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谢@庭州行者 的邀请。

有清一代,西藏与清朝的关系确实是是非常密切的,而对西藏的直接管辖也在康熙晚期得到了实现,这其中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西藏与清廷的交往时间很早,早在清朝未入关的崇德七年,西藏的各地方势力就派使者不远万里来东北觐见清朝皇帝,并送上了“大清一统天下”的祝福,皇太极也派使者过去表示慰问感谢。附图。

而在顺治时期,清廷入关定鼎北京之后,西藏各阶层对中央的态度更加鲜明,明确表示拥戴清朝皇帝定都北京,愿早日统一全国。在顺治九年,五世达赖喇嘛亲赴北京朝见顺治,一路上双方互相职业吹捧(详见《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在达赖喇嘛返藏后,清政府册封五世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这一系列的作为确实增进了清朝和西藏地方的联系。

但是这不意味着西藏对清朝没有一星半点的反抗,实际上在清朝加强对西藏管控的过程中,西藏的贵族阶层对清廷是有过对抗反应的,只是西藏贵族所谓的反抗相对于蒙古、回部、苗族的抗争烈度实在差太远,容易被人忽视。

就在康熙执政时期,西藏以五世达赖喇嘛和第巴(执政官)桑结嘉措为首的势力支持同情准噶尔汗国大汗噶尔丹,鼓励他坐大与清朝对抗。

早在清廷与西藏展开外交前,西藏就已经和蒙古势力有着深远的关系,其黄教的振兴就和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有关,所以一旦蒙古势力与清廷发生矛盾,西藏地方就会有很大的可能倒向蒙古一边。而准噶尔大汗噶尔丹和五世达赖喇嘛的关系实在不一般,据史书记载,噶尔丹在年少时在西藏学佛法,是达赖喇嘛的爱徒(极有可能此时与桑结嘉措结为好友),五世达赖对其极其看重。

《秦边纪略·嘎尔旦传》:乃师事达赖喇嘛,著黄衣帽。达赖喇嘛之徒遍西域,而特重嘎尔旦,所语密,虽大宝法王、二宝法王不得与闻。

可以说噶尔丹早年事业的成功,不仅是靠自己的能力,还与五世达赖喇嘛的支持密不可分,五世达赖不仅竭力提高噶尔丹的声望,还经常派人给噶尔丹出谋划策。

《准噶尔汗国史》:无疑的只是:噶尔丹如果没有喇嘛教的支持和帮助,就不可能指望在这场斗争中取得胜利。

遥想康熙十四年,吴三桂反叛清廷之时,五世达赖喇嘛劝说康熙皇帝与吴三桂裂土罢兵,而此时噶尔丹势力在他的支持下茁壮成长,我都怀疑这位佛法高深的喇嘛是不是有意给清廷添堵啊!

五世达赖在康熙二十一年去世后,第巴桑结嘉措秘不发丧10多年,集政教大权于一身,桑结嘉措利用喇嘛教的特殊地位在清准战争中处处偏袒噶尔丹,一次又一次的利用达赖喇嘛的名义玩各种骚操作。

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大举侵犯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及其弟哲布尊丹巴不得已率部投奔清廷,康熙皇帝亦予以接纳,桑结嘉措竟然以五世达赖的名字要康熙交出两人给噶尔丹,被康熙严词拒绝。附图。

康熙二十九年,乌兰布通之役派济隆呼图克图为噶尔丹诵经祈福,并选择大战之日。附图。

康熙三十四年,桑结嘉措又以五世达赖的名义希望不要革除噶尔丹的汗号,并要康熙撤去青海的军队,被康熙皇帝一顿狂喷。附图。

噶尔丹本人临死之前承认发动昭莫多之战确有西藏地方怂恿的成分,噶尔丹曾说:“我初不欲来克鲁伦地方,为达赖喇嘛煽惑而来”。附图。

西藏上层在桑结嘉措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在噶尔丹大汗周围对抗清廷,康熙对该人可谓有咬牙切齿之痛,无怪乎当拉藏汗杀掉桑结嘉措时,康熙对拉藏汗的果断行为连连点赞重加恩赏,“拉藏汗将凶恶第巴(指桑结嘉措)杀死,重加褒奖,封为扶教恭顺汗”

