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起锦衣卫,大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甄子丹出演电影的《锦衣卫》里武功高手形象。

他们沉默寡言,冷血残酷,武功高绝,以一当百,忠于皇上,既是特种兵,又是高明的间谍。

翻开史书,汉人最后一个封建皇朝政权——大明。在崇祯17年准备灭亡之时,却没见这些锦衣卫高手出来捍卫大明王朝。

那段危急万分的时间,锦衣卫们去那里了呢?干了什么了呢?

让笔者带大家重回那个大夏将倾的年代吧。大家紧跟我的文字,脑海浮现相同的画面。

甲申之变

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丙申,整个京师刮起大风,狂沙漫天,白日黑如夜晚。辛丑夜晚,有人听到南京大明祖坟孝陵鬼哭哀嚎。 种种预兆仿佛在宣告大明气数将尽。

第二日,大风凛冽,天色灰暗,志得意满的李自成率领大批农民军,从刚攻陷的宣府镇出发,一路铺天盖地的朝居庸关涌来。

(出发)

居庸关守将总兵唐通立马膝盖一软,和监军太监杜之秩积极准备投降仪式。

为表诚意杜之秩特意出城三十里摆上欢迎的仪仗队,迎接李自成大军。

居庸关里不肯投降的另外一位总兵马岱,挥刀砍杀了自己的妻子,带着少量的亲信忙命逃向山海关。

京师附近的一些小郡县,听到居庸关都投降了,立马派人来投降,表示归附大顺政权。

(李自成进军路线)

而那些朝廷的小官小吏们,两极分化,不是顺势投降,就是跑路了。 李自成大军,一路向京师扑来,昌平州守兵望风而降。守将李守钅荣自杀殉节。

崇祯急得团团转,马上下檄传给吴三桂,命令他火速入关勤王。吴三桂点起大军,刚从宁远赶到山海关,听到昌平州已经投降了。吴三桂心思活跃起来了。

而李自成的前锋军队,在接收了昌平州后,当夜就跑到京师平则门附近,四处劫掠放火。

(劫掠)

京师附近密密麻麻都是来躲避的难民。他们苦苦哀求守门官放他们入城。守门官不予理睬。

天还没亮的时候,李自成大部队终于浩浩荡荡的到来。刚到,就试探的攻击了平则门,彰义门。

城外京师三大营,立马崩溃投降,因为他们等这一天很久了,明廷有5个月没给他们发军饷工资了。

襄城伯李国桢满头大汗,闯进皇宫求见崇祯。

太监刚想阻止,李国桢大喊:“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顾着君臣礼仪!” 那太监忙问:“局势危急到什么地步了?” 李国桢回答:“守城的士兵们都不听命令,懒懒散散的坐在地上,有些连武器都没拿。拿鞭子刚打骂起来一个,另一个又坐地上了。”

崇祯听后,召集太监们,让他们全部去守城。 一众太监听到命令后,抵触的大声哗然:“那些文武大臣呢,为什么不叫他们去守城?”

又有太监大叫:“我们连武器盔甲都没有,怎么守?用双手吗? "有节气的太监就说:“现在是我们誓死报国的时候了。”

(下令太监守城)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亲自指挥大军攻城,先发一阵大炮攻击城墙上的守兵。然后,再招呼一轮密集的箭雨。然后派大头兵扛着云梯攻打西直、平则、德化三大门。

贼驾飞梯攻西直、平则、德化三门,势甚危急。——《明史纪事本末-七十九》

守城的士兵亦各有心思,他们故意没放炮弹,只放火药点空炮。放空炮之前还挥手示意,叫李自成的贼兵们先后退点。

连笔者也看不下去了,这样放水的守城兵,大明不灭都不行。

(李自成军在京师外)

这时候我们都希望,出现一群威风凛凛、武功高强的锦衣卫。来力挽狂澜。 咦 ,锦衣卫们呢?怎么不出来拯救危局?

