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丁宝桢是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他33岁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职务,丁宝桢为官清廉,敢作敢为,任职山东期间,先后创办山东机器局,尚志书院、山东首家官书局等,转任四川后,又改革盐政、修理都江堰水利工程,深得民心,在晚清大变局中,可谓独树一帜的官场奇葩。

但一说起丁宝桢,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却是他诛杀慈禧宠臣安德海一事。

安德海是直隶南皮人,名臣张之洞的老乡,他九岁入宫,因为聪明伶俐,很快就得到了咸丰帝和慈禧的赏识,咸丰皇帝死后,安德海忙里忙外,在慈禧慈安两位太后和留守京师的恭亲王奕訢之间牵线搭桥,成功发动“辛酉政变”,处死了肃顺等辅政大臣,也正因此,安德海一飞冲天,成为慈禧身边最后崇信的太监。

同治七年冬天,安德海在北京最大的酒楼前门外天福堂大酒楼张灯结彩,大摆酒宴,正式娶徽班唱旦角的年方19岁的美人、艺名九岁红的马赛花为妻。慈禧也十分给面子,不仅赏赐了1000两白银,还额外赐予绸缎一百匹,太监娶妻,一时轰动京师,成为北京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果仅仅是生活高调,以安德海的江湖地位,只要慈禧不降罪,没人敢把他怎么样,关键是,他太得意忘形,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首先是慈安太后

作为正宫皇太后,慈安身份地位还在慈禧之上,但安德海丝毫不顾及太后脸面,依仗慈禧宠爱,公然与慈安太后唱反调,时间一久,慈安太后对他起了杀心。

第二是同治皇帝

虽然是慈禧的亲生儿子,但母子感情只能说一般,慈禧醉心权力,把儿子弃之一边,久而久之,年幼的同治皇帝变的叛逆起来。而安德海为了讨好慈禧,经常打同治的小报告,一来二去,同治恨他入骨。

第三是恭亲王奕訢

奕訢是“辛酉政变”的功臣,也是慈禧夺位的臂膀,但权力到手后,奕訢就成了她更进一步的绊脚石,此后,经过安德海一番运作,慈禧成功免去奕訢的职务。奕訢嘴里不说,心里恨的不得了,奈何不了慈禧,自然把仇恨都加在安德海身上。

但这一切,安德海都浑然不觉,不仅如此,他还变本加厉,搞的天怒人怨,这其中就包括山东巡抚--丁宝桢。

丁宝桢远在山东,原本和安德海扯不上关系,但安德海的嚣张,给了丁宝桢机会。

同治八年(1869),久居深宫的安德海想出去玩玩,借口同治皇帝大婚,央求慈禧派他去江南置办婚庆衣物,其时清宫有祖训:太监级不过四品,非奉差遣,不许擅自出皇城,违者杀无赦。安德海只是六品蓝翎太监,没有资格出宫,但他仗着慈禧宠爱,不把律例放在眼里,前呼后拥,就这么出了京城,直奔山东而来。

安德海一行到达山东德州后,德州知州赵新颇为困惑,虽然安德海对外声称奉旨办差,但地方官员并未接到京师的“明降谕旨”,如何接待成了大问题,惶恐之下,赵新将事情禀报给了山东巡抚丁宝桢。

丁宝桢早就看安德海不顺眼,听说这小子到了山东,马上传令,缉捕归案!

八月二日,安德海在泰安县被知县何毓福抓获,与其随从陈玉祥等三人一通被押赴济南,交由巡抚丁宝桢亲自审讯。

丁宝桢也不是傻瓜,抓捕安德海前,早已把大清律例背的滚瓜烂熟,他在呈交朝廷的奏折中列举了安德海种种不法行为,以彰显自己秉公办差,并无半点私心,大致如下:

一、清朝二百余年不准宦官与外人交接,“亦未有差派太监赴各省之事况”;
二、龙袍系御用之衣,自有织造谨制,不用太监远涉糜费,且皇太后、皇上崇尚节俭,断不须太监出外采办,即使实有其事,亦必有明降谕旨并部文传知;
三、太监往返照例应有传牌勘合,绝不能听其任意游兴,漫无稽考;
四、龙凤旗帜系御用禁物,若果系内廷供使的太监,自知礼法,何敢违制妄用;
五、出差携带女优,尤属不成体制。

也是安德海该死,奏折送达京师后,慈禧正在抱病,主政军机处的奕訢将奏折内容瞒了下来,以同治皇帝学习批阅奏折为理由,将奏折呈交给了同治,并请示了慈安太后。

慈禧不明所以,以为就是让儿子练练手,自然不会阻拦,如此一来,安德海就陷入了仇家编织的死局,一个太后,一个皇帝,一个军机大臣,三个人都想要他的命,就是大罗金仙,也救不了他。

八月六日,丁宝桢接到由军机处寄发的密谕,内称:

该太监擅离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著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如该太监闻风折回直境,即著曾国藩饬属一体严拿正法。倘有疏纵,惟该督抚是问,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著严拿分别惩办,毋庸再行请旨。

丁宝桢等的就是这句话,当日验明正身后,将安德海就地正法,距离抓捕过去仅仅五天。待慈禧明白过来,安德海早已身首异处。

此时的慈禧,却显示出高明的政治手腕,她不仅没有追究丁宝桢的责任,还十分大度的下旨表彰丁宝桢。此后丁宝桢升任四川总督,为官兢兢业业,慈禧为了表扬他,还专门给他写了一幅字:国之宝桢。

以慈禧阴毒狠厉的性格,纵然一时碍于情面,不追究丁宝桢,事后多半也会报复,为何独独对此事网开一面,不做追究呢?这里边隐藏了深刻的政治智慧。

一、与官声不错的丁宝桢相比,安德海不过是个小喽啰,作为帝国的掌控者,慈禧断然不会为了安德海而牺牲掉一名股肱大臣,如此这般,不仅成全了丁宝桢的美名,也成全了自己识人用人的胸怀。

二、慈禧羽翼未丰。其时慈安太后扔在,慈禧纵然跋扈,也要顾及脸面,所以在明白事情原委后,她不得不退让一步,以牺牲安德海为代价,为自己争取时间,这招可以看做是慈禧的以退为进。

三、安德海名声太差,拖累到她。得宠后的安德海,得意忘形,不仅四处树敌,还连累到慈禧,坊间传闻,安德海净身不干净,不仅不是太监,还与慈禧颠鸾倒凤,甚至连孩子都有了,这些流言蜚语对慈禧的名声造成巨大伤害,需要快速切割,以免影响到自身地位。

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去世,享年66岁。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诚”,入祀贤良祠,并特批在其曾经的做官地山东、四川、贵州等建祠祭祀。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最佳贡献者
2

俗话说“打狗也得看主人”,大太监安德海是慈禧太后身边的超级红人,他仗着慈禧的权势胡作非为,人人得而诛之,但碍于慈禧太后的淫威无人敢言,而山东巡抚丁宝桢却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去招惹慈禧,那么丁宝桢的结局如何呢?


