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纣王是被骂得体无完肤的一个君王。执政者说其"无道“,史学家评论说"虐政",花间骚客调侃"淫泆“,而巷闾市人便直呼其"暴君"了。其实纣王原名叫帝辛,是帝乙少子,纣是谥号。有意思的是周文王取了"纣“这个字把帝辛盖棺论定了,纣的本义是指车轮,引申为贱的意思,后人解释为"贱仁多累”和"残义损善”就叫"纣",带贬义,和隋朝杨广的谥号“炀"字同工异曲,而取字的人正是代替炀帝位置成为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历史总跟后人开玩笑。那么纣王到底做了什么?而背千年骂名呢?

帝辛(商纣王)

一提到纣王,就想到酒池肉林,炮烙之刑,七窍之心,牝鸡司晨这几个最有名的历史典故,也是拉黑纣王最有力的论据。实际上做为一代君主,纣王还是做了许多事情,比如变更用人制度,提拔非世官大族左疆,费中,飞廉等参与政事;加强对外控制,举行军事演习,十祀征夷方,从而平定夷方;推行法律改革,削弱贵族势力,用严刑峻法镇压贵族反抗等等。纣王在任君之初还是做了许多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到后来居功自傲起来,商人爱喝酒(从出土的青铜酒具看),有美女相陪,便耽于酒色之中荒于政事也极有可能,加之他多时用兵,征讨四方,国库空虚。在压制贵族的问题上刑法严苛,使得民怨官恨。给武王征商留下可乘之机,埋下了商王朝灭亡的种子。牧野一战,阵前倒戈(多为刑徒(奴隶),商朝便改朝换代了。后来史家多贬损帝辛,有这么几个原因:

周武王画像

一是缺少文字记载,仅凭出土的青铜铭文,片言只语来臆猜商王朝的整个活动,显然是不全面的。而大部分事件都是口口相传,年代久远传的味儿也就变了。

二是周武王姬发的檄文成了后世史家、评论学贬损纣王的佐证:"今殷王纣乃用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帝,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同悦)妇人。"武王讨阀总得师出有名,无名则为篡逆,弑君则为逆天,谁都不愿承担千古骂名,总要有充足的理由为自己辩解,这是惯例。

三是对先秦历史的记载主要依据是孔子编写的《春秋》,《史记》也是附和《春秋》说法,但比较客观。越往后推纣王形象愈抹愈黑,如唐代史学家司马贞评:"帝辛淫乱,拒谏贼贤"。西晋文学家夏侯湛评:"纣乱太熟烂矣,武王乃往伐之“。周施行仁政,重礼乐,追求”大一同"世界,自然拿前代纣王说事,"欲扬先抑","暴政淫乱"成了刻画纣王形象的首选词语。这和唐朝人评前朝杨广一脉相承,不同之处因有文字记录,传言少了许多。否则和纣王是一样的下场,至少纣王没有弑君的把柄。

第四、河南汲县出土了大批竹简,经整理后编成《竹书纪年》,里面记载了这样一段话:"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大家都知道尧把帝位"禅让"给舜的故事,而《竹书》却说舜囚了尧,连儿子丹朱也不让见。强调一下,《竹书》是战国时期写的,早于孔子编《春秋》的时间,孔子应该知道其中的原委而未记载。这就不难理解美化武王而贬损纣王的事情了。

《竹书纪年》

"偶来洹水忆帝辛,统一神州肇此人"郭沫若研究殷墟遗迹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证明帝辛使中原文化逐渐向东南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华夏民族的逐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客观地说帝辛是中国历史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时期,一个分水岭式的人物,人的思想从崇拜神的作用逐渐回归到人的"本性"上来的时代,他所承担的"诟病”是后世许多人无法理解的。

太史公(司马迁)