原来,这锦衣卫共有5000人左右,并无网上误传的15万。因为如果真有15万,那么单发军饷就值关宁铁骑军饷了(450万两),而且真有15万,崇祯又不会傻的不下命令去调动。明显是不可能的,它只是一个普通的卫所而已。崇祯也知道这点锦衣卫面对李自成的大军,是于事无补的。

(自发守城的锦衣卫)

那时候锦衣卫大头子掌卫骆养性,是个标准的投机分子。此刻也躲在家里观察局势变化。

锦衣卫最高长官都沉默,没下任何命令。部下的锦衣卫们,有的自发上城帮忙守城门。有的也有样学样,躲在家里观察或等待骆养性的命令。

(观察局势的锦衣卫)

自发守城最高职位的锦衣卫是李若琏,他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参与守城,被分配到崇文门守城抗敌。

守城兵马严重奇缺,有两面城墙,只有一个士兵在守。

三月十八日申刻。广宁门附近的回族人趁乱打开了门。

十八日,贼攻广宁门急,群回倡乱开门,外城遂陷。——《野史无文、郑达》

在崇文门的李若琏听到城破后,跪地痛哭。不久,他起身整理好飞鱼服,拍去灰尘。

(李若琏)

向皇宫方向拜了三拜,在纸上写了自己的官职名字,然后找了根绳子,上吊自尽了。

外城破了之后,绝望的崇祯逼死了自己的皇后和妃子,持剑砍断了自己的大女儿左臂。

把他的三个儿子:太子、永王、定王分别送到外戚周、田二氏家里藏匿。

然后崇祯易容改装,带领几十个小太监,手持武器,想趁乱混出东华门。

(崇祯换上普通服装)

刚走到门下,夜黑混乱,被城门上守城的太监下令士兵们放箭扔石头,打回了。

崇祯又想走安定门,谁知大门被锁死了,堆满了石头木桩等杂物,打不开。

天准备亮了,又到了早朝时间。 崇祯无奈回到御前殿,叫小太监撞钟,召集百官,想开最后一次朝会。但是没有一个文武官员来上朝。

崇祯黯然的和王承恩来到煤山,崇祯披头散发,光着左脚,右脚穿了一只红鞋,然后吊死在煤山。王承恩也陪着崇祯一起吊死了。

并留下一段字: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吊死煤山)

眀亡……

而锦衣卫最大的掌卫骆养性,早在农民军攻入城的时候,就顺势投降了。

后来刘宗敏用夹棍追饷的时候,骆养性主动献出了三万两白银,所以他没有被夹。他的两个弟弟,养心、养志没有献银,被拷打致死了。而他后来又在清军入北京时,顺势投降了清廷,被封为天津总督。

另外附上锦衣卫干部下落名单:

指挥以上干部:掌印都督骆养性, 降顺后献银3万两 ,后又降清堂上指挥王鹏翀、乔可用 献银得免。这两人后来都降清任銮仪卫正二品銮仪使。西司房提督孙光 ,被顺军拷打追赃而死。西司房堂上指挥刘应袭、马国瑊、齐昌国 被拷死。北镇抚司理刑指挥梁清宏, 被拷死。北镇抚司掌刑指挥吴邦辅 ,被夹 ,后逃往南京。南镇抚司堂上指挥李若琏 ,分守崇文门,城破后自杀。东厂掌印指挥使赵泗洲, 被拷死。(东厂的办事人员是从锦衣卫分派的)巡捕提督崔继光, 献银得免。街道房提督黄涪 ,削发为僧。
千户以下干部 :千户高文彩 ,与儿子杀掉全家后自杀。北镇抚司理刑千户宁光宏, 被拷死。百户周某 ,自杀。百户冷逢阳 降顺,为李自成管理銮驾。百户蒋之鄂 ,被拷死。

参考资料:

《明史纪事本末》,《爝火录一》,《廿二史劄记卷三十六 明史》,《清实录》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梁生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简单说一说。

第一,锦衣卫并非作战部队。

锦衣卫虽然名义上是有义务保护皇上,实际上类似于今天的中央警卫团,主要是保护皇帝的个人安全,防止宫廷政变、政敌暗杀等等,而不是同敌人军事作战。

期间,锦衣卫还充当间谍以及 皇帝御用公检法的角色,成为皇帝的一把刀。

其实说来说去,锦衣卫不是作战部队,也不可能和敌人作战。

第二,锦衣卫规模其实很小。

很多人认为锦衣卫有10多万人,这是一种误传。

据黄仁宇老师统计,1580年太仓库在京师的现金支出,京城巡捕、锦衣卫等共50,000两。明朝末年,士兵每年也有20两左右的军饷,那么由此计算锦衣卫最多不过5000人,少则2500人,就是一个普通的卫所而已。


大家知道如果锦衣卫有10多万,每年要多少钱吗?最起码要四五百万两,这同区区5万两相差太远。

所以,锦衣卫就这点兵力,面对李自成10多万大军,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第三,锦衣卫还是做出一定程度抵抗。

李自成杀来的时候,一说北京只有1万左右士兵,其余都是空饷,其实根本没有人。

以北京城之大,区区1万人就算守1个城门都困难,别说守整个城。

所以,北京沦陷已经是必然。

即便如此,锦衣卫的二把手,指挥同知李若琏,仍然率部坚守崇文门。

在城破的时候,李若琏自杀殉国,拒绝投靠李自成。

死前李若琏的遗言:“死矣!即为今日事;悲哉!何必后人知。”


不过,大部分锦衣卫,尤其是基层士兵,都是树倒猢狲散了,都跑掉了。

有的甚至投靠了李自成甚至满清!

