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在精而不在多
将在谋而不在勇
————曹操
兵在精而不在多
将在谋而不在勇
————曹操
袁绍,优柔寡断,容易听信谗言!
张济,实力孱弱,面临吞并在所难免!
吕布,骄傲自大,匹夫之勇,难登大堂!
陶谦,年老体衰,手下兵将羸弱!难以匹敌兵强马壮的曹孟德!
袁术则夸夸其谈,想法与实际不符,实力是有,但作死的太快!
总之前期曹操能每次都能取得胜利是因为其面对的对手与其本身相差的太多!
曹操善于用人,能够认清自己,把握人才,并且手下文臣猛将也是比较给力!
五子良将: 张辽 ,徐晃,于禁,乐进,张颌!
宗族猛将:曹仁 曹洪 夏侯惇 夏侯渊等奇才
谋臣: 荀彧 荀攸 郭嘉 戏志才 程昱 陈群等文人谋士相辅!
实力可算兵强马壮,雄霸一方!也是其对战群雄的底气所在!
曹操面对刘备孙权却失了地利与人和,所以会有失败的导致!
第一,北方士卒不善水战,也是失败根本原因!孙刘联军确是水军操练已久!
好不容易有个蔡瑁和张允也被自己手下蒋干给坑没了!
第二,孙刘备水一战,不成功便得仁,面对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只能顶着头皮应战!后退无路!
第三,双方阵容上的差距!
曹操这边
曹操+程昱+荀攸(郭嘉当时已死,贾诩和荀彧没有随军出征)
张辽+曹仁+曹纯+徐晃+乐进+满宠+许褚+张颌+夏侯霸+曹洪等
孙刘联军
刘备+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赵云等
孙权+周瑜+鲁肃+凌统+甘宁(手下所有文臣猛将)
相比而言,孙刘这边阵容太过豪华!失败在所难免!
结语: 成功与失败不能一概而论,无论以少胜多的精彩绝伦,还是以多打少的狼狈不堪,都不可否认的是曹丞相的历史功绩,乱世之枭雄的英名!
曹丞相实行屯田制,治军严整。统一北方,对北方的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聪明透顶,但却时而愚不可及!
奸诈狡猾,但其有其坦率真诚!
豁达大度,但也难免疑神疑鬼!
火爆脾气,但又流露菩萨心肠!
学人就该多学曹丞相!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换个思维视角,其实只要从这句话“说曹操,曹操就到”,就可以看出问题的本质!
“说曹操,曹操就到”,到底表达的精髓是什么?
这句话,本身反映的是“及时”、“动作快”,折射到军事上,就是“兵贵神速”!
平常我们讲,“两军相逢勇者胜”,其实在这句话之前,应该还有个兵贵神速的问题。
战略机遇是稍纵即逝的事,作战时机一旦错过,就可能将自己陷入被动困局。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曹操刚起家的时候打的胜仗,就会发现,曹操都是赢在了兵贵神速。他火烧袁绍的粮仓,都是乘敌人后方出现兵力空虚的短暂间隙,利用轻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进而取得以少胜多的大胜!
所以说,要以少胜多,必须懂得“兵贵神速”的道理!
再反观,曹操后来被火烧赤壁的败仗!
曹操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赤壁被打得溃不成军,如果不是关羽念在旧情,放他一马,曹操连命都没有了!
曹操本来有号称80万的大军,有优势,但却浩浩荡荡,慢慢腾腾的,中间还给孙权写讨战檄文,把大把的时间浪费了,把战略上的先机全浪费了。
不仅给了东吴孙权充分的备战时间,也给了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的运筹谋划和准备时间。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曹操将自己北方军队不习水性的弱点全暴露了出来。
试想,如果曹操当年点齐80万大军,立马出征,快速进攻东吴孙权,不给孙权和刘备联合准备的时间,赤壁之战就有可能不发生,进而中国的历史可能重写!
通过曹操这个事,告诉我们什么呢?最重要的是三条:
第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时机是获得“翻盘式”胜利的重要原则!
第二,兵贵神速,当时机出现、目标确定后,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否则说一千道一万,都只是狗屁!
第三,干任何事,都要保持一种轻装上阵的状态。
一个人肥胖了,会跑不动,动作迟缓,一个人如果心里装的小九九多了,也就会瞻前顾后,导致什么时也干不了!
再想想当年,毛主席出兵朝鲜,迅速定下决心,迅速出兵,迅速开战,就是因为这两个字“迅速”,打得美国人措手不及,也就实现了我们的以弱胜强!也从此让我们自豪地说,美国也就是只纸老虎!
