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猝死有什么征兆?

猝死有什么征兆?

2020-09-02 12:02阅读(76)

猝死有什么征兆?避免意外死亡,到底哪些人容易猝死?猝死的原因又有哪些?在危险来临前,有没有征兆?:我是出非正常死亡现场以及检验尸体的法医,前几天我也出了一

1

我是出非正常死亡现场以及检验尸体的法医,前几天我也出了一个现场,死者男性,44岁,被发现时呈俯卧位倒在卫生间马桶前侧,内裤褪到大腿位置,右手握着厕纸,马桶内还有大便,胸前部颈部重型尸斑,洗手盆内有呕吐物,结合现场及尸体情况分析死者为猝死。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我做法医十几年每年碰到的猝死案例很多,有些人平时身体健康,在运动中或者睡眠中就发生猝死。那么猝死的原因有什么?

1 外因

这主要和年轻人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包括长期熬夜、三餐不规律、暴饮暴食、吸烟饮酒等。

2 内因

主要是因为病人本身患隐秘性疾病,例如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

过劳已然成为职场人的通病,也是诱发年轻人猝死的重要因素。过度剧烈或持久的体力劳动会引起过度劳累、长时间脑力劳动、精神过度紧张、睡眠严重不足等,都会导致冠心病患者病情骤然恶化,诱发猝死。

另外,焦虑情绪也会诱发心血管意外。

另外还有很多猝死案例,即使解剖做病理切片也找不到具体死因,比如青壮年猝死综合症的案例,脏器病理切片也找不到原因,于是法医学专家就有了引起猝死的几种假说,比如激素假说、噩梦假说等等。

猝死并不是毫无征兆,约在发病2周前,身体就会用这些症状“告知”你:

1 心绞痛

若心脏病患者发生心绞痛的症状,并通过神经传递,导致下巴、手臂、肩膀、颈部等等部位也出现牵涉痛,就要警惕了。

2 疲倦,恐慌

自己没做什么剧烈运动,也没有出现缺少睡眠或生病的情况,但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感到非常疲劳,并常常出现迷之恐惧感。此时建议您去做个心脏功能检查。

3 心跳剧烈

心源性猝死一般会出现心律失常,病人通常会感觉心跳加剧,若出现心室性心搏过速的情况,则有很大几率在短时间内死亡。

4 冒虚汗

在猝死发生前,部分患者的身体、头皮、掌心、后背、脚掌心等部位会持续出汗。

在发病前,猝死患者会感到暂时性的心绞痛,伴有出汗、胸闷、头晕等症状,此时现场抢救尤为重要。

我是“非著名法医”,以法医视角答疑解惑,有对法医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2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去世是因为猝死。突然间就去世了,甚至是睡一觉就再也没起来了,这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也是最不能接受的。明明是好好的人,看起来很健康的,却突然就猝死了,那么,猝死之前身体会给我们哪些信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心跳加剧而且不规则且无缘由。一旦心跳不规律的同时还伴着每分钟心跳的加快(即医学上的心室性心搏过速),那么身体已经明确地指示,你该立马去医院了。尤其是在运动之后,一旦发生心室性心搏过速,则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因此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求帮助。

胸闷、胸痛、胸部压迫感,突发、长时间的上腹痛。在一些下壁心梗的患者,其没有胸痛,而是表现为上腹痛,很容易被患者甚至医生所忽略。可放射至颈部、肩部、手臂、牙齿痛。这些都是心梗发作时,可能的疼痛部位,这些不典型部位的疼痛常常导致患者去就诊康复科、口腔科。

其他如焦虑失眠,无症状惊醒,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月的压倒性疲劳感,也在宣告着你的心脏出了问题。当然,感冒也会引起疲劳,但持续性的疲劳感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病毒可以引起的。据统计,超过70%的女性在确认患有心脏疾病之前的几周会感到极度疲劳。

以上几点就是猝死前的一些症状,其实不注意的话,很多人都会忽视,觉得睡一觉多休息就可以缓解了,甚至是不当一回事,这是很危险的,平时我们一定要多注意身体的变化。总的来说,猝死的人多数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发现了要坚持进行治疗,不能忽视。

指导专家:王继勇,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主任。从事心胸血管外科工作多年,擅长治疗肺癌、肺部肿物、肺部小结节、胸水、漏斗胸、鸡胸、手汗症、重症肌无力等。

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请关注:医联媒体

3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出乎意料之外、死因不明。

猝死最常见的原因还是有基础病:例如冠心病或肥厚性心肌病。

肥厚性心肌病很难有什么症状。

但冠心病发作心绞痛或者急性心肌梗死,是可以有系列症状的。

心绞痛或心梗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者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心肌供血障碍。其常见的症状包括