3

十五万锦衣卫肯定是夸张了,据记载,当时锦衣卫一年的开销是50000两左右。如果有十五万锦衣卫,一年五万两根本开销不到。明末,当时,普通士兵一年俸禄是十五两。算下来我们发现,明末锦衣卫的数量应该是4000人不到。


有朋友可能问面对明朝灭亡,锦衣卫为何没有救国,

原因如下:

一:救不了国

当时,李自成进京时,军队达到了二十万之多。而锦衣卫只有区区四千人。李自成军队是锦衣卫的50倍。如此大的兵力差距,锦衣卫也没有办法。


二:没有战斗力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锦衣卫个个都是高手,一个打几十个都不成问题。

但,事实是,锦衣卫没什么战斗力。锦衣卫主要负责情报的收集以及保护皇上,传达消息之类的事情。

说来说去,锦衣卫是没法和李自成的军队比的。李自成军队都是刀口里面讨生活,一路打仗打出来的。如果真的一挑一,锦衣卫肯定不是对手。


三:锦衣卫也是反抗过的

李自成攻城之际,当时锦衣卫指挥李若琏负责守崇文门。

在崇文门被破以后,李若琏奋力反抗,最后被李自成的人活活打死了。


锦衣卫,大部分都是普通士兵,他们依靠着锦衣卫这个身份欺负百姓罢了。遇到真正的军队,锦衣卫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李自成攻城之际,大部分锦衣卫跑掉了,小部分进行了反抗。但无论如何,最后的结局都是明朝灭亡了。

4

其中的原因很容易想到,大厦将倾,锦衣卫又非李鸿章等人,心怀有家国,负重前行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奢望,何况是背水一战呢?

锦衣卫在明朝人的眼中,就是代表了杀戮与血腥。这种不受任何机构控制,唯独以帝王的命令马首是瞻的人物,成为监督朝臣举止的一把利刃。从朱元璋开始一直至崇祯帝期间,锦衣卫采取了世袭制不断扩增人数,到了崇祯年间发展到15万的规模。这般大的规模,又是直接对帝王负责,恐怕无论是遇上李自成的军队还是多尔衮的军队,都可以进行一搏。

但可惜的是,15万的军队,空有名头,其实内里就是一团烂棉絮。李自成兵临城下的时候,崇祯帝的命令早已经如同一张废纸,名头上好听的15万大军早已经溃散成一盘散沙。

当时的锦衣卫首领是骆养性,虽然在李自成打入北京城之后,崇祯帝给予厚任,来显示皇恩。但很明显,骆养性并没有领情。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骆养性是袖手旁观。若只是坐以待毙便罢了,骆养性在崇祯帝自缢之后,却投靠了敌方将领李自成,帮助其瓜分明朝的天下。待多尔衮破关之后,又果断投靠了多尔衮。如此军心不定之人,焉能委以重任?奈何崇祯帝没有看清这一点,使得锦衣卫的作用无法在最后一刻发挥出来。15万人的军队就因为骆养性一人,耗损了大半。至于其他忠于明朝之人,虽建立南明小王朝,但终究是以卵击石。

其次锦衣卫并非是正规的军队,也没有接受过严格的军队训练。他们的名声是不好听,让人闻风丧胆,好似武功高深莫测。但这其实都是狐假虎威的结果,古人对于皇命有种至高无上的认可,锦衣卫又是帝王直属,更是在外代表了帝王的命令,自然而然一传十十传百,将锦衣卫的功力越传越玄乎。但其实真正遇上李自成的农民军,真得是不堪一击,就算是15万人作战,恐怕也难敌李自成的军队。

崇祯帝上位之后,大肆肃清朝堂,魏忠贤就是第一个例子。魏忠贤的倒台,连带着东厂也逐渐垮掉。本来东厂和锦衣卫可以相互制衡,为了争帝王宠爱尽力办事。但是魏忠贤的倒台却让锦衣卫独大,甚至开始了消极怠工,自然也对崇祯帝的命令不屑一顾,或者造假来欺上瞒下。结果等到李自成的军队来到,崇祯帝只能是自食恶果。

