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单独说下看法吧。当时周礼行于天下,周王室的合法性一直存在,没人敢做第一吃螃蟹推翻周王室;秦吞灭东西二周后,虽然周王室已亡,但此时取代称帝,价值不大,因为没有实权和实际利益,只是空壳,反而给周围诸侯攻伐的理由。
周礼行于天下的合法性
东周虽然晚期没有实力,但礼制摆在那,没人敢触动,这也是为什么当时打仗都讲个礼的原因,打仗不能打诸侯,将领看见对方诸侯还要行礼,放在后来,早就一刀给叉了。
礼乐秩序的崩溃是从郑庄公称霸,与周王室打仗时射了周桓王的肩膀,让天子的完全威信扫地才开始的。随后鲁桓公、楚武王两人相继补刀,但是没人敢第一个吃螃蟹推翻周王室,因为谁也不知道推翻后自己的国人会怎样?其他诸侯国会怎样?
再说春秋战国交替的时期:
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但之前也是周室给了合法的依据。《史记晋世家》“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是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
公元前379年,田陈代齐之前,也是在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封田和为齐侯,田和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三年,太公与魏文侯会浊泽,魏文侯乃使使言周天子及诸侯,请立齐相田和为诸侯。周天子许之。”可以看到田和会见魏文侯,魏文侯为田和向周天子申请封为诸侯。
这里有两个点:
一是田氏已经取代姜氏,为什么不用新国号、还用“齐”?我觉得众多原因中有一个就是,田氏因得民心而得以代齐,当获周天子封为诸侯后,继续以“齐”为国号,是避免“国别”变更,昭示世人有德者居之,而非篡夺。
二是公元前453年,智家被灭,韩、赵、魏势均力敌,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已经使晋国名存实亡,为何还要派使者去找周威烈王求取诸侯?无非也是要个合法性,显示不是篡夺晋国的产业,所以中间一直保留控制晋国宗室,历经晋烈公、孝公、静公,直到前349年静公死亡、晋国才最终灭亡。
这其中,可以看到周礼规则和周王室的合法性,虽然周王室威望没有了,但是当田氏、韩赵魏三家已经具备推翻前任诸侯的实力时,仍然需要周王室来册封,并经过一段时间来缓冲篡夺的非法性。
特别是《田敬仲完世家》中,有一段苏代与齐湣王的对话。背景是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欲自立为帝,又恐齐国反对,于是便尊齐湣王为东帝,自立为西帝。然后苏代去面见齐湣王,称“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释帝而代之以伐桀宋之事,国重而名尊,燕楚皆以形服,天下莫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说的意思是如果秦国称帝后,天下都憎恶他,大王也就不要称帝,以此收拢天下人心,这是很大的资本;放弃帝号而用讨伐宋国暴君的事代替,这样国家地位提高,名声受人尊崇,燕国、楚国都会因形势所迫而归服,天下各国都不敢不听从齐国,这是像商汤和周武王那样的义举。
像这种话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如果当周王室的合法性不存,齐湣王会在意人心,迫于被围攻的压力放弃帝号?后来,公元前288年,齐、楚、韩、赵、魏合纵攻秦,打到函谷关,秦昭襄被迫取消帝号,各国也就失去继续进攻的由头,转头相互攻伐占地盘。
秦吞二周的阶段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攻打赵国,周赧王非常恐慌,和燕、楚密谋联合各国,再订立合纵盟约攻秦。走漏了风声,秦国立即起兵攻打周国,掳获姬延到秦国,然后又释放他回到周国。
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又获悉诸侯要来联合攻打,提前发力攻灭东周国,将周王朝最后残余势力铲除。
其实这里的西周、东周是周王室最后分封出来的公国,当时周考王先把自己的土地全部分封给周桓公,建立周公国,自己寄居,周王室相当于空壳了。
周桓公死后,他的孙子周惠公又封小儿子于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自己叫西周惠公。这下好了周公国又分为东、西周两个公国,天下就有三个周,周王室、东周公国、西周公国。
同时期,周天子传位到了周显王,周显王往后两代就是周赧王。
所以,秦吞二周可是灭的周天子封的公国,而不是推翻了周王室,周赧王不是被杀,是气得病死的。看到这里,可以明白秦国当时完全可以杀掉或者囚禁周赧王,但没有这么做,无非价值不大或者担心人心向背。
同理,燕国,韩国,魏国都是姬姓宗室之后,当时周王室名存实亡,取代周天子称帝没有必要:
第一,价值不大。因为没有实权和实际利益,只是空壳,反而给周围诸侯攻伐的理由。
第二,人心向背。没有周王室的亲自授权禅让,哪来的合法性?比如燕国取代周天子,韩魏会斥责非法性。人心又因此失去。
这两条怎么看都是赔本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