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和是中亚波斯后裔。他的祖先是一位名叫赛典赤·赡思丁的中亚布哈拉人,外观肯定不同于汉人。

关于郑和家族的来历,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直到1913年发现了郑和父亲的墓碑《故马公墓志》后,这个问题才有了确切答案。根据墓碑记载:

公字哈只,姓马氏,世为云南昆阳州人。祖拜颜,妣马氏。父哈只,母温氏。

郑和本姓马氏,父亲名“哈只”,祖母姓“马”,母亲姓“温”。这三个名字分别对应阿拉伯语的Hajji、Mahmud、Umu的音译。

至于郑和的小字“三保”,也是来自于阿拉伯语的Sabbur或Subbuh。郑和祖父名叫“拜颜”,这是蒙古名字Bayan。因此,郑和的家族其实是带有一些蒙古特征的色目人。

后来再根据《郑和家谱》、《赛典赤家谱》的考证,才确定马哈只、郑和父子,都是元朝政治家、中亚布哈拉贵族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

赛典赤是什么人呢?

1220年,成吉思汗兵至花剌子模,城中教长等出城纳款,其中就包括赛典赤的祖父,赛典赤家族自此投诚蒙古。赛典赤本人更是成为了元朝重臣,死后追赠“咸阳王”。

根据Y染色体的检测,郑和家族的单倍群L1a-M76,这一类型目前分布在南亚西部。

郑和的体质特征也很特殊:

“身高七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过面,齿如编贝”。

总而言之,这就是郑和的身世来历。

最佳贡献者
2

郑和 (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 年),回族,中国明代航海家 、外交家、武术家。

郑和原 本姓马名三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镇)宝山乡知代村回族人。

郑和六世先祖赛典赤·赡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来自中亚的色目贵族,是布哈拉国王穆罕默德的后裔,曾任云南行省平章,追封为咸阳王;曾祖父伯颜(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书平章,曾祖母马氏,祖父米的纳哈只,祖母温氏。父马哈只(原名米里金)封滇阳候,母温氏。族人自称咸阳世家。米里金生马三宝,袭封滇阳候。马姓是汉化的阿拉伯语“Mahmud”。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宝10岁,被掳入明营,被阉割成太监,之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马三宝在河北郑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宣德六年(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郑和以长兄马文铭之长子为嫡,名郑文铭,字恩来,世袭锦衣千户候,居南京三山街(今马府街)马府。郑和后裔至今已传21代。

东晋 人认为,晋明帝因 母亲是鲜卑人而相貌类似于鲜卑人,所以才被称 为“黄头鲜卑 奴”或“黄须鲜卑奴”,证明“黄头”或“黄须”正是鲜卑人的相貌特征。金发是白种人的显着特征之一,可见鲜卑人、至少是东部鲜卑人中,存在相当数量的白种人。晋明帝生母荀氏生于公元3世纪下半叶,所以说,东北亚的东南部地区,至晚在公元3世纪,就已经有白种人的部族居住,只不过他们在当时被看成是鲜卑人。 不仅东晋人把“黄头”或“黄须”看成是鲜卑人的相貌特征,在唐朝人的观念中,鲜卑人的相貌特征仍具有金发碧眼等白种人的特点。唐代诗人张籍的《永嘉行》开篇即是:“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 ,显然咏的是西晋灭亡的史事,诗中称鲜卑为“黄头”,反映着在唐代通行的观念中,鲜卑人最明显的相貌特征是“黄头”。苏轼在观赏唐人韩干的画时赋诗,其中一句是:“赤髯碧眼老鲜卑” ,说明在唐人的画作中,鲜卑人的形象还是黄须碧眼的,反映出唐代社会普遍将黄须碧眼看成是鲜卑人的相貌特征。

清朝以前的汉族人是白种人吗?

