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高玩阴谋诡计绝对是一流高手,他和李斯发动沙丘政变,逼死扶苏,毒杀蒙恬,帮助胡亥登上帝位。胡亥登基后,赵高设计消灭胡亥所有的兄弟姊妹,美其名曰消除这些人对胡亥帝位的威胁,为秦二世立下了大功。此外,赵高还是一个书法大家,著作有《爰历篇》六章,文学上有一把刷子,不然不会得到秦始皇的重用。(赵高剧照)

赵高如何控制秦朝的朝政?

公元前207年,他陷害李斯及其主要支持者,腰斩李斯于市,至此赵高一步步控制了秦朝的政局,担任了宰相。

在外作战的秦将章邯与项羽作战失利,求助赵高,赵高却想弄死他,迫使他投降项羽,至此秦国主力丧失殆尽。刘邦和项羽相约同时进军咸阳,先入咸阳着为王,刘邦当时不是太出名,秦军主力都被项羽吸引了,他绕道由武关进攻,进展非常快。

刘邦也是玩计谋的高手,为了早日攻破咸阳,他派人暗中和赵高联络,希望赵高做内应,肯定允诺了不少好处,譬如可以称王这样的条件等等。由于战事的接连失败,赵高受到胡亥的质问,赵高动了杀死胡亥的心思。为了测试朝臣的对自己的忠诚度,他在朝堂上搞了一出“指鹿为马”,事后凡是认为是“鹿”的大臣全部被诛杀,认为是“马”都是依附于赵高,重用。自以为聪明的赵高以为借此清除了朝臣中的异己,其实大多数大臣保持沉默,这是为杀死秦二世胡亥所做的政治准备。(指鹿为马图)

为了尽快自立为王,赵高和自己的弟弟郎中令赵成、女婿咸阳令(首都行政最高长官)阎乐发动望夷宫政变,赵高命令赵成控制女婿阎乐的家眷,阎乐负责进攻秦二世胡亥所居住的望夷宫。阎乐谎称有盗贼进入,消灭了秦二世的守卫部队,逼迫秦二世自杀。整个政变过程谋划周全,层层相扣,赵高连自己的女婿都不放心。

至此,赵高全部控制了秦朝国都咸阳的局势。

子婴如何能杀死赵高?

赵高杀死秦二世胡亥后,玉玺等都到手了。秦朝的国君是嬴姓赵氏,赵高借助自己也属于嬴氏一个大家族的后人,意图登基为帝,结果遭到了朝臣的集体抵制。无奈之下只好传位于子婴,但有鉴于六国复立,子婴只能称秦王,不能称帝。子婴是赵高预计中的傀儡,借此赵高可以继续清除朝廷中的反对势力,实现自己的帝王梦。

子婴可许人也?辞海认为是公子扶苏的儿子,其实这只是一种说法。根据历史记载子婴和自己的两个儿子谋划刺杀赵高,儿子年龄小是不可能参与其中的,由此推断子婴的年龄应该在30-35岁,和公子扶苏年龄差不多,但不可能是秦始皇的儿子,因为秦始皇的子女们都被赵高干掉了,不可能留下秦始皇的血脉。最大可能是秦始皇的小弟弟(秦始皇的弟弟不见于记载)或者秦始皇的侄子(成蛟的儿子),他的地位对皇位没有什么威胁,而且他也曾经劝谏秦二世,属于秦朝的皇室成员。(秦王子婴剧照)

子婴非常清楚赵高的阴谋,自己就是傀儡,说不定很快就会被杀。他和自己的两个儿子以及宦官韩谈密谋刺杀赵高,商量好计划后,子婴一直托病不去接任秦王的位置。而赵高则以为已经控制了咸阳的所有局面,子婴也在控制之中,根本看不起子婴。派人去请子婴,子婴还是不来,赵高只好自己亲自去请,见到子婴后,子婴的宦官韩谈手起刀落就将赵高杀死了,赵高太不得人心了,是秦国的公敌,跟随人员都一哄而散,没有想象中赵高嫡系的反扑,随后被夷灭三族。(诛杀赵高的韩谈剧照)

子婴继任秦王46天,刘邦军队兵临城下,子婴投降,后项羽到咸阳诛杀秦朝宗室殆尽。

最佳贡献者
2

赵高在秦朝也算是一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了,尤其是秦始皇去世之后,秦朝的命运几乎就直接掌握在赵高这个宦官的手中了。他矫诏扶立胡亥继位,又诛杀皇室成员和朝中重臣,继而指鹿为马,逼胡亥自杀,又把子婴扶立为秦王。

可以说,秦始皇去世之后,再没有谁能和赵高相抗衡了,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会死在子婴手中。

赵高在秦始皇时期并不怎么受宠,甚至一度因为犯了法要被执行死刑,但他能言善辩,竟然说服秦始皇将他给放了,继续做他的中车府令,掌管皇帝的车舆。也是这样的身份让他能实时掌握皇帝的动向,而且他还曾经教胡亥断狱,得到了胡亥的信任,这为赵高将来掌权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倒了,并死于沙丘。皇帝死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很容易引起动乱,尤其是太子未立的情况下。

只不过这个时候,赵高、胡亥等人是第一时间知道秦始皇去世的,尤其是赵高,他当时掌管皇帝的符玺,对秦始皇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他们掌握了主动权,赵高将秦始皇准备发给上郡扶苏的信扣了下来,然后劝说胡亥继位,两人达成一致后,赵高又去劝说丞相李斯也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中。

此时的李斯是秦朝的丞相,位高权重,儿子娶得都是公主,女儿嫁的都是皇室人员,可谓富贵至极,他想继续保有这种富贵,于是答应了赵高的请求。

他们瞒下了秦始皇的死讯,秘不发丧,等赶回咸阳之后矫诏让胡亥继位,而扶苏和蒙恬则被逼迫自杀。胡亥成为秦二世之后,李斯继续做他的丞相,而赵高成为郎中令,官位虽然不是特别高,却因为秦二世的宠信而把持朝政。

