾的影响,但明朝的人口超过一亿(这个数字有争议,依《明实录》计算大约五六千万,但考虑到未入籍的人口基数巨大,实际数量应该远高于此数),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传统国家机器所能应对的人口数量。

于是,巨大的人口基数,很快变成义军数量了。辽东的战事还未结束,陕北的农民起义了,而且打着打着,官军也渐渐加入义军的队伍了,明朝这一亿人口,要真分成义军与官军,那还真指不定是正数还是负数。

而且,有些人口数量,很快还转化成了清军的数量。清军入关时军力不过十万左右,直到进攻江浙一带时已经近三十万兵力,这些数字哪里来的?当然是明朝的降兵。臭名昭著的“嘉定三屠”,五千清军屠杀了三万多汉人,你以为清军的指挥官是满人?不是!下令屠城的同样也是汉人,叫李成栋,而且还是汉人义军出身。

如此再算一算,明朝那一亿人口的数量,有什么用呢?明末之天灾人祸挥一挥衣袖,都不用满清那十万兵马来收割,自己就先亡了。

4

作者:金满楼

人口这问题,在中国古代历史一向是混沌不清的,有学者推测明朝中期人口已经突破一亿,但到了明末,经过连续的灾荒、战乱和瘟疫之后,明末人口可能只剩下七八千万。

当然,人口的多少并不重要,如果这七八千万人都是一盘散沙的老百姓,那大概不需要二十万铁骑就可以一举征服的。毕竟,老百姓就是老百姓,和武装力量是两回事。

那么,明朝末期与满洲发生战争时的兵力大概有多少呢?有学者的统计,明朝中期的卫所军队总数大概在300万人,这大概是明朝兵力最鼎盛的时期。

其中,这300万也不全是战斗人员,但即使按100万兵力计,那也是相当庞大的,是满洲八旗的二三十万兵力的约四五倍之多。

然而,到了明末时期,随着王朝的逐步衰落,明朝卫所兵力可能已经不到一百万,而其中能打仗的可能连半数都不到。

更要命的是,在与李自成等流军及关外八旗的连续作战消耗下,明军精锐又再次削弱,事实上,同时应付两场大规模战争对明王朝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朝的覆亡是没有悬念的。事实也证明,明王朝连一场战争都应付不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任何王朝的兴衰都有气数可言,作为一个两百多年的老王朝,明朝更多是衰败之气,而满洲则带来新兴的锐气,两者比较,高下立判。

此外,关外八旗多以骑兵为多,在当时的冷兵器时代,其骑射水准也是明军及李自成等流军所难以企及的,即便后者的兵力可能是八旗的数倍之多也无济于事。

更值得一提的是,八旗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军事组织,兵即是民,民即是兵,其制度的特性保证了所有八旗兵丁可以随时投入战斗,这一制度及其带来的兵员素质显然较明军和流军要强出许多。

至于问题中说的,为何二十万八旗可以征服上亿人口的明朝,人口多少其实毫无意义,战争的结果取决谁的战力更强,和人数多少、民心之类基本没有太多的关系。没有武装的人民,无非是多一些照章纳税的对象罢了。

5

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题解,分别是入关前和入关后。

入关前,明朝从未在军事上压制过清朝,反而屡次被清军大规模消灭,而且清朝在入关前消灭了明朝至少三十万军队,其中大多数是明朝的精锐部队,尤其是在松锦大战之后,清朝入关只是时间问题。

为何清军能够压制明军,除了满洲八旗战斗力更好以及火器更强之外,清朝的行政效率也远高于明朝,这是因为八旗制度管理层级简单,从低到高依次是佐领、参领、都统、皇帝这四级管理体系,官员数量远少于明朝,而且机构也没有明朝臃肿庞大。因此清朝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利用,这也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入关后其实也简单,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不折腾。清朝入关后打出的口号是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同时废除三饷降低老百姓负担,再者在清朝入关前就已经开始儒家化改造,并吸纳明朝官员、知识分子加入到清朝的官僚系统,因此清朝在入关后能快速和明朝各个阶级达成共识。同时,由于清朝强盛的武力让人们认识到只有清朝才能稳定社会秩序,所以基本上全天下都接受了清朝的统治。毕竟没了明朝太阳也照样升起,生活还要继续,换汤不换药罢了。

最后还是那句话,历史只会把机会留给强者。

全文完

6

首先题目不对,明朝是清朝灭亡的吗

明朝作为一个中央政府,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上吊就已经灭亡了。剩下的南明只能算做拥立明朝宗室建立的地方政权。

