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为何追复他爹的废后胡善祥?:张太后、胡皇后、孙贵妃,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朱瞻基的后宫情况,虽赶不上后宫大剧,但也足够跌宕起伏,关于废后一事,从太
张太后、胡皇后、孙贵妃,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朱瞻基的后宫情况,虽赶不上后宫大剧,但也足够跌宕起伏,关于废后一事,从太后到大臣,大多非常后悔,面对胡皇后也比较歉疚,除了两个人,朱瞻基和孙贵妃。
被史学家称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也有人称之为永宣盛世的这段统治时期,是由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这对父子倾心打造出来的,废后这件事就发生在宣宗继位不久。
朱瞻基出生,令朱棣欢喜异常,老年人的这种心情,看到孙子的那种高兴劲儿,即便到了现代社会,我们也能在普通人群中看到,这一点,古今相同。
根据史料可以总结为两点:
①几乎是在朱瞻基出生的同时,朱棣梦见了他的父亲朱元璋,朱元璋亲手赐给他一个大圭,虽然外表丑丑的,但寓意非凡,因为大圭这物件本就是权力的象征,而且大圭上书八个大字,“传之子孙永世其昌”。
这梦正对朱棣心思,他对皇位的觊觎已经不是一两天了,但这么多年来,老天好像并没有给他什么机会。起兵造反?朱棣不会这么做,因为当时的开国元勋文臣武将,还没有被彻底清算,能征善战的将官很多。
第二就是于孝道一途,朱棣有自己的操守,不会起兵造老子的反,虽然也有即便造反也不会成功的原因吧。
这个梦预示着有可能,朱元璋会将皇位传给他,也或是天意,无论是否真实这梦都太对心思,所以朱棣高兴异常。
②就在他做这个吉梦之时,朱瞻基几乎也是在同时出生,冥冥中好似在暗示着什么?皇权的继承是应在朱棣身上,同时也是应在朱瞻基的身上,至少朱棣当时有可能是这么想的,朱瞻基出生的真是时候,比较应景。上继皇权,后继有人,一个梦的工夫,就算是全部完成了。
对于长子朱高炽,朱棣一直不大看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类己”,也就是说从各个方面来看,这个孩子都不像自己。
你让朱高炽纵马驰骋,冲锋陷阵,不但朱高炽受不了,连他坐下的战马也受不了,跑两步腰碎了,朱高炽实在太胖,而且因为肥胖的原因本身也体弱多病,对于一个要接掌天下大权的人来说,这绝不是什么好事,对王朝的稳定性,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朱高炽美其名曰监国,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其实朱棣对朱高炽的防备很深,甚至一直在百般刁难,朱高煦和他的一派嫡系势力也是极尽抹黑之能事,造成朱高炽这太子当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最高级官员的任免方面不放权给朱高炽,这我觉得情有可原,哪个不是靖难的功臣,国家的栋梁,即便太子监国也不能随意处置,因为影响深远,但一般庶务本来做的很好,也要横加指责这就说不过去了,你放权给他管,他管的又没错,何必如此,总之,对太子并没有太过积极和正面的评价,反而当着朝臣,多次挤兑数落朱高炽。这当然是出于极权垄断性,但同时也表现出,虽然朱高炽是他的儿子,但朱棣对这个儿子素来不喜。
朱棣原本看好的是朱高煦,靖难之役多次救自己于必死之局,但是通过慢慢观察,他也发现了朱高煦的野心非同一般,为人暴虐,对哥哥尚且如此陷害······如若朱高煦继统,朱高炽一家很难存活,这不是朱棣所乐见的,毕竟他还有个心爱的孙子朱瞻基,如果传位朱高煦,再想传回给朱瞻基那无异痴人说梦。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朱棣最终并没有改变朱高炽的太子身份,原因之一就是朱瞻基。朱棣表达了他不愿朱高炽即位的意思,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解缙为此作答,先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但这个回答并不能让朱棣满意,所谓的仁孝,是在天下太平的时候,对普通百姓所宣扬的。
如果他朱棣也讲仁孝,恐怕自己的满门都被灭尽了,朱棣也注重仁孝,但他对愚忠愚孝是持不屑一顾的态度的。所以听了解缙的话,朱棣默然不语,于是解缙察言观色之下又说了三个字“好圣孙”,朱棣微颔,深以为然。
虽然朱高炽的身体不好,与朱棣也不对脾气,但是他还有个好儿子朱瞻基,英武健壮,貌似并非短命之相,而且素为朱棣所喜。朱高炽位置坐稳,那么朱瞻基的皇太孙→皇太子→皇帝的位子自然就稳固了,朱棣自觉朱瞻基是后续皇帝的不二人选。
朱棣宾天,然而就在洪熙元年六月,仁宗亦告驾崩,朱瞻基继统,改元宣德。他在位期间,营造了仁宣之治,文治武功都有一定建树,吏治清澄,国计民生方面也都有相应不错的做为,内乱方面,通过亲征平定了朱高煦的叛乱,彻底解决了亲王祸国的隐患。
这样一位仁君一位皇帝,在自己的后宫生活也就是他的私生活方面,却干了一件让他几年后颇为后悔的事,这就是相关胡善祥胡皇后的废后事件。
本文的主人公胡善祥,曾经是朱瞻基的嫡皇后,济宁人。大姐就在宫中任职,因工作出色后担任女官,并且颇受重用。难能可贵的是人脉宽广人缘极佳,好到什么程度呢?她只是一个女官身份,但他的父亲竟然因此受封锦衣卫百户。
永乐十五年,胡善祥因为家里的这层关系,被选入宫,并最终拔得头筹,当上了皇太孙妃,而且胡善祥是朱棣钦点,无他,就是看着顺眼投缘,因为胡善祥,其父兄的职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尤其他的兄弟胡安,被任命为府军前卫指挥佥事,专门伺候皇太孙朱瞻基,其实也就相当于兄妹日日相守,这对离家的胡善祥,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照顾。
胡善祥,最初一段时日十分幸福,大姐本身就在宫中,自己的兄弟日日陪在身边,他的父亲作为锦衣卫相互见面也不难,自己还嫁给了未来的皇帝,简直就是人生巅峰,妇复何求,而她没有想到的是,伴随着巅峰的常常是后续的低谷。
朱瞻基受传统儒家教育非常孝顺,但因为废后一事,不但忤逆了老人的意思,还一度让张太后非常伤心、歉疚。
胡善祥是朱棣亲自挑选的孙媳妇,初时还好,朱瞻基继位后,胡氏当了皇后,另一位孙氏则做了贵妃,胡氏虽然文静端庄母仪天下但体质羸弱,一直没有生育,所以受到朱瞻基的冷落,而孙贵妃虽然也一无所出,但胜在相貌极其出众,对她宠爱到什么程度呢?