图片来自网络,不妥则删除

最佳贡献者
2

大家都听说过“酒池肉林”这个词吧。历史上的商纣王是有名的暴君,他的残忍与冷酷罄竹难书。他并非无才能之人,但就像任何一个变态的人一样,将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了酷刑之上。他为人机智,口才好,所知道的很多,身体力量超常人数倍,可空手格杀猛兽,用尽聪明拒绝纳谏,以言语粉饰过错。他常在臣子面前炫才能,在整天下间大吹声名,认为所有人的本领都不如自已。但这位如此自命不凡的天子整天在干什么?是因为国事操劳吗?他所在意的,不过是饮酒逸乐,沉迷美色。喜爱妲己,只要是妲己作曲,哪怕是颓废淫荡的乐歌他也喜欢。对农民加重赋税来充实钱财,并在钜桥仓堆积谷粟。大量搜寻奇兽异物,宫廷到处都是。大肆扩建别墅区、游乐场所,并修建酒池,悬挂肉形成树林,男男女女都裸体在酒池中追逐,通宵宴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酒池肉林”。




3

商纣王是我国奴隶制国家商朝的最后一个帝王。

三千多年来,商纣王一直被戴上了“暴君”的帽子。翻开史书,商纣王暴虐荒淫的罪行比比皆是,骇人听闻,简直成了万恶无道的人间魔王 ,而商纣王的历史功绩则被一笔抹煞。

商朝奴隶制经济经过六百余年,到了商纣王的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奴隶社会正处在上升的同时,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也日趋严重、尖锐。

纣王登上政治舞台后,为了缓和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大胆地实行了一些革新措施:


反对神权

商朝是奴隶制国家,以崇拜祖先为中心的宗教神权政治观念相当浓厚,处于整个社会的统治地位。商朝奴隶主阶级对广大人民除了政治上、经济上的有形压迫和剥削以外 ,主要是利用人民的愚昧迷信心理,用神权来维护其反动统治。

宗教成为奴隶主贵族统治奴隶的有力工具,那些协助商王处理宗教事务的官吏巫、史、卜也就自然地在整个统治机构中占据了十 分重要的地位 ,逐渐形成了僧侣贵族阶层。 僧侣贵族原来是氏族社会中司符咒魔术的巫史转化而来的,他们是所谓神与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鬼神的使者。

商王虽然是“ 天子” ,但毕竟是世俗的人。天帝的意志还要靠僧侣来传达,帝王和人民的要求也须由他们去上奏。因此,僧侣贵 族往往利用宗教魔术欺骗手段,玩弄宗教神学,取得政治权力。他们假借天意 ,欺骗人民,甚至操纵和控制了商王和世俗贵族,成为国家政治上的掌权者。 商王和世俗贵族不甘心政治权力的旁落,便展开了同僧侣贵族争夺权力的斗争。纣王的曾祖父武乙就曾经做土木偶人谓为“ 天神” ,用箭射之 ,谓之“射天” ,公开反对神权观念。

商纣王即位后,继承了乃曾祖武乙的“ 射天”传统。


唯才是用

纣王开始执政时,围在他身边的多是一些奴隶主贵族的守旧派,其中包括一些近亲。这些 人掌握大权,死抱着祖宗之法和旧典刑礼乐不放,极力反对革新,主张复古,成为社会进步的绊脚石,纣王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富国强兵,必须提拔一批有才干的新人来为他的革新路线服务。

在奴隶社会,等级森严,奴隶主和奴隶都是“世袭”的。 奴隶只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和牛马,根本无权参预国家政治,只有奴隶主贵族才可以担任国家政府各级官吏,他们世代为官, 享受政治和经济的特权,即所谓“世卿世禄”。但是 ,纣王却打破了旧的用人制度。一方面,纣王对那些守旧无能的奴隶主贵族采取疏远、调离或不用的办法,逐步削弱他们的政治权力。 另一方面,大胆破格地提拔了一批有才能的非奴隶主出身的下等阶层的人和奴隶担任政府各级官吏,甚至连逃亡的奴隶只要有才也予以重用。

