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大戏,他是演员还是被动为之?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大戏,他是演员还是被动为之?

2020-09-01 10:40阅读(81)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大戏,他是演员还是被动为之?即陈桥兵变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这个事儿,没法说得清,因为能问出这个问题就说明怀疑,因为正史上还是倾向于他是

1

这个事儿,没法说得清,因为能问出这个问题就说明怀疑,因为正史上还是倾向于他是“演员”的。但是后世有一个人跟他的经历还是比较像的,那就是黎元洪,关于他的记载提到“武昌起义后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为湖北都督”,其实这和“黄袍加身”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后来呢,黎元洪做了几年大总统,还和北洋系斗的比较激烈。

有的时候我总觉得历史是不断的重复,黎元洪的上台无异于“黄袍加身”,上台后与北洋系的斗争和“杯酒释兵权”也无甚差别,只不过一个失败一个成功,所以你问赵匡胤和黎元洪是演员还是被动为之。我认为在当事之时有可能是被动的,但上台之后又觉得“真香!”,索性就诚心诚意的干下去了。

这两个人也算是历史上的特例吧,因为历代开国之君无不是勾心斗角、血流漂橹才登上宝座,但有一些人就是在历史的关键路口上,兵变不能扔了大将自己称帝吧,革命不能弄一个没影响力的人当都督吧,所以这俩人“被动”的登上历史舞台。

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看待历史尤其是古代史,有自己的理解就好。

2

根据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载:就在陈桥兵变这一天的清晨,还在睡梦中的赵匡胤,他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见一大群人破门而入。这些人乱哄哄地冲到自己的床前,并不由分说,直接对着自己大吼道:“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

天,这是一个什么情况?赵匡胤当时就蒙了!你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又不是什么绿林好汉,怎么就“无主”了呢?

这些人根本不容赵匡胤反驳,就把赵匡胤扯到屋外。这些人扒掉了赵匡胤的衣服,并给他穿上了一件崭新的衣服,一件刚刚裁剪完成的御用龙袍!

就跟十年前一模一样,赵匡胤彻底变成了郭威,他终于复制了郭威当年的一切,一样地“被动”加冕,一样地“被动”穿衣,一样地“被动”地接受着诸位将领的朝拜,看着他们对自己三跪九叩,听着他们对自己高呼万岁。

一个新的皇帝,终于诞生!

以上,就是史书中记载的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大概过程。现在,我们来简短地回顾一下这起事件的整个过程。

正月初一,北方传来紧急军情,赵匡胤奉命带兵出征。

正月初二,慕容延钊率先锋部队出发,与此同时,京城开始流传一句“点检为天子”的谣言。正月初三,在赵匡胤出征期间,天上出现了“二日互殴”的奇景,这也变相应验了赵匡胤当天子的说法。于是,当晚所有将领哗变,他们决定谋朝篡位了。

正月初四,赵匡胤一觉醒来,他就“被动”地黄袍加身,从一个执掌兵权的大臣,直接变成了一个崭新王朝的皇帝。

短短四天的时间,赵匡胤就完成了一个改朝换代的壮举,其速度之快,效率之高,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古往今来独一份!

纵观这次政变的整个过程,赵匡胤好像一直毫不知情、置身事外,他仿佛很无辜、很委屈,完全是“被迫”登基的。

然而,从细节看这起事件,您就会惊讶地发现,这根本就是一场蓄谋已久、计划周密的大戏,

而赵匡胤本人,就是这场大戏的总导演!

那么,在这场大戏中,又会有哪些历史疑问呢?

疑窦丛生

对于这场政变的过程和结果,没有任何的史学家表示异议。

唯一的争论是,对于赵匡胤而言,所谓的“陈桥政变”,这到底是一场他毫不知情、被迫登基的闹剧,还是一场他蓄谋已久、自编自导的贺岁大片?

虽然从结果来看,所有人都选择后者,毕竟皇位不是馅饼,不可能凭空而降,然而,这个矛盾也正在于此。因为所有的证据,都被赵匡胤偷偷摸摸地暗地销毁了,我们无法证明“陈桥兵变”这件事,就是赵匡胤自编自导的贺岁大剧了。

我们唯一能够提出来的,就是对这场案件的三大疑问了。

疑点一,北方真的有军情吗?

如果追溯源头的话,赵匡胤这场陈桥兵变的导火索,就是契丹与北汉的联合入侵。换句话说,如果契丹跟北汉不入侵的话,赵匡胤不会奉命出征,更不会在陈桥发动政变。

那么,这场契丹跟北汉的联合入侵的军事行动,它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

纵观史料,不管是《旧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还是敌国的《契丹国志》,都清楚地记录了这件事情: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北汉的刘钧确实联合了契丹,一起入侵大周帝国。

当然了,敌国这个时候起兵入寇,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大周“主少国疑”,在这权力交接不稳之际,北汉和契丹一起捞个便宜,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那么,历史的真相,真是史书上的那些记录吗?

在这些书籍中,《旧五代史》是赵匡胤派人编纂的书籍;《宋史》是宋真宗赵恒编纂的书籍;其他的《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那是后人对前朝书籍的“再版”。毕竟时隔了半个多世纪了,能记录下来就不错了,谁还去找人证和物证呀!

