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道理很简单,清朝的时候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根本就不会有任何人来干涉皇帝的政策,所以皇帝也不需要宦官。

在大明的时候,朝廷其实是很民主的,明朝设有内阁,内阁作为行政中枢,是有很大权力的,皇权也受到制约。

在永乐皇帝中后期,内阁的权力就不断的扩大,在明宣宗的时候,全国的奏章都要先交给内阁整理,然后司礼监转给皇帝,皇帝过目之后又送回内阁,内阁写上处理意见,报给皇帝批准,之后再由司礼监转给六部。到了成化年间,内阁的权力甚至可以和皇权对抗。

当年朱元璋借着胡维庸的案子不设丞相,什么事情都自己亲自处理,但是他的后代皇帝可没有这么兢兢业业,他们得找人替自己干活,那么干活的人的头目就是内阁大学士,虽然他不叫丞相,其实和丞相也没有什么区别。最牛的是张居正,自己把持内阁,司礼监太监冯宝与他有过密的交情,皇帝的老娘太后对他言听计从,简直可以称得上大明的首相。

内阁权力这么大,又不能罢免不用,那么皇帝就需要有一群人站在自己这边,那离他最近的肯定就是太监了,当年朱元璋曾经严令禁止太监读书认字,就是怕他们干政,但是明宣宗却鼓励太监学习,有人分析他就是希望利用太监制约文官集团。所以说有着很大权力的内阁始终是皇帝又要重用又不放心的角色,那就找一些人来制约你,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太监身上。

所以在明朝如果皇帝不是足够的英明神武,就会很容易被太监左右。

而大清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在大清朝,中国的封建专制达到了顶峰,文官没有说话的地位 了,尤其是雍正皇帝搞了军机处之后,文官集团被架空了,在我们的印象中,军机大臣听起来似乎名字很酷,但是他们到了皇宫里面只能是跪在地上记录圣旨,连坐在桌子前写字的权力都没有,可见当时皇帝把所有的权力都抓在自己手上,大臣没有权力,皇帝自然也不用担心他们,也犯不着给太监权力让他们制约文官了。

这就是大明有宦官主导朝政而大清没有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大明有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大清根本就没有相权。

最佳贡献者
2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因为明朝用阉宦来制衡文官集团,其实就是明朝皇权加强的产物。

按理说,明朝是不行该有阉宦之祸的,因为明初朱元璋给太监限制的非常死,太监就相当于皇宫里的杂役而已。但是为什么明朝会有阉宦之祸,其实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明朝皇权空前加强。自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虽然皇权没了相权掣肘,但是造成的恶果却是皇权直接面对文官集团。

本来,加强皇权的玩法是历史大势,但是唐宋的玩法是通过分散相权来强化皇权,这还要点脸;明朝是直接废除丞相,君主一人身兼丞相的职能。这就导致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以朱元璋的素质无法应付繁杂的国政,二是皇权之前只要跟被分散的相权维持斗而不破就可以了;朱元璋的玩法是皇权直面文官集团,导致皇权有些力不从心。

第二、朱元璋基本上把贵族集团清洗干净。自古政治讲究平衡,而皇权和相权斗而不破更多是依靠军功贵族集团来制衡相权,同时也让贵族集团制衡文官集团。

朱元璋凭借明初四大案大肆清洗军功贵族,导致军功贵族集团衰落,除了当大财主之外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机会参与政治。这也造成了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的问题,如果君主是个废物就会无法压制文官集团。

第三、太监是君主的家奴,家奴维护主子天经地义。贵族集团完蛋了,丞相又没了,而且皇权又不愿意直接面对文官集团,总要想个法子来制衡文官集团,那咋办?