以费中、飞廉和恶来为代表的一批新人不仅有才干,而且由于他们来自下等阶层,深知下 情,比较体谅下层人民疾苦,在奴隶主革新派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对当时的文治武功提出了不少进步的有益的建议,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唯妇言是用

在奴隶制社会中,奴隶必须绝对服从奴隶主的统治。 这种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反映在两性关系上,就是男女不平等,妇女备受歧视,但是纣王却“唯妇言是用”。

纣王的妃子妲己是一个颇有政治头脑和才干的女性,她辅助纣王处理国家大事,深得纣王的信任,成为纣王的一个得力助手。针对反动守旧的奴隶主贵族的阴谋叛乱活动,妲己向纣王建议重刑法治,打破所谓“ 刑不上大夫”的旧典刑制度的框框,提出“ 罚轻诛薄,威不立耳” ,主张只有严厉镇压图谋欲反的反动奴隶主贵族,才能巩固国家政权,树立国君的权威。纣王采纳了妲己的意见 ,“乃重刑辟” ,处决和囚禁了一批在行动上已危害国家安全的反动奴隶主贵族。

妲己还是一位艺术革新家,她反对当时奴隶主贵族的那一套旧礼乐,主张改革创新。纣王采纳了妲己的建议,命令当时一个名叫师涓的音乐家到民间去,吸取民间艺术的精华,对旧的汤乐大胆地进行革新,创作了一些新的音乐、舞蹈 。

正因此 ,妲己成了奴隶主贵族反动派的眼中钉,他们到处制造流言蜚语,攻击妲己,骂她是“狐狸精”。周武王也是很瞧不起妇女的 ,说“牝鸡无晨,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在他们的眼里, 妲己简直成了商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了。


刚哥以为:作为一代帝王,商纣王励精图治,颇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但商纣王的最大历史功绩还在于为古代中国的最终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思想的基础。

如果商没有被外部力量灭掉,并按照纣王的革新路线继续发展下去,也可以把奴隶制推向高峰, 并完成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这并不是不可能的。

4

很高兴看到题主提的这个问题,很乐意为您回答一下我的看法。因为我是出生在古甯邑获嘉的。

武王伐纣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家门口,八百诸侯会同盟的地点就是我们获嘉县城最为著名的景点【武王庙】,纣王就伤在城东的小落纣村,死在大落纣村。封神榜的故事就是从这里流传开来成了神话故事的。

因此我对纣王这个有名的暴君一直欲一探究竟,从学历史以来心中一直有疑问,总感觉书中描述的有些特暴力事件不太可信,人怎么能坏到那种令人发指的地步呢?所以我就时常翻找有关的历史资料……

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我也都要到【武王庙】去祭拜烧香或看庙会,在【牧誓园】前有块大石碑,碑文上刻了一段话我记忆犹新,是周武王的檄文:

“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就是纣王罪大恶极:听信妇人之言;不祭祀祖宗不孝敬老人;任用奸臣,惨虐暴政。而我为了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要替天行道了!

提到纣王,世人给于他的评价最多的就是残暴嗜血,治国无道、贪婪好色等等。

其中最为让人们称道的就要数他严厉残忍的酷刑了。那么他到底是有着怎样的酷刑,让人们给了他这样的评价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如今所存的一些史料记载,纣王主要有着以下的几条标志性的酷刑,当然了,这些其实也就是他的罪行,是为什么世人对他如此愤恨的原因。

提到纣王的酷刑,那么最先想到的当然是他在森林之中将人活活烧死的火刑了。

据说火刑的由来是因为他视人命为草芥,甚至以此为乐,一次在游玩的过程之中突发奇想,想要看人赤裸着身子在大火之中表演,之后熊熊大火将人活活的烧死。他看到这样的结果,不仅不加以反思,反而以此为傲,还将其作为后来处罚人的刑法;

再有就是“烙刑”,此刑法就是把经过工匠掏空的铜柱子用大火烧的红红的,然后让人在上面爬行,被处罚的人被活活的烧的皮焦肉裂地死去。

其手段简直就是令人发指,这道刑法可谓是让见者胆寒!