所以说,看懂“说曹操,曹操就到”,才是真正的高手!
【纸老虎眼里的沙】个人的看法,有没有道理,请关注我一起交流讨论!
对手不同
曹操以少打多也有败绩。当年他追击董卓不也被徐荣大破,险些丧命,要不是曹洪给了他马,他可能已经死了。
曹操以多打少也多有胜绩,比如曹操打刘备基本都是以多打少,基本也都是赢了,就连“官渡之战”,曹操冒着被袁绍消灭的危险都要先干掉刘备。还有平张鲁,打马超也都是以多打少,也都赢了。
这个说法欠妥,不足以总结曹操。
首先,曹操大半生基本都在打仗,以少胜多因为仗打得漂亮,所以往往能名留青史,比如兖州之战 曹操数万军对阵数十万黄巾军,黄巾军30万被迫投降,此战,这一仗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次战役是官渡之战,乃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两次战役对曹操都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一次使曹操有基础,这就跟建楼房打地基一样,稳固的根基是第一步,虽说还没有像袁绍那样的号召力和军队,但手头上有了自己的武装,再加上聪明的脑袋,基本上能成事了,第二次官渡之战那意义就更大了,不仅吃掉了袁绍的号称70万大军,还收割了袁绍的一堆谋臣,这些人都是一人胜千军万马,这也为他后来问鼎天下奠定了基础,占领了袁绍治下的中原地区,为后来的长远战争赢得了战略物资,后又施行屯田制,寓兵于农,使得战争与农业两不误。为曹魏势力的进一步扩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这两次都是曹操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确实精彩。但是以多胜少的战役那就更多了,因为基本没什么悬念,无非就是三步走,第一步发布“讨贼檄文”,全国动员。第二步大军出发,军队数量乘以十,给对方造成心理和生理的压力。第三步两情况,一种是大军压境,吓破胆不打就投降,第二种打了,对方稀里哗啦。这种情况,战争没什么悬念,史书上都懒得写只会有几个字带过,比如打徐州,吕布被吊死在白门楼,打宛城,灭张绣,打刘表,灭荆州。以少胜多靠的是谋略,以多胜少靠的是战略攻坚,士气和威势。
最后,综上所述,曹操以少胜多能赢,以多胜少更能打赢,但是胜败乃兵家常事,赤壁之战,曹操大意,北方军队水土不服,又遇到了人生中最大劲敌,周瑜和诸葛亮,所以败也必然,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曹操听你这么问肯定会气的活过来,刚上道儿的时候,那是毁家举义,招兵买马。号召力不足,钱、粮草都不多,哪儿来的人马让他已多打少呢?赤壁之战的时候,北方大局已定,接收了袁绍的人马、粮草,诈称80万大军攻打孙吴,这不就是以多打少吗?
曹操:我想静静
三国时期的战争确实很有意思,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的结果都是以少胜多,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曹袁的官渡之战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谁赢谁基本就稳定了当时的中原大地、形成一家独大的态势。当时袁绍的确战略纵深大、兵多将广、谋臣很多、粮草充足,但袁绍个人的性格问题、军事能力、政治能力等并不是很突出,加上自己占优势,粗心大意、骄傲放纵的心态是有的。而曹操兵少、战略纵深小、粮草不足,但曹操同样谋臣良将很多,更重要的是曹操个人的性格、军事能力、政治能力都在袁绍之上。战争胶着状态时曹操也虚,想撤,大后方的荀彧写信说退就是死,必须上,曹操才下了死决心!然后就是袁绍那边自己出乱子,高级军事参谋许攸叛变了,重要军事情报给了曹总,烧了袁绍粮草,猛将张郃、高览被逼反水,这时候双方战争心态已经天地悬隔了,胜负只是时间问题了。这就是曹操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
赤壁之战是曹操以多输少的案例,号称百万大军打孙刘十来万联军却输的很惨。实际上原因也很简单,首先该战真实情况已不可考,曹操到底多少人、输的到底有多惨都弄不清楚了。反正输了是事实。第一曹操收编了刘琮的地盘、人马,追的刘备如过街老鼠,曹操开始飘了(上次打张绣飘了害死了典韦,还不长记性)。第二瘟疫就行,士兵多病。第三北方士兵不习水战。第四大冬天一向刮西北风的可是突然刮了东南风,于是曹操人多也败了。总之,人多人少胜败都有因,比如张辽800敢死队在10万人中追的孙权心慌意乱,差点丢命,冷兵器战争的胜负都是综合了各种因素导致的。
呵呵了
人家脑袋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