当时的中原实际上已经是明朝遗老与李自成、张献忠正三分天下了。

其次清朝二十万只是指满人,并不是清朝的全部人口

1、清朝从他建立开始就不是单一民族的国家

在建立的东北尤其辽东地区本身就是满汉杂居之地,努尔哈赤有过屠杀但更多的是将汉人当做生产资料赏赐给八旗为奴,使得满人全都变成了职业军人,俘虏来专事生产。同时清朝建立后的明朝和朝鲜的战争使其获得了大量的人口,按照朝鲜记载清朝地二次入侵朝鲜虏掠的人口就有50万,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俘虏的人数肯定不少。

2、同时,清朝除了满洲八旗外还有,还有进入统治阶级的蒙八旗、汉八旗。

清朝由于满人人口数量过少一直注重拉拢其他民族的人。在最开始建立的满八旗制度时,308基本单位牛录中其中92个是蒙古人和汉人。到皇太极时期,为扩大兵员要求其统治区的汉人每20人抽一人编入汉军旗。到入关前除了满八旗外,还有蒙古八旗129个牛录、汉八旗167个牛录。尤其是汉八旗,有说法虽然只有167个牛录,但人数比满旗人数都多,有25万。

再回看当时中原的实际状况

1、三家互为死敌。李自成张献忠和南明的死仇自不必说,李自成和张献忠本是革命战友,但都在“革命”成功前想乘人之危下手吞并对方,使他么面对强敌不能一致对外。这就给了清朝各个击破的机会,同时三家期望对方被清朝搞死。

2、李自成失败将明朝最后精锐送给了清朝。晚明在崇祯手中精锐在一次次战争中都损失了,到明朝最后能打的部队就剩下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结果就是本来就善战的八旗军加上关宁铁骑去打一群没有头脑的农民军和有头脑但没节操的南明官僚。

结果就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因本文主要描写不同阵营的关系和实力,为连贯性本文将皇太极改名前的后金也写作清朝)

7

估计满清入关时,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平定中原。清军入关时,连人带家眷不过二十万人,这其中还包括了汉军八旗、蒙古八旗以及孔有德的降军。那么,这么少的人是如何征服整个中国的,要知道,明朝是一直号称拥有百万大军的。

首先,明军在明朝末年的时候虽然数量依然非常庞大,但是与明朝中前期相比,已经大不如从前了,有统计显示明朝中前期的卫所制度下的军队数量在300万人左右,但到了明末,由于卫所制度的崩坏,明军的实际数量已经不足一百万,其中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不到二十万,经历了多次辽东决战后,明军的精锐几乎已经消耗殆尽。因此,满清入关时,可以真正抵抗清军的明军并不多,因此清军南下的过程中受到的明军的阻碍并不多,而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根本不是八旗铁骑的对手。因此,在满清的铁骑席卷华夏大地的时候,真正能够抵御清军的有效抵抗并不多。

其次,清军之所以能够征服全中国,与汉族各派政治团体之间的相互斗争有很大关系。明朝自万历朝之后,党争问题就一直十分严重,满清在征服中原的过程中,采用了各个击破,逐个分化的手段。党争碰上清朝的糖衣炮弹,自然降清者不少。比如孙可望、郑芝龙等等。

再次,当时的普通民众对于满清入关并没有太深刻的意识,因为当时的人们并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的爱国意识,在他们看来,满清入主中原,只是换了个朝代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此,尽管南明小朝廷一直坚持抵抗,但实际上得到的民众的支持并不多。只有当老百姓的切实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们才起来反抗。比如扬州十日等等就是明证。

也正因为如此,满清才维持了近三百年的江山。

8

因为人口≠军队实力。


清朝这二十万人口里可以征集六、七万真正能战的战兵,而只依靠这六、七万战兵就已经是当时东方最强大的武装力量集团了。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相信,早在明朝嘉靖年间,明朝拥有最强战斗力集团——边军的核心战斗力就是看有多少少数民族战士。


嘉靖后期、隆庆一朝、万历前期,久任边疆巡抚总督,做过陕西、延、宁、甘肃总督,山西、宣、大总督的王崇古在隆庆五年向皇帝上奏折报告边境情况以及蒙古人的情报,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各邊納真夷人之降,以充家丁衝戰之用。行之巳久。”


相信稍微有点明史知识的朋友就知道,“家丁”在明朝中后期就是精锐士兵的代名词。


如果说王崇古的奏折只是说明边军大量招纳少数民族战士加入军队充当精锐士兵,并不能说明明朝边军战斗力依靠少数民族战士,那么下面这一则史料就可以充分说明明末边军核心战斗力就是少数民族战士。