还有就是他的大臣中九候遭受的刑法,就是在把人杀死了之后,在把他的尸身捣得粉碎,坐成肉酱;

还有就是在将人杀死以后,将其尸身放在太阳之下暴晒;

另外就是在人死了之后,将心给挖出来。

这些刑法都可以说是极其残忍的!但到底是否真这样残忍凶暴,已无法考证!

我的理解是肯定有被加枉的成分!毕竟前朝的历史都是由后朝撰写的,当然后朝推翻前朝肯定要师出有名啦!这就难免会有添油加醋添枝加叶的可能了,所以殷纣王被后世流传几千年无道暴君罪大恶极就不足为怪了。

但也不能说纣王是什么有道明君啦!因为毕竟他肯定也是因为做了许多残忍无道的坏事不得民心才被人心所向的周武王推倒了王朝的。

正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

有史料记载,商纣王天资聪颖,力大无穷,勇猛异常,深得父亲的喜爱。毛主席也说过:纣王是个文武全才的人,它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总之,做了亡国之君,必然注定会被黑,但像纣王这样被黑的令人切齿痛恨的无道暴君的实属罕见……

可见,纣王虽然总体上暴虐,但对中华文明还是有一定功劳的,并非一无是处。总体来看,他是一位能力出众、深谋远虑的君王,也是一个骄傲自大,视人民如草芥的暴君。

5

纣王肯定不是什么明君,但是也没有史书记载的那么不堪。

商纣王还是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的,再加上幸运和福气,所以最后他还封神了。

早前版本的《封神演义》中,商纣王为了能够顺利登上帝位,他曾用一双手支撑坍塌的楼阁,这让所有的大臣都对他非常敬佩,于是就把他推举为帝王。

只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消逝,商纣王逐渐成为百姓口中的“暴君”,他不仅不上朝,甚至只要对他有威胁的人,他便会立即处决。商纣王杀害了很多人,其中有忠臣,也有无辜的百姓,可是没有人能够制止他。

《论语·微子篇》的记载来看,帝辛简直就是个是非不分、狂妄自大、荒淫无道、残害无辜、亲近小人的昏君,

经过周人和战国诸子的抹黑之后,历史上的帝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已经很难为人所知了。不过,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实商朝在帝辛即位之时,就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甚至可以说商朝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

从《史记·殷本纪》记载来看,我认为帝辛和崇祯帝朱由检极为相似,继位之时帝国已然到了崩溃的边缘,他想要力挽狂澜,但由于能力、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但没能扭转这种局面,反而使得各方面的矛盾提前爆发,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一个帝国的衰亡,绝不是帝王一个人的责任,是各种势力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商朝的灭亡同样如此。

元朝有人做<<炮烙辞>>就有提到为纣王平反,说纣王曾用铁链还是一些铁制的刑具完全是无稽之谈,因为商朝的时候根本就没铁。

总之,纣王不可能是明君,但是也完全不是昏庸无能残忍好杀之人,否则被囚禁的姬昌也不可能被放回去。

6

大多数人对商纣王的第一印象,恐怕不是来自史书的记载,而是神话剧《封神榜》、《封神演义》等,认为他荒淫无度、残暴,尤其看到他在女娲宫内墙上的题诗,就给人留下好色的印象: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娶回长乐侍君王。

其实我们读过了中国古代史,就发现历朝历代的最后一个君王都被严重丑化的,毕竟新王朝的史官写的,是否客观及可信度存疑。就连可信度较高的《尚书》给纣王定的六大罪状,也是后来获胜的周人写的。


不过按照《尚书》列出的「酗酒、信有命在天、不用贵戚旧臣、任用小人、听信妇人之言、不留心祭祀」六大罪状,在今人看来也不算是什么大恶之人。说得具体一些,无非是杀死比干,宠爱苏妲己以及拘押文王。

如果我们从古代史上改朝换代或者争权夺位的争斗来看,就发现后来的皇帝要残暴得多,纣王在他们面前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就连比我们距离商朝更近的子贡都看不下去了。