因此,在这种不断的“再版”下,前朝的那些真实的历史,要么就被人掩盖了,要么就被人修改成了现在的样子,成为我们约定俗成的历史了。

至于那本《契丹国志》,看着名字挺唬人的,是一本敌国的史料书籍,其实呢,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本所谓的《契丹国志》,是南宋给辽国编纂的史书,其主要的内容,全部照抄《旧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等书,也就稍微改了一下版权。

一句话,如今所有记录北汉与契丹联合出兵的书籍,全都来源于《宋史.太祖实录》,就是这本书的一个补充和说明。而对于这本《太祖实录》,我们也就不好说了。

既然《宋史》的资料不准确,那么看看其他的资料,那本专门为契丹人写的《辽史》,咱们就能找到一个不同的答案了。

根据《辽史》记载,这次所谓的“汉辽联合军事演习”,只字未提。相反,《辽史》却记录了另外一件事情。

原来,在这一年的春节,就在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辽国人确实没有闲着。当然了,人家不是在出兵打仗,而是忙着平复内乱。

3

后汉军在七里坡之战大败,隐帝刘承祐在出逃途中为郭允明所杀。郭威带兵入京,觐见李太后(李三娘),让太后临朝听政,并且假意拥立刘氏宗室、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随后,突报契丹南下,率军北上抵御。途经澶州时,士兵发动兵变,黄袍加身。

当时的郭威,他甩开众人,躲进了一间民居里,充分地表达了自己三个不的原则,即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请您当我们的皇帝吧! 这是大家一致的心声,表达了我们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以及生死不离的决心,还有我们早就绑在了一起,跑不了我也蹦不了你的现状……所以,郭大皇帝,你就答应了吧! 但是天杀的郭威仍然不为所动,还是不停地谦让。这时一个经典的、决定性的场面出现了,只见当时乱成一团的人群突然闪开了一条通道,有一个士兵抖开了一面刚刚卸下来的黄旗冲进了屋里,不由分说,就把郭威裹了个严严实实,然后众人簇拥,一哄而出。 转瞬间,屋外边响起了震天动地的欢呼声,数万名士兵终于看到了一个身披黄“袍”的郭威,一个新的皇帝真的就此诞生了!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好几万个身强力壮横行无忌的大男人都从心底里松了一口气,终于达到心愿了,终于安全了,原来强迫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哪怕是强迫他去当皇帝……在这数万人当中,就有我们的主角赵匡胤。他身为郭威的亲兵,一定在近距离内亲眼目睹了这出黄旗加身、郭威称帝秀的整个过程,不管他是否理解了这件事的真正内在核心――也就是说,为什么会有这次出征,以及郭威一定要拖延到今天才“被迫”上位,这件事都永远地烙印在了他的心中。


这个示范在前 赵匡胤有有样学样

4

陈桥兵变后的真相是书上不会有真实记载。不然史官会被赵匡胤杀掉的。因为这就是在质疑赵匡胤继位的合理合法性。陈桥兵变不会是赵匡胤的被动为之,天下间有哪个人不想当皇帝?成为天下独尊,尤其是在那个封建的年代,皇权至上,赵匡胤一定是流露出了这个意思,但是不好明说。可他的这份心思被属下窥测到了。才有了黄袍加身,众人推举赵匡胤若真不想做皇帝,众人也不会强迫他,他只是顺水推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已。但是当时的皇帝对赵匡胤有恩,他不能明着夺权,因为这不仅是谋逆,而且还会让他背着忘恩负义的小人称号。所以,他打着众望所归人心所向的黄袍加身,堂而皇之的抢了对他有恩的后周柴氏的皇位。

5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大戏,个人认为赵匡胤不仅仅是演员,他还是导演,黄袍加身这部高难度大戏赵匡胤能这么顺利拍摄完成,可见赵匡胤的“执导水平”还是挺不错的。那么,我为什么会认为这部大戏是赵匡胤自编自导自演的呢?且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五代十国是出于什么样的时代?兵骄而逐帅,将强而判上。皇帝?兵强马壮者为之是当时的时代准则。如果赵匡胤是匆忙,运气般坐上皇位,那江山能坐稳吗?

从赵匡胤登上皇位后的作为分析。首先为防止兵变的再次发生,设立了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确立了由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军分权共同执掌军权的局面。并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开,使禁军将领相互牵制,确保皇帝对军队的绝对控制。然后又设立了中书门下掌行政,枢密院掌军事,三司掌财政的格局。地方上新设安抚使,掌地方军队;转运使掌地方财政;提刑按察使掌地方司法,使得唐朝刺史一人大权在握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从实际情况分析。黄袍加身这件事肯定是许多将士串联而完成的,赵匡胤作为军队的统帅,会一无所知?呵呵,如果那样的话,赵匡胤也不可能坐上军队统帅的位置。而且黄袍加身虽然说的好听,但其实就是一场政变,一次谋反。当时驻守在陈桥的军队有数十万之多,他们就全部对赵匡胤忠心耿耿,冒着身死族灭的下场拥护赵匡胤?就没有仍对后周衷心的将士?我想肯定有,而且不少吧。可想而知黄袍加身这出大戏没有赵匡胤的首肯,事先没有周密的准备和安排,不可能那么顺利。

以上就是我对黄袍加身事件的看法,不知道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6

人前皆说被人劝,谁知人后算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