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纣王是被骂得体无完肤的一个君王。执政者说其"无道“,史学家评论说"虐政",花间骚客调侃"淫泆“,而巷闾市人便直呼其"暴君"了。其实纣王原名叫帝辛,是帝乙少子,纣是谥号。有意思的是周文王取了"纣“这个字把帝辛盖棺论定了,纣的本义是指车轮,引申为贱的意思,后人解释为"贱仁多累”和"残义损善”就叫"纣",带贬义,和隋朝杨广的谥号“炀"字同工异曲,而取字的人正是代替炀帝位置成为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历史总跟后人开玩笑。那么纣王到底做了什么?而背千年骂名呢?
帝辛(商纣王)
一提到纣王,就想到酒池肉林,炮烙之刑,七窍之心,牝鸡司晨这几个最有名的历史典故,也是拉黑纣王最有力的论据。实际上做为一代君主,纣王还是做了许多事情,比如变更用人制度,提拔非世官大族左疆,费中,飞廉等参与政事;加强对外控制,举行军事演习,十祀征夷方,从而平定夷方;推行法律改革,削弱贵族势力,用严刑峻法镇压贵族反抗等等。纣王在任君之初还是做了许多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到后来居功自傲起来,商人爱喝酒(从出土的青铜酒具看),有美女相陪,便耽于酒色之中荒于政事也极有可能,加之他多时用兵,征讨四方,国库空虚。在压制贵族的问题上刑法严苛,使得民怨官恨。给武王征商留下可乘之机,埋下了商王朝灭亡的种子。牧野一战,阵前倒戈(多为刑徒(奴隶),商朝便改朝换代了。后来史家多贬损帝辛,有这么几个原因:
周武王画像
一是缺少文字记载,仅凭出土的青铜铭文,片言只语来臆猜商王朝的整个活动,显然是不全面的。而大部分事件都是口口相传,年代久远传的味儿也就变了。
二是周武王姬发的檄文成了后世史家、评论学贬损纣王的佐证:"今殷王纣乃用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帝,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同悦)妇人。"武王讨阀总得师出有名,无名则为篡逆,弑君则为逆天,谁都不愿承担千古骂名,总要有充足的理由为自己辩解,这是惯例。
三是对先秦历史的记载主要依据是孔子编写的《春秋》,《史记》也是附和《春秋》说法,但比较客观。越往后推纣王形象愈抹愈黑,如唐代史学家司马贞评:"帝辛淫乱,拒谏贼贤"。西晋文学家夏侯湛评:"纣乱太熟烂矣,武王乃往伐之“。周施行仁政,重礼乐,追求”大一同"世界,自然拿前代纣王说事,"欲扬先抑","暴政淫乱"成了刻画纣王形象的首选词语。这和唐朝人评前朝杨广一脉相承,不同之处因有文字记录,传言少了许多。否则和纣王是一样的下场,至少纣王没有弑君的把柄。
第四、河南汲县出土了大批竹简,经整理后编成《竹书纪年》,里面记载了这样一段话:"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大家都知道尧把帝位"禅让"给舜的故事,而《竹书》却说舜囚了尧,连儿子丹朱也不让见。强调一下,《竹书》是战国时期写的,早于孔子编《春秋》的时间,孔子应该知道其中的原委而未记载。这就不难理解美化武王而贬损纣王的事情了。
《竹书纪年》
"偶来洹水忆帝辛,统一神州肇此人"郭沫若研究殷墟遗迹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证明帝辛使中原文化逐渐向东南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华夏民族的逐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客观地说帝辛是中国历史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时期,一个分水岭式的人物,人的思想从崇拜神的作用逐渐回归到人的"本性"上来的时代,他所承担的"诟病”是后世许多人无法理解的。
太史公(司马迁)
图片来自网络,不妥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