1. 胸闷、胸痛、胸部压迫感。这是心脏病发作最常见和最典型的表现。

2. 突发、长时间的上腹痛。在一些下壁心梗的患者,其没有胸痛,而是表现为上腹痛,很容易被患者甚至医生所忽略。

3.可放射至颈部、肩部、手臂、牙齿痛。这些都是心梗发作时,可能的疼痛部位,这些不典型部位的疼痛常常导致患者去就诊康复科、口腔科。

4.气短、呼吸困难。这是心脏功能受损、下降的表现。不要认为是自身劳累而耽搁。

5.头晕 昏厥。这也是心脏功能下降,脑供血不足的表现。

6.冷汗。皮肤湿冷,经常见到的心梗典型表现

7.恶心呕吐(无来由的消化道症状,却可能是心梗的预兆)

很多猝死患者,可能在之前的数小时或数天已经出现以上症状。

2015年,广州一位大医院急诊科主任,数天前就有头晕、出冷汗、胸闷等不适症状,身边的同事都劝他去检查一下身体,但他始终没有去。后来在一个夜班之后,8点钟接班医生发现他面色不好。他说有些头晕,走不动,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休息至11时,然后离开医院回到家中。第二天下午在家中突发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在各种不适症状出现之后,并没有引起自己的警觉,总是觉得是累的,休息一下就好。实则不然。

警惕猝死的预兆,过一个健康人生。


更多急救常识,关注@急诊夜鹰

4

猝死,也就是突然死亡,我们都不陌生。猝死的发病速度非常快,且死亡率特别高。那么,人在猝死之前,有什么征兆吗?事实上,猝死前有很多征兆,但往往极易被大家忽视,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征兆一:莫名其妙的大量出汗

不明所以的大量出汗,是猝死的一个征兆。往往是身体的某一部位,比如头皮、手心或者是手背等,突然大量出汗,还不知道是何原因,同时还伴有四肢发冷,疲乏无力,以及胸闷加重的症状,这可能是心脏病加重了,需要及时就医复查,以免猝死的发生。

征兆二: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猝死的另一征兆。不仅是呼吸困难,还有心跳突然加剧、胸痛彻背,或者是背痛彻心的现象,也需要引起的大家的高度警惕,可能是心肌梗死的问题。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出现心肌缺血的时候,肩膀、颈部、手臂等部位,会出现放射性疼痛,极易发生猝死。

征兆三:晕厥

有猝死倾向的人,还有另一感受就是疲惫,即使睡眠充足,依然会觉得特别累。在临床上,晕厥可谓是猝死前的最常见征兆。大多数晕厥,都是因为心跳突然减慢,或者停止,脑供血不足所致。所以,一旦出现突然性的晕厥,一定要及时就医问诊,切不可大意。

征兆四:眼前发黑

除了上面这些征兆外,如果出现眼前发黑、单侧肢体麻木、或者是走路不稳,并伴有非常明显的头痛,则需要警惕脑卒中的发生。一旦忽视这些症状,极可能延误病情,引发猝死。

5

一般来说,猝死发生后的前4~6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一旦超过这个时间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死亡。脑死亡了,即便心脏恢复了跳动,人也无法清醒。因此,如果身边有人突然倒地不省人事,一定要尽早为其做心肺复苏。“救”与“不救”,“早救”与“晚救”,这其中区别非常之大。

“猝死”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最常见的还是因为心血管问题引起的心源性猝死,其一般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无论患者有无心脏病史, 死亡的时间和形式不能预料。它约占猝死事件的80%。死者生前心脏或多或少都是有问题的,有些是先天性的,有些是后天获得的,只是症状不明显,平时没有觉察出来,自己也不知道而已。

心脏猝死80%都发生在院外,所以院外急救显得至关重要。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像周老伯那般幸运。因此,让更多的非医务人员掌握正规的心肺复苏技术,使社会大众能够开展现场急救,对提高心源性猝死院外抢救的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没有经过正规心肺复苏的非专业人士来说,可以记住“迅速、就地、准确、坚持”的八字原则,即迅速展开心肺复苏,坚持就地救护,准确运用急救法。

一般来说,猝死的复苏成功率非常低,但可进行相关的急救干预,社会上应普及急救知识,对普通百姓进行心肺复苏技能的培训,提倡全民参与,特别是警察、教师、消防队员、保安及公共服务人员。

我们可以用“叫叫CABD”来概括心肺复苏的程序,即:“叫”病人——评估意识,观察病人的反应,判断是否有无呼吸;“叫”120求救;Circulation——胸外按压维持循环;Airway——开放气道;Breathing——人工呼吸;Defibrillation——早期除颤。

我们也可以记住以下的口诀清口捏鼻手抬颌,深吸缓吹口对紧;张口困难改吹鼻,五秒一次坚持吹;掌根下压不冲击,突然放松手不离;手腕略弯压一寸,一秒两次较适宜。

如果有人猝然倒地,没有那么幸运正身处医院,即使身边的人也没学过、不会标准的复苏技术,只要按照以上的步骤和方法,就地开展抢救,就有可能挽回一条生命。

6

我们以为,年轻时最大的资本是健康。可往往最容易失去的,也是健康!