在《论语·子张》里子贡有这么一句话:「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意思是即使纣王只做了一件坏事,被周人灭国的罪状他得全部承担,哪怕不是他的责任。

而后来世世代代一旦列举四大暴君,十大暴君时,都把帽子扣在纣王头上,历朝历代的史书把他写得非常不堪,是不公平的。真实的纣王有些好色,喜欢听谗言,不敬鬼神等,顶多是一个不称职的君王,谈不上有多么不堪。

7

其实我们都被司马迁误导了,由于儒家推崇周礼,夏商周的历史都被儒家粉饰过,而司马迁基本延续了儒家的思想,根据竹书纪年以及法家的书籍记载,纣王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改革家,只不过改革没有成功,才做了亡国之君、

商朝的灭亡并非纣王昏庸无道,而是纣王的改革触动了贵族的利益,商朝的内部政局发生动荡,才让周朝有机可乘。商朝是一个重视神权的国家,纣王登基后急于改变现状就大力推行变革,为此不惜大开杀戒,连王叔比干都因反对而被当成祭品祭祀。由于朝中无人支持,纣王就开始招揽四方部落的人才当政,这样一来就彻底得罪了商朝贵族。周武王看准时机,联络商朝贵族提议另立商王,商朝贵族应允。于是周武王趁纣王大军攻打东夷之时,率兵偷袭朝歌。由于有商朝贵族的配合,周朝大军顺利攻陷朝歌,纣王兵败自杀。商周在牧野决战之时,所谓的奴隶大军倒戈只不过是商朝贵族的叛乱。不过,由于周武王没有实现另立商王的协议,商朝贵族在周朝建立不久就发动了叛乱,可惜被周公旦强力镇压了。

纣王其实跟隋炀帝杨广一样,都是因为政策过于激进而被内部人拉下台的。后世周朝为了宣扬自己得天下的合理性就抹黑了纣王,而儒家是延续了周朝的做法。要不是竹书纪年的出土,估计纣王就会被永远的被定义为暴君。

8

感谢读友的提问,我想在探讨纣王其人之前,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史书都是胜利者所撰写,所谓成王败寇,败者自然再无任何发言权,生平所记只能任由胜利者大书特书。武王伐纣,你不能说伐就伐,你得师出有名,得站在道德高地,舆论战也得玩起来,得得民心啊,所以牧野之战开战之前就有了周武王伐纣时的两篇檄文,即《尚书》中的《泰誓》《牧誓》。《牧誓》中记载:“今殷王纣唯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昏弃其家国;遗其王父兄弟不用,乃唯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 这可是征讨前的檄文了,各位看官看看,作为敌对方在檄文中也没列出什么十恶不赦的罪状,何况造反是个技术活,动辄要掉脑袋的,既然都撕破脸了,理该往死里埋汰纣王才对啊,不该这么不痛不痒,再说檄文这东西,就跟“清君侧”的口号一样,就是显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但是纵观历史,哪个打着清君侧的最后不是把君清了?那为何在后世史书记载中,纣王就成了“万恶无道”之人,“夏桀商纣”成了暴君的代名词了呢?郭沫若先生在《驳〈说儒〉》中就说后人是“深受了周人的宣传的毒”。


纣王妲己

咱们先来看看周武王在檄文上给纣王罗列的这几条罪状:1、太听媳妇话,只听媳妇话,妻管严;2、轻视对祖宗的祭祀,不管不问;3、重用四方有罪之人,而不重用亲戚弟兄;4、对百姓暴虐无道等。也就对百姓暴虐无道能称之为暴君,而随着时间推移,后世文献中记载的纣王的罪行越来越丰富、具体。后世文人天马行空为纣王的罪行添砖加瓦,直至罄竹难书之境。在近现代,古史辨派创始人顾颉刚先生撰有的《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文中列举纣的罪行,其中出于《尚书》六项,战国增加二十项,西汉增二十一项,东晋增十三项。随着岁月推移,纣王的罪状层层递加,本人怀疑后世很多文人也把各朝代能堪比“夏桀商纣”的无道暴君的罪名都牵强附会给了纣王,毕竟纣王已死之人,已经那么黑了, 也不差自己再抹这么一点,其次没有任何政治风险,骂就骂了,过过嘴瘾也行啊。