安德海是直隶南皮(今河北省南皮县)人,出身平民家庭,8岁时净身进宫当太监,他先是伺奉咸丰皇帝,因聪明伶俐,善于奉承,很快得到咸丰皇帝及后来的慈禧太后的赏识。

咸丰皇帝去世后,慈禧联合恭亲王奕?,由安德海传递消息,想消灭了以肃顺为首的八大顾命大臣,开取了长达48年的“垂帘听政”,没有安德海,也不会有慈禧的今天,所以慈禧对安德海极为宠爱,晋升安德海为总管大太监。

安德海性格嚣张跋扈,不懂得收敛锋芒,朝中树敌很多,他还干预朝政,甚至连恭亲王奕?和同治皇帝都被他打压,其所作所为朝廷上下对其极度不满。

安德海还在同治七年的冬天大张旗鼓地迎娶了当红戏子九岁红,当时北京城大街小巷都在议论太监娶妻的闹剧,而慈禧太后非但没有管束,反而赏赐安德海白银一千两、绸缎一百匹作为贺礼,这在清廷里太监能娶老婆也是绝无仅有的。(安德海)


安德海的斑斑劣迹也引起了奕?的强烈不满,想要惩办他,安德海知道后十分恐惧,于是经常借着各种机会在慈禧面前说奕?的坏话,以挑拨两人的关系,据说奕?被摘掉议政王的帽子,从中便有安德海的挑唆之功,就连年幼的同治皇帝都知道安德海和母亲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由此对安德海非常愤恨。

后来安德海不知道是不是活腻了,他觉得老呆在宫里十分无聊,于是便央求慈禧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出城去四处走走,由于慈禧此时十分宠信安德海,便安排他去广东置办宫廷织物,在得到慈禧的恩准后,安德海便带着一群随从出了京城,浩浩荡荡的南下而去。


丁宝桢是贵州平远(今贵州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职。

丁宝桢为官生涯中,勇于担当,清廉刚正,一生致力于报国爱民,任山东巡抚期间,两治黄河水患,创办山东首家官办工业企业山东机器制造局,成立尚志书院,任四川总督十年间,改革盐政,修理都江堰,兴办洋务,政绩卓著,造福桑梓,深得民心。

清朝山东巡抚的级别和总督差不多,山东巡抚加兵部侍郎的衔,是丛一品,和加兵部尚书衔的总督相同,即使不加衔,也是正二品的大员,山东处于京师所在的直隶,与钱粮所出的两江之间,两江的钱粮北上,怎么走都要经过山东,所以能当上山东巡抚的都不是一般人物。


1869年秋,慈禧病重,安德海借着为同治皇帝采购龙袍材料为由南下,一路上骄横无礼,收受贿赂,大部分人敢怒不敢言,此时山东地界就是丁宝桢的管辖范围,丁宝桢得知此事后知道宫中并没有授权安德海去做这件事,清朝也有训规就是太监不可以私自出宫实施例,丁宝桢就借此为由将安德海捉拿,带回济南审问。

被慈禧戏耍的恭亲王奕?早就恨透了安德海,丁宝桢就安德海南下一事请示过奕?,奕?的态度就是抓住安德海赶紧杀头,不要给慈禧留时间,这也是慈安太后的意思,有慈安太后和奕?撑腰,丁宝桢快刀斩乱麻,五天后,安德海在济南人头落地。


谙熟清廷官场规则的慈禧,当然会知道山东巡抚丁宝桢没这个胆量,她也明白这是安德海犯有众怒,许多人辍促慈安太后下的命令,这笔账只好记在自己暂时奈何不了的慈安太后头上。

丁宝桢杀了人人痛恨的安德海,干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慈禧本想治丁宝桢的罪,可死活也找不到丁宝桢的毛病,只好哑巴吃黄连,忍气吞声的认了,因为丁宝桢一直干得不错,清光绪二年(1876年)九月,慈禧还接见了丁宝桢,授他一品顶戴,太子少保,挂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升任四川总督,临了,慈禧还给丁宝桢题了四个字“国之宝桢”以示赞赏。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这丁宝桢还是一吃货,他结合了鲁菜、川菜和贵州菜的精华,发明制作的一道名菜----宫保鸡丁。

丁宝桢酷爱鸡肉和花生米,并对辣味情有独钟,所以在四川任上时,对烹饪颇有研究的他别出心裁地将鸡丁、花生米、红辣椒混合爆炒成一道新菜,竟然别具风味,十分可口,这本来只是丁宝桢的私房菜,但后来却越传越广,深受欢迎,人们还给它起了一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名字---宫保鸡丁。

丁宝桢的“太子少保”就是“宫保”之一,对于丁宝桢来说恰到好处。


丁宝桢被慈禧重用和提拔后,到四川总督任上更加廉洁从政,政绩斐然,到了1886年,丁宝桢病逝,享年66岁,慈禧太后再次大度的赐给丁宝桢美谥“文诚”,并准许山东、贵州、四川等跟丁宝桢有关的省为他建忠良祠。

丁宝桢因诛杀安德海蜚声海内,又因官声极好,政绩斐然深得百姓爱戴,不过从慈禧对他的反常态度看,慈禧能容忍他是有更深入思考的,不为安德海追究丁宝桢,主要是她想借重用丁宝桢,来更加牢固地掌控朝局,以获得汉族大臣的拥戴,可见慈禧确实是一个心机极深的女人。






3

晚清有两位威猛名臣,一个叫丁宝桢,一个叫沈葆桢,名字同音不同字,很容易让人搞错。

在民间,让丁宝桢出名的有两件事,一是他智杀了慈禧身边的贴身大太监安德海,二是他发明了一道备受欢迎的家常菜“宫保鸡丁”。

而沈葆桢在民间最出名的是他的身份,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

稍加区分后,咱们来具体聊聊丁宝桢。

丁宝桢是以大龄进士的身份进入晚清官场的,考中进士时他已经33岁了。但中进士点翰林后,因母亲去世,他不得不返乡丁忧,等于是在翰林院屁股还没坐热,就离开京城回了老家。

晚清各地的民变、起义给一帮翰林文人提供了展露头角的机会,丁宝桢在地方名声鹊起靠的便是募兵镇压贵州苗民叛乱。

因为在地方干出了政绩,同治二年,丁宝桢升任山东按察使。

在山东官场获得同僚的尊重,丁宝桢靠的不是别的,正是他与生俱来的不畏权贵。

当时,蒙古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正在鲁、豫两地追剿捻军。这位蒙古王爷一向傲慢跋扈,见山东各级官员,从来不设座。

但丁宝桢偏偏不认这个“没道理”。到山东时,他投名帖求见僧格林沁,直接在名帖上说明,下级武官丁某求见王爷,给予座位就觐见,不给座位就不见。僧格林沁见山东官场还有此等硬茬,一改往日嚣张作风,对丁宝桢是礼遇有加。