皇后册立的时候有宝册,也就是金玺加金册,而贵妃则是有金册没有金玺,为了让孙贵妃高兴,朱瞻基特赐金宝,她也是明朝的所有贵妃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一份。
转眼到了宣德二年,孙贵妃生下朱祁镇,大臣们上表恭贺之余,要求皇帝立朱祁镇为皇太子,以安社稷、固国本。胡皇后并没有因此表现出任何嫉妒行为,并主动表示应该听从大臣们的意见,早日将朱祁镇立为皇太子。
这样就行了么?朱瞻基并不满意,因为偏宠的原因,他觉得孙氏和朱祁镇的位子还是不稳,同时这也是让胡后退位的好机会,好借口。
虽然胡善祥现在一无所出,但毕竟年岁不大,今后未必就没有孩子,按传统礼教,立嫡立长,嫡长子自然是最正统的皇权沿袭方式,胡皇后同意立朱祁镇为皇太子,相当于奉献了自己今后若有所出的话,其嫡子的皇位继承权。
孙贵妃当然也明白其中道理,一再推辞,说是万一皇后以后有了嫡子,他才是最正统的的太子身份,自己的孩子可不敢先于皇后之子成为太子,孙贵妃客气归客气,但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国之主呢?
朱瞻基自然是有所偏向的,第二年初,玄宗便册立不到四个月大的朱祁镇为皇太子。但他还是不满意,为让孙贵妃捞取皇后的宝座,为了朱祁镇以最名正言顺的身份当上储君,不被其他意外形势而左右,朱瞻基最终的选择还是废后。
原因无非就是孙贵妃与他更投脾气,更顺他的心思,而皇后一旦见到朱瞻基沉溺于玩乐,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游戏上,就会劝他注意身体,并且要操劳国事,切勿玩物丧志。
这种善意的规劝,初时还好,碍着一层面子,后来朱瞻基越来越烦,以至于到张太后处告状,就是因为自己在玩乐的时候,多次受到胡皇后规劝和阻挠,觉得好烦。
为了这件事,朱瞻基找到自己的张太后,想让张太后出面劝说胡善祥退位让贤,而张太后觉得,胡善祥本身并无过错,更拉不下脸来去找胡善祥,所以拒绝了朱瞻基的要求。
朱瞻基又找到了诸位大臣,没想到诸位大臣也是如此的意思,听了朱瞻基历数胡皇后所谓的罪过,都觉得这些都是小事,而且并不算过错,凭这些事并不能让朱瞻基,达到废后的目的。
朱瞻基几次三番的找到诸位大臣,大臣们也不胜其烦,朱瞻基一再解释,我年过三十,孙贵妃才刚给我生个儿子(暗指胡后未尽妻子的本分),自古母凭子贵,中宫不知如何处置?(意为处理掉胡后有什么借口?)
杨士奇说:臣对于皇后就像儿子侍奉父母一样,胡后就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他的儿子,哪有儿子议论废母的道理。
三杨嘛,杨荣比较不是东西,一番冥思苦想之后,在转天朱瞻基再次召见几位大臣商议废后的时候,杨荣将胡皇后二十多条“罪过”,写在纸上交给了朱瞻基,朱瞻基刚看几行就勃然大怒,胡皇后何曾做过你说的这些事?虽然他要换皇后,但并非和胡善祥一点感情没有,杨荣这样作践胡后,朱瞻基怎能不急?
最后无奈之下,眼见朱瞻基不达目的不罢休,废后目的坚决,杨士奇给朱瞻基出了主意,就是通过规劝的方式,让胡皇后自己退位,张太后不去换人去就好。这样,孙贵妃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皇后,朱祁镇的太子之位,也更加稳固,安全无虞。
没想到,胡皇后还真的答应了退位的要求,朱瞻基还没来得及高兴,张皇后得到了消息,替胡皇后打抱不平,所以朱瞻基,一再对张太后表示,两宫一视同仁,不分薄厚。胡皇后自己同意退位,张太后也没有办法,最后造成了胡皇后被废,孙贵妃成为了孙皇后的结局。
其实胡皇后早已明白自己的处境,一是没有尽到为皇帝繁衍后代的责任,这是家事,也是国事,而且她也看到了朱瞻基对孙贵妃的偏宠,以及朱祁镇对于国本的重要性,所以她这么做,虽有贤淑的一面,却也是无奈的选择。
朱瞻基如何向天下解释此事呢?
皇后胡氏上表请求退位,朕因念及夫妻之情,坚决不肯同意,但她再三请求下,朕答应她退居别宫,他的称号、服食一切照旧。
真的是这么做的么?