萨尔浒之战,明军主力杜松,杜总兵相信熟悉明史的朋友不会陌生,而之所以让杜松做主力,也是因为杜松麾下的延绥镇士兵战斗力被当时人许为“天下第一”,而这个天下第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榆林武卒素稱雄於諸鎮衝鋒破敵大抵皆恃夷丁夷丁在正兵一營不過四五百人其餘左右標營各將每將不過二三十人其餘皆漢軍也夷丁利於野戰漢軍出入雖有部伍至臨敵亦皆野戰彼此不相聯属臣以為極危之兵也曾以節制之法為總兵官杜松言之松悟臣意”


这段史料重要处有三,第一就是杜松麾下士兵当时被誉为天下第一,然而主力却是少数民族战士;第二,少数民族精锐一镇之兵里也不到1000,第三,少数民族战士野战能力强得到公认。


不仅是萨尔浒之战前,即使萨尔浒之战后明朝边军对少数民族战士的依赖并未降低,以现在在互联网上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关宁铁骑”为例,这支部队里有大量的蒙古士兵,甚至很有可能是以蒙古士兵为主。


崇祯九年《合兵理严驭将疏》:“关宁铁骑素为敌惮,祖大寿新任提督命成师而出……而所部夷汉丁副将守备如桑昂、那木气七庆及恰台吉等又皆夷种,以夷攻夷无坚不摧。”


而关宁镇最后一任总兵吴三桂,他之所以能成为关宁总兵,之所以能成为崇祯最后的希望,是因为他拥有三千少数民族战士,这个数量已经仅次于满人了。


“吴三桂,字长白,高邮人…部下有精兵四万,辽民七八万,皆耐搏战。而夷丁突骑数千,尤为雄悍。敌望之辄遁。”(《明季北略》)


综上所述,大家现在明白为什么清朝入关能战之兵不过六、七万却能夺取天下的原因了吧。因为清朝这六、七万战兵已经是当时东方最强大的武力集团了。

9

1,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这是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对付明军的战术。具体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所以能打败强大的明军。满清夺取天下也是同样道理。

满清看上去不足20万的军队,但是他们上下一心,而明朝却是一盘散沙,境内被各方势力割据。这些割据势力任何一家都没办法和满清对抗。

所以,满清有能力,也有时间对大明的各方势力各个击破。

2,形势比人强!

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个人的努力都是没有意义的!

当满清以绝对实力碾压过来的时候,明朝境内的各种力量或者做鸟兽散,或者望风而降。

这是因为人类有一个共性,喜欢与强者站在一起。奥巴马有句名言:如果不能打败他们,那就加入他们。

所以,当明末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很多人发现最后的胜利者最有可能的是满清,于是纷纷加入,大大增强了满清的力量,那些新加入的力量,为了获得足够的政治资本比真正的八旗子弟还要忠心和卖力气。

于是滚雪球一般,满清成为一个庞然大物,这就是所谓的头部效应。

3,大明无人!

大明看似拥有上亿人口,却无力挽狂澜之人,所以说大明无人!

郑成功兵败南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占尽优势,却功亏一篑,完全应该归咎于他幼稚的军事素养。

如果这次北伐,他能够夺取南京,陈兵长江边。在气势上会让国人为之一振,形势不见得会一边倒,划江而治还是可以的,毕竟在大多数人心中,华夷之辨的思想还是有的。

4,过够了这样的生活!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在长江以北总体上处于腐败---天灾--人祸---天灾---腐败--人祸这样的循环之中。几十年的折腾让老百姓只想过个安稳的生活,只要有个还算靠谱的领头人,他们就会愿意归顺。

所以我说郑成功如果北伐成功可以划江而治,但是将满清驱逐出关,难度有点大!因为北方已经安定!

完!

10

苦于军饷不足,崇祯号召满朝文武为国家捐钱,这些脑满肠肥的官员一个个哭穷,象征性的捐了点银子。

他们不是真没钱,只不过虽然看到大明王朝已经濒临崩溃到了灭亡的边缘,但这些大臣却不想和大明王朝一起殉国。

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城的时候,人人都知道明朝完了,天下也许是他老李的了,对这些官员来说,虽然面临一朝君子一朝臣,可是只要他们对新的统治者恭恭敬敬,自己的荣华富贵多多少少也能得到保障。

所以,城破之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朝中的大臣却正在准备迎接新主入城。



其实,在古代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一个偌大的王虽然朝拥有亿万子民,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哪怕是那些朝中的既得利益者,王朝的更换只是让他们换了一个主子罢了。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试图统一天下,东吴的朝堂上,在面对曹操大军的时候是抵抗还是投降的讨论,其主流思想是建议孙权放弃抵抗,投降曹操。

孙权犹豫不决,决定问一问鲁肃的意见。

鲁肃回答说:我鲁肃投降了曹操,可以保留现在的名声,最起码能做个小官儿,和天下的士大夫继续交往。用不了多久,凭我的能耐,曹操最起码会给我做一个州郡的长官,不比跟您混差。可是,如果您投降了,您觉得曹操会怎么对您呢?