时任山东巡抚阎敬铭听闻此事后,也是大为赞赏,丁宝桢到任那一天,他亲自到郊外迎接,之后大小政事无不先征询丁宝桢意见。

同治三年,丁宝桢升任山东布政使,但因为同治四年僧格林沁战死于曹州,他遭弹劾差点获罪,关键时刻是曾国藩保了他,并助他接了阎敬铭的班,成了新一任的山东巡抚。

在山东巡抚任上,丁宝桢为朝廷剿捻立下过不少战功,但最出名的还是他在同治八年智杀安德海一事。

安德海这厮是慈禧身边的第一个总管大太监,他受宠主要是因为在两宫和恭亲王奕訢联手铲除肃顺等顾命八大臣的辛酉政变中充当了秘密信使。

但作为慈禧垂帘听政的功臣,安德海在受宠之后很是小人得志,同治小皇帝他不放在眼里,东宫慈安以及恭亲王他同样不放在眼里,弄到最后居然还弄出点太监干政的趋势。

按理说,慈禧这样的政治强人是不可能容忍太监干政的,但那阶段的慈禧刚刚上位,远没到后来独宰朝纲的地步,为了在叔嫂共治、两宫共同垂帘的局面下一步步掌握主动,她需要安德海这样的宫中打手。

同治四年,慈禧借机修理恭亲王,拿下他议政王的帽子,安德海在其中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但那阶段的慈禧资历尚浅,权威也没完全确立,安德海如此没分寸地卷入慈禧和慈安、恭亲王的权力争斗,他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也是可想而知的。

同治八年,他以奉慈禧旨意到苏州采办龙袍的名义擅自出宫,游山玩水,肆意妄为,便是同治小皇帝、慈安和恭亲王抓住的机会。

此时的安德海,最致命的一点便是他手里没有过硬的出宫办差的谕旨,一路上,他只能口头得瑟,说自己是慈禧的钦差。

遇到懦弱的地方官,他这一套管用,但遇到丁宝桢这种威猛敢较真的,他这一套恰恰就是撞到了枪口上。

丁宝桢杀安德海,本质上不是站队慈安、恭亲王,他只是觉得安德海肆意践踏了大清不准太监出宫的祖制,不杀对不起自己的为官操守。

但在杀的具体行动上,他又是机智的,不由自主地跟慈安以及恭亲王站在了一起。

抓到安德海,丁宝桢并没有立即擅杀,而是递了个折子——山东地界冒出个叫安德海的人,这是西太后身边的安德海吗?有祖制在,总觉得不可能,请朝廷查实。

慈禧看到这样的折子,能作何反应呢?

她是一点毛病挑不出。

而慈安、恭亲王就舒服多了,以违反祖制,杀安德海,给慈禧一些颜色看看,也是一点毛病挑不出来。

慈禧想通融,这也好办,在朝堂上将安德海这事拿出来公议一下,慈禧瞬间就没法再说点什么了。

于是,一道斩杀安德海的圣旨便颁到了丁宝桢手里。

这时候,丁宝桢再杀安德海便是奉旨办事,也是一点毛病没有。

更绝,也更有胆量的是,安德海被处决后,被暴尸了三天。

这是为的什么呢?

因为民间疯传安德海是假太监,丁宝桢这么干算是还了慈禧一个清白。

但丁宝桢这么干也是和全天下的太监结下了大仇。要知道,太监的身体是羞于见人的,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让见,安德海身为总管大太监被这样暴尸,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羞辱了天下的太监。

据说将安德海视为血的教训的李莲英独在这一点上不谨小慎微,经常诅咒丁宝桢不得好死。

所幸,慈禧在盛年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的,在阉宠和名臣间,她最终站在了名臣这一边。

丁宝桢后来没有遭到清算,相反高升做了四川总督,最终以66岁的年龄死在了任上。

4

丁宝桢所杀的安德海虽然是慈禧身边红极一时的大太监,但他作恶多端,甚至是挑拨慈禧与同治帝的母子关系,深受同治皇帝憎恶,时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也是在法度之内、情理之中、密旨之下才将安德海就地正法,故而并没受到慈禧的打击报复,反而还因个人的政绩和清廉作风一路高升至四川总督、兵部尚书,最终也是寿终正寝于四川任上,并获谥“文诚”。

安德海的如日中天与作死行径

  • 平步青云

安德海是在“辛酉政变”中脱颖而出的,咸丰皇帝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驾崩,留下遗命以皇长子载淳为继承人,以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辅政。也就是这个时候,慈禧企图拉拢恭亲王奕訢发动夺权政变。但当时的恭亲王奕訢正在北京主持与英法联军求和事宜,而慈禧是陪同咸丰居于承德行宫,故而联络恭亲王成了一个难题,此时慈禧便想到了心腹太监安德海,安德海受命奔赴往来于承德行宫与恭亲王府,恭亲王得到安德海的密报后,与肃顺经过一番博弈后终于在八月初一到达承德行宫。

后来安德海在两宫皇太后夺权进程中谋划精密且得当,成为“辛酉政变”成功的关键人物,这场政变夺去了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的权力,安德海也因此获得了总管大太监的身份,成为太后身边的红人。安德海虽是太监,但却真有一些手段和本事,随后慈禧意图独大,安德海于是谋划策动御史弹劾奕訢,帮助慈禧以“虽无实据,事出有因”的罪名革去了奕訢的议政王身份以及手中的公务实权。而后在安德海恩威并施的建议下,慈禧下令让仅仅被削权一个月的奕訢“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无庸复议政名目”。这样一来,慈禧不仅可以利用奕訢理事,又除去了其位高权重的威胁,可谓是一箭双雕。这一系列的权力斗争中,安德海就成为慈禧离不开的左膀右臂,成为慈禧太后身边备受宠信的大红人。

  • 不作死就不会死

也正是慈禧的日渐恩宠,安德海逐渐变得恃宠而骄。从十岁入宫的内庭小太监,到大清王朝掌控者身旁的心腹,这样的升迁难免会让人失去理智。虽然安德海只是六品蓝翎太监,却目中无人,连皇帝和恭亲王都不放在眼里,更是视恭亲王为自己操控于掌中之人,就更不用说朝中其他大臣了。安德海得势以后唯恐天下不乱,到处搬弄是非,挑拨同治帝与慈禧的母子关系,导致小皇帝经常受到慈禧训斥,皇帝虽小,但并非不明事理,安德海无视皇帝,越权乱政的行为被小皇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同治八年,安德海也许是久居深宫心中苦闷,于是想学先乾隆皇帝出宫巡游,当然这一遭游玩下来想必也能收敛不少钱财,于是借口筹备同治皇帝大婚典礼,再三向慈禧太后请缨去往江南置办龙袍等皇家婚礼器物,在得到慈禧太后许可后,安德海也没有任何报备、通告,直接带领着一班随从,洋洋洒洒地出京了,这一出京便成了他的末日!