胡皇后退下来了,去处是哪儿呢?按照宋仁宗废郭后的先例,她被废为静慈仙师,退居长安宫。而张太后同情胡善祥的遭遇,经常把她叫到自己的清宁宫里闲聊,本来胡善祥就比较孝顺,原先当皇后的时候也是主动陪聊,所以这方面一如既往,有时候在宫内设宴,还故意让胡善祥坐在孙皇后上首,以显示胡善祥的超然地位,可惜没过多久张太后病逝,而胡善祥也因为极度悲伤,加上自己久病难愈,不到一年也跟着去世了。
其实这件事一直被宫里宫外、朝廷上下所议论,无缘无故被废,胡善祥真的非常冤枉,自入宫后举止得体,贤良温淑,母仪天下,而且还是朱棣在世的时候,亲自挑选的孙媳妇,绝对原装原配。
朱瞻基几年过后回想起这段往事也非常后悔,曾说:“此朕少年事”,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当初少不更事吧,也算是一种比较隐晦的忏悔。(存疑)
杨士奇这个劝退者,对此事也充满了自责,请求将胡善祥按皇后礼制安葬,可惜其他朝臣并不同意,可怜归可怜,规矩是规矩。所以最终只能按妃嫔位安葬,另一位绝对贤良淑德的皇后-钱皇后,朱祁镇的嫡皇后,苦劝朱祁镇,胡皇后贤惠,没有做错事却被贬为仙师,最后郁郁而终,她退位以后,大家都很怕孙皇后,因为她俩之间的积怨,没人敢按正常规制安葬胡皇后,咱们要把胡皇后的身份恢复回来。
礼制这东西到了文人的嘴里,那是怎么解释怎么有理,朝臣没意见,所以朱祁镇恢复了胡皇后的后位,并修建陵寝,这事算是了了,其实对胡善祥来说这些虚名还有何用呢。
说孙皇后这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倒也还不至于。朱祁镇,想给孙皇后娘家子侄们封官,遭到她的拒绝,并且表示,我们家人对国家没有功劳,你不要乱给他们官职,凡事盛极必衰,他们身处高位,会受到诸多诱惑,一旦犯了罪,我也不能庇护他们了。
后来郭子监祭酒,李时勉得罪王振,被锁在国学门前示众,也是孙太后所救,建文帝被幽禁的两个儿子,朱文奎和朱文圭,当初释放他们的时候,关于放与不放的问题,两方大臣势均力敌,最后还是在孙太后的支持下,朱祁镇才最终释放了朱允文的两个儿子,并妥善安置。
把控两变:
当初土木之变,英宗被俘,孙太后支持了于谦的北京保卫战行动,摒弃了南逃的建议,这是利国利民的壮举,否则朝廷一退,在也先的魔爪下,必定生灵涂炭。
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的夺门之变,也是在孙太后首肯之后才进行的,而且孙太后还要他的哥哥孙继忠在政变中出力。
历史上提到孙后时,贬斥多于褒扬,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夺门之变,还有其他因素应该就是出于对胡后的同情而对孙后诟病了。
为什么孙氏会受宠呢?
第一、在相貌上,要比胡后出众很多。
孙氏自小就是美人坯子,这在她的家乡尽人皆知,非常出名,传来传去的就传到了她的同乡,也是朱高炽的丈母娘耳中,彭城伯夫人很好奇,漂亮成啥样能传的那么轰动呢,后宫美女有的是,倒要瞧瞧,一看之下也被孙氏的美貌吸引,十分喜爱,这位业余伯乐自然就对孙氏有了相应的推荐。
第二、同是朱棣钦点,一度养在宫中。
皇帝也要给亲家面子,听了彭城伯夫人的倾情推介,朱棣也好奇这女子能美称啥样呢?见过以后深以为然,得,别走了,进宫学习礼仪,就这样,孙氏留在了宫中,她没有胡后的某种好运,父母兄弟都不在身边,朱棣虽然欣赏她的容貌,但很显然,在朱棣心中,她的地位是远不如另外一位孙媳妇胡氏的。
第三、青梅竹马的快乐时光。
孙氏入宫刚过10岁而已,自小与朱瞻基相识,可说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儿璧人。本来也是挺好一段姻缘,不知为何朱棣偏偏点了胡善祥当皇后,虽然有人反对,但朱棣的脾气比他爹也好不了多少,反对无效,没死算赚的。
可也说朱棣对两个孙媳妇都挺中意,他也疼爱他的孙子朱瞻基,但是他所撺掇在一起的三个人,注定不能相安无事的,悲剧就此上演。
第四、聪明伶俐,人也乖巧,她可不会象胡后一样没事“鞭策”老公发愤图强,你玩我也玩······政务繁忙,平日里已经快被累傻了,否则也不会重用宦官分担工作量,他可没有老朱和朱棣的好身板,回宫就要好好休息,可能这就是孙氏的想法吧。
清修明史,某些汉人为了讨好主子不惜玩命抹黑明朝,这些人乐此不疲,素材取用方面掐头去尾一通胡编,关于《明史》对这段历史的叙述,取材于私人笔记,打得什么牌呢?明人取信,通过提及一个名人一份奏疏来力证自己资料的真实性,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份奏折后人是看得到的······原文并无此“此朕少年事”的内容。
所以·所谓的“此朕少年事”,不过是笔记作者在抒发自己的情怀罢了,至于宣宗是否领他这情就不好说了,估计不会,宣宗当年十分决绝,他和胡后的矛盾绝不简单,不足为外人道罢了,所以才几次三番的找几位重臣商议,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自己心爱的女人被扶正后位,自己和心爱女人的孩子被扶正太子,自己最讨厌的人被贬为“仙师”,他又怎么会后悔呢?虽然·如果他能后悔的话,在我们看来可能他才更像一个人,但没办法,正史没有记录,《明史》取材错误。
传奇毒妇万贵妃也是倒大霉了,不知道得罪谁了两百多年后还有人照死抹黑,资料采编人是谁呢?毛奇龄。
这件事于慎行写的很清楚,他是听一个老太监说的,《国榷》作者虽然采用了这些素材,但把于慎行的叙述也附于注释,就是因为此事存疑,出自老太监的话,毫无旁证,朝野更无相关传言,《万历野获编》的作者就更不信了,太监的话你也信。
眼瞎的毛奇龄可不管这套,注释抹去,来源抹去,掐头去尾直接写入《明史》。
乾隆帝不信
乾隆也看明朝史料,看了《明史》对万贵妃的描述表示无法让人相信,提出如下疑问:
①“后宫有妊,皆遭潜害”。孝宗出生前,比他大两岁的朱祐极已经出生了,张敏说“皇帝没儿子,我怎能干这事。”的时候,朱祐极当时还活得好好的,张敏一个內宫太监会不知道?怎么可能说“皇帝没儿子,我怎能干这事。”,朱祐极是捡的?