太监既然是君主的家奴,那对于君主来说就是自己人,所以明朝皇帝把太监推向前台,让太监代替自己去和文官集团玩制衡。

这同时也造成了另外两个问题:一是太监可以利用皇权来狐假虎威,作死坏事来是真就没法用人的标准来衡量。二是皇权自此不受约束,可以为所欲为,这也是明朝奇葩皇帝比较多的原因。

而清朝之所以没有宦官酿祸,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八旗军功贵族足够牵制文官集团。清初以武立国,因此武官往往能被清朝皇帝高看一眼,而军功集团大部分都集中在八旗当中,因此通过八旗军功贵族足够牵制文官集团,所以自然不需要阉宦这种刑余之人。

第二、清朝皇帝自身也有道德约束。因为清朝皇帝是少数民族得原因,所以清帝特别害怕汉人打着民族得旗号造反。对此,清朝除了严厉镇压反清思想之外,还按照儒家对于明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即便是做不了利国利民的好事也不能做坏事,最起码得在儒家的记录当中留个好名声。

比如,清朝的皇帝们基本都做到了勤政,这是儒家对君主的最基本要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嘉庆,嘉庆是个典型的守成君主,虽然当政的时候一事无成,但是也没有什么大错,而且他的所有行为准则背后都是儒家思想和祖宗圣法的标准,也就是那时候常说的敬天法祖。

说到底,政治讲究的就是制衡。

全文完

3

宦官政治,一定程度上而言,其实是制衡文官政治的产物。

中国封建社会的君权,独具特色,从东周分封制度瓦解之后,君权以中央集权的方式得以树立,但是地方对权力的争夺,其实从未停止过,这主要集中在君权和地方豪强之间的斗争。

这一斗争主线,一直贯穿了中国整个中古时代,从秦到汉,再由汉入晋,只有又从晋至唐,大抵都是地方豪强世家们跟君权不断的斗争,直至宋代建立,确定了以文制武,大兴科举事业的国策后,这一局面才彻底终结。

然而,随着科举的不断发展,文官政治成为了君权需要对抗的另外一个强大对手,双方之间相互依存,但却有相互争夺权力,毕竟,权力的斗争不是含情脉脉,请客吃饭,你来我往,而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往往一退就是深渊。

但是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君主依赖文臣治政,相当于是把行政权力交接了出去,自己主要掌握的决策权,自宋以来,君主们对付文官政治的手段,无外乎分行政之权,再加监察之权,而同时对“结党”严防死守。宋时,大抵是文官政治的第一个高峰期,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并不是一句空话,大抵已经接近立国之宪法的程度。

那么,为什么两宋的皇帝们不用太监宦官来制衡文臣呢?这主要还是因为赵宋皇帝们,已经牢牢被文官政治所套牢了,不仅仅是政治上,整个社会文化的风气,重文轻武的风气,使得文官集团实力强大,这也是两宋文化事业之所以这么兴盛的原因之一。

南宋被元朝灭亡,然而元帝国自忽必烈之后,治理国家比较粗放,不怎么精细,中央朝廷短短98年里,都忙着争权夺利,再者而言,汉人文官,蒙古人不需要啊,他们都是马背上的战斗民族,靠的是蒙古人,汉人文官,只是辅助角色,可有可无,所以最后他们玩脱了。

大明王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是个权力猛兽,他不仅仅要专断的皇权,还要把行政权收回来,于是宰相被搞掉,但问题是他即便是个劳模皇帝,也不可能天天直接面对六部各个衙门事无巨细地处理吧,给他一天48个小时也干不完。

所以老朱想了个办法,搞了个秘书小团体,没有地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也就是内阁的雏形四辅官制度,后来老朱觉得这样还是不放心,本来已经说了宦官不得干政,没过几年就开始加强宦官的权力,二十四监就是在他手上完善的,赋予宦官监军、巡视等等权力,也是老朱开的头。

大明的权力制衡可谓是历朝历代里最复杂的。宦官与文官之间的制衡,可以用的手段之多,就一个监察机构而言,宦官有锦衣卫、东厂可以直接动手,但人家文官有御史台,六科给事中,走朝廷程序用口水,舆论淹死皇帝,所以双方之间你来我往,彼此之间没有谁能够一方独大,明朝的皇帝们就是依靠这种制衡手段来保证自身权力不旁落的。