其二,纣王,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纣王有个太出名的太太就是妲己,妲己在《封神演义》被塑造为绝世妖姬,九尾狐千年幻化成人,美艳绝伦,受女娲娘娘委派,蛊惑纣王荒淫误国。这一个是亡国之君,一个是绝世妖姬,好像翻遍中国历史都找不出比他们两口子更坏的夫妻了,在《金瓶梅》横空出世之前,这纣王和妲己真是当之无愧,流传最久,知名度最高,这是文人雅士绝佳的创作素材啊,经年累月下来,妲己祸国妖姬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纣王这是典型的“夫凭妻贵”,暴虐无道的形象也就愈来愈鲜明了。当然从事实来说,纣王在位的种种作为,虽非一无是处,但称之为“暴君”无可厚非,但到底不堪到何种程度,也就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COSPLAY 九尾狐妲己

最后我们看看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对殷商纣王的客观评价:

商朝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为有了商品生产,这是郭沫若考证出来的。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做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史书说:周武王伐纣,“血流漂杵”,这是虚张的说法。孟子不相信这个说法,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摘自毛泽东1958年11月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谈话(见陈晋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1158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版)


最后,各位读者认为商纣王到底应该如何评价才算公允,还请各位畅所欲言,我们共同探讨学习。

9

很多关于纣王的信息都是后世人加进去的,我们聊起纣王的时候总会个更早的一位夏朝末代君王桀放在一起。非常有意思的就是在任何史书资料中的记载都是夏桀是什么样的性格或者说有什么缺点,那么商纣王也同样有这些缺点。



而且二人几乎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显然这种记叙描述在很大情况都是后人根据夏桀来套用了商纣王。关于商纣王是什么样的人,在古代一直都是残忍,昏庸,暴戾的一种形象。



一直到近代,通过考古发掘出的一些商周朝的青铜器铭文中的记载,才算是跟史书中略有不同,郭沫若就曾经写过很多给商纣王翻案的文章。


1960年,郭沫若撰《替殷纣王翻案》,认为帝辛是有才能的人,“商纣王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甚至毛主席也曾经说过纣王,毛主席曾说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当然现在来看,翻案谈不上,纣王也不是什么明君圣主,只是没有那么不堪罢了。

关于纣王的罪状

比较有意思的是关于纣王的一些罪状,纣王的罪名是一个累计的过程,非常好玩,顾颉刚先生在《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考证得非常详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



文中列举纣恶出于《尚书》六项,战国增加二十项,西汉增二十一项,东晋增十三项。现在传说的纣恶事实上是层累积叠地发展的,时代愈近,纣罪愈多,也愈不可信。


周武王当年伐纣克商时写过两篇檄文《泰誓》和《牧誓》。其中列出纣王的六条罪状,分别是酗酒,削弱贵族,任用小人,喜淫乐,疏祭祀,不信天。



而我们熟悉的酒池肉林之类的典故,在西周任何典故都没有,甚至春秋时期都没有,一直到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争鸣,于是纣王成为典型的反面教材,开始无限被改编,比如讲点大家都熟悉的例子。



比干这个人在最早记载中是被纣王赐死的“比干谏而死”,到春秋战国时期变成比干被纣王挖心死了,到汉朝又变成为了讨妲己的欢心看看是不是七巧玲珑心,所以把比干挖心了,到了晋朝不仅挖了比干的心,还顺便挖了几个孕妇来看胎儿的形状。



而纣王当时据说是用过象牙筷子,于是也被后人拿出来变成反例,韩非子还写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来声讨纣王: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


大概意思就是说纣王用象牙筷子这么奢侈的生活,会为亡国埋下伏笔,小错误不断就慢慢会铸成大错,你先是用象牙筷子,以后就要用穿好衣服,住大房子,在之后什么酒池肉林最终亡国。



简直是毫无逻辑硬生生的揉在一起,非常像窗帘为什么是蓝的,因为蓝色表达了作者的抑郁,然而作者家的窗帘的确就是蓝的,这种奇葩的阅读理解。纣王看到肯定气个半死,老子就用了个象牙筷子,你就给我编出来酒池肉林炮烙之刑!