他为了更好的控制朝政,劝说秦二世居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轻易不与臣子相见,而赵高成为臣子与秦二世之间的沟通桥梁,至于怎么沟通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后来他又劝说秦二世启用严苛的律法,并将之前秦始皇看中的臣子都除掉,还劝说秦二世除掉了秦始皇的那些儿子、女儿,彻底将秦二世变成了孤家寡人。

而原本作为丞相的李斯也被赵高设计入狱,并将他夷三族,而赵高自己做了丞相,由此位极人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连胡亥对他也忌惮三分。在这种情况下,他甚至指鹿为马,将一头鹿牵来,对秦二世说是马,当胡亥质疑的时候,赵高转而询问群臣。

群臣的反应比较有意思,有些见机不妙的就低下头沉默不语,有的直接站在了赵高一边,赵高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也有一些正直的臣子说是鹿,不过这些人后来都不知所踪了。

看到臣子们反应不一,胡亥不敢和赵高硬碰硬,只能眼不见为净,躲起来狩猎,并在赵高的劝说下搬进了望夷宫居住。躲起来逍遥快活的秦二世哪知道外面早已战火连天,秦朝危矣。而赵高也已经和项羽取得了联系。

赵高怕这件事被秦二世知道,遂称病不朝,即便如此,秦二世还是知道了王朝的处境,他忍不住派使者去责备赵高,惹得赵高决定除掉这个皇帝。

为了先发制人,赵高和弟弟赵成以及女婿阎乐谋划除掉秦二世,他们先是在宫中散布有盗贼的谣言,又让阎乐分一部分当盗贼,其余的人则作为守卫杀死了宫门的守卫,冲进了望夷宫,将秦二世包围,阎乐逼着秦二世自杀。

到了这个地步了,秦二世还想见一见赵高,但遭到了拒绝,他退而求其次,想成为郡王甚至百姓,只要能活着,可惜阎乐不给他这个机会,硬是逼着他自杀。

秦二世死后,赵高拿到了传国玉玺,想过一过皇帝瘾,只不过群臣不肯服从。他知道自己称帝的时机还不到,遂决定让子婴来做皇帝。但为了将来自己能顺利夺权,他以六国复立为借口,让子婴做秦王,而不是皇帝,这也就为以后方便赵高称王打下了基础。

子婴不傻,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傀儡,结局会和秦二世一样。他也算是有志向的人,不愿意成为赵高的傀儡,他希望能振兴秦朝,所以他决定除掉赵高这个祸害。

子婴和两个儿子以及心腹宦官韩谈谋划除掉赵高,为了抢得先机,不被赵高控制住,子婴一开始就称病不出,赵高才不管这个,他让子婴斋戒五日然后参加继位大典。

子婴知道他的机会就在继位之前,这正是赵高戒备最弱的时候,因此在斋戒五日之后,他依旧称病不去参加,这样下面子的事情,赵高怎么容忍,况且定下来的继位大典必须如期举行,所以赵高在派人去请了几次还是不来之后,他自己亲自去请。

赵高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会一去不回,他刚迈进子婴的寝殿,就被埋伏起来的韩谈刺死了。赵高不是没有想过子婴会反抗,他以为子婴反抗至少会是在继位之后,等手中稍微有点力量的时候才能和他夺权。

他哪里想到,子婴会选择继位之前就要除掉他,一时的大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呼风唤雨了三年之久的赵高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秦朝的命运已经不可逆,子婴做了四十六天秦王之后,就被迫向刘邦投降,秦亡。

3

赵高杀死秦二世之后,秦朝的内部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来想自立为帝的赵高,看到眼前隐患重重的情况只好作罢。赵高把子婴推向前台只是一时的缓兵之计,他想让子婴做一个傀儡来缓冲一下,等局势稳定下来再做进一步打算。正如你问题当中所述,当时的赵高基本上已经控制了秦王朝的整个局面,大权在握的赵高已经有些飘飘然了,面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子婴,二人这种巨大的差距,自然也会让赵高对子婴放松警惕。

信心满满的赵高,将自己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完美,憧憬着自己未来成为一方霸主的美梦。子婴也不傻,有了秦二世的前车之鉴,子婴对赵高必然时刻警惕着。其实赵高和楚国的私下约定,已经传到了子婴的耳里,所以子婴对赵高早已有了防备之心。赵高为了有充足的时间让自己的计划实施,就想出一番托词让子婴继位前斋戒5天,古人在祭天祭祖前确实有斋戒的习惯,赵高的这种说法勉强也说得过去。当然就算赵高有再无理的要求,子婴面对强势的赵高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子婴只能委曲求全先应承下来。

赵高的想法是等子婴斋戒完之后,再把子婴诱骗到举行仪式的宗庙杀掉,但可惜的是赵高这个如意算盘被子婴及时的洞察了出来。斋戒完毕的日子来临时,子婴就以身体重病为由拖延不出,赵高可能也知道子婴是装病的,可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也没有好的办法。赵高找了几个自己的心腹前去子婴处打探虚实,可几班人马跑了多次腿,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始终还是无法让子婴露头。

这边赵高心急如焚的想方设法让子婴出来,而子婴却在周密设计埋伏赵高的陷阱,意图赵高自乱阵脚亲自上门时一举将赵高拿下。子婴能顺利杀死赵高,其实和赵高的自大也有一些关系,确实当时权倾朝野的赵高有自大的资本。当赵高亲自出马来请子婴时,正中了子婴早已准备多时的天罗地网,就这样子婴顺利的杀死了赵高。赵高生前的所作所为早已让众人不满,只是碍于赵高的权势没人敢站出来出声罢了,如今赵高已死,群龙无首的赵高余党自乱阵脚,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就被平息了。

4

引言:

赵高的死,完全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他的手上粘满了太多太多的鲜血,即使他掌控了全局,唯独没法掌控人的内心!满腔仇恨的子婴如果不杀赵高,就会被赵高杀。