清王朝的情形有点元朝的影子,但跟元朝不一样。如果说元朝是无所顾忌地只尊蒙古人,那么清朝就是在高举满汉一家,儒教大旗的情况下,搞润物细无声的首崇满洲制度。整个制度十分厉害。满洲八旗因为人数少,要统治偌大的帝国,所以不可能自己内讧,所以只能死死抱着皇权的大腿,他们的角色有点像明朝的宦官,姑且也可以称之为家奴,毕竟他们的部落时代,大概也是这种主仆关系吧。

这种关系加上首崇满洲制度,使得朝廷的重要职位,职权要害几乎都掌握在满人手中,有的职位,因为干系厉害,哪怕空缺,也轮不到汉人,所以整个帝国大部分权力都掌握在满人手中,汉人文官沦为辅助角色。

既然汉人文官们手中没有多少重要权力,谁活腻了干堆兴文字狱搞文化迫害的满洲君主们?再者而言,清初几十年的屠杀、文化改造、早就把汉族文人士大夫们脊梁都压垮了,稍微有点骨气的要么成乱党死掉,要么归隐山林了。

4

作者:金满楼

中国古代王朝中,外戚干政和太监擅权往往是难以克服的两大痼疾。

在这个问题上,明清两朝做得算是不错的,最起码明朝没有外戚干政,而清朝则两个痼疾一个全无。

明朝之所以没有外戚干政,主要原因是其皇后、妃子大多从平民家庭中选取,因为其原本就无势力,所以想干政也很难。

而在汉朝、唐朝时,外戚往往都是世家贵族,其原本势力就大,如果家中女子被选为皇后,那跟是如虎添翼,外戚干政也就不奇怪了。



至于太监干政,汉唐时期也是屡见不鲜,如所谓“十常侍”之流,在这些朝代屡见不鲜,而明朝也同样是重蹈覆辙,明朝之大太监魏忠贤,堪称历代“太监之王”。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明朝皇帝与文官集团的冲突所造成的,而文官集团之所以掣肘明朝皇帝,很大原因又是因为明朝皇帝怠政无能、道德欠缺和不守规矩造成的。

当然,这里说的明朝皇帝主要是指中后期的皇帝如嘉庆、万历等,明太祖朱元璋、永乐皇帝朱棣乃至末代皇帝崇祯都不能算,这些都是刚强的。

正因为文官集团不肯配合皇帝,明朝皇帝也只好丢开文官集团另搞一套,以谋私利。在外戚不可用的情况下,明朝皇帝自然而然将目光投到了身边的太监身上。

因此,在朝廷体系之外,明朝皇帝为了到达自己的目的(多数是为了享乐)而大肆扩张太监体系,诸如矿税等等,全部放手让太监去做,由此形成一个新的权力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造成了文官集团和太监集团的激烈冲突,左光斗等六君子暴死事件即为其中的典型案例。

最终,本就效率低下的明朝行政体系被这两个集团的内讧搞得支离破碎,这也为明朝的覆亡助力不少。

有鉴于此,清朝对历代痼疾包括外戚干政、太监擅权惩罚极严,但更重要的是,清朝皇帝实行了新的体制,那就是为皇帝、皇宫、皇族服务有专门机构内务府。

这一举措,实际上等于将太监体系边缘化,令其无从插手。因此,清朝没有太监擅权也就不奇怪了。



此外,还有两点需要补充:

一是清朝皇帝之所以没有与文官集团发生冲突,主要原因不仅仅是加强了专制,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清朝皇帝聪明、勤政,道德无缺,无可指责,这和明朝皇帝处处是槽点极不相同。

由此,清朝的文官集团除了佩服服从之外,也没有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正确,就算想和明朝大臣一样想挨廷仗,也是没有机会的。

另外,也有人会举出安德海、李莲英、小德张来说明清朝有太监擅权,但实际上,这三位的事迹大多只是传说,真正擅权的事件或证据其实是没有的。

再退一步说,这三位也是出现在太后幼帝时期,这和之前的皇帝有着天壤之别。

5

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宦官势力?本质原因还在于皇权需要一支听命于自己的政治力量来抗衡文官集团。在明朝的帝王眼中,宦官是自己的家奴,属于内臣,这和朝堂之上的外官(文武百官)性质是不同的。

所以当外官势力(文官集团)影响到皇权决策时,君王需要宦官的力量来和外官势力相抗衡。那为什么明朝会出现文官集团胆敢和皇权争锋的情况呢?这就说明了一点,明朝走的还是宋朝那套皇权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文治盛景,只不过相对宋而言,明朝较为专制。那为什么清王朝没有出现文官集团和皇权争锋,没有出现宦官势力呢?这其实和清王朝的统治者有关!