就在去年年底,35岁的台湾男明星高以翔,在录制浙江卫视一档真人秀的过程中,突然晕倒在地。历经2个多小时的抢救,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



不知何时,“猝死”一词已经不是个稀有名词。我们频频看到这样的新闻:

新的一天就有跑友猝死,敲响2020的安全警钟;

痛心,年轻麻醉医生猝死,年仅35岁;

年仅26岁!清晨男硕士猝死家中,参加工作还不满一年

……

这些新闻并不是在耸人听闻,这样的例子也是不胜其数。猝死离我们有多远?可能比你想象的更近!



哪些人容易猝死?

1、黑白颠倒的人群:经常熬夜的人,出现“过劳死”的案例屡见不鲜。

2、工作压力大的人群:近年来发生猝死的案例逐渐年轻化,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生活压力都比较大,高度紧张过度焦虑都会容易诱发心源性猝死。

3、打呼噜的人群:打呼噜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征兆,如果睡眠呼吸暂停的时间过长,很有可能就会在睡眠中安详。

4、肥胖的人群:肥胖人群几乎占有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虽说猝死来得突然,往往让人猝不及防,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些猝死患者在事发前,身体会发出一些警告信号,只是大多数人并未重视。

征兆一:晕厥、不明原因的疲乏

晕厥无疑是猝死的重要征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晕厥有时会持续几秒钟后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因此,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后应提高警惕,尽快查明原因,预防下一次晕厥甚至猝死的发生。

很多年轻人压力比较大,常常出现疲乏无力,这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是在无明显原因下出现疲劳、乏力,连续几天、几周甚至几月,并伴有焦虑、失眠、胸闷等症状,则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多半是心脏出现了问题。



征兆二:心慌、心跳过缓

正常的心率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如果心率加快,就会让人有心慌的感觉。而导致心率加快的原因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室颤发作后,数分钟之内即可导致死亡。

另外,心跳过缓也是引起心脏骤停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老年人,心脏功能逐渐减退,心率有可能也会随着减慢。如果心率每分钟低于50次,血压变低,就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征兆三:眼前发黑、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而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如果出现眼前黑蒙、肢体麻木、乏力,或步态不稳等情况,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及时就诊。

征兆四:胸闷、胸痛、气促

如出现突发的胸闷、胸痛、气促且不能缓解,或症状虽不持久,但发作频繁,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如胸闷、胸痛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甚至濒死感,或合并咽部不适、紧缩感等,更是发生心梗的可能。



征兆五:反复胃肠道症状

很多心源性猝死的患者生前并没有胃部疾病,但却反复出现恶心、呕吐等胃部症状,这很有可能是猝死前的不典型信号,应提高警惕。

对于猝死的高危人群,应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定期体检,谨遵医嘱科学及时治疗基础疾病,合理运动。

磨刀不误砍柴工,有病及时看,或许就可以避免或减少猝死悲剧的发生。

7

猝死是人类的最可怕的疾病,是无法治疗的,多发病1小时之内,是患者本人及其家人、亲朋都始料不及的突发死亡。其发生多因心源性疾患,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可能是由于非心源疾患,如长期疲劳、酗酒、服用药物、剧烈运动等引起。那么,猝死之前,身体是否会给我们哪些信号呢?

事实上,猝死之前,身体给我们的警报是有的,关键是我们是否引起重视,以下是引发猝死的信号:


1、大量出汗。在心脏病发作前,身体上的一些部位,如后背、颈部、头皮、手心脚心都会大量出汗,因此如果没有明显诱因而大量出汗,同时伴有心脏病发作症状,例如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等,就要高度警惕猝死的发生,最好及时休息,同时服用药物,必要时要立即拨打120。


2、突发呼吸困难、头晕。心脏功能下降会导致血液里的含氧量降低,可能引起心脏病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促气喘,同时常伴有头晕,因此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也要注意,及时就诊治疗。


3、心脏疼痛。很多人发生猝死,都是由于心脏骤停导致的。心脏骤停很有可能是心梗塞等疾病突然发生导致的,所以对于很多有心脏病的人来说,如果出现疼痛感,很有可能会出现猝死的情况。