无论是从哪一条原因来看,都是明王朝埋下的祸根,以及崇祯帝的鱼目不分所导致的。说到底,崇祯帝一点也不可怜,纵使明王朝灭亡是多年来累积下的祸根,但是崇祯帝亲小人远贤臣,害死袁崇焕损失了第一道关卡,重用骆养性损失了第二道关卡,每一条的罪行都足够致崇祯帝死命,最后落个孤苦伶仃自缢在煤山也不足为惜。

5

明朝的开朝始祖朱元璋白手起家,在战乱中抓住机会一举赢得天下,没有过人的才智是万万做不到的。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就留了很多心眼,登基之后设立了"拱卫司",它其实就是"锦衣卫"的前身,设立这个机构是朱元璋从前朝的衰败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天下权力应该由皇帝一人掌握,但是普天之下人心最难捉摸,为了稳定国家安危,就必须洞晓在朝官员的心思,而这些锦衣卫就是皇帝看不到的眼和耳。而且这些锦衣卫备受皇帝恩宠,逐渐发展壮大,其战斗力和行动力惊人,到后期竟达到了15万之多。可是在明朝灭国时,这些平日素来忠诚的锦衣卫在干什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为何没有前来救国?

锦衣卫分离国家的其他机构,它是由皇上直接管理和发展的,这支队伍服务于皇帝,只听从皇帝一人的命令,同时也承担着保护皇帝的重责任。后来这支队伍数量越来越大,需要专门的人来管理,所以这个统领必须是皇帝足够信任的人,选不对人这将是一大隐患。崇祯皇帝当时就选错了人,所以李自成攻城的时候自己孤立无援,15万锦衣卫只有一人拼死搏斗,其余人都在统领下静观其变。

可幸好骆养性只是想想罢了,只是私底下骄纵跋扈,工作上消极怠工而已,在皇帝面前依旧装成勤勤恳恳的样子,直到叛军攻城,崇祯想要锦衣卫保都城的时候发现锦衣卫已经不听话了,统领骆养性无视圣旨反而选择了冷眼旁观,他的行为也非常的耐人寻味,既没有听从圣旨的叛兵奋力抵抗,也没有出手相帮李自成,他跟他的手下一起看着明朝的都城一步步被沦陷。15万战斗力极强的锦衣卫,只有一名战士选择为君为国殊死拼搏。

曾经崇祯皇帝将自己的性命托付给骆养性,但是在最后关头,骆养性却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亲手逼死了皇帝,当时手无缚鸡之力的崇祯心里应该是恼怒极了吧,背叛的滋味、灭国的痛苦全都尝了一遍,然后见不得先辈托付给自己的江山被敌人一点点占领,最终在悲痛中离开。人心是复杂了,永远不要试探人性,也永远不要把自己的性命和未来交付给别人,因为除了自己,无人可信无人能够给你永远的依靠。

6

崇祯时期的锦衣卫势力远没有以前那么昌盛了,东林党扳倒阉党后,又把苗头指向锦衣卫,当年很多大臣都受过锦衣卫的迫害,东林党掌权后又建议崇祯整顿锦衣卫,所以逐步取消了锦衣卫的监察权和审问活动,《明史·刑法三》记载锦衣卫“亦无意刻核,刑罚用稀,厂卫狱中至生青草”,崇祯时期的锦衣卫虽然还掌握在皇帝手中,但基本没多少作为了,监狱因为常年不使用而长满了青草。

图为明英宗时期,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的朝参牙牌,当年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大臣们在朝堂上争吵斗殴,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被活活打死。

由于锦衣卫的恶名已深入民心,人人谈之色变,虽然真正的锦衣卫已渐生萎靡,但民间冒出了很多假的锦衣卫,到处为非作歹,比如《明史》卷95记载,崇祯4年,给事中许国荣上奏折,说有很多奸昆恶少冒充锦衣卫坑害百姓,崇祯15年,御史杨仁愿上书,有很多流氓、奸棍假称锦衣卫,到处抢掠刮榨,报到府衙,官员竟然也分不出真假,甚至伙同一起为非作歹,真真假假,乌烟瘴气,明末整个社会到了崩溃的绝境时,曾经不可一世的锦衣卫也想着退路。