清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如何维护自己的特权!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应了那句古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清王朝的统治者无法理解明代君主对文官的纵容,更无法理解明朝皇权在面对文官集团膨胀时所采取有条件的妥协,操纵天下的话语权居然可以被文官集团所支配。

所以,要保证本民族的绝对统治地位,清朝统治者是不可能向明朝那样允许汉族文官势力的壮大,更不会实现皇权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文治盛景。这一点,从清王朝初期的一百余年间为了巩固统治,遏制思想的举动就可以看出,文官势力的膨胀是清朝统治者绝对不能容忍的。事实上,自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朝入关以来,汉族精英分子也尝试着向新的统治谋求政治上的话语权。

然而,由顺治4年(公元1647)的变记案,顺治五年毛重倬坊刻制艺序案等,所引发的言论控制,实际上就已经宣告明朝宽松的言论自由开始一去不复返了。

顺治五年,清廷下了一条严令:

“自今闱中墨牍必经词臣造订,礼臣校阅,方许刊行,其余房社杂稿概行禁止。”

正是有了这条大清律,清王朝开启了言论出版审查专制,开启了文字狱!

当然,面对清廷的这份严令,横跨明清两代的汉族文人们自然是不肯相信的,他们试图挑战清王朝的威严,但这却是自寻死路。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江苏布政使司辖下的苏州府吴县新任知县任维初为追缴历年欠税,鞭打百姓,并亏空常平仓的漕粮,激起苏州士人愤怒。

当时的大文学家金圣叹纠集了一百多个士人到孔庙前悼念已经驾崩的顺治帝,借机发泄积愤,向时任江苏巡抚的朱国治控诉任维初,要求罢免其职。

这一手段是否熟悉?正是明朝江南士人常用的伎俩!明万历年间,皇权向江南摊派征收赋税,当时的地方士人、社会贤达正是用此招数让万历帝背负上了“与民争利”的昏君罪名。

作为苏州的大才子,金圣叹又怎么能够忘记自己的前辈们惯用的手段呢?他试图挟持士人、百姓的力量,利用社会舆论导向,和大清国江苏巡抚朱国治叫板,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哭庙案”!(事实上,吴县知县任维初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朱国治在背后主导!)

然而,金圣叹失算了!大清的统治者根本就不吃他这一套!

顺治十八年七月十三日,金圣叹等七名在吴中大名鼎鼎的士人,被压往江宁受审,最后以叛逆罪被斩首示众。可怜一代文豪,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只能留下“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的临终遗言!

正是因为金圣叹的“哭庙案”才让江南汉族士大夫精英们意识到,大明朝时期的秀才骂官,当街拦官轿,操纵舆论挟持国事等“风云壮举”从此一去不复返了。当然,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王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如顺治朝的张晋彦案,康熙朝的《明史》案、黄培诗案、南山集案,雍正朝的维民所止案、吕留良案、曾静案,乾隆朝的孙嘉淦伪奏稿案、胡中藻诗狱、沈德潜剖棺戮尸、王锡侯《字贯》案、徐述夔《一柱楼诗集》案等,一代比一代严酷,这都是清王朝对汉族士大夫的政治高压。

所以在大清最高统治者不允许的情况下,清王朝是没有文官集团的生长土壤和环境的,这也就注定了清王朝不会生出可以和皇权相抗衡的政治力量。既然没有文官集团来和皇权争夺话语权,那么清朝皇帝也就不需要培育宦官势力了。

当然这种高压的思想控制,直到嘉庆、道光年间,影响依然很大!