赵高助力胡亥坐上帝王之位,借胡亥之手疯狂残杀,血染王室

胡亥是秦始皇的第18个儿子,少年时期开始在中车府令向赵高学习法律,私底下胡亥很喜欢而且很信任赵高。

赵高本是秦国宗室远亲, 为人勤奋精明,善于观言察色,靠着三寸不乱之舌,在秦始皇的身边混得风声四起。秦始皇嬴政共有33位子女,其中,最看重的是长子扶苏,未来的皇室接班人。

公元前210年10月,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逝。在赵高的胁迫下,大臣李斯违心地更改秦始皇留下的遗诏。假遗诏逼迫太子扶苏自杀,凭借假遗诏和赵高的精心策划,胡亥继承了原本不属于他的王位,成为了历史上的秦二世。

在赵高的煽动下,秦二世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开始对自己兄弟姐妹血腥大屠杀。

史书记载:

胡亥继位后,先在咸阳市的闹市区,将自己的12个兄弟百般折磨后再杀死,整个闹市血流成河,残不忍睹。

后来,胡亥又在高邮将自己的10个兄弟姐妹,活活碾死,刑场惨不忍睹!残绝人寰的血腥,百姓掩面而泣,天地为之变色!

胡亥其他的兄弟,最终也被逼自尽。

1976年的一次考古发掘中,专家们在秦陵东侧的墓群中,发掘七个人骨,经鉴定是五男二女。这些尸骨很是凌乱,躯体与四肢分离,头骨与躯干分离,有的头骨还插着箭头。这些,都是赵高和胡亥惨无人道的历史罪证!

胡亥杀光了自己三十多个兄弟和姐妹,成了孤家寡人,他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高枕无由忧了。却不知,更大的风暴就在后面。

赵高借秦二世之手,残杀忠良,血染宫庭

秦二世在赵高的巧言令色下,愚蠢而残暴地杀害了自己所有的兄弟手足,又把刀指向了各位忠臣。

秦始皇去世的时候,蒙恬和公子扶苏在北面边境戍守。当扶苏在假遗诏面前流泪自刎后,蒙恬坚持要弄清真相,后被关进监狱。

赵高利用蒙恬和扶苏的这层关系,在秦二世面前诬陷蒙恬曾经阻止秦始皇立胡亥为太子。胡亥却信以为真,又将蒙恬之弟蒙毅抓进监狱,并迫使蒙毅自尽。蒙恬见不到秦二世,知道自己生而无望,便服毒自尽。

蒙毅和蒙恬两兄弟为秦始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尚且被逼死,何况其他的大臣?!

公元前208年,右丞相冯去疾,大将军冯劫和李斯三人联合向秦二世进谏,请求暂停修建阿房宫。

赵高利用这件事在秦二世面前挑起了秦二世对二冯的不满。二冯是父子,同朝为官。他们深知自己逃不出魔掌,在被逮捕前商量说"将相不受辱",而后父子俩一起自杀。

左丞相李斯,原本是赵高的盟友,但也是赵高的眼中钉肉中刺, 赵高当然没打算放过他。

赵高先设计在秦二世玩女人的时候,故意准许丞相李斯呈奏折,从而引发秦二世对李斯的不满。后又给李斯罗列了三条莫须有的罪名,秦二世就把李斯抓进了监狱,并把审案的权利直接交给了赵高。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即位的第二年,李斯被处以残酷的"具五刑"。所谓的"具五刑",先是在脸上刺字,再割掉鼻子,砍断左脚右脚,再拦腰斩断,最后合在一起剁成肉酱……

赵高杀害李斯的同时,也杀害了李斯一家。

赵高代秦二世执行暴政,农民揭竿而起

赵高为了扩张自己的权力,把杀戮的双手伸向了地方政权。

赵高鼓动秦二世效仿父亲秦始皇巡游天下,途中他又建议秦二世把那些不听他们话的官吏杀掉,以树立皇上的威信。秦二世点头照办,就杀了一批。那些还留着脑袋的,整天提心吊胆,如覆薄冰!

能杀的先杀,不能杀的就搞下去。赵高利用秦二世对自己的信任,挤掉不少正直的大臣,并在朝廷上下安插了大批自己的人。赵高的弟弟赵成,被封为中车府令。赵高的女婿阎乐,也当上了咸阳的县令。

赵高还建议秦二世应该居住深宫中只管听取汇报,少和大臣见面,避免秦二世在大臣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

就这样,赵高切断了秦二世和群臣联系,一步一步把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秦二世曾经对赵高说:做了皇帝,我想尽心享乐。从此,秦二世一心一意享受皇帝奢靡的生活,赵高一心一意代替秦二世管理天下。

大权在握的赵高继续征发大批的百姓,无偿来修造阿房宫和骊山墓地,又给咸阳调集5万士卒专门负责守卫。这些劳命伤财的行为,最后都是农民自己买单。

农民身上的赋税负担,日益加重,重到他们无法呼吸。呼吸困难的下一步,就是死!那些不想死的人,只有起来反抗!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秦末农民战争。

虽然是农民起义,但是,天下的各路人马却都是秦末暴政的受害者,他们一起加入了陈胜吴广的队伍,一起申讨腐朽的秦末王朝。

到胡亥知道赵高的一切谎言与阴谋的时候,赵高把杀人的刀指向了秦二世,胡亥被迫自尽。

在赵高的精心策划下,秦二世终于杀光了秦始皇的33个子女!

赵高失去人心,被迫把子婴推向皇位,子婴智杀奸臣

秦二世死后,赵高拿到了象征权利的玉玺。

可是,大殿之上,赵高准备自己宣布登基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所有的文武百官都低着头,无声地抗议他的行为!

"天弗与,群臣弗与"!