蒋瓛,明朝第二任锦衣卫指挥使,蓝玉造反案就是他告发并参与屠杀,图为当年蒋瓛巡视各地时,路过红岩堡,留下留下“黄金门堡”摩崖石刻,距今600多年。

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对于锦衣卫来说,李自成攻破北京之际,锦衣卫已经分崩离析了,有的战死,比如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守崇文门时被农民军击毙;有的逃亡,比如锦衣卫指挥佥事王世德,北京城破时逃往江南地区隐居,那时民间都骂朝廷黑暗腐朽,曾作为宫廷内侍的王世德死前留下《崇祯遗录》,对崇祯大力粉饰,为朝廷开脱;更多的锦衣卫投降了李自成或清军,比如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北京城陷时跪迎闯王,还献上自己的3万两家财,清军来了又投降多尔衮,任天津总督,可以想想,连锦衣卫指挥使,大boss都投降了,那底下的小弟们不成群的跟着投降么。

其实骆养性出生挺好的,他们家6代人在锦衣卫供职,有3人做到了指挥使,在今天的湖南永州还有明朝骆氏的祖屋,万历的匾额,建筑富丽堂皇。

特别是李自成大兵东进时,锦衣卫们也担任了各城的守备任务,但从宣府到北京城的数百里城塞,仅7天就打到了北京城下,而各城打开城门迎闯王的正是锦衣卫们,围攻北京城时,农民军伪装成大量贩夫走卒进城,锦衣卫视若无物,大厦倾倒时,随着锦衣卫使骆养性投降,众多锦衣卫成了墙头草,有的投降了农民军,有的投降了后来的清军,散落在各地的锦衣卫有的隐姓埋名,有的聚拢归了南明,有弘光政府的锦衣卫指挥使马銮、永历政权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李元胤等,说好听点15万锦衣卫,最后能跟着明朝走到底的少之又少。

7


明朝那有15万锦衣卫呢…?

根据史料记载推测来看,明末锦衣卫最多也就是几千人而已。

指望这几千人,能力挽狂澜?

而且这些锦衣卫有两个问题,一是没战斗力。二是一盘散沙。

虽然在万历三大征时期的朝鲜之役中,不少锦衣卫随军出征,负责刺探情报甚至暗杀对方高级将领,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但到了明末崇祯帝在位时期,锦衣卫早已经如同这个腐朽的帝国一般,烂到根子里了,根本没什么战斗力可言。

而且崇祯帝继位不久就诛杀了魏忠贤,使宦官势力一蹶不起,而宦官的势力体系厂卫系统也跟着被打压,锦衣卫的日子自然更加不好过了,生活质量都保证不了,要战斗力没战斗力,要动力没动力,指望锦衣卫力挽狂澜,简直是不可能的。

还有就是当时锦衣卫是一盘散沙,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是投降派,而其他锦衣卫也是各有各的打算,有的如同骆养性那般等着投降,有的锦衣卫是自杀殉国,有的锦衣卫则是去守城,为保卫大明尽了最后一份力。

本来就几千人马,没有战斗力,还一盘散沙,肯定起不到什么作用啊。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8

着飞鱼服、佩绣春刀,其英姿飒爽无可比拟,它就是明自创锦衣卫系统。但身为皇帝亲自管理的得力下属,在明崇祯年间为何不和皇帝一块拼死抵抗外敌,最终落个亡国的结局呢?

事物兴衰,在时间过后,对比之间,才可见其中的教训。

这是明初,一个新生政权,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他的性格和经历迫切需要一种东西来监督臣子,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皇位。而这种情况下,锦衣卫就这样问世了。

刚出炉的锦衣卫:此时这一御用机构名字并非锦衣卫,它的前身是拱卫司。人家全称“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雅称为缇骑。

前面讲它是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而诞生,所以它的职责也无比重要且特别。

职责如下:特令它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且不经司法部门。

变化中的锦衣卫: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十五年设锦衣卫。自此这一机构一直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基本上贯彻于整个明皇朝的始终。

明之自创,不衷古制。讲的便是它和廷杖加在一起构成明独创的系统,毕竟人家也是有军队和监狱的。

成也皇帝,明中期的锦衣卫逐渐发展壮大,其战斗力和行动力惊人。


败也皇帝,一国之胜尚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何况还是这样一个肥差。明末之时,号称“十五六万”的锦衣卫,但其实精英哪里有几个。

其实早在明代中期时,锦衣卫这个大明军界公认待遇优厚的岗位,就已变的像“注水的肉”一般。

而依崇祯时期缺钱情况来看,不可能达到十五万人之多,毕竟要养活十五万人不容易,这需要庞大军费。

而锦衣卫在百姓眼中成了什么样子?一个叫李国柱的“校尉”,“买”来的身份,花了五百两银子,却被愤怒百姓活活打死。可以想见,此时的锦衣卫早已民愤人怨,但他最初的对象只是朝中官员,所以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辉煌时期的锦衣卫,可以不动声色干大事。比如明朝景泰年间的“北京保卫战”与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争”,许多锦衣卫出生入死,冒死为明朝一次次拿到重大情报,助大明打赢这些国运之战。