诗人龚自珍在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写了一首诗,其中一句是这样写的: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

什么意思?就是说,当时的人们只要在聊天中听到文字狱就会吓得话都说不出来,而文人著书只是为了生存,根本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情况和明朝相比,相差甚远!而这导致了清代学者只能研究一些与时代早已脱节的话题,只为了考证而考证,从而诞生了所谓的乾嘉学派!

那么其他近现代著名学者、大文豪是如何看待清朝的文字狱呢?

鲁迅先生在他的《买<小学大全>记 》中这样写道:

为了文字狱,使士子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但一面却也使昧于掌故,乾隆朝所竭力“销毁”的书,虽遗老也不复明白,不到一百三十年,又从新奉为宝典了。

复旦大学著名学者胡奇光先生在《中国文祸史》上这样写道:

(清代文字狱)持续时间之长,文网之密,案件之多,打击面之广,罗织罪名之阴毒手段之痕都是超越前代的。

已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西来先生在周宗奇先生的《文字狱纪实》中所作的序,也抱着同样的看法。

清代文字狱,主要集中在前期,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君王,绵延一百三十余年。无论就时间之长,案件之多,还是规模之大,株连之广,花样之翻新,手段之残忍来看,在中国的封建时代,都是没有前列的。

所以,在清代统治者的高压思想控制下,清朝的士大夫是无法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来与皇权抗衡,这和明朝是有本质的区别。

明朝的士大夫是越被皇权惩罚,越可以得到舆论的赞扬,就越显示自己的正义,精神上更加意气风发!但清朝的士大夫除了文字狱和贪赃枉法外,很少受到惩罚,不是皇权的仁慈,而是士大夫的脊梁被折断了。

所以汪郎以为,在清代皇权之下,倡导自由开放和社会发展是万万行不通的。而这一点上,明朝所展现出来的胸襟气度,清朝拍马也赶不上!

终清一朝,汉族地主精英的崛起,是在咸丰朝时清廷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才完成了历史的转身!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6

针对这个问题,此处也不长篇大论,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区别。

明清两朝的性质不同,明是封建史上最后一个汉人政权;清是少数民族政权。他们的区别是政权的构建基础不同,先讲明朝,朱元璋建国主要依靠的异姓功臣,建国后他又大清洗了功臣,同时皇族子弟填补了功臣的空缺。无论是功臣或是皇族,他们拥有特权,影响力又非常大,明初文官集团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但是朱元璋去世后,藩王宗室开始凋落,朱棣以藩王之身成功上位,其他藩王被打击更严重。也就是明朝的藩王宗亲的影响又被严重削弱。此时的皇帝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像朱棣这种能力强,精力充沛的皇帝毕竟很罕见,此后的皇帝出于各种原因,他们需要一个帮手,功臣早就没了,功臣的后代也是提不上场面,藩王宗亲也不能依靠,更何况这群藩王长于妇人之手,也丧失了政治能力。皇帝身边亲近之人,除了宫女妃子,便是太监。所以明朝的太监才被抬上对抗文官集团的舞台。

相反清就不一样了,清的建立者为女真人,属于少数民族。以少数人统治人数占绝大优势的汉人,除了要吸纳部分汉人加入政权统治,女真人要齐心站在清政权的后面。所以清朝有个现象:无论是中央要职,还是地方大员,基本上都是由女真人把持,即使清朝灭亡前夕改革时,组建的内阁人数占优势仍是女真。

因此明朝才会出现奇特的宦官干政的事情。

7

那是因为清代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少数民族执政。从本质上看并不是清代皇帝的政治能力强,也不是清代政治制度好,而是因为满清贵族承担了宦官集团的责任。清代虽然没有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的矛盾,但却始终存在满汉矛盾,也就是满大臣和汉大臣之间的矛盾。本质上看,清代的皇帝也是利用两种力量相互制衡来维持统治的,所以形式变了,内涵和实质没有变。