丁宝桢为国除害

安德海出京虽是慈禧点头的“钦差”,但由于匆忙出行,没有任何公文通告在手,且一路声势浩大张扬无比,途经山东德州时又遇到德州知州赵新这个严谨的地方官,赵新得知途经辖区的“钦差”是个太监,开始起了疑心,他之所以起疑是因为:

清朝按例派遣大臣出京,军机处是要外发公文的,也是告知沿途地方官员要按礼制迎送,而这个太监“钦差”过境时既没有接到“明降谕旨”,也没有接到“部文传知”,这是其一;清朝按例奉命出京的兵员统一由兵部签发身份凭证,途经地方时不需要掏钱买东西,拿着兵部所发的凭证就能到地方官府免费领取所需物资,这个行为叫“传牌勘合”,而安德海带来的仆役皆是下船自行购买物品,这是其二。赵新由于官阶卑微,一时间难以分辨这位京城出来的钦差是真是假,于是只好上报巡抚丁宝桢。

“太监级不过四品,非奉差遣,不许擅自出皇城,违者杀无赦。”——《钦定宫中现行则例》

其实赵新的担心并不是没有依据,由于前车之鉴的明朝衰落之原因有一点就是阉患,因而清朝对太监这个群体管理比较严谨,清朝开国之初,顺治帝就颁布上谕对太监严格管理,其中第一条就是“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安德海出京城就凭着一张脸,并未知会任何中央机构和地方衙门,这是是藐视祖制的做法,赵新的上报其实是将难题踢给了自己的上司。


丁宝桢是出了名的清官实干家,据说他早就对安德海于宫中狗仗人势的行为多有唾骂,在接到赵新上报后,便想抓住了为国出害的机会,于是立拟密折呈与朝廷,揭发安德海“震骇地方”的不法行径。为官多年的丁宝桢自然也懂得官场的规则,他在奏折中不忘为自己辩解“不得不截拿审办,以昭慎重”的理由,当然这些理由也许就是丁宝桢欲置人于死地的手段,因此在其奏折中,既合乎大清律法,又正中命脉!

  • 丁宝桢密折

一、清朝自顺治帝上谕开始,不准宦官与外人交接已有二百余年,“亦未有差派太监赴各省之事况”。这是在给慈禧施加压力,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如果你慈禧出面保安德海,那就是你破坏了祖制。

二、“龙袍系御用之衣,自有织造谨制,不用太监远涉糜费,且皇太后、皇上崇尚节俭,断不须太监出外采办,即使实有其事,亦必有明降谕旨并部文传知”。这与第一条类似,将慈禧的高帽子戴上,让你难以摘下,再来说安德海出京没有任何文书通告,给慈禧一个台阶,将罪名引向安德海私自出宫。

三、“太监往返照例应有传牌勘合,绝不能听其任意游兴,漫无稽考”。这是安德海具有冒牌钦差的嫌疑,所以被扣留,丁宝桢属于给自己找理论支持。

四、“龙凤旗帜系御用禁物,若果系内廷供使的太监,自知礼法,何敢违制妄用”。天高皇帝远的情况下,丁宝桢给安德海定下了私自佩用御用之物,属于武逆行为。

五、“出差携带女优,尤属不成体制”。这一点与上述相同,天高皇帝远,怎么说都由丁宝桢一张嘴,安德海曾经就有“太监娶妻”的轶事,还得到了慈禧的丰厚贺礼,这一条也许是丁宝桢旁敲侧击的讽刺慈禧对于安德海的宠溺。

  • 结案杀贼
“该太监擅离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著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军机处密谕

安德海八月二日被泰安知县何毓福抓获押往济南,丁宝桢审讯只是象征性的审讯一番,等到八月六日时,军机处寄发的密谕就已到达,这封密谕的内容其实早就在丁宝桢预料之中,因为他的奏折让慈禧没有可以周璇的余地,是将安德海逼向了不得不死的处境,密谕中不仅要求就地正法,还做了更为周全的安排,即“如该太监闻风折回直境,即著曾国藩饬属一体严拿正法”。这一条具有清廷高层作秀的成分,因为安德海被扣押几乎是不可能再折回直境的,这只是表达了清廷的“决心”,这与随后的“捉拿随行人等一并正法、无需请旨”如出一辙。

在得到军机处指示后,丁宝桢于八月七日按照旨意将安德海就地正法于济南,一时间朝野上下大快人心,丁宝桢因此被称为了“丁青天”。

名臣谢幕

其实杀安德海这件事对于丁宝桢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他在山东任上的光辉政绩反倒是引起了朝廷的大肆褒奖。光绪二年,光绪帝接见丁宝桢,亲授头品顶戴、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领四川总督一职。

慈禧也并没有对安德海的死而记恨丁宝桢,当丁宝桢要赴四川上任时,慈禧还特意为丁宝桢写了一幅《国之宝桢》的字,这是慈禧对于国家栋梁的勉励和褒奖。丁宝桢当然也不负众望的干出一番成绩,四川当时是个烂摊子,丁宝桢刚到任履职之时,成都盗匪横行,治安相当混乱,丁宝桢手段强硬,不到半年时间几乎把匪徒诛杀干净,一时间达到路不拾遗的效果。丁宝桢督川十年之内,体恤民情、整肃吏治、扭转财政赤字、深受当地民众爱戴。在其任职期间,编写《四川盐法志》,总结四川盐井生产技术,为四川药业的推广做出巨大贡献。

“准葬山东,予山东、四川、贵州建祠。”——《清史稿》

光绪十二年,时年66岁的丁宝桢在四川去世。一生为官清廉的他将俸禄多用于救济百姓,故而在去世之时还得依靠随从筹钱办理丧事。由于丁宝桢造福山东百姓数载,因此死后受到山东父老的联名奏请,要求朝廷将他的灵柩运回山东安葬,朝廷应允了百姓之请,并追赠其太子太保,谥号“文诚”,待灵柩到达济南时,士绅百姓“郊野祭吊,军民悼哭”。

综上,丁宝桢身为山东巡抚之时,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之下,终结了无法无天的安德海,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法度之中,也符合朝野上下的心声,而其光辉的政绩和清廉的品格也是其得以保全并加以升迁的资本,清朝廷对待丁宝桢这位封疆大吏还是较为公正的,杀掉慈禧贴身太监,并未给丁宝桢带来麻烦,反而使其青史留名,赢得“丁青天”的称呼!

5

丁宝桢是晚清名臣,他一生清廉,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的尊重。尽管他为官期间曾立下了不少功绩。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智杀大太监安德海这件事。

(丁宝桢剧照)

要知道,安德海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杀掉他,就等于打慈禧的脸。那么,丁宝桢杀掉安德海,后来有没有遭到慈禧的报复呢?