最骚的就是韩非子这个时期还是只写了酒池肉林,说了纣王的奢侈,之后西汉司马迁觉得还是不够味,于是在酒池肉林的基础上增加了“男女裸奔期间”又增加了纣王的淫乐!


东汉的刘向肯定不服了,于是在酒池肉林,男女裸奔期间的基础上又把鹿台面积增大了一些,变成大三里高千尺,以彰显纣王的奢侈。



晋朝时期,已经不知道怎么改了,于是皇甫谧只好再次为鹿台重新装修一番,比刘向时期的鹿台增加了十倍!彰显了纣王的奢华!


理性的讨论一下纣王

虽然称不上是为纣王翻案,也不存在纣王被黑洗白之类的。历史上纣王的功过也都有,他的确是非常专制,或者说刚愎自用的一个君王。



纣王最大的罪状或者说过错,是他对于当时商王朝权贵势力的大幅削弱,这是导致商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常年和东夷打仗)


纣王或者说晚商时期,都是王权和贵族(族权)的政治斗争,上古时期的王朝建立都是王权和贵族势力共同奠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一直是分封制社会,在一定时期后,王权或者说贵族势力的权利加强到某个阶段,另一势力一定会与之产生冲突。



这种矛盾永远都会存在,商纣王最大的过错就是他低估的权贵阶级的实力,他为了加强王权,一直削弱贵族势力,最终被贵族势力所消灭。


纣王当时非常不重视祭祀这种活动,这在当时看来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同时纣王削弱商王室权贵阶级,同时任用中下层百姓,比如著名的飞廉。现在有很多学者就说殷末三贤很大程度上是被纣王打压,权势被削。


历史是要和考古结合起来进行的,光看史书其实并不权威,毕竟书是人写的,主观意识太强。而历史的真相结合考古发现会相对真实很多。

关于纣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只能说这个人有功有过,但肯定不是像封神演义以及我们印象中那般昏庸愚蠢。

10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高度评价商纣王,“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它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毛主席还说过,“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

众所周知,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朝大军,商纣王自焚而死。为了使师出有名,周武王给帝辛列了四条罪行:疯狂酗酒、重用奸臣、听信妇言、不注重祭祀。仔细分析这四条罪行,其实都乏善可陈。

“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子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商纣王并不是那么不堪,说白了就是因为他失败了,所以遭到刻意抹黑。

孟子也曾说过,“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淮南子·缪称训》中也为商纣王鸣不平,“三代之善,千岁之积誉也;桀纣之谤,岁之积毁也。”

纵观古代亡国之君,绝大多数都遭到了刻意抹黑,但向商纣王这样被抹黑几乎是绝无仅有。商纣王真的如此不堪吗?恰恰相反,用现在的话来说,商纣王几乎是一个全才。史料记载,商纣王天资聪颖,力大无穷,勇猛异常,深得父亲乙的喜爱。

同时,商纣王口才过人,行动敏捷,理解接受能力也超强,“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这样的人做了国君,不成就一番事业怎么甘心呢?果不其然,商纣王即位不久,商朝老对手东夷又叛乱了。商纣王立即派出大军平息叛乱,此后双方战争持续多年,将东夷不断逼退,最后将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

总之,商纣王确实有能力,优点也很多,但远远没有达到历史上第一暴君(昏君)的程度。自古成王败寇,做了亡国之君,注定要被抹黑,这似乎是历史的必然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