②侥幸逃脱万贵妃魔爪的独苗苗朱祐樘在受封太子的时候,和他一起受封的······还有十个王子,他们同时受封各自相应爵位,这十个孩子也被藏起来了?
明宣宗恭让皇后胡氏,名善祥,济宁人。明宣宗即位后,善祥由太妃立为皇后。当时孙贵妃受宠,胡皇后未诞下儿子,且身体羸弱多病。宣宗勒令善祥自己上表辞去皇后职位,宣帝又令她迁住到长安宫出家,赐号“静慈仙师”,而册孙贵妃为皇后。当时诸大臣如张辅、杨士奇、杨荣等知道善祥贤惠,但因她没有子嗣也没尽全力劝谏。
善祥无过错被被朱瞻基废黜,百姓都同情、怜悯她。明宣宗事过境迁也有悔意,毕竟从自己做太子时,二人就是夫妻,当时二尚十分。他曾经为自己开脱说:“此朕少年事。”。意思是说,我废她时,年龄不大,又无社会阅历,避免不了出错。显然,他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了。
朱瞻基继位,立善祥为后的同时,又立孙氏做了贵妃。胡氏文静端庄、温良恭俭让,自有母仪天下的风范。但体质羸弱、没有生育是硬伤。封建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朱瞻基冷落了她!当时孙贵妃也一无所出,不过她姿容出众受亲睐,按规矩:册封贵妃时不应该有金册与金玺,宣宗却特赐金宝以投她反好。
宣德二年,孙贵妃生下朱祁镇,在大臣们的鼓捣下,要求皇帝立朱祁镇为皇太子。胡皇后并无任何嫉妒行为,还附和大臣们的意见,支持早日将朱祁镇立为皇太子。
但,朱瞻基还不满意,他认为纵使立朱礼镇为太子,孙氏和朱祁镇的位子还是不稳固。 向认为:尽管胡善祥现在肚子不争气,毕竟岁数还小,以后未必就没有孩子。而在接班人问题上立嫡立长是传统,嫡长子是正统的皇权接班人。尽管胡皇后现在同意立朱祁镇为皇太子,但如果胡皇后一不小心诞生了嫡长子,这嫡长子仍拥有皇位继承权。
所以, 朱瞻基在册立不到四个月大的朱祁镇为皇太子后,又得陇望蜀,开启了宜将乘勇追穷寇的模式,为孙贵妃捞取皇后的宝座而选择废黜胡皇后。
胡皇后陪伴作为皇帝的朱瞻基身边时,总劝他励精图治,不要沉溺于玩乐,还劝他注意身体,切勿玩物丧志。 尽管是善意的规劝,但屡次三番后,朱瞻基不胜其烦!后来,他就到张太后处告状,想让张太后出面劝说胡善祥退位让贤,而张太后心里明镜似的,觉得,胡善祥做得对!硬是拉不下脸来,便拒绝了朱瞻基的要求。 朱瞻基又去蛊惑诸位大臣,而诸位大臣也类似张太后的态度,根本不听朱瞻基历数胡皇后的所谓罪过!
无奈之下,杨士奇给朱瞻基出了主意,要他以规劝的方式,让胡皇后自己退位。既成事实后,只要张太后免开金口,孙贵妃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皇后了。朱瞻基还真做的出,而胡皇后却深明大义,一口答应了退位的要求。张太后闻悉要替胡皇后打抱不平!而朱瞻基承诺,自己将对两宫一视同仁,张太后又没了火性!
胡皇后当然明白自己的尴尬主要是没尽到为皇帝繁衍后代的责任造成的,这是家国事,所以,出于贤淑,也是出于无奈,皇后胡氏上表请求退位。朱瞻基开始表演了,说自己因念及夫妻之情,不同意她退位!但经不住胡皇后的再三请求,才答应她退居别宫。她的称号、待遇一切照旧。 太他妈虚伪了!他爷爷朱棣当年装疯的演技也不过如此!
胡皇后成为静慈仙师后,张太后同情其遭遇,经常邀她来清宁宫聊天,胡皇后心情也得以放松!可惜没过多久张太后就病逝了,胡善祥因此极度悲伤,加上原来的痼疾,不到一年也驾鹤西去了!
胡善祥的“仙逝”,引起了宫里宫外、朝廷上下的议论,人们都认为她无缘无故地被废,非常冤枉!又她是成祖朱棣亲自挑选的孙媳妇,所以,在认为胡善祥可怜的同时,有鞭挞 朱瞻基的意思。
天顺六年,孙太后薨逝,钱皇后对英宗说:“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师。其没也,人畏太后,殓葬皆不如礼。” 英宗垂询大学士李贤后,李贤陈述胡皇后美德,于是,明英宗朱祁镇追谥胡皇后为“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又为她专门修陵寝,并不祔庙。
明天顺七年,也就是英宗朱祁镇驾崩的前一年,宣宗废后胡善祥被英宗正式颁诏追复皇后之位,追谥“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修陵寝,祔帝谥,不祔庙。
英宗并非胡善祥所出,为何追复其父亲的废后:
明朝建立之后,太祖朱元璋留下遗训,后妃不得出自显贵之家,以防外戚干政,整个明朝除了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之外,其他几乎都出身平平,家世普遍不高但很清白。
胡善祥的父亲胡荣开始只是个锦衣卫百户,虽然“职居爪牙”,但胡荣仁厚而且做事详雅,教导出的儿女也非常出色。胡善祥在少时就以贤德而出名,最终被选定为当时尚且是皇太孙的朱瞻基的正妃,仁宗登基后,胡善祥成为太子妃,后随着朱瞻基继位而成为皇后。
《明史·后妃传》记载:宣宗恭让皇后胡氏,无媚顺态,宣德间,海内宴安,车驾颇事游幸,后每乘间规讽。
换句话说,胡善祥是个非常贤德的皇后,不会去媚顺皇帝,如果皇帝有不当的行为,她会毫不犹豫去劝说。
如此,胡善祥深受仁宗夫妻俩的疼爱,仁宗朱高炽亲口夸赞其是个“好媳妇”,可正因这般,宣宗对这个硬邦邦冷冰冰的皇后很不喜欢。
宣宗真正喜欢的,是英宗朱祁镇的生母孙氏。朱瞻基做太孙之时,孙氏被其外祖母送进宫里,孙氏的出身与胡氏不相上下,但是陪伴朱瞻基时间更久,而且长得很漂亮,又懂得讨朱瞻基的欢心,虽然之后只做了太孙嫔,却深受宠爱。
