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汉代开始,就一直主要经营长城以南的地区,在那个交通和通信都不发达的时代,中国的社会组织能力可以说己经达到了人类的巅峰状态。中国大一统社会管理的人员高峰时期,差不多接近三亿多人口,明朝在人口最多的时候,也差不多超过了一个多亿。所以之所以不去占领周边称臣的国家是因为,明朝存在的管理极限,就算明朝出兵打下那些地方,明兵刚走人家就又独立了!占领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要做到有效管理对于明朝来说就很难了!
因为这种做法违反了朱元璋定下的国策,明朝的臣子对“国策”特别执着,比如大多数臣子一直以国策为借口坚持海禁。《皇明祖训》中是这样说的:
“四方诸夷限山隔海,偏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杀伤人命,切记不可。”
朱元璋很明白,太大的疆土其实是累赘,因为古代王朝没有信息技术,对于太大的国土来说,行政能力根本跟不上(根据西方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思想,虽然君主制适合大国家,但是随着国家的扩大政府反而应该越小)。这一点有了前朝的经验,朱元璋想必看的很清楚。
所以他说得到他们的土地并不能够供给我们,为什么呢?因为交通运输的能力不够,统治他们又要付出太多的资源,而且不是东亚文化圈的国家不会听从我们的命令(教化)。
所以朱元璋说,他的后代子孙一定不可以去侵略别的国家,其实整个明代“和平外交政策”就一直在贯彻。但是真实意图不止于此,因为明朝刚建立的时候经济民生凋敝,朱元璋需要一个修养生息的时期,所以朱元璋对内一直强调稳定。
(明朝修建嘉峪关,对外其实力求稳定)
而对外政策是对内政策的延续,朱元璋强调和平外交主要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对你们没什么想法,你们也不要来招惹我们。而朱元璋的这些规定就被奉为圭臬被他的子孙们一直贯彻下来。
即使到如嘉靖朝,外国早已对中国造成很大的危害,比如这时候的倭寇,但是在东南沿海明朝也一直是抵抗政策,而解决倭患问题的方法其实挺简单,就是解除海禁进行国际贸易,但是作为国策海禁被贯彻到嘉靖朝的末尾。并且嘉靖朝很多的官员,特别是沿海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都明白海禁对国家的危害,但是作为“朱元璋的规定”,海禁是不容更改的。
(倭寇)
但是应该提出的是,隆庆皇帝即位后,有一个所谓的“隆庆开关”解除了海禁,当时就是为了消除倭寇问题,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解除海禁之后大量白银流入了中国,这直接为万历中兴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张居正改革的底气之一。而隆庆开关仅仅是开了一扇很小的门。
所以有时候看明朝的历史,总会对那些个坚持国策的“老顽固”气愤不已,但是这些“顽固分子”不乏有大才之人。提起这些是为了说明明朝对国策的坚持,他们不去占领其他国家是“朱元璋的意志”。
但是明朝的这种对外政策并不是不好,在以往的很多回答中我一直在强调古代王朝最重要的任务是稳定,而和平的对外关系甚至是海禁都是为了稳定。从长远看这些做法带来的“边境安宁”其实更有价值,但海禁确实是对外政策中的一个极端。
并且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四方臣服本来就是自古推崇的大业,这也是中国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形象,所以对于外国经常是要求朝贡,而且“天朝上国”会给你更多好处,每代帝王其实都在维护这种形象。
道理很简单,军事占领一个国家目的就是让其臣服,既然人家已经臣服,听你的,肯向你纳贡,又何必大动干戈,耗费财力军力。
打败一个政权容易,统治一个国家却很难。让原来的政府替你治理,比直接强行介入管理划算的多。近代日本侵略中国,扶植伪满洲国和汪伪政权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明政府当初这种做法是最明智的。
我先说下我的看法:
- 一、占领主动称臣、愿意附属的国家不符合天朝上国的风范,也是不仁义的体现;
- 二、占领易、治理难,占领后的麻烦才是最多的。在这一方面,明朝廷是吃了大亏的。