于是,赵高不得不改变主意,将玉玺传给了子婴。据说子婴是秦室的后代,在秦二世对大臣以及秦始皇帝的皇子、公主展开血腥大屠杀的时候,子婴逃过了此劫。

子婴是一个有政治远见的青年,秦二世在位期间,他耳闻目睹了赵高的种种罪行,早就对赵高深恶痛绝,只恨自己无力亲手杀了他。

也许是恶人该去阎王那里报道了吧!赵高自己手握天下大权,却没人拥护,只好把子婴推上了王位。聪明的子婴知道自己不过是赵高的一个傀儡而已,但是,子婴不愿意走胡亥的老路!

经过缜密的计划,5天后,子婴杀死了罪恶累累的赵高,同时诛杀赵高三族。

三少说:

秦王子婴的政治生命只有短暂的46天,但是智杀赵高充分表现了子婴的勇敢,机智和远见。因为子婴不杀赵高,迟早会被赵高杀,更何况赵高该杀,杀一千次一万次都不解地下那些冤魂的恨!

5

胡亥死后,赵高已经完全掌握局势,怎么会让子婴杀掉?

这的确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赵高在干掉李斯后独揽大权,胡亥不过是一个傀儡,纨绔子弟,无论权谋还是能力都无法跟赵高相比。这时候的秦国,赵高称老二,无人敢称老大。但是,赵高怎么会轻易葬身于子婴之手呢?

当然这固然有大意的原因。子婴在擒杀赵高之前的确伪装地很好,客观上让目空一切的赵高放松了警惕。但是,话说回来,这就是全部原因吗?笔者的观点是否定。

对于赵高这样的战略级阴谋家,本身就是搞阴谋诡计的鼻祖,在秦始皇身边几十年忍气吞声,最终得逞把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对他来说,子婴的这一套不过是班门弄斧,加上宫廷内外全是赵高的自己人,子婴想要瞒过赵高,大概率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他自己想。

为何这样说,分析有三:

其一,赵高的目的已经实现。赵高在秦始皇身前身后的巨大反差,很多人认为是在替赵国报仇。因为赵高本来就是赵国贵族子弟,只不过因为嬴政在赵国当质子的机会,偶然登上了秦国崛起这艘大船。所以,他的根在赵而非秦。始皇帝在时,或许可以安分守己,去世后再无节制他的人,所以可以放任自如。他的目的在于毁秦,而不是自己当皇帝。事实上,他的战略目的已经实现。

其二,赵高的身份觉得他不可能当皇帝,所以对子婴没有结构性矛盾。赵高是一个阉人,又不姓赢,权力再大,也不可能取而代之!子婴不能,也不是他的拦路虎。他对子婴是没有太大反感的,否则,后者不可能登堂入室。

其三,子婴的出现是一种需要。子婴登台的时代,秦国已经病入膏肓,乱兵四起,内乱不息,灭亡就在眼前。面对这个烂摊子,总要有一个人出来收拾局面,这时候子婴出现了,这是赵高乐见的局面。

事实上,子婴是秦室血脉正统,真正意义上的“根正苗红”。这样的人物能够在胡亥时代生存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因为胡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基本把赢姓一族弑杀殆尽!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当年赵高下的一步“大棋”。

玩死秦国,然后找个人甩锅,是这样吗?也许吧,反正子婴的下场并不比赵高好多少。

(个人观点,欢迎关注一下!)



6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皇帝为最高统治者的封建制王朝,是大一统的秦朝,秦朝在秦始皇的领导下,统一了近八百年分裂局面的诸侯国,第一次建立了全方位大统一的中央高度集权式封建制王朝,同时开创了皇帝制度。

但是秦始皇也因此留下了致命的缺陷,正是因为权力高度集中,导致皇帝掌握了天下所有权力,皇帝英明,则天下太平,皇帝昏庸,则天下大乱,秦始皇刚去世,他所赏识的宦官赵高就与他的幼子胡亥以及左丞相李斯联合起来,篡改了秦始皇的诏书,拥立胡亥为皇帝,这就是秦二世。

德不配位造就了秦二世的悲剧,身为大秦王朝的第二任皇帝,胡亥刚即位时只有21岁,本是年轮有为的年龄,却因为无能、昏庸被老奸巨滑、城府极深的宦官赵高所控制,赵高先是忽悠胡亥杀了秦始皇长子扶苏,长城军团首领蒙恬,上卿蒙毅,接着赵高继续忽悠胡亥对自己的亲生兄弟姐妹举起了屠刀,把秦始皇除胡亥之外的所有儿子女儿全部杀害。

用残忍手段屠杀自己亲生兄弟姐妹的,在中国历史上胡亥是前无古人的,不论是否对胡亥的帝位有威胁的,胡亥一律都杀,连毫无威胁的女子都杀,还是亲兄弟姐妹,这种冷酷无情的皇帝胡亥实在是历史少见,而这一切背后的主谋却是那个臣官赵高。

赵高是胡亥的老师,深知胡亥的脾气性格,他故意挑拨胡亥残酷屠杀秦始皇的子女,表面是为给胡亥消除威胁,其实赵高是给自己铺路,这些秦始皇的子女大部分对胡亥并没有威胁,但是如果赵高想当皇帝的话,他们才是威胁,所以胡亥被赵高利用了。

不仅如此,赵高还利用胡亥除去了所有的威胁,将军冯劫、右丞相冯去疾被逼自杀,左丞相李斯被陷害而死,这一切都是赵高在暗中教唆胡亥做的,目的就是为自己除去威胁,利用的就是胡亥手中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力,这种权力也被赵高所偷窥。

赵高继续忽悠胡亥,让胡亥深居宫中享乐,不理朝政,由赵高自己担任丞相,管理国家大事,同时连接皇帝与外界沟通的渠道也被赵高所垄断,皇帝胡亥成了被赵高隔绝的世外之人,外面的人想见皇帝要经过赵高,对自己不利的赵高不让见,就这样赵高逐渐掌握了大权,并通过指鹿为马的方式解决了不服从自己的大臣,整个秦国朝堂之上,就变成了赵高自己的党羽,就连皇帝胡亥的权力也被赵高剥夺了。