康熙五十六年,准噶尔汗国入侵西藏,杀死和硕特部汗王拉藏汗,清政府于康熙五十七年和五十九年进藏平乱,在驱逐准噶尔势力后,清朝趁机废除蒙古和硕特部在西藏建立的地方政权,改由众噶伦(大臣)合议分辖制度,先后授封反抗准噶尔统治有大功的五名藏地贵族为噶伦,即康济鼐、颇罗鼐、阿尔布巴、隆布鼐、札尔局鼐共同负责地方政务,进一步加强清朝对西藏的影响力。

但是,这项制度依旧很不稳定。雍正五年,这五位西藏贵族之间为了争夺权力地位发生内讧,于是发生了阿尔布巴之乱阿尔布巴等人等聚兵作乱,杀害了雍正册封的总理西藏事务的康济鼐。幸好控制阿里和后藏地区的颇罗鼐在关键时刻起兵平乱并迎接清军入藏,这次叛乱得以迅速平定。

《清世宗实录·卷五十九》:乃阿尔布巴、隆布奈、扎尔鼐等会同前藏头目于六月十八日将康济鼐杀害。臣即收聚后藏军兵防守驻扎,阿尔布巴等复发兵来侵,被臣杀伤无算,今臣带领兵众剿捕阿尔布巴等,伏祈皇上速遣官兵进藏,剿灭逆魁,以安西藏。

阿尔布巴叛乱被平定后,清政府又扶植忠诚于自己,平乱得力的后藏贵族颇罗鼐重建噶伦系统,颇罗鼐深知只有紧紧依靠清廷,才能保证自己在藏地的地位,他任噶伦期间,对清廷竭力效忠,整顿藏务,训练藏兵,拒绝准噶尔汗国的威逼利诱,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嘉许和赞赏,于乾隆四年被加封为郡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藏王”。

《清高宗实录·卷一百六》:西藏贝勒颇罗鼐遵奉谕旨,敬信黄教,振兴经典,练兵防卡,甚属黾勉,著加恩晋封郡王。

但是,乾隆皇帝凭借一个家族管理西藏的弊端也很明显,容易削弱中央权威加剧分裂倾向,在对清朝忠诚恭敬的颇罗鼐死后,其子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袭爵,获得大权后,珠尔默特那木札勒意图发动反叛,脱离清政府的影响。他一面蒙蔽清廷,让清廷将驻藏清军撤回;另一面加紧调兵准备举事。

而当时的清廷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两人察觉了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的企图,分别在乾隆十五年五月和六月两次上书警告乾隆皇帝。但是,乾隆皇帝固执的认为受恩深厚的颇罗鼐家族绝不可能聚兵反叛,

《清高宗实录·卷三百六十四》:伊身为藏主,操生杀而擅富贵,俸赐所颁,贸易所入,岁获重货,而且倚中朝声势,伊更何所贪图希冀?若叛去,则全无所得,伊何利而反耶!

正是乾隆的误判,束缚了驻藏大臣的手脚,将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推向了险地,眼瞅着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的叛乱准备紧锣密鼓的展开,傅清、拉布敦决定在其造反前先发制人,将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引诱至通政岗衙门,骗其登楼接诏,登楼后去梯并历数其罪,“尔违天子命,且忘尔父,无君无父,罪不可赦”,傅清、拉布敦二人迅速扑上,将珠尔默特杀死。两人也被叛军围攻,双双身死殉难。

在确认西藏出现叛乱的消息后,乾隆迅速让岳钟琪带3000兵马入藏平叛,逮捕了首要叛乱分子,并废除了西藏封授郡王的制度,规定噶伦由四名官员组成,在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的领导下处理西藏政务,确立了西藏长期驻兵的体制。而乾隆五十八年,清政府在驱逐廓尔喀入侵后对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制度又一次大改,制定颁布了《钦定西藏章程》,使清政府在西藏的施政达到了高峰。

综上所述,西藏地区的确实有过反抗清廷的行为,只是烈度相对较小,平定相对较为容易罢了。

引用文献:《清世祖实录》、《清圣祖实录》、《清世宗实录》、《清高宗实录》、《圣武记》、《皇朝藩部要略》、《准噶尔汗国史》、《秦边纪略》

最佳贡献者
2

没人、没钱、没兵。。拿啥反?

3

当时的西藏的权力比现在的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加起来都强太多了。几乎等于就是藩属国,驻藏大臣名不副实,就是个朝廷的眼镜而已,只要不反就行。

4

因为满清实际控制范围根本没有清吹说的那么大,有啥好反的

5

明朝时候西藏也没反明朝啊 和明朝之间也没有发生过战争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