明朝的藩属国有“朝鲜李氏王朝”、“琉球王朝”、“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等国。
不过在对外政策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就有过明确指示:“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
在《皇明祖训》朱元璋将“日本”、安南、暹罗、“占城”、“三佛齐”、“苏门答腊”等十五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
朱元璋是这样认为的:“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来挠我边,则彼为不祥。彼即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犯,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这似乎不像是一位一生讲究“洪武”“尚武”的老辣皇帝所讲出来的话。但事实上,这确实是朱元璋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到的顿悟。他曾对满朝公卿大臣说:“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惟西北胡戎(指漠北蒙古).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卿等当记所言,知朕此意。”
朱元璋的想法是正确的,自古以来,大兴不义之兵四处讨伐的皇帝往往都没有好下场,如隋炀帝妄兴师旅,最后为后世讥。不过朱元璋的子孙并没有遵从他留下的祖训。
明建文元年(1399),安南国相“黎季犛”废陈少帝自立,但在陈朝(安南陈氏王朝)遗老的反对下,黎季犛只能将皇位传于次子“胡汉苍”(由黎改姓胡),不过他自称太上皇,依旧是“安南胡氏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
虽然成功篡夺皇位,但黎季犛担心事情败露让明朝廷知道,而引起明朝廷发兵讨伐。在明朝强大的军力面前,小小的安南是绝不够看的。直至1403年“靖难之变”后,黎季犛天真的认为同样篡夺了侄子皇位的朱棣是不会为难自己的。他授意胡汉苍以权理安南国事的称号向刚篡位的明成祖上表,诡称陈朝子孙绝灭,自称是陈朝皇帝之甥,受到群臣的推戴,请求受封安南国王。
朱棣一代枭雄,显然不太相信胡汉苍的说法便遣使前往清化调查,结果使者被黎季犛贿赂,给朱棣带回了情况属实的消息。最终明成祖朱棣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并在诏书中告诫胡汉苍:“作善降祥,厥显有道,事大恤下,往馨乃诚。”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意外。
就在朱棣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不久后,一位名叫陈添平的安南人进入明朝,当地官员得知后不敢怠慢,急忙将事情向朱棣报告,并将他送往京城。
陈添平自称陈氏王朝子孙、陈艺宗(陈朝艺宗大王)之子。向朱棣详述了黎季犛弑君篡位的经过。得知详情的朱棣并未盲目相信这个来路不明、自称陈氏王朝子孙的人。朱棣命胡朝使者(安南此时已属胡氏)上殿对质,得到真实的消息后,朱棣命广西都督佥事黄中领五千士兵护送陈添平回安南继承王位,但是令朱棣意外的事情发生了,黎季犛竟派伏兵袭击明军!
朱棣震怒,终于决心讨伐安南。战争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明军获胜,安南胡氏王朝覆灭,朱棣顺水推舟,趁势将安南化为大明一郡,改名交趾,设交趾都指挥使司、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及交趾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将之直接管辖。
这次战役被称为“明征安南战争”,又称明与大虞(胡氏王朝)战争,战争持续时间不到一年,以胡朝灭亡,安南归入明朝正式结束。
战争看似结束了,其实现在才是刚刚开始。
就如后来的美国于越南一样,明朝也深陷安南这个战争泥潭之中。