4、心跳加剧。不规则且无缘由、突然的心跳加剧,不规律的心跳都能在心脏病发作前几周或者一两个月提醒。如果只是心律不齐,并没有伴随着心跳的加快,那么情况还稍微好一些,可一旦心跳不规律的同时还伴着每分钟心跳的加快(即医学上的心室性心搏过速),那么身体已经明确地指示,该立马去医院进行治疗了。


5、极度疲劳。没做什么就特别的累,疲劳是突如其来的,并没有激烈运动、缺少睡眠或者生病等诱因,此外,沉重的四肢也是另外一个信号。


综上所述,猝死虽然是无法预料的,但还是会有一定的信号,如果能够抢夺先机进行处理,也许就能挽回一条生命。因此,对于猝死之前身体发出的警报,我们要高度重视,有病早治,防祸于未然。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8

猝死是指突然发生的非人为因素所致的死亡,死者生前可以是健康人,或患有某种疾病,但病情一般较稳定或正在康复之中。发生猝死的时限各家说法不一,有24小时之内、6小时之内、1小时之内多种。这里先举几个生活中的实例。

案例: 张老太,68岁,除高血压病外,身体尚健,大年三十这天家务较忙,忘用降压药,准备年夜饭时,晕倒在灶台边,家人立即送她到附近医院抢救,经CT证实为脑干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从发病到死亡仅16小时。 宋某,38岁,饮酒后突感心脏处隐痛,误认为胃病发作,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在急诊室做心电图检查时,突然心跳、呼吸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从发病到死亡仅5小时。心电图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

猝死之前有征兆: 多份调查资料表明,在所有自然死亡人群中,猝死者占10%~30%。从表面上看,猝死发生突然,但实际上这一切的发生并非无声无息,在猝死前还是可以观察到一些征兆。据报道,在引起猝死的常见病因中,心肌梗死占38%,脑溢血占19%,其他还有肺动脉栓塞、心脏起搏器故障等。征兆可表现为: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头晕、心绞痛、腹胀等,有的病例可有一种以上表现。诱发因素有:情绪激动、劳累、饱餐、洗澡、排便、进食呛咳等。

怎样预防猝死: ◇中、老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检查,观察原有疾病的变化和有无新发疾病,对这些疾病,应积极治疗,更应避免情绪激动、劳累等诱因。 ◇出现上述征兆或症状时,要到医院去检查、治疗或立即卧床休息,必要时拨打120叫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以防发生猝死。 ◇学习防治冠心病、高血压的知识,坚持用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戒烟、戒酒等。

9

提醒:心脏出问题,身体会发出什么信号?

从轻微心脏病到猝死、急性心梗等严重心脏病,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专家提醒,生活中如果出现下面这些表现就需要就医。

1、爬楼就会喘

做一些轻微活动时,会出现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咳嗽,咳痰。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2、嘴唇发紫和脸色暗红

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

3、胸闷与心慌

一些年轻人对胸闷、心慌等不重视,其实那已是较严重的心脏病了。

4、心脏像被石头严重压迫,感觉无法呼吸,并伴绞痛等不适

10分钟内还不缓解,就要马上就医,一定不可以轻视,以免失去抢救机会。

10

猝死有什么征兆?

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死亡。关于猝死的时间界限尚有争论,到底是1小时、6小时、24小时还是48小时目前尚无定论。

猝死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前者约占75%,后者仅占25%。

心源性猝死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约占80%,其它疾病包括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炎、肺心病、风心病、高血压等,非器质性心脏病为离子通道缺陷性疾病造成的猝死。

非心源性猝死包括肺梗死、支气管哮喘、脑出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主动脉夹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

猝死由于发生迅速,原发疾病有时很难被发现,尽管如果细心观察还是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即所谓的猝死的征兆。

那么,猝死有什么征兆呢?

(一)胸疼。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或紧缩感,此为典型的心绞痛;当然相当一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表现为牙疼、左肩或左上支疼痛,咽部紧缩感、上腹部疼痛,如果有上述症状,则需要考虑到冠心病的可能性,应该及时就诊。

(二)疲劳、乏力。无明显诱因的疲劳、乏力,尤其是发生于感冒之后,应该考虑到有患心肌炎的可能性,应该及时就医。

(三)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夜间睡眠时会因呼吸困难而憋醒需要坐起、端坐呼吸等均提示心功能下降。

(四)莫名的心慌。突然出现的心跳加速、没有明显的诱因和规律,应该引起重视。

(五)四肢湿冷。往往出现在心功能下降时,应该引起重视。

(六)其它症状。如一过性黑朦、肢体麻木、晕厥等,均应引起重视,及时检查治疗。

综上所述,猝死发生迅速,多为心源性猝死,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疼、疲劳乏力、呼吸困难、心慌、四肢湿冷等症状时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