但崇祯不明白辉煌早已过去,现在的不过是一群空壳子。所以那一场由明崇祯帝和李自成组成的作战双方,还没开始,就已注定了明亡的结局。

把希望寄托于锦衣卫,崇祯后来知道那是他犯过的最愚蠢的错误。即使他登基后,面对破败不堪的的明王朝,一心想要励精图治,但一人之力哪里抵得过历史的洪流。

那是战争打响的时刻:锦衣卫一把手骆养性,不率部抵抗,反而躲在家中。北京城陷时跪迎闯王,还献上自己的3万两家财。

任天津总督锦衣卫指挥佥事王世德,北京城破时逃往江南地区。只是死前留下《崇祯遗录》,对崇祯大力粉饰,为朝廷开脱,但民间在说朝廷黑暗腐朽啊!

只有一人二把手李若琏,誓死捍卫最后一丝防线。一个人,李自成十几万军队,你们说什么结局!

我不觉得是因为群龙无首,只觉得是一只猫披着老虎的外衣,但连挠爪子都不会。

而他的专属主人崇祯帝尤因痛恨文官集团,便放权于东厂(尤其是他身边的监)。

锦衣卫,也只能仰几位大太监的鼻息。但崇祯帝却肯本不明白,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他们都已随朝廷一起腐化了,这一御赐的大权不过是皇帝可以聊以自慰罢了,哪里能发挥作用!

正如历史重复的上演相似场景,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夜,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北京城,崇祯帝手持三眼铳,还想集结心腹兵力做决死一搏。

但只得心腹太监王廉冷冷吐槽:“陛下哪里有兵,速走。”绝望,悲痛,气恨,最终崇祯爬到煤山上上吊,倒也遂了圣人“舍身取义”之意,保全了他身为亡国之君的最后一丝尊严。

自此,孤苦无依,飘若浮萍的大明朝,最终成全了历史。泱泱之国,兴衰之变,其实没有停止过,但留给我们的,是纸笔之间的富含深意的文字!

9

答:在明朝从苦苦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全过程里,大明皇室的“得力干将”,至今常在野史票友间“实力圈粉”的锦衣卫,表现也令人唏嘘。

虽然说起锦衣卫,后人常津津乐道的,就是其令明朝官民谈之色变的“情报工作”。但真实的锦衣卫,分量要比“情报工作”重得多。以《明会典》的记载,锦衣卫日常要在“朝会”“巡幸”上担任“随行侍卫”,其“服飞鱼服、佩绣春刀”的飒爽英姿,也从此一代代拉风。另外还有“捕盗”“刑名”“护卫漕运”“军匠”等多个工作,甚至还有“训象所”,负责给皇宫喂大象。情报工作?那只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事儿。

确实,在明朝三个世纪的历史上,这活儿多分量重的锦衣卫,就是大明皇室最为贴心的军事力量。其每一个成员,都是优中选优,就以其最“出名”的情报工作来说,锦衣卫可不止会罗织冤狱害人,更常见不动声色干大事。比如明朝景泰年间的“北京保卫战”与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战争”时,就有许多锦衣卫出生入死,冒死为明朝一次次拿到重大情报,助大明打赢这些国运之战。


而到了明朝中后期,这传说中“贴心”且强大的锦衣卫,实力也是越发膨胀,其人数从明初时的五千人,暴涨到明朝中后期的十五六万人,特别是明末的近半世纪,基本保持在十五万人的规模。以明末许多人的笔记记载,当时各地城镇,都貌似“到处锦衣卫”,只要听见有人一嘴京城口音,满身锦衣华服,当地百姓立刻就误以为“遇见锦衣卫”,慌不迭的纷纷躲避……

可是,就算坐拥如此“贴心”且“牛气哄哄”的军事力量,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夜,当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北京城,绝望的崇祯帝手持三眼铳,还想集结心腹兵力做决死一搏。崇祯的心腹太监王廉只是冷冷吐槽了句:“陛下哪里有兵,速走”——皇上您做什么梦哪,您的“心腹兵马”早跑光了,快逃命吧。心里哇凉的崇祯,这才先砍昏了亲女儿,又爬到煤山上悲戚戚的上吊,给凄风苦雨多年的大明朝,就此画了句号。