早在八九岁时,安德海就完成净身进入皇宫。凭着一股子机灵劲儿,安德海很快得到咸丰帝的好感。咸丰死后,同治帝继承皇位,由肃顺等八名顾命大臣共同辅佐幼主。

在之后的“辛酉政变”中,肃顺等八名顾命大臣被剥夺了一切权力。慈安、慈禧和奕訢掌握了朝政。在这次政变中,安德海充当了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訢之间的联系人,立下了巨大的功劳。他也因此平步青云,很快被升任为总管大太监。

到了同治四年,慈禧认为奕訢手中的权力过大,必须将他打倒。这时,安德海主动献计,慈禧利用奕訢遭人弹劾的机会,以“虽无实据,事出有因”的罪名,革去了奕訢的议政王的职务。

此事之后,安德海更得慈禧宠爱。一时之间,朝廷内外无人敢惹。

走上人生巅峰的安德海,开始有些膨胀了。他干出一些非常离谱的事情。

比如同治七年,安德海在天福堂摆酒,迎娶19岁唱旦角的马赛红。可以说,这事彻底震惊了整个北京城。慈禧太后不仅没有责骂,甚至还专门给了安德海重赏,作为新婚的贺礼。这让人们对慈禧和安德海更加议论纷纷。

在出尽风头后,安德海不仅没有半点收敛,甚至还越发猖狂。仗着慈禧的宠爱,安德海常常不把小皇帝同治放在眼中,这让同治对他恨之入骨。并且就连慈安太后,安德海也敢公然和她唱反调。再加上之前密谋夺奕訢的权。安德海已经招惹了三个他惹不起的人物。

(安德海剧照)

安德海是一个行事高调的人。这一点,从他公然娶妻,闹得满城风雨就已经初见端倪。

仅仅在深宫中作威作福,也让安德海渐渐失去了成就感。同治八年,安德海想要出宫游玩。他出宫其实有两个目的:一是仗着红人的身份敛一波财,二是在新的环境中狠狠地抖一抖威风。

他向慈禧禀报说,同治皇帝大婚在即,他请求前往江南为皇帝置办龙袍等婚礼用品。慈禧也没有多想,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由于明朝的前车之鉴,清朝对于太监弄权,有着非常严格的把控。早在开国初年,顺治帝就规定了,非经差遣,四品以下的太监不得擅自出皇城,违者杀无赦。安德海虽然在朝中作威作福,但他却只是一个六品太监。

仗着慈禧的口头吩咐,安德海出京也没有知会任何部门,甚至连必要的公文都没有。这实在是猖狂到了极点。

结果,安德海在路经山东德州境内时,德州知府赵新就犯了难。按说这钦差过境,理应是有相关圣旨的。但这次德州却什么文书也没有接到,仅仅是通过百姓们口口相传,才知道消息。那我这个知府,到底该不该主动去接待这位“钦差大人”呢?

由于一时间拿不定主意,赵新为了稳妥起见,主动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山东巡抚丁宝桢。

(慈禧剧照)

丁宝桢与安德海本来是没有什么仇怨的,但偏偏丁宝桢此人是一个嫉恶如仇的刚正之人。在听说为非作歹的太监入境后,丁宝桢二话不说,立即派人将安德海扣了下来。

为了表示自己的扣押合法,丁宝桢列举了一大堆安德海的罪行,比如“清朝从未有太监赴各省之先例”“皇上太后崇尚节俭,断不会派太监远奢靡费采办龙袍”“出差携带女优,不成体统”等等,写好奏章,火速发往中央。

好巧不巧,奏章到达京城时,慈禧正在宫中养病。

这份奏章随即被传到了奕訢手里。奕訢请示慈安后,让军机处下达密旨,火速将安德海严办,以儆效尤。

丁宝桢当即会意,立即在济南将安德海就地正法。

安德海死后,慈禧非但没有怪罪丁宝桢,反而还在几年后升任丁宝桢为四川总督,并且亲自赠予了他“国之宝桢”四个字。丁宝桢最后在任上去世,安稳地度过了晚年。

那么,慈禧为什么不报复丁宝桢呢?

实际上,慈禧对于安德海的死还是颇为心痛的。但自安德海娶妻后,民间就怀疑安德海并未净身,传出了众多安德海与慈禧搅在一起,甚至生出了孩子等传闻。据说丁宝桢在杀死安德海后,曾将其尸体赤裸悬挂在济南城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慈禧的清白。

除此之外,安德海的死,是经过慈安授意的。慈禧想要掌控大权,首先就不能够得罪慈安。慈禧绝对不会为了一个太监,而让自己的政治生涯出现危机。

(参考资料:《清史稿》)

6

丁宝桢诛杀安德海,有两大谣言,亟待澄清,以正视听。

绝大多数外国人都不大懂中国菜,但是宫保鸡丁这道菜,几乎可以说是他们耳熟能详的最爱,甚至有的外国人以宫保鸡丁做为中国菜的代名词。

而做为国人我们不单了解宫保鸡丁和丁宝桢的关系,还知道大太监安德海就是被丁宝桢所杀,他在政务上颇有建树,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同称“中兴名臣”。

宫保鸡丁

据说丁宝桢不单是名臣,还是位美食家,酷爱烹调,一次他短途出差,到了晌午,腹中饥饿,恰巧看到一男子正在炒菜,因味道极香引起了丁宝桢的注意,询问之下,那汉子回答他这叫“宫爆鸡丁”,后来经过逐步改良,终以宫保府(太子少保是宫保之一,死后追太子太保)中的改良制作方法最好,也最为美味,所以这道菜被称为宫保鸡丁。

虽然正史上对安德海之死描述的比较模糊,但可以推测,这件事并不只是丁宝桢一人着手侦办的,参与者还有同治帝和早就看慈禧不顺眼的奕訢,只要慈禧不快乐,那奕訢就会很快乐。

史料是上如何记录这件事的

同治八年,太监安德海私出山东(这是不可能的,安德海是想出去玩玩,但必须要慈禧点头,不过的确没有差遣公文),矫称(假称)采办御衣(其实是真的)丁宝桢“奏闻”(刚听说安德海进入山东,就已经上报朝廷),然后立刻着令下属全力缉拿,最终在山东泰安将其擒获,经过审讯,丁宝桢再次向清廷上报此事,写到这儿先停一停。

事情本身很简单,但背景是什么

①丁宝桢初次奏报清廷,当时的同治循例已经掌握一部分权利,毕竟是慈禧的亲儿子,他有处理的权利。

丁宝桢和安德海有私仇么?据说有一定可信度的传言:安德海娶老婆那天满城皆知,慈禧还给了赏赐,到了正日子,丁宝桢、奕訢、曾国藩、左宗棠都去了,看到众丑献媚的样子,丁宝桢爆发了,直接掀翻了宴席就要走,安德海竟然让家丁把丁宝桢捆了······多亏了奕訢制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②同治帝为什么参与其中?本来安德海仗着慈禧的雌威就没太把同治帝放在眼里,这就有一定矛盾,又因为慈安太后的性子要比慈禧宽厚的多,以至于同治这个亲儿子有时候受了什么委屈,都要向慈安倾诉,安德海探查到皇帝的行踪,直接向慈禧告状,自己的亲儿子竟然和慈安如此亲近,慈禧气得够劲,骂的也够狠,同治帝自此对安德海恨之入骨。

③奕訢为什么参与其中,仅仅是阴了慈禧好快乐?他和安德海也有宿仇,慈禧能够掌权,清除以肃顺为代表的八大臣,安德海和奕訢都有功劳,但是后来奕訢的议政王身份渐渐受慈禧忌惮,而安德海是个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人,他看出来慈禧要收拢一部分权利自保,所以在慈禧面前没少说奕訢坏话。