朱瞻基继位之后,胡氏长久无子无宠,所以朱瞻基几次三番想要废黜胡善祥,再册立孙贵妃为继后,只是受到了朝臣与张太后的阻拦未能成功。不肯罢休的朱瞻基,在孙贵妃的贵妃衔之前加一“皇”字,享与皇后同等的金册金宝,史上第一位皇贵妃诞生。
随着孙氏生下朱祁镇,朱瞻基再也听不住劝,强行废黜了胡氏的皇后之位,改立孙氏为后。
而朱瞻基废后的理由很简单:“后未有子,又善病。”
这样的理由,其实并不能服众也不够充分,嫡长子继承制之下,皇后不论是否有子嗣,都不能成为废后的理由,自古以来膝下无所出的皇后比比皆是,但她们乃是正宫嫡母,其他妃嫔所生的子嗣都要尊奉的嫡母。
朱瞻基年轻的时候,不顾朝臣与母亲的反对,执意废黜胡善祥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明史·后妃列传一》记载: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宣宗亦悔,尝自解曰:“此朕少年事。”
宣宗的母亲张太后原本就非常宠爱胡善祥,反而觉得孙氏媚态不是什么善类,所以在胡善祥被废之后依旧经常召其进宫居住,内宫宴会的时候,也让胡善祥的座次居于孙氏之上,让当时已成为皇后的孙氏非常不快,却又没有办法。
可孙氏拿张太后没有办法,毕竟是自己的婆婆,而且张太后也不是简单的人物,但孙氏的心底对胡善祥的不满越来越多,这倒并非是胡善祥做了什么事让孙氏不满,而是因为胡善祥终究是朱瞻基的元后,就算被废还是压了孙氏一头。
受到张太后的宠爱,宣宗晚年又很后悔,前朝的臣子自然也知道了应该怎么做,只不过朱祁镇登基后,孙氏成为皇太后,总不能把孙太后给废了吧,所以胡善祥的名分在其生前一直都没能恢复,直到其离开人世。
正统八年,因张太后离世伤心过度的胡善祥也猝然离世,这时,前朝开始有人商量恢复胡善祥的皇后名分,以皇后之礼安葬。
《胜朝彤史拾遗记》记载: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崩,后祭奠列名妃嫔中,竟不得与孙后齿,因痛哭不已,逾年亦崩,下外庭议丧礼,时杨士奇病,在告诸臣就问之,士奇请用后礼葬,诸臣曰:此非内庭意也。诸臣竟用嫔御礼,别葬于金山,谥静慈仙师。
胡善祥离世的时候,朝中就有很多人想要恢复其身份,只不过当时英宗尚且年幼,张太后又已离世,所有的大权都掌握在孙太后的手中,孙太后与胡善祥之间向来有嫌隙,朝臣们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大多都很识时务,最后也没恢复胡善祥的名位。
在宣宗时期,胡善祥就尽得人心,所以使得当时的孙太后心中不悦,然而当时孙太后已成为太后,朱祁镇登基为帝,虽然大多数人都想为胡善祥恢复地位,但是受制于孙太后,都没有能够成功进行。
直到1462年,孙太后离开人世之后,恢复胡善祥后位的最大阻碍消失。
钱皇后为英宗曰: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师,其没也,人畏太后,殓葬皆不如礼,因劝复其位号。英宗问大学士李贤,贤对曰:陛下此心,天地鬼神实临之。然臣以陵寝、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称陛下明孝。
在众人的劝说与赞扬之下,朱祁镇恢复了胡善祥的尊荣。
如果从为君这方面来说,朱祁镇算不上是个好皇帝,因为其昏聩,在处理朝政大事上的能力很差劲,不停劝阻执意出兵瓦剌,之后在土木堡之变中,几乎送掉了明成祖留下的几乎所有明朝精锐,差点丢了宗庙,之后还冤杀了于谦。
不过,要是从为人方面,朱祁镇不失为一个好人,而且充满个人魅力,人际交往能力倒是相当出众,瓦剌草原之上,已经沦为弃子的朱祁镇,竟然与瓦剌诸多贵胄成为了好友,这就是个很明显的体现,而明朝残忍的殉葬制度,就算是朱祁镇的祖父,庙号“仁宗”的朱高炽也没能废除,却被朱祁镇给废除了。
朱祁镇与其发妻钱氏鹣鲽情深,当年钱氏久久无子,朱祁镇对其宠爱丝毫不减,而朱祁镇被俘漠北之时,钱氏捐出自己所有的私财,希望瓦剌善待丈夫,日日跪在佛堂,以至于哭瞎了眼跪坏了腿。英宗回朝之后,夫妻俩在南宫被幽禁数年,依旧相互扶持。
恢复胡善祥的尊荣,不仅是爱妻的劝说,同时也是朱祁镇自己心中所愿,胡善祥终究是其父亲的嫡后元配,与自己的爱妻钱氏一样无所出,钱氏有自己的宠爱,可胡善祥却无辜被废,实在可怜,恢复胡善祥的名位,也算是一种补偿。
最近看大明风华,大家估计就熟悉了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胡善祥。因为朱瞻基喜欢另外一个女人孙氏,但是胡善祥却是他的爷爷明成祖朱棣指的婚,所以朱瞻基不敢违抗,只是让孙氏当侧妃。但是朱瞻基当上了皇帝之后,可以决定自己一切了,他就把胡善祥废掉,而立了孙氏当皇后。
因为胡善祥作为皇后一直贤良淑德,母仪天下,而且没有任何过错,她最后被废掉,得到了包括太后还有大臣在内的很多人的同情。据历史上记载,胡善祥被废后之后仿照前朝皇后的例子,出家为静慈仙师,但是还是养在宫中。而且一直喜爱她的太后也经常召她前去聊天,两个人的关系一直非常不错。
正是因为朱瞻基这一次废后事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而最后朱瞻基是一个莫须有的理由,强行废掉了胡善祥。所以朱祁镇上台之后,为了替他的父亲善后,所以最终追复胡善祥为皇后。虽然在历史上朱祁镇因为土木堡之变事件和宠幸大太监王振遭受很多的非议,但是在这件事上还是做得不错。而且他在位期间,还释放了一直被关押的建文帝朱允炆的两个儿子。
