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这个名字存在于隋唐类的小说中,所以很多人认为他与程咬金、秦琼、尉迟恭不同,因为他属于小说原创人物,是文学作品虚构的产物,最多能算作以罗士信为原型塑造的,其实不然。
另外他的最终结局如何?历史与小说又是否相同?我们就逐一来分析解释一下。
罗士信并非罗成原型,因为两者本就是一个人,是后来的评书创作者硬生生将其分割的
很多人提到隋唐类小说,首先想到的是充满神话色彩的《说唐全传》,后来无论评书《兴唐传》还是单老的《隋唐演义》,基本都是以他为蓝本改编整理的。
其实在更早的明代,就已经出现了隋唐类小说——《大唐秦王词话》,如果说后世的文学作品是借鉴了《说唐》,那么《说唐》就是借鉴了《大唐秦王词话》。
在这部书中,罗士信的士信是表字,而名,是成,可能是因为同为历史知名人物,秦琼、尉迟恭都有表字,偏偏罗士信没有,索性就将双字的士信改成表字,虚构了一个名字为“成”。也就是说历史上的罗士信在最早的小说中,姓罗名成字士信,本就是一人。
而后来的《说唐》抛弃了历史上的真名,而只用了虚构的假名,再经过后人的改编,直接将两者一分为二。试想一下,秦琼的表弟姓罗,干弟弟也姓罗,这说书的是喜欢姓罗的吗?非得要秦琼和姓罗的沾亲带故,这明显就很别扭。
历史上罗士信英年早逝
罗士信年少时曾是张须坨的部将,十几岁就极为骁勇,张须坨战死后,罗士信归于裴仁基帐下,后随裴仁基归降李密。
李密与王世充大战,罗士信受伤被俘,受到王世充的礼遇,食则同席,寝则同榻。不过后来,随着李密败亡,王世充手下将领增多,罗士信不再受到重视,甚至王世充的侄子看中了罗士信的骏马,索要未果,王世充竟直接夺走送给自己的侄子。
种种不平让罗士信深以为耻,最终愤而投唐。后来履历战功,被封为绛州总管、剡国公。公元622年,在李唐与刘黑闼的战斗中,罗士信自告奋勇代替王君廓守洺水城,城破被俘,宁死不屈,被刘黑闼所杀,年仅二十三岁(虚岁)。李世民极为悲痛,重金赎回遗体,赐谥号“勇”。
小说中罗成同样英年早逝
除了北平王世子这一身份,小说中的罗成罗士信与历史上的人生轨迹几乎一样,只是在具体情节上进行了文艺加工,这一点不单单罗士信如此,秦叔宝、单雄信、徐茂公等都是如此。
随着小说的不断加工改编,罗士信从《大唐秦王词话中》随徐茂公学文,随秦叔宝学武逐渐衍变成武艺碾压秦琼,大隋朝第七条好汉,家传罗家枪名震天下,评书《兴唐传》中更是两枪打跑李元霸。
最终是秦王受冤入狱,秦王府众将被遣散,罗成受秦琼所托偷入京城探视李世民,被发现。正好前方战事不利,于是被征调随殷、齐二王出征迎战刘黑闼。罗成先受二王陷害,后中苏定方之计,马陷淤泥河,被乱箭穿身而亡,死时也是二十三岁。
综上所述,小说中的罗成即罗士信,不过加入了罗艺之子的身份。而无论历史还是小说,结局都是与刘黑闼的战斗中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