中国教科书上 普遍说汉人是黄皮肤的黄种人 ,其实在 满清统治以前,汉族本来是高 个子白种人。在二百多年的满清奴隶制度高压奴役压迫下,汉族变成黄种人了,身高也巨巨降低,到现在还不如日本的平均身高了。

明朝时欧洲传教士和航海家来中国,在他们的记录中汉人统统被描述成“白皮肤的民族”。 而且汉族人的这种白,是玉一样的白,细腻温润,半透明,非常美丽,跟欧洲那种粗糙的惨白不一样,令欧洲人羡慕不已。

1583 年,一群基督教传教士从澳门出发考察中国大陆。而后一个传教士 写作关于亚洲国家的报告,德文书籍“L? China -Politik, und im Raum ”,第二十页

当时的中国是万历年的大明,他写到:

它(指大明)胜过所有其他的王国,它只有一个国王,他(指大明皇帝)的收入比欧洲和非洲所有的国王和君主加起来还多。它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它的土地是世上最容易开垦的土地。它的人民的肤色是白颜色的,他们是在新发现的世界里最聪明和最勤奋的人民。它是世界上管理的最好,最和平的国家,在这个国度里充满了“安宁和一致”

很多传教士的书籍里,都一致记载着,汉族皮肤白皙,身材高大,非常漂亮,令他们羡慕不已。等等我给你们发上来更多的历史资料考证。中国本来就不算黄种人,早期到中国的欧洲人比如利马窦传教士就认为中国人是白人。

一直到今天,汉族人都是以皮肤白为美,没有谁以脸黄为美的,一描写美丽就是“雪白的肌肤”。

汉族人本来身材很高大的,在汉朝时期,汉族人征伐匈奴时,汉族战士魁伟的身材,对匈奴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历史记载中,皇汉军团战士对战匈奴,都是以一敌五还获胜有余的。这种高大的身材一直持续到明朝。可是自从明朝亡于满族搞的生物战之后,满族人对汉族的的高压奴役政策,汉人的身材逐渐变矮了,皮肤也是越来越黄越黑。中国人的肤色就从清初的淡黄色变到清末的像小麦一样的深黄色,甚至发黑

3

他就是色目人,中东移民。肯定是大胡子、体毛浓密,但金发碧眼就未必啦。[呲牙]

4

郑和是黑人,是印欧人种中的黑人---- 达罗毗荼人后代

达罗毗荼人分布在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阿拉伯地区-印度及南亚地区。在南欧表现为巧克力色,在南亚表现为黑肤;

南亚的达罗毗荼人,又称德拉维达人,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的土著居民。

郑和本姓马,小名三宝,出身云南昆阳州(昆明市普宁区昆阳街道)。据说是云南首位省长色目人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的直系后裔。

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元世祖忽必烈至元11~16年(1274~1279年)云南省长(平章政事),追封咸阳王;赛典赤出生在不花刺的望族家庭(乌兹别克布哈拉)。

2002年,应该是赛典赤后裔,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纳剑波发表了一篇专业论文,其中采集了云南通海40例自述赛典赤后裔的纳姓(双口)族基因样本,结果证实了绝大多数纳姓族群人血统上的同源性。通过纳剑波所测试的8个位点基因数据,可以粗略判断纳氏家族属于一个名为L的基因部落。

2006年,遗传学家桑格麦特拉·森古普塔(Sanghamitra Sengupta)团队,在分析了全球诸多L1a-M76基因部落样本后,发现L基因家族三个支系,围绕巴基斯坦地区均有发现,但仅L1a-M76一个支系见于印度,并提出L1a-M76基因部落与印度达罗毗荼语系族群始祖相关,常见于印度西南部。

2014年复旦大学研究者们发表英文论文,论证纳姓和马姓赛典赤后裔均属于L类型中L1a-M76这个子类型。(王传超,王凌翔,张曼菲,姚大力,金力,李辉.《Y染色体揭示赛典赤·赡思丁和郑和的波斯祖源》[J].现代人类学通讯, 2014(8):8-10.

1433年,郑和,卒于古里国;今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科泽科德市,算是落叶归根了。

郑和,是佛教徒!

为姚广孝,道衍和尚菩萨戒弟子,

法名,福吉祥(速南吒释)。??

5

郑和,1371年生于云南昆明,名字:马三保。

6

你见过回民吗?吃过兰州拉面吗?!

7

郑和是中国人,身高也不是两米[呲牙]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