问题是,这全程悲凉一幕里,传说中那十五万威慑力强大的锦衣卫,为何连影都没有呢?大明养了你们这帮人几百年,到了国难临头,您好歹跟李自成们死磕几个回合嘛。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到了明末年间时,这号称“十五六万”的锦衣卫,成员实在太水。

比起早年优中选优的锦衣卫来,早在明代中期时,锦衣卫这个大明军界公认待遇优厚的岗位,就变得好似“注水的肉”。明朝成化年间时,锦衣卫就“冗员之进无穷”。比如勋贵家的子弟,哪怕是个混吃混喝的草包,只要走走门路,就能拿到个锦衣卫“编制”,继续拿高薪混吃混喝。至于锦衣卫官员的“跟班”们,只要马屁拍得响,“编制”也不是梦。普通的锦衣卫副千户,就要占掉二十多个“编制”,基本都是拿钱“不任事”。

但相比之下,这帮“混事”的,总算还干点差事。到了后来就更不像样。各级的文武高官家属,也瞄上了锦衣卫“肥肉”。比如嘉靖年间“阁老”严嵩家的几个孙子,都是未成年就成了锦衣卫高官。杨博费宏等“明代名臣”家,其子侄们也都扎堆进入锦衣卫。好些人都是空挂个名,只要家里老爷子还在,躺着就能升官发财。

上梁不正,下梁当然各种歪,以崇祯年间给事中徐国荣的揭露说,北京市面上的锦衣卫,绝大多数都是“买的”,基本都是些市井无赖恶棍,打着锦衣卫的旗号敲诈勒索。比如有个叫赵瞎子的流氓,一次就敲诈京城商户两千两白银。为什么如此猖狂?因为按此时锦衣卫的“规矩”,普通流氓只要拿出二三十万两银子,就能买个锦衣卫的“堂贴”,然后就能胡作非为,当地衙门别说管,都得给这些人塞钱。


就连明末轰动天下的“苏州五人墓”事件里,都留下了这些“锦衣卫”的“英姿”。当时跟着去苏州抓人的锦衣卫缇骑,都是上面说的“花钱买堂贴”的京城流氓。这钱可不是二三十两,通常都是三五百两。花这么多钱买个“锦衣卫身份”,当然要想法设法捞回来,所以一路敲诈勒索,“入则数十倍”,每次抓完人后,都“急着赶下一趟差”。一趟就是几十倍的收益,能不急嘛。

可就是在苏州,这帮“锦衣卫”玩大了,由于敲诈太过火,激起苏州市民愤怒。激愤的苏州百姓,把这群恶棍摁住了痛打。有些侥幸逃命的“锦衣卫”,屁股上的肉都被百姓割下来喂狗,成了这趟“出差”的血淋淋纪念。还有个叫李国柱的“校尉”,也是“买”来的身份,为这趟差花了五百两银子,却被愤怒百姓活活打死——五百两,买了个死。只能说,做人不能太锦衣卫。

综上所述,明朝亡国前的“十五万锦衣卫”,高层基本就是“白吃饭”的纨绔子弟,底层就是一群“买堂贴”的地痞无赖,说“流氓军团”都算是抬举,哪里还是当年“飞鱼服、绣春刀”的英雄形象?指望这么一群人来救国?不反咬一口就算不错。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是,到了明朝亡国前夜,统帅锦衣卫这群“乌合之众”的,是崇祯帝朱由检这么一位糊涂领导,那就更是堕落加速度了。

崇祯皇帝登基后,一心想要励精图治,由于痛恨文官集团,所以他也格外倚重厂位,尤其信任身边的太监们。“贴心”的锦衣卫,基本都是仰几位大太监的鼻息。但崇祯帝自己却不明白,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明末到底腐化到什么地步?偏偏崇祯帝还赋予其大权,命这些人督查百官。


然后天雷滚滚的事情就来了,比如崇祯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放在明末各类笔记里,这个人的风评还不错,做事不太狠,凡事都留一线。但搂钱却是毫不手软。每次只要查到官员的腐败劣迹,人家都是“缓于害人而急于得贿”,先把案情泄露给当事人,狮子大开口要贿赂,只要送钱送到满意,抬抬手就把事情压下去。那些不送钱或“钱没送够”的倒霉蛋,才被他假模三道的一通查办。

如此操作,明王朝的腐败,也就更加堕落无极限。“魏忠贤乱政”的年月,官员行贿还只是用黄金,崇祯“励精图治”了没几年,黄金都是小儿科了,统统是珍珠玛瑙开路。卖官买官也公开化,到了李自成打进北京前夜,一个六品的京城主事岗位,都被“爆炒”到三千两银子。当然,那时谁真的花这钱买官,那才真是“花冤枉钱”。