做为皇族,奕訢自有一套信息管道,安德海的话奕訢虽知道,奈何安德海是慈禧身边的红人,自己在人家手上还不是要圆圆要扁扁,性命第一,所以也就隐忍了没说,相对议政王职务的丢失,安德海的事也不算什么了,不过这仇是记下了。

④安德海干政,是同治帝和奕訢都同样受不了的,太胡闹了。一件并不蹊跷的蹊跷事,明眼人都不点破而已---朝臣奏报要修缮颐和园,历朝历代的御史基本都是话痨,本来也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但是御史这边刚奏议,内务府的税收征集建议立刻新鲜出炉,所有人都觉得蹊跷,奕訢一打听,安德海的主意,目的很单纯,巴结慈禧。

这涉及满清的根基,所以奕訢没惯着他俩,动不了安德海,你俩动动还是没问题的,御史革职,内务府的贵祥发配黑龙江。

为什么奕訢不想多事却还那么多事,乱世之秋,太平天国刚刚平定,国库空虚,国家费用支出尚且成问题,哪能在这个时候修园子呢,还有一个词叫“劳民伤财”,国家有损失,百姓也有损失,战火纷飞的日子是百姓最苦的日子,好不容易安宁了没几天,竟然有人想要向全国摊派银两,老百姓是会继续造反的。

为了慈禧的园子,这代价太大,无法承受,无论是国家财政还是统治根基都会出问题,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作死的节奏,所以奕訢怒了,只办了爪牙不足以解气,本着斩草要除根的办事原则,安德海是必须要死的,等的就是时机。

安德海的事儿本身并不复杂,而幕后却是N多年N多人的积怨,终于在这一天,这一个点上彻底爆发。

⑤清承明制,但不是完全照搬,大明国灭,清朝做为亲历者、旁观者都看在眼里,包括努尔哈赤本人也曾经八次进入北京朝贡,对明朝的弊病能不了解么。

满清最直观的看到了明灭原因,他们是最忌讳的就是党争架空皇权和宦官干政,明朝每个独当一面的将军后面都站着一个要死不死的太监,美其名曰“监军”,只不过有的出名,有的不出名而已。

所以从皇太极时期起的“南面独坐”,到康熙,尤其是雍正时期一路走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完全废止,就连八旗“家长制”也被皇权独掌所取代,八旗只受皇权支配,天下就皇帝说了算,别说宦官干政,就是纪晓岚提了一句政务,也被乾隆骂个狗血淋头,你一戏子般的存在也敢干政?

说是忌讳,其实是深深的忌惮,一天半,吴三桂就能到京师,崇祯就能有活命的可能,可崇祯派给唐通的监军太监杜之秩为李自成打开了居庸关的大门,唐通被俘,李自成顺利通过,造成崇祯生机断绝,这些满清都是知道的,他能不忌惮太监干政么。

谁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网络上都在大肆追捧丁宝桢在这件事上所发挥的作用,丁宝桢一生也确实有太多太多值得赞赏的建树和功业,中兴名臣不是吹出来的,但是仅从这件事来讲,他只是个马仔,一切都是同治帝暗中操持的,来看看事情的经过:

安德海假公济私,名为去江南采办龙袍其实就是为了游山玩水,擅作威福,收受贿赂,他这么得宠,慈禧自然没说什么,安德海也不傻,按祖制这是掉脑袋的事儿,所以又请示了同治帝,同治帝表示赞成,这就促成了安德海的死亡之旅,正愁没机会杀你。

同治帝所谓的同意,只是表面上做做样子,其实马上就知会了慈安和奕訢,三人早已对安德海愤恨至极,有慈安啥事?安德海平素做派确实乖张了些,虽然不敢直接对慈安耍性子,但是慈安日日处于深宫之中,想不听都不行,况且慈安和同治帝的关系,比他们亲母子都要好,同治帝无非到自己这里吐吐苦水,就被安德海打小报告,造成同治被严厉斥责,慈安能不恨这个奴才么。

停停停,有什么证据,还是你主观臆测?

这里还提及一个人,薛福成,近代外交家、散文家、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李鸿章也是以他的规划为范本发展的洋务运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起者。

他的弟弟名叫薛福保,是丁宝桢的幕僚,薛福成与丁宝桢也比较熟稔,他弟弟对丁宝桢的几乎所有事都是一清二楚的,他本人的万言书也是通过丁宝桢才得以直接上奏清廷的,关系可说莫逆之交。

有一次,薛福成路过济南,拜会了丁宝桢这位挚友,也为了顺便见见自己的弟弟,在济南逗留了大概20天,其中就提及了安德海:

方今两宫垂帘,朝政清明,内外大臣各职其职,中兴之隆,轶唐迈宋。惟太监安德海稍稍用事。往岁恭亲王去议政权,颇为所中。近日士大夫渐有凑其门者,当奈何?有间,复言曰:吾闻安德海将往广东,必过山东境,过则执而杀之,以其罪奏闻,如何?

两宫垂帘,朝政清明云云,这是官话,类似颁奖感言首先要感谢导演,感谢剧组,重点是什么?重点是反衬,这么好的世道惟有安德海干涉朝政,这是清平世界的不和谐因素,以前奕訢被夺权,其中就有安德海恶意中伤的因素,现在连士大夫阶层都讨好他,舔着脸拜他门下,这可咋整。我听说他要去广东(当时信息有误差),那肯定要路过山东地界,只要从这儿过,就抓住并杀掉他,把他的罪行报告给皇帝听闻,咋样?

①丁宝桢一外臣,对安德海行踪何以了如指掌。

②颇为所中,如果不是当事人奕訢谈及,外人必不知晓。

③翁同龢是帝师,他都是事后才知道的,丁宝桢是如何掌握安德海信息的。

④不但知晓,还是提前将近4个月便知晓,要知道,安德海下江南,在宫内那肯定是要低调的,毕竟违背了祖制。

⑤事发后薛氏兄弟怕好友蒙难,积极出谋划策,而丁宝桢只是点点头而已,丝毫不乱,成竹在胸的样子,好似一切事宜早已安排停当。

⑥就在安德海被杀前的几个月,丁宝桢入京······两次面见皇帝,这都是面授机宜的机会。

⑦从丁宝桢和薛氏兄弟的谈话来看,这件事早已敲定。

一切尽在掌控&安德海的罪名

安德海刚到德州,丁宝桢就已经收到了消息和罪名(已经暗中着手调查)。

①假冒钦差。上文讲过 ,安德海没有公文。而且违背常理,晚年宫廷采购都是下道谕旨就够了,从来没有如此铺张浪费还要派专人去采办,沿途靡费,实无必要。

②清朝最忌讳的就是宦官联络外臣,大清二百多年也从未有一个太监被派往各地公干。

③安德海仪仗严重超标,属于僭越范畴。

摄于慈禧的雌威,沿途官员既不敢忤逆丁宝桢的意思,又不敢抓捕安德海,好在丁宫保尽遣属下,终于在泰安截获并抓捕了安德海,安德海被抓的时候,估计内心是崩溃的,不知道是收到了消息还是怎样,他已经放弃船队,改走陆路,轻车简从,赶路速度惊人之快,好似惊弓之鸟一般,谁走漏了消息可就不好说了。

慈禧竟然病倒

早在丁宝桢第一封奏疏到了京师的时候,竟然还有人想保住安德海,非常凑巧慈禧病倒了,慈安觉得安德海罪不容诛,赞成按祖宗规矩法办,于是同治帝和奕訢商量后召来了内务大臣,内务大臣自然知道这事,皇帝的一应所需的采购问题,他怎么会不知道,他更知道这事是慈禧和同治帝首肯的,所以为安德海求情,同治帝不准,即刻召见军机大臣,命令六百里加急山东、漕运、江苏、直隶、两江各督抚查找安德海下落,只要虽从认定此人是安德海,就地正法!