满清入关以后,在中央政府机构推行满汉并立的官员制度。对于大部分官职采用一个满臣和一个汉臣的方式设置。比如六部尚书,分别有12个人。满汉各6位尚书。但也有少量职位,只有满族人担任。比如领侍卫内大臣。也就是专门负责皇帝和紫禁城安全的官员。在地方上,高级官员比如总督,巡抚和驻地将军,以满族人为主,汉族人为辅。但是中低级官员比如道台知府和知县,主要由汉族人担任。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就形成了在中央层面满汉大体均衡,但总体上满族人占据优势。在地方满族人承担高级职位,用来制衡广大的中下层汉族官僚。从中央和地方关系来看,又是以占据中央优势的满族人来制衡占据地方优势的汉族人。清代的皇帝和满清贵族有着天然的民族联系,对于皇帝的效忠绝对在宦官之上。皇帝为了报答他们,也给予了他们非常多的经济和政治特权。

这种权力架构到了太平天国之后就彻底崩溃。太平天国冲击东南各省,清政府的正规军,八旗和绿营都不能应对。在这种情况下,咸丰帝不得不允许曾国藩等汉族大臣,自行招募兵员,也就是团练,来剿灭太平天国。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了多支以汉族官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军事力量。这就形成了清代晚期非常明显的朝小野大的现象。地方高级官员基本上都由汉族大臣充当,同时,这些人还掌握了独立的武装力量。加上满清贵族当中除了恭亲王没有人能够处理外交事务,所以外交大权长时间被汉族大臣所把持。而当时外部势力对中国影响很大,事实上也就削弱了,清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权力。

慈禧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她也在有意识地削弱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大臣的军事实力。但无奈大势已去,反而越做越错。比如借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打击湖南籍官员。但是刺马案的发生,让慈禧意识到湘军不是那么好控制的。不得已,又回过头来安抚。同时又借着翁同龢与李鸿章的矛盾,限制北洋水师的发展。不料却闯下大祸,不仅割让了台湾,还付出了巨额赔款。到了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东南各省居然宣布东南互保,拒绝前往勤王,可见当时中央政府的权威已经完全不复存在。

反过来看,满清贵族这样一个政治小团体,对于社会的危害不亚于宦官集团。公允的说,满清贵族在入关以后,腐化的非常快,但至少在顺治康熙和雍正年间,还没有彻底朽坏。虽然说盛世是夸张,但大体上还过得去。满清贵族的表现,谈不上良好,不过还算在及格线以上。而从乾隆时代开始,满清贵族彻底朽坏,实际上是靠着清代前期打下的那点家底过日子,所以到了道光时期,一个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小小岛国居然可以把中国打得丢盔卸甲。但满清贵族并没有顺应时势,主动改革,相反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断的阻挠改革。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清末新政,都没有能够成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满清贵族的阻挠。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近代的革命第1件要做的事情,就是铲除这样一个政治小团体。而中国革命是具有必要性的。所谓在清代基础上改良,以实现社会最小成本的近代化,实际上是走不通的。

8


原因是复杂的,毕竟每个王朝的发展轨迹是不一样的,像明太祖朱元璋当年建立的帝国,本来是朝廷武官地位高,文臣地位低,形成互相牵制的情况,而拥有兵权的藩王分布全国各地,来供卫中央朝廷,以形成遥相呼应之势。

但是结果后来演变成为啥了?

就是成为了皇帝利用司礼监来制衡内阁,也就是以太监制衡文官集团的局面。

清朝的演变自然也是复杂的,也是一言难尽的,但其实以民族角度入手来看,原因就很简单了。

因为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所以统治内部自始至终都有着满汉之争。

虽然清朝皇帝对于党争是深恶痛绝,但满汉之分这种民族隔阂并不是不允许党争就可以杜绝的,所以皇帝可以一般是以满制汉,或者满人势力太大了,就给予汉人更大权力来制衡。

所以清朝的格局可以说是满汉互相制衡,当然这个看法只是以民族角度来看,并不是绝对的。

其次每个朝代都是随着时间推移,皇帝会慢慢选出朝廷中相互制衡的的势力,并形成定局。像明太祖朱元璋的选择是文武制衡,藩王在外供卫中央朝廷,到了明宣宗时期文官地位水涨船高,所以明宣宗选择了给予司礼监披红权力以制衡文官集团,如果明宣宗选择后宫来协助的话,那么就是后宫和文官集团的互相制衡了。