自此,赵高利用手中的权力以及绝对的生杀大权,掌控了秦国中央朝廷,这是中央集权制的劣势之一,靠嗜杀建立起来的权威永远是不能牢固的,可是赵高却在迷恋权力的道路上,不断地进行篡位的进程,赵高为了自己当皇帝,甚至逼着自己的女婿咸阳县令率军在望夷宫逼死了秦二世胡亥,弑君之事赵高都敢干,自古以来杀害一国之君,就是最严重的罪行,可赵高为了最高权力,仍然做了,表面上赵高很风光,实际上人们怕的是赵高手中的权力,民心早已背离。

赵高逼杀胡亥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当皇帝,国不可一日无君,胡亥死了自然就要立一个新君,赵高想立自己为皇帝,他抢走了胡亥的玉玺,又宣扬自己是嬴姓赵氏,也是秦国远房宗亲,然后赵高就走到属于秦国皇帝的宝座上,满以为文武面官会满心支持,结果满朝文武百官全都低头不语,以无声来抗议赵高的谋逆篡位之行,赵高完全忽视了一点:地位不是靠杀戮得来的,尊重不是靠高压取得的!

没错,赵高是掌控了秦朝的最高权力,但他的恶行失掉了所有的民心,无论是朝廷之上的官吏,还是民间的百姓,都对赵高的恶行深恶痛绝,只是碍于赵高手中的权力,不敢公开反对罢了,这种高压势态,只需要一点反抗赵高的星星之火,就会将赵高烧得体无完肤。

永远不要忽略人心的力量,人心都是隔肚皮的,赵高能用权力让所有人屈服,但并不能掌控所有人的内心,表面臣服于赵高的人,内心未必臣服,这些人只不过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扳倒赵高的机会。陈胜吴广的起义不就是这个道理吗,高压统治下的强力反弹,一反弹就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毁掉了整个秦朝天下。

赵高也明白自己得不到人心,坐在皇帝位上没有任何支持,一样坐不稳,于是赵高退了一步,重新推荐秦朝王室成员子婴为王,之所以是王,因为赵高故意留了个后手,皇帝是要留给自己,王可以给子婴,子婴也许是秦始皇的弟弟或者秦始皇弟弟成蟜的儿子,以继承王位需要斋戒五日为由,谋划刺杀赵高的计划。

子婴能杀赵高是必然的,赵高只有权力没有人心,子婴就避开了赵高的权力,设法让赵高亲自来子婴斋戒处来请自己,子婴联合宦官赵谈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当场斩杀了赵高,子婴杀赵高其实就是一场刺杀,秦国的首恶是赵高,赵高背后没有势力支持,所以只需要杀了赵高一人,秦朝廷就能听命于子婴。

如果赵高背后有势力支持,形势就会不一样,杀了赵高也没用,他只是代言人,比如南北朝北魏元子攸成功杀了权臣尔朱荣,结果后来元子攸还是被尔朱荣背后的势力尔朱兆所杀。赵高在秦国的形势已经非常危险了,就算没有子婴杀他,也会有其他人刺杀赵高,赵高的死是必然的。

赵高是历史上第一个想夺取皇帝位的宦官,手握秦朝军政大权,他以为自己掌控了朝政,就会万无一失,先把胡亥当傀儡,后来又想把子婴当傀儡,最终死于子婴之后。

7

赵高死就死在得意忘形上。

一、客观上说赵高是个搞阴谋的厚黑专家,他是个大忽悠,做成了以下几件惊天动地的事儿:

A、沙丘之谋,他成功地扶胡亥登基。

始皇帝对扶苏还是信任的,不然不会让他和蒙恬率三十万精锐守长城。

始皇帝在南巡时,没想到会死。秦始皇到平原津染上疾病,讨厌提到死,大臣们也无人敢说死的事,皇上病情更加严重,才写了一封加盖御印的书信给扶苏:到咸阳来参加办理我丧事而把我安葬。书信已封好,存放在中车府令赵高处加盖符玺,还没授给使者传送。七月丙寅日,始皇帝在沙丘平台驾崩,丞相李斯因为皇上在都城外崩逝,怕各公子及天下人搞政变,秘不发丧。始皇的尸体装进棺村而用既密闭又通风的韫凉车运载(虽是权宜之计,但给阴谋家以机会,李斯没想到最终自己也成为阴谋集团的一员)。由以前皇帝宠幸的宦官们陪乘驾车,所到之处如以往一样进献食物,百官们也如同以往一样奏事,宦官就在韫凉车中批准他们的奏折。

只有陪巡的始皇帝小儿子胡亥(长子没陪同南巡、未坐镇咸阳监国,给野心家可趁之机)、赵高及平日受宠的五六个宦官知道皇帝己经死去。



赵高曾是胡亥老师,教过他读书和学习刑法律令事,胡亥私下里宠幸他,胡亥犯罪还差点被蒙毅斩杀,胡亥、蒙毅、蒙恬由此结下深仇。现在一旦扶苏上位,蒙恬、蒙毅兄弟必受重用,而赵高处境微妙,他怕不仅自己的地位保不住,甚至会掉了脑袋,于是想扶学生、公子胡亥上位。

这么大的惊天阴谋,难度系数五颗星,赵高靠搞单干解决是痴人说梦,于是他先来灌胡亥的迷魂汤:商汤王、周武王杀死他的君主,天下称为义举,不算不忠。卫君杀死父亲,卫国记为德行,孔子记于《春秋》,不算不孝。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希望您完成此事。随后给胡亥描绘了执政后的幸福时光,胡亥陶醉了。

赵高吃透了李斯对权力的渴望,利诱李斯:您估量与蒙怡比谁的能力强?与蒙恬比谁的功劳大?与蒙恬比谁深谋远略无失误?与蒙恬比谁不被天下人怨恨?与蒙恬比谁是扶苏旧交而受信任?您如果听从我的计划,扶胡亥登位,就可以永久享有通侯封爵,世代称孤道寡!