是否涉及“先斩后奏”,事实恐怕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丁宝桢确实想先斩后奏,诛杀安德海,也确实说过担心事情有变,即便受到重责也不会后悔,但是后来被劝止了,所以不要再人云亦云的说什么前门接旨后门杀人了,都是胡说。

丁宝桢是阴历八月初六接旨,八月初七杀人,这些都是有往来文书、史料记录的,毋庸置疑。

虽然没有先斩后奏,但是丁宝桢能有这种想法和担忧,已经非常令人钦佩了,首先他自己也说过,为杀安德海不惧重责,这需要何等勇气。其次,他在担忧安德海侥幸逃过一死的时候,好像忘了担忧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后续不可预期的结果,真令人赞叹,舍私为公。

安德海死后的反响

连满族亲贵们都恨毒了安德海,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下手,见天的高高在上,偏偏搞不定一个太监,奕訢不也在那儿忍着呢么,何况他人,所以安德海一死,众多满贵全身心的表示支持。

李鸿章:“稚璜成名矣!”(丁宝桢字稚璜)

曾国藩:“吾目疾已数月,闻是事,积翳为之一开。 稚磺,豪杰士也!”

翁同龢:“快哉!快哉!”

真不知道这安德海除了被揭露出来的罪行外,究竟还缺过多少德,好好的一群人,全都快被他逼疯了。

丁宝桢的结局让人预料不到

丁宝桢并没有受到慈禧的清算,反倒是步步高升,慈禧虽有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她虽然专权,但是还没到明目张胆对抗祖宗家法的程度,由安德海的死,她也明白了安德海连带着自己有多遭恨,安德海只是个太监,没有慈禧撑腰,他无非就是条阉狗,众怒之下,慈禧选择了妥协,这种妥协不只是对丁宝桢。

丁宝桢所说安德海的罪状无懈可击,你法办丁宝桢有什么法理依据么,完全没有,公理正义都站在丁宝桢一方,太监干政的证据捏在丁宝桢手里。

又一个谣言&慈禧的决断

慈禧并不傻,她有她的决断,她并没有八百里加急去救安德海,而是立刻落井下石清算安德海的势力,安德海的随从太监6人,管家2人,护镖5人,全部处死,家属及其他一些随行人等全部发配黑龙江与披甲人为奴。

抄没安德海一切家产,安德海的贴心管家也是宫内太监,被判处绞刑。

这样一来,慈禧立刻反客为主,掌握了主动性,连丁宝桢都表示坚决拥护慈禧的英明决定,她还将本案的事发,审理过程,证据等等结集,以儆效尤,其实呢,你不派遣谁敢离京,作秀罢了。

慈禧就真的那么大度?当然不是,安德海的事情处理完毕,慈禧二十多天没下床,病的不轻,但是她知道,这里面的事儿不是区区丁宝桢一人之力所能达成的,从慈安同治,到奕訢,他们一个也跑不了,后来的慈安死的挺急,据说平生猜测无数,同治是亲儿子没法下死手,但是奕訢被赶出了军机处,算是报了仇,而丁宝桢的四川总督是慈禧给的······这么给力的卒子还是捏在自己手里比较好。

传闻,慈禧对丁宝桢非常欣赏,安德海死后暴尸当场,还被扒光了衣服,所以安德海秽乱宫闱的传闻就绝迹了,当时传的是举国皆知,王公贵族,文武大臣,民间百姓都犯琢磨,一太监有什么好,慈禧偏就这么喜欢他,于是各种H版的传闻此起彼伏,但通过这件事,一下子风平浪静了。

安德海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丁宝桢自己后死在任上,算是鞠躬尽瘁,尽得朝廷重用,死守追谥文诚,封太子太保,绝对算是善终。做为中兴名臣,丁宝桢的贡献可不只是杀个区区太监,他的事迹和贡献超多,今后会单独开篇。

.

7

宫保鸡丁故事的主角说的就是丁宝桢。

同治八年(1869年),山东济南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25岁的安德海在狼哭鬼嚎的哭骂声中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前门接旨,后门斩首”的速度就地正法了结了其的性命,而丁宝桢清正廉洁敢作敢为的作风被称之为“丁青天”。



事后慈禧知道自己“心爱”的小安子被丁宝桢杀死了,碍于丁宝桢能力政绩出色和自己护短的名声,只能哑巴吃黄连——心里难受,但嘴上却表扬丁宝桢杀为民除害,并亲自赏赐“国之宝祯”四字以示奖励。


有仇必报的慈禧为何在此事上没有追究丁宝桢?


这还要从安德海嚣张跋扈的行为开始说起,咸丰皇帝死后,后宫形成了一帝两后的局面,谁的权利最大一目了然。安德海作为宫中的资深老太监当然也清楚,就经常在慈禧面前抓尖卖乖,各种讨好,特别是经过“辛酉之变”后,安德海作为一个合格的密保专员,帮助后宫太后成功夺回权利,而作为功臣的安德海被封为后宫总管太监。


慈禧对安德海的宠爱到了什么什么程度,据说24岁太监安德海结婚时候,一国太后慈禧竟然随礼白银一千两,绸缎上百匹。而当时朝廷一品官员近一年的俸禄才不过一千多两。


年轻气盛的安德海仗着慈禧太后的宠爱,恃宠而骄,甚至连慈安和同治皇帝都不放在眼中,公然顶撞欺负年幼的同治皇帝,经常在慈禧面前说同治的各种不是,挑拨两人的母子感情。连同正宫太后慈安也连带这受气,可以看出安德海的确有点聪明过头,作死的节奏。

同治八年(1869),久在紫禁城的安德海想着出宫游玩再顺便发点国难财。于是以同治大婚出宫采办婚庆用品为由,获得出宫机会。当时清朝吸取明朝太监亡国的教训,不允许太监出宫,干预朝政。