当然胡善祥被废之后,新立的孙皇后本身也是相当不错,所以也得到了众多朝臣的一致赞赏。而且朱祁镇作为孙皇后的儿子,本身也要考虑孙皇后的感受。所以追复胡善祥为皇后,也是在孙皇后死后才进行的。当然在历史上有传说,朱祁镇并不是孙皇后的儿子,而是另外一个偏妃所生,只不过被孙皇后据为己有而已,而朱瞻基正好以此为由废掉胡善祥。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明英宗朱祁镇之所以追复他父亲明宣宗的废后胡善祥,是因为胡善祥本身就是无过而被去皇后之位,不仅当时的百姓知道胡善祥没有什么过失,就连明宣宗本人晚年也后悔过废胡善祥。同时明英宗的钱皇后也劝他恢复胡善祥的皇后位,这样也可显示出明英宗之明。
所以明英宗会追复胡善祥的皇后之位,并且又尊谥为“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
胡善祥是胡荣之女,在明成祖时期,因为胡善祥很有贤明,所以嫁于明成祖之孙朱瞻基,为皇太孙妃。明成祖朱棣驾崩后,明仁宗继位后,朱瞻基为太子,胡善祥则为太子妃。
到朱瞻基登基为帝后,是为明宣宗,胡善祥被立为皇后。不过贵为皇后的胡善祥虽然为人善良、端庄贤惠,然而她却没有和朱瞻基生下皇子,只生下两个女儿,同时朱瞻基另一个贵妃孙氏则生下了皇子,因此当时胡皇后并不得宠。
后来因为明宣宗朱瞻基宠爱孙贵妃,所以胡善祥胡皇后就被废去后位,而立孙氏为皇后,并且胡善祥又被赐号为静慈仙师为道姑。
当时天下百姓很多人都知道胡善祥是无大过而被废的,因此都很同情她,并且作为明宣宗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也同情她却所以就经常把他叫到自己身边,并且在一些宴会上,张太后也会让胡善祥位列孙皇后之上。
后来胡善祥在明宣宗母亲张氏去世后,她也离开了人世,谥号为静慈仙师,后明英宗又恢复她的皇后位,并对她进行尊谥。
明英宗追复胡皇后(恭让章皇后)的皇后身份发生于天顺七年。此前一年,也就是天顺六年,当年与胡氏争皇后之位的主角、明英宗生母孙太后(孝恭章皇后)去世,这是一个重要节点。
当年明宣宗废胡氏之时,实际上胡氏并没有什么严重的过失。明宣宗之所以废后,主要还是因为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孙氏。孙氏原本是明宣宗生母张皇后(诚孝昭皇后)内定的儿媳,十岁左右便养在身边,多少有那么点儿“童养媳”的味道,而明宣宗也默许了这桩婚事,和孙氏相处得非常不错。只可惜,祖父明成祖乱点鸳鸯谱,最终给明宣宗找了胡氏这么一个老婆。彼时仅仅是皇孙的明宣宗,只能认了祖父挑的这个老婆。但是,其与孙氏的感情要远好于胡氏。明宣宗即位之后,在册立胡氏为皇后的同时,册封孙氏为贵妃,并且违反明制给予了孙氏皇后才有资格拥有的册宝。从这一行为也能看得出,明宣宗心中一直是想改立孙氏为皇后。最终,在孙氏生下明英宗(有说抱养宫人之子,本人持保留态度)之后,明宣宗以胡氏无子为由,正式废胡氏而改立孙氏为皇后。胡氏无过被废,反倒是引起了婆婆张氏的怜悯,一直对她颇为照顾。由于婆婆的照顾,胡氏虽然被废,却安安稳稳活到了正统八年。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去世。之后不久,伤心欲绝的胡氏也随之而去,死后以嫔御礼下葬。
说白了,胡氏并没有什么过错,她之所以被废,完全是因为丈夫的私心,无子也仅仅是个理由。并且有史料记载,明宣宗后来也曾表示过悔意,真假姑且不论。明英宗恢复胡氏的皇后身份,实际上是在为父亲买单善后,了结这桩公案。之所以选择天顺八年,主要是为了照顾生母孙氏的个人感情,毕竟孙氏是亲历者,而且是胡氏被废的得益者。
其次,在经历过被俘、被囚之后,利用“夺门之变”重新上位的明英宗性情大变,普施仁政,连被明成祖囚禁数十载的明惠帝之子、建庶人朱文圭都予以释放了,无过被废的胡皇后自然也在平反之列。于是,在生母孙氏去世之后,明英宗正式恢复了胡氏的皇后之位,这实际上也是明英宗所谓仁政的一个方面。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胡氏无子,恢复她的皇后身份既可以给明英宗邀来美名,又不会危及明英宗的正统地位,何乐而不为?
在古代,如果一个女人生不出儿子,随时都有可能会被自己的夫家以“无所出”的理由所休。而且这不仅仅只存在于普通人家中,皇家也随时有这风险。就如明朝的胡皇后(胡善祥)便是因为没能为朱瞻基诞下皇子而被朱瞻基所废黜,并将其置于长安宫中做道姑,号“静慈仙姑”。
虽说胡善祥为人善良忠厚、且举止端庄,但,就因为她不讨朱瞻基的喜欢且只为朱瞻基生下两个女儿,且当时朱瞻基喜爱的孙贵妃,也就是后来的孝恭孙皇后先一步为朱瞻基生下皇子。因此,朱瞻基趁着孙贵妃生子的的由头,并在第三年就以胡皇后无子、多病为由,让胡善祥辞去皇后之位。
胡善祥因为无过错而被朱瞻基所废黜,所以百姓都十分的怜悯于胡皇后。而朱瞻基在其晚年时亦后悔不已说“此朕少年事”。但,彼时孙皇后还在,又怎能轻易在行废立之事。
好在张太后(明宣宗之母)十分同情胡皇后,时不时召她来清宁宫陪伴自己,这也让胡皇后整个人的心情好了许多,只可惜没多久张太后就薨了,张太后的突然薨逝也让胡善祥陷入极度的悲伤之中,没多久也跟着驾鹤西去了!