鲁肃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孙权决定联刘抗曹,坚决抵抗曹操大军。



所以,在古代,统治者和他手下的官吏,不能把他们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面对来自外界的强大压力时,他们也许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统治者有属于统治者的利益,官吏有属于官吏的利益,一旦这两种利益形成冲突,双方就很有可能分道扬镳。

崇祯王朝所面对的和当年孙权并无二致,虽然有些忠臣良将愿意辅佐崇祯,希望帮助他扫平天下,但当整个王朝岌岌可危的时候,大多数人所选择的是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至于皇帝,他们是可以出卖的。

一开始,这些人认为李自成在推翻明朝之后,他想要统治天下仅仅依靠手下的起义军和天下的老百姓是没用的,一个王朝需要各级官吏帮他维持帝国的正常运行,所以他们不担心自己以后的荣华富贵。

可没成想,李自成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对这些在朝堂上鱼肉百姓鱼欺瞒天下的士大夫没有半点好感,占领京城之后,对这些官吏严刑拷打,从他们身上搜出了7,000万两白银,但李自成也失去了这些官吏辅佐之心,形成了双方之间的对立。

此时,关外强大的满清正在趁大明王朝的覆灭入关夺取江山。



清朝的统治者在经历了数10年的建设之后,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政权,早在皇太极继位之初,就已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加强了君主集权制,也设立了6部,初步制定了法律完善了统治机构。

所以,大清王朝入关之后,面对当时比他们过去大的多的天下,他们只需要在机构上进行相应的扩张,吸纳这些明朝的旧官员加入自己就可以了。

同时,也深知保障这些官吏利益,才能让他们为自己所用。

所以,清朝入关之后,很多中原地区延续了数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维护那些官吏利益的政策能够继续推行。

例如,对读书人和官绅的免税政策。

维护大清王朝也等于去维护自己,所以不光各级官吏,天下的读书人也纷纷投靠大清。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后来大清的剃发易服,他们统一天下会更容易。

被今天的人津津乐道的江阴人对清朝的80天抵抗,那也是剃发易服之后,之前江阴城上下早已经不战而降了。

那么,对于天下的老百姓来说更容易被拉拢了。

作为社会的底层,被压榨的对象,崇祯年间的高昂税收、贪官污吏的横行、连年的自然灾害、似乎永无止境的战乱,让百姓苦不堪言。

乱离人不及太平犬,老百姓只想求一个安稳的生活,他们的诉求比那些官吏还要朴实,谁能给他一个稳定的生活,他们不介意换一个王朝。

当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杀尽贪官污吏,就形成了对老百姓的巨大向心力。

当清朝入主中原,开始颁布稳定社会恢复生产的政策的时候,老百姓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这个时候对他们来说,大清王朝取代大明王朝只是换了个统治者,反而让他们生活改善了,也没有多少理由继续对清朝抵抗。

话说回来,那些既得利益集团,各级官吏、士大夫、读书人,自己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都已经选择了投靠大清,对普通的小老百姓还能有什么过分苛求的呢。

所以,虽然入关的清军只有20万,可是他们所面对的对手并不是大明朝境内所有的人,其中至少90%是可以争取过来的,形成与他们的对手十倍的优势!



反观明朝皇室就差多了,虽然到了崇祯年间朱元璋的子孙没有百万也得有几十万人,但是,为了避免这些人中出现人之龙凤,威胁到皇权,皇帝们一直把这些族内的亲戚当猪养,其中的99%起到的作用还不如一个普通的明朝小老百姓。

人虽然多,拖后腿的也多,当时明朝有1/7的土地被他们霸占,不交税不说,这些人往往还对耕种自己土地的佃农极力压榨,让他们苦不堪言,进而产生了对大明王朝更大的敌视。

如果朱元璋的几十万子孙像当年大汉王朝刘氏家族一样,清朝也不会这么容易夺取天下了。

所以,表面上看满清在人数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实际上相对于当时明朝统治集团却处于绝对的优势。

而当时同样试图夺取天下的李自成等起义集团没能够形成争取既得利益集团的政治觉悟,把他们推向了满清,也没有能力和满清争夺天下了。

在当时看,除非朱元璋穿越过来才有可能力挽狂澜,否则,天下早晚是大清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