赵高抓住了李斯的软肋一贪恋权力、贪恋荣华富贵。李斯的鼠论即是不打自招。李斯极有政治才能。通过吕不韦的推荐,进宫为郎,得以接近秦王进说,派谋士带金子宝玉游说诸侯,各国当政的名士能收买则收买,不能的用利剑刺杀。离间山东六国一旦奏效,秦王随后派兵攻打,李斯升客卿。秦王因韩国人郑国以修渠为名想耗尽秦国人力物力,被发觉后想驱逐外来客卿。李斯为公为私写下《谏逐客书》,保住了自己的位置,为秦国最大限度地留住了人才,李斯后升廷尉,入秦二十余年,终助秦王称帝,升丞相,他又协助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发明了小篆,李斯功高盖世但也心狠手辣,妒贤嫉能,曾借秦王之手干掉才能胜过自己的师弟韩非子。

赵高、胡亥、李斯三人犯罪集团成立,时不我待,三人马不停蹄,矫诏立胡亥为太子,伪造书信指责扶苏、蒙恬率几十万兵戍边十几年,寸功未立,扶苏因不能卸任归来当太子,日夜怨恨父皇不已。扶苏不孝,赐剑自杀,蒙恬同穿一条裤子,为臣不忠,赐剑自杀,军队交副将王离。扶苏不听蒙恬劝说,自杀了,蒙恬不肯当即死,被使者交付狱吏,囚禁在阳周。后也被逼死。

大患既除,胡亥即位,赵高当了郎中令,常在宫中处理政务。

B、借胡亥之手,除掉始皇的大臣和各位公子、公主。

赵高告诉胡亥:沙丘之谋,各位公子和大臣都有觉察怀疑,各位公子都是您兄长,大臣又都是先帝所封置的老资格。这些人全不臣服,久则生乱。蒙恬虽灭,蒙毅仍统兵在外,陛下江山难保啊!二世问:咋办?赵高说把他们都喀嚓了就好啦,于是杀死蒙毅等大臣,十二位公子处死在咸阳街市,十位公主遭分尸酷刑死在杜县。到此时,大秦统治根基动摇。

C、除李斯,赵高寂寞于朝廷。

二世续建阿房宫,修筑直道、弛道,赋税征收越发加重,兵役徭役没有止息。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山东诸侯后裔纷纷起来混水摸鱼,自立为王,天下大乱。李斯知道朝廷一完,自己的爵位官职就会泡汤,多次请求进谏,胡亥不听。李斯子李由任三川郡郡守,无力阻正吴广等越境向西攻取土地,章邯胜利后,朝廷使者到三川郡调查的络绎不绝,并责问李斯位列三公,为何让群盗如此猖蹶?李斯惊恐不安,又看重高爵厚禄,不知计以何出,于是迎合二世的心意,企求获得宽容,可见李斯行事出发点是维护自身及家族的利益,而不是国家的利益,客观上他推进了二世的暴政,是标准的助纣为虐之徒。

赵高担任郎中令,被他杀害及因私人恩怨受到报复的很多,他心中有鬼,害怕大臣告御状,于是忽悠二世道:天子尊贵,在于只让人听到声音,百官群臣没有谁能见到他的面,所以称朕。陛下年轻,未必通晓各种事物,如奖惩不当,会被大臣看清,不如深居宫中,让臣下及侍从中通晓法律的一起处理政务,事情来了好有个商量,像这样大臣就不敢禀奏疑难事情,天下都会称颂陛下,胡亥然之,成了孤家寡人,大秦政权渐入赵高之手。

赵高知道李斯大才,又大权在握,是自己掌控朝廷的最大障碍,他又来忽悠李斯:关东群盔纷起,皇上还在忙着建阿房宫,搜罗奇珍异宝,您身为丞相,为何不谏?李斯说:皇上不上朝,住在深宫后院,没机会见面。赵高说:您如想进谏,请让我为您等候皇上有空时通知您。赵高等二世寝息取乐,妇人上前伺候时,派人通知李斯奏事,如是者繁,李斯多次到宫门前请求觐见,二世大怒:我空闲时不来,我正想痛快丞相,就来奏事,是轻视我还是要看我看到女人时猴急的熊样?赵高趁机拍砖:丞相参与沙丘密谋,陛下已即位,丞相未能进步而割地封王,他满腹牢骚。丞相大公子李由任三川郡郡守,楚地盗寇陈涉等都是丞相邻县子弟,据说他们间有文件书信往来,此事还待查实。应先派人查实李由是非与盗寇私通。李斯听说此事,知道赵高想灭了自己,被逼无奈上书陈说赵高问题。二世信任赵高,害怕李斯杀他,私告赵高,赵高说:丞相顾忌我,不然早就废陛下自立了!于是二世把李斯交于郎中,由赵高全权处置。李斯带刑具住牢房,赵高追查李斯父子谋反的事,家族宾客悉数被抓。赵高刑讯逼供,李斯骨头不硬含冤认罪。李斯期盼有机会上书二世获赦免,可惜上书被赵高扣压,说:囚犯哪能上书?赵高又派自己门客十几批扮成御史、谒者、郎中轮番审讯李斯,李斯一翻供,就一顿胖揍,二世后来派人向李斯对证,李斯以为和前几次一样,被打怕了,供认不讳。二世赞赵高:没有老师,我差点儿被李斯这厮耍啦。等二世派去调查李由的使者到郡治雒阳,城破李由被杀,使者返京,丞相已被收监,赵高把李由的调查结果篡改成谋反的证词。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判决腰斩、灭三族,临终前李斯想父子牵黄狗出上蔡城东门打猎成了妄想,父子相对而泣,最终被诛灭三族。功名富贵若长在,渭水应向西北流!李白此言非虚也!