像清朝刚刚入关的顺治帝时期,顺治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粉丝,刚开始是因为出了摄政王多尔衮专权的前车之鉴,所以顺治帝有意识的疏远藩王,于是八旗大臣开始拥有不小的权力。

但是八旗大臣权力大了,又是尾大不掉,所以顺治帝仿明制,建立内廷十三衙门,想以太监来打压八旗大臣,但随着顺治帝英年早逝,这一切都来不及实行。

而且八旗大臣也没有被打压,康熙初年成为辅政四大臣实际控制朝廷的格局,这四个人痛恨太监,所以一掌握实权就废了十三衙门,并且杀掉顺治帝亲信太监吴良辅,使清朝的太监再没有乱政的土壤。

康熙制服权臣鳌拜以后,就开始集权于皇帝,毕竟清朝是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所以制度自然相对来说很完善,皇帝集权是前所未有的,这样一来皇帝权力有了,制度上制衡使各方势力没有专权的空间,再没事在满汉之争上面做做文章,使下面因为满汉问题不能搞在一起威胁皇权,自然就不会出现明朝那种情况了。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9

熟知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朝从一开始便陷入了文臣与阉党的竞争中,而文臣结党营私和阉党彼此倾轧,产生了严重的内耗,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但是我们纵观清朝的历史,却发现清朝从来不曾出现宦官乱政、文臣结党营私的现象。为什么同为封建王朝,清朝的政治和明朝的政治局面相差如此之大呢?

我认为这要从明朝与清朝的政治体系中进行分析:

明朝



明朝刚成立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害怕出现前朝相权威胁皇权的现象发生,害怕外人掌握政权动摇朱明王朝的根基。朱元璋为了防止相权过大,借着“胡惟庸一案”趁机废除了明朝的宰相,将相权皇权一把抓。

朱元璋废除宰相的这一举动虽然将明朝的权力紧紧的控制在皇帝手中,但是也增加了皇帝的负担,同时也导致皇帝需要直接和朝堂群臣进行权力的拔河。


明朝除却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外,剩下的皇帝都缺少祖辈的那种震慑群臣的气魄,相权从宰相一人分散到了朝堂的群臣身上。朝廷的文臣为了扩大权力,在与皇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下风,于是纷纷联合起来形成政党,对国家大事进行干预。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一人对抗群臣的政治施压非常吃力。为了减轻自己的政治负担,甚至是不愿意承当自己的政治责任,皇帝不断提拔自己身边的宦官,利用宦官加强皇权,利用宦官制约朝堂之上的群臣。


在这种特殊的政治形势中,朝堂之上的文官集体与后宫的宦官进行了长久的拉锯战。

而在明朝这276年的历史中,出现的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的斗争,实际上是相权与皇权的斗争。

清朝

清朝的政治形势与明朝的政治形势完全不同,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清朝建立的方式与满族贵族方式上可以略知一二。


清朝贵族满族女真人出身草莽丛林之中,作为一个游牧民族,满族女真人以长老为主事人,每当遇到了极其重大的事情便由这些长老商量。

后来满族女真人的势力不断扩大,地盘不断增加,但是这种由极少数贵族议事的习惯依旧没有改变,这也就是为什么清朝永远有那几个“铁帽子王”的重要原因。

清朝女真人的政治权力始终集中在几个少数贵族的手中,没有其他人商量的份。


当清朝入主关内建立大一统帝国时候,国家大权依旧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大量的原满八旗子弟都没有参与政治决定政治的权力,那些被统治的汉人文官更是连说话的权力都没有。

既然清朝的皇帝不需要对抗前朝的文官集团,自然也就不需要召集后宫的宦官来帮他们吸引火力。所以清朝在这几百年的历史中,几乎不曾出现文官结党营私的现象出现,也不曾出现宦官乱政,更不会有二者相互竞争。

总结:

清朝与明朝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是清朝统治者够狠,将文人的心思拿捏的死死的,权力一直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明朝的统治者除却前面几任皇帝,后面继位的都太过柔弱,太过无能了。

10

简单来说,清朝皇帝,有别的办法,那就是满汉制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