1408年,班师回朝的张辅大军刚刚落脚,安南就传来地方势力起兵叛乱的消息,驻守明军镇压不住,张辅只能重返安南,叛乱被再度镇压。
在明军的武力镇压下,安南(交趾)再次平定,但明朝驻守官吏不善安抚,安南民心不附,时常发生叛乱。
1418年,安南当地豪族“黎利”发动起义,很快便聚集了很多人马,声势浩大。而明军两次讨伐均败(此时朱棣正在北征鞑靼、瓦剌),损失兵马以十万计(大越史记全书)。
直到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安南叛匪仍剿之不绝。明宣宗考虑到“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在“三杨”的支持下,朱瞻基下令从安南撤军。正统二年(1431),明英宗朱祁镇正式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而黎利亦不愿与明朝为敌,从此朝贡不断,直至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
在我看来,正如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说的那样:“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在朱元璋眼中,只有大漠上的蒙元残余才是大明需要时刻防范的敌人,而其它国家,只要不主动来找麻烦就不必去理会。
而我认为朱棣起初是没有占领安南的想法的,他只是在陈氏王朝无子孙继承之后,在轻易覆灭胡氏王朝之后,才顺水推舟,趁势将安南纳为大明一郡。但至少他起初是没有这种想法的。
就像之后在万历年间,万历皇帝出兵援朝抗倭一样,明朝同样有实力将李氏朝鲜覆灭,将朝鲜也纳为大明一郡,但万历没有这样做。其中原因无非就是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罢了。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笔者认为明朝之所以不去占领向他称臣的国家,表面上看是儒家文化的原因,深层原因是有利于明朝开展同诸国的贸易,有利增进同诸国的友谊。
在世界历史上,只有古代中国曾单方面宣布一些国家为不征之国。如明朝宣布十五个不征之国,这体现了古代中国国防的防御性质。
元朝势力退出中原后,仍很强大。明朝在北部驻重兵筑长城防御蒙古。14世纪后期,中亚兴起帖木儿帝国,阻断了西北丝绸之路。明朝经济逐步恢复后,需要开拓国际市场。明朝必须把对外贸易重点放在海上。因此,明太祖宣布朝鲜、日本、大小琉球、安南、占城、真腊、暹罗、苏门答腊、瓜哇、湓亨、白花、三佛齐、渤尼、西洋顼理(印度)等十五国为不征之国,开广洲、泉州、宁波同诸国贸易。
明朝的不征之国,地位相当于现代的友好国家和贸易伙伴国。明朝单方面向其保证,不对他们使用武力。这种保证非常重要和非常必要。因为明朝随后就派出大规模的海军舰队遍访各国。有了这种单方面的安全信任保证,明朝海军舰队所到之处,就不会引起不安。有利于开展同诸国的贸易,有利增进同诸国的友谊。
这要从多方面因素来看。中国从汉代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包容是最大的前提。要的是臣服而不是降服,你只要听话,不闹事,就有好处。另一个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大乱时代,中华文明带给了周边民族大发展,周边民族国家国力提升。到了宋代经济发展达到高潮,但军事实力下降到低估。元代更是个神一样存在的国家,生产力它不用心,掠夺式管理,经过朱家多年战争得来的天下是真真正正的满目疮痍。郑和下西洋后的明朝迅速落败,国力不可以。
中国历史上存在过很多强盛的帝国,它们都曾经是亚洲乃至世界级的霸主,但是中国人骨子里都渴慕和平而不愿杀戮,所以中国周边的国家没有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吞噬,而是长期地以藩属国的身份向中国称臣。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大一统的汉朝对于边境管理十分严格,不服气、敢试险的邻邦如有越线的行为,一定会被狠狠教训。但是对于听话的藩属国,汉朝是很大度的,不仅赏赐财物,还能提供军事庇护服务。