李斯一死,赵高当了中丞相,朝政尽归赵高。赵高想上位了。

D、赵高摆平了群臣,干掉胡亥。

各位看官一定熟悉指鹿为马的故事。这其实是赵高上位前的大试探。群臣不再疑议,疑议的已经在泉下做鬼。二世在上林苑射杀一行人,赵高劝二世远离皇宫来祈祷消灾免祸,二世迁出皇宫任在望夷宫。赵高矫诏下令卫士们白衣白甲面向宫内,赵高告诉二世:叛军大批杀到,胡亥惊恐,赵高逼他自杀,赵高拿过玺印佩在身上,但侍卫、群臣无人相随,赵高这个死太监登殿,宫殿多次像要倒塌,赵高自知天意不在己,于是召来始皇帝的弟弟子婴,交付玺印。

二、赵高骗过了始皇帝,干掉了二世、李斯、扶苏、蒙恬、蒙毅,只以为天下都在自己掌控之中,得意之时忘了形,结果悲剧了!

子婴即皇帝位后,害怕赵高,托病不朝,暗地里与宦官韩谈及儿子密谋杀死赵高。赵高前来谒见皇上,请求探病,子婴趁机召见赵高入宫,令韩谈刺杀赵高,并诛灭赵高三族。



子婴在位仅三个月,沛公杀入咸阳,子婴投降,沛公把子婴交付下面官吏。鸿门宴后,项羽抵咸阳,杀死子婴,秦亡。

8

赵高的确是一个心理学高手,他辅佐秦国两代君主。秦始皇对他极其信任,他更是把秦二世胡亥玩弄于鼓掌之中,最终让秦国在秦始皇死后,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就灭亡了。

赵高本来是秦始皇的远房亲戚,因为犯了法被施以宫刑。一个不健全的男人,往往对金钱和权力有着更加强烈的欲望。这样的身份也让赵高变得更加谨慎,在服侍秦始皇的时候很少出错,深受秦始皇的宠信。

赵高本身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他熟悉大秦的刑律,更是能言善辩。所以秦始皇让他做胡亥的老师,秦始皇死后,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就顺理成章的有了逼死扶苏改立胡亥最好的理由。

公子扶苏不喜欢赵高,更何况一朝君子一朝臣,秦始皇一死,赵高也就失去了她所拥有的一切。而作为胡亥老师的他选择立胡亥为帝才能够有机会成为权力的操纵者,作为胡亥的老师他当然最了解胡亥是什么样的人。

在整个夺权的过程中赵高是顺风顺水的,从他取得秦始皇的信任,就任胡亥的老师,劝说李斯篡改遗诏,害死扶苏及蒙氏兄弟;让胡亥除掉自己的兄弟姐妹,铲除秦始皇的旧臣,加重赋税徭役;指鹿为马操控朝政,害死胡亥改立子婴为秦王……

在他中自己心中已经是一个无所不能人了,而子婴也并不出众和千古一帝相比这是一个不足挂齿的人物。在秦始皇死后他都能够凭借一人之力扭转乾坤,更何况此时秦国的权利尽皆掌握在赵高的手里,即使是有小的出入也是不在话下的,而子婴又是他拥立的,更是子婴的恩人。正是因为赵高的绝对自信,却没有料想到子婴能够有胆量装病,利用他进宫探望的机会杀了这个颠覆秦国的罪魁祸首。

更多见解敬请留言,期待您的关注和转发!

9

赵高已经实际上掌控了整个朝廷,但最终却被子婴轻轻松松就给杀掉了。那么,如此强大的赵高,为什么会莫名其妙栽在毫无实权,只不过是被赵高当作傀儡的子婴手里呢?

(赵高剧照)

我们先来看看赵高究竟有多么强大。

其一,赵高轻松除掉李斯。李斯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也是秦始皇去世后,朝廷里权力最大的大臣。但是,赵高能够轻轻松松让李斯失宠于秦二世,同时最终轻而易举杀掉李斯。李斯最大的本事就是能言善辩,可是在赵高的计谋之下,他最终竟然找不到哪怕一次为自己申辩的机会。赵高除掉李斯以后,他就成为朝中权力最大的人。

其二,赵高让朝中大臣全都听命于他。朝中反对赵高的人当然不少,但是赵高用了一招“指鹿为马”,就分辨出了朝中哪些大臣是听命于他的,哪些大臣是不听他的。而他不但骗得秦二世以为自己精神出了毛病,还对朝廷进行了一次大清洗,把不服从他的人全部杀掉。这样,整个朝廷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其三,赵高杀死了秦二世。当赵高除掉了李斯,让整个朝廷都听他的以后,唯一的障碍,就是秦二世了。虽然说秦二世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但是他依然还不满足,而是干脆派出他的弟弟和女婿,把秦二世给杀掉。

经过了这三个步骤以后,赵高其实在整个秦国已经一手遮天了。但是,他最终还是被子婴给轻松杀掉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失手的呢?

(李斯剧照)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被子婴给杀掉,完全是自找的。为什么说是自找的呢?

本来他把李斯、朝中反对派、秦二世除掉的目的,就是要夺取秦朝的江山。既然想夺取秦朝的江山,他就应该自立为帝,为什么却又把子婴扶起来,立为帝呢?说起来,赵高无非就是想要找一个傀儡。秦二世和子婴比较起来,糊涂的秦二世是个更恰当的傀儡,为什么却偏偏杀了秦二世扶持子婴呢?

实际上,赵高确实也是想自立为帝的。秦二世被杀后,他就说他也是嬴家后代,想要以此为借口,自立为帝。但是,当他在朝堂中把这个话提出来的时候,朝廷上所有的人都埋着脑袋,没有一个人开腔说话。朝堂上没人开腔说话,也就意味着没人支持他。

赵高看见朝堂上竟然没有一个人支持他,因此,他才不得不去找秦朝皇室中的幸存者子婴来当皇帝。

(秦二世剧照)

这里又遇到一个问题了。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朝堂上下已经都是赵高的人了,为什么却没有一个人支持他呢?