明王朝的加速堕落,就是崇祯年间这类奇葩操作惹得祸,至于“急于得贿”的锦衣卫?那更是挖大坑。

这么一群“锦衣卫”,就算数量有十几万之多,也是十几万蛀虫,到了北京城破的那一刻,当然也统统鸟兽散。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那个悲惨的夜,崇祯帝身边何止是“哪里有兵”?李自成打过来的这一路,他最信任的心腹太监们,一个个卖身投靠。宫里太监跑路前,有人在墙壁上写“此处不留爷”,有人闹哄哄乱抢,把宫里剩下的二十几万两白银分了个精光。大太监们则是互相串联签字,就等着向新主投降。

倒是个叫张殷的太监,那晚很“关心”崇祯,给崇祯说“直须投降便无事矣”。气的崇祯劈头一剑,把这太监砍倒在血泊里。成了明朝那个亡国的夜晚,一个众叛亲离的缩影。


而在崇祯帝悲戚戚上吊后,他生前无比信任的锦衣卫掌印人,左都督骆养性,也是毫无压力卖身投靠,转眼就成了大清朝天津总督,还是清代历史上第一位总督。算是给“历史悠久”的锦衣卫,在新朝“争了个光”。

过这样的堕落全过程,乃至最后的“争光”,或许,也就看懂了“明朝亡于厂卫”的历史回味:王朝烂透如染缸,哪怕“英姿飒爽”如锦衣卫,也是不能幸免啊。

相信这,才是那“飒爽”的锦衣卫,留下的最有意义的回味。

参考资料: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苗棣《崇祯亡国史》、熊剑平《锦衣卫》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10

锦衣卫的前身是由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来又改称为"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并专门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其领导者是皇帝的亲信,一切命令都只听从皇帝的。

这一机构是明朝为了保护皇帝安全,搜集军政情报并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工作而设立的专有机构。

之后在洪武十五年,把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都裁撤了,重新设置的锦衣卫。 锦衣卫其实是朱元璋为了控制住那些不法群臣而设置,在《明史·刑法志》中就有记载:"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且四万。"所以说锦衣卫并非正规的作战部队,他只是帮皇帝进行一些铲除奸臣的工作,但其主要工作是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防止宫廷发生政变、政敌的暗杀、谋权篡位等事件。

锦衣卫并不具有与大规模敌人进行军事作战的能力,他们只是皇帝身边的一把利刃,用来对付文武百官。而且当时的锦衣卫并没有题目所说的15万人这么大的规模,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的时候一个士兵的军饷有20两左右,那如果锦衣卫有15万人的话,那朝廷对于此方面的支出至少需要四五百万两才足够。但是在1580年太仓库在京师的现金支出中,京城巡捕、锦衣卫等总的支出就只有50,000两,这足以说明当时并没有如此多的锦衣卫,大概只有2500人左右,最多也不会超过5000人,所以面对李自成的10万大军,可以说是不堪一击。

有压力才有动力,强大的竞争对手可以让人变得更加优秀。原本以魏忠贤为首的东厂和锦衣卫之间共存时有相互制衡的作用,可是崇祯皇帝上位之后,就开始对朝堂的宦臣势力进行大肆清除,魏忠贤因此就倒台了,这让他所领导的东厂也连带着逐渐垮掉。

东厂和锦衣卫都是为皇帝办事,相互之间为了向皇帝争宠肯定会尽力办事,而东厂垮掉之后只有锦衣卫存在,肯定少不了傲娇,对待工作也会有消极怠慢的情绪,还可能出现对崇祯的下达的命令也会出现不屑一顾等情况,甚至可能会出现弄虚作假来欺上瞒下。

虽然说李自成杀来时,锦衣卫还是做出一定的反抗,可是北京城如此大,在北京城的士兵只有一万左右,想要守住一个城门都难,更何况守住整座城。

城门攻破时,锦衣卫的二把手李若琏自杀殉国,拒绝投靠李自成。但大部分锦衣卫的基层士兵都因此而倒戈投靠李自成,没办法,大家都是混碗饭吃。

指望这一点哪怕是嫡系部队,也不可能抵挡的住李自成的军队,不得不说崇祯皇帝这是在自食恶果。

明王朝的灭亡可以说是多年以来埋下的祸根,崇祯皇帝鱼目不分,立场摇摆,害死了袁崇焕,重用的人只知道出些不南迁的馊主意,根本不顶事,可以说是崇祯把明朝一步步推向灭亡的深渊。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