藩属国们的心思大致如此,所以从汉代至明代,中国一直有“树大招风”的潜质,周围小国都纷纷前来朝贺称臣。到了明朝,这一传统被发扬到极致,据统计永乐时期的大明,共享有藩属国一百余个,包括今天的朝鲜、越南、日本、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等。然而这一情况到了清朝时则变得大为不同。自满清入关以来,中国直接损失掉了一大部分藩属国,尤其是南亚和南洋地区的国家,纷纷不予承认中国的宗主地位,脱离了中国的权力笼罩范围。
据《清高宗实录》记载:“自京畿达于四裔,为省十有八,统府州县千六百有寄。外藩属国五十有七,朝贡之国三十有一。”意思是说,清朝共有18个省份,州县一千六百多个,藩属国57个,朝贡国31个。但是我们需要清楚的是,这57个藩属国和31个朝贡国的水分非常大!清朝的“藩属”二字与明朝时有所不同,它涵盖的范围不仅是外邦或外民族,它其实指的是不属于清朝直接管辖的18省之外的所有民族或政权。这话可能有点绕,说白一点就是不属于清朝18省的,都是藩属国,而不管你是不是一个国。
丧失了明朝大部藩属国,借一些等级不足的组织来充面子,从这一点来看,明朝把清朝远远甩在了后面。
第二,同类何苦为难同类
中国强盛王朝历来都是汉室王朝,汉唐宋明无不如此,这是藩属国们所认可的一个方面。而满清非汉的本质让大多数藩属国心存不服,说白了不就是和他们一样的藩属国吗?给同类称臣,让同类统治,心理上说不过去。在世界历史上,只有古代中国曾单方面宣布一些国家为不征之国。如明朝宣布十五个不征之国,这体现了古代中国国防的防御性质。
元朝势力退出中原后,仍很强大。明朝在北部驻重兵筑长城防御蒙古。14世纪后期,中亚兴起帖木儿帝国,阻断了西北丝绸之路。明朝经济逐步恢复后,需要开拓国际市场。明朝必须把对外贸易重点放在海上。因此,明太祖宣布朝鲜、日本、大小琉球、安南、占城、真腊、暹罗、苏门答腊、瓜哇、湓亨、白花、三佛齐、渤尼、西洋顼理(印度)等十五国为不征之国,开广洲、泉州、宁波同诸国贸易。
明朝的不征之国,地位相当于现代的友好国家和贸易伙伴国。明朝单方面向其保证,不对他们使用武力。这种保证非常重要和非常必要。因为明朝随后就派出大规模的海军舰队遍访各国。有了这种单方面的安全信任保证,明朝海军舰队所到之处,就不会引起不安。有利于开展同诸国的贸易,有利增进同诸国的友谊。明初是很有机会转型的,即由陆地国家转型为海洋国家,郑和下西洋即是佐证,但是有个什麼问题呢,蒙元还在,实力犹存,明政府不得不将战略重心放在北方,无论是主攻还是防御,只要没有彻底消灭蒙元的军事实力,明朝就没有办法走向海洋,因为庞大的军队需要消耗这个国家极大的资源,特别是国库,而时战时和的这种局势又牢牢地拖住了明的视野,以致郑和之後再无有规模的向海洋进军的行动。
明初是有向海外扩张的,但是,不是以政府主导的,而是民间籍政府打著和平旗号的进军海洋运动而往南洋西洋移民贸易,其实这是继承自宋。而事实上,明官方的行动绝对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和平交往和朝贡贸易,郑和的军队在海外开展了许多次军事行动,无论是灭海盗也好还是帮人复国也好,用现在的话来说,都是去干涉他国内政,更别谈去灭人国的事了,虽然口号都很正义,但是,你知道的,中国干什麼,从来都是要找个名正言顺的藉口的。这并不是说殖民不好,要反对,相反,对中国来说,这是好事,只是可惜没有坚持,没有促进海外贸易形成新的经济支柱,一切到後来都成了梦。另外,在海外的政权还是有的,旧港宣慰司算一个,宣慰司算是副省级,虽然不是政府实际控制,存在时间短,但也是明领土,汉人控制的外海羁縻地。更别谈那些藩属国了,主权都在明,国王更替是需要明政府。这样你听话,我有好处给你,大家都相安无事了。
为什么非要去侵占向你示好的人的领土呢?
为什么不去传递你的文明思想呢?
称臣了还占领干嘛!现在的美国打了利比亚,打了伊拉克,打了阿富汗,也都没去占领。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就行了。
古代的称臣每年都要进贡,如果发动战争还要出兵支援。都这样了在去占领称臣的国家得不偿失,不仅不去占领他受了欺负还得给他出头。要不怎么当大哥。
打下来容易但是管理成本太高,山高皇帝远难以进行有效的管辖,叛复降、降复叛耗费大量军事及经济资源由此明政府的军事策略也多以防守为主。再者明朝时有华夷之分,对于外化之地并无太大兴趣,此时的中国偏向保守,统治范围也集中在汉地十八省,与外邦的关系依靠朝贡体系来维持。
没必要军事占领,历朝都是如此,只要称臣的国家承认我们中原王朝的宗主国地位,年年朝贡就行,换了王给我朝皇帝汇报一下,我们给一纸诏书就行,汉唐是这样,明朝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