安德海仗着有慈禧颁发的许可证,一路上前呼后拥声势浩大的南下江南。所到之处地方官员无不夹道欢迎,重金相送。


正是因为其过于招摇的行为在走到山东德州境内时候,遭到德州知府赵新的质疑,安德海号称清差大人,却没有任何凭证和公文及密信,而且还大张旗鼓的让德州知府出钱支持。


谨慎期间上报山东巡抚丁宝桢,丁宝桢早就对安德海在京城欺压同僚,狗仗人势的作为很反感,于是立刻命人拿下安德海一行人等。


并立刻上书送往北京,说来也巧,刚好奏折轮到同治皇帝手中,同治皇帝早就对安德海不可一世的样子恨之入骨,立刻下密诏于丁宝桢将安德海就地正法,立刻斩首。

前门接旨,后门斩首


当时安德海的心腹听说其要被处死,连夜回到北京向慈禧通报,在八月七日丁宝桢在前门接到慈禧奏折,知道是赦免安德海的,把诏书放在前堂没看,后面立刻亲自监斩安德海。可怜安德海从被抓到死才五天时间,就身首异处。


慈禧知道后虽然难过,但她知道安德海的死是咎由自取,如果为了个名声不好的小太监去惩罚国家一品清官丁宝桢,难免留人口实。


慈禧虽然强悍但很睿智,安德海只是一个小蚂蚁,权衡利弊后为了自己的名声,对丁宝桢大加赞赏,称其为国除害。

这点彰显了慈禧不包庇纵容下人的明智,也体现了其大公无私的胸怀。


丁宝桢处死慈禧心腹安德海的事迹得到了大家一直称赞,在山东做了十年巡抚后,被调任四川,其在职期间一直为民某福利,深受百姓爱戴。在光绪十二年,丁宝桢病逝,慈禧下旨追封其为太子太保头衔。

而丁宝桢的生平事迹也被写入各种民间戏文,流传至今。


相同的历史事件,不同的解读观点。我是微风之语欢迎大家的关注评论。

8

1869年8月7日济南,山东巡抚丁宝桢将私自出宫游玩并借机敛财的太监安德海正法。这可是慈禧最宠爱太监,巡抚他不畏权势的壮举使得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后来,1876年丁宝桢受到光绪帝的接见,被授头品顶戴、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总督四川当时四川吏治腐败、财政赤字巨大,慈禧特为丁宝桢写了一幅字《国之宝桢》,朝廷对丁宝桢赋予了极大的希望。在四川十年,为民众办实事,关心民众疾苦,深得民众喜爱,看到这里,大家知道丁宝桢杀了宦官安得海后,过得很好,一切按部就班运行,真的不必担心了。

安德海自以为有慈禧作为靠山耀武扬威,慈禧不会为了他这个奴才,去得罪巡抚的。礼部尚书李端芬高度评价丁宝桢的功德情操,把他与曾国藩、左宗棠等同推为中兴名臣。



9

咸丰皇帝死后,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政权。作为他们之间秘密联络人的安德海自然也被晋升为总管大太监,成为了慈禧身边的心腹红人。

一位山东的官员把太后身边的心腹杀了,会不会就此必死无疑了?如果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有书君慢慢给你解释吧!

丁宝桢作为有清明耳目的大清官员,肯定早有耳闻安德海在朝中的势力。当安德海自称奉慈禧太后之命到地方采办皇帝的龙袍时,丁宝桢就开始思考如何顺利把安德海拿下又能不惹到慈禧的方法。

根据大清律例,太监无论职位大小,一律不准出宫,违者斩立决。而安德海不但明目张胆地来到了山东,姿态嚣张,言行之间无不暗示丁宝桢用库银来支付他和随从一路的开销。

为此丁宝桢马上将他扣押入牢,并向同治皇帝呈上奏折,大意是:最近有位自称是奉慈禧太后之命到山东为皇上采办龙袍的太监到访,不知真假,所以上奏请示皇帝。同治看完之后,心中暗喜,他本来就对这个太监不存好感,尤其宫中还流传着安德海与太后之间暧昧不清的关系。

这时候的同治皇帝不动声色,将秘奏一事告知慈禧。慈禧听后着实吃惊,安德海这个无用的东西居然打着自己的名号出外不说,还行贿官员。本来出门采购皇室物品就是违背的祖制,而且太监出宫又是死罪。

慈禧看到这自然也不好去包庇安德海什么,只好眼睁睁看着丁宝桢处死安德海。据史料记载,从安德海被抓到下旨处决只用了短短五天的时间。

安德海被丁宝桢处死了,慈禧肯定对其心生不满。可这个丁宝桢却不同于其他胆小怕事、唯唯诺诺、昏庸无能的地方官员。他一身正气,廉洁从政,两袖清风。慈禧就算想找理由除掉他,也抓不到他的把柄。

况且慈禧也明白,安德海在宫里虽说是贴身红人,说到底也只是一条办事得力的狗。他一来不懂得政治,二来又是一个只懂得谄媚的小人。而丁宝桢从政多年,兴修水利、为朝廷剿捻军立下了不少战功。

慈禧还没有蠢到说为了一个可以替换的阉人杀了一个为民为国的好官。

所以,丁宝桢是杀了安德海,但并没有因此招来杀身之祸,反而因此事高升做了四川总督。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10

同治年间,山东巡抚丁宝桢将大太监安德海就地正法于济南。安德海何许人也,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而这个丁宝桢这么处理安德海,有没有被慈禧太后“算后账”呢?丁宝桢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诛杀安德海,丁宝桢没有被算后账

安德海是慈禧太后宠信的太监,丁宝桢一个地方巡抚,诛杀安德海,这等同于是对慈禧太后的一个挑衅,但是杀了安德海之后,丁宝桢并没有被慈禧太后算后账。

这自然跟丁宝桢杀安德海这个事有关。丁宝桢对待出宫的太监安德海,虽然也是看不惯安德海的招摇,但是丁宝桢并没有直接把安德海给杀了,而是在抓了他之后,向上面汇报,得到命令了之后,才去杀的安德海,属于是奉命行事。

宝桢曰:“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奏上,遂正法。


再有就是慈禧太后对安德海的态度,安德海平时的所作所为,慈禧太后不可能一点儿都不清楚,安德海的仗势张狂,也让慈禧太后有些不满,并且民间还有一些传言,说安德海不是个太监,而是慈禧太后的男宠,这些传言本身就有损慈禧太后的颜面。

而丁宝桢杀了安德海之后,据说还暴尸三日,让人们了解了一个事,就是安德海确实是太监,这样关于安德海和慈禧太后之间的传言,就自然而然的被证明是谣传,也是维护了慈禧太后的颜面。


由此可见,丁宝桢杀安德海这个事,不是头脑一热,不管不顾的就去做了,而是有据可依的去做,丁宝桢的做法也是让上面满意的,所以自然没有被“算后账”。

丁宝桢最后的结局

丁宝桢在杀安德海的时候,官职是山东巡抚,后来,在光绪年间的时候,丁宝桢就升官了,成了四川总督,而且还兼任兵部尚书,连慈禧太后都特意给丁宝桢写了一幅字,为《国之宝桢》。


而为官一方的丁宝桢,确实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好官,不只在职务上为百姓做实事,而且他自身也是为民着想,自己的俸禄大多都拿来救助了贫苦百姓。最终,丁宝桢这位官员在四川总督任上逝世。

赠太子太保,谥文诚,予山东、四川、贵州建祠。

参考文献:《清史稿·丁宝桢传》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