在胡善祥死后,或许是碍于孙皇后还在的原因,朱瞻基仅以妃嫔的礼仪将胡善祥埋于金山陵墓中。
一直到二十年后的天顺七年,随着孙太后(原朱瞻基的孙皇后)的薨逝,钱皇后对英宗说:“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师。其没也,人畏太后,殓葬皆不如礼。” 明英宗垂询大学士李贤,李贤陈述了胡皇后美德。作为孙皇后之子的朱祁镇,以“庶子”的身份追谥胡皇后为“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并专门为胡善祥以皇后的礼仪修建陵寝。
明英宗虽说在“土木堡之变”中葬送大明五十万精锐,但其复位后能以民休养、听贤任能、废黜人殉制度等,看出其有明君之风,在对待追封胡皇后的事情上能以孙皇后之子的身份追立自己父亲的废后亦是难得。
胡皇后真的挺冤的,历史上遭文人抹黑,在《大明风华》里又人为的被抹黑了一把,将其塑造成了一个心机女。剧中,胡善祥与孙若微是姐妹俩。胡氏通过搞好太子妃的关系,成功选为太孙妃,而孙氏被封为太孙嫔。
两姐妹都嫁给了朱瞻基。剧情这么设计,并不是为了让她们惺惺相惜,而是通过女人的嫉妒心,让她们滋生更多的矛盾。
事实上也是这样。胡氏虽然成了太孙妃,可她没法高兴。因为朱瞻基宠的是姐姐孙氏,就算她名分比姐姐高,但那有什么用?
后来朱瞻基成了太子,一年后,朱高炽驾崩,他又成了皇帝。胡氏的地位也一路跟着上升,终成为皇后。
两姐妹一同怀孕。胡氏孩子的名字由别人取,而姐姐孙氏的孩子名由朱瞻基亲自取,胡氏明显感觉到地位受到威胁。
也是造化弄人。胡氏生了一个女儿,孙氏却生了个大胖小子。本身就不得宠,这下彻底的火上浇油了。既然你朱瞻基不爱我,那我还是早下手为强。
汉王朱高煦本身是个没智商的野心家。经他给胡氏一点拔,两人竟然连起手来想谋反了。
谋反失败,胡氏的后位被废。这剧情看起来合情合理。胡氏作死,孙氏上位是众望所归。
但这与事实是背道而驰的。历史上的胡皇后可不是通过什么手腕儿上位的,她是一位贤后,朱棣钦点的。
永乐15年,皇帝下诏为皇太孙朱瞻基选妃。那会儿胡氏只是宫中的女官,其父胡荣是锦衣卫百户,此人宅心仁厚,做事谨慎,有长者之风。胡氏受父影响,举止端庄,以贤闻名。
朱棣也就是看上她这一点,钦点为太孙妃。朱瞻基继位后,封胡氏为皇后。也许这不是他的本意,因为他不看好胡氏,他已经有了意中人,但不敢违朱棣的意愿。
孙氏10岁就被举荐进宫,从小就是个美人坯子,而且十分聪颖。一直在宫中耳濡目染,接受礼仪培训,气质方方面面都胜过胡氏,本身就是为朱瞻基特定培养的,朱瞻基自然喜欢。选妃的时候,她也是最被看好的。但没想到让朱棣来了个临门一脚,把胡氏给空降来了。
据《明史》记载朱瞻基是个十分孝顺的人。对母后是早请示晚汇报,四时进奉,母后出行,他也是搀扶左右。对母后的唯一一次违逆也就是想废掉胡皇后。
胡皇后为人直爽,也不献媚。还时常规劝朱瞻基切莫玩物丧志,以国事为重。这倒让大臣和太后对她十分欣赏。烦一个人也不需要太多理由,朱瞻基对胡皇后的规劝是越来越反感。大有不废除誓不罢休的意思。
胡皇后唯一的缺陷就是没能给朱瞻基生下儿子。恰好宣德二年,孙氏为其生下儿子朱祁镇。这下就有说辞了。
“朕年过三十了还未有儿子,现在孙贵妃有子,母从子贵,古亦有之”。朱祁镇出生四个月就立为太子,但他还不放心,如果不把孙氏扶正了,他总怕会出纰漏。于是召集群臣商议。
毕竟胡皇后并无过错,如果直接拿下,肯定不能服众。
三杨之一的杨士奇给出了个损招。让朱瞻基对胡皇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恩威并施,让其自动请辞。
胡皇后一看事已至此,就算自己不主动让位,又能有什么好结果?所以胡皇后给自己列举了无皇子等几宗罪,当着众臣的面主动请辞。
这样一来,废后就成了必然结果。众臣也不好当着皇帝面在反驳什么。虽然朱瞻基嘴上说两宫待遇一样,但只要胡皇后一退位,拿脚后跟想待遇都会天差地别。
宣德三年,朱瞻基如愿换后。胡皇后被迫出家,赐号静慈仙师。只是还住在宫中,太后心里过意不去,时常请她到清宁宫小住。但也别无他法。
正统七年,太后去世。连唯一体贴胡皇后的人也走了,她伤心不已,在正统八年也随太后去了。只用嫔妃的礼制葬了,说好的待遇一样呢?
文人的嘴是扁的,舌头是软的,咋说咋有理。清修明史说朱瞻基晚年也后悔了,以“此朕少年事”为由开脱。我认为就是瞎扯,资料中也并没找到此话。
对朱瞻基而言,废掉胡皇后,就是他想做的。他对胡皇后并没有多少感情,当初要不是不敢违抗朱棣的意思,他压根儿不会封胡氏为皇后。
特别是孙氏生下朱祁镇后,他快速立为太子。母凭子贵,让孙氏上位就是他的真实意思。再选一遍还是如此,那他又有何后悔的呢?