其实,我们说当时赵高“指鹿为马”的时候,那些附和说是“马”而不是“鹿”的人,可能并不是真心支持赵高,而是因为害怕赵高,为了保命,才不得不那样说的。

不过有人可能不理解了,当时在朝堂上,秦二世还在,大家都很害怕赵高。现在秦二世已经死掉了,难道朝臣们反而不害怕赵高了吗?

那时候,朝中大臣,还真不怎么害怕赵高。因为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时已经不只是陈胜吴广起义了,陈胜吴广虽然被章邯打败了,但是,项羽、刘邦,以及六国诸侯都蜂拥而起,摧城拔寨,正打得如火如荼。更为严重的是,章邯在巨鹿之战中,已经被项羽打败,章邯的大军,已经全部投降了项羽,整个秦朝既没有像样的将领,也没有什么军队。秦朝的天下,已经有一大半到了起义军的手里。

(子婴剧照)

这一点,秦朝朝堂上下都是知道的。也就是说,赵高就算当了皇帝,也是一个朝不保夕的皇帝。赵高无法控制江山,当然也就无法控制朝廷。所以大家在那时候,才会低头不语,什么也不说。

同时,赵高内心深处其实也是担心的。一方面,他担心朝堂上下人心不服,因此不敢轻易称帝。另一方面,天下已经风起云涌。如果起义军打进咸阳,要清算的时候,他赵高不是皇帝,显然就不是矛头所向。

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所以赵高才会找在大屠杀后仅存的后代子婴,让他出来当皇帝。

而子婴在听到他将被扶起来的消息以后,就开始筹划除掉赵高,因此才在斋戒五日之后,让赵高去请他。而赵高又万万没想到,子婴已经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因此,他也就轻易被子婴给杀掉了。

(参考资料:《史记》)

10

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讲到,曾经的中车府令赵高通过四个步骤逐渐掌握了秦国的权力,把秦二世胡亥架空,甚至开始佩戴传国玉玺试探百官的反应,他已经是非常明确地表现出篡位的企图。但是,赵高为什么反而会死在自己扶植的“傀儡”秦王子婴手中呢?

秦二世之死

秦二世死于赵高之手可以说是必然的。赵高早在“沙丘政变”中联合李斯一起拥立胡亥而赐死公子扶苏,就已经表现出了自己勃勃的野心,他对李斯说:“臣闻汤、武杀其主,天下称义焉,不为不忠。卫君杀其父,而卫国载其德,孔子著之,不为不孝”。也就是说,在赵高心中,什么忠孝仁义都不会是他追求权力路上的挡路石。对秦始皇是如此,对秦二世当然也是如此。

所以,在胡亥即位之后,赵高便开始持续迷惑秦二世,比如他建议秦二世不再与大臣们见面,以保持自己的威严和神圣(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比如在陈胜吴广等人掀起如火如荼的起义高潮之时,他对秦二世说外边那些战报都是在夸大事实,陈胜等人不过是不值一提的毛贼强盗而已(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比如他设计谋害李斯,却说李斯是想篡位的奸臣(高曰:“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这些行为在我们看来都是赵高企图颠覆朝政的铁证,但是在当时来说,秦二世的确上了赵高的当,他对赵高的信任以及放纵,直接导致了赵高策划“指鹿为马”的戏剧。与此同时,风起云涌的起义形势也让赵高开始担忧——虽然他已经把控了朝政,但是秦二世还没有完全沦为他的傀儡,赵高的生死,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掌握在秦二世手中(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

所以,赵高才开始于他的女婿阎乐、弟弟赵成等人暗中策划弑杀秦二世,拥立子婴。当阎乐率领“吏卒千余人至望夷宫”时,秦二世才首次感受到恐惧,他想废除帝号称王,被拒绝后又想被封万户侯乃至成为“黔首”,但是阎乐此行的目的就是除掉秦二世,他当然不会答应秦二世的任何条件,最终,秦二世胡亥被逼自杀。

赵高之死

赵高绝对没有想到,在已经除掉秦二世,彻底成为秦朝实际执政者之后,死亡竟然会来得这么快。

在秦二世被杀之后,赵高立即对百官以及秦国宗室宣布了秦二世的各种恶行,并且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表示除掉秦二世乃是替天行道。随后,他宣布秦国下一任统治者就是子婴(子婴与秦始皇的关系一直争议不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有互相冲突的记载,子婴应该是秦始皇的侄子或者孙子),而鉴于当今的国内形势,子婴应该成王而不可称帝。

当初,赵高认为子婴为人仁义,并且在百姓眼中也有一定的威望,应该会是一个容易控制的傀儡(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而子婴在答应接受王位之后,便与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起商议,设计将秦二世骗到了斋宫之中杀死,随后夷赵高三族(子婴遂刺杀高于斋宫,三族高家以徇咸阳)。《史记》中记载,子婴除掉赵高的原因是他以为赵高已经与起义军相勾结,准备除掉自己,然后在关中称王(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但不论秦王子婴的这种观点有没有事实依据,不甘心做傀儡的子婴都会先下手为强。

从赵高因恐惧“诛及其身”而弑杀秦二世,到赵高拥立子婴之后被杀,我们可以看出,赵高虽然在朝廷中有了指鹿为马的权利,但秦国统治者始终都不是他的傀儡!

从赵高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直至被子婴所杀的经历我们可以推论:赵高的死是必然的——不论是刘邦或者项羽入关之后,还是子婴即位之后,他都不免一死,因为他实在是作恶多端,“天下苦秦久矣”的责任,有很大一部分要归结到赵高身上。同时,虽然历史记载较少,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推论出秦王子婴并不是一个昏君庸主,他果断地铲除赵高,就是为了控制朝政,并且有志于力挽狂澜,只是他已经没有大展身手的时间了——子婴称王四十六天之后,便被迫向已经入关的刘邦投降。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