倒是他儿子朱祁镇对钱皇后可谓真男人。钱皇后为朱祁镇也未生下一男半女,土木之变朱祁镇被瓦剌俘走。朝廷弃他于不顾,而另立新君。只有钱皇后为他虔诚祈祷,跪瘸了腿,哭瞎了眼。
朱祁镇二度称帝。为他生下儿子朱见深的周氏以为机会来了。可朱祁镇依然让钱皇后陪在他身边,母仪天下。并为其父犯的错悔过。给胡皇后复位就是钱皇后的意思。
钱皇后为英宗言:“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师。其没也,人畏太后,殓葬皆不如礼。”因劝复其位号。
英宗问大学士李贤。贤对曰:“陛下此心,天地鬼神实临之。然臣以陵寝、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称陛下明孝。”七年闰七月,上尊谥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修陵寝,不祔庙。
胡善祥在永乐年间就嫁给了深受朱棣宠爱的皇太孙朱瞻基为皇太孙妃,洪熙年间为皇太子妃,宣宗即位后,胡善祥被封为皇后,然而,宣宗并不宠爱他,胡善祥只给宣宗剩下了两个公主,在明朝,没有嫡子是中宫皇后的致命伤,此时宣宗最宠爱的是贵妃孙氏,宣宗想立孙氏为皇后,于是就让胡善祥辞去皇后之位,胡善祥被废为道姑,孙氏被立为皇后。宣宗的生母皇太后张氏非常怜悯被废的胡皇后,百官也因皇后无辜被废而不胜唏嘘。
上图为明宣宗与皇后孙氏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去世,胡善祥痛哭不已,第二年也去世了。对于胡皇后被废,宣宗晚年也非常后悔,说那是自己年轻时不懂事一时冲动犯下的错误。在明英宗生母孙太后去世后,英宗皇后钱氏劝说英宗给胡皇后恢复位号,英宗也觉得自己的父亲宣宗皇帝晚年对废后之事耿耿于怀,非常后悔,但是毕竟君无戏言,泼出去得水收不回来,所以在有生之年没有给胡皇后复位,于是英宗听从了钱皇后的话。朝野上下皆称颂英宗英明孝顺。
上图为明英宗与皇后钱氏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大明风华》一台大戏,演尽了宣宗皇帝的爱恨情仇,有心机的胡善祥,天性善良的孙若薇是否真的像剧中所演的那样呢?答案是否定的。在真实的历史中,她们二人同时只在一个历史事件中出现,那就是“宣宗废后”,当然她们也肯定不是景清的女儿。
大明朝的皇帝似乎都是专情的主,比如朱元璋对马皇后、朱棣对徐皇后、朱高炽对张皇后、宪宗对万贵妃、孝宗对张皇后等等,似乎每个明朝帝王都有一个专情的后妃,这一点宣宗朱瞻基同样继承了老朱家的传统,他的最爱就是青梅竹马的孙氏。
孙氏是朱瞻基外祖母带进来宫来的,入宫后就一直陪伴在朱瞻基身边,可谓是青梅竹马的一对。然而就在不久后朱瞻基选妃,朱棣看到她长的妖艳,有惑主之相,于是就册立了济宁胡氏为正妃,而孙氏则被册封为嫔。
宣德元年,朱瞻基即位后胡氏册封为皇后,孙氏则封为贵妃。孙氏虽为贵妃,但朱瞻基特赐金宝,待遇与皇后无异。宣德二年十一月,孙贵妃得子朱祁镇,于是朱瞻基更加宠爱孙氏,并以胡皇后“多病无子”为由,逼皇后上表逊位。他叫来大臣们一起商议,并大夸特夸孙氏。
贵妃孙氏,皇祖太宗选嫔于朕,十有余年,德义之茂,冠于后宫。
他更是对大臣们倒苦水,我已经三十了,就这么一个儿子,母亲当以子为贵,更何况皇后体弱多病,我想立孙氏为皇后,让胡氏上表辞后,希望你们要理解我。
几位大臣一看,皇帝铁了心要废后,则只能同意,但就皇后待遇,大臣们认为要两宫均等,死后更可以共葬,就这样定下了废后的基调。于是第二天就让皇后上表辞后,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改立孙贵妃为皇后。这就是著名的宣宗废后。
由于皇后胡善祥嫁给他多年,兢兢业业,没有丝毫失德之处,更是以贤惠善良闻名于皇室,朱瞻基废胡后的确有些说不过去,这也成了他皇帝生涯被人诟病之处。
且不说宣宗皇帝废后之事做的对不对,事实上孙皇后的表现绝对算的上贤后。而明英宗追封废后胡善祥却是为何?这并不代表朱祁镇英明,也并非是他善心大发,是有着深层次的政治意义的。
“夺门之变”后,残疾无子的钱皇后与有子的周贵妃的矛盾骤然升级,就连英明的孙太后都劝自己的儿子废钱后立周妃。哪知明英宗夫妻情深,而且钱皇后之眼更是为朱祁镇而瞎,两人在南宫被囚禁七年,彼此相依为命,此生再难分你我,当时朱祁镇就断然拒绝了母亲的建议。
此后不断有朝臣、内侍来劝说废后,朱祁镇不厌其烦。天顺六年,朱祁镇母亲孙太后离开人世,为了表达自己不愿意废后的立场,朱祁镇不惜为前朝废后胡氏翻案,目的就是敲打围绕在周贵妃身边的投机大臣们,以此来告诉他们,以无子为名废后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也正是朱祁镇为废后胡氏翻案的最重要原因。
当然,为废后胡氏翻案也有钱皇后和辅臣李贤的功劳。钱皇后一心想做一个像前朝皇后胡氏一样让人称颂的贤后,所以对前朝废后多有推崇。而辅臣李贤主要站在了宣宗的立场上,他认为给废后胡氏翻案会抹去宣宗的这个污点。所以说各有各的立场,但总体来说,还是朱祁镇起着主导作用。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